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业废水处理

合集下载

甲醇及合成氨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甲醇及合成氨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
20 0 70 0mg L 间 波 动 , 计 排 放 量 1 ~ l / 0 0 / 设 0 5t
汽提 焚烧处 理 甲醇 精馏 残液 的工 艺 , 取得 了 良好 并 的运 行效果 。2 0 0 8年 , 公 司针 对合 成 氨生 产 过程 该 中废水 超标 排放 的 问题 , 借鉴 甲醇 精 馏残 液 处 理工
第 3 卷 第 2期 1 21 0 0年 4月
化 学工 业 与工 程 技术 J u n l f Ch mia n u ty & En n eig o r a e c lI d sr o giern
V0131 N o . .2 Apr,2 0 . 01
甲醇 及 合 成 氨 工 业 废 水 的 处 理 技 术
h 。该 部分 废 水 原 设 计 送 人 甲醇 工 业 废 水 处 理 站 ,
采用 嗜 甲基 菌 生化 法处 理 , 废 水 处 理站 自运行 以 但 来 , 直 未 能达 到 连续 正 常运 行 , 其是 从 2 0 一 尤 0 5年
合成 氨 工艺 冷 凝液 是 在 氨生 产 过程 中 , 化炉 转 内天然 气与 蒸汽进 行 转 化 反 应后 产 生 的 工艺 水 , 经 过 中、 温 变 换 后 该 工 艺 冷 凝 液 中溶 解 有 微 量 的 低
艺 及 国内外 大型合 成 氨装置生 产过 程 中氨工艺 废水
处 理 的经验 , 建设 了 1套 合 成 氨工 艺冷 凝 液及 甲醇 精 馏残 液的综 合处理 设施 , 过近 1年 的实际运 行 , 通
取 得 了 良好 的 效 果 。 1 生 产 废 水 的 水 质 情 况
1 1 合 成 氨 工 艺冷 凝 液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王 会 强 , 俊 庆 张

合成氨 水排放标准

合成氨 水排放标准

合成氨水排放标准
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医药等领域。

然而,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氨氮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各国都对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水排放标准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中国,合成氨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水污染排放标准,对废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进行监测和控制。

根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规定,合成氨生产企业废水中氨氮的排放标准为30mg/L,总氮的排放标准为100mg/L,总磷的排放标准为1mg/L。

此外,还要求企业必须配备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排放。

为了达到这些严格的排放标准,合成氨生产企业通常采用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等多种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氨氮的方法,通过好氧和厌氧生物反应器等设备,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氨氮转化为无害物质。

化学处理则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废水进行处理,通常采用混凝沉淀、氧化还原、中和沉淀等方法,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沉淀物或气体,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除了对废水进行处理外,合成氨生产企业还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回收利用。

通过采用膜分离、蒸馏浓缩等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水分和有用的物质进行分离,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合成氨生产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水排放标准,加强废水处理和回收利用工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清洁、美丽的生活环境。

合成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合成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附件2合成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防治环境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规范污染治理和管理行为,引领合成氨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进步,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制定本技术政策。

(二)本技术政策所称的合成氨工业是指以煤、天然气、油等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和以合成氨为原料生产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以及醇氨联产的生产过程。

(三)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合成氨工业污染防治可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法,包括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鼓励研发的新技术等内容,为合成氨工业环境保护相关规划、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许可等环境管理和企业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指导。

(四)合成氨工业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因地制宜,按生态环境功能区要求合理布局,加快淘汰技术水平较低的落后产能。

(五)合成氨工业应遵循全过程污染防治的原则,实行清洁生产、末端治理、风险防范的综合防治技术路线。

(六)合成氨生产企业应加强污染物排放全面监控,全面掌握常规及特征污染物排放的特点和规律,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和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研发和应用达到更低排放水平的污染防治技术。

二、清洁生产(七)新建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项目应采用水煤浆、干煤粉等加压连续气化工艺;现有采用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工艺的合成氨生产企业扩建时,应采用加压连续气化工艺。

(八)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企业应淘汰天然气常压间歇催化转化制气生产工艺。

(九)以无烟块煤为原料采用固定层间歇式煤气化工艺的合成氨生产企业应采用碱液法半水煤气脱硫工艺技术,并配套硫磺回收装置,淘汰氨水液相半水煤气脱硫工艺。

(十)合成氨生产企业应采用一氧化碳低温、宽温耐硫变换及适宜于一氧化碳含量较高情况的等温变换工艺,淘汰一氧化碳常压变换及全中温变换(高温变换)工艺。

(十一)合成氨生产企业应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实际条件选择低温甲醇洗、变压吸附法(PSA法)、聚乙二醇二甲醚法(NHD法)、甲基二乙醇胺法(MDEA法)、碳酸丙烯酯法(PC法)等原料气脱碳技术。

GB-13458-2013合成氨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GB-13458-2013合成氨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GB-13458-2013合成氨⼯业废⽔排放标准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3458-2013代替GB13458-2001合成氨⼯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ischargestandardofwaterpollutantsforammoniaindustry(发布稿)本电⼦版为发布稿。

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本为准。

2013-03-14发布2013-07-01实施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13458-2013I⽬次前⾔ (II)1适⽤范围 (1)2规范性引⽤⽂件 (1)3术语和定义 (2)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2)5⽔污染物监测要求 (4)6实施与监督 (5)GB13458-2013II前⾔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中华⼈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合成氨⼯业⽣产⼯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业企业⽣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要求。

本标准中的污染物排放浓度均为质量浓度。

合成氨⼯业企业排放⼤⽓污染物(含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限值。

本标准⾸次发布于1992年,2001年第⼀次修订,本次为第⼆次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根据落实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管理和执法⼯作的需要,调整了控制排放的污染物项⽬,提⾼了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取消了按污⽔去向分级控制的规定;——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式的转变,引导合成氨⼯业⽣产⼯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向,规定了⽔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为完善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规范⽔污染物排放⾏为,适应国家⽔污染防治⼯作的需要,增加了⽔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

硫酸铵镁法往除氨氮[说明]

硫酸铵镁法往除氨氮[说明]

硫酸铵镁法去除氨氮引言:目前,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有空气蒸汽气提法、吹脱法、离子交换法、生物合成硝化法、化学沉淀法等,但均有不足之处,如气提法能耗高、容易结垢,并且必须进行后处理,否则会产生二次污染。

用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其能量消耗高,产生大气污染;吹脱法需要在pH高于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用石灰调整pH值会使吹脱塔结垢,因此吹脱法的应用受到限制;吹脱效果还受到水温的影响;另外,由于吹脱塔的投资很高,维护不方便,国外一些吹脱塔基本上都己停运行。

吸附法受平衡过程控制,不可能除去废水中少量的氨氮,离子交换法树脂用量较大,再生频繁,废水需预处理除去悬浮物。

生物硝化反硝化法是现阶段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工艺较为成熟,并已进人工业应用领域,但该法的缺点是温度及废水中的某些组分较易干扰进程,且占地面积大、反应速度慢、污泥驯化时间长,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常规的化学沉淀法采用铁盐、铝盐、石灰法,将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较差,给整个工艺增加困难。

上述方法的共同不足之处是处理后的氨氮无法回收利用。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面,不仅要追求高效脱氮的环境治理目标,还要追求节能减耗、避免二次污染、充分回收有价值的氨资源等更高层次的环境经济效益目标,才是治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比较理想的技术发展方向。

磷酸铵镁沉淀法1.1概述磷酸铵镁(MgNH4PO4·6H2O)俗称鸟粪石,英文名称struvite(magnesiumammoniumphosphate),简称MAP,白色粉末无机晶体矿物,相对密度1.71。

MAP是一种高效的缓释肥料,在沉淀过程中不吸收重金属和有机物。

此外,它可用作饲料添加剂化、学试剂、结构制品阻火剂等。

1.2原理磷酸铵镁沉淀法,又称化学沉淀法、MAP法。

MAP法脱除废水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镁盐和磷酸盐,使Mg2+、PO43-(或HPO42-)与废水中的NH4+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复盐(MgNH4PO4·6H2O)沉淀,从而将NH4+脱除。

氨氮废水处理

氨氮废水处理

氨氮废水处理随着化肥、石油化工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由此而产生的高氨氮废水也成为行业发展制约因素之一。

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

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氨氮检测的污水预处理方法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它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

为此,在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

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污水,则用蒸馏法消除干扰。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并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可加硫酸将水样酸化至pH小于2,于2~5℃下存放。

酸化样品应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而玷污。

一、絮凝沉淀法实验原理:加适量的硫酸锌于水样中,并加氢氧化钠使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再经过滤除去颜色和浑浊等。

实验设备: 100ml具塞比色管。

试剂10%硫酸锌溶液;称取10g硫酸锌溶于水,稀释至100ml。

25%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5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

硫酸,密度1.84。

实验步骤:用量桶量取100ml水样,倒入200ml烧杯中,加入1ml%的硫酸锌溶液和0.1~0.2ml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放置使沉淀,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

二、蒸馏法实验原理:调节水样的pH使在6.0~7.0的范围,加入适量氧化镁使呈微碱性,蒸馏释放出的氨被吸收于硫酸或硼酸溶液中。

采用纳氏比色法,以硼酸溶液微吸收液。

实验设备: 带氮球的定氮蒸馏装置:500ml凯氏烧瓶、氮球、直形冷凝管和导管试剂水样稀释及试剂配置均用无氨水。

1)无氨水的制备蒸馏法:每升蒸馏水中加入0.1ml盐酸,在全玻璃蒸馏器中重蒸馏,弃去50ml初馏液,接取其余馏出液于具塞磨口的玻璃瓶中,密塞保存。

2)1mol/L盐酸溶液3)1mol/L氢氧化钠溶液4)轻质氧化镁(MgO):将氧化镁在500℃下加热,以除去碳酸盐。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化工行业之一,但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水污染物排放。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我国对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首先,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和排放来源进行了规定。

针对废水中的氨氮、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制定了具体的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

这些限值和要求旨在控制废水排放的浓度和总量,确保排放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境质量标准。

其次,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提出了具体要求。

合成氨生产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适当的处理工艺和设备,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此外,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对污水排放的监测和报告进行了规定。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对废水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并向环保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污水排放中的问题,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要求。

在实施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严格遵守排放标准的要求。

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促使其改正违法行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

总的来说,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保护水环境,减少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各合成氨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排放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提高环保意识,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对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和管理,共同维护良好的水环境质量。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实施

Ke y wo r d s  ̄ h i g h p r e s s u r e w e l d e d r e l i e f v a l v e ; b l o w- o f p r e s s u r e ; s e t t i n g o n l i n e
《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正式实施
h i g h e r e c o n o mi c a l e ic f i e n c y,s t r o n g e r a p p l i c a b i l i t y ,h i g h e r a c c u r a c y a n d s a f e t y .
a n d i s un s a f e a n d u ne c o no mi c .Se t t i n g t h e b l o w—o f p r e s s u r e o f r e l i e f v a l v e o n l i n e ma i n t a i n s t 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防止 水 体 富 营养 化 , 新 标 准 中增 加 了 总 氮 、 总 磷 两 项 污 染 物 控 制 指标 , 总 氮 为 硝 酸 盐氮 、 亚硝酸盐氮、 氨氮与有机氮的总称 . 总磷 是有 机 磷 和 无 机 磷 的 总 和 , 两 者 都 是 反 映 水 体 富 营养 化 的 主要 指 标 。 对 于 现 有 企 业 总 氮 的 直 接 排放 和 间接 排 放 限值 分
由于 排 放 限值 更 加 严 格 , 很 多 企业 的废 水 处 理设 施 面 临 升级 改 造 , 一些规模小、 污 染 物排 放 量 大 的 企业 将 面 临以实 现 集 约 化 、 大 型化 发 展 的 合成 氨工 业 来 说 , 新 标 准 的实 施 将 有 效加 快 这 一 进 程 . 并 带 动 相 关 环境 污染 防治 技 术 的开 发 应 用 。 据初步测算 , 新 标准执行后 , 现有企业约 4 0 %可 达 标 排 放 . 加上新建企业 , 约有 6 0 % 的企 业 可 以 实现 生 产 废 水 零 排 放 和 循 环 水 超 低 排 放 。 合成氨工业 2 0 1 5年 的 废 水 量 、 C O D、 氨氮排放量将 比 2 0 1 2年 削减 6 8 . 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氨工业废水处理作者:尹巧珍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1671 评论:0更新日期:2011年09月23日摘要:合成氨废水具有高氨氮的特点,高氨氮污水的治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一种常用有效的污水治理手段:磷酸铵镁沉淀法回收氨氮,有效地治理了高氨氮废水,具有节能减耗、无二次污染和污染物可得到充分回收利用等特点,是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关键字:合成氨,废水处理,磷酸铵镁沉淀法。

引言:目前,含氨氮废水的处理技术,有空气蒸汽气提法、吹脱法、离子交换法、生物合成硝化法、化学沉淀法等,但均有不足之处,如气提法能耗高、容易结垢,并且必须进行后处理,否则会产生二次污染。

用吹脱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其能量消耗高,产生大气污染;吹脱法需要在pH 高于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用石灰调整pH 值会使吹脱塔结垢,因此吹脱法的应用受到限制;吹脱效果还受到水温的影响;另外,由于吹脱塔的投资很高,维护不方便,国外一些吹脱塔基本上都己停运行。

吸附法受平衡过程控制,不可能除去废水中少量的氨氮,离子交换法树脂用量较大,再生频繁,废水需预处理除去悬浮物。

生物硝化反硝化法是现阶段较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工艺较为成熟,并已进人工业应用领域,但该法的缺点是温度及废水中的某些组分较易干扰进程,且占地面积大、反应速度慢、污泥驯化时间长,对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常规的化学沉淀法采用铁盐、铝盐、石灰法,将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的浓缩脱水性能较差,给整个工艺增加困难。

上述方法的共同不足之处是处理后的氨氮无法回收利用。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面,不仅要追求高效脱氮的环境治理目标,还要追求节能减耗、避免二次污染、充分回收有价值的氨资源等更高层次的环境经济效益目标,才是治理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比较理想的技术发展方向。

磷酸铵镁沉淀法1.1 概述磷酸铵镁(MgNH4PO4·6H2O)俗称鸟粪石,英文名称struvite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简称MAP,白色粉末无机晶体矿物,相对密度1.71。

MAP是一种高效的缓释肥料,在沉淀过程中不吸收重金属和有机物。

此外,它可用作饲料添加剂化、学试剂、结构制品阻火剂等。

1.2 原理磷酸铵镁沉淀法,又称化学沉淀法、MAP 法。

MAP法脱除废水中氨氮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镁盐和磷酸盐,使Mg2+、PO43-(或HPO42-)与废水中的NH4+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复盐(MgNH4PO4·6H2O)沉淀,从而将NH4+脱除。

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处理各种浓度的氨氮废水,在高效脱氮的同时能充分回收氨,所得到的沉淀物MgNH4PO4可作为复合肥料,因此该法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3 影响磷酸铵镁形成因素1.3.1 反应时间。

研究表明[2],鸟粪石结晶法反应时间对氨氮的去除率影响很小,因此鸟粪石结晶沉淀法的反应时间主要取决于鸟粪石晶体的成核速率和成长速率。

应用MAP 法处理氨氮废水时,使用适宜的搅拌速度和控制适当的反应时间,能使药剂充分作用,使MAP 反应充分进行,有利于MAP 的结晶作用和晶体的发育与沉淀析出。

但反应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破坏鸟粪石的结晶沉淀体系,降低结晶沉淀性能。

另外,反应时间越长,所需的动力消耗越多,处理费用越高,会影响MAP 法的经济效益;搅拌速度过大,形成的絮凝体会再次被打散,反而影响了混凝沉淀的效果。

显然,MAP 法的反应时间需要结合被处理氨氮废水的水质特征,所用药剂种类、处理工艺等具体确定,一般都在1h 以内。

1.3.2 pH 值。

氨氮废水的pH 值对MAP 法去除氨氮的效果影响很大[3]。

pH 条件,决定了组成鸟粪石的各种离子在水中达到平衡时的存在形态和活度。

而只有当鸟粪石沉淀所需的各种离子的活度积超过相应的溶度积,沉淀才能发生。

在一定范围内,鸟粪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但当pH 升高到一定值时,鸟粪石的溶解度会随pH 的升高而增大。

当pH<7 时,溶液中PO43-离子浓度低,不利于生成鸟粪石沉淀反应的进行;当pH 值8.0~9.5 时,沉淀为鸟粪石;当pH 值9.5~11 时,氨氮会有一部分转化成气态氨挥发,此时沉淀为鸟粪石和Mg(OH)2;当pH 值>11 时,沉淀为鸟粪石和Mg3(PO4)2;当pH 值为12 时,沉淀为Mg3(PO4)。

综合文献得知,鸟粪石沉淀法回收氨氮的最优pH 范围为8~10 之间,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有所差别1.3.3 沉淀剂投加的摩尔配比。

要生成磷酸铵镁(MgNH4PO4·6H2O)沉淀,沉淀剂投加的摩尔配比n(Mg2+):n(NH4+):n(PO43-)理论比应为1∶1∶1。

根据同离子效应,增大Mg2+、PO43-的配比,可促进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氨氮的去除率与去除速率。

但药剂最佳投配比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综合考虑各因素确定沉淀比的最佳配比。

1.3.4 沉淀剂的选择。

MAP 法可选用多种含Mg2+的镁盐和含PO43-的磷酸盐作为化学沉淀药剂[4]。

但是,不同药剂对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与处理成本有明显的差异,氨氮去除率可在54.4%~98.2%之间波动,普遍认为以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镁为沉淀剂对高氨氮废水处理效果较好,氨氮的去除率>90%[5];镁盐的成本是处理的主要成本之一,使用不同的镁盐其成本占总处理成本的4.4%~40.2%之间,使用MgCO3 比使用MgCl2 成本低18.3%[6];磷酸盐较贵,寻找更为廉价高效的磷酸盐可大幅度降低废水处理成本。

赵婷等[7]在对MAP 的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用MgHPO4(MHP)吸收氨氮,将吸收氨氮后的产物MAP 进行热分解使MgHPO4 再生的氨氮废水处理新方法。

研究以NH4Cl 溶液为模拟氨氮废水,主要探索pH、吸附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各种条件对MHP的氨氮吸附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MHP吸附氨氮后处理了氨氮废水,吸附氨氮后生成的MAP 经热分解,放出氨与水的混合蒸汽,可以回收高浓度的氨水,此法还可以使MAP 转化为MHP 循环利用,不需要投加大量的镁盐和磷盐,该方法与生化法等方法相比,具有能把废水中的氨氮以高浓度的氨水回收,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的特点。

MgHPO4 再生容易,无再生液处理问题的特点;且处理工艺简单,处理速度快。

因此,该工艺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

1.4 限制鸟粪石沉淀法脱氮技术,在国内外已应用于多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脱氮效果,可以实现氨氮的再利用[8],解决了氮的回收和氨的二次污染问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条件。

但鸟粪石工艺产业化的主要问题是运行成本高、回收鸟粪石纯度低、对鸟粪石在农业上实用的研究少。

1.5 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该方法主要有以下趋势:(1)由于该方法生成的磷酸铵镁颗粒细小或是絮状体,固液分离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

今后的研究趋势在于鸟粪石结晶反应的动力学,结晶粒度分析,结晶体质量改善等方面的研究。

(2)寻找最佳反应条件,确定废水中Mg2+、NH4+、PO43-离子的最佳比例,以实现最大氨氮去除率。

(3)找寻价廉高效的沉淀药剂,提高鸟粪石回收氨氮的效率,降低处理成本,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鸟粪石工艺运行成本高的一个原因在于需要投加镁源,若能在我国污水厂实际运行中将海水、盐卤水或镁矿工业副产品作为镁源,必将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4)有机物及其他杂质对鸟粪石脱氮过程的影响机理研究。

(5)化学法和其他废水处理方法,如吹脱法、生物法联合使用机理研究,以实现处理成本的降低;(6)鸟粪石结晶装置的研究。

(7)鸟粪石去除氨氮的经济效益产出途径;广泛开拓MAP的用途,使回收的MAP 不仅能补偿药剂费用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则MAP 法的技术优势将更加完美。

如果在以上方面取得突破,鸟粪石沉淀法脱氮除磷技术将得到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可能是未来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和优先选择。

结语合成氨工业经过几十年来的不断技术革新改造,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各企业产品结构、工艺路线与管理水平不尽相同,部分企业外排水中COD、氨氮、硫化物等污染物质仍存在超标现象,水污染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经济有效的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使废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回收与再生成为可能。

资源化技术的开发研究将使新技术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Xu Yuan, Jiang Jing-dong, Ma San-jian, et al. Advancesin the application of struvite sediment to wastewater treatment[J]. 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2006, 19 (6): 26-30, 57. (in Chinese)[2] Pastor L, Mangin D, Barat R, et al. A pilot-scale study ofstruvite precipitation in a stirred tank reactor: Conditions influencingthe process[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8, 99(14): 6285-6291.[3] 陈启华,罗冬浦,梁江浩,等. 磷酸铵镁法脱除废水中氨氮的技术现状[J]. 工业水处理, 2008, 28 (6): 5-8.Chen Qi-hua, Luo Dong-pu, Liang Jiang-hao, et al. Removalof ammonia nitrogen from wastewater by magnesium-ammonium-phosphate method: technique status[J].IndustrialWater Treatment, 2008, 28(6): 5-8. (in Chinese)[4] 穆大刚,孟范平,赵莹,等. 化学沉淀法净化高浓度氨氮废水初步研究[J].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4,19(2):1-5.Mu Da-gang, Meng Fan-ping, Zhao Ying, et al. A primarystudy on the purification of wastewater with ammonia nitrogen of high concentration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J].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Engineering & TechnologyEdition), 2004, 19(2): 1-5 (in Chinese)[5] 崔志广,孙体昌,邹安华,等. 用沉淀气浮法回收化肥厂[14] Gunay Ahmet, Karadag Dogan, Tosun Ismail, et al. Use ofmagnesit as a magnesium source for ammonium removalfrom leachate[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08,156(1-3): 619-623.[6] 赵婷,周康根,王昊,等. 磷酸氢镁吸附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艺条件[J]. 水处理技术, 2008, 34(4): 69-72.Zhao Ting, Zhou Kang -gen, Wang Hao, et al. Study onoptimal conditions of absorbing ammonia -nitrogen inwastewater with MHP[J].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2008, 34(4): 69-72. (in Chinese)[7] 高健磊,闫怡新,吴建平,等. 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工艺条件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31(10):114-117.Gao Jian-lei, Yan Yi-xin, Wu Jian-ping, et al. Technicalconditions of chemical precipitation for treatment of highconcentrated ammonia nitrogen wastewater[J]. Environmental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31(10): 114-117. (in Chine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