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doc

合集下载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doc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doc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疼痛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与患者教育1、解热镇痛药用于镇痛一般不超过5日,如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去医院诊治。

2、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解热镇痛抗炎药宜在餐后服用;服药期间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

3、阿司匹林、布洛芬禁用于妊娠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4、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对对慢性钝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等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创伤性剧痛、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无效。

5、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后24h,症状未缓解,应立即就医。

反流性食管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心衰及心律失常患者慎用。

6、硫酸氨基葡萄糖制剂宜在饭时或饭后服用,可減少胃肠道不适。

7、布洛芬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上腹部痛等,偶尔可发生尿潴留和水肿,肾功能障碍患者应用本品后有急性肾衰竭的案例,因此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020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二】肠外营养的能量配比计算肠外营养——是指营养物从肠外,如静脉、肌肉、皮下、腹腔内等途径供给,其中以静脉为主要途径,故肠外营养亦可狭义地称为静脉营养。

静脉营养——是指通过静脉途径为患者供给营养的一种治疗方法。

肠外营养物质的组成——主要为糖、脂肪、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

肠外营养的供给量——因患者及疾病状态不同而不同,一般成人热量需求为24——32 kcal/kg·d,应根据患者的体重计算营养配方。

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与热量——1g葡萄糖提供4kcal热量,1g脂肪提供9kcal热量,1g氮提供4kcal热量。

糖、脂肪、氨基酸配比:在肠外营养中最佳的能量来源应是由糖和脂肪所组成的双能源系统,即非蛋白质热量(NPC)。

2020年最新版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2020年最新版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基本思路:辨证论治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 2.阴阳的互根互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 4.阴阳的相互转化推动、温煦、兴奋统属于阳;凝聚、滋润、抑制统属于阴。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

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如: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

治疗时采用泄其有余、补其不足。

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阴”。

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根理论:阳中求阴能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能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土-→水-→火-→金-→木。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120题完整版)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及答案(120题完整版)

2020年《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真题一、最佳选择题1.关于中药药学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药药学服务是以促进合理用药为核心的相关服务B.中药药学服务重点要加强中药学专业技术服务C.中药药学服务的内容不包括参与临床会诊D.提供中药药学服务的药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素养E.提供中药药学服务的药师必须具备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药事管理与法规知识【答案】C【解析】中药药学服务的主要实施内容:中药处方调剂、中药处方点评、用药咨询、中药医嘱审核、参与临床查房、开展药学查房、开展药学监护、参与临床会诊、患者用药教育、健康宣教、个体化药学服务及用药安全性检测等。

2.开创了中医学内伤杂病辨证论治体系,对后世临床医学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著作A.《黄帝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温疫论》E.《诸病源候论》【答案】C【解析】《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

3.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定的治法A.肝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采用滋水涵木法B.肝胃不和证临床表现为脘腹胀痛,采用抑木扶土法C.脾肾阳虚证临床表现为五更泄泻,采用益火补土法D.肺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采用金水相生法E.肺脾两虚证临床表现为痰多清稀,采用培土生金法【答案】B【解析】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4.根据藏象理论,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水液,泌别清浊,所属脏腑功能是A.肺通调水道B.脾运化水液C.肾主水液D.小肠主液E.大肠主津【答案】D【解析】小肠主受盛和化物,主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5.某女,2岁。

囟门迟闭,手足软弱,食少纳呆,智力低下。

分析其病变的主要原因是A.胃气虚B.卫气虚C.营气虚D.宗气虚E.元气虚【答案】E【解析】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

若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水谷失养,或因久病损耗,以致元气的生成不足或耗伤太过时,就会形成元气虚衰而产生种种病变。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

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习归纳2020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考点知识点复归纳1第一章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指导思想:整体观念基本思路:辨证论治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

病: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

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是"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依据。

阴阳的相互关系:1.阴阳的对立制约2.阴阳的互根互用3.阴阳的消长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推动、温煦、兴奋统属于阳;凝聚、滋润、抑制统属于阴。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

2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

治疗时采用“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如:阳胜则热--“热者寒之”、阴胜则寒--“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医治准绳: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缺乏,或为阴虚,或为阳虚。

医治时接纳泄其缺乏、补其缺乏。

阴虚不克不及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这类医治准绳亦称为“阳病治阴”。

若阳虚不克不及制阴而形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这类医治准绳也称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根理论:阳中求阴能使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能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火-→土-→金-→水-→木。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知识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重点知识第一章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务一、中药药学服务模式现代药学的发展有三个阶段传统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的阶段临床药学阶段:参与临床用药实践,促进合理用药。

更高层次的药学服务: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药物服务的具体内容包含与患者用药相关的全部需求中药处方调剂、中药处方点评、用药咨询、中药医嘱审核、参与临床查房、开展药学查房、开展药学监护、参与临床会诊、患者用药教育、健康宣教、个体化药学服务及用药安全性检测等。

二、中药药学服务新进展中药药学服务新进展药物重整患者入院、转科和出院时,药师通过核对新开的医嘱和已有的医嘱,比较患者目前的整体用药情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营养补充剂等)与医嘱是否一致,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过程。

开展中药药物警戒工作中药的临方炮制研究中药知识科普与药学信息服务向患者或医护人员提供合理的用药方法宣教,介绍最新药物治疗进展、药品新品种、药物间相互作用、禁忌证、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三、药学服务常用文献信息医学典籍特点《黄帝内经》最早的一部中医典籍,现存最早、最为系统的医学经典著作。

素问(阴阳五行脏腑)灵枢(针灸)。

《伤寒论》张仲景著,总结先秦两汉时代的医学成就,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称为“众方之祖”。

《金匮要略》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

《巢氏诸病源候论》第一部证候学专著,巢元方著。

《温疫论》第一部论瘟疫的专著,吴又可著。

本草典籍特点《本草经集注》陶弘景著。

整理南北朝以前的药物学资料,首次将药物按照自然属性分类;创设了诸病通用药专项,以病证类药,如治风项有防风、防己、独活等。

方书典籍特点《肘后备急方》东晋·葛洪著。

属急症手册。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

对后世妇婴专科有很大影响,孙思邈著提出大医精诚,大医习业。

《千金翼方》续《千金要方》,与《千金要方》合称《千金方》。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1、阴胜则阳病的病理表现是A.实寒B.虚寒C.实热D.虚热E.寒热错杂正确答案:A2、体内液态物质的运行、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气的哪些功能配合A.推动与温煦B.防御与固摄C.推动与固摄D.中介与推动E.温煦与凉润正确答案:C3、患者半月前冒雨淋湿后,出现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应诊为A.行痹B.痛痹C.着痹D.尪痹E.热痹正确答案:C4、5岁幼儿嗜食坚果,某日该儿童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来医院就诊。

来院后病情继续恶化,出现甚至改变、惊厥,查体: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询问家长得知,患儿发病前服用过某种坚果。

A.黏膜出血B.呼吸麻痹C.中毒性肝炎D.急性肾衰竭E.中毒性休克正确答案:B5、极易生虫的药材A.肉桂B.麦冬C.白芷D.赤芍E.连翘正确答案:C6、肝火犯肺属于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正确答案:D7、被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A.带脉B.督脉C.冲脉D.任脉E.阴维脉正确答案:C8、肾对水液代谢的作用为A.主疏泄水液B.主运化水液C.主藏水D.主水液E.主通调水道正确答案:D9、患者女,32岁。

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长期服用吲哚美辛,止痛效果良好。

近日准备生育,医生嘱咐孕妇及哺乳期禁用吲哚美辛。

A.制川草乌B.雷公藤C.桂枝D.细辛E.独活正确答案:A10、《中国中医药杂志》属于A.一次文献B.二次文献C.三次文献D.主动的药物信息服务E.被动的药物信息服务正确答案:A11、贯心脉以行气血,走息道以行呼吸的是A.宗气B.中气C.营气D.卫气E.元气正确答案:A12、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气虚血瘀证,宜选用的中成药是A.脑血栓片B.心脑静片C.通心络胶囊D.地黄饮子E.解语丹正确答案:C13、宜与细辛同贮的药材是A.蛤蚧B.红花C.绿豆D.人参E.樟脑正确答案:D14、预防药物性肾损伤,需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避免滥用。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3-2024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知识点总结归纳1、某男,35岁。

医师望舌形舌体胖嫩,色淡,其可能的病机是A.脾肾阳虚B.阴精亏损C.心脾热盛D.肝胆火盛E.气血两虚正确答案:A2、患者,男,58岁。

因右肩肩周疼痛复发,求诊于中医神经内科,病人自述已有10年病史。

经检查,该病人右肩肩周压痛明显,且右臂外展功能受阻,并伴外感风寒症状。

诊断为外感风寒诱发的风寒湿型肩周炎。

A.燥湿健脾B.清热解毒排脓C.温肺化痰D.祛风通络除湿E.清热利尿正确答案:D3、人体的生长发育需要A.气化B.气的推动C.气的防御D.气的固摄E.气的温煦正确答案:B4、用凉远凉,用温远温,属于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地制宜D.因病而治E.反治正确答案:A5、伤于生冷可A.致疳积B.化热C.发生腹痛D.聚湿生痰E.化生内热和疮疡正确答案:D6、石膏、龙骨等中药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用会A.产生络合物,妨碍吸收B.增强毒性C.产生沉淀,降低疗效D.抑制药物活性E.引发药源性肝病正确答案:B7、舌尖属于A.心肺B.肝胆C.脾胃D.肾E.肝肾正确答案:A8、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的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太阳膀胱经E.手太阳小肠经正确答案:D9、处方药名盐知柏调配应付A.生谷芽、炒谷芽B.炒白术、炒白芍C.知母、黄柏D.盐知母、盐黄柏E.酒知母、酒黄柏正确答案:D10、一支气管哮喘患者,血常规检查报告可能会出现A.中性粒细胞增多B.中性粒细胞减少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E.全血细胞减少正确答案:C11、症见肌肉关节剧痛,痛处拒按,固定不移,可有硬结或瘀斑。

中成药宜选用A.腰疼丸B.瘀血痹颗粒C.肾炎解热片D.五淋丸E.腰痹通胶囊正确答案:B12、不能与含鞣质类中药如虎杖、大黄、诃子、五倍子等同服的是( )A.阿司匹林B.胰岛素C.青霉素D.磺胺类E.奎尼丁正确答案:D13、中西药联用时,可与利尿药联用而减轻其口渴急副作用的是()A.真武汤B.小青龙汤C.桂枝汤D.四物汤E.芍药甘草汤正确答案:A14、可用于治疗前列腺炎的方剂是A.三十五味沉香丸B.十一味金色丸C.大月晶丸D.十三味冥丸E.六味安消丸正确答案:D15、痛痹的主要治法是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化痰祛瘀,滋养肝肾C.除湿通络,祛风散寒D.散寒通络,祛风除湿E.活血通络,祛瘀止痛正确答案:D16、某人从市场上买回冬虫夏草服用后,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2020新版大纲中医执业考试《中药学》复习要点__白医生

2020新版大纲中医执业考试《中药学》复习要点__白医生

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实),利水消肿治外感风寒表实证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夏月之麻黄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辛凉解表药)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治痰饮(苓桂术甘汤)、蓄水证(五苓散)胸痹(枳实薤白桂枝汤)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治疗脾胃气滞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称之为呕家圣药,也可解鱼蟹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炒炭)最为平和是发散药,可以风寒,风热(外风)防风:祛风解表(外风),胜湿止痛,止痉(内风)(防风,天南星,白附子,天麻,钩藤,为止痉植物药)称为治风通用药,所有动物药都有息风止痉功效。

防风可以治疗痛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主要治疗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主要治疗下半身风寒湿痹治疗太阳经的头痛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治疗巅顶头痛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干姜)主要治疗少阴头痛(脑中连齿)通鼻窍四药:细辛,白芷,苍耳子,辛夷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治疗阳明经头痛通鼻窍四药:细辛,白芷,苍耳子,辛夷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有小毒辛夷:散风寒,通鼻窍要包煎第二节辛凉解表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清利头目,祛风止痛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举阳气四药:葛根、柴胡、黄芪、升麻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兼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大部分子类药都有这个作用)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诃子也有开音的功效。

也可以治疗小儿夜啼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有凉血止血的功效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和野菊花的区别:野菊花主要功效是清热解毒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主要治疗颈背强痛。

治疗热泻热痢,脾虚泄泻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升举阳气四药:葛根、柴胡、黄芪、升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代表方栀子豉汤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
执业药师考试即将来临,在这个最后的备考时间中,对于一些重点知识点的记忆尤为重要,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汇总【三】
老年人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
(1)疮疡日久,大失血患者慎用解表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禁用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麻黄);实热证、津亏血虚者忌用温里药(附子)。

羚羊解毒片外感风寒会加重病情,川贝止咳糖浆应用于肺热咳嗽会加重病情。

(2)熟悉药品,恰当选择应用:
①麝香保心丸与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联用,相似功效的累加,出现不良反应;
②银杏叶片、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法莫替丁,形成螯合物,影响疗效,应分时应用,一般间隔 1 小时为宜;
③培元通脑胶囊、益心通脉胶囊、活血通脉片(人参、鹿茸、甘草)+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波糖、胰岛素),产生拮抗作用,不能联用,因甘草、人参、鹿茸具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升高血糖;
④甘草、鹿茸+阿司匹林,损伤胃粘膜,不能联用。

(3)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老年人用药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二】
饮片斗谱安排
1.高层: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

如月季花、白梅花、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厚朴花;地骨皮、千年健与五加皮;络石藤、青风藤与海风藤;密蒙花、谷精草、木贼草等。

2.中上层: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与甘草;山药、泽泻与牡丹皮;砂仁、豆蔻与木香等。

3.较下层: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和易污染的药物,如炭药。

4.最底层: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

如芦根与茅根;茵陈与金钱草;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灯心草与通草;竹茹与丝瓜络;薄荷与桑叶;荷叶与荷梗等。

5.可同放于一个药斗:经常一起配伍、同一药物不同炮制品、性能相似、处方的药对。

6.不可同放一斗中:属配伍禁忌的药、形状类似但功能不同。

如蒲黄与海金沙,紫苏子与菟丝子,山药与天花粉,杏仁与桃仁,厚朴与海桐皮,荆芥与紫苏叶,大蓟与小蓟,炙甘草与炙黄芪,当归与独活,制南星与象贝(浙贝),菟丝子与苏子,熟地与黄精,知母与玉竹,蛇床子与地肤子,玫瑰花与月季花,血余炭与干漆炭,韭菜子与葱子等。

7.药名相近,但性味功效不同的饮片不应排列在一起:如附子与白附子,藜芦与漏芦,天葵子与冬葵子等。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三】
医疗用毒性中药
毒性中药含毒性中药的中药材或中成药
乌头类药物中药材: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
中成药: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等
马钱子类药物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蟾酥类药物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
雄黄类药物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牛黄至宝丸、追风丸、牛黄醒消丸、紫金锭(散)、三品等
朱砂、轻粉、红粉类药物中成药: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散)、磁朱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四】
对养生防病的指导
善于养生者,就要修身养性,形神共养,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身心健康。

调摄时就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中医学的养生方法,贯穿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主要有顺时摄养、调摄精神、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饮食调养及运动锻炼等,无论在哪一方面的调摄,都应兼顾体质特征。

例如,在食疗方面,体质偏阳者,进食宜凉而忌热;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寒;形体肥胖者多痰湿,食宜清淡而忌肥甘;阴虚之体,饮食宜甘润生津之品,忌肥腻厚味、辛辣燥烈之品;阳虚之体宜多食温补之品。

在精神调摄方面,要根据个体体质特征,采用各种心理调节方法,以保持心理平衡,维持和增进心理健康。

如气郁质者,精神多抑郁不爽,神情多愁闷不乐,性格多孤僻内向,多愁善感,气度狭小,故应注意情感上的疏导,消解其不良情绪,以防过极。

阳虚质者,精神多萎靡不振,神情偏冷漠,多自卑而缺乏勇气,应帮助其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阴盛体质宜温忌寒。

2020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复习考点【五】
五官科用药
(一)鼻病类药
鼻病临床以鼻痒、鼻塞、流涕等为主要症状。

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患该病者;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患者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

鼻炎滴剂、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新夷鼻炎丸、鼻炎康片、藿胆片(二)耳鸣耳聋类药
耳鸣是指自觉耳内鸣响的听觉幻觉;耳聋则指听力减退,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出现。

突发性耳聋及对自身病情不了解者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去医院进行诊治。

滴耳油、耳聋左慈丸
(三)喉痹类药
喉痹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以咽喉痛为主要症状,重者可有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慢性主要表现为咽干、微痛,常有“吭”、“咯”的动作。

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患有此病时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行诊治。

复方南板蓝根片、复方鱼腥草片、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金嗓开音丸、青果丸、玄麦甘桔颗粒、清音丸、黄氏响声丸、铁笛丸、金果含片、清咽丸、利咽解毒颗粒
(四)牙痛类药
牙痛原因不明;慢性牙痛;牙痛剧烈;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行诊治。

口炎清颗粒、补肾固齿丸
(五)口疮类药
口疮是指口腔粘膜发生浅表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烧灼样疼痛。

反复发作者,儿童、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行诊治。

口腔溃疡散。

(六)眼病类药
眼病可分为沙眼、针眼、眼内翳障、迎风流泪、视疲劳等多种。

杞菊地黄丸、明目蒺藜丸、马应龙八宝眼膏、拔云退翳丸、麝珠明目滴眼液、珍视明滴眼液、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片、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