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经济杂交
生猪三元杂交技术

生猪三元杂交技术生猪三元杂交技术是现代畜牧业中一种重要的生产模式,通过合理的配种和交叉育种,旨在提高生猪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猪三元杂交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生猪三元杂交技术的原理生猪三元杂交技术是利用不同品种的生猪进行交配,通过亲本品种的优势互补,使后代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和生产力。
通常,生猪三元杂交技术的父本选用生长快、饲料转化效率高的品种,母本选用生育能力强、繁殖力高的品种。
通过合理的配种组合,可以获得生长迅速、抗病能力强、繁殖力优良的后代。
二、生猪三元杂交技术的应用1. 提高生产性能:生猪三元杂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减少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杂交后的猪只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更强。
2. 优化肉质品质:生猪三元杂交技术能够改善肉质品质,使猪肉更加鲜嫩、多汁,并且肌肉纤维更细腻,肉质更为均匀。
这不仅提高了消费者对猪肉的口感需求,也使得养殖户能够获得更高的销售价格。
3. 提高生猪繁殖力:通过生猪三元杂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生猪的繁殖力。
杂交后的猪只具有更好的生育能力,母猪生产能力更强,产仔数更多,并且生长速度快。
这对提高养殖效益和保障市场需求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生猪三元杂交技术的优势1. 经济效益突出:生猪三元杂交技术能够提高生猪的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配种和交叉育种,可以将不同品种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质量。
2. 抗病能力强:通过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可以获得抗病性更强的猪只。
这对于猪瘟、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减少疫病的发生并提高养殖的稳定性。
3. 繁殖力优良:生猪三元杂交技术能够提高生猪的繁殖力,母猪能够更快速地产仔,并具有更高的存活率。
这对于保持猪群规模和满足市场需求至关重要。
四、生猪三元杂交技术的发展前景生猪三元杂交技术在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优化肉质品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猪名词解释5

1.世代间隔:留作种用的仔猪出生后其父母的平均年龄。
2.眼肌面积:胴体胸腰结合处背最长肌横截面的面积。
在倒数第一和第二胸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面积。
3.初乳:母猪产后前三天的乳含有大量的抗体,称为初乳4.杂交优势:不同品种、品系、品群间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往往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
5.固定轮回杂交:环上A、B、C代表母本猪,D、E、F代表固定轮回杂交的父本,每次杂交选出一部分母猪群(占全部的15%~20%)与一部分公猪进行杂交以生产全部用于屠宰的商品猪。
6.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其他各个品种或品系进行杂交所获得的平均效果。
7.专门化品系:所谓专门化品系是指生产性能“专门化”的品系,是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分化选择育成的,每个品系具有某方面的突出优点,不同德的品系配置在完整繁育体内的不同层次的指定位置,承担着专门任务。
8.特殊配合力:是指两个特定品种或品系之间的杂交,所产生的杂交后代的性状平均值能超过一般配合力的平均值。
9.胴体长10.发情周期:上次发情排卵到下次发情排卵的这段时间。
11.PSE肉:指猪宰后呈现苍白颜色,质地松软和汁液渗出特征的肉。
12.产仔数:包括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两个指标。
13.背膘厚: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间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
14.基础母猪:以一个相对恒定的母猪头数为基础进行生产的群体。
这个群体的数目也叫基础母猪数。
15.料肉比:是指饲养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它是评价饲料报酬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编制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的重要依据。
料肉比高说明用的饲料多,但增长的肉少;反之,料肉比低说明用的饲料少,但增长的肉多。
16.胴体瘦肉率:将胴体进行组织剥离,分为骨骼、肌肉、皮肤、脂肪四种组织,瘦肉量占四种组织的总量的百分率。
17.超早期隔离断奶:将哺乳仔猪在14日龄或更早断奶,送到保育猪场,并以全进出的方式生产,早期的与母猪分开。
《猪的杂交模式》课件

杂交模式的发展趋势
技术进步:基因编辑、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 品种优化:通过杂交提高猪的抗病性、生长速度和肉质 环保要求: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率 市场需求:满足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和数量的需求 政策支持:政府对杂交模式的支持和鼓励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杂交技术交流与合作
杂交模式的研究方向
杂交模式优化:通过优化杂 交模式,提高杂交效果和效 率
杂交模式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杂交优势:通过杂交,可以结合不同品种的优点,提高品种的优良性状 杂交方法:常用的杂交方法包括回交、轮回选择、单倍体育种等 杂交效果:杂交可以显著提高品种的抗病性、抗逆性、产量等性状 应用实例: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都是杂交模式在品种改良中的成功应用
06
杂交模式的未来发展
改善品质:适 用于需要改善 肉质、口感等 品质的养殖场
抗病能力:适 用于需要提高 抗病能力的养
殖场
适应环境:适 用于需要适应 不同环境的养
殖场
05
杂交模式的实践应用
杂交模式在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杂交模式, 可以提高猪的 生产效率,缩 短生产周期。
提高产品质量: 杂交模式可以 改善猪的品质, 提高猪肉的质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猪的杂交模式
汇报人: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杂交模式概述 猪的杂交模式
杂交模式的优缺点 杂交模式的实践应用 杂交模式的未来发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杂交模式概述
杂交的定义和目的
杂交定义:通过不同品种、品系 或物种间的交配,以获得具有优 良性状的后代
杜洛克猪等
杂种猪的杂交模式
杂种猪的杂交模式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猪进行交配,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
第四章 猪的杂种优势利用

发展商品猪生产,必须充分利用猪的杂种优势。
本章主要介绍获得杂种优势的规律和经济杂交的经验。
其中包括经济杂交方式及其评价,我国猪的经济杂交的效果分析,以及影响经济杂交效果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杂种优势的途径。
以便在生产实践中更好地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商品猪生产的效率。
第一节杂种优势的概念和估算方式一、杂种优势利用的概念不同种群(品种、品系或其他种用类群)的家畜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往往在生活力、生长速度的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这就是人们早已观察到所谓“杂种优势”现象。
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利用驴、马杂交产生骡,这种种间杂种具有比驴、马都更优异的耐力的役用性能,因而即使它有不能繁殖严重缺点,人们还是非常喜欢饲养。
近代育种学在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更有巨大的发展。
最近20年进展非常显著,一些畜牧业先进的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商品猪产自杂种猪。
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成为工厂化养猪的一个不可短缺的环节,在方法上也日趋精确和高效,已由一般的种间或品种间杂交,发展成一套“配方化”系间杂交的现代化体系。
所谓“配方化”,即一定的杂交组合,在一定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一定能够生产出合乎一定规格的产品。
杂种优势的利用也称猪的经济杂交,但经济杂交的涵义似乎太窄一些。
要更好地利用杂种优势,不仅是一个杂交问题,更重要是杂交亲本的选优提纯和杂交组合的选择问题。
在我国,五十年代后期由国外引入的猪种逐渐增多,特别是苏联的猪种,如苏联大白猪和克米洛夫猪;六十年代引入巴克夏猪,大约克夏猪和长白猪,继而开展南、北猪种之间的杂交,七十年代趋向高潮。
从七十年代末又引进杜洛克和汉普夏猪并大量引入长白猪和大白猪,在全国范围,开展了“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本地化,商品猪杂交化的三化养猪”。
大大提高了商品猪的质量。
结合推广科学养猪,使猪的肥育期由过去一年左右降低到7-8个月。
全国生猪出栏率也由1978年的55.2%提高到1994年的107.2%出栏活重也在90公斤以上。
种猪杂交组合及繁育技术

严格消毒制度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保持环境卫生,防止 病菌滋生。
健康检查制度
定期对种猪进行检查,发现病猪及时隔离和 治疗,防止疾病扩散。
饲养管理
合理配制饲料,保持营养均衡,增强种猪的 抵抗力。
种猪疾病的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根据种猪疾病的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 治疗方法,如使用抗生素、退烧、消炎 等。
VS
手术治疗
种猪的营养需求与饲料配制
营养需求
种猪的营养需求包括能量、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等,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营养平衡对种猪的繁殖性能尤为 重要。
饲料配制
根据种猪的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如豆粕、鱼粉 、玉米、小麦等,合理配制饲料,以满足种猪的营养需求, 提高繁殖性能。
种猪的饲养环境与卫生防疫
定期称重可以了解种猪的生长情况和 健康状况,为调整饲料配制和饲养管 理提供依据。
03
观察记录
观察记录种猪的食欲、精神状态、排 泄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同时,记录种猪的繁殖性能和后代 生长情况,为后续的繁育计划提供参 考。
04
种猪疾病防治
种猪常见疾病及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05
猪瘟
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病猪 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 神沉郁,眼结膜发炎,出 现脓性眼屎。
对于一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疾病,如关节炎 等,应请专业兽医进行手术治疗。
05
种猪杂交组合及繁育 技术的实际应用案例
某规模化猪场的杂交组合选择及繁育方案
杂交组合选择
该猪场选择了二元杂交组合,以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饲料转化率高的品种进行搭配,提高了种猪的生产性能 。
繁育方案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挑选优秀公猪的精液进行配种,提高了种猪的品质和生产效益。
猪的经济杂交

猪的经济杂交猪的经济杂交,是培育高产瘦肉型商品猪,开扩生猪销售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从遗传学分析,由于有利基因对不利基因通常呈显性这一遗传现象,抑制了杂合子不利陷性基因的表现,从而使杂种个体生活力增强、繁殖力提高和生长加速,杂种后裔群体均值优于双亲群体均值。
这种遗传效应称为杂交优势。
猪的经济杂交是有计划地选用2个或者2个以上不同品种猪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来繁殖具有高度经济价值育肥猪的一种改良方法。
因此说,搞好猪的经济杂交,关键在于杂交亲本和杂交方式的选择。
一、选择优良的杂交亲本所谓杂交亲本,即猪进行杂交时选用的父本和母本(公猪和母猪)。
实践证明,要想使猪的经济杂交取得显著的饲养效果,一个重要的条件父本必须是高产瘦肉型良种公猪。
如近几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的长白猪、大约克夏猪、村洛克猪、汉普夏猪、迪卡配套系猪等高产瘦肉型种公猪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快、耗料低、体形大、瘦肉率高,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父本。
凡是通过杂交选留的公猪,其遗传性能很不稳定,要坚决淘汰,绝对不能留作种用。
母本应选择当地分布广泛,适应性强的地方品种母猪,如太湖猪、哈白猪、内江猪、北京黑猪,里岔黑猪、烟台黑猪或者其它杂交母猪。
由于地方母猪适应性强,母性好,繁殖率高,而粗饲,抗病力强等,所以,利用良种公猪和地方母猪杂交后产生的后代,一是生长快,饲料报酬高;二是繁殖力强,产仔多而均匀,初生仔体重大,成活率高;三是生活力强,耐粗饲,抗病力强,胴体品质好。
由此可知,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本原因。
不同经济类型(兼用型×瘦肉型)的猪杂交比同一经济类型的猪杂交效果好。
因此,在选择和确定杂交组合时,应重视对亲本的选择。
二、选择合理的杂交方式根据实际饲养条件及模式,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合理选择杂交方式,是养猪场(户)搞好猪经济杂交的前提。
(一)二元杂交(又称“简单经济杂交”)是利用两个不同品种的公、母猪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种一代猪,全部用来育肥。
英系长白和大约克夏种猪与本地猪经济杂交利用效果的试验

料 , 自由采食 ,供 给充 足 饮水 ,保 持圈 舍卫 生 。 1 . 3 试验起 止与测验项 目 体重2 0 k g  ̄右开始 ,养至1 o o k g 结束。试验结束 ,早晨连续2 d 空腹称重,取其平均值 ,准确记录饲料消耗量。试验结束时 ,每 组 各抽 取 5 头有 代 表性 个体 进行 屠 宰测 定 ,由食 品公 司屠 宰 。
点。
因 此 ,利 用英 系 种猪 与 本 地猪 进行 三 元 杂交 生 产 ,能 较好 地 提 高本地 猪 的生产 性 能 ,具有 较高 的推 广价 值 。
・6 9-
2 试验结果
2 . 1 试 验 猪 生 长 表现 各 组 日增 重 、料重 比和饲 养天 数等 数据 如表 l 。
表1 试验猪 的Βιβλιοθήκη 长表现 3 结 论 通 过利 用 英 系长 白和大 约 克夏 种 猪 与本 地猪 经 济杂 交 利用 试 验 表 明 ,英 系种猪 具 有 很快 的生长 速 度 和较 高 的瘦 肉率 ,利 用它 的这些 优 良性 状 ,可 以很好 地 改 良本 地 猪生 长速 度 慢 、饲 料 利用 率 低和 瘦 肉率低 的缺 点 。从大 本 、长本 和 大长 本3 个 杂交 组合 猪 的 肥 育性 能 和胴 体 品质 看 ,大 长 本猪 具 有较 好 的肥 育 性 能 ,且 肉质 较 好 , 日增重 达 7 3 5 g ,较本 地 猪 高2 5 5 g ,饲 料利 用 率也 显 著 高于 本 地猪 ,胴体 瘦 肉率 达 ̄ 1 1 5 9 % ,较 本 地猪 的4 7 . 8 %高 出 1 1 . 2 个 百分
加 肥育 试 验 。
表2 试验猪屠宰测定结 果
1 . 2 试验饲粮 与饲养管理
4 个组 试验 猪 统一 采用 同一 品 牌 的育肥 猪预 混料 ,按 相 同配方 配 制 :玉米 6 6 %,豆粕 1 5 %,花 生粕 3 %,麦 麸 1 2 % ,预 混料 4 %,
3猪的选种选配及杂交利用

(二)猪的理想外形
1.头颈 2.躯干 3.四肢 4.皮毛
(三)猪的选种方法
1.个体选择 2.系谱选择 3.同胞测验 4.后裔测验
2.三品种固定杂交
三元杂交
模式 A♂× B♀ 长白♂×大白♀
↓
AB♀×C♂ ↓ C(AB)(商品肉猪) 三元杂交模式
↓
长大♀×杜洛克♂ ↓ 杜(长大)(商品肉猪)
2.三品种固定杂交
评价
●能综合三个品种优良特性,充分利用了杂种后代个体和母体杂种 优势,杂交效果好于二元杂交; ●洋三元杂交生产瘦肉型猪是我国目前主要流行的杂交方式,能适 应外贸和内销的市场要求,优点是生长速度快(日增重800克以上) 饲料报酬高(2.8~3.0:1)瘦肉率高(65%以上)缺点是繁殖性能 稍低,肉质差。 ●两外一内的土三元杂交方式,由于利用了我国优良地方猪种资源, 在保持一定的增重速度的基础上提高了猪肉质量。生产的优质瘦 肉型猪能满足社会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是今后我国今后养猪生 产的方向。
2.生长或育肥性状
(1)生长速度 指单位时间内猪的平均日增重。
日增重(kg/日或g/日)=(W1- W0) ÷T 式中, W1:育肥结束时的质量,kg或g;
W0:育肥开始时的质量,kg或个; T:育肥开始到结束所用的天数。
属于中等遗传力,表型选择和家系选择或家系内选择 都有明显的遗传进展。 影响因素:品种、类型、杂交、性别、营养状况、 日粮配合水平、饲养管理水平、环境控制等
(二)杂交亲本的选择
1.杂交母本的选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C×(A(5/16)B(9/16)C(1/8))♀
猪的生产与经营
轮回杂交的优点:
❖轮回杂交是用几个种群轮流作为父本杂交, 杂交用的母本种群均用杂种母畜,每代产生 的杂种除继续杂交外,其余杂种全部作商品
━除第一次杂交外,每代都可利用到母本杂种优势 ━比较适合繁殖力低的性状,每代使用杂种母畜繁殖 ━组织工作简单,每代仅需少量纯种公畜 ━每代始终能产生一定的杂种优势
猪的生产与经营
随堂练习
1、优秀的公母猪交配,所生后代二只元能杂利交用中个,体得杂不种√到优父势本。和母本杂种优
3、两品种杂交时,需要X做两次配合力的测验。
4、双杂交时,应建立的繁育体系包括-原---种---场-、一---级---繁-、殖-场---二---级--、繁殖---场-----商--品-- 场
↓
商品代
ABCD(PIC商品猪)
(高瘦肉率PIC配套体系)
特点:体型好,瘦肉率和屠宰率高, 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
猪的生产与经营
E长白×F♀梅山
↓
祖代 A♂皮特兰×B♀大白 C♂白杜洛克 × D♀长梅
↓
↓
父母代 AB♂(父代) × CD♀(母代)
↓
商品代
ABCD(PIC商品猪)
(产仔率高的PIC配套体系)
yAB-(yA+yB)/2
=
(yA+yB)/2 ×100%
式中:F1为杂种一代性状的平均表型值, P为双亲性状的平均表型值。
猪的生产与经营
如:太湖猪平均窝产仔14头,大白猪平 均窝产仔10头,杂种一代平均窝产仔 13头,其产仔的杂种优势率为多少?
H(%)1(=31-01+/124(1)/02+14) ×100% =1/12×100%=8.3%
× A ♂
B♀
FAB♂♀
商品用 二元杂交示意图
猪的生产与经营
猪的生产与经营
经济杂交方式
2、三元杂交:
①优点:100%利用了母
A ♂× B ♀
本杂种优势和商品代个体
的直接杂种优势。
C ♂× FAB ♀
②缺点:杂交组织工作比
二元杂复杂,要保持3个纯
种亲本品种,而且需要两 次配合力测定。父本都是
FCAB
猪的生产与经营
——猪的经济杂交
猪的生产与经营
猪的生产与经营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掌握经济杂交的一
般概念。 2、掌握几种杂交方式
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杂交亲本的选择。 2、杂交方式
1、杂交:指不同品种、品系或品种群间的 相互交配。 2、杂交的作用: 杂交育种
杂交优势利用
猪的生产与经营
猪的经济杂交
猪的生产与经营
杂交育种的一般程序
育种目标的制定 杂交亲本的选配 杂交方式的确定 杂交技术的应用
杂种后代的选育 优良杂种的鉴定 品种试验和品种推广
猪的生产与经营
杂交效果的预估
1、一般情况下,分布地区越远,来源差别较 大,类型、特长不同的种群间杂交,可以 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2、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种群间杂交,一般可获 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3、遗传力较低,在近交时衰退比较严重的性 状杂种优势也比较大。
4、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小的种群,一般杂 交效果比较好。
猪的生产与经营
杂种优势的表现方面 生长势 饲料效率 胴体品质 产仔数 哺育率 断奶窝重
提高程度 5%-10% 13% 2% 8%-10% 25%-40% 45%
猪的生产与经营
谢 谢!
三元杂交
③应用: A、杜洛克♂×( 长白♂ ×大约克♀)外三元 B、长白♂×(大约克♂ ×本地♀) 内三元 C、杜洛克♂×( 长白♂ ×本地♀)
猪的生产与经营
3、双杂交:
1)特点:全面利用 A × B C × D
了所有的杂种优势,
即父本、母本和商
品畜本身。
FAB × FCD
2)应用:技术先进国
家在肉、蛋生产中
↓纯繁 ↓ 纯繁 ↓纯繁
↓杂交
祖代 A♂ × B♀
C♂ × D♀
↓
↓
父母代 AB♂ (父代) × CD♀(母代)
↓
商品代
ABCD(迪卡商品猪)
(美国迪卡配套系种猪繁育体系模式)
猪的生产与经营
E长白×F♀大白
↓
祖代 A♂皮特兰×B♀大白 C♂白杜洛克 × D♀长大
↓
↓
父母代 AB♂(父代) × CD♀(母代)
特点:体型、瘦肉率和屠宰率高、生 长、饲料利用率都不如第一个配套系,但 繁殖性能好,出栏头数高。
猪的生产与经营
配套系的培育
配套系的培育是配套系杂交的基础
配套系的特点:
━ 配套系的培育以与其它品系配套杂交高效率地 生产优质商品杂种为目的
━ 配套系的育种素材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 配套系的培育可以采用近交、合成等各种方法 ━ 配套系要求特点突出,纯合度高 ━ 配套系与同体系内的其它配套系杂交,能获得
(1)数量多,分布广和适应性强。 (2)繁殖力强,母性好和泌乳力高。 (3)体格不易过大,以减少维持需要。
猪的生产与经营
2、杂交父本的选择:
(1)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 (2)性成熟早,精液品质好,性欲强。 (3)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猪的生产与经营
品种简介---外来猪的品种
杜洛克:美国,红棕.瘦肉率60-63、产仔9-12 抗病力强、终端父本.
汉普夏猪 Pic公猪
皮特兰猪
猪的生产与经营
经济杂交方式
经济杂交 方式
二元杂交 三元杂交 双杂交 轮回杂交 配套系杂交
猪的生产与经营
经济杂交方式
1、二元杂交: 又称简单杂交或单杂交。 ①优点:杂交方式简单,只需
做一次配合力测定,能获得 个体杂种优势。 ②缺点:不能利用杂种猪继 续繁殖后代,需要不断补充 纯种亲本。 ③应用: 养猪“三化”:公猪良种化、 母 猪本地化、商品肉猪杂种一 代化。
猪的生产与经营
二元轮回杂交 ♂ A×B ♀ ♂ A × AB ♀
♂ B×(A(3/4)B(1/4)) ♀ ♂ A×(A(3/8)B(5/8)) ♀
猪的生产与经营
三元轮回杂交(ABC)rot
♂ A×B ♀
♂ C × (AB) ♀
♂ A×(C(AB)) ♀
♂ B×(A(5/8)B(1/8)C(1/4))♀
断奶重、生活力等,遗传力低,受环境 和非加性基因作用大,易获得杂种优势; 断奶后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等性状, 遗传力中等,较易获得杂种优势;而猪 的外形结构、胴体长、背膘厚、肉的品 质等性状,遗传力高,不易获得杂种优 势。
猪的生产与经营
2、杂交亲本遗传纯度越高,越 易获得杂种优势:
利用纯系、近交系、配套系杂 交,可显著提高杂种后代群子基因 型频率,从而增加基因的效应,易 产生杂种优势。
猪的生产与经营
课后作业
概念:轮回杂交 1、杂交亲本的选择要求是什么? 2、进行双杂交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猪的生产与经营
浙江泰顺猪王----体重1吨
猪的生产与经营
注意事项
1、杂种优势效应只能利用而不能固定也不能 遗传的!
2、杂种优势不能累积,也不能遗传,因此不 能将商品杂交个体作为种畜使用!
猪的生产与经营
猪的生产与经营
3、亲本的遗传差异越大,越易获 得杂种优势:
遗传差异相对较大的两个亲本群 体杂交后,有利于提高后代基因型的 杂合性,从而提高杂种优势。
例如:用国内的两个地方品种间 杂交,其优势表现的程度,就不如国 内地方品种和国外引入品种间杂交。
猪的生产与经营
四、杂交亲本的选择 1、杂交母本的选择:
猪的生产与经营
轮回杂交的缺点:
➢ 每代需要变换公畜品种,使得公畜不能连 续使用
➢ 杂交组合筛选中的配合力测定难于进行 ➢ 产品各代间产品一致性差,影响市场形象
猪的生产与经营
5、配套系杂交: 针对市场和生产条件,推出综合生产效益 最好的杂交组合,生产杂优猪,并根据市 场需求,适时改变这一组合。
猪的生产与经营
杜长大 (商品猪)
猪的生产与经营
三元杂交
×
长白公
大约母
×
杜洛克公
长大二元母
三元商品猪
★杜洛克是终端父本. ★三元猪遗传比例:
大约克25% 长白 25% 杜洛克50% 1. 杜洛克占主导地位(50%), 其抗病强和肉质好在三元猪身 上都能充分体现出来。 2. 三元猪杂交优势明显,利用了 母本的杂种优势。 猪的生产与经营
4、商品代家畜,只进行生产、不用做繁殖。 5、4个纯种位置是经实验确定的,不能随意
变动。
猪的生产与经营
原种场 曾祖代
一级繁殖场 祖代
二级繁殖场 父母代 商品场 商品代
四级繁育体系
A×A B×B C×C D× D
AB A ×B
CD C× D
FAB ×
FCD
FABCD
猪的生产与经营
4、轮回杂交:
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品种猪进行 杂交,以保持后代的杂种优势。二代后的 母猪从杂交猪群中直接选择,再和另一品 种公猪进行杂交。
商品用
纯种,不能得到父本的杂 种优势。
三元杂交示意图
猪的生产与经营
三元杂交
以“长大民”为例,写出三元杂交过程。
大约克♂ ×民猪♀
长白♂ × 大民♀
长大民
猪的生产与经营
长白♂ × 大约克♀ 目前世界上共认的“杜长大” 三元杂交模式较好.其后代 抗逆性强,具有十分明显的 杜洛克♂×长大♀ 杂种优势。请问它是如何进 行杂交的?
4、缺点: 培育4个经济价值高且配合力高的纯系不容 易,育种代价和风险都很大。
猪的生产与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