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特选材料)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学教研组
优选内容
1
肿瘤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地上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上升 到第一位; WHO,2000年癌症的发病率1000万,死亡620万; 预测2020年,癌症的发病人数将增加50%,达1500 万; 我国最为常见和危害性严重的肿瘤为肺癌、鼻咽癌、 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白 血病及淋巴瘤等。
肿瘤过度生长的特点是失控制、无限制、不 协调;
已形成的肿瘤细胞具有“遗传性”,产生肿 瘤性后代细胞;
肿瘤病因众多,发病机制可能寓于基因的变 化,消除诱因因子,肿瘤仍继续生长;
肿瘤发展受内外环境中较多因素的影响,与 机体(宿主)的免疫有一定关系。
优选内容
7
肿瘤的良/恶性(生长特性, 危害程度)
良性肿瘤 (benign tumor) 恶性肿瘤 (malignant tumor) 交界性肿瘤 (borderline tumor)
优选内容
29
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优选内容
30
第一节 肿瘤的生长生物学
一、肿瘤细胞动力学
(一)细胞周期与肿瘤 正常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起到完成另
一次分裂结束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cell cycle)。
优选内容
31
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interphase)
G1期(DNA合成前期)
生长和物质准备
优选内容
10
肿瘤的基本术语和相关术语
乳头状瘤(papilloma) 鳞状 、 尿路上皮
腺瘤(adenoma)
腺、 分泌上皮
癌(carcinoma)
肉瘤(sarcoma)
淋巴瘤(lymphoma)
肿瘤学:绪论-复旦精品课程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摘自Robbins and Contran. Pathologic Basic of Disease (7 Ed)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从胚胎到发育成熟过程中,原始的幼稚细胞能向 各种方向演化为不同的成熟细胞、组织和器官, 这一过程称为分化。
肿瘤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良性肿瘤分化成熟,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不成熟
按照恶性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为分化好、中分 化、分化差和未分化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肿瘤(tumor, neoplasm)
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 物质改变(包括原癌基因突变、扩增和/或抑 癌基因丢失、失活等),导致基因表达失常, 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
机体失去了对肿瘤细胞生长的调节功能(肿瘤具有 自主或相对自主生长能力,当致瘤因子停止后仍能 继续生长)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由癌和肉瘤两种不同成分所形成的肿瘤,如发生 在乳腺、子宫等处的癌肉瘤
癌
肉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子宫癌肉瘤
Fuda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又称上皮内癌(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或浸润 前癌,是指细胞学上具有所有恶性特点,但尚未 突破上皮基底膜的肿瘤
肿瘤学概论 教学大纲

作者
教材或参考资料名称
出版社
出版年月
汤钊猷主编
现代肿瘤学(第3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曾益新主编
肿瘤学(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3月
郝希山主编
肿瘤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8月
蒋国梁主编
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年
孙燕主编
临床肿瘤学高级教程
朱雄增,男,教授。1966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1982年获上海医科大学肿瘤病理学硕士学位。1986年赴美国纽约关节病医院病理科师从HA Sissons教授学习骨和关节病理,1994年赴德国吕贝克医科大学病理系师从AC Feller教授学习恶性淋巴瘤病理和分子病理学。尤其擅长恶性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肿瘤的病理诊断和研究。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年11月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 绪论 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3学时
第三章肿瘤的流行病学 1学时
第四章肿瘤的病因学 2学时
第五章肿瘤的预防 1学时
第六章肿瘤病理学 3学时
第七章肿瘤诊断学 6学时
第八章肿瘤外科治疗 3学时
第九章肿瘤的化学治疗 3学时
第十章肿瘤的放射治疗 3学时
*如该门课为多位教师共同开设,请在对课程负责人加以注明。
**为可选项目,请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356.171.1
编写时间
2012年
课程名称
临床肿瘤学概论
英文名称
The Basic of Clinical Oncology
学分数
临床肿瘤学概述

• 临床肿瘤学简介 • 肿瘤的诊断与评估 • 肿瘤的治疗方法 • 肿瘤的预防与控制 • 临床肿瘤学研究进展
01
临床肿瘤学简介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临床肿瘤学是研究肿瘤疾病的发生、 发展、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医学学科。
分类
根据肿瘤的性质和来源,临床肿瘤学 可分为内科、外科、放疗等多个专业 领域。
内窥镜检查是一种通过人体自然腔道或切口插入细长管道,观察组织内部情况的 检查方法。
详细描述
内窥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的形态、颜色、质地等特征,同时可以获取组织样 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常见的内窥镜检查包括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等。
病理学诊断
总结词
病理学诊断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对肿瘤的良恶性、分化程度等进行判断。
临床肿瘤学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01
通过阻断免疫细胞表面的检查点,如CTLA-4和PD-1,来恢复
免疫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细胞免疫疗法
02
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基因改造或激活后回输到体内,
以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疫苗
03
通过接种疫苗来激发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从而预防或
治疗肿瘤。
通过全身或局部给药途径,使用 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
靶向治疗药物
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基因突变或异 常表达的蛋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 药物。
免疫治疗药物
通过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 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
放射治疗
放疗方式
包括体外照射和体内照射, 利用放射线杀伤或抑制肿 瘤细胞的生长。
详细描述
病理学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通过获取肿瘤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染色等情况,对 肿瘤进行定性诊断。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①根据细胞增殖周期选用药物 ②单药和联合用药 ③增敏(调节剂) ④合理用药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28
治疗方法
• 放射治疗
• ①放射源: 60钴、深部X线、直线加 速器等
• ②放射方式: 外照射、内照射、组织 内插植
• 免疫治疗
• 中医中药治疗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29
体表常见肿瘤诊治要点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13
流行病学——人群分布
年龄
性别: 男>女,但乳腺癌、胆囊癌、甲癌却相反
职业: 扫烟囱工人→阴囊癌(Pott,1775年〉
苯胺染料工人→膀胱癌(Rehn,1895年)
种族: 鼻咽癌 —— 广东人
皮肤癌 —— 白种人
口腔癌 —— 印度人
胃癌 —— 日本人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
②内窥镜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25
肿瘤的预防
• 增强体质 • 消除致癌因素 • 治疗癌前疾患 • 防癌普查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26
肿瘤的治疗
原则: 争取三早 首次正确治疗 立足根治,力争保存功能 综合治疗
肿瘤学概论专题知识讲座
27
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①根治性手术 ②姑息性手术 ③减状手术
3/10万 12
中国常见癌瘤分布
乳腺癌——散发分布 鼻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 食管癌——河南、河北、山西 胃癌——西北及沿海各省(甘肃、青海、宁夏、江苏、浙江等) 肝癌——东南沿海(上海、广西、福建、江苏、广东) 肺癌——京、沪、津、辽宁、吉林、河北等 宫颈癌——山西、内蒙、陕西、湖北、江西等 大肠癌——浙江和长江下游
皮样囊肿 腱鞘囊肿 血管瘤 黑痣和黑色素瘤 脂肪肉瘤
鼻窦肿瘤-复旦精品课程

鼻腔恶性肿瘤
诊断 病史 体征 鼻内镜 CT MR 活检 治疗 手术 放化疗
鼻窦恶性肿瘤
概述 位置隐蔽 不易早期发现 病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 良性肿瘤恶变 放射性损伤 外伤
鼻窦恶性肿瘤
上颌窦恶性肿瘤 筛窦恶性肿瘤 蝶窦恶性肿瘤 额窦恶性肿瘤 后两者罕见
内翻性乳头状瘤
临床表现
单侧 进行性鼻塞 脓涕或涕中带血 头面部疼痛 嗅觉障碍 肿瘤增大出现压迫症状
体检
单侧鼻腔内淡红色或息肉样新生物,表面不平,呈分 叶状或乳头状,触之易出血.
内翻性乳头状瘤
辅助检查
鼻内镜
鼻腔内可见表面不平, 呈乳头颗粒状或分叶状实质性肿物, 透明度较差, 可充填中鼻道并累及总鼻道
CT
瘤体呈现为软组织密度影, 局部骨质重塑可导致钙化影, 造 影剂增强后肿瘤信号不均匀增强
MR T1加权 脑回征 活检
内翻性乳头状瘤
治疗 原则 彻底切除肿瘤 鼻内镜 鼻侧切开术 上颌窦根治术 恶变者 综合治疗
恶性肿瘤
鼻腔恶性肿瘤 鼻窦恶性肿瘤 恶性肉芽肿
鼻腔恶性肿瘤
多继发于鼻窦、外鼻、眼眶、鼻咽部恶性肿瘤的侵犯 原发者 少见
内翻性乳头状瘤
病因
该肿瘤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在肿瘤中检出人乳 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但尚 不能证明其发生与HPV感染有关
病理
特点为表层上皮过度增生,向基质内乳头状生长, 可表现为鳞状上皮、移行上皮及纤毛柱状上皮同 时存在。上皮向内翻转,形成实体性细胞巢或细 胞团块,但基底膜完整,瘤细胞的异型性不重
骨组织内 筛骨颌骨 蝶骨 外生性(周围性)发生于软骨周围者 鼻中隔软骨 临床症状 小 无症状 大 鼻塞 涕多 嗅觉减退 头痛 面部畸形 眼球移位 复视 溢泪 诊断 X线片 CT 治疗 尽早手术 鼻内镜或鼻外进路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周学时 3教学目的和要求: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与预防的基本原则。
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
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
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等,以与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3. 临床肿瘤学与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教学要求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与相关术语教学时数:1学时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教学内容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与其协同致癌作用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教学要求: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与肿瘤对机体的影响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教学时数:3小时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教学内容1.肿瘤病因学概述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教学要求:1.掌握肿瘤的环境因素和遗传性因素2.掌握肿瘤与基因的关系教学时数:1.5小时第四章肿瘤的流行病学教学内容1.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和基础概念2.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3.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4.肿瘤流行病学的发展和演化:移民流行病学、代谢流行病学、营养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癌症的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5.肿瘤流行病学采用的统计方法:Meta分析、广义线性回归模型、APC模型6.研究肿瘤流行病学的意义:描述癌症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发展趋势、探讨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与癌的关系、探讨肿瘤发病率升高的原因、疾病谱和肿瘤谱的变化趋势与对策教学要求1. 了解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2. 了解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教学时数:1.5学时第五章肿瘤的预防教学内容1. 肿瘤的I级预防:保护环境,减少和消除致癌因素、改变易患癌症的生活方式、化学预防剂2. 肿瘤的II级预防:健康教育、癌症的早期信号、健康检查、癌症筛查、癌前期病变、早期合理治疗3.肿瘤的III级预防教学要求掌握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教学时数:1小时第六章肿瘤病理学教学内容:1. 肿瘤的一般形态特征:肿瘤的大体形态、组织形态、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分类3. 恶性肿瘤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4.肿瘤病理学诊断:肿瘤病理学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地位、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肿瘤病理诊断的特殊技术教学要求1. 肿瘤的一般形态学特征2. 了解肿瘤的分类、分级和分期3. 认识肿瘤病理诊断的重要性4. 熟悉肿瘤病理诊断新技术教学时数:4小时第七章肿瘤诊断学教学内容1.肿瘤的临床诊断:概述、高危人群、早期诊断的意义、病史、体格检查、综合诊断、肿瘤的临床分期、肿瘤病人的功能状态、肿瘤病人的随访2.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肿瘤X线影像学诊断、CT机成像的原理和发展、CT扫描技术和检查方法、MRI原理与技术发展3.肿瘤的超声诊断:常用超声诊断的种类、超声诊断检查范围、超声观察分析的主要病变、各脏器的超声检查、介入超声、高强度聚焦超声4.肿瘤的放射性核素诊断:显像仪器和放射性药物、常见肿瘤的显像5.肿瘤的内镜诊断:内镜的类型、内镜诊断的方法、内镜的发展、常用内镜6.肿瘤标志物和相关临床检验:肿瘤标志物的分类、检测与肿瘤相关临床检验教学要求1.掌握肿瘤正确诊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早期诊断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肿瘤学:肿瘤流行病学-复旦精品课程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过去
现在
收集过去
选择病例
暴露史 病例对照调查 对照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表1 全球不同地区癌症发病率(1/105)比较
地区
南非 西非 南美 北美 东亚 东南亚 西亚 东欧 北欧 西欧 澳大利亚/新西兰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全球***
年龄标化率(ASR) 0-64岁癌症患病风险(%)
男
女
男
女
217.5
153.7
9.4
8.7
81.2
94.1
4.8
intervention studies) ❖ 理论研究(Theoretical studies)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描述性研究
通过回顾和登记报告来描述肿瘤在人群中 的时间、空间和人群间分布的研究,是肿 瘤研究的基础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描述流研究常用指标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一年内某种肿瘤新发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病死率(fatality rate) 患某病死亡数 / 患该病的总人数
❖标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SMR) 用来衡量某病的死亡率是否高于标准人群的指标 实际死亡数 / 期望死亡数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
描述性研究常用指标
❖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肿瘤学概论---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临床肿瘤学概论(七年制)
( The Generality of Clinical Oncology)
周学时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必修课程。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临床各科学习前对肿瘤学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了解肿瘤的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理、诊断、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生物治疗和综合治疗及预防的基本原则。
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个整体概念。
为肿瘤各论的学习打下基础,并能逐步认识肿瘤学的发展方向。
基本要求:学生应按大纲基本要求,了解肿瘤的发生或癌的起因,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
并明确较可靠肿瘤诊断是病理诊断,除病理诊断外,肿瘤诊断还包括影像学诊断、超声诊断、放射性核素诊断等,内腔镜的应用也十分普遍;生化、免疫诊断、基因诊断也为肿瘤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同时使学生掌握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等,以及以上各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教学用书:朱雄增,蒋国梁等主编《临床肿瘤学概论》
参考书:现代肿瘤学汤钊猷主编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基本概念:肿瘤的定义、肿瘤的良、恶性和肿瘤的基本术语等
2. 肿瘤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 临床肿瘤学及其课程设置:临床肿瘤学和相关学科、临床肿瘤学的课程设置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的基本概念及相关术语
教学时数:1学时
第二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教学内容
1.肿瘤生长生物学: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肿瘤血管、淋巴管生成、肿瘤异质性
2.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协同致癌作用
3.肿瘤的播散:肿瘤的侵袭、肿瘤的局部浸润、肿瘤的转移
4.肿瘤与宿主:肿瘤对宿主的影响,宿主对肿瘤的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生长和播散的特征
2.熟悉机体对肿瘤的反应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3.掌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概念
教学时数:3小时
第三章肿瘤的病因学
教学内容
1.肿瘤病因学概述
2.肿瘤的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医源性因素
3.肿瘤的遗传性因素:家族性癌与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与肿瘤、肿瘤的家族聚集现象
4.肿瘤与基因: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教学要求:
1.掌握肿瘤的环境因素和遗传性因素
2.掌握肿瘤与基因的关系
教学时数:1.5小时
第四章肿瘤的流行病学
教学内容
1.临床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和基础概念
2.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肿瘤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
4.肿瘤流行病学的发展和演化:移民流行病学、代谢流行病学、营养流行病学、职业流行病学、
癌症的遗传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
5.肿瘤流行病学采用的统计方法:Meta分析、广义线性回归模型、APC模型
6.研究肿瘤流行病学的意义:描述癌症的地理分布和时间发展趋势、探讨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与
癌的关系、探讨肿瘤发病率升高的原因、疾病谱和肿瘤谱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教学要求
1. 了解肿瘤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了解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
教学时数:1.5学时
第五章肿瘤的预防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I级预防:保护环境,减少和消除致癌因素、改变易患癌症的生活方式、化学
预防剂
2. 肿瘤的II级预防:健康教育、癌症的早期信号、健康检查、癌症筛查、癌前期病变、
早期合理治疗
3.肿瘤的III级预防
教学要求
掌握肿瘤三级预防的概念
教学时数:1小时
第六章肿瘤病理学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一般形态特征:肿瘤的大体形态、组织形态、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2.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肿瘤的命名、肿瘤的分类
3. 恶性肿瘤病理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恶性肿瘤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
4.肿瘤病理学诊断:肿瘤病理学诊断在肿瘤诊断中的地位、细胞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
肿瘤病理诊断的特殊技术
教学要求
1. 肿瘤的一般形态学特征
2. 了解肿瘤的分类、分级和分期
3. 认识肿瘤病理诊断的重要性
4. 熟悉肿瘤病理诊断新技术
教学时数:4小时
教学要求
1. 了解肿瘤化疗的发展及目前的评价与地位
2. 熟悉肿瘤化疗的基本原理
3. 了解抗肿瘤药物的常见毒副反应
教学时数:4小时
第七章肿瘤的放射治疗
教学内容
1.历史的回顾
2.放射物理学:放射线的种类、放疗常用的治疗方式和放疗设备、放疗辅助设备、放疗的剂量学
概念、临床放疗中对放射线的选择
3.放射生物学:细胞水平的生物效应、组织水平的放射效应、放射线治疗肿瘤的基本原则、正常
组织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和放射治愈性
4.临床放疗学: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
5.放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放疗和其他疗法的综合治疗:放疗和手术的综合治疗、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
7.进展:非常规分割放疗、立体适形和束流调强的适形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和立体定向伽马刀治
疗
教学要求
1.了解放射治疗设备和辅助设备
2.掌握放射敏感性的概念及常见正常组织和肿瘤的放射敏感性
3.掌握放射治疗为首选根治治疗的指征
4.了解姑息性放射治疗、综合放疗
5.熟悉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了解提放射治疗的进展
教学时数:4小时
第八章肿瘤的中医药治疗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中医治疗原则: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虚实补泻治则、保“后天之本”与固“先天之本”、
扶正与驱邪的关系、辩证与辨病相结合
2. 肿瘤中医药治疗方法:内治法、外治法、中西医综合治疗
教学要求
了解中医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原则、方法及中医中药载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
教学时数:1小时
第九章肿瘤的生物治疗
教学内容
1. 肿瘤的免疫治疗:生物因子、单克隆抗体、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疫苗
2.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概念、策略和途径,目前常用的肿瘤基因治疗方法、基因治疗中存在的
问题与展望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免疫治疗的内容
2. 了解基因治疗的概念和途径
教学时数:1小时
第十章肿瘤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教学内容
1.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2.综合治疗所涉及的领域和参与的人员
3.不同治疗方法在肿瘤学中的地位
4.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分期治疗的原则、个体化疗的
原则、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的原则、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5.综合治疗的模式:传统模式、术前化疗和放疗、生物治疗与其他治疗相结合
6.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教学要求
1. 了解开展多学科、多手段、多方法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提高肿瘤治愈率、延长肿瘤患者
生存期最重要的方法
2. 懂得综合治疗的原则应该为多种治疗手段的取长补短,有机结合
3. 掌握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模式
教学时数:3小时
第十一章肿瘤终末期医护
教学内容
1. 终末期病人的特点和医护的重要性:终末期病人的定义、终末期病人的医护内容、终末期病人
的特点
2. 终末期病人的处理原则:建立专职处理终末期病人的机构,治疗的目的和原则
3. 终末期病人的权利
4. 终末期病人的医护:树立临终关怀的意识,减轻终末期病人的痛苦
5. 终末期病人常见症状的处理:止痛,发热,厌食,支持治疗
6. 安乐死问题的讨论
教学要求
1. 掌握终末期的定义
2. 了解终末期患者的特点和医护的重要性
3. 掌握终末期患者处理的原则
教学时数:1小时
第十五章循证医学和肿瘤学
教学内容
1. 循证医学的概念
2. 最佳证据
3. 系统综述
4. 临床实践指南
5. 循证医学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使学生对循证医学及其在肿瘤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时数:1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