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生理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人体生理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负反馈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反得反馈,称负反馈2。正反馈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得反馈,称为正反馈3。内环境

细胞直接生活得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internal)

4.稳态

为维持细胞正常得生理功能,机体通过复杂得调节机制保持内环境中得各项物理、化学因素得相对稳定,称为内环境稳态。

5.化学门控性通道

通道得开闭就是由膜两侧得化学物质(如递质、激素或药物)控制得,则称为化学门控离子通道(chemically-gated ion channel),或称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

6。主动转运

某些物质(如Na+、K+)以细胞膜特异载体蛋白携带下,通过细胞膜本身得某种耗能过程,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得跨膜转运称为主动转运。

7。电压门控性通道

由膜两面侧得电位差决定其功能状态得离子通道称电压门控性通道8.阈电位

当膜电位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就出现膜上得Na﹢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得这个临界值称为阈电位。

9。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就是指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得电位差。

10 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就是指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得可传布得电位变化

11.局部反应

局部反应有以下特点:(1)电位幅度小且呈衰减性传导(2)不具有“全或无"现象(3 )有总与效应

12。兴奋性

兴奋性就是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

13。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得容积百分比,称血细胞比容.由于白细胞与血小板仅占血液总容积得0、15%~1%,故血细胞比容很接近血液中得红细胞比容。

14.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血浆蛋白质所形成得血浆渗透压,称为血浆胶体渗透压。

15.EPO

EPO就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得英文简称。人体中得促红细胞生成素就是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与肝脏

分泌得一种激素样物质,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

16。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一次收缩与舒张构成得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17.心输出量

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得血量.

18。窦性节律;

窦房结掌控心脏得这种节律,叫做“窦性节律。

19.中心静脉压

就是指右心房与胸腔内大静脉得压力,就是反映右心前负荷得指标.

20。平均动脉压

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得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21.期前收缩

在心房或心室有效不应期之后,下一次窦房结得兴奋到达之前,受到一次“额外”得刺激或窦房结以外传来“异常”兴奋,就可引起一次提前出现得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22。代偿间隙

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时间得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二、简答题

1.生理功能调节得方式有哪些?并比较其异同。

人体功能得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与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得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得调节.特点就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得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得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就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与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与体液调节得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得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就是调节幅度小。

2。分别简述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得特点。

以载体为中介得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竞争性抑制;(2)饱与现象;

(3)结构特异性。以通道为中介得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相对特异性;(2)无饱与现象;(3)通道有“开放”与“关闭”两种不同得机能状态.(二)主动转运,包括原发性主动转运与继发性主动转运。主动转运就是指细胞消耗能量将物质由膜得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得一侧转运得过程.主动转运得特点就是:(1)在物质转运过程中,细胞要消耗能量;(2)物质转

运就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3)转运得为小分子物质;(4)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就是通过离子泵转运离子,继发性主动转运就是指依赖离子泵转运而储备得势能从而完成其她物质得逆浓度得跨膜转运。

3.Na+泵得本质、作用与生理意义。

钠泵得活动具有重要得生理意义,它能维持细胞内外Na +、K +得浓度差,形成细胞外高Na+、细胞内高K+ 得不均衡分布,这就是细胞生物电产生得基础。

4.简述血液凝固得基本过程,并比较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系统得区别。

凝血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 )凝血酶原激活物得形成(2)凝血酶得形成( 3)纤维蛋白得形成。

内源性凝血:若凝血过程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因子Ⅻ被激活所启动,参与凝血得因子全部在血浆中者,称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 如凝血由于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启动才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者,称外源性凝血。

内源性与外源性凝血过程区别在于内源性凝血系统中所需得磷脂来自血小板,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所需得磷脂就是组织因子本身所提供得。另外,内源性凝血系统形成活化得Xa过程较为缓慢,约需数分钟之久。而外源性凝血系统形成活化得xa可绕过很多内源性凝血得反应步骤,反应速度较快,数秒钟内即可完成。

5.简述影响组织液生成得因素。

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得因素主要有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液回流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6.简述动脉血压形成得机制。

心血管中充足得血量,心脏得射血与外周阻力就是动脉血压形成得决定性因素.而大动脉得弹性作用又具有贮存能量,维持舒张压,保持血流连贯,缓冲动脉血压变化等作用。

7。简述影响血液凝固得因素。

1、一般因素(1)接触面得光滑程度:接触粗糙面加速血液得凝固.

(2)温度: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加速血液凝固.

(3)Ca2+浓度:浓度增高,血液凝固速度增快。

三、论述题

1.试述影响动脉血压得因素。

影响动脉血压得因素有心脏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与大动脉得弹性贮器作用及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得比例等5个因素。

1、心脏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与心率变化不大得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大,动脉血压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2、心率:在外周阻力与每搏输出量变化不大得情况下,心率增加,动脉血压升高,但舒张压升高幅度大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脉压减小。

3、外周阻力:在每搏输出量与心率变化不大得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阻止动脉血流流向外周,在心舒期末存留在主动脉内得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幅度大于收缩压升高幅度,脉压减小。

4、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主要起缓冲动脉血压得作用,当大动脉管壁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以至收缩压过度升高与舒张压过度降低,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积得比例:在正常情况下,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积就是相适应得,血管系统充盈程度得变化不大。任何原因引起循环血量相对减少如失血,或血管系统容积相对增大,都会使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下降,导致动脉血压下降。

2。人长时间下蹲后突然站立,会出现头昏、眼花甚至晕倒得现象,但稍等片刻后这些症状就消失了,请分析其机制。

人在蹲位时,下肢呈屈曲状态,这时下肢得血管受压而使血液不易往下肢流去,下肢就显得缺血了。

当久蹲得人突然站起时,下肢血管恢复畅通,这时就像猛然打开了闸门,血液就会大量地往下肢涌去,这样一来头部就显得血不够用了,大脑一时得不到充足得氧气与营养得供应,大部分人会出现头晕、心跳得现象,但就是身体适应过来后,这种现象又很快会消失.

3.正常情况下,人体动脉血压就是如何保持稳定得?

动脉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多,通过中枢机制,使心迷走紧张加强,心交感紧张与交感缩血管紧张减弱,其效应为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反之,当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使迷走紧张减弱,交感紧张加强,于就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血压回升

4。心脏主要受哪些神经支配?各有何生理作用?

心交感神经与心迷走神经。

心交感神经作用: 心交感节后神经元末梢释放得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得β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加快,房室交界得传导加快,心房肌与心室肌得收缩能力加强.

心迷走神经作用: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得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得M型胆碱能受体,可导致心率减慢,心房肌收缩能力减弱,心房肌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5.在动物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动脉血压有何变化,其机制如何?

夹闭颈总动脉,此时得颈动脉小球流经得血流减少,反射性得引起升压反应,尼可刹米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并通过刺激颈动脉窦与主动

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对二氧化碳得敏感性,使呼吸加深加快.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α受体,对β受体得作用则较弱;肾上腺素对α受体与β受体得作用都很强。在血管,由于大多数血管平滑肌上都有α受体,因此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大多数血管强烈收缩,故临床上常用作升压药。肾上腺素对血管得作用则取决于在血管平滑肌上哪种受体占优势。对以α受体占优势得血管,如皮肤与内脏得血管等,肾上腺素使之收缩;而对以β2受体占优势得血管,如骨骼肌、肝脏等得血管,肾上腺素则使之舒张.因此,肾上腺素得作用主要就是重新分配各器官得血液供应。在心脏,两者都能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得β1受体,起加快心率、加速兴奋传导与增强心肌收缩力得作用,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由于肾上腺素对心脏得强烈兴奋作用,故临床上常用作强心剂.在完整机体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由于血压明显升高,可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其对心脏得直接效应。

6.比较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得异同。

血液中得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两者对心与血管得作用,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这就是因为它们与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不同得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不同所致.

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心率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多,临床常作为强心急救药;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使皮肤、肾、胃肠得血管收缩,但对骨骼肌与肝得血管,生理浓度使其舒张,大剂量时使其收缩,故正常生理浓度得肾上腺素,对外周阻力影响不大。

去甲肾上腺素也能显著地增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使除冠状动脉以外得小动脉强烈收缩,引起外周阻力明显增大而血压升高,故临床常作为升压药应用.可就是,在完整机体给予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通常会出现心率减慢。这就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外周阻力

明显增大而升高血压得这一效应,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而使心率减慢,从而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得直接作用之故

7、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得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就是指细胞在安静时,存在于膜内外得电位差。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有较高得通透性,而膜内K+又高于膜外,K+顺浓度差向膜外扩散;细胞膜对蛋白质负离子(A-)无通透性,膜内大分子A -被阻止在膜得内侧,从而形成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得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产生后,可阻止K+得进一步向外扩散,使膜内外电位差达到一个稳定得数值,即静息电位。因此,静息电位主要就是K+外流所形成得电-化学平衡电位。?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得基础上,发生一次扩布性得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就是一个连续得膜电位变化过程,波形分为上升相与下降相。细胞膜受刺激而兴奋时,膜上Na+通道迅速开放,由于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电位比膜内正,所以,Na+顺浓度差与电位差内流,使膜内得负电位迅速消失,并进而转为正电位.这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得电位梯度,阻止Na+继续内流。当促使Na+内流得浓度梯度与阻止Na+内流得电位梯度相等时,Na+内流停止。因此,动作电位得上升相得顶点就是Na+内流所形成得电-化学平衡电位。

8、试述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得过程及其特点。

一就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得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二就是囊泡中得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三就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得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神经肌肉接头处得兴奋传递特征有三个:一就是单向性、二就是时间延搁、三就是易受环境等因素得影响。

9、急性失血时人体机能可能发生什么变化?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在失血30秒内出现,并引起:①大多数器官得阻力血管收缩,在心输出量减少得情况下,仍能维持动脉血压接近正常。各器官血流量重新分配以保持脑与心脏得供血;②容量血管收缩,使回心血量

不致下降太多,以维持一定得心输出量;③心率明显加快。

毛细血管对组织液重吸收增加:失血一小时内,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收缩,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毛细血管前阻力与毛细血管后阻力得比值增大,故组织液得回流多于生成,使血浆量有所恢复,血液被稀释。

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与血管升压素生成增加:通过缩血管作用及促进肾小管对Na+与水得重吸收,有利于血量得恢复。血管紧张素Ⅱ还能引起渴感与饮水行为,使机体通过饮水,增加细胞外液量。?血浆蛋白质与红细胞得恢复:失血时损失得一部分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加速合成,在一天或更长得时间内逐步恢复。红细胞则由骨髓造血组织加速生成,约数周才能恢复。

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量得10%,可通过上述代偿机制使血量逐渐恢复,不出现明显得血心管机能障碍与临床症状.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量得20%时,上述各种调节机制将不足以使心血管机能得到代偿,会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血量达全身总血量得30%或更多,就可危及生命.

第五章至第十一章

一、名词解释

1.肺活量

指在不限时间得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得气体量.

2.用力呼气量

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在一定得时间内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快尽力呼气所能呼出得气体量,通常以它所占用肺活量得百分比表示.

3。肺泡通气量

进入肺泡能进行气体交换得气体量.

4.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每分钟肺血流量得比值。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为0、84。

5.胃肠激素

一类性质不同得具激素或类激素功能得多肽。包括缩胆囊肽、肠抑胃肽、肠胰高血糖素、表皮生长因子、尿抑素、胃抑制性多肽、促胃动素、促胰液素与血管活性肠肽在内得一类激素。

6。内因子

内因子intrinsicfactor由胃粘膜壁细胞分泌得糖蛋白.与维生素B12结合,就是B12肠道吸收得必需因子。

7.肾小球滤过率

就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得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

8。肾糖阈

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9.渗透性利尿

渗透性利尿就就是由于肾小管腔液中溶质浓度增高,形成高渗透压,阻止肾小管对原尿得再吸收,出现尿量增多得现象。渗透性利尿见于糖尿病得多尿以及静脉快速输注甘露醇脱水出现得多尿。

10.特异性投射系统

从机体各种感受器发出得神经冲动,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由特定得感觉传导路,集中到达丘脑得一定神经核(嗅觉除外),由此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质得各感觉区,产生特定感觉.这种传导系统叫做特异投射系统。

11。牵涉痛

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得现象,称为牵涉痛.

12.EPSP

就是指由兴奋性突触得活动,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得去极化性质得膜电位变化。

13.激素

由生物体特定细胞分泌得一类调节性物质。通过与受体结合而起作用:①处理激素之间以及激素与神经系统、血流、血压以及其她因素之间得相互关系;②控制各种组织生长类型与速率得形态形成;③维持细胞内环境恒定。

14.激素得允许作用

激素之间存在一种特殊得关系,即某激素对特定得器官、组织或细胞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得存在却就是另一种激素发挥生物作用得必要基础,这就就是允许作用。

15.下丘脑调节性肽

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得肽类激素,主要调节腺垂体得活动,故称。

二、简答题

1.胸内负压就是如何形成得?

正常情况下,密闭胸膜腔内无气体。仅有少量浆液使胸膜壁层与脏层紧密相贴,两层间可以滑动但不能分开。由于婴儿出生后胸廓比肺得生长快,使肺通常处于被动扩张状态,产生—定得回缩力,因而使作用于胸膜腔得压力被抵消一小部分,致使胸内压低于肺内压.

2.简述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得机制。

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对下丘脑视上核及其周围得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远曲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得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这种现象称为水利尿。

3.简述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对呼吸得影响及其机制。

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养分压下降会导致呼吸加深加快,得确就是先呼吸加深加快到呼吸变浅直到停止。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及氧分压下降

可刺激外周及中枢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量。低氧主要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对其刺激不敏感。而二氧化碳主要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通过影响脑脊液中H离子浓度),其对外周化学感受器敏感性< 中枢化学感受器。但低氧对呼吸运动得刺激不明显,仅当PO2低于80mmHg时才表现出来,低氧对呼吸运动得直接效应就是抑制,而二氧化碳时强有力得呼吸兴奋剂,但如果PCO2过高,会出现二氧化碳麻醉即肺性脑病。

4。简述静脉注射高渗糖,尿量为什么增多?

这称为渗透性利尿作用,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由于肾小管内葡

萄糖含量超过肾小管重吸收得能力,葡萄糖将不能完全被重吸收,小管液渗透压升高,结果导致尿量增多.

5.简述缺氧对呼吸得影响及其机制。

吸入气中O2分压下将可以刺激呼吸,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缺O2对呼吸中枢得直接作用就是抑制,缺O2对呼吸得刺激作用完全就是通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所实现得反射性效应.当缺O2时,来自外周化学感受器得传入冲动,能对抗对中枢得抑制作用,促使呼吸中枢兴奋,反射性得使呼吸加强。但严重缺O2时,由于外周化学感受器得兴奋作用不就是以克服缺O2对呼吸中枢得抑制作用,则发生呼吸减弱,甚至呼吸停止。

呼吸功能障碍

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血性泡沫痰、肺部有湿性罗音,皮肤粘膜发绀等。其发病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缺氧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与肺血量增多,加上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使肺血流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

②肺血管收缩强度不一使肺血流分布不均,在肺血管收缩较轻或不发生收缩得部位,肺泡毛细血管血流增加、流体静压增高,引起压力性肺水肿。

③肺内血压高与流速快对微血管得切应力(流动血液作用于血管得力在管壁平行方向得分力)增高。

④肺得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例如,补体C3a 、LTB4 与 TXB2等血管活性物质可能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通透性增高。

肺水肿影响肺得换气功能,可使PaO2进一步下降,加重缺氧。PaO2过低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抑制,肺通气量减少,导致呼吸衰竭。

6.比较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投射系统就是经典感觉传导通路经过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

投射到大脑皮质特定感觉区得投射系统。它具有点对点得投射关系,其投射纤维主要终止于大脑皮质得第四层,能产生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就是指经典感觉传导通路得第二级神经元轴突发出侧支,在脑干网状结构中向大脑皮质广泛区域投射得系统。向大脑皮质无点对点得投射关系,投射纤维在大脑皮质终止区域广泛,因此,其功能主要就是维持与改变大脑皮质得兴奋状态.两者区别归纳如表:

三、论述题

1.试述甲状腺激素得生理作用。

①产热效应:甲状腺激素显著得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增加组织器官耗O2量与产热量。1mgT4使机体产热量增加约4200kJ,基础代谢率提高28%。

②对物质代谢得影响:甲状腺激素对糖代谢得作用呈双向性。

糖代谢:促进小肠黏膜对糖得吸收,增强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另外,增加胰岛素分泌,促进外周组织对糖得利用,使血糖降低。甲亢时,常表现为血糖升高,有时伴有糖尿。

脂肪代谢:加速机体脂肪酸氧化供能,加速胆固醇降解并增强儿茶酚胺与胰高血糖对脂肪得分解作用;

蛋白质代谢:加速肌肉、骨骼、肝、肾等组织蛋白质得合成,尿氮减少,表现为正氮平衡,有利于幼年时期机体得生长发育。但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则又加速组织蛋白质分解,特别就是骨骼肌蛋白质分解,故甲亢时出现肌肉消瘦乏力,生长发育停滞。

③甲状腺激素对机体得正常生长发育成熟就是必需得,特别对儿童期脑与骨得生长发育尤为重要。在人与哺乳类动物,甲状腺激素能刺激骨化中心发育,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得生长;还通过促进某些生长因子合成,促进神经元分裂,轴、树突形成,以及髓鞘及胶质细胞得生长。因此,在缺乏甲状腺激素分泌得情况下,大脑发育与骨骼成熟全都受损,导致呆小症。

2、试述生长素得生理作用.

(1)促生长作用(2)对代谢得作用.生长素得分泌调节:生长素受下丘脑G HRH与GHRIH得双重调节,GHRH促进GH分泌,就是GH分泌得经常性调节者;GHRIH抑制其分泌,在应激刺激GH分泌过多时才显著发挥作用。GH对下丘脑与腺垂体也产生负反馈调节作用。此外,生长素分泌还受多种因素影响:(1)睡眠(2)代谢因素(3)运动、应激刺激、甲状腺激素、雌激素与睾酮可促进GH分泌。

3.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得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一)有效滤过压得改变构成有效滤过压得三个因素中任一因素改变,都将影响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从而改变滤过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当动脉血压在10、7~24、0kPa范围内变动时,肾血流量通过自身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无明显变化,肾小球滤过率保持不变.但当动脉血压下降到10、7kPa以下时(如大失血),超过了自身调节范围,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明显降低,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2、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时血浆胶体渗透压变动很小。只有在血浆蛋白浓度降低时(如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才会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原尿量增多。

3、肾小囊内压正常时肾小囊内压比较稳定。当某些原因使肾小管或输尿管阻塞(如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肾小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原尿量减少。

(二)肾小球血浆流量得改变

正常时,肾小球血浆流量约为每分钟660ml、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时,肾血管通过自身调节作用,使肾小球血浆流量保持相对稳定。只有在人体进行剧烈运动、大失血、剧痛、严重缺氧与休克时,交感神经

兴奋性加强,可使肾血管收缩,肾小球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使原尿量减少。

(三)肾小球滤过膜得改变

1、滤过膜得面积正常人双肾全部肾小球均处于活动状态,总滤过面积可达l、5~2m

2、病理情况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使炎症部位得肾小球毛细血管管径变窄或完全阻塞,有效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随之降低,导致原尿量减少.

2、滤过膜得通透性正常人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较为稳定,一般只允许分子量小于69000得物质通过.当肾小球受到炎症、缺氧或中毒等损害时,某些部位得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大分子蛋白质甚至红细胞滤出,患者出现蛋白尿与血尿。

4、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得人为何不能骤然停药?

由于血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升高能抑制下丘脑与腺垂体分泌CRH与ACTH,临床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疾病时,可引起病人得肾上腺皮质萎缩。若突然停药,将造成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加用ACTH,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停止用药时,应逐渐减量,不可骤停

5、分析饮食中长期缺碘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得机制。

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山区、丘陵地带,主要就是由于环境缺碘引起。岩石、土壤与水中含碘少,导致粮食、蔬菜、饲草中缺碘,从而使人体从动植物食品中摄入得碘也少.当人体摄入得碘,少到不足以合成人体所必需得甲状腺激素,并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时,由于体液得反馈机制,下丘脑就加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TRF)得分泌并作用于垂体,垂体就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长期受TSH刺激便增生肥大,形成甲状腺肿。

中国医科大学2016生理学本科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物质在膜蛋白介导下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 A. 单纯扩散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出胞作用 满分:2 分 2.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 A. 传导速度慢 B. 跳跃式传导 C. 减衰性传导 D. 单向传导 满分:2 分 3. 静脉快速注射生理盐水后,尿量增加的机制是 A. 血浆蛋白被浓缩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下降 D. 肾小球血浆流量下降 满分:2 分 4. 关于正常血压曲线的描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A. 一级波是心搏波 B. 二级波是由于心室的舒缩活动引起的血压波动

C. 一级波是由于呼吸运动引起的血压波动 D. 一级波可能与心血管中枢的紧张性周期有关 满分:2 分 5. 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单一细胞传导是电紧张性扩布 B. 动作电位随刺激强度减小而减小 C. 膜电位达峰值时的电位近似于Na+的平衡电位 D. 上升支超过0电位部分称超极化 满分:2 分 6. 可使气道口径变小的因素是 A. 迷走神经兴奋 B. 交感神经兴奋 C. 组织胺 D. 白三烯 E. 内皮素 满分:2 分 7. 呼吸运动的调节实验中,吸入纯氮气后如何影响呼吸运动? A. 呼吸运动减弱 B. 吸入气中缺O2 C. 肺泡气中PO2增加 D. 肺泡气中PCO2降低 满分:2 分 8. 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时,血液中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 ACTH与皮质醇 B. 氢化可的松与血管升压素 C. 肾上腺素与去甲状腺素

D. 醛固酮与催乳素 E. 雌激素与雄激素 满分:2 分 9. 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主要与下列哪种离子的跨膜移动有关 A. K+ B. Na+ C. CI- D. Ca2+ 满分:2 分 10. 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实验中,下面叙述错误的是 A. 剪断脊柱的位置要正确 B. 要经常保持神经标本湿润 C. 神经标本与电极要密切接触,可以折叠 D. 刺激强度不宜过大 满分:2 分 11. 用高钾任氏液灌注蛙心时,蛙心活动变化为 A. 心跳明显减弱 B. 心脏停止于收缩状态 C. 心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增强 D. K+可促进细胞膜对Ca2+的转运 满分:2 分 12. 下列情况中,哪种情况尿量不增加 A. 尿崩症 B. 糖尿病 C. 交感神经兴奋 D. 肾入球小动脉血压升高

植物生理作业答案(09生本)

植物生理学作业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等3方面内容。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 名词解释 ①质外体途径:是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方式,阻力小,水分移动速度快。 ②共质体途径:是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③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④水分临界期:指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二. 思考题 1. 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 mol·L-1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渗透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而压力势是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水势的值;水势是衡量水分反应或做功能量的高低,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所以: (1)将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由于纯水的浓度比细胞内液的浓度低,因此,纯水会向细胞质移动,引起细胞被动吸水,原生质体吸水膨胀,细胞的渗透势升高,压力势是增大,从而细胞的水势上升。 (2)而将植物细胞放入1 mol·L-1蔗糖溶液时结果则相反,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胞内的离子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势下降,压力势减少,即细胞水势明显降低。 4. 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根系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以满足植物体的需要。植物根系吸水主要通过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水分进入根部导管。 而水分的向上运输则来自根压和蒸腾拉力。正常情况下,因根部细胞生理活动的需要,皮层细胞中的离子会不断地通过内皮层细胞进入中柱,于是中柱内细胞的离子浓度升高,渗透势降低,水势也降低,便向皮层吸收水分。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形成了根系吸水的动力过程之一。蒸腾作用是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正常生理情况下,叶片发生蒸腾作用,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 1.内呼吸是指() A.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 2.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 B.呼吸肌的舒缩 C.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D.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 3.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4. 正常人平静呼吸时() A.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气二氧化碳的分压B.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约两倍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C.肺泡水汽压约为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1/2 D.肺动脉血氧分压约等于肺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末和呼气初 B.呼气初和呼气末 C.呼气末和吸气初 D.呼气末和吸气末 6.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大气压-肺回缩力 D.大气压+肺回缩力 7.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8.呼气末胸膜腔内压() A.高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低于吸气末胸内压值 D.高于吸气末胸内压值 9.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 A.吸气初

B.吸气末 C.呼气初 D.以上都存在 10.肺泡表明活性物质() 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使肺顺应性增加 C.由肺泡Ⅰ型细胞所分泌 D.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1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的顺应性增加() A.气道阻力增加 B.气道阻力减小 C.肺弹性阻力增加 D.肺弹性阻力减小 12.下列关于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呼气 B.胸内压升高 C.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 D.迷走神经兴奋 13.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病理生理学》作业 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2、疾病: 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 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 + 浓度>150mmol /L ,血浆渗透压>310mmol /L 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 是指以血浆HCO 3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 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并不都是原始病冈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出现的连锁反应。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相互转化,推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例如,车祸时机械力造成机体损伤和失血,此时机械力是原始病冈,创伤和失血是结果。但失血又可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心输出量的降低,心输}H 量降低又与血压下降、组织灌注量不足等变化互为凶果,不断循环交替,推动疾病不断发展。疾病就是遵循着这种因果交替的规律不断发展的。 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疾病可有两个发展方向:①良性循环:即通过机体对原始病因及发病学原因的代偿反应和适当治疗,病情不断减轻,趋向好转,最后恢复健康。例如,机体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以及血管收缩,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得到维持,加上清创、输血和输液等治疗,使病情稳定,最后恢复健康;②恶性循环:即机体的损伤不断加重,病情进行性恶化。例如,由于失血过多或长时间组织细胞缺氧。可使微循环淤血缺氧,但回心血量进一步降低,动脉血压下降,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2、试分析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的机制? 低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尿量不减,也不主动饮水,同时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因此,细胞内 液并末丢失,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明显,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 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血浆H +浓度增高对心脏和血管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 (1)心肌收缩力降低:H + 浓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 2+内流、减少肌浆网Ca 2+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 2+ 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2)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的心律失常与血钾升高密切相关,高钾血症的发生除了细胞内K +外移,还与酸中毒时肾小管细胞泌H + 增加而排K +减少有关。重度的高钾血 症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纤颤,甚全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3)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H + 增高可抑制心肌和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使血管的紧张度有所降低,尤其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最为明显,但单纯性酸中毒不致引起明显的血管容量扩大和血压降低,而主要表现在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减弱。例如,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缩血管药,往往会收到较好的升压效果。 4.运用第二章所学知识分回答问题(临床案例2—1) 一位3l 岁的公司职员,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回家后还要准备第2天要用的文件,感到很疲劳,慢慢地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在公司经营状态不好时,他非常担心自己工作的稳定性,晚上有时失眠。在公司刚刚进行过的体检中,他的各项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都是正常的。 问题:你认为这位职员是健康的吗? 这位职员身体不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该职员时常感到很疲劳,晚上有时失眠,这些都与健康的标准不符合,而是出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有各种不适的自我感觉,但各种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为阴性的状态。如果亚健康状态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该职员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这些都是产生疾病的条件,当多个条件共同作用时,他将会出现身体上的疾病。 这仅仅是答案要点,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继续丰富内容。 《病理生理学》作业2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缺氧: 向组织和器官运送氧减少或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细胞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 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

胞本身的生理特性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

川农《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1答案

《植物生理学(本科)》19年6月作业考核-0001 试卷总分:8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从原叶绿酸脂转化为叶绿酸脂需要的条件是 A.K+ B.PO43- C.光照 D.Fe2+ 正确答案:C 2.促进筛管中胼胝质的合成和沉积的植物激素是 A.ETH B.IAA C.GA3 D.IAA和GA3 正确答案:A 3.在豌豆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最先积累的是 A.蛋白质 B.以蔗糖为主的糖分 C.脂肪 D.淀粉 正确答案:B 4.培养植物的暗室内,安装的安全灯最好选用 A.红光灯 B.绿光灯 C.蓝光灯 D.白炽灯 正确答案:B 5.春天树木发芽时,叶片展开前,茎杆内糖分运输的方向是 A.从形态学上端运向下端 B.从形态学下端运向上端 C.既不上运也不下运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B 6.一分子的乙酰CoA,经TCA循环一圈,可产生的NADH分子数为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D 7.通常每个光合单位包含的叶绿体色素分子数目为 A.50—100 B.150—200 C.250—300 D.350--400 正确答案:C 8.磷酸戊糖途径在细胞中进行的部位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质 D.内质网 正确答案:C 9.叶片衰老时,植物体内的RNA含量 A.显著下降 B.显著上升 C.变化不大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10.α-淀粉酶又称内淀粉酶,该酶活化时需要 A.Ca2+ B.Mg2+ C.K+ D.Mn2+ 正确答案:A 11.在提取叶绿素时,研磨叶片时加入少许CaCO3,其目的是 A.使研磨更充分 B.加速叶绿素溶解 C.使叶绿素a、b分离 D.保护叶绿素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

. 一、单项选择题 1.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主要由于() A.Ca2+的跨膜扩散 B.K+ 的的跨膜扩散 C.Cl-的跨膜扩散 D.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变化 2.消化道平滑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Ca2+与K+内流 3.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 B.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递质 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 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 4.下述关于胃肠激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由散在于粘膜层的内分泌细胞分泌 B.均为肽类激素 C.仅存在于胃肠道 D.可调节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

. 5.唾液中除唾液淀粉酶以外,还有() A.凝乳酶 B.蛋白水解酶 C.溶菌酶 D.肽酶 6.以下关于胃酸生理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供给蛋白酶所需的酸性环境 B.可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分解 C.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肠液及胆汁的分泌 D.可促进VitB12吸收 7.水分及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A.十二指肠 B.胃 C.小肠 D.大肠 8.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 A.内因子 B.Na+ C.K+ D.HCL 9.以下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壁细胞分泌盐酸 B.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 10.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份是: () A.胆盐 B.胆色素 C.胆固醇 D.水和无机盐 11.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 A.小肠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12.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12的部位是: ()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 D.结肠上段 13.吸收铁最快的部位是: ()

病理生理学形考作业答案

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病理生理学》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就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得共同得功能、代谢与形态结构得病理变化。 2、疾病: 就是指在一定病凶得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得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 凡就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得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就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 + 浓度>150mmol /L ,血浆渗透压>310mmol /L 得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 就是指以血浆HCO 3 浓度原发性升高与pH 呈上升趋势为特征得酸碱平衡紊乱。 二、单选题 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得因素称为 D A .疾病得条件 B .疾病得原因 C .疾病得危险因素 D .疾病得诱因 E .疾病得外因 2.疾病得发展方向取决于 D A .病因得数量与强度 B .存在得诱因 C .机体得抵抗力 D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得对比 E .机体自稳调节得能力 3.死亡得概念就是指 C A .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B .各组织器官得生命活动终止 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得功能永久性得停止 D .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E .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 4.全脑功能得永久性停止称为 C A .植物人状态 B .濒死状态 C .脑死亡 D .生物学死亡 E .临床死亡 5.体液就是指 B A .细胞外液体及其溶解在其中得物质 B .体内得水与溶解在其中得物质 C .体内得水与溶解在其中得无机盐 D .体内得水与溶解在其中得蛋白质 E .细胞内液体及溶解在其中得物质 6.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得主要机制就是 B A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渴中枢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 分泌 C .肾血流量明显减少 D .细胞内液减少 E .醛固酮分泌增多 7.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 A A .低渗性脱水 B .高渗性脱水 C .水中毒 D .低钾血症 E .高钾血症 8.判断不同类型脱水得分型依据就是 C A .体液丢失得总量 B .细胞外液丢失得总量 C .细胞外液渗透压得变化 D .血浆胶体渗透压得变化 E .细胞内液渗透压得变化 9.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 C A .高渗性脱水 B .等渗性脱水 C .水中毒 D .低钾血症 E .水肿 10.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得基本机制就是 C A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C .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D .肾小球滤过增加 E .静脉回流受阻 11.下列哪一项不就是低钾血症得原因 B A .长期使用速尿 B .代谢性酸中毒 C .禁食 D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生理学(本科)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X20) 1、 从物质转运的角度看腺细胞分泌酶的方式是属于( ) A 、通道转运 B 、载体转运 C 、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最重要的调节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负反馈 D 、正反馈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 A 、蛋白质 B 、铁 C 、 维生素B12 和叶酸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4、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 ) A 、单核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噬酸性粒细胞 5、第一心音的强弱主要反映( ) A 、心缩力和房室瓣的功能 B 、主动脉血压 C 、肺动脉血压 D 、心室内压 6、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人脑皮层 7、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压差 B 、气体分子量 C 、气体溶解度 D 、呼吸膜的厚度 8、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主要是( ) A 、气道长度 B 、气道口径 C 、气体流量 D 、气体密度 9、糖尿病人多尿的原因是( ) A 、饮水多产生水利尿 B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 10、能够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 C 、抗利尿激素 D 、血管紧张表 11、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 ) A 、滤过面积增大 B 、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 C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12、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B 、促进哺乳期乳腺分泌大量乳汁 C 、促进非孕子宫收缩 D 、促进妊娠子宫剧烈收缩,有利于分娩 13、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 A 、维持身体平衡 B 、调节肌紧张 C 、协调随意运动 D 、发出随意运动 14、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周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15、参与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 A 、特异性投射系统 B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C 、交感——肾上腺质系统 D 、迷走——胰岛素系统 16、肾血流量能自身调节的血压范围是( ) A 、50~100MG B 、50~150MG C 、80~180MG D 、100~180MG 17、牵涉痛的临床意义是( ) A 、判断病因 B 、判断预后 C 、了解内脏痛的性质 D 、协助内脏疾病早期诊断 18、氧离曲线右移的原因( ) A 、体温下降 B 、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下降 C 、血液中的CO2分压下降 D 、血浆的PH 值下降 19、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是( ) A 、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B 、点对点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C 、其主要功能是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D 、对催眠麻醉药敏感 20、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期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二、填空题(每空1分X30) 1、人体的呼吸过程由( ),( )和( )三个 环节组成。 2、M 受体的阻断剂是( ),N 受体的阻断剂是( ), A 受体的阻断剂是( )。 3、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 4、心电图的P 波反映( )的去极化过程,QRS 波反映( ) 的去极化过程; 5、在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内带( )电荷,膜外带( )电荷 6、神经调节的方式是( ),其完整的结构基础是( ) 7、降压反射属于( )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 ) 8、大动脉壁弹性降低时,血压的变化是收缩压( ),舒张压( ) 9、按激素的化学结构差异,可将其分为( )和( )两类; 10、心力衰竭时,毛细血管血压( ),组织液生成量( ); 11、交感神经兴奋时,心室射血量( ),外周阻力( ); 12、细胞受到( )刺激后,必须首先去极化达到( )水平,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 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 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答: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答: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答: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矿质营养: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

病理生理学作业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2.病因: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3.疾病: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以血浆HCO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2.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由肺部疾病、胸廓运动障碍和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以右心肥厚扩张、衰竭为特征的心脏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 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D.疾病的诱因 2.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 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3.死亡的概念是指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 4.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C.脑死亡 5.体液是指 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6.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 分泌 7.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 A.低渗性脱水 8.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9.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 C.水中毒 10.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B.代谢性酸中毒 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 A.T波低平 13.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 D.急性肾衰少尿期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分别是、、、 和。 2. 静息电位值接近于平衡电位, 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平衡电位。 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和。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和。 5. 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 和。 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和。

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和 。 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有、 、、 、、和。 9. 胃与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分别为和。 10.影响能量代谢的形式有、、和 。 11. 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形式有、、、 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最重要的吸气肌是 A.膈肌 B.肋间内肌 C.肋间外肌 D.腹肌 E.胸锁乳

突肌 2. 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A.前馈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自身调节 3.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属于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单纯扩散 D.出胞 E.入胞 4. 激活胰蛋白酶原最主要的是 A.Na+ B.组织液C.肠致活酶D.HCl E.内因子 5.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壁细胞分泌内因子 B. 壁细胞分泌盐酸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粘液 E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6. 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十二指肠与空肠 B. 胃与十二指肠 C.回肠和空肠 D.结肠上段 E.结肠下段 7.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 该人的血清与A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 该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8. 受寒冷刺激时, 机体主要依靠释放哪种激素来增加基础代谢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9. 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描述, 正确的是 A.变动范围无规律 B.昼夜变动小于1℃ C.无性别差异 D.女子排卵后体温可上升2℃左右 E.与年龄无关 10.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C.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1.下列哪项 CO2分压最高 A 静脉血液 B 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细胞 E 肺泡气 12.在神经纤维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后的绝对不应期内 A. 全部Na+通道失活 B.较强的剌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C.多数K+通道失活 D. 部分Na+通道失活 E.膜电位处在去

《植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如果含水量减少,细胞质便变成凝胶状态,生命活动就大大减弱,如休眠种子。 ●水分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质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中,都有水分子参与。 ●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一般来说,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固态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只有在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同样,各种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也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由于细胞含有大量水分,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使植物枝叶挺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有利于传粉。 3.水分是如何跨膜运输到细胞内以满足正常的生命活动的需要的? ●通过膜脂双分子层的间隙进入细胞。 ●膜上的水孔蛋白形成水通道,造成植物细胞的水分集流。植物的水孔蛋白有三种类型:质膜上的质膜内在蛋白、液泡膜上的液泡膜内在蛋白和根瘤共生膜上的内在蛋白,其中液泡膜的水孔蛋白在植物体中分布最丰富、水分透过性最大。 4.水分是如何进入根部导管的?水分又是如何运输到叶片的? 答:进入根部导管有三种途径: ●质外体途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跨膜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移动到另一个细胞,要两次通过质膜,还要通过液泡膜。 ●共质体途径: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这三条途径共同作用,使根部吸收水分。 根系吸水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 运输到叶片的方式: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使水分在茎内上升到达叶片,导管的水分必须形成连续的水柱。造成的原因是:水分子的内聚力很大,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从而使水分不断上升。 5.植物叶片的气孔为什么在光照条件下会张开,在黑暗条件下会关闭? ●保卫细胞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保卫细胞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水时向外扩展,拉开气孔;禾本科植物的保卫细胞是哑铃形,中间厚、两头薄,吸水时,横向膨大,使气孔张开。 保卫细胞的叶绿体在光下会形成蔗糖,累积在液泡中,降低渗透势,于是吸水膨胀,气孔张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升高了渗透势,于是失水,气孔关闭。 6.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的什么结构有关? ●细胞壁具有伸缩性,细胞的体积能可逆性地增大40~100%。 ●细胞壁的厚度不同,分布不均匀。双子叶植物保卫细胞是肾形,内壁厚、外壁薄,外壁易于伸长,吸

病理生理学作业及答案88702

病理生理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2.病因: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3.疾病: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浓度>150mmol /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以血浆HCO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2.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由肺部疾病、胸廓运动障碍和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以右心肥厚扩张、衰竭为特征的心脏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 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D.疾病的诱因 2.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3.死亡的概念是指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 4.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C.脑死亡 5.体液是指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6.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 分泌 7.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 8.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9.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C.水中毒 10.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B.代谢性酸中毒 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A.T波低平 13.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D.急性肾衰少尿期 1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D.心律失常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2.兴奋性 3.内环境 4.生物节律 5.神经调节 6.负反馈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 A.人体细胞的功能 B.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D.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E.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 E.负反馈 4.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A.收缩反应 B.神经冲动 C.分泌 D.电位变化 E.反射 5.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6.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 A.中枢 B.突触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7.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A.反馈信息 B.控制信息 C.控制系统 D.受控系统 8.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 A.控制信息 B.反馈信息 C.干扰信息 D.参考信息 E.偏差信息 三、问答题 1.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新陈代谢: 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内环境:

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4.生物节律: 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5.神经调节: 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二、选择题 1.C 2.A 3.E4.D5.D6.B7.B8.B 第二章细胞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 2.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

生理学习题(带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一般的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转运可使A.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B.2个K+移入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2. 细胞在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 A.为零 B.约为K+通透性的2倍 C.约为K+通透性的1/2 D.约为K+通透性的1/100--1/50 3.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竞争性结合 D.增加了Ca2+内流 4. 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5. 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6. 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浆网膜 7. 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 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8.衡量组织或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 B.刺激时间 C.阈刺激 D.阈值 9. 保持一定作用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反应最小刺激是 A.刺激阈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10. 美洲箭毒作为肌肉松驰剂是由于 A.它和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受体 B.它增加接头前膜对Mg2+的通透性 C.抑制Ca2+进入接头前膜 D.抑制囊泡移向接头前膜 11.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人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A.Ca2+B.Mg2+C.Na+D.K+ 12. 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A.内向 B.外向 C.内、外向迅速交变 D.内、外向电流均可 13. 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Na+浓度的 A.2l倍B.5倍C.12倍D.30倍 14. 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值从最大值减小到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这一膜电位称: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病理生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作业参考答 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病理生理学》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2、疾病: 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 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 + 浓度>150mmol /L ,血浆渗透压>310mmol /L 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 是指以血浆HCO 3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 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并不都是原始病冈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出现的连锁反应。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相互转化,推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例如,车祸时机械力造成机体损伤和失血,此时机械力是原始病冈,创伤和失血是结果。但失血又可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心输出量的降低,心输}H 量降低又与血压下降、组织灌注量不足等变化互为凶果,不断循环交替,推动疾病不断发展。疾病就是遵循着这种因果交替的规律不断发展的。 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疾病可有两个发展方向:①良性循环:即通过机体对原始病因及发病学原因的代偿反应和适当治疗,病情不断减轻,趋向好转,最后恢复健康。例如,机体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以及血管收缩,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得到维持,加上清创、输血和输液等治疗,使病情稳定,最后恢复健康;②恶性循环:即机体的损伤不断加重,病情进行性恶化。例如,由于失血过多或长时间组织细胞缺氧。可使微循环淤血缺氧,但回心血量进一步降低,动脉血压下降,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2、试分析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的机制 低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尿量不减,也不主动饮水,同时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因此,细胞内液并末 丢失,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明显,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 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血浆H +浓度增高对心脏和血管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 (1)心肌收缩力降低:H +浓度升高除使心肌 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 2+ 内流、 减少肌浆网Ca 2+ 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 2+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2)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的心律失常与血钾升高密切相关,高钾血症的发生除 了细胞内K + 外移,还与酸中毒时肾小管细胞 泌H + 增加而排K +减少有关。重度的高钾血 症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纤颤,甚全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3)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H +增高可抑制心肌和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使血管的紧张度有所降低,尤其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最为明显,但单纯性酸中毒不致引起明显的血管容量扩大和血压降低,而主要表现在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减弱。例如,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缩血管药,往往会收到较好的升压效果。 4.运用第二章所学知识分回答问题(临床案例2—1) 一位3l 岁的公司职员,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回家后还要准备第2天要用的文件,感到很疲劳,慢慢地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在公司经营状态不好时,他非常担心自己工作的稳定性,晚上有时失眠。在公司刚刚进行过的体检中,他的各项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都是正常的。 问题:你认为这位职员是健康的吗 这位职员身体不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该职员时常感到很疲劳,晚上有时失眠,这些都与健康的标准不符合,而是出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有各种不适的自我感觉,但各种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为阴性的状态。如果亚健康状态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该职员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这些都是产生疾病的条件,当多个条件共同作用时,他将会出现身体上的疾病。 这仅仅是答案要点,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继续丰富内容。 《病理生理学》作业2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缺氧: 向组织和器官运送氧减少或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 2、乏氧性缺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