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州中考数学一模尺规作图题专题汇编

合集下载

(完整版)2018年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数学

(完整版)2018年广州市荔湾区中考一模数学

荔湾区2018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调研测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1、—3的绝对值是( )A 、—3B 、 3C 、 31-D 、 312、 在下列几何体中,主视图是圆的是( )3、 如图所示的图案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826x x x ÷=B 、()2352x y x y = C 、2121a a --=-+() D 、2239x x +=+() 5、 若代数式2x 1+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x ≥- B 、2x ≤- C 、 2x >- D 、 2x <-6、 一次函数的图像过定点A (0,2),且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函数图像经过的象限为( )A 、第一、二、三象限B 、第二、三、四象限C 、第一、二、四象限D 、第一、三、四象限7、 一元二次方2x 3y =程01x 4kx 2=++有两个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4k >B 、4k ≥C 、4k ≤D 、0k 4k ≠≤且8、 将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那么得到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A 、32x 3y 2++=)(B 、32x 3y 2+-=)( C 、32x 3y 2-+=)(D 、32x 3y 2--=)( 9、 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且∠A =50,则∠OCB = ( )A 、 40B 、 50C 、 25D 、 4510、 已知二次函数2c bx ax y 2+++=的图像如图所示,顶点为(—1,0)下列结论:abc <0,0ac 4b 2=-,a >2,④4a —2b +c >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甲、乙两学生在军训打靶训练中,打靶的总次数相同,且所中环数的平均数也相同,22乙甲S S ,那么两人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尺规作图

2018年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训练:尺规作图

中考复习训练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画图的语句正确的是()A. 画直线AB=8cmB. 画射线OA=8cmC. 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D. 过直线AB外一点画一直线与AB平行2.下列各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A. 已知两边和夹角B.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C. 已知两角和夹边D. 已知三边3.如图,在CD上求一点P,使它到OA,OB的距离相等,则P点是()A. 线段CD的中点B. OA与OB的中垂线的交点C. OA与CD的中垂线的交点D. CD与∠AOB的平分线的交点4.如图,在▱ABCD中,AB>2BC,观察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BG平分∠ABCB. BE=BFC. AD=CHD. CH=DH5.如图,是我们学过的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示意图,画图的原理是()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6.用三角尺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画∠AOB的角平分线:在OA、OB上分别取点M、N,使OM=ON;再分别过点M、N画OA、OB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相交于点P,画射线OP(如图),则射线OP平分∠AOB,以上画角平分线时,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 SSSB. SASC. HLD. ASA7.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以线段AB为边的菱形,作图痕迹如图所示,能得到四边形ABCD是菱形的依据是()A. 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B. 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8.如图,根据尺规作图的痕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E、BF是△ABC的内角平分线B. CG也是△ABC的一条内角平分线C. 点O到△ABC三边的距离相等D. AO=BO=CO9.如图,已知△ABC中,AC=3,BC=5,AB=7,在△ABC所在平面内一条直线,将△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有一个边长为3的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直线最多可画()A. 2条B. 3条C. 4条D. 5条10.小明同学画角平分,作法如下:①以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作弧,交两边于D、E②分别以C、D为圆心,相同的长度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E,③则射线OE就是∠AOB的平分线.小明这样做的依据是()A. SASB. ASAC. AASD. SSS11.如图,∠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N重合,过角尺顶点C的射线OC便是∠AOB的平分线OC,这一做法用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A. SSSB. SASC. ASAD. HL12.如图,在△ABC中,∠C=90°,∠B=32°,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下列说法:①AD是∠BAC的平分线;②CD是△ADC的高;③点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④∠ADC=61°.其中正确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3.利用直尺和圆规作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作法,其理论依据是全等三角形判定方法________ .14.下列语句是有关几何作图的叙述.①以O为圆心作弧;②延长射线AB到点C;③作∠AOB ,使∠AOB=∠1;④作直线AB ,使AB=a;⑤过三角形ABC的顶点C作它的对边AB的平行线.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15.已知一条线段作等边三角形,使其边长等于已知线段,则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16.(2014•河南)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C,∠B=25°,则∠ACB的度数为________.17.如图,在△ABC中,∠C=90°,∠B=2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D,则∠ADB= ________18.已知△ABC,小明利用下述方法作出了△ABC的一条角平分线.小明的作法:(i)过点B作与AC平行的射线BM;(边AC与射线BM位于边BC的异侧)(ii)在射线BM上取一点D,使得BD=BA;(iii)连结AD,交BC于点E.线段AE即为所求.小明的作法所蕴含的数学道理为________.19. 下面是“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和l外一点P.(如图1)求作:直线l的垂线,使它经过点P.作法:如图2(1)在直线l上任取两点A,B;(2)分别以点A,B为圆心,AP,BP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Q;(3)作直线PQ.所以直线PQ就是所求的垂线.请回答:该作图的依据是________20.如图,点D是直线l外一点,在l上去两点A、B,连接AD,分别以点B、D为圆心,AD、AB的长尾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C,连接CD、BC,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是________.21. 如图所示,已知∠AOB=40°,现按照以下步骤作图:①在OA,OB上分别截取线段OD,OE,使OD=OE;②分别以D,E为圆心,以大于DE的长为半径画弧,在∠AOB内两弧交于点C;③作射线OC.则∠AOC的大小为________.三、解答题22.已知:在△ABC中,AB=AC.(1)尺规作图:作AD⊥BC于点D.(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延长AD至E点,使得DE=AD.求证:四边形ABEC是菱形.23.利用直尺或圆规画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以答卷上的图为准)(1)利用图a中的网格,过P点画直线AB的平行线;(2)已知:如图b,线段a,b;请按下列步骤画图;①画线段BC,使得BC=a﹣b;②在直线BC外取一点A,使线段BA=a﹣b,画线段AB和射线AC.24. 如图,在▱ABCD中,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D于点F,再分别以点B、F为圆心,大于BF的相同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接AP并延长交BC于点E,连接EF,则所得四边形ABEF是菱形.(Ⅰ)根据以上尺规作图的过程,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Ⅱ)若菱形ABEF的周长为16,AE=4 ,求∠C的大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 B D D A C B D C D A C二、填空题13. SSS14.③⑤15.SSS16.105°17.125°18.等边对等角;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9.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A、B都在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上)20.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1.20°三、解答题22.解:(1)如图所示:(2)证明:如图所示:∵AB=AC,AD⊥BC,∴CD=BD,∵AD=DE,∴四边形ABEC是平行四边形,又∵AD⊥BC,∴四边形ABEC是菱形.23.解:(1)如图a所示.(2)请按下列步骤画图:①画线段BC,使得BC=a﹣b;②在直线BC外任取一点A,使线段BA=a﹣b,画直线AB和射线AC.24.解:(Ⅰ)在△AEB和△AEF中,,∴△AEB≌△AEF,∴∠EAB=∠EAF,∵AD∥BC,∴∠EAF=∠AEB=∠EAB,∴BE=AB=AF.∵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AB=BE,∴四边形ABEF是菱形;(Ⅱ)如图,连结BF,交AE于G.∵菱形ABEF的周长为16,AE=4 ,∴AB=BE=EF=AF=4,AG= AE=2 ,∠BAF=2∠BAE,AE⊥BF.在直角△ABG中,∵∠AGB=90°,∴cos∠BAG= = = ,∴∠BAG=30°,∴∠BAF=2∠BAE=60°.∵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C=∠BAF=60°.。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尺规作图 (1-3)(原卷版)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尺规作图 (1-3)(原卷版)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尺规作图(1)一:作已知角的平分线(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点M,N;(2)分别以点M,N为圆心,以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3)作射线OP,OP即为所作的角平分线. 二: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12MN的相同线段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P,Q;(2)连接PQ,交MN于O.则PQ就是所求作的MN的垂直平分线.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90°,AD=4,BC=3.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12AC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作射线BE交AD于点F,交AC于点O.若点O是AC的中点,则CD 的长为()A.22B.4 C.3 D.102.已知锐角∠AOB,如图,(1)在射线OA上取一点C,以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PQ,交射线OB于点D,连接CD;(2)分别以点C,D为圆心,CD长为半径作弧,交PQ于点M,N;(3)连接OM,MN.根据以上作图过程及所作图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OM=∠COD B.若OM=MN.则∠AOB=20°C.MN∥CD D.MN=3CD3.如图,在△ABC中,∠C=90°,∠A=30°,以点B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BC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12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BP交AC于点D.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P是∠ABC的平分线B.AD=BDC.S△CBD∶S△ABD=1∶3 D.CD=12 BD4.如图,在△ABC中,点D是AB边上的一点.(1)请用尺规作图法,在△ABC内,求作∠ADE,使∠ADE=∠B,DE交AC于E;(不要求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在(1)的条件下,若ADDB=2,求AEEC的值.5.如图,在△ABC中,AC<AB<BC.(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6.在△ABC中,AB=AC,点A在以BC为直径的半圆内.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画图痕迹).(1)在图1中作弦EF,使EF∥BC;(2)在图2中以BC为边作一个45°的圆周角.1.如图,已知矩形AO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O(0,0),A(0,3),B(4,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C,OB 于点D,E;②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12DE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OC 内交于点F;③作射线OF,交边BC于点G,则点G 的坐标为( )A. (4,43) B. (43,4) C. (53,4) D. (4,53)2.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尺规作图:确定图1中CD所在圆的圆心.已知:CD.求作:CD所在圆的圆心O.曈曈的作法如下:如图2,(1)在CD上任意取一点M,分别连接CM,DM;(2)分别作弦CM,DM的垂直平分线,两条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点O就是CD所在圆的圆心.老师说:“曈曈的作法正确.”请你回答:曈曈的作图依据是_____.3.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C和点D为圆心,大于12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且MN恰好经过点A,与CD交于点E,连接BE,则BE的值为()A. 77774.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12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D,∠B=20°,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CAD =40°B. ∠ACD =70°C. 点D 为△ABC 的外心D. ∠ACB =90° 5.如图,直线443y x =-+与x 轴、y 轴的交点为A ,B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 ,x 轴于点C ,D ;②分别以点C ,D 为圆心,大于12C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OAB 内交于点M ;③作射线AM ,交y 轴于点E ,则点E 的坐标为( )A. (0,2)B. (0,3)C. (0,32)D. (0,43) 6.如图,在△ABC 中,AB =AC .(1)用尺规作图法在AC 边上找一点D ,使得BD =BC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若∠A =30°,求∠ABD 的大小.7.如图,在Rt ABC 中,C 90∠=,B 30∠=.()1用直尺和圆规作O ,使圆心O 在BC 边,且O 经过A ,B 两点上(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AO ,求证:AO 平分CAB ∠.8.如图,在Rt△ABC中,∠C=90°,∠A=28°.(1)作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2)连接CE,求∠BCE的度数.9.如图,▱ABCD中,(1)作边AB的中点E,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已知▱ABCD的面积为8,求四边形EBCD的面积.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尺规作图 (2)一.选择题1.如图,矩形ABCD 中60BAC ∠=︒,以点A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N两点,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BC 于点E ,若2BE cm =,则CE 的长为( )A .6cmB .63cmC .4cmD .43cm2.如图,60AOB ∠=︒,以点O 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OA ,OB 于C ,D 两点;分别以C ,D为圆心,以大于12C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P ;以O 为端点作射线OP ,在射线OP 上截取线段4OM =,则M 点到OB 的距离为( )A .4B .3C .2D .233.如图,Rt OAB ∆的直角边OA 在x 轴上,O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3,0)A ,4sin 5OAB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 ,AB 于点C ,D ;②分别以C ,D 为圆心,大于12CD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OAB ∠内交于点M ;③作射线AM ,交y 轴于点E .则点E 的坐标为( )A .4(0,)3B .3(0,)2C .(0,3)D .(0,2)4.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90C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以小于AC 的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②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O ; ③作射线OA ,交BC 于点E ,若6CE =,10BE =.则AB 的长为( )A .11B .12C .18D .205.如图,ABCD 中,4CD =,6BC =,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C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BC ,CD 于M ,N 两点:②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BCD 的内部交于点P ;③连接CP 并延长交AD 于点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AF 的长为( )A .1B .2C .2.5D .36.在ABC ∆中,5BC =,12AC =,90C ∠=︒,以点B 为圆心,BC 为半径作圆弧,与AB 交于D ,再分别以A ,D 为圆心,大于12AD 的长为半径作圆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E ,则AE 的长度为( )A .42B .4C .133D .57.如图,在菱形ABCD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C 和点D 为圆心,大于12CD 的同样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M ,N 两点; ②作直线MN ,交CD 于点E ,连接BE .若直线MN 恰好经过点A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60ABC ∠=︒B .2ABE ADE S S ∆∆=C .若4AB =,则47BE =D .3tan 5CBE ∠= 8.如图,Rt ABC ∆中,90ACB ∠=︒.(1)以点C 为圆心,以C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点G ,分别以点G ,B 为圆心,以大于12G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K ,作射线CK ;(2)以点B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画弧,交BC 于点M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N ,分别以点M ,N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直线BP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交射线CK 于点E ;(3)过点D 作DF AB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连接CF .根据以上操作过程及所作图形,有如下结论:①CE CD =;②BC BE BF ==;③12CDFB S CF BD =⋅四边形; ④BCF BCE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 )A .①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二.填空题9.如图,在ABC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N ; ②作直线MN ,分别交边AB ,BC 于点D 和E ,连接CD .若90BCA ∠=︒,8AB =,则CD 的长为 .10.如图,BD 是矩形ABCD 的对角线,在BA 和BD 上分别截取BE ,BF ,使BE BF =,分别以E ,F为圆心,以大于12EF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BD ∠内交于点G ,作射线BG 交AD 于点P ,若5AP =,则点P 到BD 的距离为 .1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90D ∠=︒,4AD =,3BC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12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射线BE 交AD 于点F ,交AC 于点O .若点O 恰好是AC 的中点,则CD 的长为 .12.如图,在ABC ∆中,90B ∠=︒,以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再分别以D ,E 点为圆心,大于12DE 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 ,作射线AF 交边BC 于点G ,若1BG =,4AC =,则ACG ∆的面积为 .13.如图,在Rt ABC ∆中,90C ∠=︒,以顶点A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 、AB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AP 交边BC 于点D ,若4CD =,12AB =,则ABD ∆的面积是 .14.如图,在菱形ABCD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 和B 为圆心,以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 、F ;②作直线EF 交BC 于点G ,连接AG ;若AG BC ⊥,3CG =,则AD 的长为 .三.解答题15.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l 及直线l 外一点P .求作:直线PQ ,使得//PQ l .作法:如图,①任意取一点K ,使点K 和点P 在直线l 的两旁;②以P 为圆心,PK 长为半径画弧,交l 于点A ,B ,连接AP ;③分别以点P ,B 为圆心,以AB ,PA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Q (点Q 和点A 在直线PB 的两旁);④作直线PQ .所以直线PQ 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BQ ,PQ = ,BQ = ,∴四边形PABQ 是平行四边形( )(填推理依据).//PQ l ∴.16.下面是小元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如图,直线l 和直线外一点P .求作:过点P 作直线l 的平行线.作法:如图,①在直线l 上任取点O ;②作直线PO ;③以点O 为圆心OP 长为半径画圆,交直线PO 于点A ,交直线l 于点B ;④连接AB,以点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O于点C(点A与点C不重合);⑤作直线CP;则直线CP即为所求.根据小元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完成以下任务.(1)补全图形;(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连接BP、BC,=,AB BC∴AB BC=,∴∠=∠,=,又OB OP∴∠=∠,∴∠=∠,CPB OBP∴)(填推理的依据).CP l//(17.下面是小明设计的“在已知三角形的一边上取一点,使得这点到这个三角形的另外两边的距离相等”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ABC求作:点D,使得点D在BC边上,且到AB,AC边的距离相等.作法:如图,∠的平分线,交BC于点D.作BAC则点D即为所求.根据小明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于点F,证明:作DE AB⊥于点E,作DF AC∠,AD平分BAC∴=()(括号里填推理的依据).18.如图,在O 中,点A 为弧CD 的中点过点B 作O 的切线BF ,交弦CD 的延长线于点F . (Ⅰ)如图①,连接AB ,若50F ∠=︒,求ABF ∠的大小;(Ⅱ)如图②,连接CB ,若35F ∠=︒,//AC BF ,求CBF ∠的度数.19.如图,已知MON ∠,A ,B 分别是射线OM ,ON 上的点.(1)尺规作图:在MON ∠的内部确定一点C ,使得//BC OA 且12BC OA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中,连接OC ,用无刻度直尺在线段OC 上确定一点D ,使得2OD CD =,并证明2OD CD =.20.【概念认识】若以三角形某边上任意一点为圆心,所作的半圆上的所有点都在该三角形的内部或边上,则将符合条件且半径最大的半圆称为该边关联的极限内半圆.如图①,点P 是锐角ABC ∆的边BC 上一点,以P 为圆心的半圆上的所有点都在ABC ∆的内部或边上.当半径最大时,半圆P 为边BC 关联的极限内半圆.【初步思考】若等边ABC ∆的边长为1,则边BC 关联的极限内半圆的半径长为 .如图②,在钝角ABC ∆中,用直尺和圆规作出边BC 关联的极限内半圆(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深入研究】如图③,30AOB ∠=︒,点C 在射线OB 上,6OC =,点Q 是射线OA 上一动点.在QOC ∆中,若边OC 关联的极限内半圆的半径为r ,当1≤r ≤2时,求OQ 的长的取值范围.21.如图,已知线段AB . (1)仅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以AB 为腰、底角等于30︒的等腰ABC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前提下,若2AB cm =,则等腰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cm .22.人们在长期的数学实践中总结了许多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形成了许多光辉的数学思想,其中转化思想是中学数学中最活跃,最实用,也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例如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就是研究图形问题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51013的三角形的面积.问题解决:在解答这个问题时,先建立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5、1013的格点三角形ABC ∆(如图1).5AB =是直角边分别为1和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10BC =1和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13AC =2和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用一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这样不需求ABC ∆的高,而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直接写出图1中ABC ∆的面积为 .(2)类比迁移:求出边长分别为5、22、17的三角形的面积(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画出相应的ABC ∆,并求出它的面积).23.如图,已知ABC ∆,利用尺规完成下列作图(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1)作ABC ∆的外接圆;(2)若ABC ∆所在平面内有一点D ,满足CAB CDB ∠=∠,BC BD =,求作点D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尺规作图(3)1.尺规作图的定义:只用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通过有限次操作,完成画图的一种作图方法.尺规作图可以要求写作图步骤,也可以要求不一定要写作图步骤,但必须保留作图痕迹。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一期专题35尺规作图试题含解析

2018年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第一期专题35尺规作图试题含解析

尺规作图一、选择题1.(2018年湖北省宜昌市3分)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下列作图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根据过直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即可.【解答】已知:直线AB和AB外一点C.求作:AB的垂线,使它经过点C.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K和C在AB的两旁.(2)以C为圆心,CK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和E.(3)分别以D和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F,(4)作直线CF.直线CF就是所求的垂线.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018·山东潍坊·3分)如图,木工师傅在板材边角处作直角时,往往使用“三弧法”,其作法是:(1)作线段AB,分别以A,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的交点为C;(2)以C为圆心,仍以AB长为半径作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3)连接BD,B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BD=30°B.S△BDC=AB2C.点C是△ABD的外心D.sin2A+cos2D=l【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一一判断即可;【解答】解:由作图可知:AC=AB=BC,∴△ABC是等边三角形,由作图可知:CB=CA=CD,∴点C是△ABD的外心,∠ABD=90°,BD=AB,∴S△ABD=AB2,∵AC=CD,∴S△BDC=AB2,故A、B、C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心等知识,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3.(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ABC中,BC>AB>AC,甲、乙两人想找一点P,使得∠BPC与∠A 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甲)以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P点,则P即为所求;(乙)作过B点且与AB垂直的直线l,作过C点且与AC垂直的直线,交l于P点,则P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分析】甲:根据作图可得AC=A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C=∠ACP,由平角的定义可知:∠BPC+∠APC=180°,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PC+∠A=180°.【解答】解:甲:如图1,∵AC=AP,∴∠APC=∠ACP,∵∠BPC+∠APC=180°∴∠BPC+∠ACP=180°,∴甲错误;乙:如图2,∵AB⊥PB,AC⊥PC,∴∠ABP=∠ACP=90°,∴∠BPC+∠A=180°,∴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4.(2018•河南•3分)如图,已知AOBC的顶点O(0,0),A(-1,2),点B在x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OB于点D,E;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F;③作射线OF,交边AC于点G.则点G的坐标为()A.(-1,2)B.(,2)C.(3-,-2)D.(-2,2)5.(2018·浙江舟山·3分)用尺规在一个平行四边形内作菱形ABCD,下列作法中错误的是()A.B. C.D.【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分析】首先要理解每个图的作法,作的辅助线所具有的性质,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定理判定【解答】解:A、作的辅助线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由平行四边形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可得AC与BD互相平分且垂直,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A不符合题意;B、由辅助线可得AD=AB=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D//BC,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B不符合题意;C、辅助线AB、CD分别是原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角的角平分线,只能说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C符合题意;D、此题的作法是:连接AC,分别作两个角与已知角∠CAD、∠ACB相等的角,即∠BAC=∠DAC,∠ACB=∠ACD,由AD//BC,得∠BAD+∠ABC=180°,∠BAC=∠DAC=∠ACB=∠ACD,则AB=BC,AD =CD,∠BAD=∠BCD,则∠BCD+∠ABC=180°,则AB//CD,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菱形的判定定理判定尺规作图正确与否的能力6.(2018•河北•3分)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图3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二.1. (2018•安徽•分)如图,⊙O为锐角△ABC的外接圆,半径为5.(1)用尺规作图作出∠BAC的平分线,并标出它与劣弧BC的交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1)中的点E到弦BC的距离为3,求弦CE的长.【答案】(1)画图见解析;(2)CE=【解析】【分析】(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B、AC有交点,再分别以这两个交点为圆心,以大于这两点距离的一半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一点,过点A与这点作射线,与圆交于点E ,据此作图即可;(2)连接OE交BC于点F,连接OC、CE,由AE平分∠BAC,可推导得出OE⊥BC,然后在Rt△OFC 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FC的长,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得CE的长.【详解】(1)如图所示,射线AE就是所求作的角平分线;(2)连接OE交BC于点F,连接OC、CE,∵AE平分∠BAC,∴,∴OE⊥BC,EF=3,∴OF=5-3=2,在Rt△OF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FC==,在Rt△EF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CE==.【点睛】本题考查了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垂径定理等,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作图方法、推导得出OE⊥BC是解题的关键.2. (2018•甘肃白银,定西,武威)如图,在中,.(1)作的平分线交边于点,再以点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要求: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判断(1)中与的位置关系,直接写出结果.【答案】(1)作图见解析;(2)AC与⊙O相切.【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作法求出角平分线CO;(2)过O作OD⊥AC交AC于点D,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O=BO,再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如图,作出角平分线CO;作出⊙O.(2)AC与⊙O相切.【点评】考查作图—复杂作图,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 3.(2018•北京•5分)下面是小东设计的“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直线及直线外一点.求作:,使得.作法:如图,①在直线上取一点,作射线,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的延长线于点;②在直线上取一点(不与点重合),作射线,以点为圆心,长为半径画弧,交的延长线于点;③作直线.所以直线就是所求作的直线.根据小东设计的尺规作图过程,(1)使用直尺和圆规,补全图形;(保留作图痕迹)(2)完成下面的证明.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推理的依据).【解析】(1)尺规作图如下图所示:(2),,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考点】尺规作图,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2018·四川自贡·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1)作出经过点B,圆心O在斜边AB上且与边AC相切于点E的⊙O(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2)设(1)中所作的⊙O与边AB交于异于点B的另外一点D,若⊙O的直径为5,BC=4;求DE的长.(如果用尺规作图画不出图形,可画出草图完成(2)问)【分析】(1)作∠ABC的角平分线交AC于E,作EO⊥AC交AB于点O,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画圆即可解决问题;(2)作OH⊥BC于H.首先求出OH、EC、BE,利用△BCE∽△BED,可得=,解决问题;【解答】解:(1)⊙O如图所示;(2)作OH⊥BC于H.∵AC是⊙O的切线,∴OE⊥AC,∴∠C=∠CEO=∠OHC=90°,∴四边形ECHO是矩形,∴OE=CH=,BH=BC﹣CH=,在Rt△OBH中,OH==2,∴EC=OH=2,BE==2,∵∠EBC=∠EBD,∠BED=∠C=90°,∴△BCE∽△BED,∴=,∴=,∴DE=.【点评】本题考查作图﹣复杂作图,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2018·浙江宁波·8分)在5×3的方格纸中,△ABC的三个顶点都在格点上.(1)在图1中画出线段BD,使BD∥AC,其中D是格点;(2)在图2中画出线段BE,使BE⊥AC,其中E是格点.【分析】(1)将线段AC沿着AB方向平移2个单位,即可得到线段BD;(2)利用2×3的长方形的对角线,即可得到线段BE⊥AC.【考点】作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解:(1)如图所示,线段B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线段BE即为所求.【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图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首先要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对所作图形的要求,结合对应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的方法作图.5.(2018·广东广州·12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C=90°,AB>CD,AD=AB+CD.(1)利用尺规作∠A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连接A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①证明:AE⊥DE;②若CD=2,AB=4,点M,N分别是AE,AB上的动点,求BM+MN 的最小值。

7.1尺规作图(第1部分)-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7.1尺规作图(第1部分)-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word解析版)

第七部分专题拓展7.1 尺规作图【一】知识点清单1、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2、作图-基本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3、作图-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4、作图-基本作图(角的平分线);5、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6、作图-基本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7、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尺规作图-作三角形的内切圆【二】分类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2018年河北-第6题-3分)尺规作图要求: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A.①﹣Ⅳ,②﹣Ⅱ,③﹣Ⅰ,④﹣ⅢB.①﹣Ⅳ,②﹣Ⅲ,③﹣Ⅱ,④﹣ⅠC.①﹣Ⅱ,②﹣Ⅳ,③﹣Ⅲ,④﹣ⅠD.①﹣Ⅳ,②﹣Ⅰ,③﹣Ⅱ,④﹣Ⅲ【知识考点】作图—基本作图.【思路分析】分别利用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和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角平分线的作法分别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过程】解:Ⅰ、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Ⅱ、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Ⅲ、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Ⅳ、作角的平分线.如图是按上述要求排乱顺序的尺规作图:则正确的配对是:①﹣Ⅳ,②﹣Ⅰ,③﹣Ⅱ,④﹣Ⅲ.故选:D.【总结归纳】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正确掌握基本作图方法是解题关键.2.(2018年河南省-第9题-3分)如图,已知▱AOBC的顶点O(0,0),A(﹣1,2),点B在x轴正半轴上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O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作弧,分别交边OA,OB于点D,E;②分别以点D,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AOB内交于点F;③作射线OF,交边AC于点G,则点G的坐标为()A.1,2)B.,2)C.(32)D.2,2)【知识考点】坐标与图形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作图—基本作图.【思路分析】依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Rt△AOH中,AO=,依据∠AGO=∠AOG,即可得到AG=AO=,进而得出HG=﹣1,可得G(﹣1,2).【解答过程】解:∵▱AOBC的顶点O(0,0),A(﹣1,2),∴AH=1,HO=2,∴Rt△AOH中,AO=,由题可得,OF平分∠AOB,∴∠AOG=∠EOG,又∵AG∥OE,∴∠AGO=∠EOG,∴∠AGO=∠AOG,∴AG=AO=,∴HG=﹣1,∴G(﹣1,2),故选:A.【总结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作法,勾股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运用,解题时注意:求图形中一些点的坐标时,过已知点向坐标轴作垂线,然后求出相关的线段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二、填空题1.(2018年天津-第18题-3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的顶点A,B,C均在格点上,(I)∠ACB的大小为(度);(Ⅱ)在如图所示的网格中,P是BC边上任意一点,以A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BAC,把点P 逆时针旋转,点P的对应点为P′,当CP′最短时,请用无刻度的直尺,画出点P′,并简要说明点P′的位置是如何找到的(不要求证明).【知识考点】作图﹣旋转变换.【思路分析】(I)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B,AC,BC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求∠ACB的大小;(Ⅱ)通过将点B以A为中心,取旋转角等于∠BAC旋转,找到线段BC选择后所得直线FG,只需找到点C到FG的垂足即为P′【解答过程】解:(1)由网格图可知AC=,BC=,AB=,∵AC2+BC2=AB2∴由勾股定理逆定理,△ABC为直角三角形.∴∠ACB=90°故答案为:90°(Ⅱ)作图过程如下:取格点D,E,连接DE交AB于点T;取格点M,N,连接MN交BC延长线于点G:取格点F,连接FG交TC延长线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证明:连CF,∵AC,CF为正方形网格对角线∴A、C、F共线∴AF=5=AB由图形可知:GC=,CF=2,∵AC=,BC=∴△ACB∽△GCF∴∠GFC=∠B∵AF=5=AB∴当BC边绕点C逆时针选择∠CAB时,点B与点F重合,点C在射线FG上.由作图可知T为AB中点∴∠TCA=∠TAC∴∠F+∠P′CF=∠B+∠TCA=∠B+∠TAC=90°∴CP′⊥GF此时,CP′最短故答案为:如图,取格点D,E,连接DE交AB于点T;取格点M,N,连接MN交BC延长线于点G:取格点F,连接FG交TC延长线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总结归纳】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证明、图形的旋转、三角形相似和最短距离的证明.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到并证明线段BC旋转后所在的位置.2.(2018年山西-第14题-3分)如图,直线MN∥PQ,直线AB分别与MN,PQ相交于点A,B.小宇同学利用尺规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作弧交AN于点C,交AB于点D;②分别以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NAB内交于点E;③作射线AE交PQ于点F.若AB=2,∠ABP=60°,则线段AF的长为.。

[试卷合集3套]广东省名校2018届中考数学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试卷合集3套]广东省名校2018届中考数学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形中,线段MN的长度表示点M到直线l的距离的是()A.B.C.D.【答案】A【解析】解:图B、C、D中,线段MN不与直线l垂直,故线段MN的长度不能表示点M到直线l的距离;图A中,线段MN与直线l垂直,垂足为点N,故线段MN的长度能表示点M到直线l的距离.故选A.2.如图,已知△ABC,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 为圆心,以大于12B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连接CD.若CD=AC,∠A=50°,则∠ACB 的度数为()A.90°B.95°C.105°D.110°【答案】C【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A=∠A=5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DCA=80°,根据题目中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可知BD=CD,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到∠B=∠B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知∠B+∠BCD=∠CDA,进而求得∠BCD=25°,根据图形可知∠ACB=∠ACD+∠BCD,即可解决问题.【详解】∵CD=AC,∠A=50°∴∠CDA=∠A=50°∵∠CDA+∠A+∠DCA=180°∴∠DCA=80°根据作图步骤可知,MN垂直平分线段BC∴BD=CD∴∠B=∠BCD∵∠B+∠BCD=∠CDA∴2∠BCD=50°∴∠BCD=25°∴∠ACB=∠ACD+∠BCD=80°+25°=105°【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熟练掌握各个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3.如图,桌面上放着1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在一起,其左视图是()A.B.C.D.【答案】C【解析】根据左视图是从左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进行解答即可.【详解】从左边看时,圆柱和长方体都是一个矩形,圆柱的矩形竖放在长方体矩形的中间.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知识,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看得到的视图.4.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b2,则a>b“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1 B.a=3,b=﹣2 C.a=0,b=1 D.a=2,b=1【答案】A【解析】根据要证明一个结论不成立,可以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当a=﹣2,b=1时,(﹣2)2>12,但是﹣2<1,∴a=﹣2,b=1是假命题的反例.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要说明数学命题的错误,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这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5.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A.a=2,b=3 B.a=-2,b=-3C.a=-2,b=3 D.a=2,b=-3【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先还原多项式,然后对应求出a、b即可.详解:(x+1)(x-3)=x2-3x+x-3=x2-2x-3所以a=2,b=-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互逆运算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080°,则这个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答案】D【解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列方程可求解.【详解】设所求多边形边数为n,∴(n﹣2)•180°=1080°,解得n=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计算公式求多边形的边数,解答时要会根据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7.某小组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中,统计了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图,那么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最有可能的是()A.在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不透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B.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C.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D.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答案】D【解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试验结果在0.16附近波动,即其概率P≈0.16,计算四个选项的概率,约为0.16者即为正确答案.【详解】根据图中信息,某种结果出现的频率约为0.16,在装有1个红球和2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不透明袋子里随机摸出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为23≈0.67>0.16,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这张牌是“红色的”概率为1327≈0.48>0.16,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落地时结果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12=0.5>0.16,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落地时面朝上的点数是6的概率是16≈0.16,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熟练掌握概率公式是解题关键.8.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F是CD上一点,且DF BC=,连接CF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AC.若∠ABC=105°,∠BAC=25°,则∠E的度数为()A.45°B.50°C.55°D.60°【答案】B【解析】先根据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出∠ADC的度数,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C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C=105°,∴∠ADC=180°﹣∠ABC=180°﹣105°=75°.∵DF BC=,∠BAC=25°,∴∠DCE=∠BAC=25°,∴∠E=∠ADC﹣∠DCE=75°﹣25°=50°.【点睛】本题考查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心角相等,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所以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9.如图所示,某公司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这三点在一条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00米,BC=200米.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该公司的接送车打算在此间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A.点A B.点B C.A,B之间D.B,C之间【答案】A【解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详解】解:①以点A 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15×100+10×300=1(米),②以点B 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100+10×200=5000(米),③以点C 为停靠点,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30×300+15×200=12000(米),④当在AB 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A 的距离是m ,则(0<m <100),则所有人的路程的和是:30m+15(100﹣m )+10(300﹣m )=1+5m >1,⑤当在BC 之间停靠时,设停靠点到B 的距离为n ,则(0<n <200),则总路程为30(100+n )+15n+10(200﹣n )=5000+35n >1.∴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点A ;故选A .【点睛】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考查知识点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10.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ax+b 与反比例函数y=c x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二次函数图象开口方向向下,∴a <0,∵对称轴为直线2b x a=->0,∴b >0,∵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c >0,∴y a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反比例函数c y x=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只有C 选项图象符合.故选C .考点:1.二次函数的图象;2.一次函数的图象;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11.关于x的不等式组3515-12xx a->⎧⎨≤⎩有2个整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答案】8⩽a<13;【解析】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先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的范围.【详解】解不等式3x−5>1,得:x>2,解不等式5x−a⩽12,得:x⩽125a+,∵不等式组有2个整数解,∴其整数解为3和4,则4⩽125a+<5,解得:8⩽a<13,故答案为:8⩽a<13【点睛】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2.如图,已知△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点OAC的中点,点D在A射线BO上,连接OE,EC,若AB=4,则OE的最小值为_____.【答案】1【解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12AC,∠ABD=30°,根据“SAS”可证△ABD≌△ACE,可得∠ACE=30°=∠ABD,当OE⊥EC时,OE的长度最小,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OE的最小值.【详解】解:∵△ABC的等边三角形,点O是AC的中点,∴OC=12AC,∠ABD=30°∵△ABC和△ADE均为等边三角形,∴AB=AC,AD=AE,∠BAC=∠DAE=60°,∴∠BAD=∠CAE,且AB=AC,AD=AE,∴△ABD≌△ACE(SAS)∴∠ACE=30°=∠ABD当OE⊥EC时,OE的长度最小,∵∠OEC =90°,∠ACE =30°∴OE 最小值=12OC =14AB =1, 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 13.如图,以扇形OAB 的顶点O 为原点,半径O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B 的坐标为(2,0),若抛物线21y x k 2=+与扇形OAB 的边界总有两个公共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2<k <12。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尺规作图技巧+典型题全汇总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尺规作图技巧+典型题全汇总

初中数学尺规作图专题讲解
尺规作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数学课题,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

其中直尺必须没有刻度,只能用来作直线、线段、射线或延长线段;圆规可以开至无限宽,但上面也不能有刻度,只能用来作圆和圆弧.因此,尺规作图与一般的画图不同,一般画图可以动用一切画图工具,包括三角尺、量角器等,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度量,但尺规作图在操作过程中是不可以度量的.
1、尺规作图规范用语
2、尺规作图基本步骤
3、五种基础的尺规作图题型(掌握基础才能挑战复杂题型)
基本作图一: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基本作图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基本作图三: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基本作图四: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线
基本作图五: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4、典型例题分析
5、题目练习。

2018年广东省广州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8年广东省广州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2018年广东省广州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和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三个球,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B.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球是白球C.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黑球D.摸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两个球是白球3.(3分)如图,△ABC中,AB=AC,∠A=36°,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的度数是()A.18°B.24°C.30°D.36°4.(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3﹣=3B.=4﹣3=1C.3x=D.(ab2)3÷(a2b﹣1)=ab75.(3分)如图,是由4个相同小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A.B.C.D.6.(3分)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两个根,则x1+x2的值是()A.2B.﹣2C.3D.﹣37.(3分)亮亮想用一块铁皮制作一个圆锥模型,要求圆锥的母线长为12cm,底面圆的半径为5cm.那么,这个圆锥模型的侧面展开扇形铁皮的圆心角度数应为()A.90°B.120°C.150°D.240°8.(3分)如图,在⊙O中,AB是直径,C是弦,AB⊥CD,垂足为E,连接CO、AD、OD,∠BAD=22.5°,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E=EO B.OC=CD C.∠OCE=45°D.∠BOC=2∠BAD9.(3分)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为:a⊗b=,这里等式右边是实数运算.例如:1⊗3=.则方程x⊗(﹣2)=﹣1的解是()A.x=4B.x=5C.x=6D.x=710.(3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开口向下,交x轴的正半轴于(1,0),则下列结论:(1)﹣abc<0;(2)a﹣b+c<0;(3)2a+b<0;(4)a+c<0,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3分)因式分解:ab2﹣16a=.12.(3分)方程组的解是.13.(3分)方程x2﹣9x+8=0的解是.14.(3分)把抛物线y=x2﹣2向左平移3个单位,然后向下平移4个单位,则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用y=ax2+bx+c 的形式作答)为.15.(3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点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点E在CD上,且DE=2CE,过点C作CF⊥BE,垂足为F,连接OF,则OF的长为.16.(3分)问题: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部一点,OA=1,OB=2,OC=3,求∠AOB的度数,四位同学为了解决此题,分别作了各自的辅助线,具体如下:甲:旋转使得△AOB≌△APC:乙翻折使得△AOB≌△AOD,使得点B的对应点D落在边BC上;丙旋转使得△AOB≌△CEB;丁旋转使得△BOC≌△BMA,那么辅助线有利于实现解题的是(只填序号).三、解答下列各题(满分102分)17.(9分)解方程:﹣=118.(9分)如图,点E、F在线段BC上,BE=CF,AB=DC,∠B=∠C=78°,∠DEC=42°,求sin A的值.19.(10分)有两把不同的锁和四把不同的钥匙,其中两把钥匙恰好分别能打开这两把锁,其余的钥匙不能打开这两把锁.现在任意取出一把钥匙去开任意一把锁.(1)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表示出上述事件所有可能的结果;(2)求一次打开锁的概率.20.(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相交于第二、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标为(m,﹣2).(1)求k的值;(2)求的值.21.(12分)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C=BC=10,AB=12.(1)动手操作:利用尺规作以BC为直径的⊙O,⊙O交AB于点D,⊙O交AC于点E,并且过点D作DF⊥AC交AC于点F.(2)求证:直线DF是⊙O的切线;(3)连接DE,记△ADE的面积为S1,四边形DECB的面积为S2,求的值.22.(12分)某校九年级二班为开展“迎五一劳动最光荣”的主题班会活动,派小明和小丽两位同学去学校附近的超市购买钢笔作为奖品,已知该超市的宝克牌钢笔每支8元,英雄牌钢第每支4.8元.他们要购买这两种笔共40支.小明和小丽根据主题班会活动的设奖情况,决定所购买的宝克牌钢笔的数量要少于英雄牌钢笔的数量的,但又不少于英雄牌钢笔的数量的,如果他们买了宝克牌钢笔x支,买这两种笔共花了y元.(1)请写出y(元)关于x(支)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请帮助他们计算一下,这两种笔各购买多少支时,所花的钱最少,此时花了多少元?23.(12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a+2)x2﹣2ax+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和x2,并且抛物线y=x2﹣(2a+1)x+2a﹣5与x轴的两个交点A、B分别位于点(2,0)的两旁.(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点A和B是否可能都在原点的右侧?为什么?24.(14分)如图,AP是△ABC的外接圆⊙O的直径,AD是△ABC的高,直径AP交边BC于点M,延长AD交⊙O于点E,连接OE交边BC于点N.(1)求证:OA=;(2)按边分类,试判断△O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已知AB=15;BC=14,cos∠ABC=,求MN的长.25.(14分)如图,二次函数y=x2+bx﹣3的图象l交x轴于点A(﹣3,0)、B(1,0),交y轴于点C,将图象l 沿坐标轴翻折得到新的图象,与图象l开口方向相同的新的图象l1交x轴于点A1(在x轴的正半轴上)(1)求出b的值,并写出点A1的坐标以及新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2)若P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E为直线A1C上的一个动点,请找出点P,使得PB+PE最小,并求出最小值;(3)在y轴的正半轴上有一点M,使得∠MA1O=k∠OCB,直线A1M交图象l1于点D(点D在第二象限).①若k=2,试求点D的坐标;②若k=3,请直接写出OM的长.2018年广东省广州中学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C、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正确;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2.【解答】解:A、是必然事件;B、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C、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D、是随机事件,选项错误.故选:A.3.【解答】解:∵AB=AC,∠A=36°,∴∠ABC=∠ACB=72°∵BD是AC边上的高,∴BD⊥AC,∴∠DBC=90°﹣72°=18°.故选:A.4.【解答】解:A、原式=2,所以A选项错误;B、原式=,所以B选项错误;C、原式=,所以C选项错误;D、原式=a3b6÷(a2b﹣1)=ab7,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5.【解答】解:从正面看易得第一层右边有1个正方形,第二层最有3个正方形.故选:C.6.【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x2﹣2x﹣3=0的一次项系数是a=1,二次项系数b=2,∴由韦达定理,得x1+x2=2.故选:A.7.【解答】解:=10π,解得n=150°.故选C.8.【解答】解:∵AB⊥CD,∴CE=DE,=,∴∠BOC=2∠BAD=2×22.5°=45°,∴△O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CE=45°,OC=CE,CE=OE,∴OC=CD.故选:B.9.【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去分母得:1=2﹣(x﹣4),解得:x=5,经检验x=5是分式方程的解.故选:B.10.【解答】解:①由图象可得a<0,c>0,对称轴在y轴右侧,又可知a、b异号,故b>0,故﹣abc<0,正确;②x=﹣1时,y<0,正确;③对称轴在y轴右侧,即﹣>0,2a+b>0,错误;④(1,0)在图象上,所以a+b+c=0,且b>0;故a+c<0,正确.正确个数有3个,故选C.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1.【解答】解:ab2﹣16a=a(b2﹣16)=a(b+4)(b﹣4).故答案为:a(b+4)(b﹣4).12.【解答】解:,①+②得:5x=15,x=3,将x=3代入2x﹣y=4,∴y=2,∴方程组的解为,故答案为:13.【解答】解:∵x2﹣9x+8=0,∴(x﹣1)(x﹣8)=0,∴x=1或x=8,故答案为:1或814.【解答】解:∵抛物线y=x2﹣2向左平移3个单位,然后向下平移4个单位,∴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3)2﹣2﹣4,即y=x2+6x+3故答案是:y=x2+6x+3.15.【解答】解:如图,在BE上截取BG=CF,连接OG,∵RT△BCE中,CF⊥BE,∴∠EBC=∠ECF,∵∠OBC=∠OCD=45°,∴∠OBG=∠OCF,在△OBG与△OCF中∴△OBG≌△OCF(SAS)∴OG=OF,∠BOG=∠COF,∴OG⊥OF,在RT△BCE中,BC=DC=6,DE=2EC,∴EC=2,∴BE===2,∵BC2=BF•BE,则62=BF,解得:BF=,∴EF=BE﹣BF=,∵CF2=BF•EF,∴CF=,∴GF=BF﹣BG=BF﹣CF=,在等腰直角△OGF中OF2=GF2,∴OF=.故答案为:.16.【解答】解:甲,丁的辅助线,有利于解题.理由:如图甲①中,连接OP.由题意:AO=AP,∠OAP=∠BAC=60°,∴△AOP是等边三角形,∴OP=OA=1,∠APO=60°,∵PC=OB=2,OC=3,∴OP2+PC2=OC2,∴∠OPC=90°,∴∠APC=∠APO+∠OPC=60°+90°=150°,∵∠AOB=∠APC,∴∠AOB=150°.如图丁④中,连接OM.同法可证:∠BOM=60°,∠AOM=90°,可得∠AOB=150°,故答案为甲,丁.三、解答下列各题(满分102分)17.【解答】解:去分母得:2(2x﹣1)﹣(5x﹣1)=6,去括号得:4x﹣2﹣5x+1=6,移项得:4x﹣5x=6+2﹣1,合并同类项得:﹣x=7,系数化成1得:x=﹣7.18.【解答】解:∵∠C=78°,∠DEC=42°,∴∠D=180°﹣78°﹣42°=60°,∵BE=CF,∴BE+EF=CF+EF,即BF=CE,在△ABF和△DCE中,,∴△ABF≌△DCE(SAS),∴∠A=∠D=60°,∴sin A=sin60°=.19.【解答】解:(1)分别用A与B表示锁,用A、B、C、D表示钥匙,画树状图得:则可得共有8种等可能的结果;(2)∵一次打开锁的有2种情况,∴一次打开锁的概率为:=.20.【解答】解:(1)由OH=3,tan∠AOH=,得AH=4.即A(﹣4,3),将A点坐标代入y=(k≠0),得k=﹣4×3=﹣12.(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将B点坐标代入y=﹣中,得﹣2=﹣,解得m=6.即B(6,﹣2),将A、B两点坐标代入y=ax+b,得,解得∴==﹣.21.【解答】解:(1)如右图所示,图形为所求;(2)证明:连接OD∵DF⊥AC,∴∠AFD=90°,∵AC=BC,∴∠A=∠B,∵OB=OD,∴∠B=∠ODB,∴∠A=∠ODB∴OD∥AC,∴∠ODF=∠AFD=90°,∴直线DF是⊙O的切线;(3)连接DE;∵BC是⊙O的直径,∴∠CDB=90°,即CD⊥AB,∵AC=BC,CD⊥AB,∴AD=BD=AB=6,∵四边形DECB是圆内接四边形,∴∠BDE+∠C=180°,∵∠BDE+∠ADE=180°,∴∠C=∠ADE,∵在△ADE和△ACB中,∠ADE=∠C,∠DAE=∠CAB,∴△ADE∽△ACB,∴=,∴=,∵S△ABC=S△ADE+S四边形DECB,∴==,∴=,即=.22.【解答】解:(1)买了宝克牌钢笔x支,则购买英雄牌钢笔(40﹣x)支,y=8x+4.8(40﹣x)=3.2x+192,∵所购买的宝克牌钢笔的数量要少于英雄牌钢笔的数量的,但又不少于英雄牌钢笔的数量的,∴,解得,8≤x<13,∵x为整数,∴8≤x≤13,即y(元)关于x(支)的函数关系式是y=3.2x+192(8≤x≤13且x为整数);(2)∵y=3.2x+192,8≤x≤13且x为整数,∴x=8时,y取得最小值,此时y=3.2×8+192=217.6,40﹣x=32,答:买了宝克牌钢笔8支,购买英雄牌钢笔32支时,所花钱最少,此时花了217.6元.23.【解答】解:(1)∵关于x的方程(a+2)x2﹣2ax+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解得:a<0,且a≠﹣2 ①设抛物线y=x2﹣(2a+1)x+2a﹣5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坐标分别为(α,0)、(β,0),且α<β∴α、β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2a﹣5=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a+1)]2﹣4×1×(2a﹣5)=(2a﹣1)2+21>0∴a为任意实数②由根与系数关系得:α+β=2a+1,αβ=2a﹣5∵抛物线y=x2﹣(2a+1)x+2a﹣5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位于点(2,0)的两旁∴α<2,β>2∴(α﹣2)(β﹣2)<0∴αβ﹣2(α+β)+4<0∴2a﹣5﹣2(2a+1)+4<0解得:a>﹣③由①、②、③得a的取值范围是﹣<a<0;(2)点A和B不可能都在原点的右侧,∵抛物线y=x2﹣(2a+1)x+2a﹣5与x轴的两个交点都在原点的右侧,则α>0,β>0,∴αβ>0,∵αβ=2a﹣5,∴2a﹣5>0,解得a>,这与关于x的方程(a+2)x2﹣2ax+a=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a<0且a≠﹣2无公共解,故A和B不可能都在原点的右侧.24.【解答】(1)证明:∵AP是⊙O的直径,∴∠ABP=90°,AP=2OA,∵AD是△ABC的高,∴∠BDE=∠ADB=∠ADC=90°=∠ABP,∵∠P=∠C,∴△ABP∽△ADC,∴=,∴AP=,∴OA=;(2)解:△OMN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OA=OE,∴∠OAE=∠OEA,∵∠OMN+∠OAE=90°,∠DNE+∠OEA=90°,∠ONM=∠DNE,∴∠OMN=∠ONM,∴OM=ON,即△OMN是等腰三角形;(3)解:∵∠ADB=90°,AB=15,cos∠ABC==,∴BD=AB=×15=9,∴AD===12,CD=BC﹣BD=14﹣9=5,∴AC===13,由相交弦定理得:AD×DE=BD×CD,∴DE===,∴AE=AD+DE=12+=,作OF⊥AE于F,连接PE,如图所示:则OF∥BC,∴△DEN∽△FEO,∴=,∵OA=OE===,∴EF=AE=,AP=2OA=,∴OF===2,∴=,解得:DN=,∵AP是⊙O的直径,∴∠AEP=90°,∴PE===4,∴PE⊥AE,∵BC⊥AD,∴BC∥PE,∴△ADM∽△AEP,∴=,即=,解得:DM=,∴MN=DM﹣DN=﹣=.25.【解答】解:(1)函数l的表达式为:y=a(x+3)(x﹣1)=a(x2+2x﹣3),即﹣3a=﹣3,解得:a=1,故函数l的表达式为:y=x2+2x﹣3,b=2,点A、A1关于y轴对称,故点A1(3,0);(2)点B′是点B关于y轴的对称点,过点B′作B′E⊥A1C交于点E,B′E交y轴于点P,则此时,PB+PE最小,最小值为B′E,∵OA1=OC=3,故直线A1C的表达式为:y=x﹣3…①,B′E⊥A1C,则B′E的函数表达式为:y=﹣x+s,将点B′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直线B′E的表达式为:y=﹣x﹣1…②,联立①②并解得:x=1,故点E(1,﹣2),则PB+PE的最小值B′E=2;(3)将图象A、B、C区域放大为图2,连接OB′,则∠BCB′=2OCB=2α,在点B右侧作∠BCB″=α,交x轴于点B″,则∠B′CB″=3α,则tan∠OCB===tanα,B′C=BC=,设∠CB′B=β,则tanβ=3,则sinβ=当k=2时,即∠MA1O=2∠OCB=2α,故点B作BH⊥CB′,BH=B′B sinβ=2×=,tan∠HCB=tan2α==,当k=3时,同理tan∠MA1O=tan3α=;①当k=2时,tan∠MA1O=tan2α=,则直线A1M的表达式为:y=﹣x+b,将点A1(3,0)的坐标代入上式并解得:直线A1M的表达式为:y=﹣x+,将A1M表达式与l的表达式联立并解得:x=﹣(正值也舍去),故点D(﹣,),②k=3时,tan∠MA1O=tan3α=;则OM=OA1tan∠MA1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一模尺规作图汇编
例题分析
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例题1、(18番禺)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把△ABD沿对角线BD翻折180°得到△A′BD.(1)利用尺规作出△A′B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设DA′与BC交于点E,求证:△BA′E≌△DCE.
作角平分线
作垂直平分线
例题3、(18四中、聚贤)如图,AC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
(1)利用尺规作出AC的垂直平分线(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设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B,AC,CD交于点E,O,F,求证:以A,E,C,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
例题4、(18一中)如图,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一段圆弧经过网格的交点A ,B ,C .
(1)请完成如下操作:①以点O 为原点、竖直和水平方向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网格边长为单位长,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②用直尺和圆规画出该圆弧所在圆的圆心D 的位置(不用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连接AD ,CD .
(2)请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问题: ①写出点的坐标:C _______,D _______; ②⊙D 的半径=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③若点E (7,0),试判断直线EC 与⊙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例题5、(18省实、培正、广州中学)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中,AC =BC =10,AB =12.
(1)动手操作:利用尺规作以BC 为直径的⊙O ,⊙O 交AB 于点D ,⊙O 交AC 于点E ,并且过点D 作DF ⊥AC 交AC 于点F .
(2)求证:直线DF 是⊙O 的切线;
(3)连接DE ,记△ADE 的面积为S 1,四边形DECB 的面积为S 2,求S 1
S 2
的值.
强化训练
1、(18三中)如图,利用尺规,在△ABC 的边上方作∠CAB =∠ACB ,在射线AE 上截取AD =BC ,连接CD ,并证明:CD ∥AB (尺规作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18花都)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
(1)尺规作图:作出∠C 的角平分线CD ,与⊙O 交于点D ,与AB 交于点E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条件下,连接BD .
① 求证:△BDE ∽△CDB
② 若BD =7,DE ·EC =3,求DE 的长.
3、(18南沙)如图,在ΔABC 中,AC =BC , ∠ACB =90゜, ∠ACD 为ΔABC 的一个外角. (1) 请根据要求进行尺规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保留作图痕迹,不写做法) ① 作∠ACD 的平分线CM ;
② 做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与CM 交于点F ,与AB 边交于点E ,连接AF ,CE . (2) 判断四边形AECF 的形状并加以证明.
4、(18荔湾)如图,AC是矩形ABCD的一条对角线.
(1)作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DC于点E、F,垂足为O;(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做法)
(2)求证:OE=OF
5、(18越秀外国语)如图,在△ABC,∠C=90°,
(1)请用尺规按下列顺序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①作线段AB垂直平分线m,交BA于点D,交CA于点E.
②连接BE;
(2)若BC=6,AC=8,求tan∠CBE.
6、(18三中)如图,在△ABC中,AB=AC,D是BA延长线上的一点,点E是AC的中点.
(1)实践与操作:利用尺规按下列要求作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字母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作∠DAC的平分线AM. ○2连结BE并延长交AM于点F.
(2)猜想与证明:试猜想AF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和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课后训练
2、(18增城一模)如图所示,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角平分线,以AB上一点O为圆心,AD为弦作⊙O.
(1)尺规作图:作出⊙O,并连接OD(不写作法与证明,保留作图痕迹);
(2)求证:△OBD∽△ABC.
3、(18越秀外国语)如图,在△ABC,∠C=90°,
(1)请用尺规按下列顺序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①作线段AB垂直平分线m,交BA于点D,交CA于点E.
②连接BE;
(2)若BC=6,AC=8,求tan∠CBE.
4、(18育才)已知∠ABC及角内一点P.
(1)求作:用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BK(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请你在∠ABC的平分线BK上找到点M,使点M到∠ABC的两边的距离等于MP,并说明理由.
5、(18汇景)如图,在△ABC中,∠A=30°,∠B=60°.
(1)作∠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要求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S △BDC =a ,S △BDA =b ,求a
b
的值.
6、(18华侨)如图,在Rt △ABC 中,∠C =90°.AD 是∠BAC 的角平分线,以AB 上一点O 为圆心,AD 为弦作⊙0 (1)在图中作出⊙o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求证:BC 为0的切线
(2) AC =3,tan α=3
4
求⊙o 的半径长
7、(18广雅)如图,Rt △ABC 中,∠C =90°,AC =8,BC =6.
(1)尺规作图:作△BAC 的平分线AD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求AD 的长.
8、(18广大附中)如图,在△ABC 中,∠ABC =80°,∠BAC =40°,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C ,AB 交于点D ,E .
(1)用圆规和直尺在图中作出AB 的垂直平分线DE ,并连接BD ;
(2)证明:△ABC ∽△BDC .
9、(18,16中)在△ABF 中,C 为AF 上一点且AB =AC .
(1)尺规作图:作出以AB 为直径的⊙O ,⊙O 分别交AC ,BC 于点D ,E ,在图上标出D ,E ,在图上标
出D ,E (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BAF =2∠CBF ,求证:直线BF 是⊙O 的切线; (3)在(2)中,若AB =5,5
5
sin ∠CBF=
,求BC 和BF 的长.
10、(18白云)如图10,AD 是Rt △ABC 斜边BC 上的高.
(1)尺规作图:作∠C 的平分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不写作法,必须保留作图痕迹,标上应有
的字母);
(2)在(1)的条件下,过F 画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H ,线段FH 与线段CH 的数量关系如何?请予以
证明;
(3)在(2)的条件下,连结DE 、DH .求证:ED ⊥H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