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表教案[公开课好]
多用电表教案

多用电表教案教案标题:多用电表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电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电表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1. 多个电表(至少每组2个)。
2. 电源和电线。
3. 不同电阻、电容和电感。
4. 实验电路板和电路元件。
5.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电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解释电表在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方面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电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实验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至少两个学生。
2. 分发实验电路板和电路元件给每个小组。
3. 向学生解释如何正确连接电表到电路中,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4. 指导学生进行以下实验:a. 测量直流电流的大小。
b. 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
c. 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
d. 测量电容的容值。
e. 测量电感的感值。
5. 鼓励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实验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1.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总结。
2. 讨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电表的使用限制和适用范围。
拓展应用:1. 提出一些与电表相关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合理使用电表,节约能源。
总结: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表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电表的使用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更多关于电表的知识,并进行相关实验。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实验室或电力公司,了解电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正确和熟练。
2. 分析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3. 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对电表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估和反思。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多用电表的使用 教案

多用电表的使用教案教案标题:多用电表的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电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掌握读取电表示数的技巧;3. 学会使用电表进行简单的电路测量。
教学准备:1. 电表(包括模拟电表和数字电表);2. 不同种类的电路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3. 实验电路板;4. 电源;5. 实验导线。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测量电流和电压吗?我们通常使用什么仪器来测量?讲解(10分钟)1. 介绍电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模拟电表和数字电表)。
2. 解释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示范操作(10分钟)1. 演示如何使用电表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和电表,并演示如何读取电表示数。
实验操作(25分钟)1. 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提供一套实验电路板和不同种类的电路元件。
2. 学生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表进行电路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3.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实验结果,总结电路元件的特性和与电表读数的关系。
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电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2. 提醒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多加练习,提高对电表的熟练度。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类型的电表,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2. 给学生布置家庭实践任务,让他们在家中使用电表测量不同电器的功率消耗。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并提供实时指导和反馈。
2.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要求学生解答与电表使用相关的问题。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电力公司或实验室,了解更先进的电表技术和应用。
2. 引导学生进行电表的维护和校准,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
2.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多用电表的使用教案

多用电表的使用教案教案标题:多用电表的使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学会正确使用多用电表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电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3. 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2. 实验操作技巧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多用电表;2. 直流电源;3. 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4. 直流电路实验装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电表的概念,并询问学生对电表的了解程度;2. 提问:电流、电压和电阻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理论讲解(10分钟)1. 通过图示和文字解释,介绍电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解释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3. 强调正确使用电表的重要性,以及避免测量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分发实验装置和多用电表给学生;2. 演示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和使用多用电表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3.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指导他们正确使用电表进行测量;4.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5.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四、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讨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能的误差来源;2. 引导学生总结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实际应用例子。
五、小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电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2. 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加利用电表进行电路测量;3. 拓展学生对电表的应用领域的思考。
教学延伸:1. 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验报告或小作业,加深对电表使用的理解;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电表的其他应用领域,并进行相关实验。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连接电路的正确性、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等;2. 收集学生完成的实验报告或小作业,评估他们对电表使用的理解程度。
多用电表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多用电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多用电表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熟悉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3.理解多用电表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多用电表的意识。
2.理解多用电表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准备1.多用电表。
2.学生实验用电线。
3.实验用电器或元器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实际的例子引入,让学生感受多用电表的作用和重要性。
比如,询问学生在什么场合下需要用到多用电表?为什么要使用多用电表?2.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讲解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包括多用电表的构成元件、工作原理和测量规则。
图文并茂地介绍多用电表的功能和实际应用。
3.熟悉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向学生介绍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包括接线方法、选择量程、读数处理等。
通过示范操作和实际演示,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4.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个多用电表和一些实验用电器或元器件。
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电路图,使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和实验。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实验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解决问题。
5.探究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多用电表使用中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学生可以根据实践操作中的体验,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多用电表的培养。
6.总结归纳对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
让学生通过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多用电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多用电表的维护与保养向学生介绍多用电表的维护与保养知识,包括保持仪器干燥清洁、定期校验和检修等。
让学生了解维护和保养多用电表的重要性,培养正确使用仪器的习惯。
2.多用电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向学生介绍多用电表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比如电路测量、故障排除、电器维修等。
让学生了解多用电表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实践。
多用电表教案

课题:多用电表的原理与使用(第一课时)讲课人:梁起凡授课班级:高二(20)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多用电表(2)理解并掌握多用电表的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电流计改装的学习,使学生巩固转换测量的物理学科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认知能力和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电流计的改装和欧姆表的原理,难点是欧姆表的原理;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教学手段:投影仪、多用电表(指针式)教学过程:一、引入根据我们前面学习的电流计的改装知道,改装后的电流计可以用来测量电流和电压,那我们能不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装使其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呢?发放多用电表,同时简单认识多用电表。
(多媒体展示)提出:如此强大的功能多用电表是如何实现的呢?二、新课教学问题1:我们已经学习了将电流计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请同学们回顾并画出改装原理图?问题2:指出学生上来画的改装原理图应该属于单量程的,进一步提出我们如何继续改装将其改装成双量程的?(由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并将原理图画在黑板上)多媒体展示问题3:既然通过改装我们可以使用电流计来测量大电流以及电压,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电流计来测量电阻?探究过程针对问题3引导学生提出利用电流计来测量电阻的原理图(以电压表为例,引起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是电流,而不同的电流值对应的又是不同的电压,我们就是利用了这种一一对应关系将电流改为电压。
大家可不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设计一个电路使流过电阻的电流大小与电阻的大小也一一对应,从而利用电流直接得到电阻?)从理想的加在电阻上的电压恒定,到利用电源给电阻供电逐步引入以下电路:1、欧姆表原理图欧姆表的读数特点:(1)如果A、B间不接任何电阻时整个电路断开,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计,电流计的指针也就不做任何偏转;(2)如果A、B间接一导线,则流过电流计的电流最大,我们可以调节R1使得流过电流计的电流达到满偏I g,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也最大;(3)大家讨论如果我们在A、B之间接一个任意电阻R x,流过电流计的电流应该为多少?()可以看出改变R x,电流I x随之改变,R x与I x一一对应。
多用电表-人教版选修2-1教案

多用电表-人教版选修2-1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电路中的电动势、电流、电阻及其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3.掌握电表的使用方法4.了解多用电表的用途和测量方法能力目标1.掌握使用多用电表进行电路测量的基本能力2.能够分析电路中电动势、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情感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能的重要性和应用2.增强学生对实验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4.培养学生的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2.建立电动势、电流、电阻之间的相关性3.熟悉电路测量方法和测量原理教学难点1.建立电动势、电流、电阻之间的概念关系2.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3.分析电路测量结果,探究电路中的问题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实验法和合作学习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课前所学的电路知识,并让学生思考电路中电动势、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讲授环节1.介绍电表的分类及使用方法,重点介绍多用电表的用途和测量方法。
2.讲解电动势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
3.介绍欧姆定律和电阻的概念。
4.探讨电阻对电路的影响以及电路中电动势、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实验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从不同方面探究多用电表的用途和测量方法,同时使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2.安排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在实验中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作用。
3.引导学生探究电路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 总结环节1.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归纳多用电表的用途和测量方法。
2.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结合实验结果指出欧姆定律和电阻的实际应用价值。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并为他们提供解决的方案和方法。
五、课堂讲评1. 学生实验报告评分标准1.实验目的明确。
高中物理多用电表实验教案

高中物理多用电表实验教案实验目的:1. 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2. 学会使用多用电表进行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测量。
实验仪器和材料:1. 多用电表2. 电池(1.5V)、电阻器、导线等实验步骤:1. 将多用电表选择到“电压”档位,并将黑色表笔连接到多用电表的COM接口上,红色表笔连接到VΩmA接口上。
2. 将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多用电表的两个接口上,观察多用电表显示的电压值。
3. 将多用电表的档位调至“电流”档位,再将电池依次连接到多用电表的两个接口上,观察多用电表显示的电流值。
4. 将多用电表的档位调至“电阻”档位,将电阻器连接到多用电表的两个接口上,观察多用电表显示的电阻值。
5. 总结实验结果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注意事项:1. 在使用多用电表时,要仔细查看仪器使用说明书,确保正确操作。
2. 电池的连接要正确,不要连接反了。
3. 在进行电压和电流测量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档位,避免损坏仪器。
4. 在进行电阻测量时,要确保电路处于断开状态。
5. 实验结束后要将仪器归位并关闭电源。
实验结果分析:1. 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结果应该与理论值相符合。
2. 实验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测量时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等。
拓展实验:1. 通过变换电路中的元件,进一步了解多用电表的用法。
2.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其他电学量,如功率、电容等。
实验小结:本实验通过使用多用电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多用电表的基本用法和原理,提高了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多用电表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对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电学知识十分重要。
愿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实验,并对多用电表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多用电表》--获奖优质精品教案 (10)

8.多用电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掌握欧姆表的刻度确定过程和多用电表的组合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欧姆表和多用电表的制作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多用电表(指针式、数字式)。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们已经学习过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量程较大的电流表的原理,能否将电流表改装成测量电阻,并能直接读出数值的欧姆表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新课教学]一、欧姆表【例题】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有电动势E=1.5V,内阻r=0.5Ω,电流表满偏电流I g=10 mA,电流表电阻R g=7.5Ω,A、B为接线柱。
(1)用导线把A、B直接连起来,此时应把可变电阻R1调节为多少才能使电流表恰好达到满偏电流?(2)调到满偏后保持R1的值不变,在A、B间接一个150Ω的电阻R2,电流表指针指着多少刻度的位置?(3)如果把任意电阻R接在A、B间,电流表读数I与R的值有什么关系?解析:(1)电流表电阻R g的值不能忽略,此时可以把电流表视为一个电阻。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从中解出可变电阻R1的值:=142Ω这表示,当两个接线柱直接连到一起,且表头指针恰好满偏时,可变电阻R1的值为142Ω。
(2)保持可变电阻R1的值不变,把R2=150Ω接在A、B之间,设这时电流表读数为I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0.050A=5mA这表示,接入R2后,电表指在“5mA”刻度的位置。
(3)把任意电阻R接到A、B之间,设电流表读数为I,则代入数值后,得:解出:以上计算使我们不禁想到:如果把例题中电流表的“10mA”刻度线标为“0Ω”,“5mA”刻度线标为“150Ω”,其它电流刻度按的规律换成电阻的标度,它岂不成了可以直接测量电阻的仪器?从A、B接线柱引出两枝表笔,把表笔接在被测导体的两端,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导体电阻的数值,这不是很方便吗?1.构造及测量原理(1)构造右图的虚线框中的电路,其实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欧姆表的电路原理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多用电表的原理和外部结构。
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电流和定值电阻。
3.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电阻,并据此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观察多用电表并描述观察到的结构,培养学生短时间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学生实验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特殊元件(二极管)单向导电性的探究,逐步培养学生对新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分组实验,同学合作,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实验中问题的展示和讨论,逐步养成交流探讨的习惯。
2.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学会归纳总结,享受科学探究过程中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会用多用电表的电压、电流和电阻档进行测量,能准确读出不同档位时电表的读数。
2.使用不同档位时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多用电表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步骤。
教学难点:
1.用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
2.引导学生得出特殊元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并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
教学器材:ppt 课件,多用电表,电源,导线,开关,小灯泡,定值电阻,二极管。
教学方法: 多媒体,探究,讲授,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回顾: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的电流表
1、电流表改装:并联分流
2、电压表改装:串联分压
欧姆表原理:
3、欧姆表改装:闭合欧姆定律 I =
E
R g +r +R 1+R
改变Rx ,电流Ix 随之改变,Rx 与 Ix 一一对应。
注意: (1)欧姆表的刻度与其他表刻度相反且刻度不均匀
(2)欧姆表每次换档测电阻前都要调零。
不能带电测量。
(3)欧姆表中电池用久了,电动势和内阻要改变,测出
11n R -=g 并R R =g
串(n-1)R
的电阻值有较大的误差。
所以欧姆表常用来粗测电阻。
多用电表原理:
电压表电流表和欧姆表都有一个表头能不能让它们共用一个表头制成一个多用电表呢?
图1分别表示电流表、欧姆表、电压表的电路示意图。
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在图2的基础上画出最简单的多用电表的电路,并说明转换测量功能。
多量程多用电表示意图
新课内容
一.多用电表结构
表头、选择开关、红黑表笔、机械调零旋钮、欧姆调零旋钮
选择开关:
多用电表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标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和量程.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转到电流(压)档,多用电表相当于一个电流(压)表,其使用方法和读数与电流(压)表相同.当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档,就可以测电阻了.电流(压)档上标示为量程,欧姆档上标示为倍率.
机械调零:
用小螺丝刀调节表盘下方的机械调零螺丝,使表针指在刻度左边“0”的位置,再把表笔插入相应的插孔。
欧姆调零:
每次换欧姆档时,把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表盘右下方的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在刻度右边“0”的位置,
二.多用电表分类:指针式多用表、数字式多用表、数字式兆欧表
三.多用表读数
电阻读数:阻值=刻度值╳倍率
电流电压读数:电流电压读数=量程/总刻度╳指针刻度数+估读数
估读位:
最小刻度是1(包括、)的电表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最小刻度是2或5(包括、、、)的电表,估读到最小刻度同一位或下一位。
档:
50V档:
10mA档:
四.多用表使用
思考:怎样用多用电表来测量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
基本步骤:
(1)设计电路和机械调零; (2)试测; (3)选档; (4)测量; (5)读数; (6)整理归位
思考:电流和电压的测量中应注意什么?
电流注意:
(1)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2)量程应大于通过小灯泡电压的估计值。
(3)电流应从红表笔流入电表黑表笔流出电表。
(4)读数时先看量程再看小格,要正视表针。
电压注意:
(1)将电流表串联在待测电路中。
(2)量程应大于通过小灯泡电流的估计值(3)电流应从红表笔流入电表黑表笔流出电表。
(4)读数时先看量程再看小格,要正视表针。
(进行实验测量电流和电压,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思考:怎样用多用电表来测量定值电阻?
基本步骤:
(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2)选择倍率:根据被测电阻的大致值,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相应的倍率上.选取档位的根据是以测量时指针尽可能达半偏为宜.
(3)电阻调零: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调节调零电阻的值)使指针指向最右方0 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将被测电阻跨接在红、黑表笔间. (5)读数:测量值=表盘指针示数×倍率.
(6)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旋转到“OFF ”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拨出表笔,长期不用应取出电池.
思考:定值电阻测量中应注意什么? 注意:
①不要用手接触电阻的两引线.
②若发现指针偏角太大或太小应换用倍率较小或较大的挡.但每次换档后必须重新调零.
③每次测电阻前都要把电阻从电路中断开不能带电测量。
(进行实验测量定值电阻,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 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学生课后分析其特征 五.本节小结
六.作业
1、完成实验报告
2、思考:二极管具有那些特点?
本节小结
一、多用表原理
1、电压表改装:串联分压
2、电流表改装:并联分流
3、欧姆表改装:闭合欧姆定律
二、多用表结构
四、多用表读数
三、多用表分类
五、多用表使用 表头、选择开关、红黑表笔、机械调零旋钮、欧姆调零旋钮
1.电流、电压测量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指针式多用表、数字式多用表、数字式兆欧表
电阻读数、电流、直流电压读数
2.电阻测量的方法、步骤、注意事项
E
R g + r + R R x
+ I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