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微生物室学习分享
检验科微生物科室实习小结

检验科微生物科室实习小结
实习期间,我在检验科微生物科室参与了多项实验和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首先,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熟练操作常见的微生物检测仪器和设备,如生物安全柜、灭菌器、培养箱、显微镜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掌握了正确的使用方法、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其次,我参与了微生物菌落计数实验和细菌培养实验。
在菌落计数实验中,我学会了如何制备菌液、制备琼脂平板、接种菌液、培养和计数菌落形成单位。
在细菌培养实验中,我独立完成了培养不同种类的细菌,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和形态特征。
此外,我还参与了微生物鉴定实验和药敏试验。
在微生物鉴定实验中,我学会了观察细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以及荧光染色等方法,从而确定细菌的种类。
在药敏试验中,我熟悉了各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方法,并对不同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进行了测试。
还有,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科室内的例行工作,如接收样品、记录信息、制备培养基等,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责任感。
在检验科微生物科室的实习期间,我通过实践学习掌握了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此外,我还进一步了解了微生物领域的相关知识,培养了对微生物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
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重要性,也对将来的科研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微生物实验心得(通用5篇)

微生物实验心得(通用5篇)微生物实验心得(通用5篇)微生物实验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微生物实验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微生物实验心得(通用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微生物实验心得篇1探索微观世界:我的微生物实验之旅我想分享的是我的微生物实验之旅,这是一次充满挑战与发现的旅程,让我感受到了科学实验的魅力和复杂性。
实验简介这次实验的主题是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类。
我选择了几种不同的微生物样本,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
目标是确定这些微生物的特征,以及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实验材料和方法我选择了三种微生物样本:大肠杆菌、酵母菌和红血球原生生物。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一种称为“分光光度计”的设备来测量微生物的生长程度。
同时,我也使用了显微镜来观察这些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实验过程首先,我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对微生物进行了培养。
每种微生物的培养皿都放置在不同的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和营养物质。
在观察阶段,我使用分光光度计每天测量微生物的生长程度。
同时,我也使用显微镜观察了这些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例如,大肠杆菌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下生长得更好,而酵母菌在较低的温度和湿度下生长得更好。
结论这次实验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微生物的生长和分类。
实验结果不仅增强了我的科学知识,也让我明白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经验教训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
例如,有些微生物样本的生长情况不如预期,这让我开始怀疑实验的准确性。
但是,通过查阅文献和不断尝试,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次实验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技能。
微生物实验不仅增强了我的科学知识,还让我更加热爱科学。
我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参与这样的实验,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
检验科微生物实习小结

检验科微生物实习小结1查验科微生物练习小结岁月如梭,白驹过隙,不知不觉在微生物室练习的活动举办时间已接近尾声了。
回忆这两个月在微生物室练习的这三个月活动举办时间里在指导教员的率领下本身真的学会了不少。
经由过程本身的勤恳在积极协助教员完成细菌学方面查验项目标同时,我发现本身的操作能力不说有了很大水平的提高但也有了更大的前进了,比拟在黉舍的时候操作起来更谙练了。
好比在操纵显微镜看细菌形态的时候,以前调显微镜亮度、找视野等就要弄好几分钟,此刻经由过程在病院查验科微生物室三个月的练习,这些小问题都不存在了,并且经由过程染色在显微镜下能识别的细菌也比力多了,像球菌科的葡萄球菌传染、链球菌、淋球菌以及杆菌科的肠杆菌,真菌孢子在显微镜下也能一眼识别。
总之在微生物三个月的练习日子里感受本身受教颇多,经由过程切身实践操作把本身在黉舍学到的理论常识同实践很好的连系了起来,从而更进一步加深了本身的细菌学常识底蕴,在带教教员的悉心指导下已熟悉把握了各类标本的接种、细菌培育以及细菌的初步判定、细菌的药敏试验等。
在此做次总结为本身更好的回首在病院查验科微生物室所学。
2查验科微生物练习小结练习是每个医学生的必经阶段,是一个医务工作者由理论转向临床实践的阶段,而我的第一个起点就是微生物室。
对微生物室的第一印象是同事间的协调,是一个敦睦的大家庭。
此刻来微生物室练习已有两个礼拜了,由一举行的生疏、熟悉情况到此刻的亲主动手操作,与教员的敦睦相处,一切都是那么的好。
想起还没来练习之前,那时的表情是何等的兴奋啊!对于即未来临的练习生活生计布满着等候。
此刻我一样怀着兴奋的表情在这里练习了两个礼拜。
在这两个礼拜里面,我学到了人生中良多贵重的工具。
作为练习生的我,需要进修的工作其实是太多了。
看着教员们分辨标本的那份自傲,我心中不由发生了佩服之情,公然,姜仍是经验足的辣。
从刚举行通俗标本的接种,到后来的分手提纯,药敏试验,教员们都耐烦地教诲。
临床的标本大致有痰液,尿液,脑脊液,胆汁等,而它们的接种体例,后期处置又不尽不异,每个步调都必需严谨在无菌的前提下操作,要本着对患者负责的立场领受每一份标本。
微生物室实习总结7篇

微生物室实习总结7篇第1篇示例:在微生物室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经验,也经历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微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很多实验操作技巧。
在这里,我将总结我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的所学所获,希望能够对我的未来有所帮助。
我深刻理解了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微生物是生物体中最微小的生命体,但却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促进循环利用,维持生态平衡;也可以产生各种有益物质,如抗生素、酶等,对生物体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在微生物室的实验中,我亲眼见识了微生物的种类之多,功能之广,这让我对微生物更加敬畏与热爱。
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我的实验技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通过观察老师和同学们的操作,我学会了如何进行无菌操作、菌落计数、鉴定微生物种类等实验技能。
虽然一开始有些生疏,但通过不断练习,我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并且在实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验技能在微生物学中的重要性,也为我之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学习实验技能,我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在多人合作的实验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只有团队紧密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实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与同学们共同讨论问题,共同解决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不仅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培养了我的沟通技巧,让我更好地融入集体,与他人共同进步。
通过这次微生物室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
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在微生物室实习期间,我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付诸于实践,才发现其中的不足和差距,也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实践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最好方式,也是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
这次微生物室实习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微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更多实验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微生物实习心得体会(通用4篇)

微生物实习心得体会(通用4篇)微生物篇1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发病,院内感染不断增加。
细菌由于人类不断婪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这些都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病原微生物在实验室潜在对实验室人员的威胁也日趋严峻。
生物安全的宣教必不可少,怎样把只有基本微生物知识的学生,与临床实验室大量面对病人标本的采集、运送、接种、培养、观察、鉴定、药敏、报告等各个环节的实践结合起来,由基础知识向专业技能有效转化,把基础理论知识在实习中有效发挥,与实践相结合使之升华,是培养合格检验人才的关键。
现就微生物室的实习带教体会总结如下。
1、重视标本送检前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室每天都收到来自病房,门诊病人送检的大量标本,有痰、中段尿、伤口分泌物、生殖道拭子、血培养、脓液、术中临时所采集的标本等等。
标本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是否得当及时对试验结论有直接影响。
是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全面认识标本采集与处理的全过程及影响因素,才能确保检验结论的准确性、有效性。
1.1标本的采集例如中段尿的采集,应告知学生尿道内是人体无菌的腔道,尿道外则是有菌的部位。
所以采集中段尿时必须对外阴进行彻底消毒,排出前一段尿液,以便冲洗外尿道或外阴,留取中段尿于无菌杯中送检。
如痰标本的采集,应嘱病人于清晨嗽洗口腔,咳出深部的痰液于无菌杯中送检,如是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检测,则应留取女性宫颈拭子或男性尿道拭子,因为支原体和衣原体都只寄生在宫颈或者尿道的柱状上皮细胞内。
1.2标本的处理学生应知道,标本的及时处理接种对微生物的成活率至关重要,例如淋病奈瑟氏菌,需要保温,保湿送检,提倡床边接种,培养基应先预温,接种后放36℃温箱、5%co2环境,保湿培养。
又如痰标本应接种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沙基,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上,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主要观察病人痰标本里的基础菌群的生长状态。
沙基主要观察是否有念珠菌生长,嗜血流感巧克力平板主要是观察是否有嗜血流感杆菌属的生长,此平板在配制时加入了针对性抗菌药物,能够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的生长,只适合于嗜血杆菌属的生长。
实习经验分享:我在医院微生物室的体会与心得

实习经验分享:我在医院微生物室的体会与心得2023年,我有幸在一家知名医院获得了一份微生物实习的机会,成为了微生物室的一份子。
在这次实习中,我所收获的体会和心得不仅是对微生物学的深入认识,更有着医学实践所力及的思考和感悟。
在实习一开始,我首先接触到的是微生物实验室的基本操作。
虽然之前在学习中有接触到相关操作,但实际操作时,往往会有许多细节问题需要注意。
例如试剂的取用量,实验时间的掌握等等,都需要反复观察和尝试实验才能掌握。
同时,在实验室里需要时刻保持清洁和规矩,更需要慎重对待实验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保障个人安全和实验的准确性。
随着实验经验的积累和基础操作的熟练,我逐渐开始参与更高难度的实验操作。
例如,鉴定致病菌和药物敏感性测试,这些实验有时候需要加入许多复杂的判断,需要反复思考和不断调整实验条件。
在实践中,我发现这些实验有时候结果并不理想,这给我带来了挫折,但是同时也让我更加认识到实验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思考如何优化实验和扩大实验规模的方法。
这些思考和工作帮助我更加深入了解微生物学实验,并且让我逐渐明白科学的研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除了实验学习之外,我还有机会接触到了许多与微生物学相关的病例。
通过跟随医生的查房、查看病历和讨论病情,我对于临床中微生物学的应用和实际处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我也目睹了许多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医疗的伟大。
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保护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这让我深深意识到医学领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担任了一些负责人的职务,带领初级实习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和项目管理。
这个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际交往和协同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这个过程,我逐渐掌握了一些项目管理和协调能力,也更加了解了人际互动中的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在这次实习中,我不仅仅是从实验操作中学习到了许多微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微生物学实验的各种思考和发现。
医院微生物室实习总结

医院微生物室实习总结在医院微生物室实习的这段时间里,通过亲身实践和指导老师的教导,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微生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让我对微生物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常规微生物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
在培养基制备方面,我学会了采用无菌工作台进行操作,保证培养基的无菌性。
从最基本的琼脂糖琼脂培养基到复杂的选择性培养基,我都能独立准确地制备出来。
我也学会了采用不同的培养基来筛选、鉴定病原微生物。
我们使用血琼脂培养基来筛选和鉴定革兰氏阳性菌,使用MAC琼脂培养基来筛选和鉴定大肠杆菌等肠道细菌。
每个培养基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性,通过实验操作的实践,我对不同培养基的性质和用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微生物菌落观察方面,我除了学会直接观察菌落的形态和色泽,还学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我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菌的形态、大小、聚集方式等特征,进一步帮助我鉴别和分类不同的细菌。
在常规微生物实验中,培养物的纯化和分离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我通过扩插法和稀释法,成功地分离出一些单菌种,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纯净的菌落。
这不仅对于后续研究和鉴定该菌种具有重要意义,也提高了我对微生物分离技术的掌握。
除了以上的基本实验操作,我还学习了一些微生物的生化试验技术。
氧化-发酵试验、葡萄糖利用试验等,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判断细菌的代谢特性和分类。
通过实验操作,我加深了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营养需求的理解。
在实习期间,我也参与了一些微生物检测和鉴定的工作。
我们对医院内各种细菌进行了常规的鉴定工作,包括革兰氏染色、生理和生化试验等。
这些工作使我能够学习到实际的样本处理和检测操作,提高了我对细菌鉴定技术的认识和熟练度。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还加深了对微生物学的兴趣。
微生物是一种微小但重要的生物体,通过它们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发生机制。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为医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微生物实习心得

微生物实习心得
在微生物实习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微生物的知识,也获得了实验操作的经验。
以下
是我在实习中的心得体会:
1. 实验操作技巧:在实习中,我学会了许多实验操作的技巧,比如无菌技术、培养基
的制备、菌落计数等。
这些技巧对于进行微生物实验非常重要,能够保证实验的准确
性和可重复性。
2. 微生物的观察和鉴定:在实习中,我学会了观察和鉴定微生物的方法。
通过显微镜
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
此外,在进行培养和鉴定时,也
需要注意微生物的菌落形态、色素等特征。
3. 实验结果的分析: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例如,通过菌
落计数可以了解细菌的密度,从而比较不同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差异。
同时,还可以
通过生物化学试验等方法,对微生物的代谢特性进行分析。
4. 安全操作意识:在实习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需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意外发生。
5.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习中,我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许多实验项目。
通过互相协作,我们共同解决了实验中的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
实习中的团队合作经验,对于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通过这次微生物实习,我不仅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还宝贵了实践经验。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以后从事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 胡付品,汪 复,孙自镛,陈中举等.2012年中国CHINET碳 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14( 5):382-386. • 胡付品,朱德妹 ,汪 复 ,蒋晓飞 , 孙自镛 , 陈中举等.2013年 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4 . 14 ( 5) :365-374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 培养基的选择 1.血平板:适合各类细菌的生长,一般细菌检验标 本的分离,都接种此平。 2.巧克力血平板:含V和X因子,适合苛养菌的生长, 如嗜血杆菌,奈瑟菌,肺炎链球菌等。(大巧添加 了万古霉素,抑制了G+菌的生长。 3.麦康凯平板:供分离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肠道 杆菌。(粪便) 4.XLD:主要用于分离志贺氏菌属,亦可用于分离沙 门氏菌。(粪便) 5.CLED:(胱氨酸乳糖无电解质培养基):无抑制性, 用于泌尿系统致病菌的分离和培养(尿标本的接种) 6.罗氏培养基:用于培养结核分枝杆菌。 7.营养肉汤:各类标本及细菌的增殖。
[5]
2012年中国CHINET碳青霉耐药肠杆菌科细 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 2012年 中 国CHINT细菌耐药监测网15所医院临 床分离的CRE( 对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和厄他 培南中任一种耐药者),共1499株 • 分离自门急诊患者138株(9.2%),住院患者1361株 ( 90.8% )
常见标本的采集
• 血液标本:严格无菌操作,用0.5%的碘伏消毒瓶 盖和静脉采血部位(先注入需氧瓶,后注入厌氧 瓶),不得放入冰箱,应立即送检。 • 尿标本:嘱咐病人留取早晨清洁中段尿,留尿前应 仔细清洗会阴部,将前段尿排去,中段尿留取约 10-20ml,直接排入专用的无菌杯中。 • 痰标本:(漱口)晨痰为佳,用力咳出呼吸道深 部的痰,吐入无菌标本杯。应大于1ml。 • 粪便标本:采集脓血,粘液部分2-3g,外观无异常 的大便应从不同部位取材,放入无菌杯中。
标本的处理
• 标本的处理: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如脑膜 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病等应保温并立即送 检)。其他标本最好在采集后2h内送检。 若不能及时送检,标本应在一定环境下保 存,如支气管洗液,心包液,痰,尿等标 本应在保存在4℃环境中。
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 1.不染色细菌标本的检查 • 2.细菌染色标本的检查: (1)革兰染色:细菌学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染色方 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G+G- (2)抗酸染色:大多数为非抗酸性细菌,所以只针 对麻风病,结核病的细菌检查 (3)荧光染色:敏感性强,效率高且容易观察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3.E-text法:该方法结 合扩散法和稀释法的 原理和特点,操作简 便如扩散法,但可以 同稀释法一样直接定 量测出药物对待检菌 的MIC。
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 结果的测量
科玛嘉琼脂培养基
细分布情况 • 其中:肠杆菌科细菌占所有分离菌株的44.8 % , 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大肠埃希菌、 克 雷伯菌属、 肠杆菌属、 变形杆菌属; 不发 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占所有分离菌株的26.7 % , 其中最多见者依次为不动杆菌属、 铜 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谢谢聆听!
现在使用的是《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第9版 • 革兰氏阳性菌
• 革兰氏阴性菌
临床常见的致病菌
• G+: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α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 菌等),β型溶血链球菌(A组和B组),非溶血性链球菌、肺 炎链球菌、肠球菌属,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等。 • G--菌: 奈瑟球菌、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洛菲不动 杆菌) 、假单胞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布鲁菌 属、百日咳杆菌、军团菌属,肠杆菌科细菌(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伤寒沙门菌、沙 门菌属、志贺菌属、鼠疫杆菌等) 、流感嗜血杆菌,脆 弱拟杆菌、核酸杆菌,破伤风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杆菌、 肉毒杆菌、艰难梭菌,弧菌科,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 杆菌。 • 其他病原微生物:放线菌属、诺卡菌属,立克次体属、支 原体属、衣原体属、各种病毒、某些原虫(疟原虫、弓形 体等)和各种真菌等。
不同种属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 率和敏感率
对碳青霉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敏感的相关药物
• 药敏结果显示多黏菌素类,替加环素、 磷霉素和 阿米卡星对CRE菌株有良好抗菌活性 。根据临 床研究资料, 上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均优 于单药治疗。采用的联合给药方案有黏菌素或氨 基糖苷类( 主要为阿米卡星)联合碳青霉烯类、黏 菌素联合替加环素或利福平、 氨基糖苷类联合磷 霉素。目前在耐药革兰阴性菌菌株不断出现以及 新抗菌药物的研发进展缓慢的形势下, 一些传统 抗菌药物的应用价值得到重新评估, 如磷霉素对 MRSA、 PRSP 、CRE均有较高的敏感率 。
二.细菌微生物检验的一般操作流程 • • • •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标本的显微镜检查(细菌的形态检查)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 细菌的鉴定(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不常见 的细菌会用到细菌自动鉴定仪) • 药敏试验 • 向临床发送报告
临床标本采集与处理
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病程早期,急性期,未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无菌:要确保无污染菌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例如,尿 液标本,疑为厌氧菌感染,要用无菌注射器行膀胱 穿刺术抽取尿液 4.采集适量的标本(血培养瓶大人5-10ml,儿童13ml) 5 .注意自身安全
[3]
2013年中国CHINET耐药监测菌种分布[4]
二.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 肠杆菌科细菌 : 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 肺炎 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 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 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4% 、 31.8%和16.5 % 。上述产 ESBLs株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 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甲氧啶 - 磺胺甲口 恶 唑的 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产 ESBLs株。产酶大肠埃希对 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接近或 高于50% 。肠杆菌科细菌对3种碳青霉烯类的耐药 率仍然较低,不同菌种的耐药率大多在10 %以下。
检验科微生物室学习分享
目录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常用抗菌药物简介
真菌微生物检验的操作流程
2013年CHINET细菌耐药监测情况
一.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 细菌的分类:1.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为 依据的分类2.用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以细菌大 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 分类 • 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 细菌分类系统:国际上普遍采用伯杰分类系统
各类培养基图片
各类培养基图片
细菌的接种
• 1平板划线法:一般细菌的接种,及分纯都使用此 方法。 • 2.斜面接种法: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保存或 者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 • 3.液体接种法 • 4.涂布接种法:常用于纸片法药物敏感性试验。
细菌的鉴定
细菌鉴定用到的各类生化反应: 1.糖类的发酵试验 2.七叶苷水解实验 3.吲哚试验 4硫化氢试验 5.枸橼酸盐试验 6.氧化酶试验 7.触酶试验 8.凝固酶试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