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明朝万历皇帝定陵 地宫湿气重重阴气森森
历史趣谈此陵墓300年后重见天日 挖掘中怪事接连不断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此陵墓300年后重见天日挖掘中怪事接连不断导语:定陵地宫里有一条小河,上面飘着一只小船,要想见到万历皇帝的棺椁,必须踏舟而过。
1955年,历史学家郭沫若以“研究历史资料,丰富人民生...定陵地宫里有一条小河,上面飘着一只小船,要想见到万历皇帝的棺椁,必须踏舟而过。
1955年,历史学家郭沫若以“研究历史资料,丰富人民生活”为由,试挖朱棣的长陵,因毫无线索,他又提出挖朱棣长子的献陵,等有经验后再挖长陵,但还是没有找到入口。
最后,他决定发掘定陵,理由是:定陵修复起来容易。
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合葬墓,费时6年,耗白银800万两,相当于当时全国两年的总赋税。
工作队意外勘测到地宫的入口,找到通向皇陵的第一条隧道——“砖隧道”。
这条隧道的出现,证实了皇帝的棺椁从这里入葬。
不久,又发现了第二条隧道,也是最后一条隧道——“石隧道”,这说明地宫不远了。
果然,在石隧道尽头,出现了一道大墙,墙高8.8米,厚1.6米,由56层泥浆砌成,这就是“金刚墙”,像一个金刚大力士把守着宫殿的入口。
在到达金刚墙之前,各种传言满天飞,说什么陵内有暗箭、毒气、陷阱之类,下去的人必死无疑。
在金刚墙发现之后,一个身穿破衣、头戴苇笠的老头,极为神秘地说:“定陵地宫里有一条小河,上面飘着一只小船,要想见到皇帝的棺椁,必须踏舟而过,必须是生辰八字相符者才能成功,不然必得丧命”郭沫若力排众议,坚决不回头。
金刚墙的拆除工作开始了,为慎重起见,进洞之前,工作队买来一条狗,把它放进去,结果销声匿迹。
此后又买来一只公鸡,扔进洞里,它却飞了出来。
无奈,考古队戴上防毒面具下到洞里,传说中的机关没有出现,但在地宫的后殿,奇迹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明神宗尸身在棺椁内的神秘姿势之谜 定陵地宫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神宗尸身在棺椁内的神秘姿势之谜定陵地宫谜导语:发掘帝王陵寝的声音近来有不小的响动。
早一点,有人建议开挖秦始皇陵,并列出理由多条,因有专家说下面埋有500吨的珠宝,有人又动起了唐高发掘帝王陵寝的声音近来有不小的响动。
早一点,有人建议开挖秦始皇陵,并列出理由多条,因有专家说下面埋有500吨的珠宝,有人又动起了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合葬墓乾陵的念头。
借此股“挖祖坟”的声音,今天就来说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大陆开启明定陵的事情——到2007年,距定陵地宫棺椁开启时间,是50年,正好半个世纪。
朱翊钧,史上所称的万历皇帝,明朝第13位皇帝,系明穆宗朱载垕的第三子。
1572年,10岁时开始当皇帝,到1620年病死,在位长达48年。
万历是其年号,庙号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先后有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定陵即为他与两位皇后的合葬墓。
就考古的一般常识来说,陵墓的发掘必须要注意的,一是墓主人的尸体情况,二是可以证明墓主身份的文字,而不是金银财宝那些陪葬品。
所以,开启梓棺一般是最后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考古程序,要求相当严格,在主要专家或是主政官员到场的情况下,才会打开棺椁。
定陵,作为一座一级帝王陵,其发掘过程也是极其小心的,参与定陵考古的专家和领导,对棺椁的开启慎之又慎。
明神宗朱翊钧标准像当时,发掘人员小心打开棺椁后,现场专家大吃一惊——朱翊钧尸骨放置在一条锦被上,锦被两边上析,盖住尸体。
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经腐烂,仅剩骨架。
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腹部。
手生活常识分享。
定陵地宫有多大?深入地下27米,到了夏季依旧阴森诡异

定陵地宫有多大?深入地下27米,到了夏季依旧阴森诡异定陵地下宫殿是中国著名地下建筑之一,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钧(1573~1620年)的陵墓。
明十三陵之一。
在北京市昌平县天寿山南麓。
1584年开始兴建,1590年陵墓全部完工。
其地下建筑一般称“地下宫殿”(简称地宫),于1957年发掘。
定陵的建筑主要有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和地宫等部分。
定陵的地宫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建筑中的主要部分,其中埋葬着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个皇后。
明定陵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和两位皇后的陵墓,万历地宫是十三陵惟一发掘的地宫,1956年由郭沫若、吴晗等人力主发掘。
定陵的发掘基本上被定性为“一次不可挽回的错误”,国家也因此定下了之后不可轻易发掘帝王陵墓的规定。
本组照片反映了目前定陵地宫的真实情况,定陵历时六年才修建完成,修建时朱翊钧才22岁,因此他也多次前来现场查看。
据史书记载,定陵的修建共耗费白银800万两,在相当于当时明朝两年的田赋收入。
定陵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总占地面积约182000平方米。
除此之外,定陵陵区周围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祠祭属、神宫监等附属建筑。
不过目前定陵的地上建筑由于当年李自成火烧,清军入关的破坏基本上都被不复存在了,“砖石遍地,大火三日不绝”,到1956年被考古发掘时定陵地上建筑仅剩下后院的方城明楼、宝顶和牌坊门了。
那么保护最好的定陵地宫是什么样子呢?1956年,当考古人员来到前殿时,由于第一道石门后面设置了自来石无法打开。
最后大家使用了一把称作“拐钉钥匙”的开启工具,才将定陵地宫的前殿大门打开。
定陵地宫修建在地下27米处,由前殿、中殿、左配殿、右配殿、后殿五个部分组成,地宫全部用石筑造,顶部用石发券,地面铺的是高质量的金砖,总面积1195平方米。
地宫前殿。
面宽6米,进深20米,顶高7.2米,殿内无陈设物品。
地宫的宫殿由五座条石砌成彼此通连的大殿组成。
由于深处地下,即使炎热夏季地宫也是湿气重重,阴森诡异这里是当年停放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棺椁的地方,目前棺床上的都是复制品。
历史趣谈万历皇帝陵寝 三百年后被掘的报应之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万历皇帝陵寝三百年后被掘的报应之谜
导语: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
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
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被开发的地下宫殿,但实际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
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
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被开发的地下宫殿,但实际上考古人员最初想要发掘的是明成祖朱棣的长陵,对定陵的发掘只是一次意外,然而这次意外让考古人员至今想来仍惊魂不定……
已80岁高龄的定陵发掘亲历者,当年的发掘队队长赵其昌老人告诉记者,他担任考古队长时不过是个20几岁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生,当初让他担任考古队长,感觉胆战心惊。
而且鉴于长陵勘探毫无线索,所以向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请示,找一座规模稍小的陵寝“试掘”一下。
考虑到定陵营建年代较晚,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
而且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48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所以发掘长陵改为发掘定陵。
工作队来到定陵后,从宝城前开始勘察,几天的劳苦奔波,队员们个个脖子发木,腰酸腿痛,精疲力竭,然而回报他们的仍是一无所获。
一天,当队员们转悠到宝城一角时,队长赵其昌突然发现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塌陷下来,露出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洞!由于没梯子,队员们便搭人梯上到洞口。
经观察,这个洞口像一个门券的上端,亮处可辨别砖砌的痕迹。
“这是地宫入口!”队员们欢呼雀跃,把长期以来的困惑抛在了一边。
后来经中科院考古所副所长夏鼐亲临现场勘探,根据他多年的经验,也估计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古墓中挖出的宝贝 阴气太重乃不祥之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墓中挖出的宝贝阴气太重乃不祥之物!
导语:自古以来从死人坟墓里挖出来的宝贝被视为冥财,不吉利的东西。
这些宝贝久居暗无天日的地下,本身就阴气甚重,再加上尸毒恶菌等等的侵蚀,这
自古以来从死人坟墓里挖出来的宝贝被视为冥财,不吉利的东西。
这些宝贝久居暗无天日的地下,本身就阴气甚重,再加上尸毒恶菌等等的侵蚀,这些东西都变得很邪,小编选了3样有邪气的宝贝来说说。
1、万历皇帝的棺材
万历皇帝的棺椁虽然是金丝楠木,但因为300多年,敛葬在定陵阴暗的地宫中,故此表面已经腐烂了,定陵发掘领导小组为了尽快对外展出的需要,他们用新木材对万历皇帝的棺椁进行仿照,而换下来的旧棺椁,则被丢到宝城下面山沟中。
万历皇帝的旧棺椁,还是被当地的老百姓当“宝”一样,捡到了家中,其中一对老夫妻,决定用万历的旧棺材板,给自己打两口棺材,可是棺材打好之日,这对老夫妻双双亡故。
另外一家农民用万历的棺材板,打了一只大躺柜,他们夫妻下地的时候,他们家的四个小孩到柜子里玩耍,柜盖子不小心合拢,上面的钌铞因为重力的关系,自动扣上,四个孩子全都因为缺氧,闷死在柜子里面……
2、甲骨魔咒
河南安阳郊外就是商代晚期的都城和帝陵葬区,被称之为“殷墟”,这里曾经出土过大量的文物,其中有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文物就是——甲骨。
收藏殷墟甲骨第一人是山东福山人王懿荣,王懿荣是光绪朝的进士,八国联军进北京,作为团练大臣的王懿荣领兵奋战,因寡不敌众,他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万历皇帝陵寝被打开 诡异尸身让人大吃一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万历皇帝陵寝被打开诡异尸身让人大吃一惊导语: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相当于当时整整两年的全部税收。
定陵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帝王明神宗万历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相当于当时整整两年的全部税收。
定陵是中国历史上最神秘的帝王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寝。
1956年当考古人员打开万历皇帝的棺材时,大吃一惊。
万历皇帝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但是他的尸身呈现一种诡异奇特的姿势。
与常规的的仰身直肢葬和屈肢葬有着极大的差异。
万历皇帝脸部朝上,右臂向上弯曲,手放在头的右面,左臂下垂。
手放在腹部,左腿直伸,右腿弯曲。
两脚向外撇开,呈现仰面朝天的心态。
这诡异的仰面侧卧的姿势,超出了人们的常规认知。
历史上也没有文字记载。
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位皇帝,有意思的是,他10岁继位,22岁开始修建自己未来的寿宫,并多次亲临陵址现场督察。
他在紫禁城中度过了30年与世隔绝的生活,几乎从不上朝,也从不理政,直到长眠于这座闲置了30年的地下宫殿。
这诡异的尸身难道有什么关联?当考古专家打开与万历合葬的孝靖皇后的棺材时。
发现孝靖皇后的是尸身向右侧卧,姿态类似北斗七星的样子。
在古人眼中,北斗七星是天上的吉星,位于天空中心,指向正北,对应的正是人间的帝王,是帝星所在的地方,所以皇帝死后,也就要到北斗七星上去住。
在中国古代的礼法中,妻子在礼制上享受着与丈夫同等级的待遇,生活常识分享。
此皇陵里面阴气重重,接二连三的发生怪事,至今无法解释

此皇陵⾥⾯阴⽓重重,接⼆连三的发⽣怪事,⾄今⽆法解释⼤家想必⼤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有四座⽐较有代表性的皇陵,⼀座找不到的成吉思汗皇陵,⼀座不敢挖的秦始皇陵,⼀座挖不动的乾陵,还有⼀座就是⾸次被公开挖掘的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
今天⼩编要讲的也就是发⽣在定陵发⽣的⼀些怪事吧!这些怪事⾄今都⽆法解释,下⾯⼩编就来给⼤家简单的讲解⼀下吧!计划挖掘这座皇陵的主要⼈物就是郭沫若,他⾸次提出挖掘皇陵的计划,当时他的这个计划受到⼤批考古学家的反对,但是在众多的抗议声中,郭沫若还是没有放弃挖掘皇陵的计划。
为此在1956到1957这两年,对此进⾏了挖掘,这次挖掘也让我们国家损失了⼤量的⽂物,因为当时的技术还不能保护好⽂物,造成⼤量的⽂物被氧化,除了这些之后,挖掘皇陵之后,发⽣了⼀系列的怪事,⾄今让⼈⽆法解释,那是什么事呢?原来在挖掘这座皇陵之后,发⽣了⼀系列的怪事:(⼀):守在皇陵前⾯⼏百年的守陵⽯兽被雷电给劈掉⼀个,守陵⼈也被雷电劈死劈伤两⼈。
(⼆):当时参与直接挖掘的⼀些专家或者⼯作⼈员后来的遭遇也⼗分糟糕,例如摄影师刘德安因精神失常上吊⾃杀,参与挖掘的考古学家⽩万⽟万年神志不清,脑溢⾎死亡等。
(三):在挖掘定陵的过程中,有的⼯作⼈员,将万历皇帝的棺椁给扔下悬崖,被路过的⼀对⽼夫妇拾到,⽼⼈⼀眼就看出这是⼀个好的⽊材。
为此就想将这个作为⾃⼰的棺椁的⽊材,就将其拖回家,结果却引来杀⾝之祸。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就在棺椁做好之时,⽼⼈就双双殒命,两⼈死亡时间相差不到半个⽉。
⽼夫妻的突然去世,让了解此事的⼈⼤为震惊,这个离奇的是也就越传越邪乎了。
(四):另外⼀对拾取到⽊料的夫妇也发⽣了同样的事情,他们将⽊料做成躺柜,结果⾃⼰的四个⼩孩离奇的在躺柜上死亡。
许多年之后,这对夫妇再次⽣了四个⼩孩,结果其中的⼀个也是因为这个躺柜离奇的死亡。
这些怪事的发⽣,让很多专家⽆法解释,也让很多⼈都不敢在次的去挖掘皇陵了。
在民间有这样的⼀个说法:皇帝的东西不能碰,皇陵更是不能去挖掘,否则会搭上⾃⼰的⼩命。
直击唯一被发掘的帝王陵明定陵:地宫深入地下27米,阴气森森

直击唯一被发掘的帝王陵明定陵:地宫深入地下27米,阴气
森森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关注我,跟着我们一起去追寻先祖的脚步,挖掘出那些尘封在泥土中的历史!
正文
明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及孝端、孝靖两位皇后的合葬墓。
定陵是迄今唯一一座由考古人员主动发掘的帝王墓。
定陵出土了无数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但因留下了深刻教训,比如丝织物就因接触氧气破坏严重。
图为定陵地宫入口
图为定陵明楼。
定陵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具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
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开工,历时6年修建完成,耗银八百万两。
图为定陵入口处。
“1950年代对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的主动发掘,造成大量文物难以保护,正是汲取了这次惨痛教训,我国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文物保护理念。
”
图为万历皇帝及皇后的宝座旁的祈福钱币。
图为定陵地宫中殿。
定陵地宫由隧道券、前殿、中殿、左右配殿、后殿,共六个部分组成。
图为定陵地宫后殿,红色的棺木为复制品
图为定陵地宫的一个偏殿,给人感觉阴气森森。
目前,我国对帝王墓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而保护是放在首位的。
“
图为定陵投地宫万历皇帝的汉白玉宝座,上面被游客投掷了众多钱币。
定陵发掘30年后,当年主持定陵发掘的考古学家夏鼐表示,“如果现在挖,后果会好些,再推迟三十年也许更好。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万历皇帝定陵地宫湿气重重阴气森森
导语:明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一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公元1584年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它是为明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
1956...
明定陵建于明万历十一二年至万历十八年(公元1584年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它是为明历皇帝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合葬墓。
1956年由郭沫若、吴晗等人力主发掘,它迄今我国唯一一座被发掘的皇陵。
目前的定陵是遗址性专题博物馆。
定陵其实早在万历帝生前就开始修建,历时6年才完成,耗银八百万两。
定陵建成时万历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
目前定陵已成为北京最着名的旅游点之一。
隆恩殿遗址,这里曾遭受过三次大火,地面建筑绝大部分遭到毁坏。
当年李自成下令捣毁定陵、庆陵、德陵城墙与城门,“砖石遍地,大火三日不绝”。
后来清军入关后,又对明陵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
定陵地宫由五座勇条石砌成连通的大殿组成。
前殿,面宽6米,进深20米,顶高7.2米。
殿内无陈设物品。
中殿,进深32米,面宽和顶高均同前殿,殿内陈设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座椅、五供和长明灯。
宝顶。
这个封土堆的下面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们长眠的地宫。
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和自己的一位皇后先后病死并同时下葬定陵,另一位早年病死的皇后也被迁来三人一起合葬。
金刚墙(一种加固性质的墙),当年考古学家就是在这进入地宫的。
定陵地宫中当年出土的文物达3000多件,除了少量祭祀用的礼器外绝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生前的生活用品。
地宫走道由于深埋地下,即使炎热夏季这里依旧湿气重重,阴气森森。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