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化工废水处理方案

合集下载

合成氨工业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合成氨工业的水污染治理技术

在合成 氨的生产过程 中, 废水 的成分较复杂 , 造气 、 脱硫工序
2合成 氨工 业 的水污 染治 理技 术现 状
4结语
经 过了数十年的合成氨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 的研究 和开发 ,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 的飞速发展 ,作为重要 的国民经济产业 , 水污染治理工作 已经取得 了一定 的成效 ,但是合成 氨的产量不断 合成氨工业 的水 污染治理技术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高 。 笔者通过 提高 以及工业废水 的排放量不断加大使得治理效果并不 明显 。尤 对合 成氨工业水污染治理技术 的研究 , 虽然大 中型合成氨企业在 其是 中小型合成 氨企业的水污染治理设备投入较少导致水污染 的 治理方 面已取得一定 的进步 , 但整体看来仍不理想。我们应科学 、
1 . 3废水 成 分 复 杂
1 . 2排 放 点 多
水形成泥饼, 最后污泥外运用作农业肥料。
综 上所述 ,笔者相信在政府 的扶持 和相关专家 的指导下 , 合 中主要 的污染物有悬浮物 、 氨氮 、 硫化物等 ; 而在合成工序 中主要 成 氨企业能够处理好合成氨生产过程 中的水 污染治理 问题 , 寻找 污染物 为废 稀氨水。产生的水污染若不及时治理 , 则会对 当地 的 合 适的排污方式 , 确保 合成氨工 业 的可持续 发展 , 达到 良好 的环 水资源 和周 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境 效益 、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磷能充分的释放出来 , 防止污泥膨胀 。 3 . 2合成氨工业的水污染治 理工艺路线
1合成 氨 工业 生产 中水 污染特 点
合成氨是 指由氮 、 氢和催 化剂组成 的原材料 成分 , 经过 高温 由于合成氨工业 中的污水悬 浮物和氨氮的含量较高 , 并且在 高压直 接合 成制 氨的过程 。 在这一过程 中会对水资源造成极 大的 甲醛车 间还 包含 甲醛废水 , 废 水的可生 化性较好 , 所 以我们采用 污染 , 水污染 的特点如下 : “ 自然沉淀 + C A S S生物反应池 ” 结合 的工艺技术 路线 , 在 去除悬 1 . 1排 水 量 大 浮物和有机物的同时 , 脱氮功能也有所加强 。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 , 由于高温高压制氨 , 就需要大量的水来 工艺流程首先 ,合成氨企业工厂车间中排放的不达标污水通过

蒸氨废水处理工艺

蒸氨废水处理工艺

蒸氨废水处理工艺
蒸氨废水是指在制造合成氨过程中产生的含氨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氨氮和COD等有机物。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对蒸氨废水进行处理,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处理工艺:
酸化调节:将蒸氨废水通过酸化处理,将pH值降至3.5左右,利用酸将废水中的氨转化为铵离子,使氨的挥发减少,并且减少了氨对处理设备的腐蚀。

厌氧生物处理:将酸化后的废水送入厌氧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厌氧菌将铵离子还原为氨气,再与废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使废水中的COD得到去除。

好氧生物处理:将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送入好氧生物反应器中,通过好氧菌将废水中的氨和有机物降解,进一步减少废水中的氨氮和COD等污染物。

混凝沉淀:将好氧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加入混凝剂,形成较大的絮凝体,通过沉淀和过滤等方式去除废水中残留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等。

活性炭吸附:将经过混凝沉淀处理后的废水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和色度等。

反渗透处理:最后将经过以上工艺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和微量有机物,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处理水。

上述工艺主要是针对氨氮和COD等污染物进行处理,不同的废水处理厂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工艺组合来处理蒸氨废水,具体的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化工厂合成氨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化工厂合成氨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化工厂合成氨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化工厂合成氨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混合废水预处理:将合成氨有机废水与其他废水进行混合预处理,减少处理工艺的复杂性。

2. 酸洗:通过酸洗工艺来去除废水中的杂质物质,如铁、铜、镍等金属离子,以及一些难降解有机物。

3. 生物处理:将酸洗后的废水送入生物处理系统,利用菌群的作用进行生物降解。

生物处理一般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废水的特性来确定。

4. 深度处理:针对生物处理后仍含有一定浓度的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可以采用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工艺,如吸附、膜分离、化学氧化、活性炭吸附等方法。

5. 中水回用: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去盐处理后,可以作为工艺水或冲洗水回用,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化工厂合成氨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需要根据具体的废水特性、处理要求和环境要求进行选择和优化,以实现高效、经济、环保的废水处理效果。

合成氨废水处理浅述

合成氨废水处理浅述

合成氨废水处理浅述摘要:合成氨造气废水存在着排放量大、温度高、污水成分复杂的特点,是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论文简明介绍了该类废水的来源、特征及其处理技术现状,并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从混凝、沉淀、澄清、冷却各个环节分析了合成氨工业造气废水的处理工艺。

分析表明,选用合适配比和投加量的混凝剂与助凝剂能够经济、有效地提高废水中COD和悬浮物的去除率;适当增大平流沉淀池设计的停留时间并保证沉淀池进出水端配水均匀能够使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沉淀更加彻底;于平流沉淀池和冷却塔之间增设斜管式微涡流澄清池不仅能够提高废水中小颗粒悬浮物的去除率而且能够提高冷却塔的使用寿命;选用耐高温、片间距较大的、不易阻塞、且支撑刚度较大的冷却塔填料以及耐腐蚀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冷却塔是造气废水得到有效处理的保证之一。

最后,论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对造气废水处理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

指出改进造气工艺以减少造气废水排放的污染物含量、加强废水排放与收集的管理、优化创新造气废水处理技术是未来合成氨造气废水治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合成氨,造气废水,处理引言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

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我国合成氨工业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特别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合成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总产量已位居世界之首。

然而,合成氨工业即是耗水大户,也是排污大户,主要存在着吨氨废水排放量大、水污染排放点多、污水成分复杂等问题。

多年来,水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合成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中,造气工段排放的废水具有高温、高污染和污染物成分复杂的特点,是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

1合成氨工业造气废水来源及特点以无烟煤或焦炭生产合成氨的过程中,每生产1t合成氨可排出造气废水50t~80t。

合成氨厂氨氮排放水处理技术探讨

合成氨厂氨氮排放水处理技术探讨

合成氨厂氨氮排放水处理技术探讨(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301)一、前言合成氨厂在人工固氮的同时,氨的流失是比较严重的。

这些氨蓄积在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中,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过了自然还原能力,就造成了对自然界的氮污染。

大多数氨是通过废水排放流失的,这同时也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如何降低废水中氨的排放浓度,控制氨的排放总量,一直是困扰合成氨厂的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从选择去除法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降低水体中氨的浓度,或回收氨或脱取氮,总之尽量减少氨的排放。

二、水体中脱氮的不同方法及效果2.1方法综述降低排放水中氨的浓度实际上是一个从水中脱氮(回收氨可看作其特例)的过程。

排放水脱氮技术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类:膜分离法、选择去除法和微生物同化吸收法。

如下图。

图1 脱氮方法分枝用膜分离法处理工业氨氮废水,尽管发展前景看好,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应用较少。

空气吹除法通常是将水中的氨用空气吹入大气,要造成二次污染。

离子交换树脂法和加氯法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真正技术成熟的处理方法是蒸汽汽提法和生物法。

蒸汽汽提法主要用于以回收氨和尿素为目的的治理与控制上,特别适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氨氮废水。

生物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氨氮废水。

2.2蒸汽汽提法蒸汽汽提法脱氮:用蒸汽和废水直接接触,将废水中挥发性的氨按一定比例扩散到气相中去,从而达到从废水中分离氨的目的的方法。

合成氨低变工艺冷凝液的处理就是运用此法的一个成功的范例。

该汽提过程是在一填料塔内用一部分中压过热蒸汽进行的。

工艺冷凝液经汽提塔排出液预热后自塔顶进入塔内,汽提蒸汽则从塔底送入。

蒸汽与工艺冷凝液在填料层逆流接触。

中压蒸汽加热工艺冷凝液,并降低汽提塔气相中各杂质组分的分压,从而使冷凝液中的杂质组分被汽提出来,主要是NH3和CO2。

汽提气自塔顶出来后作为工艺蒸汽送到一段炉转化制气。

塔底出来的汽提冷凝液经换热器、冷却器冷却后,送到脱盐水装置作为高压锅炉的给水。

合成氨弛放气洗涤塔具有与汽提塔类似的结构。

合成氨生产的三废治理

合成氨生产的三废治理

合成氨生产的三废治理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存在三大废物:尿素生产废水、合成氨生产废液和废气,这些废物的排放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危害。

因此,对这些废物进行有效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尿素生产废水治理尿素生产废水是指尿素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

该废水中主要含有尿素、尿酸、亚硫酸及其它有机及无机杂质等,这些物质对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该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可采用以下几种治理方法。

1、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指利用微生物代谢等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方法。

该方法处理成本较低、污泥量小,且对水体污染物性能的适应能力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尿素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2、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指利用化学法将污水中有机物转化成无公物的方法。

化学处理法有氧化法、还原法、中和法等。

化学处理法处理技术熟练,对处理后的水质能够做到达到排放标准,但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指利用物理隔离作用将水中的污染物与水分离开来的方法。

膜分离法可分为微滤、超滤、反渗透等方法。

该法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处理成本较低、运行实际简便等优点。

合成氨生产废液即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无机酸、氨水及其它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废液。

该废液具有酸碱性强、化学组成复杂的特点。

为了达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对该废液进行有效的治理是至关重要的。

1、中和法中和法是指将废液中强酸或强碱与适量的中和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反应,使废液酸碱度逐渐趋于中性的方法。

中和法可将酸根离子或碱根离子转化为中性离子,使废液的酸碱度趋于中性,并提高废液中某些离子的沉降速度。

2、沉淀法沉淀法是指通过添加合适的化学试剂,将废液中的污染物转化成难溶、沉淀的固体,然后采取过滤、吸滤等方式将固体沉淀分离出来的方法。

沉淀法处理技术简单、投资成本少,并且对处理后的废液有营养成分回收的作用,是一种较为经济有效的废液处理方法。

3、捆绑剂法捆绑剂法是指利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将废液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绑定固定,转化成不易挥发的无机复合物,以达到废液治理的目的。

浅议合成氨污水处理工艺

浅议合成氨污水处理工艺

浅议合成氨污水处理工艺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一下使用SBR污水处理法处理合成氨污水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及可行性。

关键词:合成氨环境污染处理工艺水污染经济的高度繁荣是各国发展的重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本文正是从合成氨污水的处理来论证治理水体污染的可行性。

一、合成氨污水的水质特征在将合成氨污水处理之前,我们对污水废水做一个定义。

化工厂生产或者日常生活之后,产生了各种形式的污水,既不能用来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需,也不能成为工厂的工业用水。

这些污水要经过处理,才能做到不对正常水体资源和环境造成污染。

根据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列出污水水质见下表。

一般来说废水水质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出水才能排放。

二、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在进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介绍时,我们首先会有一个假定的污水排放量以及相关的一些污水要素。

目前比较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法是SBR。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根据SBR处理工艺的特点,它的处理流程是先让污水进入事故井,事故井之后,会有专门的污水泵房。

污水泵房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提供污水进水动力的一个环节,然后就是第一步的简单沉淀处理,这部分要用的是平流式沉砂池。

这是通过水流的平流方式进行第一步的大颗粒污染物的处理。

而下一步环节是SBR 污水处理法的关键所在,这就是SBR反应器。

合成氨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合成氨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合成氨废水处理工艺设计前言合成氨改造工程完成后,为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不致危害环境,同时为贯彻环保“三同时”原则,应对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设计工艺由于硝胺和尿素车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氨氮废水属于高浓度废水,必须在生物脱氮之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采用氨氮在碱性条件下溶解度较低的特点,进行气提脱氮,大幅度降低废水中的氨氮指标,经过生物脱氮一般能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为严格达到新疆地方排放标准须采用离子交换作三级处理。

1、污水处理工艺主要由三个主要单元组成:预处理、生物脱氮处理及离子交换处理预处理包括格栅、集水池、气提塔(或同时包括吸附塔)等,主要任务是调节水量、均匀水质、调节废水PH值、脱氮,以利于后续处理设施。

来水经格栅隔除其中可能含有的漂浮物或其他杂质,进入集水调节池,由于排水方式为连续式,因此集水调节池可设计水力停留时间Ih,同时加碱调节PH值至10.8左右,使废水中的氨氮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为主,通过气提将游离氨大部分脱除,经过脱氨的废水通过加酸将PH值调节至中性状态。

生物脱氮处理经过预处理的废水自流进入中间水池I,经提升进入CASS池(如果同时有生活污水加入则可以减少碳源的投加)。

CASS系统处理含氮废水的原理如下:CASS处理系统又称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是SBR法的一种优化变型,所以亦是一种“充水和排水”的活性污泥法,废水按一定周期和阶段得到处理,每一循环有下列各个阶段组成:D充水/曝气2)无进水/沉淀3)撇水4)闲置上述各个阶段组成一个循环,并不断重复,循环开始时,由于充水,池子中水位由某一最低水位开始上升,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曝气和混和后,停止曝气,以使活性污泥进行絮凝并在一个静止的环境中沉淀,在完成沉淀阶段后,由一个移动式撇水堰排出已处理的上清液,使水位下降至设定水位,然后再重复上述过程。

为保持池子中有一个合适的污泥浓度,需要根据产生的污泥量排出剩余污泥;排出剩余污泥一般在沉淀阶段结束后进行,排出污泥浓度可达10g∕1.,因此与其它活性污泥法相比,CASS系统排出的剩余污泥量最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氨化工废水处理方案第一部份合成氨工业简介1.1总论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

在工业方面,硝酸、各种含氮的无机盐及有机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

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合成氨生产排放废水中组成复杂,氯离子含量高、腐蚀性强,处理难度大,在当前合成氨工业企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条件下,多数企业难以实现全面达标排放。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很大,污染程度仍处在相当高的水平。

其中2002年全国工业部门氨氮排放总量为42.1万吨,其中化工制造业排放总量约为21.4万吨,占50.8%。

为此,整合自身的在污水治理工程方面的经验和对合成氨行业多家企业进行摸底交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治理设施工艺系统,能满足合成氨行业废水治理的要求。

工艺技术条件成熟,操作简单,耐冲击负荷,适应水质变化,控制灵活,是适合合成氨工业末端污水治理的一套成熟可靠工艺。

1.2技术特点末端治理技术(1)氨吹脱组合系统:在吹脱设备中,使废水和空气相接触,并不断排出气体,以改变气体相浓度,始终保持实际浓度小于该条件下的平衡浓度,这样废水中溶解的气体就能不断转入气相,使废水得到处理。

根据特殊情况下高浓度废水进水浓度400-1000mg/l左右,采用1级吹脱工艺与3级循环水池吹脱组合即能满足生化进水要求需要。

氨氮吹脱塔采用高密度的填料塔,填料采用直径25mm聚丙烯鲍尔环填充在塔内,采用C型烟斗式陶瓷喷头配水,其最大流量0.5m3/h;雾化状况好,喷雾角度70°;当废水的pH值在11的时,游离氨的浓度在90%,通过从塔底进入空气,含氨氮的废液从塔顶均匀进入,控制废水温度在30°左右对废水进行鼓风吹脱,在吹脱塔下部设置调节pH的吹脱循环水池,分三格,设置2台循环水泵进行废水提升循环吹脱使用,废水中氨氮的去除率50%以上。

采用先进的吹脱工艺,保证物化系统对含高氨氮废水的预处理上能达到进入生化系统进水水质要求,从而在整个工艺系统上保证氨氮排放指标在排放要求之内。

(2)前置反硝化和后置反硝化组合系统:生物脱氮处理采用前置反硝化和后置反硝化组合,生化进水的氨氮指标控制在200mg/l以内,脱氮效率80%,混合液回流比要在400%的回流量,采用2级脱氮组合的工艺,前置反硝化和后置反硝化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组合,组成顺畅的2级脱氮工艺,无需设置2组前置的反硝化池,减少了工艺构筑物、节省了占地面积和工艺回流系统投资、管理运行成本等。

且该工艺能有效保证不会造成外加的碳源可能造成的COD升高问题从而影响出水COD不达标问题。

工艺流程组合合理顺畅,实现多级除氮硝化交替缺氧好氧的可控灵活形式,通过控制曝气系统的供氧情况和回流量,从而控制反硝化和硝化的停留时间等,提高了工艺的耐冲击负荷性,操作的灵活性,具有ICEAS的相似功能,又避免了ICEAS电控系统复杂,操作人员不容易掌握操作的情况。

独特的前置反硝化、后置反硝化工艺,具备了高氨氮负荷的去除能力,是一套较为理想,且适合企业选择的工艺流程。

第二歩部分初步技术方案2.1概述2.1.1项目概述福建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生产经营高效化肥为主的省百家重点企业,全国化工行业百强企业。

主产品年生产能力:尿素20万吨、食用二氧化碳2万吨,工业硅2万吨,与中国中化集团合资生产高效三元复合肥20万吨。

公司将以合成氨为核心,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形成合成氨16万吨;尿素20万吨;复合肥30万吨;硝酸铵6万吨;工业结晶硅2万吨,食品二氧化碳3万吨能力和12MW热电联产装置规模,步入大型企业行列。

2.1.2合成氨过程合成氨的生产方法一般包括三个基本阶段:1、原料气制备阶段(1)造气阶段(造气车间)合成氨需要纯净的氢、氮混合气体,氢氮比约为3(3:1)。

以煤、焦煤为原料制备制备原料气分为2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产半水煤气阶段,也叫制气阶段。

其计量方程式为:2C+O2+3.76N2=2CO+3.76N2+248.7kj5C+5H2O=5CO+5H2-590.5kj总反应为:7C+5H2O+O2+3.76N2=7CO+5H2+3.76N2-341.8kj半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在下阶段的变换反应中转化为氢气(转化率为90%),这样可使氢氮比达到3左右。

第二阶段是CO的变换阶段(变换车间)CO+H2O=CO2+H2+43kj变化时用铁铬或铁镁作催化剂。

(2)净化阶段(净化车间)原料气需经过净化后才能满足合成氨的要求。

净化的要求是清除变换后生成的CO2(约含30%),残余的CO(2-3%)以及微量的氧气、硫化氢等。

此外还有一些气体,如甲烷、氩虽对催化剂无毒,但会影响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在可能条件下也应尽可能除去。

工业脱硫方法种类很多,通常是采用物理或化学吸收的方法,常用的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等。

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法脱除CO2。

根据吸收剂性能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物理吸收法,如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Selexol),碳酸丙烯酯法。

精馏过程多采用采用甲烷化。

2、氨的合成(合成车间)氨合成将纯净的氢、氮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氨。

氨的合成是提供液氨产品的工序,是整个合成氨生产过程的核心部分。

氨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由于反应后气体中氨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0%~20%,故采用未反应氢氮气循环的流程。

氨合成反应式如下:N2+3H2=2NH3(g)--92.4kJ/mol3、氨的分离分离氨时先用冷水冷却,使绝大部分氨液化而分离出来,再在较低的温度下,用冷冻机使为数量不多的氨进一步冷凝分离。

分离氨后的混合气,作为循环气,再导入合成塔。

2.1.3废水来源造气及脱硫洗涤水经澄清、降温后循环使用系统水膨胀,氨氮含量:~600mg/L悬浮物SS:~100mg/L。

该外排水其氨氮含量严重超标,必须送废水末端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循环凉水塔系统(合成工序、脱硫、变换及甲烷化、压缩机)排水、设备冷却回水、设备洗涤水等,其氨氮含量:~200mg/L。

水汽车间的废水包括脱盐水、软化水处理系统,其氨氮含量末超标,可达标排放。

锅炉烟气系统除尘脱硫废水排放进入沉淀池沉淀后,部分外排水。

以及合成铜洗含氨废水及合成尿素的循环用水定期外排水等。

2.2设计进出水质2.2.1进水水质1、进水悬浮物≤100mg/L;2、进水COD :20~1000 mg/L,其中:大部分时间在20~60 mg/L ;60~400mg/L时段主要发生在生产不正常时候,持续时间约24小时,每个月发生1~3次;400~1000mg/L时段主要发生在停车检修排放的时候,持续时间约96小时,但只有三个月停车检修排放一次。

3、进水氨氮NH3-N:20~1000 mg/L,其中:大部分时间在20~40 mg/L ;40~100mg/L时段主要发生在生产不正常时候,持续时间约24小时,每个月发生约1次;100~1000mg/L时段主要发生在停车检修排放的时候,持续时间约96小时,但只有三个月停车检修排放一次。

4、进水总氮:40~1500 mg/L,其中:大部分时间在40~60 mg/L ;60~150mg/L时段主要发生在生产不正常时候,持续时间约24小时,每个月发生约1次;100~1000mg/L时段主要发生在停车检修排放的时候,持续时间约96小时,但只有三个月停车检修排放一次。

5、水温20~45℃;6、pH值5~9;7、盐含量≤300 mg/L;结合对合成氨行业废水的调查情况和业主提供的相关水质指标,进水水质指标在如下:针对每个月发生的生产不正常情况及检停修排放等特殊情况,设置单独的预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设计水质按照厂方提供的最高进水水质设计。

一般情况由于进食氨氮能满足微生物处理条件,将直接进入废水调节系统进行处理。

2.2.2出水水质(1)污水部分结合对纯碱行业废水的调查情况和业主提供的相关出水水质指标,出水水质指标一般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2)中水部分另企业要求做中水回用,提出了出水水质要求,参看下表:2.3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2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一19937.《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CECS97:97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0.《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11.《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8612.《污水处理设备通用技术条件》JB/T 8938-199913.《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1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1016.《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J68-8917.《钢结构设计规范》BJ17-881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GJ94-9420.《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2.《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1024.《建筑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9626.其他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相关工程经验及业主提供的水质要求。

2.4治理工艺选择目前氨氮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物理方法有反渗透、蒸馏、土壤灌溉,化学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空气吹脱、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法、电渗透、电化学处理、催化裂解法,生物方法有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等。

但很多方法并不适合纯碱废水处理。

2.3.1物理法(1)空气吹脱法空气吹脱法是使水作为不连续相与空气接触,利用水中组份的实际浓度与平衡浓度之间的差异,使氨氮转移至气相而除去。

此法可将废水PH值调至碱性(9-11),废水中离子态NH4-N转为分子态铵,然后通入空气将氨除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