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纲
2019年广东省中考中国历史考纲知识点归纳(部编)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考点1:北京人)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距今时间:约70万-20万年。
3.生产生活: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过群体生活:已学会使用火,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考点2:半坡、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1.半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的陕西西安半坡村带(黄河流城);种植作物:粟(黄河流城是投培粟的最早起源地)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制作并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制作彩陶(鱼纹)。
2.河姆渡居民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长江流域);种植作物:水稻(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房屋样式:干栏式建筑(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在遗址内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会制作陶器。
3.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考点3: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1.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1)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子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2)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3)受封者可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3.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考点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用)1.开始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2.内容(1)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2019年广东省中考中国历史考纲知识点归纳(部编)7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考点28: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朱元璋强化皇权(1)措施:①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互不统属的“三司”,分散行省的权力。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②中央:废除永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③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组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后来,明成祖成立东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2)影响: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权力大为加强。
2.科举考试的变化(1)表现:①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嘉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②明胡科举对考试容论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用“八股文”。
(2)影响:禁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波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严亚风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军机处的设立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军机处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文字狱: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3.文化专制政策: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
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在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广东省深圳市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2019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A. 北京人采集狩猎B.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 半坡人制作陶器D. 相传黄帝造船只2.“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
”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A. 丞相制B. 郡县制C. 科举制D. 分封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
稷下学宫体现的历史现象是()A. 诸侯争霸B. 兼并战争C. 百家争鸣D. 统一思想4.在西安北郊的一座秦朝墓葬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批圆形方孔铜钱。
该铜钱是()A. 和同开宝B. 五铢钱C. 开元通宝D. 半两钱5.宋太祖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延续了这一措施,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文臣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这反映出宋朝()A. 重视武将B. 重视科举C. 重农抑商D. 重文轻武6.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
”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A.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 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 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7.施琅认为此地“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
清政府廷议后,在此“设县三、府一”。
此处的“府”指()A. 神州府B. 台湾府C. 泉州府D. 苏州府8.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
下列历史文化名人出现最晚的是()A. 曹雪芹B. 玄奘C. 王羲之D. 苏轼9.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
”这反映当时()A. 白银大量外流B. 人民体质下降C. 政府吏治腐败D. 军队军纪涣散10.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表对应的条约是()列强清政府赔款白银(两)占总赔款额百分比俄国130,371,120 29%德国90,070,515 20%法国70,878,240 15.75%英国50,620,545 11.25%日本34,793,100 7.7%………………A. 《南京条约》B. 《辛丑条约》C. 《天津条约》D. 《北京条约》11.1935年6月,红四战士们高喊着“征服夹金山,创造行军奇迹”的口号艰难前行。
2022年整理广东中考历史考纲{可编辑}

2019年广东中考历史考纲------------------------------------------作者------------------------------------------日期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纲1No.:00000000000000100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2(注:黑色字体是与往年一样的考点,红色字体是今年新增加的考点,蓝色字体是表3述或考查角度变化的考点)41.北京人。
5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673.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895.青铜工艺的成就。
106.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7.老子和孔子以及“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118.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129.陈胜、吴广起义。
131410.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1.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51612.司马迁和《史记》。
1713.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14.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81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1916.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202117.大运河的开通。
18.“贞观之治”。
222319.隋唐科举制度。
2420.唐朝经济繁荣。
21.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2522.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623宋代的都市生活。
272824.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2925.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3026.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127.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8.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323329.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3430.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53631.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3732.明代科技成就和影响。
3833.明清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39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40411.林则徐虎门销烟。
人教部编版2019年广东中考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一:林则徐虎门销烟(2014年考查)。
1.原因: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大量白银外流;摧残士兵体质;造成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2.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住广东查禁鸦片。
3.禁烟的高潮: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考点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015、2017、2018年考查)。
1.鸦片战争(1)原因:①根本原因:为了开辟海外市场;②直接原因:中国禁烟(虎门销烟)。
(2)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3)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定海→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英军强占香港岛→攻占虎门炮台,关天培等战死→占领广州→北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陈化成牺牲→8月初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
(4)鸦片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虎门之战的关天培、吴淞之战的陈化成等;(5)结果:清政府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6)清朝战败的原因:①清朝大多数统治者昏庸愚昧,对内敌视人民,对外妥协投降。
②经济落后,武器落后。
2.《南京条约》的签订(1)时间:1842年8月。
(2)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条约特征: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3.鸦片战争的影响:(1)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2016年考查)。
2019年广东省中考中国历史考纲知识点归纳(部编)6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考点23:宋代的都市生活)繁华的都市生活1.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
●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文化生活:瓦子是开封城内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瓦子产生的原因:城市的繁荣,市民阶级的不断壮大。
●勾栏是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
●宋元时期戏剧的主要形式是杂剧。
杂剧形成于宋,在元朝兴盛起来。
●传统节日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就有了。
第6课北宋的政治(考点24: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①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②地方: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知州三年一换;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意义: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2.正文轻武的政策(1)措施:①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投官从优,且升迁迅速。
(2)作用: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考点25: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1.原因:(1)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
(2)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2.商业贸易: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3.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1课元朝的统治(考点26: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疆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019年广东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中国近代史)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考点一、林则徐虎门销烟:在林则徐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进行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考点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是中国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考点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
2、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
考点四、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止。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局限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考点五、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①过程:1894年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9月平壤战役;1894年9月黄海战役,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2019·广东)1.2019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1.解析:答案B。
根据题干中的提示信息“北京周口店”即可得出准确答案。
(2019·广东)2.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因为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尽丢。
为此,秦孝公()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动大一统D.推行汉化政策2.解析:答案B。
题干信息秦孝公为增强国力,实行的措施是任用商鞅推行改革。
(2019·广东)3.自统一后,秦始皇在中央设置的太尉一职,曾“虚设其位”。
对秦朝这个现象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削弱中央军事力量 B.增强地方军事权力C.皇帝亲自控制军权 D.丞相、太尉职位合一3.解析:答案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央集权制,设立三公分管政务、军事、监察,所以可得准确答案。
(2019·广东)4.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动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
吐蕃位于题4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4.解析:答案A。
此题考查学生历史地理知识,西藏位于中国西部,可得准确答案。
(2019·广东)5.1684年,沙俄政府给盘踞在雅克萨城的侵略头目颁发了一枚盾形城徽,图案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一只爪抓着一张弓,另一只爪抓着一支箭。
为抵挡这只“鹰”的进攻而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康熙帝 B.雍正帝 C.乾隆帝D.道光帝5.解析:答案A。
雅克萨之战,康熙帝御驾亲征,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注:黑色字体是与往年一样的考点,红色字体是今年新增加的考点,蓝色字体是表述或考查角度变化的考点)
1.北京人。
2.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3.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
4.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5.青铜工艺的成就。
6.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7.老子和孔子以及“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8.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9.陈胜、吴广起义。
10.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11.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12.司马迁和《史记》。
13.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14.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15.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交融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
16.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17.大运河的开通。
18.“贞观之治”。
19.隋唐科举制度。
20.唐朝经济繁荣。
21.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22.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3宋代的都市生活。
24.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25.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26.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27.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28.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9.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30.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1.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32.明代科技成就和影响。
33.明清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
1.林则徐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5.甲午战争,《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6.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影响。
7.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8.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民国以来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10.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1.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及意义。
1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13.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
14.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意义。
15.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及遵义会议。
16.“九一八事变”。
17.西安事变的概况,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8.“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20.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
21.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22.重庆谈判的有关史实。
23.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4.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第三部分中国现代史
1.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抗美援朝。
3.第一个五年计划。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地位。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7.“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9.农村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10.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11.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2.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13.“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养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14.以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第四部分世界古代史
1.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2.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政治。
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3.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发展。
5.《查士丁尼法典》。
6.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7.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1.《神曲》,莎士比亚,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2.哥伦布发现美洲,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
3.“三角贸易”。
4.《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5.工业革命及意义。
6.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7.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
8.《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9.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10.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六部分世界现代史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3.《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4.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5.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6.罗斯福新政及其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7.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及扩张。
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9.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10.欧洲联合的趋势。
11.战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13.战后非洲独立运动。
14.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15.“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6.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