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共23张PPT)

3.1913 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 遇刺身亡。经查,幕后策划人是受袁世凯指使的国 务总理赵秉钧,重金收买宋教仁不成而痛下杀手。 袁世凯指使亲信刺杀宋教仁的目的是( B ) A.阻止宋教仁改组同盟会 B.阻止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 C.彻底解散国民党 D.让自己的亲信领导国民党 4 .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二次革命”,最直接的 原因是( A ) A.袁世凯策划“宋案” B.袁世凯改组国民党 C.袁世凯北上组阁 D.袁世凯权力过大
张作霖
陆荣廷 从这张地 图上,你感觉 当时中国处于 怎样的一种局 面?用一个词 形容一下。
唐继尧
国 家 四 分 五 裂
四、军阀割据 派系 直系 皖系 奉系 滇系 桂系 代表人物 依靠的帝国主义国家 冯国璋、曹锟 美、英 段祺瑞 日 张作霖 日 唐继尧 美、英 陆荣廷 美、英
这些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 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9 .北洋军阀分裂时期,控制着北京政府和东北的
军阀分别是(
A
)
A.皖系段祺瑞、奉系张作霖
B.皖系段祺瑞、滇系唐继尧
C.直系冯国璋、直系曹辊
D.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
10 .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国战 争发生在( C ) A.1913年 B.1914年 C.1915年 D.1916年
三、护国战争
1.原因: 袁世凯复辟帝制,各阶层人士群起反对。
2.时间: 1915——1916年
3. 过程:
4.结果: 5.袁世凯失败原因:
蔡锷、李烈钧、唐
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 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 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 府。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三、护国战争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2024版新教材)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 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次 革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二.单袁击世此凯复处辟编帝辑制母版标题样式
1.对内政策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①强迫•国第会二选级 举他为正式大总
3.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新课单讲击授 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一.二次革命
1.•“单宋击教此仁处案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1912• 年第三,级以宋教仁为 首的国民党• 在第四•第级第五一级届国会 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 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 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 涉到袁世凯本人。
C.宋教• 第仁二级
D.黄兴
2.袁世凯• 第为•三第级实四级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
D “努力”( ) • 第五级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单为讨击伐此袁世处凯编的辑复辟母活版动标,维题护样共和式制度的护
十一 • 第四级 ②• 进第五级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
条” 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 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单19击15年此末处,袁编世辑凯下母令以版1标916题年为样“式中华帝国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卖国 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请梳理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对内 独裁
统治
①镇压二次革命; ②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 ③1914年初,解散国会; ④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⑤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对外 ⑥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离京去津,途中被刺身亡。 1、根据材料指出宋教仁为什么要改组国民党?宋教仁主张的责任内阁对谁造成了威胁
图一
?由国民党参与国会竞选,进而组织由革命派主导的内阁,从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袁世凯。
2、材料四和图一中指的是什么事件?和图二有什么联系?图二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由此
5、实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对内:独裁统治 对外:卖国 接受“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解散国民党;1914年,解散国会;
②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③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可指定继承人。
②1912年,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优势 ——袁世凯大为惊恐
2、导火线: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遇刺身亡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 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涉到袁世凯本人。
3、经过:“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袁世凯。下令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江西、广 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号 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讲八年级上册历史的第11课啦。

这一课啊,那可是相当精彩,就像一场大戏一样。

这课主要讲的是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你想啊,北洋政府那时候就像个乱哄哄的大杂烩。

袁世凯这个大主角,一开始就不安分。

他就想着自己能当皇帝呢,这种想法在当时那可是开历史的倒车啊。

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干了不少坏事儿。

袁世凯先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辛亥革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民主共和的小火苗,他就想给扑灭了。

他搞了很多手段来加强自己的权力,把国会啥的都不当回事儿。

就好比一群人商量好了一起玩一个公平的游戏,他却非要改规则,让自己一个人能赢,这多不地道啊。

而且啊,他还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这“二十一条”可不得了,简直就是把中国的很多权益拱手送给日本啊。

这就像自己家里的宝贝,他却要分给外人,还是那么多宝贝,这不是卖国贼的行为吗?当时的中国人那肯定是非常气愤的,全国上下一片反对声。

后来啊,袁世凯称帝了。

他以为自己能像古代的皇帝一样威风呢,还搞了个登基大典。

可是他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老百姓已经不接受这种封建帝制了。

他这么一搞,各地都起来反对他,护国运动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就像大家都看不惯一个恶霸在村里横行霸道,于是团结起来反抗他一样。

袁世凯倒台之后呢,北洋政府还是乱得很。

那些军阀们就像一群争抢地盘的小混混,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

他们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只想着自己的势力范围能不能扩大。

在这种军阀割据的局面下,老百姓的日子可苦了。

一会儿这个军阀来征税,一会儿那个军阀来抓壮丁,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啊。

这一课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中国的混乱和黑暗,也让我们更加明白,一个国家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没有一群为了人民着想的领导者,那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所以啊,咱们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就更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的生活啦。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二次革命”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
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次革命形势示意图
1913年3月20日,国民党代理理 事长宋教仁遭暗杀。4月,袁世凯准 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 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 7月12日,李烈钧在孙中山的指示下, 从上海回到江西,在湖口召集旧部 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正式宣布江 西独立,并发表电告讨袁。随后, 江苏、安徽、湖南等省也相继宣布 独立。此图反映了二次革命时的形 势。
背景
护国战争
袁世凯的复辟活动,令举国哗然。孙中山发表《讨袁 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梁启 超与他的学生蔡锷先后离开北京,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 世凯事宜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1)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 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
车站遇刺身亡。经查,刺杀宋教仁的幕后黑手 概况 竟然是袁世凯的亲信,并直接牵涉到袁世凯本

2.二次革命 “宋案”发生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 他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
背景 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爆发
签订“二 十一条”
原因
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 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 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 条”的大部分内容
主要 内容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 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 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 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共15张PPT)

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
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 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 想基础。
(3)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
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4)北洋军阀内部发生变化,袁世凯众叛亲离,帝国主义也改变
四.军阀割据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四.军阀割据 Nhomakorabea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直系(冯国璋、曹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锟为首) 皖系(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广东、广西
根据上述材料表格想一想,北洋军阀的割 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下滑; 苛捐杂税增多,百姓负担加重; 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孙中山《讨袁檄文》
3、护国战争爆发:
时间: 1915年底 领导人: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经过: 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 讨袁;护国战争爆发。不少省份 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 凯政府。
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6月在绝 结果: 望中死去。
合作探究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
(1)尽管袁世凯手握大权和北洋军,但他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
北洋军阀的统治一般分为两个时期: 1912—1916年为袁世凯统治时期; 1916—1928年为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一、二次革命:
1.导火线: 宋教仁被暗杀
1912年8月,宋教仁以同盟会为 基础,联合统一共和党等几个政党, 组成国民党。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部编版初中历史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件
• 但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 革命被镇压下去。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二次革命”中,最先宣布独立的省
份是(B )
A、 广东 B、江西
C、安徽 D、湖北
2、“二次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B )
A、北洋军力量强大
B、国民党力量涣散,缺乏统一指挥
C 、 没有取得人民群众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 3、“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 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该材
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D )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时间:1913年 2、结果:失败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袁世凯为复辟做的准备工作 2、袁世凯复辟 (三)护国战争 1、时间:1915年底 2、地点:云南 主要人物:蔡锷、李烈钧、唐继尧 3、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绝望死去 (四)军阀割据 直、皖、奉三大军阀、地方小军阀
袁世凯称帝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 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1、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 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
共和制度。
万户涕泪、一 人冠冕,其心 尚有共和两字 存耶?既忘共 和,即称民 贼。”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宋教仁遇刺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并在国会选 举中占有明显优势,引起袁世凯 的恐慌。1913年3月20日,准备 北上组阁的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 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没有 直接证据证明是被袁世凯所杀)。 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 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 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 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 讨袁。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 袁世凯上台后,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解散 国民党和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 又做了哪些斗争呢? • 本节课我们一起就这一问题进行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 2、通过袁世凯复辟帝制以及革命派的斗争,使学 生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学习革命者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 探究: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做了哪些准备?
1、镇压二次革命 2、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3、下令解散国民党 4、解散国会 5、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中华民国约法》 6、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7、修改总统选举法,总统可无限任期, 可指定继承人。 8、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四、军阀割据
• 1、北洋军阀的分裂 •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 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 等省;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 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 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 • 其他各省也被大大小小的军阀 所控制:滇系军阀唐继尧占云 南、贵州;桂系军阀陆荣廷占 广东、广西;
2、军阀纷争
• 这些军阀为了争 夺地盘和巩固政 权,不惜出卖国 家利益,依附帝 国主义。 • 大小军阀连年 混战,中国陷入 军阀割据纷争的 动乱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四级 • 第五级
③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 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 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对外政策 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 “二 • 第三级 一切特权; 十一 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 蒙古的权益; 条” 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 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 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图护 国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战 • 第二级 • 第三级 争 形 势 示 意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四.军阀割据
控制江苏、江西、湖北等省 第二级 直系•(冯国璋、曹 • 第三级 锟为首) • 第四级 • 第五级 皖系(段祺瑞为首) 掌握着北京政府,控制着安 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奉系(张作霖为首)控制东北地区 滇系(唐继尧为首)控制着云南、贵州 桂系(陆荣廷为首)控制着广东、广西
军阀派系 控制区域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图北 洋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军 • 第二级 • 第三级 阀 割 据 示 意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依据材料,说说北洋军阀混战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不 利影响?
观察上述两幅图片并思考: 少了“临时”二字的 《中华民国约法》是不是更民主化、制度化些?为什么 会有这种变化?我们一起来探讨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学习目标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了解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的基本史
• 第二级
实。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2.知道《中华民国约法》的内容并理解其保守性。 3.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 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被迫流亡日本。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图二 次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革 • 第二级 • 第三级 命 形 势 示 意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政策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 • 第三级 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随堂演练
1.1912年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是( C) A.孙中山 B.李烈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C.宋教仁 D.黄兴 • 第三级 2.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作出了哪些 • 第四级 • 第五级 “努力”( D) ①解散国民党 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规定总统可以连任 ④接受“二十一条”大部分内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3.为讨伐袁世凯的复辟活动,维护共和制度的护 国战争发生在( C ) A.• 1913 年 B.1914年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C.1915 年 D.1916年 • 第二级
• 第四级 4.湖北省是中国千湖之省,是人杰地灵的旅游胜 • 第五级 地。北洋军阀割据时期,控制湖北省的军阀派系 是( A ) A.直系 B.奉系 C.皖系 D.滇系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新课讲授
一.二次革命
• “宋教仁案”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1. 1912 • 年,以宋教仁为 第三级 • 第四级 首的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 • 第五级 选举中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使袁世凯大为惊恐。 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 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 遇刺身亡。经查,此案牵 涉到袁世凯本人。
农村劳动力减少,田地荒芜,影响了农村的生产 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兵员军费大幅度增加,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课堂小结 导火线:宋教仁遇刺身亡 二次革命 北•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结果:被袁世凯镇压,孙、黄流亡日本
• 第二级
宋教仁遇刺
2.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二次革命
时间 1913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年 “宋案”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 • 第二级 经过 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
• 第三级
• 第四级 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 • 第五级 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第二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
袁世凯祭天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三.护国战争
• 第二级
洋 政 府 的 黑 暗 统 治
对内: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 • 第四级 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袁世凯复• 第五级
• 第三级
• 第二级
辟帝制
对外: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大部分内容
护国战争 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发动。袁世凯 取消帝制,绝望死去。
以直系、皖系、奉系为主,为争夺地盘, 军阀割据 连年混战,民不聊生。
1.准备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蔡锷离京,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2.爆发 • 第三级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 • 第四级 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 第五级
3.经过 4.结果
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不少省份宣布 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