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测试题期终精选范文

合集下载

职业道德期中卷

职业道德期中卷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30分
1、人格:
2、社会公德
3、职业礼仪
4、内省
5、办事公道
6、道德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分,共 50分
1、简述各行各业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2、简述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3、简述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的含义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题,20分
案例一:全国“五一奖彰”获得者谭有国是广西的晒盐工作者,盐工每天露天作业,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

谭有国通过多年的钻研,找到了一套晒制高产优质盐的“三沟全流动”制盐法。

采用新方法后,原盐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快速的提高,谭有国还将自己创造的晒盐技巧推广到整个盐场。

在当上劳模后,他感叹到:再苦的事情也要有人干!能让千家万户吃上自己亲手晒制的优质盐、放心盐,心里有说不尽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案例二:全国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几十年如一日地为乘客服务,她为自己定的服务原则是“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心服务要恒心”,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是“多说一句,多看一眼,多帮一把,多走一步,活到、眼到、手到、神到、情到”。

1、请结合案例一谈谈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10分)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请结合案例二谈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

(10分)。

《职业道德和法律》期中考试试卷

《职业道德和法律》期中考试试卷

张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17级培优班《职业道德和法律》期中考试试卷出卷人: 王金花 审核人: 刘建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值 60 10 13 8 9 100 得分得分 阅卷人一、单选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题号 1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1.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最重要手段是 ( )。

A.习惯和法律 B.道德和法律 C.风俗和法律 D.习惯和风俗 2.(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A.交往礼仪B.个人礼仪C.职业礼仪D.我行我素 3. 职业礼仪的核心是( )。

A.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B.互利互助C.爱岗敬业D.尊重和友好 4.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 ) 。

A.仪容仪表整洁端庄B.言谈举止真挚大方C.服装饰物搭配得体D.仪容端庄,语言文明 5.( )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A.办事公道B.诚信公道C.奉献社会D.敬业实干 6.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 ( )①平等互尊 ②诚实守信 ③团结友善 ④互利互助 A. 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以( )为判断标准。

A.社会舆论B.传统习俗C.善恶D.内心信念 8.职业道德规范的重点是( )A.爱岗敬业B.敬业诚信C.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9. 乐业、勤业、精业,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中,( )是爱岗敬业的升华。

A.乐业 B.勤业 C. 诚信 D.精业 10.职业道德重在养成,( )让品格日臻完美。

A. 诚信B.内省C.爱岗D.慎独11.我国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

A.助人为乐、遵纪守法 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D.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12. 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是( )①良好的自我意识 ②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③突出的个性差异 ④良好的情绪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卷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卷

2012—— 2013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12 级《职业道德与法律》试卷时间: 60 分钟卷面分: 100 分命题:杨光剑审核人:王发香系部专业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 2*15=301、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

A、个人礼仪B、交往礼仪C、职业礼仪D、公共礼仪2、个人礼仪是以为基础,以文明礼仪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A、行为习惯B、文化素养C、社会公德D、物质文明3、交往礼仪是指。

A、社会成员在相互间礼尚往来与待人处世的准则B、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C、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D、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和谐程度4、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是。

A、应酬时冲动人打哈欠、咳嗽和打喷嚏 B、面试时翘着二郎腿C、与人交谈时要言到心到 D、服装不整洁且有异味5、登门拜访他人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未经主人邀请和许可,自由出入各个房间B、入座之后不能走动C、随意改换主人家里的摆设D、尊重主人,做到客随主便6 、“一个人可以犯几个可以改正的错误,但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这句话用于求职过程,它告诫我们。

A、求职应聘过程中,要重视求职礼仪B、技能突出就可以求职成功C、求职应聘过程中要做到大方和开朗D、求职应聘时有错即改7 、是企业形象的最好代言。

A、广告宣传B、员工的良好形象C、企业的良好管理D、低廉的企业产品价格8 、孙中山说:“有了良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这段话强调的是。

A、道德的内涵B、道德的标准C、道德的功能D、道德的形象9、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A、爱国爱企、明礼诚信B、爱国守法、明礼诚信C、爱岗敬业、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诚实信用10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这句话充分说明。

A、幸福的生活必然是道德的生活B、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发挥我们的潜能C、养成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D、人离不开别人的帮助,良好的道德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1 、“金利来”的创立者曾宪梓在艰难的创业阶段曾经与客户在交易前达成口头协议,但交易之际商品的价格上涨了。

秋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卷及答案修订稿

秋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卷及答案修订稿

秋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卷及答案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高台县职业中专2015年秋《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接触一个人,给人留下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是2、( A )A.个人礼仪 B.交往礼仪 C.职业礼仪 D.公共礼仪2.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方法是(B )。

A.知行合一B.知信行统一C.知道就行D.不信也行3、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 B )A.自我信任 B.自我尊重 C.自我关爱 D.自我宽容4、社会生活离不开道德。

道德以( C )为判断标准。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俗 C.善恶 D.内心信念5、交往礼仪的核心是( B )。

A.在公共场合才需讲究个人礼仪B.尊重他人,与人友好C.注重个人外在仪容仪表D.一切以自我为中心?6.职场最大的礼仪是(C )。

A.穿着符合职场要求B.待人有礼、诚恳C.敬业与实干D.言谈符合职业要求?7.职业礼仪的最高境界是( B )A.敬业 B.奉献 C.守业 D.牺牲8、某商场的顾客在买东西时,态度非常蛮横,语言也不文明,并提出了许多不合理的要求,你认为营业员应该如何处理( A )A坚持耐心细致地给顾客作解释,并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B立即向领导汇报 C对顾客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D不再理睬顾客9、小高在十字路口闯红灯,被警察拦住。

他的行为主要违背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哪一条( B )A.明礼B.守法C.诚信D.遵纪10、要求公民在自己的职业岗位上,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克己奉公,造福社会的是国民道德规范中的( D )。

A.爱国守法B.明礼诚信C.勤俭自强D.敬业奉献11、同学之间相互取侮辱性绰号并以此为乐,此举违反了(A)A.文明礼貌B.爱护公物C.保护环境D.遵纪守法12、国家干部遵纪守法,不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有智力差异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尊重顾客的平等权利,热情服务,不以貌待客、欺叟骗童。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每题2分,共 10 分)1.道德、、都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或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

2. 是人生的起点,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发展自己和的过程。

3.个人礼仪主要表现在、和待人接物三个方面。

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

5. ,即内心察省,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二.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1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答案序号填入括号。

(每题2分,共40分)6.作为交谈一方的听众,下面哪一句最入耳?()A你懂不懂呀? B你听懂没有? C你听明白没有? D我说清楚了吗?7.校园生活中,下列哪项是符合文明礼仪的?()A.教室内可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

B.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随意翻弄老师的物品。

C.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

D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吃水果、饮料。

8.下列选项更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A诚实友好交流 B迷恋、沉溺于网吧 C随意约会网友 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9.如果同事来访()A可以喧宾夺主跟主人一样热情B如果同事不在,可暂时代为接待并提供同事去向的信息,以便让客人决定是否等待C不是自己的客人,表现冷漠点也未尝不可 D置之不理,因为与自己无关10.服务人员讲话时,不能()A语音柔和 B用商量询问的语气 C语调适度 D使用否定短语来拒绝客人的要求11.去办公室上班,文明的待人接物的礼仪举止不包括()A早上到达时相互问候“早”,下班时相互道别B见到同事或来访者,面带微笑 C不必注意自己的办公桌整洁D若有资料需要移交他人,一定要贴上小标签,并签名,不忘说“谢谢”12.小高在十字路口闯红灯,被警察拦住。

他的行为主要违背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

A明礼 B守法 C诚信 D遵纪13.“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靠天靠地父母,不算是好汉。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中的哪一条?()A明礼 B勤俭 C自强 D敬业14.小嫣花钱大手大脚,常常受到奶奶的责备。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试题2012年4月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

2、人格是人的____、气质、______等特征的总和,通常也指个人的______。

高尚的人格是______的支柱,是一个民族的脊梁。

3、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以__________为指导的________关系、竞争合作的关系、_______的关系4、_______和________是职场最大的礼仪。

5、道德以________为判断标准,以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______等来维系。

道德的内容因_______的不同会有所变化。

6、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勤俭自强、_______。

7、_______和_______是职业道德规范的重点。

8、______________是我们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

9、纪律和自由既是_______的,又是_______的。

10、依法治国,是________在党的领导下,依照_______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中,______和_____是首要的基本人权,____是实现人权的前提,____是实现人权的关键,_____是实现人权的保障,_____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正确途径。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______是对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基本要求,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与核心。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服务群众D.奉献社会2、恪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奉献社会3、个人礼仪修养的核心是 ________A.A.服饰得体,语言清晰,保持良好的心态 B.增强文学内涵C.提高专业技能 D.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反映了 ________ A.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 B.要养成勤俭持家的好习惯C.夫妻之间要互相照顾、相互忠诚 D.要在全社会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5、《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_______A.我国法律体系仍不够完善 B.有些法律和法规形同虚设C.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D.普通法律与宪法是相辅相成6、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A、服务大局B、公平正义C、依法治国D、党的领导7、职业道德的核心是_________A、为人民服务B、顾客是上帝C、集体主义D、公私兼顾8、古人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体验生活,经常进行内省 B.自觉遵守社会公德C.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和体验,对自己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D.经常进行省察检讨,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规范9、下列关于我国现行宪法的作用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A.促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B.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D.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10、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_________A、习惯和法律B、道德和法律C、风俗和法律D、习惯和法律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文明礼貌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识,既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也体现了个人的自尊与修养。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试题和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试题和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A 家庭礼仪B 交往礼仪C 职业礼仪D个人礼仪2()是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它受我们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的制约,是我们精神面貌、内在品质、风度魅力的外在表现。

A.个人礼仪 B.交往礼仪 C.求职礼仪 D.职业礼仪3.()是职业人在职场这个特定范围所要遵守的礼仪规范。

A.职业礼仪 B.求职礼仪 C.职业道德 D.职业形象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中的“敬业”主要规范()的道德关系。

A.公民与国家 B.公民与公民 C.公共场合 D.公民与职业5在公共汽车、火车或影院等公共场所,朋友间说话应该()A高谈阔论B随心所欲C 无所顾忌D轻声细语、不妨碍别人6.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7.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

A 内心信念B 社会舆论C 传统方式D 评价方式8.国家干部遵纪守法,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售货员公平对待顾客,这是()。

A 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要求B 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要求C 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要求D 尽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要求9.交往礼仪是指()。

A社会成员在相互间礼尚往来与待人处事的准则。

B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准则。

C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

D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和谐程度。

10.个人礼仪是以()为基础,以文明礼仪为标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素。

A行为习惯B文化素养 C 社会公德D物质文明11.登门拜访他人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未经主人邀请和许可,自由出入各个房间B 入座之后不能走动C 随意改换主人家里的摆设D尊重主人,做到客随主便12.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题

《职业道德与法律》期中试题
一填空
1敬业是一种对待职业应有的态度,核心要求是
2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是
3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4恪守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
5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好坏是的结果
6我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关键在于
7社会公德的内容涉及,。

8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是,,
,,
9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应该,
,,。

10职业道德养成的方法和途径有,,,。

二辨析
运用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进行辨析,并说明理由。

1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
2办事公道是对领导的职业道德要求,与普通群众关系不大。

3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

4强调法治就会妨碍公民行使自由。

三案例分析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青春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总裁冯根生出身与医药世家,14岁时进入著名的国药号“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做学徒。

在学徒的三年时间里,冯根生经常能够在扫地的时候见到钱,他都把钱交给师父,十几年以后他才知道原来是老板用这种方式在考他。

一共考了15次每次都是满分,15次以后,老板就说了这个小孩很诚实,他捡来的钱都不要,还会去偷吗?
冯根生的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这样的道德品质对人的成长有何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道德与法律测试题(闭卷)
班别: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
30分)
1、以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是()
A 道德
B . 法律C纪律 D 文化
2、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是()
A 相互对立
B 对立统一
C 相互统一
D 相互限制
3、下列不属于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
A 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 C 执法为民 D 违法必究
4、广州某技校学生姚某被公安局处以15日行政拘留,3 个月后姚某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区政府以超过申请期限为由决定不予受理。

姚某遂以公安局为被告向区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诉讼属于()
A 民事诉讼
B 行政诉讼
C 刑事诉讼
D 申诉仲裁
5、判断程序公正包含的基本原则有()
①准确性原则②独立性原则③回避原则④公开性原则
A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6、下列人员违反治安管理法,依法可以不予处罚的是()
A 14岁以下的人
B 60岁以上的人
C 残疾的人
D 醉酒的人
7、各地文化管理部门清除学校200米范围内的网吧和“黑网吧”,这是属于保护未成年人方式的()
A 家庭保护
B 学校保护
C 社会保护
D 司法保护
8、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A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具有刑事违法性
C 应受刑法处罚
D 以上三个方面
9、下列不属于民事活动的是()
A 工商局给王某办营业执照
B 小李到超市采购生活用品
C 某玩具经销商和玩具厂签订借贷合同
D 小王送给小吴一支笔
10、16岁的小王在某饭店做服务员,月工资800员,他应被视为()
A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B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C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D 童工
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关于宪法的表述,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是“母法”,是法律的法律
D 宪法可以代替所有普通法律
2、张某(20岁)和王某(17岁)是盗窃案的同案被告人,现在押。

张某聘请某律师为辩护人,王某父亲(在国家机关任现职)担任王某的辩护人。

王某的父亲有权行使下列诉讼权利()
A 有权独立进行辩护
B 有权提出上诉
C 有权提出被害人有亲戚关系的审判员李某回避
D 有权提供证明无罪的证据
3、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
A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 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
C 不能完全辩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 80岁的老人
4、下列案例中,适用财产返还的是()
A 张借了王某的手表并把它卖给刘某,刘某以为是张某自己的手表而买之,王某要求刘某返还
B 宋某偷了李某的金项链送给女友王某,王某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下,李某要求王某返还
C 贺某借给宋某一支金笔,宋某谎称丢失,贺某要求宋某返还
D 赵某向钱某购羊两只,钱某将羊交付赵某后,赵某又将羊卖给孙某,赵某得款后迟迟不付钱某的羊款,钱某无奈要求赵某返还两只羊。

请把一、二题的答案写在下列答题卡中。

职业道德与法律测试题(开卷)
班别:姓名:学号:
三、案例分析题(共50分)
1、案例:一名旅客在乘坐U8810航班从呼和浩特市飞往成都时,没有按照规定在飞机上关闭手机。

当时坐在该乘客邻座的乘客多次劝阻其关闭手机。

而这名乘客不但没有关闭手机,还继续开机使用。

由于飞机遇到气流在空中颤抖,邻座的乘客以为是对方手机没有关闭所致,马上向飞机上的警察报告。

赶来的警察立即责令此人关闭手机。

飞机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时,此人被警察移交给民航陕西机场公安局机场派出所处理。

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根据情节对其处以200元罚款。

问题(1)该乘客的行为是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5分)
(2)该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哪一条规定?有什么危害性?(10分)2、案例:某职业学校女生小何、小李、小刘与同宿舍的小林从入学不久就闹起了矛盾。

小何等人看不上小林,经常给她脸色看,有时还在宿舍里指桑骂槐地骂她。

小林也时常在背后说这三个女同学的坏话,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

小何等人决定以实际行动教训一下小林。

一天晚上,小何找借口与小林吵起来,然后开始动手打小林,两人纠缠在一起,小李和小刘也马上加入,一起殴打小林。

在把小林打得鼻青脸肿之后,还把她关到洗手间里长达五个小时之久。

问题:(1)小何等人侵犯了小林的哪些权利?(5分)
(2)她们应以什么方式承担责任?(10分)
3、案例:张某、杨某是某中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

2008年4月,张某拾到一张信用卡,他约同班的杨某到某银行外的自动提款机处,取出人民币8000元。

在失主报失后,银
行根据自动提款机的录像记录,抓获了张某和杨某。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张某、杨某冒用他人信用卡非法取得财物,数额较大,已经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由于张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两人都是初次犯罪,认罪态度较好,法院给予从轻处罚,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两万元;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两万元。

(1)张某、杨某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10分)
(2)你认为中职生怎样才可以避免犯罪?(10分)
答案
1)该乘客的行为是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5分)
一般违法行为
(2)该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哪一条规定?有什么危害性?(10分)该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妨害公共安全有规定。

这种行为是故意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妨害正常社会秩序的行为。

这些行为破坏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造成社会生活混乱,危害国家利益,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受到法律处罚。

2、小何等人侵犯了小林的哪些权利?(10分)她们应以什么方式承担责任?(10分)
案例中小何等人的行为侵害了小林的生命健康权和人身自由权。

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人身自由都受到我国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

法律禁止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也禁止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侵害公民的人身权要以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方式承担懂事责任,严重的还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本案例中的的小何、小李、小刘三人后来经过教育认识到了自己问题的严重性,向小林赔礼道赚,三个同学的家长经调解协商还一起对小林进行了5700元经济赔偿。

3、(1)张某、杨某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10分)
张某、杨某就主观原因来说,主要是因为他们法律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低,价值观念扭曲,贪婪,存侥幸心理,所以使他们走上了犯罪道路。

2)你认为中职生怎样才可以避免犯罪?(10分)
第一、要懂法。

增强法律意识,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做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第二、不要抱侥幸心理。

明知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不要铤而走险,认为一次半次是不会出问题的,即使首次犯罪得逞,也只会加剧疯狂犯罪,最终使自己走向罪恶深渊;第三、任何时候都应该通过合法途径来获得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