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合集下载

03-颜真卿《勤礼碑》讲义

03-颜真卿《勤礼碑》讲义

65岁以后
《颜杲卿碑》、《李玄靖碑》、 《颜勤礼碑》、《颜家庙碑》、 《自书告身》等
二、“颜体”的形成
晚 期
《李玄靖碑》
《颜勤礼碑》
《自书告身》
三、《颜勤礼碑》风格特点
(一)横细竖粗,虚实相生。 (二)内松外紧,静中有动
三、《颜勤礼碑》风格特点
(一)横细竖粗,虚实相生。
三、《颜勤礼碑》风格特点
颜氏家族,有十分悠久的道德、儒学渊源。 颜氏以颜回为始祖。其中颜之推著的《颜氏家训》 对颜氏家族影响久远。
二、“颜体”的形成
时间
早期
50岁以前
作品 《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等
二、“颜体”的形成
早 期
王羲之《丧乱贴》
钟绍京《灵飞经》
颜真卿《多宝塔碑》
二、“颜体”的形成
时间
早期
50岁以前
作品 《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等
(一)横细竖粗,虚实相生。
三、《颜勤礼碑》风格特点
虚实相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颜勤礼碑》风格特点
(二)内松外紧,静中有动
( ) )(
四、总结
楷书至颜,古法为之一变,开创了二 王以外的新风格,它真正反映出了大唐王 朝的盛世风貌。颜书这种独特的风格符合 儒家雅正的艺术标准,后代视颜体楷书为 正书典范。
四、总结
第三章 楷书
第四讲《颜勤礼碑》
徐兵
一、人物介绍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唐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 沂)。 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 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 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唐代中期杰出书 法家,他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 四大家”。

【学颜】颜真卿《顔勤礼碑》基本笔法和基本笔画解析

【学颜】颜真卿《顔勤礼碑》基本笔法和基本笔画解析

【学颜】颜真卿《顔勤礼碑》基本笔法和基本笔画解析“蓝色字”记得把跟颜真卿学书法设为星标“★”哦!!弘扬鲁公精神,学习颜体书法·《颜勤礼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

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

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

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

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

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之作,“鸿文钜笔,阐发性灵”,不同凡响。

唐以后的书家,不少人临习过此碑。

颜书甚为古拙,讲究起笔“藏头”,中锋行笔,雄健有力,收笔“护尾”。

颜真卿主张“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

画乃沉着”以及“折钗股”、“屋漏痕”等,强调的就是“中锋”和“圆劲有力”。

如“折钗”,金钗折如弓,就比其挺直见力度。

《勤礼碑》中笔画“化直为曲”,以增强点画的力度。

《勤礼碑》讲究笔画圆劲,如横画收笔重按,钩和捺画先收后放。

折笔处有时上耸出方,有时提笔暗转而呈圆肩,或者内方外圆等。

总之,《勤礼碑》刚柔之气兼而有之,不愧“庄重沉雄”之作。

一:点2:横短横3:悬针竖垂露竖竖钩4:折5:撇斜撇竖撇短撇6:捺精彩回顾:【颜碑】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颜家庙碑》原石+高清拓片【颜帖】宋拓《奉命帖》— 遒劲郁勃,正气凛然【学颜】10分钟挥毫看了100遍——当代颜体大家如何“写活颜楷”跟颜真卿学书法。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四)《颜勤礼碑》简介《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勤礼碑字帖及释文

勤礼碑字帖及释文

勤礼碑字帖及释文《勤礼碑》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撰写的一篇楷书碑文,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碑文共四面,存书三面。

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 8字。

左侧5行,行37字。

下面是《勤礼碑》的释文:碑阳:曰:“颜君之先,出自有周。

绵绵瓜瓞,历世载德。

至于汉魏,为臣为君。

积善余庆,诞降英哲。

颜阖守道,确然不群。

汉明帝时,为五官中郎将。

遭家多难,亡命江左。

后汉中兴,事详谱谍。

子孙绵延,代有显人。

魏晋之际,一门三公。

盛矣哉!自兹以降,或隐或仕。

或忠或孝,代不乏贤。

至隋末,皇考讳密,字敬仲,为长安令。

值隋氏失国,杖策归乡。

武德初,历官监察御史、长安令、侍御史、吏部侍郎、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常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银青光禄大夫、侍中、中书令、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太傅、太尉、录尚书事、尚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鲁国公。

薨,年七十一。

赠太师,谥曰文贞。

皇妣讳某,某氏女,生子三人:长曰真卿,次曰伸,次曰倚。

真卿自幼好学,遍观群书,尤善书法。

举进士,对策高第,迁监察御史。

属禄山之乱,奉诏招募勇士,拒贼有功,拜尚书右丞。

贼平,迁刑部侍郎。

代宗即位,除御史大夫。

德宗立,召为尚书右仆射,封鲁国公。

薨,年七十一。

赠太师,谥曰文忠。

伸,举明经,为监察御史。

贼平,迁给事中。

德宗时,为京兆尹。

薨,赠礼部尚书。

倚,举进士,为太子中允。

贬蓬州刺史。

事迹见《新唐书·颜氏传》。

”碑阴:“颜氏之先,自周至隋,世传积德。

至唐颜阖,为汉五官中郎将。

子孙绵延,或仕或隐。

至隋末,颜阖子敬仲,为长安令。

武德初,历官至监察御史、长安令、侍御史、吏部侍郎、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常卿、刑部尚书、御史大夫、银青光禄大夫、侍中、中书令、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开府仪同三司、太师、太傅、太尉、录尚书事、尚书令、监修国史、上柱国、鲁国公。

薨,年七十一。

赠太师,谥曰文贞。

娶某氏,生子三人:真卿、伸、倚。

真卿,监察御史,历官至尚书右丞、御史大夫、尚书右仆射、鲁国公。

浅谈颜真卿《颜勤礼碑》

浅谈颜真卿《颜勤礼碑》

《颜勤礼碑》是创作于盛唐时期的一座楷书石碑,现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它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颜真卿。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

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

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他的书法不但一改初唐以来风范,摆脱二王的影响,还自成一家,创造新的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气象的时代书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到了晚年,颜真卿的书法已经臻至成熟,这个时候,他创作了颜体中的代表作《颜勤礼碑》。

在《颜勤礼碑》中,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强调,提按的笔法较之前人上升到主导地位。

端部及转折处的用笔变化更加丰富,藏锋、驻笔在楷书中获得了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保留了初唐诸家楷书中的使转笔法,从而使《颜勤礼碑》点画的端部及转折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

丰富多变的笔法将粗与细、方与圆、高与低、曲与直、欹与正、快与慢等诸种矛盾巧妙地统一在一个笔画之中,使每一个点画都透露出朝气蓬勃的生命气息。

《颜勤礼碑》方圆兼施、以圆为主的运笔方法和笔画形态,集中表现了一种含蓄之美,最符合中国传统的“含而不露”的审美理想,也是颜体楷书美学价值之所在。

从宏观层面上看,《颜勤礼碑》结体总的特征是“外紧内松”。

中宫开阔、四面收束的结体方法从体势上形成一种强大的内聚力,使得整体显得博大但不散乱。

这也可以看作是高度统一、强大的盛唐气息的一种艺术缩影。

结体,从本质上说,就是笔画间的组合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看,《颜勤礼碑》的结体严格遵循平衡对称、主次相宜、变化统一和对比照应的法则。

这种法则通过笔画间的组合关系高度地统一在一字之中,使每一个字都构成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运动感的小宇宙。

《颜勤礼碑》外紧内松的结体方法展示出一种葱笼茂密、浩然大气的审美效果和高山大川、黄河瀑布般的雄伟壮阔气势,给人一种伟岸的大丈夫气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容量,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审美联想的天地。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颜勤礼碑》风格、结构详解,值得收藏

《颜勤礼碑》风格、结构详解,值得收藏

《颜勤礼碑》风格、结构详解,值得收藏《颜勤礼碑》风格、结构详解,值得收藏颜真卿书法研究 2020-07-30 08:17:1901正锋运笔,方圆兼得颜书甚为古拙,讲究起笔"藏头",雄健有力,收笔"护尾" 。

颜真卿主张"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以及"折钗股"、"屋漏痕"等,强调的就是"中锋"和"因劲有力"。

如"折钗",金钗折如弓,就比其挺直见力度。

《勤礼碑〉中,笔画"化直为曲",以增加点画的力度《勤礼碑〉讲究笔画圆劲,如横画收笔重按; 钩和捺画先收后放;折笔处有时,上耸出方,圆等。

总之,《勤礼碑》刚柔之气兼而有之,不愧"庄重沉雄"之作。

02主次分明,突出主笔有主有次,主次分明,多转,是同一类笔画主笔厚重,即粗而繁(回折次笔陪衬,给人以明快之感,例如"书轻而简(回折轻)。

笔画有主如横细竖粗、都有此特点。

0精"字等。

二是一个字中,笔画间轻重反差较大,撇轻捺重等。

由于"宾主分明,主从有别",使字显得瘦而劲健,肥而不笨。

03以拙为巧,神采焕发对《勤礼碑》领悟较浅时,会诧异于颜字"笨拙";随着学习的深入,会发现其有"大智若愚"之感,可谓拙中有巧、古朴敦厚、老成持重、奥妙无穷,如"书"、"善" "等"、"禄"等字。

从宏观上说,颜字不拘小节,顿挫分明,结构宽博;从微观上讲,颜书独具匠心,灵活多变。

例如每字中之重复笔画,起笔、运笔、收笔几乎都不相同。

就横竖画而言,其形态或方或圆,或尖或秃,走势或直或曲,有粗有细,有长有短,巧妙至极,避免了雷同,显得质朴中透着秀气。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讲解

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一)颜真卿生平简介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四)《颜勤礼碑》简介《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颜真卿及《颜勤礼碑》简介
(一)颜真卿生平简介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别号应方。

琅玡砑临沂(今山东省临沂)人,是中唐杰出的书法家,他曾做过平原太守,官至太子少师,封鲁郡公,故世称“颜平原”或“颜鲁公”。

颜真卿少小勤学好问,善于辞令,禀承家学自幼嗜书。

742年,34岁的颜真卿被命为醴泉县县尉。

他在为官时期表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君爱民,刚正不阿的品格。

74岁时颜真卿被奸臣陷害,77岁时,颜真卿被缢杀。

(二)颜真卿书法风格特点
颜真卿博学多才,精通词文,其书早年曾拜学张旭门下,又对前辈书家如蔡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褚遂良等用功研习。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多宝塔碑》《东方朔画赞》。

中期颜真卿以篆人楷,逐渐形成了骨气清刚、大气磅礴的书风。

这一时期代表作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郭家庙碑》。

晚期颜字更趋完美,用笔朴素丰茂,结字自然,气势恢宏,奠定了他在中国书法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

这一时期代表作
有《宋广平碑》《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李元靖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自书告身帖》等。

颜真卿的书体端庄、豪放,自成博大雄壮、气贯长虹的体势,形成以“筋”为主的“颜体”风貌,所以千余年来,与“柳体”一起被世人同誉为“颜筋柳骨”,成为书坛上的经典作品。

(三)颜真卿书法用笔特点
由于以篆书笔法入楷,所以颜真卿书法成为中锋用笔的典范。

其行笔雄健有力,笔力内含,落笔多藏锋,收笔多回锋,尤其起笔处圆笔远多于方笔。

横画轻,竖画重(《颜勤礼碑》的横细竖粗对比十分强烈),但两竖同时出现时,左竖常与横画一样细,且两竖常相向状安排(即拱向外面);转笔常用提笔法,圆转直下,而不作折笔,转折之笔多呈外圆内方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颜体时不可一味强调其粗壮的一面,而忽视了颜字点画用笔厚重、挺健、遒劲的主要特征。

(四)《颜勤礼碑》简介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墓碑),四面刻字,现存两面及一侧。

碑阳19行,碑阴20行,每行各38字。

碑侧5行,每行37字,左侧铭文在北宋时已被磨去。

1922年10月在西安出土,后移新城,现在西安碑林。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通篇气势磅礴,用笔苍劲有力,未经后人剔剜,是颜体中的代表作。

第二章:基本笔画笔法分析
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挑,基本它无论多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也是初学者必须勤学苦练的“基本功”,只有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者可认真练习,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的练习。

(1)点和点的变化
古人人云:“点如高山坠石。

”所以点应该有力。

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
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或长如大戟而不笨重,或短如点画而不拘谨,或细如毫发而不轻浮,这都是由于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的结果。

(三)撇和撇的变化
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防止出锋时出现“鼠尾”。

(四)捺和捺的变化
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初学者要认真仔细揣摩其用笔方法,不可写成“翘脚”状。

(五)竖和竖的变化
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变化
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七)钩和钩的变化
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

钩虽短促,但无丝毫松懈,有时钩画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八)挑和挑的变化
挑笔通常逆锋入笔,顿笔蓄势后向上挑出,行笔不可过慢,还要力到笔尖,否则亦会出现“鼠尾”。

第三章偏旁部首分析:字头的变化
汉字的常用字有5000多个,如此多的汉字大部分都由一些基本的偏旁部首组合而成,写好偏旁部首是写好汉字的必经之路。

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常见的偏旁部首,包括字头、字底、左偏旁、右偏旁、字框,初学者可循序渐进练习,做到熟练、熟记。

(一)字头的变化
左偏旁的变化
右偏旁的变化
字框的变化
第四章结构分析:独字体的变化
我们练习笔画和偏旁部首,都是为写好汉字做准备,在这个基础上,要写好汉字,就必须掌握字的结构。

对于字的结构,古人有各种各样的论述,这里按照简单易学的原则总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种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合体等,供初学者了解、分析、练习。

(一)独字体的变化
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形态变化十分丰富,而且笔画少的独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合字体的变化
颜体合体字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所以初学者更要认真描摹原作,并学会思考、分析和安排好字的中心点。

(一)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宽窄、长短、位置高低等等,还要注意二部分的联系,要能使二者有机地统一。

二、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字须注意各自的宽窄、长短等等,还要注意上下二部分的联系,使二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三、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由于呈三部分横列,容易写得过宽,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高低等等区别和三部分的有机联系。

四、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由于呈三部分竖列,容易写得太长,所以应该控制每部分的长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以及三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五、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更应该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否则容易将字写散,应该使被包围部分向包围部分靠拢。

另外由于颜体结字开张,包围部分应该写得饱满(如走之底和“口”部两竖都向外拱)。

第五章《颜勤礼碑》集字联句欣赏
临摹碑帖是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但倘若要和碑帖达到形神一致,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初学者不断地对临、默临、背临。

而集字练习正好为初学者提供了极好的背临机会。

所谓集字,就是从碑帖中选出部分汉字并组成诗句、对联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供初学者临摹,又可作为创作的参考素材读物。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