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航空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通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

2014年通用航空产业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现状 (3)二、美国通用航空发展历程 (8)三、国内通用航空处于政策期 (12)1、政策 (12)2、产业链 (13)(1)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 (16)①通航机场 (17)②空管设施 (18)(2)通用航空器制造 (22)①固定翼飞机 (23)②直升机 (26)(3)通用航空服务 (28)①维修 (29)②飞行服务站 (29)③固定基地运营商 (30)④飞行员培训 (30)(4)通用航空运营 (30)四、通用航空业主要公司简况 (31)1、海特高新 (31)2、川大智胜 (32)3、国睿科技 (33)4、四创电子 (35)5、四川九洲 (37)6、哈飞股份 (39)五、主要风险 (41)一、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现状民航局的统计公报显示,2012 年通用飞机作业量达51.7 万小时,比上年增长2.8%;2013 年我国通用航空的飞行总量将达到60 万小时,较上年增长16%左右。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20 年通用航空发展目标是实现规模化发展,飞行总量达200 万小时。
按此数据估计,未来几年国内每年通用航空飞行量增长约19%。
2011年我国通用航空用于工业航空作业约占15%,农林业航空作业约占6%,执照培训约占10%;2012年、2013年各部分航空作业时间变化不大,仍然是以农林化作业、海上石油飞行、训练飞行等传统业务领域为主。
对比美国通用航空作业时间,私人飞行占比较大,其次训练、公务、出租、观测等应用也较多。
目前的业务量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通用航空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飞行业务的开展基础比如飞行器数量、飞行员数量以及通用航空机场来看,国内的数据与美国相比差距非常大。
2012年国内通用飞机数量达1320架,截至2013年9月,通用飞机数量已达到1610架,同比增加294架,全年增加超过300架已无悬念,增幅已然是去2013年的2倍。
2014年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报告(精选5篇)

2014年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2014年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报告2014年机械行业运行情况报告2014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机械工业平稳运行面临严峻考验。
在此背景下,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工作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实现了生产、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的适度增长,行业发展总体平稳,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继续推进。
展望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仍有下行压力,行业发展外部环境总体偏紧的状况难有明显改观。
机械工业将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行业运行的提质增效。
一、2014年机械工业发展特点(一)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工业1、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下同),2014年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低于上年增速0.9个百分点,但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8.3%)1.7个百分点,对全国工业实现“稳增长”的总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2、主营业务收入中高速增长2014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4%,增速比上年回落4.4个百分点,其中下半年增速呈逐月回落之势,但全年仍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增速(6.96%)2.4个百分点。
3、多数产品产量实现增长201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4种主要机械产品中,产量增长的有46种,占比为71.9%,产量下降的18种,占比为28.1%。
具体分析表明,与消费升级关系更为密切的产品,如大型农机、环境污染防治设备、乘用车(特别是SUV和MPV型车),产销形势较好;而典型的投资类产品,如工程机械、冶金设备、商用车等,产销疲软。
大型拖拉机产量为6.99万台,同比增长6.6%。
数控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25.90万台,同比增长14.6%。
另据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发电设备产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5.2%,连续9年产量超过1亿千瓦。
2014年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威孚高科
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目录
一、专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 (3)
1、国内最大的内燃机零部件供应商 (3)
2、与博世合作深入发动机领域 (4)
二、主推喷射和后处理系统 (5)
1、喷射和后处理系统是主要盈利产品 (5)
2、继续扩张盈利业务 (7)
三、排放标准助推柴油机升级 (9)
1、国IV 标准对柴油机要求高 (9)
2、油品问题已解决,只待升级柴油机 (10)
3、两种主流升级方案 (11)
四、后处理系统市场空间达170 亿元 (17)
五、其他业务 (19)
1、喷射系统占据市场半壁空间 (20)
2、进气系统辅助完善产业链 (21)
六、盈利预测及风险 (22)
1、盈利预测 (22)
2、主要风险 (23)
一、专注发动机核心零部件
1、国内最大的内燃机零部件供应商
威孚高科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系统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内燃机燃油系统产品的生产,燃油系统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制造等业务。
产品覆盖内燃机进气系统、内燃机燃油喷射系统、机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为国内各大汽车厂和柴油机厂提供配套产品。
目前公司股份总数10.2 亿,截止到2014 年10 月25 日,实际控制人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威孚高科20%的股份,是第一大股东,ROBERT BOSCH GMBH(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持有14%的股份,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2%。
公司目前有4 个控股子公司,分别是威孚力达、威孚金宁、博世汽柴和中联电子。
我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航空发动机是为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装置,是飞机的心脏.作为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航空发动机制造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它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性能,其制造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航空发动机类别众多,按照结构主要分为三类:活塞式发动机,冲压式发动机和燃气涡轮发动机.其中,冲压式发动机按照应用范围可以划分为亚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发动机.LI前航空领域应用最广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按照具体结构可以划分为四类,分别是涡轮喷气式(涡喷)、涡轮风扇式(涡扇)、涡轮螺旋桨式(涡桨)和涡轮轴式(涡轴);按照技术特点可以划分为四代,分别是单转子亚音速喷气发动机、超声速涡喷发动机、超声速涡扇发动机和先进技术涡扇发动机.活塞式发动机特点及应用冲压式发动机通常由进气道、燃烧室和喷管组成,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可以提供非常大的推力,推力随飞行速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性能远超活塞式发动机.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纳•劳伦就提出了冲压发动机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后期,经过美国“大黄蜂”、法国“莱杜克-010"等项LI研究,冲压发动机通过了飞行试验验证.50年代后期冲压发动机开始工程应用,典型代表如美国波马克-B地空导弹,飞行速度到了2.8马赫.冲圧式发动机特点及应用中国歼-20、歼-15、运-20等机型研制过程基本完毕,未来逐步进入列装期,歼-10、歼-11等三代机正爬坡上量,新装备列装将带来大量发动机需求;中国主力空军年均E行时间约200-260小时,随着当前实战化训练强度的加大,未来大部分二代机及小部分三代机十年内至少换发一次;在飞机的全寿期过程中, 发动机要经过多轮的检修和翻修工作,未来随着中国军机数量增长,航空发动机的维修保养市场也将随之快速增长.发动机需求结构未来20年(2017-36年),中国将需要742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1.09 万亿美元.空客公司16年的预测(2016-35年)中国将新增飞机5970架,价值9450亿美元,占同期全球新增飞机总数的18%.若以民用航空发动机占整机价值的30%进行佔算,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空间为3053亿美元,平均每年153 亿美元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2007年中国境内民用航空动气航班通航机场为148 个,到2017年已增长到229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山2007年的146个增加到2016年的224个.除此之外,民航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也保持飞速增长,于2017年分别达到11亿人次和1617. 7万吨.。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十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预测

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十年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预测一、发动机市场现状:军用一代差距,民用短期难有机会,相比制造,维修周期更长价值更多军用发动机重视推重比,同国外存在一代差距:全球能够自行生产军用喷气发动机的只有美、英、俄、法、中这5个国家,中国的水平落后于这4个国家。
目前中国的现役三代机数量众多,正处于从第三代向第四代战机、五代机过渡的关键过程中,美国的现役主力机种是第五代飞机,俄、英、法、日等国则是以第四代为主。
在今后的5-10年中,歼-10、歼-16、歼-20、运-20与直-20系列仍将是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公司目前生产与在研的发动机将会持续为第四代战机提供动力。
但是在航空领域,飞机的设计制造一般需要15-20年,发动机要20-25年。
由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周期很长,通常新一代发动机的预研工作往往在型号研制之前大约10-15年就开始了。
因此,世界上航空技术发达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着手实施更为先进的发动机预研计划。
目前我国发动机与国外最先进水平整体落后一代甚至更多,虽然我国的航空发动机近年来奋起直追,但仍需要面对国内外长达20年技术差距。
我国军用发动机与美国差距对比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民用发动机,更重经济性和安全性,我国大涵道比涡扇仍在研制,短期难有机会:对于军用航空发动机而言,推重比、可靠性、工作稳定性和燃油消耗率是最重要的4个指标,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飞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升限、任务载荷和机动性。
但是民用发动机更加看重经济性、安全性与高可靠性。
20世纪60年代以后,涡扇发动机逐渐取代涡喷发动机,现已成为民用大型干线客机和新型支线客机的主要动力。
经过40年的发展,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性能、经济型、安全可靠性、噪声和污染排放等指标均有了很大进步。
现役的主流民用航空发动机主要有CFM56、PW6000、GE90、Trent800等,整个国际市场被少数几家公司垄断。
我国在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方面,目前正在研制的推力在12-15吨级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A,专门为C919量身定做。
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分析报告

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一直是全球航空产业中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本报告旨在对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当前市场现状、主要竞争对手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预测。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我们力求为相关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市场参考,帮助业内企业和相关机构做出明智的决策。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概述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阐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总结。
2. 正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概况:对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状况、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2.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对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市场份额、产品特点、市场战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2.3 发展趋势和预测:对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变化、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3. 结论:对整体市场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并给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最后进行文章的结语。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现状、竞争对手情况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全面了解,可以为相关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市场营销战略制定,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市场投资建议。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客观地呈现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数据支持。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市场概况、主要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发展趋势和预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商用飞机发动机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随着航空业的持续增长,需求量将继续增加。
其次,主要竞争对手在技术水平、产品性能和市场份额上存在激烈竞争,各家企业需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营销,提高竞争力。
2014年发电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4年发电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发电机作为机械装备上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革新。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机的市场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自1996年重庆红岩内燃机有限责任公司首批生产两台180千瓦沼气发电机组、两台200千万稻壳煤气发电机组以来,我国生物质能发电机组就展现出了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我国自动化机组的发展也在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一批自动化组生产企业正在成长。
自20世纪80年代郑州电气装备总厂研制了我国第一台自动化汽车电站以来,先后有兰州电源车辆研究所、兰州电机厂等单位开发生产量自动化机组。
图表1:2008-2013年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销售收入走势(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发电机及发电机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商机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火力发电大机组比例较小,机组品种比较单一。
除了5%-6%的燃机和柴油发电机组外,都是常规火电机组,并且主要是燃煤机组;尤其是国产的大机组都按带基本负荷涉及,调峰运行能力较差;大型供热机组、空冷机组、燃烧无烟煤等特种机组数量和品种少,未形成规模;同时由于科研的投入力度不够,一些新技术的采用缺乏科学的试验。
我国风电机技术开发仍处于较低的水平。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几种风电机技术,我国只掌握了一种。
我国目前的发电机组已进入大容量、高参数的发展阶段,近10多年来已从国外引进很
多具有较高技术性能的机组,这些机组提高了发电煤炭利用率并且降低了污染。
航空发动机发展报告

航空发动机发展报告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作为飞机的心脏,不仅是飞机飞行的动力,也是促进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从最初的内燃机到现在的超音速喷气式发动机,其技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目前,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性能化:随着飞机性能的不断提升,对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各国正不断加大投入,研发更高推力、更轻重量、更低油耗的发动机。
2.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的智能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通过引入智能传感器、执行器等装置,实现对发动机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绿色环保: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航空发动机的环保性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各国正致力于研发更加环保的发动机,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数字化:数字化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发动机的远程监控和维护,提高发动机的维修性和可靠性。
5. 自主研发能力: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航空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各国正不断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总的来说,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人类的航空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航空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3月
目录
一、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 (3)
1、航空发动机的分类 (3)
2、航空发动机在军民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4)
3、典型航空发动机的组成部件和系统 (4)
4、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5)
二、航空发动机的战略地位 (6)
1、航空发动机:国家军事安全战略的需要 (6)
2、航空发动机:新经济的增长点 (8)
三、航空发动机行业政策利好 (9)
1、航空发动机行业的政策依赖性 (9)
2、国家政策: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可能获批 (10)
3、中航工业政策:资产证券化程度加深可期 (11)
四、航空发动机行业广阔的市场需求 (11)
1、航空发动机市场存在强劲的需求 (11)
(1)国际市场空间巨大,未来20年新增市值达1.2万亿美元 (11)
(2)未来20年国内民用市场新增市值可达1400亿美元 (12)
(3)未来20年军用市场新增市值有望达350亿美元 (14)
2、燃气轮机军民两用,非航空市场前景光明 (14)
五、航空发动机产业链及相关公司将受益 (16)
一、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
1、航空发动机的分类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所使用的主要航空发动机基本上可以分为活塞式和空气喷气式两大类。
其中,空气喷气式发动机又可以具体地分为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桨扇发动机、以及不包含压气机的冲压式发动机和脉动式发动机。
以上各种航空发动机中,活塞式发动机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冲压发动机等新型发动机技术尚不完全成熟,而涡喷、涡扇、涡轴、涡桨等发动机则是目前的主流。
2、航空发动机在军民领域用途十分广泛
在军用方面,现代战争往往是多兵种共同作战,航空发动机在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教练机、加油机、战斗机和轻型运输机上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民用方面,支线客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以及大中型宽体客机等对航空发动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需求。
在地面应用方面,燃气轮机还可以用于坦克、舰艇、移动电站、天然气和石油管线泵站等领域。
3、典型航空发动机的组成部件和系统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应用是目前最广泛的,其组成一般包括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等部件,以及燃油系统、控制系统等。
其中,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被称为“核心机”。
小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多用于战斗机,而大涵道比涡扇则用于民用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