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1919-1949)革命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1.近代中国国情最基本国情: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得极不平衡)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反官资的统治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a.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标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b.以五四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无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
这是性质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革命过程。
(多选)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次抗争和探索,虽对社进有小响,但终究没有帮助中国摆脱失败的命运。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探索奠定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以毛为主表的中党人,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单选)无产阶级的优点:a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b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c富有组织纪律性d 中国工人阶级受“三义”剥削压迫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各民族少见的,他们的斗争最坚决、最彻底。
e中国工人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无产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强大革命力量的形成。
d 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来自于破产的农民,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与农民结成亲密的同盟,共同团结战斗。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准 备了思想基础。
李 大 钊
陈 独 秀
毛 泽 东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 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上海工人声援五四运动。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
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适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需要,在 认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 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在近代中国要进行革命,面对的问题: 进行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 谁领导这场革命?革谁的命?
如何进行革命? 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 本章教学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 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 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 荣富强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人民政治 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
二、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决定了: 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 县金田村举行起义,揭开了近代农民革 命战争的序幕。太平天国革命从1851年1 月金田起义至1864年7月太平天国首都天 京陷落,纵横18个省,坚持斗争14年, 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帝反封建 的革命高潮。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太平天国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1300多人联名给皇帝 上书,重申“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要求挽 救民族危亡,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 1898年, 康有为奉命撰写《应诏统筹全局折》,拟仿效日本 明治维新进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代表新兴的资 产阶级发起了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从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等方面推行新政。6月11日,光绪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国家方针,宣布变法。但 仅仅103天,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操纵军政实权,发 动政变,光绪被囚禁,谭嗣同等6人被杀害,康有为、 梁启超逃亡海外,变法失败。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奠定 了革命理论形成的基础。
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诞生
历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教训告诉我们,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理论和道路,不适应中国革命的实际情 况,无法指导近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新民主主 义革命理论是在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应运而生, 它的形成包含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教训的深刻 总结。
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实践基础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 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 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 随着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 的产生和发展,已经孕育着 资本主义的萌芽。
革命的
领导
无产阶级
为什么中国资 产阶级不能担 当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民主 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 阶级手中还是资产阶级手中。
由于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 半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们不愿意也 不能够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 力;由于中国无产阶级的强大和革 命的彻底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 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 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无产阶级及 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 利的根本保证。
本章内容的结构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的国情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和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毛中特概论课件 2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主要内容
——武装斗争是其主要斗争形式,土地革命是 中心内容,农村根据地是其依托。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相 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实际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 路如何走力扩张官僚 资本,企图扼杀中国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 最基本的动力 农民 主 力 军 小资产阶级 基 本 动 力 民族资产阶级 革命动力之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 产 阶 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 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 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革命。
2.武装斗争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 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 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 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 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
3.党的建设
“有许多党员,在组 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 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 有入党。”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 要领导革命取得 胜利,必须不断 加强党的思想建 设、组织建设和 作风建设。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 线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从发展成果的共享看,不同群体之间也有不平衡,社会 上还存在不少困难群众。
1.毛泽东指出,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C )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封建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5.认清中国国情,是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前提。近代中国最
基本国情是( BCD)2019年多选
A.民族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B.西方列强的入侵
C.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又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 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
1.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著作是(C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新民主主义论》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毛泽东明确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的对象之一的著作是
统一战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武装斗阵 党的建设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目录
CONTENTS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
抗日战争时期
逐步形成了系统化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大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开始萌芽中共二大1922: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革命纲领。
中共三大1923:关于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中共四大1925: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
2、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基本形成标志: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初步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3、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理论达到成熟。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完整体系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科学概括了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4、解放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继续发展(1)主要内容:科学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2)代表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948年4月中国共产党人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内容的完整认识经过了一个历史过程:在党的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就已经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领导者和农民、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态度等做过探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并对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
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总结中国革命实践经验,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不了解近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革命的特点和时代特征,便不可能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理论,也就无法正确领导中国革命。
1、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不同于封建社会,也有别于资本主义社,蕴含着特殊的社会矛盾和革命要求。
一方面,帝国主义的侵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并没有使中国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因为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存在,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又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尽管有了某些发展,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加之受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多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而且也不可能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封建社会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尽管被推翻了,但并未建立起资产阶级政权,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整个社会呈现出典型的半封建性。
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
帝国主义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
中国实际上处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一,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加上幅员辽阔、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性。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非常凶 狠。近代以来,中国的大地主、大资产 阶级同帝国主义相勾结,凭借强大的武 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中国 共产党只能以革命的武装反对反革命的 武装。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抗日战争胜利后
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 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经验, 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总路线,提出了从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总结
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 就没有对实践经验的概
括和总结,也就不会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形成和发展。
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
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 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 武装斗争。
首先,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 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 军。 其次,中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 据中心城市,实行残酷的统治,而农村是其 统治的薄弱地区。
1927年的“四·一二” 政变使我党 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 及其内容
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走武装斗争 的道路呢? 中国革命为什么是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在近代中国 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 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
2.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 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 保护民族工商业。 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 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 民族工商业。 民族工商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封建社会B.殖民地社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地主阶级的腐败B.帝国主义的侵略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D.农民阶级的愚昧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D.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A.农民革命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主义革命5.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 )的范畴。
A.旧民主主义革命B.新民主主义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革命6.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 )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A.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8.“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论断的提出是在( )。
A.党的四大上B.党的八七会议上C.党的七大上D.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9.1939年,毛泽东在( )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上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0.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进行完整表述是在( )。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B.《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D.《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11.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封建主义B.民族资本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12.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日本帝国主义D.国民党顽固派13.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日本帝国主义D.国民党顽固派14.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B.国民党新军阀C.日本帝国主义D.国民党反动派15.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北洋军阀B.美帝国主义C.日本帝国主义D.国民党反动派16.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民族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17.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18.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
A.武装斗争问题B.党的建设问题C.统一战线问题D.农民问题19.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 )。
A.农民革命B.土地革命C.群众运动D.工人运动20.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 )。
A.城市小资产阶级B.大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2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
A.无产阶级的领导权B.人民大众的参加C.反对帝国主义D.反对封建主义22.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 )。
A.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革命的对象问题C.革命的目标问题D.革命的动力问题2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
A.三民主义B.封建主义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24.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二者是中国革命进程必经的两个阶段B.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C.二者可以同时进行,“毕其功于一役”D.二者是互相联系.紧密衔接的25.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 )。
A.无产阶级专政B.工农联合专政C.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D.资产阶级专政2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B.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D.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27.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按顺序指明了中国革命的( )。
A.动力、对象、领导力量B.领导力量、对象、动力C.动力、领导力量、对象D.领导力量、动力、对象28.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 )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29.1938年11月,毛泽东在( )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战争和战略问题》30.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B.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D.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31.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
A.武装斗争B.议会斗争C.合法斗争D.地下斗争32.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B.《〈共产党人〉发刊词》C.《新民主主义论》D.《论持久战》3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最基本的联盟是( )。
A.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B.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C.工农联盟D.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34.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 )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A.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B.独立自主C.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D.有理、有利、有节35.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开明士绅36.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官兵平等的原则C.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D.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37.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D.能打胜仗38.毛泽东为人民军队确立的唯一宗旨是( )。
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39.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度,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 )必然反映到党内来。
A.小农思想B.流氓无产者思想C.小资产阶级思想D.无产阶级思想40.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
A.从思想上建设党B.从作风上建设党C.从组织上建设党D.从制度上建设党二、多项选择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E.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C.世界形势的新变化D.中国出了个毛泽东3.1948年,毛泽东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 )革命。
A.无产阶级领导的B.人民大众的C.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的D.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E.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
A.民族资产阶级B.帝国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封建主义5.官僚资本主义是( )资本主义。
A.买办的B.自由竞争的C.封建的D.国家垄断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7.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此“两面性”是指( )。
A.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受封建主义的束缚,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矛盾B.动摇性和妥协性C.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D.以上均不对8.近代中国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 )。
A.广大的知识分子B.小商人C.手工业者D.自由职业者9.近代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自身特点和优点有( )。
A.最具有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B.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C.分布集中D.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1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官僚资本主义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D.没收小资产阶级财产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11.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
A.民族的B.大众的C.进步的D.科学的12.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 )文化。
A.无产阶级领导的B.资产阶级领导的C.人民大众的D.反帝反封建的13.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原因和条件有( )。
A.中国的政治经济的不平衡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C.共产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1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 )三者之间的关系。
A.土地革命B.武装斗争C.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D.党的建设15.下列关于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述正确的选项是( )。
A.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B.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C.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进行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D.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16.中共在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坚持( )的原则,同反共顽固派进行斗争。
A.有理B.有利C.有节D.毫不妥协17.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 )等几个时期。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 )。
A.工人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的联盟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C.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D.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1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C.党的建设D.群众路线20.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
A.武装斗争B.根据地建设C.统一战线D.党的建设21.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逐步形成了( )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