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想象、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不可估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铭记历史,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惨痛。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2、圆明园的毁灭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感受它曾经的辉煌和毁灭的悲痛。

(二)精读课文,感受辉煌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2 4 自然段,思考: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圈画出相关词句,并在旁边简单批注。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引导学生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的意思,通过图片展示,感受圆明园的布局宏大。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14《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4《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案:《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圆明园的历史。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毁灭经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2)教师引导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actively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ext,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Yuanmingyuan.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讨论、问答等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描述圆明园的辉煌过去和毁灭经过。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课本、生字词卡片、学习笔记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对圆明园的了解和感受。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2)教师引导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actively and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ext, as well a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Yuanmingyuan.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2024年圆明园的毁灭教案及反思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掌握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原因。

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圆明园的辉煌。

提问:你们知道圆明园吗?它为什么会毁灭?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小组讨论: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3.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详细讲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

强调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损失。

4.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2.案例分析展示圆明园毁灭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提问:圆明园毁灭对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影响?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提醒学生要珍惜文化遗产,热爱祖国。

四、作业布置1.深入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短文。

2.思考: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了解不够,需要加强课前预习。

2.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的补充可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数据分析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可以引入“圆明园被洗劫”的具体日期、参与国家、被盗文物的数量等具体信息,让学生对毁灭事件有更直观的认识。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

三、教学难点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来叙述内容的。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第一段。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课文分几段写的?第一段告诉我们什么?(通过读书和分析课文结构,我们把这篇课文分为三段,第一段告诉我们: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板书:损失不可估量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朗读第二段。

(二)学习第二段。

1.范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圆明园的辉煌景观。

2.默读、思考。

第二段从哪儿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提示学生按照不同方面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第二段第二、三、四自然段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辉煌景观。

第二自然段是一层,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与总体布局;第三自然段是第二层,介绍了圆明园的种种景点,突出了它在园林建筑上的杰出成就;第四自然段是第三层,介绍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突出了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圆明园的辉煌与毁灭。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简要介绍圆明园的辉煌。

2.提问: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引导学生思考。

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记出生字词,查阅字典或词典,理解词语的含义。

(1)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是什么?(2)圆明园毁灭后,作者有什么感受?(3)圆明园毁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三、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针对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

2.讲解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

3.讲解作者的感受,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4.讲解圆明园毁灭给我们的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课堂讨论(1)圆明园毁灭的原因有哪些?(2)圆明园毁灭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3)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历史悲剧重演?2.各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要珍惜文化遗产,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六、作业布置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圆明园毁灭的读后感。

2.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圆明园的历史背景和价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圆明园的毁灭原因和背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培养具有民族自信心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教学资源:1.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2.圆明园相关历史资料。

3.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语句分析,如“圆明园,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艺术价值及其毁灭的可惜之处。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个课,理解了圆明园的布局结构,相信圆明园也在同学们脑中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圆明园吗?生: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是“万园之园”。

生: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生: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师:不过这样一座皇家园林,这样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这样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终却被帝国主义无情的烧毁了,所以第一自然段中,人们不禁为之可惜,发出感叹:一起说,师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齐读)3、这个句话中就有两个“不可估量”,说说从这两个“不可估量”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两个“不可估量”能够知道圆明园的毁灭造成的损失很大)二、感悟昔日辉煌师:昔日的圆明园究竟有些什么,使我们说它有不可估量的价值,让我们走进圆明园,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这个段读一读?请其它同学们边听边画出圆明园的位置以及由哪几局部组成?(课件展示图片:圆明园主要是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规模宏大。

)师:另外还有很多小园,这些小园是怎样分布的呢?(课件动画演示:众星拱月、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规模这么宏大布局这么巧妙的圆明园里面有些什么景观呢?(1)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并思考: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圆明园的宏伟建筑的?(2)指导学生画出具体的景点和建筑的名称,结合修饰语,想象当时的景观。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

《圆明园的消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圆明园的消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圆明园的消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感悟、欣赏、想象,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消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才能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初步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才能。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是谁让这座出名世界的宏伟建筑毁于一旦。

2、激发学生振兴中华、勿忘国耻的情感。

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准备好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确定主题。

1、课前,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把学生引进激昂悲愤的情绪中。

2、看着圆明园被烈火燃烧的场面,听着圆明园的建筑倾倒的声音,你想说些什么?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还记得那三句话吗?〔出示三句话,朗读句子。

〕4、今天的学习,你想问什么或想知道什么?〔1〕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瑰宝精华下加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你懂吗?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精华:最重要、最好的局部。

〕〔2〕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消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4〕是谁消灭了圆明园?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结合资料、想象画面等方法,自学课文,有困难,前后左右可以商量商量。

2、学生自学、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一〕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1、布局精妙。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众星拱月。

〔1〕引读,边读边加点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许多小园、众星拱月。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精选8篇)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精选8篇)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范文(精选8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案篇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了解火烧圆明园这一屈辱历史,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但文中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的意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火烧圆明园的一段视频【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走进圆明园[导入语]:上节课,黄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三自然段,xxx你能说一说,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吗可以自己说也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说。

[预设]:(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师:这个句子中的哪个词最让你感受深刻[预设]:不可估量师: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作者认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那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会被称作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每个同学对于这个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理解。

师:好,那那位同学还能说说从第三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或者说让你感受、印象很深刻的地方,谁来说一说。

[预设]: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师:你从第三自然段知道了圆明园里面的景物很多而且各具特色。

你来说说看②(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师:所以作者才会说,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了各地的风景名胜,还有谁知道了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③(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再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而是许多能工巧匠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出来的,走在这样的园子里,是不是让你觉得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呀。

你来。

④(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师:从这句话里,我们知道了圆明园中西合璧,其实,用一句话概括你们刚才所说的内容那就是,圆明园是当之无愧的万园之园。

师:在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集中写了圆明园的各处美景,如此美的景色,让我们把它记在心里,一起把它背一背,如果有的同学还不能背,那就看着书本读,圆明园中…,—二起。

~(生背,师板书: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引导]:在这个自然段,作者一连用了7个有,那圆明园是不是只有这7个有呢(不是),那除了有这些景点,景观,还有什么有哪些同学快速的找到了[预设]:(还有珍贵的历史文物\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用一个词表述就是历史文物师: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在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我们先把它读一读。

,师:这个自然段是根据什么结构来写的,谁看出来了举手告诉我。

你说[预设]:(总分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师:总分结构谁有不同意见[引导]:在这个自然段中,一共有三句话,我们来看最后一句:“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是不是一个总结句呢(是)所以它是总分总的结构。

[引导]:是的,找出这段话的总起句,把它用横线画出来,画完的同学再把它读一读,等学生读完从这句话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他还是一什么句子[预设]:(它是一句过渡句)[引导1]:你说的非常准确,这是一句过渡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再一起把它读一遍。

[引导2]:这句话前半句写了圆明园不仅仅建筑宏伟,后半句写了圆明园珍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作者用一个关联词把他们连了起来……对,它还是一句过渡句。

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们再一起把它读一遍。

|师: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再往下读,说说你看都到了什么历史文物[预设]:(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师:哦,你看到了青铜礼器,那可是2000多年前的宝贝,如果你能拥有一件的话,那就是无价之宝啊,还有谁看到了[预设]:(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师:哦,他看到了历代的名人书画,拿你们认为这座皇家园林会有谁的字画呢结合你课前收集的资料。

[预设]:(李白的诗….)师:除了名人字画还有各种奇珍异宝,老师这里也找了一些奇珍异宝,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看完图片)&师:同学们,从先秦到唐宋元明清中间整整跨越了2400年的历史,圆明园拥有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2400年间创造出来的各种奇珍异宝,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些数不清的奇珍异宝最后却都被陈列在欧洲各国的博物馆里。

所以,作者在课文的开头提笔就忍不住写了两个不可估量,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心里所有的感受都融入到这两个不可估量中去,一二起。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感受毁灭,再进圆明园[导语]:圆明园毁灭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去看看英法联军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我们先读一读,1860年预备起(生读)[引导]: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很愤怒,很伤心,很难过)师:你觉得很愤怒,是因为你说(因为他们不仅把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而且还放火烧了圆明园)师:这种行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行为他们就是一群…(强盗)说的好,这些都是强盗的所作所为啊。

现在,请你快速地默读这一段,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侵略者强盗行径的词句,开始,在读的过程中,你可以把这些词给圈出来。

(生默读)大致1-2分钟。

师:完成的同学举手来告诉我你已经完成了,你来说,最让你觉得他们是强盗的,是哪个词语或者句子。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哪个词让你特别感觉到"(凡是)师:凡是能拿走的东西,就全部拿走,一件都不落下。

是的,还有其他词语能让你感受到吗这个句子中(任意)师: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换个词说也就是随意,他们是在随心所欲的破坏,毁掉。

也是的,还有吗在这个句子里。

(统统)师:统统最能让你感受到,因为也是全都拿走,一件都不落下。

还有吗老师还认为,有一个字也能充分体现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强盗,有谁找到了(掠)师:是啊!“夺人之美为己有”是为“掠”。

一个“统统”,一个“掠”字,将强盗的贪婪、野蛮和为所欲为刻画的入木三分!\师:老师这里有份真实的资料,它记录了当时这些侵略者是怎样“统统掠走”和“任意破坏”的。

谁来读一读这段话,来,你来。

(幻灯片出示)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

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

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

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

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

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

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惨不忍睹。

师:读到这里,你想要说些什么吗师:所以你感觉到很……[预设]:愤怒)师: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愤怒。

1860年…(出示)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师:你也想要说些什么吗师:所以你感觉到很……[预设]:心疼、难过师:那你就心疼地表达。

[引导]:你们愤怒的是英法联军的暴行、心疼、难过的是这些奇珍异宝就这样被这两个强盗统统掠走,任意破坏。

让我们把这种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1860年……起。

·师:但如果老师把这些词都换掉,你还有这种感受吗读一读。

(出示幻灯片)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进入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都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运不走的,就破坏、毁掉。

师:读完了,你还有刚才那种心情吗(没有)师:是啊,课文中的“闯进”“凡是”“统统”“实在”和“任意”让世人看到了一群野蛮贪婪的、丑恶的强盗的嘴脸。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浸透在字里行间的悲愤和谴责!$同学们,如果1860年,英法联军没有闯进圆明园,他们没有放那把火,那么,在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里,我们也许还能看到(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还能看到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也能看到…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师:可是,英法联军的一把火让这些都化成了一片灰烬。

让我们通过视频来回顾当时的情景,看看他们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观看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师:他们就这样夺走了我们中国的奇珍异宝,就这样一把火把我们中国的圆明园烧成了一片灰烬,让我们再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愤怒也好,惋惜也好,就让我们用读来表达我们心中所有的感受吧。

(生再读))师: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烧了72个小时,烧了4320分钟。

同学们,烧毁一副名贵的字画,一件绫罗绸缎只需要几秒钟,而4320分钟又有多少个这样的几秒,所以圆明园就这样化为了一片灰烬。

所以,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师:也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师: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师: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师: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师:还没有了民族建筑…(西洋景观)师:更没有了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师: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师:什么都没有了,曾经让人美的心醉的圆明园,在一场掠夺和大火之后,毁得让人心碎。

[同学们,回想刚才大火燃烧的画面,它烧掉的仅仅是那些奇珍异宝,园林建筑吗你认为它烧掉的到底是什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罪证)师:说的对,他们能烧掉他们对中华民族所犯下的罪行吗(不能),是的,圆明园遗址中的断壁残垣就是销毁不了的罪证。

师:但从我们自己民族的角度出发,你说这“瑰宝”,这“精华”都是源于谁的创造(源于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师:那它烧掉的是什么(烧掉的是劳动人民的心血、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人民的创造)师:说的真好,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人民的尊严)说的太好了,你充分理解了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把火代表了我们民族所受到的耻辱,也烧掉了我们民族的尊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