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2020届安徽省蚌埠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查(四模)英语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安徽省蚌埠市普通高中2020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查(四模)英语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0页。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将答题卷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B.£9.15.C.£9.18.答案是B。
1. How much should the man pay?A.$15.B.$24.C.$30.2. What relation is the man to the woman?A. Her employer.B. Her doctor.C. Her teacher.3. What are the speakers discussing?A. The way to find websites.B. The advantage of the Internet.C. The common use of computers.4. What is the problem?A. The woman doesn't like the food.B. The man has a wrong order.C. The order arrives late.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the movie?A. Interested.B. Excited.C. Unsatisfied.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蚌埠两校新高考语文四模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厕所日。
联合国设立它的初衷是讨论一些由厕所引发的问题,希望通过全球人民的努力,共同改善环境卫生问题。
但是,拥有干净、数量充足的厕所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世界厕所组织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球仍有高达40%的居民(26亿)从未使用过冲水厕所。
每年,全世界由于卫生设施缺失致使150万名未满5岁的儿童死于腹泻,比艾滋病和疟疾共同造成的死亡人数还高。
“全球没有厕所的人高达数十亿,这意味着,维持人类生命的水和土廉被大量未经收集或处理的人类排泄物污染,我们将环境变成了一个开放的下水道。
如此大规模的人体排泄物被直接排入环境之中,从而传播致命的疾病,对全球公共健康产生了破坏性影响。
卫生、干净的厕所可以拯救生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环境卫生的改善,结合安全饮水和良好的卫生服务,每年可以防止3.2万人死亡。
其次,经过安全处理的废水很有可能成为能源、营养和水的负担得起的可持续来源。
因而,厕所的革命,应体现在技术引领下的可持续发展。
以技术革新为代表的厕所革命,将生活环境改造与生态环境发展相结合,将卫生清洁技术与自然的生态环保理念融为一体,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厕所革命也将有力推动卫生厕所向生态厕所转型。
目前,我国的厕所革命取得明显成效,厕所覆盖率已经由20年前的不到10%增加到今天的80%左右,但是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厕所设施和卫生条件还比较落后,问题比较突出,仍然有24%的人口没有卫生厕所。
(摘编自《中国周刊》,2018年第12期)材料二:(摘自《2018—2024年中国公共厕所市场评估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材料三:建国以来,我国的公厕经历了由露天公厕到传统旱厕再到水冲公厕的转变,同时公厕的设计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还来顾到环保、城市的品位和人文关怀。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 数学(文) PDF版含答案(可编辑)

π 3
AB AC 4 ,则 AQ QP PB 2 , AP 2 3
3 4
1 2
(1 n 1
n
1
) 2
3 4
.
…………………………………………………12 分
18. (本题满分 12 分)
(1)依题意,
x 350.05 450.1075 550.19 650.3 750.2 85 0.1025 95 0.05
……………………………………………………………………………………… 2 分
Sn n
1
2n
1
,则
a1
a7
A. 30
B. 29
C. 28
D. b a c D. 27
8. 函数 f x tan x x ln x 在 π ,0 0, π 内的图象大致是
2 2
9.
在△
ABC
中,D
为
BC
上一点,E
为线段
AD
的中点,若
2BD
DC
,且
BE
x AB
y AC ,
16. 在 ABC 中,设角 A, B,C 的对边分别是 a,b, c ,若 sin B sin A sin C ,则 1 1
2
sin A sin C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
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2、23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60 分。
17.(12 分)
已知等差数列{an} 的公差不为 0, a1 1 ,且满足 a4 , a6 , a9 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 的通项公式;
蚌埠市2024年高三下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蚌埠市2024年高三下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语文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对下面这段文字语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常有人这样表述:西塞罗是这样说的,柏拉图如此认为,亚里士多德说过……然而我们自己的呢?我们有什么样的判断?一位罗马富翁网罗来一大批饱学之士,让他们随时陪伴。
在跟朋友聚会时,一旦谈到什么问题,他就让这些人替代他。
各人根据自己的特长,随时给他提供材料,这人给他一段发言稿,那人告诉他荷马的某一首诗。
富翁认为,学问装在他手下人的脑袋里,也就变成自己的了。
A.虚心吸取优秀人才的智慧可快速提升自我。
B.知人善任才能充分发挥手下人的全部特长。
C.别人的思想和言论并不能成为自己的学问。
D.真诚地对待朋友才有可能得到朋友的尊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日前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传来消息:武术将成为2022年青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武术入青奥,是中华武术国际推广工作持续发展、的结果。
多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武术协会、国际武联的共同推动下,武术运动深耕海外,武术之花遍开五洲。
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武术的全球爱好者,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目前,全世界约有1.2亿人从事武术运动。
()。
武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文化基因的作用不容忽视。
中华武术自诞生以来,东方哲学思想即蕴含其中,深受全球武术爱好者所欢迎。
各国“功夫小子”在青奥会上一抱拳、一搭手,展现的是中华体育的风采,的是以武会友的善意,增进的是文化间的了解,以武止戈、以和为贵的中国理念必将世界。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顺理成章比比皆是传播激扬B.水到渠成俯拾皆是传递激扬C.水到渠成比比皆是传递激荡D.顺理成章俯拾皆是传播激荡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除了运动本身吸引力十足外,武术也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
安徽省蚌山区高三语文四模试卷

安徽省蚌山区高三语文四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9高一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
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②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
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
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③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
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
《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
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
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
……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往往是先考虑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
“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
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
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附答案

蚌埠市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城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安徽等省全国名校2020届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全国名校大联考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问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
以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其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
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
书法家沈鹏则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他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它在文化中无法担当核心的重负。
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
历史地看.书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风格的发展史。
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进入.挤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
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书法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法既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是一种真正地对人、社会、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有滋养作用的艺术。
这滋养的力量正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共同涵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则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桅.杆 宫闱. 为.虎作伥 唯.利是图 B.贫.瘠 频.繁 牝.鸡司晨 一颦.一笑 C.蟠.桃 蹒.跚 心广体胖. 安如磐.石 D.船坞. 晤.面 毋.庸讳言 戊.戌变法2.在下面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父母在亲子教养中“没有干涉, ▲ ”,这是一种意义深远的立场,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魅力,因其人物塑造生动形象,心理描写 ▲ 而愈久愈醇。
(3)鲁迅既赞赏 ▲ 式的直面抗争,也深深理解阮籍式的借醉酒保护自己的处世态度。
A.顺其自然 入木三分 怒目B.听天由命 刻画入微 侧目C.听天由命 入木三分 侧目D.顺其自然 刻画入微 怒目3.下列句子与上联“江月不随流水去”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风雨纵横乱入楼B.天风时送海涛来C.江上风清一燕来D.山色迎人秀可餐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古人称“人生七十古来稀”,您老已是期颐之年,真是高寿啊!B.我有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想要向您垂询,还望不吝赐教。
C.我们请您担任文学社团的指导老师,如蒙应允,我们将感到莫大荣幸。
D.悉闻婚讯,弟备感欣喜,礼成之日,定当携拙荆前往祝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普通心理学和文艺心理学关系最为密切, ▲ 。
而文艺心理学更多采用体验和内省的方法。
①同时,它们又是两门学科,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②后者比前者更为复杂和微妙,它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
③它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占有特殊地位,文艺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普通心理学。
④从研究方法看,普遍心理学的研究更多采用实验方法,力求定量定性。
⑤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的特殊心理——审美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市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
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
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城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
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
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
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
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
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
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
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
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
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
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C.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城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慎言“打造”的论点。
B.文章讲述了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这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提供了例证。
C.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两个方面,论证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的观点。
D.文章第四段连续使用了三个问句,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改造传统街区的态度,然后提出了传统街区整治的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才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催生了一种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学习者在注册后登录自己的学习账号就可以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学习不再是按照课程的时间安排表按部就班,学习时间和学习场所相对自由。
由于教学形式主要是视频教学,所以学习者可以自主控制学习状态。
对于稍复杂需要做笔记的地方可以暂停下来理解或是做笔记,对于没听懂的部分可以选择重听。
对自己要求较高但又没有机会深造的那一部分学习者,可以通过某些学校的精品课程,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
这为大部分想要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同时,网络授课,。
一个老师可以教授的学生就不再受数量的限制,老师可以将自己录制的课程放在网络上。
没有各种各样的教材资料费,学习成本得到了大大的降低。
然而在线教育情境下,老师和学生不再有面对面的交流,自然也就没有情感的交流。
运用了互联网技术后的教育,老师的任务就只制下了传授知识或提供一些新的学习方法给学生。
传统的学习需要学生大量的实地考察调研,或是随时动手做实验,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互联网教育虽然便捷,但是也让学生变得懒散,学生们不再有兴致去做实验,经验结论只需要“百度一下”。
(摘编自《“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材料二材料三近些年在线教育的繁荣发展,并不是因为疫情而来的产物。
很大程度上,它们是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
这其中有基础设施的问题,也有思维惯性的存在。
这一次大规模的“强制”线上学习,或许也可以让很多师生意识到,线上学习不是那么为难。
在线教育的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然,一种担忧的声音也一直存在。
空中课堂和双师课堂的存在,本地的主讲老师让位名师,沦为了“教辅人员”,是否会剥夺当地教师自我实践而带来的提升空间?是否会让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不过,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当在线教育这些优势资源倾斜于欠发达地区的同时,也是在对当地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一种无形的“倒逼”。
学生和家长接触过什么是“好老师”,自然就会不堪忍受一些落后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当地的管理者自我反思和进步。
(摘编自《“空中课堂”今后会常态化吗?》材料四“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
不断促使其进行换代升级。
当“互联网+”遇到教育的时候,互联网对教育变革的作用也体现得很明显。
传统的教育模式基本就是学生坐在教室里。
老师在讲台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授课。
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本质就是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借助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
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正与各个行业进行全新的融合,激活各个行业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与教育的融合当中,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叠加,这种一加一的力量会远大于二。
因为,新形态的互联网是在创新2.0(注: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下发展出来的,创新会让这个叠加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
当传统的教育遇到创新2.0时,教育将被倒逼着去变革,变革首先体现在教育理念上。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不断汲取最新的教学知识,学习使用新的教学工具,让信息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也要充分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自身广泛的兴趣爱好。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有更多资源投入到教育中,互联网教育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国家对此缺乏相关的监管措施,导致了很多教育资源的浪费。
政府教育部门应对互联网教育进行监管,对互联网教育公司开发的教育资源等教育内容进行规范,保证进行在线教育的教师必须拥有相关的教育资质,拥有良好素养的教师,提高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准入机制,建立课程价格规范标准。
“五联网+教育”模式中,互联网并没有真正与教育融为一体。
未来“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传统教育模式将重构,并与互联网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到时教育与互联网的关系就是“人与手脚”的关系,二者密切融合,真正合为一体。
“互联网x教育”模式将更加关注“人物互动、虚拟教学社区”等互动性的教学体验,使教学过程智能化、舒适化。
(摘编自《“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4.下列关于“在线教育”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线教育一般指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新型教育方式。
B.在线教育是学习者根据需要灵活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的一种教育模式。
C年初疫情期间的“强制”线上学习使在线教育广受欢迎,日益繁荣发展。
D.在线教育利用线上优势,对均衡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作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促进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的路径。
B优势资源能倒逼欠发达地区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并不断进步。
C.2012年以来在线教育付费用户规模和增速都不断增长,在线教育有潜在的庞大市场。
D.互联网要真正和教育融合,成为理想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教育模式改造的基础上。
6.结合文本,概括“互联网+教育”应该“+”哪些内容。
(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良心,良心刘向阳三九天的凌晨三点,出租车司机小马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在马路上疾驰。
昨晚临出门时,挺着九个月身孕大肚子的妻子姗姗对他说:“能早回就早回。
”尽管离与师傅老王交接班的时间还差三个小时,小马还是心急火燎地往家奔。
也许太冷,也许地处偏僻,当车拐上马家桥大街后,就看不见一个人影和车影了。
回家心切,小马将时速提高到120迈。
在离与老城厢路交叉口三十米远的距离时,小马本能地将车速降了下来。
在即将到达路口时,小马便发现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