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卷全文
明代状元谱[兼小传]
![明代状元谱[兼小传]](https://img.taocdn.com/s3/m/12970a4e767f5acfa1c7cd84.png)
有明一代276年间,共举行过88次会试,其中有一次会试后举行过两次殿试,共出过89名状元。
一、吴伯宗[1334—1384] 名祐(一说云佑,或云柘)。
金溪人。
1371年状元及第,授礼部员外郎。
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正五品)。
因其弟吴仲实在三河县令任上荐举不实,受牵连而降为检讨(从七品)。
洪武十七年(1384)四月卒。
伯宗为人温厚,但自有主见,不违心迁就他人,亦不依附权贵,为此屡受挫折亦无所顾惜。
博学能文,著有《吴伯宗集》二十四卷。
二、丁显[1358—1390?] 字彦伟,建阳人。
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会试名列第三,殿试擢为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后因上书论事言辞激烈,被谪戍驯象卫,死于卫所。
丁显少年得志,英年早逝,未及建功立业,著书立说,仅有《题兰窗》等零星诗文传世。
三、任亨泰[1340?—1400?] 字古雍,襄阳人。
其父杜林,从外祖姓;其母为元代乌古伦公主;其妻为蒙古人。
洪武二十一年(1388)戊辰科状元及第。
明太祖特命在他的家乡修建“状元坊”,并赐其妻姓朱。
官至礼部尚书。
后因私买少数民族穷人为仆,被降为监察御史(正七品)。
又因南方土司与安南发生疆界之争受牵连,被免职。
著有《使交集》等传世。
四、黄观[1364—1402] 字伯澜(一云澜伯),一字尚宾,贵池人。
其父入赘许家,早年从许姓,洪武二十九年复黄姓。
辛未科(1391)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建文时任礼部右侍中,与方孝孺同受信任。
朱棣“靖难”事起后,黄观起草诏书劝其进京谢罪,言词甚为激烈,朱棣很恼火。
建文四年,在安庆得知朱棣已攻破南京,便在罗刹矶投身激流而死。
其妻翁氏及两个女儿、家属十来人已先期在京城投河而死,远近亲属百余人尽受牵连下狱,多年后才获释。
弘光朝补谥为“文贞”。
仅有零星作品传世。
五、张信[1360?—1397] 字彦实,定海人。
洪武二十七年(1394)甲戌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洪武三十年奉命复查会试落榜者的考卷,事后有人告他故意拿最差的考卷进呈,因此被杀,离状元及第仅三年。
赵秉忠状元卷简析

赵秉忠状元卷简析赵秉忠状元卷简析赵秉忠(公元1574—1626年),字季卿,号其阳,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人。
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 年)25岁参加殿试,一举考取第一甲第一名,中了状元。
人们现在看到的状元卷,是赵秉忠的第13代孙赵焕彬先生于1983年捐献给国家的,属国家一级文物。
据史书记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时间长达近1300年,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770余人,但能让后人目睹状元答卷其风采的,唯有赵秉忠这一份。
作为国家的重要机密,这份卷子是怎样从宫廷传到民间的?这恐怕是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
现将卷子的内容简析如下:一、国家要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
殿试题目一般由皇上亲自钦定,赵秉忠参加殿试时出的题目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这个题目非常明确,就是要求答卷人站在帝王的立场上,回答如何执政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执政的问题。
赵秉忠在答卷中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回答,帝王执掌国家政权,要把国家治理得和谐兴旺,就必须有“实政”和“实心”,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和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
接着,他对这种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作了解释。
所谓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就是国家要定纲立纪,要颁布法规法令,并且要把这些法规法令放到各种文件之首,张挂到各级官府的大门口和室内最显眼的地方,下发到全国各地,让全国的百姓不但熟悉,而且要自觉遵守。
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实行了,全国上下就有法可依,人们的目标明确,视听不乱。
所谓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就是要振奋懈怠懒惰的人,激励精明能干的人,从朝廷到地方,全国上下,一呼百应,步调一致,法度不乱,人们的精神意志无不畅达,想的和做的都一样。
全国各级官员才能配合默契,百姓口服心服。
有了这样的治国办法和治国思想,国家不仅有驾驭天下的能力,而且能昭示国人守住天下;不仅有约束天下的法令条文,而且能统一百姓的思想。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达到长期兴盛的局面。
中国现存唯一科举状元卷《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中国现存唯一科举状元卷《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赵秉忠状元卷出现在1983年春,青州市郑母村的赵焕彬,向青州市博物馆献出了他家珍藏400多年、其祖先——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俗称状元卷。
后经专家鉴定,确认为海内外孤本,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中国现存的惟一一份状元卷,于1983年在山东青州市发现。
这份状元卷是宣纸,长3.3米,宽38厘米。
全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约长70厘米,是填写考生姓名、机关、年龄等,上溯三代的基本情况;中间部分2米多长是正卷,为馆阁体小楷书写,朱笔断读,句末画有红圈,是典型的八股文。
正文之前有万历皇帝的顶天朱批6个大字:“第一甲第一名”。
最后面的一部分约长55厘米,列有9位读卷官的职务、姓名。
9位读卷官中有3位是吏部、户部、刑部尚书,均从六部九卿中选派出来。
状元卷2460个字,写得极其端正漂亮。
中国科举制度自隋朝中期创立到清朝末年废除,历经唐、宋、元、明、清,有1300年的历史。
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但保留下来的状元墨迹却只有这一张。
介绍赵秉忠(1573—1626)字季卿,明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县)人,出身官宦之家,父亲赵僖官至礼部右侍郎。
明万历二十六(1598)年赵秉忠25岁时高中状元,官至礼部尚书,后因秉性刚直,被削职还乡,53岁含恨而死。
万历26年赵秉忠一甲一等进士及第的殿试卷原文赵秉忠状元卷为历史仅存的状元卷,系国家一级文物。
赵秉忠的殿试卷可折,一共有22折,每折高47。
6厘米,宽14。
1厘米,封面、封底均系全绫装裱。
卷首“第一甲第一名”六个朱字是万历皇帝写的,下面有“弥封关防”四字楷书长方印,右边有半方“礼部之印”(估计是启封时所留)。
朱批前是弥封处,为赵秉忠的简历,简历处有“礼部之印”一方。
朱批后为试卷正文,一共15折,每折6行,满行32字,从“臣对”开始,到“臣谨对”止,2460个字,全用小楷书写,无一涂改,一气呵成,如同印出来一般,可见其文字功底之深。
状元卷解读

状元卷解读明万历二十六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也称“廷试卷”。
这份卷子俗称“状元卷”,已广为人知,文中姑遵此称),现藏于山东青州博物馆,是大陆现存唯一一份明代“状元卷”实物。
赵秉忠,字季卿,号山其阳,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人。
万历二十五年(1597)中乡举,次年连捷戊戌科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历中允、谕德、庶子。
天启三年(1623)六月,升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十月,升礼部右侍郎,充经筵日讲官。
天启五年十二月,因遭魏忠贤党弹劾,削职为民。
天启六年卒于乡,年五十三。
崇祯三年(1630),获平反,“复故削籍礼部尚书赵秉忠原官,赠太子太保,予祭四坛,造坟安葬”(《崇祯长编》,卷三十九)。
[按:《明熹宗实录》载赵秉忠“削籍”时为礼部侍郎,《明史·七卿年表》中亦未见其名。
《崇祯长编》及部分方志中云赵氏为礼部尚书,疑误]赵秉忠“状元卷”通高 47.6 厘米,每折宽 14.1 厘米,天头 8.6 厘米,地脚 3.3 厘米,中间行文高 35.7 厘米。
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全绫装裱。
殿试卷为十九折册页,分前后两大部分。
前一部分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的简历,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四折。
首折上方钤有篆书“ 礼部之印”四字方印,末折骑缝处亦钤此印二分之一。
后一部分是正文,为十五折册页,每折六行,全文共 2460 字,用工整小楷写成,试卷首页右上角顶天头有朱书“第一甲第一名” 六个大字,下钤楷书“弥封关防” 四字长方印。
(此段文字据青州博物馆解说词)这份卷子的面世,让今人得以目睹明代殿试策的真貌,为研究明代科举制度,尤其是殿试策的书写形式等,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
因此,一经公开,即惊艳世人,并以其稀缺性而跻身国宝级文物之列。
“状元卷”中所表现的文采、书法功底,以及所论述的治国思想等,受到人们的追捧,各种解读、赏析文章连篇累牍,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文化热点。
“ 状元卷”的复制件,也成为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礼品,广为流传。
2020年状元卷文稿释译(英文班用)

I.E.PTranslation.2.1介绍:请使用汉译英的介绍性语言按照表格四项要求重新翻译下列文本,60分合格。
该卷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含有几份清代状元卷),价值连城。
它填补了我国宫廷档案空白,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和明史的重要文献,系国家一级文物。
赵秉忠状元卷为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目前大陆唯的殿试状元卷真迹。
这件保存良好的珍品为19折册页,横长共268厘米,每折通高47.6厘米,宽14.1厘米。
封面、封底均为全绫装裱。
卷首顶天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字,为当时的皇帝朱翊钧御书下钤“弥封关防”长印,占一折。
下为正文,凡15折,每折6行,为1厘米见方工整小楷,共2460字,精辟阐述了改善吏治、兴邦治国的对策,主张“实心先立”、“实政继举”才能天下太平安乐,具有重要的历史、现实意义;并附有作者上三代简历。
后3折列着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位等9位读卷官和1位印卷官的职衔与姓名。
此状元卷真迹存于青州博物馆。
而对全面真实地了解状元卷背后那些历史,我们后人需要参考更具价值的史书以及资料......Translation.2.2内容:请使用汉译英的标准语言重新翻译下列文本,译文60分合格。
中文翻译-百度百科...切实可行的治国办法实行了,则官员有法可循,百姓有法可治,人们看到的听到的都一样,视听不乱,没有散漫乱离的担忧,用以统治的国家机器就可彰显作用;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树立了,各职权机关就能配合默契,贫苦百姓暗自信服,意志统一,法度不乱,没有繁琐懒惰的祸患,用以统治的根本就坚固了。
有这样的国家机器,就不是空有驾驭天下的势力,而且能昭示国人守住天下,上下相互维持制约,太平盛世就逐惭达到了;有这种从根本上的治理,就不是只是用法令条文来操控天下,而且能振奋臣民精神,大家相互竞赛和勉励,一个兴盛的社会就不劳而至。
...国家机器虽设而切实可行的治国思想行不通,那么皇上想要责备官员,官员却已经窥视到皇上的懈怠而效仿了;皇上想要求民众,民众却已经窥视到皇上的粗疏而私下议论了。
一级国宝“状元卷”失窃案

一级国宝“状元卷”失窃案作者:鲁南来源:《新天地》2008年第07期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至今陈列着一幅价值连城的“状元卷”,这就是明朝万历26年(公元1598年)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它是中国近1300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唯一尚存的状元卷,赵秉忠殿试状元卷以其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样一件无价国宝,自然会得到一些不法分子的格外“垂青”。
1991年的一天,有一个人终于向国宝伸出了罪恶的黑手,酿成了一桩轰动海内外的惊天大案……价值连城来之不易的状元卷从隋朝中期到清朝末年,历史上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可是历代状元卷大都已毁于战火之中。
1983年初,原山东青州市博物馆馆长魏振圣在郑母村从事文物考察时,村里人告诉他,明代状元赵秉忠的后人还保存着状元卷。
赵秉忠是明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后升礼部尚书。
赵秉忠刚正的个性却为专擅朝政、陷害异己的宦官魏忠贤所不容,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削官。
因当时状元卷由礼部管理,赵秉忠回乡时便将自己的状元卷带回家乡。
魏振圣深知状元的资料十分难得,尤其是实物那更是珍贵,如果不尽早地将状元卷保护起来,一旦从民间毁坏或丢失,那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于是魏馆长经多方打听,找到了赵氏13代孙赵焕彬的家,上门说服他们把状元卷放入博物馆保存起来。
经过24次的上门拜访,老人终于被感动了,他从屋里拿出一个枕头,犹豫片刻后,用剪刀将枕头剪开了,从中取出一本卷子,从卷首上可以看到有朱笔提写的“第一甲第一名”,该卷是折叠的形式,一共是19折,每一折是八开纸大小,长348厘米、宽46厘米,用黄绫子装裱,一共 2460 字。
赵焕彬老人手捧着已珍藏了多年的卷子说,这可是我们状元家族的传家之宝啊,一辈辈的人把状元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历经了几个朝代的战乱都是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在“文革”中,幸亏当时我多了个心眼,将这份状元卷藏在了枕头里,天天枕在头下,才保留了下来。
他还告诉魏馆长:在解放前自己闯关东时,就是这样把状元卷缝在衣服里,远走他乡,虽然经历许多危险但却完好地保护了下来,今天把它捐出来希望博物馆能好好保护它。
帮忙找下明朝状元八股文

帮忙找下明朝状元八股文这是光绪二年(1876),新科状元曹鸿勋殿试考卷。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的状元赵秉忠殿试考卷,也是我国仅存的清朝以前的状元卷。
如今“状元卷”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光泽,作为礼物它的复制品已随处可见。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韩菼(清)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破题)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承题)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祗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
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
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起讲)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
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
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
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提比)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出题)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
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
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
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
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中比)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过接)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祇自行其性分之素。
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
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大明进士登科录

大明进士登科录出处进士年份姓名甲次名次籍贯字年龄生日祖祖任官1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李升第三甲第七名福建福州府福清县仲高2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李素第三甲第四十三名山西潞州壶关县3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1371李初第三甲第四十四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寓惠州府)4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秉彝第二甲第三十三名直隶苏州府昆山县好德二十八二月二十七日玑5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惠第二甲第三十八名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廷吉三十七九月十五日文6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观第二甲第四十三名直隶保定府唐县用宾二十八三月十四日庚7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钧第二甲第四十七名江西吉安府永新县许国四十三五月二十五日天佑8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毓第二甲第七十三名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廷秀三十三十一月十六日子敬9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瓛第三甲第二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世望二十八二月二十二日宗海10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烨第三甲第五十一名山东兖州府沂州宗文二十六正月二十三日士能11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牧第三甲第五十三名广东肇庆府四会县克治二十九十月二十九日则诚12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胜第三甲第五十七名直隶永平卫惟吉三十二八月二十八日虎永平卫指挥佥事13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直第三甲第六十六名江西广信府贵溪县行斐三十四四月初三日献赠兵部主事14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宏第三甲第七十二名直隶保定府蠡县有容三十二十月二十三日执中15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衍第三甲第七十七名直隶隆庆州文盛三十一十二月初七日均美16景泰二年进士登科录1451李人仪第三甲第一百名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士杰三十五七月初一日世用17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清第二甲第十名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希献二十一五月十六日珙18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芳第二甲第四十五名广西柳州府融县本春三十九月二十八日伯高19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曰良第二甲第八十三名江西广信府弋阳县朝佐三十五十月二十五日文安20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宗学第二甲第一百零二名山东兖州府峄县致用三十八正月二十三日希荣21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木第二甲第一百二十四名山东兖州府曹州曹县时升三十五二月二十八日文贵工部主事22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敏第二甲第一百二十八名河南开封府襄城县公勉三十九九月十五日克政23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褒第三甲第六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济美三十六四月二十一日以和24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益第三甲第十四名陕西西安府长安县景贤三十三月初三日财甫赠通政司通政使25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瓘第三甲第五十六名河南河南府沔池县叔玉三十一三月十八日原道26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常第三甲第六十七名广西浔州府桂平县亨常三十三三月十八日如琛27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溥第三甲第六十九名直隶大名府长垣县大济三十三二月二十三日士原28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稷第三甲第七十五名四川重庆府合州廷贵三十十月三十日太和29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巽第三甲第七十七名顺天府宛平县用经三十五月初六日嘉礼部左侍郎30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景孟第三甲第八十六名浙江嘉兴府海塩县宗浩三十四八月初五日彦珹31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田第三甲第一百零五名湖广武昌府嘉鱼县舜耕二十七十月初八日奂巡检32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麟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山东兖州府巨野县文瑞二十九九月初四日均美33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裕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咨德三十一十一月二十四日仲止34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嗣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克承二十九七月初四日定远35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玙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河南开封府祥符县廷瑞三十二十二月十九日钊36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岳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八名直隶大名府长垣县世瞻二十五十一月二十二日敬恒正科37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述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二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继之二十七六月十二日玉琪38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昂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浙江杭州府仁和县文举二十一十月十二日纹中39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文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名直隶永平府迁安县载道二十六正月十二日谦40景泰五年进士登科录1454李志纲第三甲第二百零二名四川成都府内江县振纪四十一四月二十五日国彦41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庆第二甲第八名浙江绍兴府新昌县宗善三十二正月初五日仲高42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佐第二甲第四十二名彭城卫廷相二十八十一月初七日玉43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璲第二甲第九十四名浙江台州府黄岩县崇信三十二八月二十日存仁知县44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澄第三甲第十二名直隶松江府上海县希范三十六九月初六日珙45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纲第三甲第七十二名山东济南府长清县廷张三十三十一月二十二日德源46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祥第三甲第七十九名直隶松江府华亭县廷瑞四十正月初十日恩恭医学正科47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炯然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六名山东青州府蒙阴县汉章三十七月十七日升监察御史48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端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八名湖广郴州兴宁县宗正三十六九月二十三日厥衡49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森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三名山东济南府历城县时茂三十九月初五日好德50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赞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四川重庆府合州尚忠三十四正月二十三日干理问51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翔第三甲第一百七十六名四川重庆府大足县鹏远三十三闰七月十五日仲仁52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麟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六名顺天府怀柔县文祥二十一十二月初一日毓秀53天顺元年进士登科录1457李和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本中三十七十一月二十九日仲文54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永通第一甲第二名四川叙州府长宁县贯道三十六八月二十四日贵55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温第二甲第二十三名顺天府通州漷县景和二十七十月二十二日太赠昭信校尉56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谔第二甲第四十四名浙江温州府乐清县尚默三十九三月二十一日毂57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宗羡第三甲第九名直隶常州府武进县齐贤三十一七月十六日泂58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廷美第三甲第三十六名福建福州府闽县廷美二十四十一月二十五日岳59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雄第三甲第五十二名河南开封府许州文伟三十一十一月十二日成60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临安第三甲第七十七名四川成都府内江县邦治三十十一月初六日观教谕封给事中61天顺四年进士登科录1460李锐第三甲第九十六名江西新淦县文盛三十六闰七月十五日仲庸62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东阳第二甲第一名湖广茶陵县宾之十八六月初九日允兴63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汝嘉第二甲第十一名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士美二十八九月二十二日原贞64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冕第二甲第二十五名四川保宁府剑州文中三十五闰十二月二十七日福寿65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迪第二甲第五十名河南开封府扶沟县用吉三十二九月二十日永福锦衣卫典史66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进第三甲第二名直隶保定府清苑县廷用三十四十一月二十二日守中67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勋第三甲第二十六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茂烈二十九三月二十八日友直68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宗达第三甲第五十九名福建福州府闽县时望三十四十月十五日琦69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衍第三甲第六十八名直隶真定府武强县尚文三十七十二月初一日士能70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芳第三甲第九十四名湖广荆州府公安县时芳三十六五月十九日友仁71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琮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浙江景宁县义方二十三七月十六日信72天顺八年进士登科录1464李鸣凤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五名直隶保定府定兴县时阳二十五十二月初六日福山西佥事73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杰第二甲第二十五名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世贤二十四八月初五日公济74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锦第二甲第四十三名陕西西安府泾阳县尚絅三十四十一月二十七日秉中75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瑢第二甲第五十四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廷章二十八四月二十日遵武赠右侍郎76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元第二甲第八十一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修德二十八正月十六日存纪77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观第三甲第二十五名浙江温州府永嘉县时容四十三月初八日景新78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绅第三甲第四十一名直隶徐州沛县缙卿二十三五月初五日毅79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斆第三甲第五十七名江西饶州府浮梁县克成三十五二月二十三日文德80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钊第三甲第七十六名浙江台州府临海县勉之四十二正月二十三日伯厚81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纪第三甲第八十九名直隶扬州府江都县用修二十二三月初六日茂卿82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冲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腾霄三十七四月二十三日仕达83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珪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陕西同州廷器三十六八月十二日宽84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廷章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直隶池州府石埭县子纯三十二四月十一日用质85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显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三名河南彰德府安阳县道彰二十八三月初四日茂盐运司副使86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敬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九名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成学二十八十月二十日公正87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昱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河南南阳府邓州内乡县孟晹二十六正月初五日实赠通判88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辙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九名湖广辰州府沅陵县由道三十三正月二十五日郁89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芳第三甲第二百零四名山东济南府滨州利津县德馨三十二九月初九日益左参政90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文中第三甲第二百一十五名四川重庆府荣昌县宗道二十八三月二十八日渊县丞91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聪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一名广东广州府顺德县士达二十九六月二十七日和璧92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珊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二名广东番禺县廷珍三十二五月二十七日宗伯93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士实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五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若虚二十四八月十六日希懋94成化二年进士登科录1466李能第三甲第二百四十三名直隶大名府内黄县时举三十五五月初四日荣95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秉衷第二甲第五名直隶徐州丰县德夫三十三正月初四日文通赠南京钦天监副96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延第二甲第十五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与龄三十六月初四日南坡97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蕙第二甲第二十八名直隶太平府当涂县德馨三十二十月二十六日顺刑部主事98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元镇第二甲第四十九名福见兴化府莆田县元镇三十三正月二十五日旸童99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介第二甲第六十一名山东莱州府胶州高密县守贞二十五二月二十八日逊理问100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经第三甲第二名山西泽州阳城县大经二十七十月初一日华训导101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琎第三甲第九名直隶安庆府怀宁县纯夫三十二十二月初五日良良医正102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仑第三甲第十八名陕西西安府临潼县世瞻二十六九月十二日思忠103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晟第三甲第三十七名山东东昌府濮州孔旸三十四三月二十四日彦名104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景繁第三甲第三十九名河南开封府仪封县邦泰三十二十一月十一日原105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茂第三甲第四十一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世荣三十九十月十五日立武序班106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鉴第三甲第六十名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孔昭三十三月十四日祥赠锦衣卫经历107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谦第三甲第六十一名山东兖州府滋阳县吉甫三十九九月初一日显能108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昊第三甲第六十五名直隶苏州府昆山县志远三十七七月十五日构109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延寿第三甲第六十六名山东济南府新城县宗仁二十七正月初七日从亮赠知县110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恭第三甲第七十一名直隶永平府昌黎县思敬三十七八月二十日士中111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良第三甲第八十四名直隶苏州府嘉定县尧臣三十五五月十五日英112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钊第三甲第一百零二名河南河南府洛阳县孟远三十二十二月十三日让113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恭第三甲第一百零四名河南卫辉府淇县致敬四十九月二十五日彦才114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镜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九名江西广信府弋阳县文明三十三二月十一日崇素115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俊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陜西凤翔府岐山县子英三十九七月二十日智116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鸾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河南汝宁府确山县廷仪三十一十月初五日荣训导117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进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山西平阳府曲沃县时勉三十一五月初三日思诚118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浚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名直隶常州府武进县德深三十三月初三日彦亨119成化五年进士登科录1469李?第三甲第一百五十六名湖广黄州府麻城县士清三十五十一月初二日瑗封户部□事120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仁杰第一甲第三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士奂四十一十二月二十六日馨121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繸第二甲第十一名河南彰德府汤阴县时器二十六七月十九日健122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孟旸第二甲第二十五名河南开封府睢州时雍四十十月十七日郁123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震第二甲第五十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时亨三十七闰六月初一日允迪124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序第二甲第七十二名广西柳州府融县大伦二十八十二月初二日子赞封知州125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寅第三甲第九名直隶河间府兴济县敬之三十七八月初九日景岩126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烨第三甲第十二名福建福州府闽县文晖三十二五月十八日燧明127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翰章第三甲第二十五名山东兖州府滋阳县文卿二十九正月二十九日溥教谕128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瑛第三甲第四十八名山东济南府武定州廷辉三十六十月初六日成129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珉第三甲第七十六名河南卫辉府淇县美中三十八七月二十日英监察御史130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勤第三甲第九十三名直隶保定府易州时勉三十六十一月初八日甫山131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谅第三甲第九十四名山西泽州友信三十四二月二十三日振132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瀛第三甲第一百零六名顺天府宛平县宗泽二十四十月二十七日栗赠兵部右侍郎133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孟晊第三甲第一百零八名河南开封府雎州时泰二十七十月十六日郁134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复贞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四川泸州明实二十九六月十一日斌135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隆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山西平阳府蒲州河津县世昌三十三十二月初七日钦136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暹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顺天府大兴县伯旸三十七七月初四日净然137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云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名江西袁州府分宜县载章四十二十二月二十四日怀端138成化八年进士登科录1472李宽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六名陕西临洮府兰县克宽三十二闰十一月十二日亨139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哲第二甲第三十七名浙江宁波府鄞县彦明三十六十二月二十六日文英140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云第二甲第四十二名直隶常州府宜兴县时望三十一七月二十四日迪141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第三甲第七名直隶滁州源洁二十七三月二十日仲珍142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兴第三甲第二十六名河南河南府嵩县伯起三十二十二月初六日和143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楫第三甲第六十七名福建汀州府上杭县时济四十九月初七日胜保144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思明第三甲第八十三名山东兖州府济宁州原晦二十四九月二十一日敬先145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行第三甲第九十名江西临江府新喻县遵化四十一九月初五日政子146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旻第三甲第九十一名直隶真定府赵州仁甫三十一十月二十八日福盛147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琨第三甲第一百零五名直隶常州府江阴县德嘉四十六月十三日如本148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尚达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福建福州府闽县尚达三十八十二月二十一日安149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德恢第三甲第一百四十六名顺天府东安县叔恢三十二月二十七日东人司司副赠太仆少150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毓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七名山东武定州钟秀三十五四月二十三日子仪151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辉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永灿二十八正月初九日承烈152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逊第三甲第一百六十二名山东济南府武定州阳信县敬之三十五十二月十三日显153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参第三甲第一百七十二名直隶常州府江阴县宿卿三十七七月二十七日仲庸154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智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八名直隶真定府赵州栢乡县宗哲四十三三月初四日均美155成化十一年进士登科录1475李魁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四名广东肇庆府高要县士元二十八十二月二十七日碧156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德美第二甲第五十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克美二十九十一月三十日廷明157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韶第二甲第五十七名四川叙州府富顺县克谐三十四正月二十四日仲颜158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泰第二甲第六十九名江西建昌府新城县叔通四十三十一月十一日维亮159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祥第二甲第一百零三名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善二十八六月初六日□160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楘第三甲第二十名直隶河间府任丘县□宾三十六九月十七日荣161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华第三甲第二十七名山东莒州子实四十七月十三日源162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德仁第三甲第四十名顺天府东安县季仁二十四四月二十八日东人司副使赠太仆寺少163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政第三甲第四十四名河南南阳府裕州叶县以德二十四五月初八日隆164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经第三甲第八十五名直隶临淮县士常三十六三月十一日庸都指挥佥事165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俨第三甲第八十九名直隶保定府安州高阳县仲威四十一正月二十九日进166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瓒第三甲第九十九名山西平阳府临汾县廷玉三十五十一月初□日从善167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暹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名江西吉安府□县□□二十七二月二十四日得裕赠员外郎168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善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九名陕西凤翔府陇州宗元三十五四月初六日升按察司副使169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增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名直隶保定府□□县廷重二十六五月二十四日友百户170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瑞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河南卫辉府汲县世祥四十一六月初三日琰171成化十四年进士登科录1478李时新第三甲第二百二十八名浙江绍兴府余姚县节之四十二五月初六日厚172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贯第一甲第三名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子学三十四岁六月十五日本立173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敬第二甲第十五名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仲寅三十一岁二月初四日贤佐174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时第二甲第二十六名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宜中二十七岁九月二十日均受175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敦第三甲第一名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处厚三十二岁正月二十九日恩176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瑀第三甲第二十七名福建建宁府瓯宁县从善三十五岁十二月二十九日安甫177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寅第三甲第四十二名山西平阳府临汾县克敬二十八岁十二月二十二日伯宁178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谦第三甲第四十八名山西平阳府绛州稷山县子让三十六岁二月二十六日受轻179建文二年殿试登科录1400李泰第三甲第六十六名山东济南府齐东县安然三十岁八月初九日惟中180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旦第二甲第二十五名直隶河间府献县启东三十二十二月二十一日温181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思仁第二甲第二十七名山西太原府阳曲县尚德三十九五月十六日景春182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棨第三甲第十五名广西梧州府苍梧县廷信四十五正月二十六日文聪183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1481李澄第三甲第二十一名河南开封府陈州西华县天暎三十三八月初一日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状元卷全文作者简介:赵秉忠(1573年~1626年),官至礼部尚书。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
授翰林院修撰。
历任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
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被黄尊素弹劾去职。
天启六年(1626年)去世。
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追复原官,赠太子太保,赐祭葬。
殿试题目: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臣听说帝王统治国家,必须有经营管理的实政,而后才可管束臣民,综合处理纷繁的政务,才能实现和乐升平的社会。
必须有倡导践行的实心,而后才可鞭策百官,振作整肃种种事务,才能建成昌盛兴隆的国家。
」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着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
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什么是实政?就是要确立社会规范,整饬法律制度。
将它们悬挂到宫门高阙外面,载入法令条文当中,先颁布于朝廷殿堂,再散发至各级官府,一直到达各个地区和海疆边隅。
整顿梳理,无论巨细,完备详尽,处处严密,丝毫没有疏漏的地方。
什么是实心?就是杜绝懒惰懈怠,激励精明强干,从细节小事做起,发自内心深处,由朝廷帝王开始,再风行于京畿邦域,一直灌输到边疆角落。
使之潜移默化深入内心。
令这种精神志向无不畅达,以至于沦肌浃髓的程度而毫无阻塞。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
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
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勖,而郅隆不劳而至。
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
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公布了实政,属下官员就有了受命实行的依据,黎民百姓就有了効力遵从的法度,闻见一致,视听不乱,不担心法律随意变动,以致人们无所拘束,则治国的具体措施就能得到贯彻;树立了实心,各级官吏就会配合默契,百姓也暗自信服,都按君主的意向志气行事,不逾越规范法度,避免了办事琐屑、懒惰懈怠的弊病,则治国的根本目标就得到巩固。
有此治国的具体措施,就不独以权势掌控国家,而是以应遵循的操守昭示天下。
君臣上下相互约束制衡,则和乐升平的社会就可逐步造就。
有此治国的根本目标,就不独以法令条文操控国家,而是以君主的精神思想晓喻天下。
君臣上下相互勉励遵循,则国家的昌盛兴隆就能不期而至。
自古以来,帝王的作为,不下皇宫的台阶而其教化却有如风驰四方,不出朝堂,则其号令有如桴鼓相应。
就是因为用了这种治国之道!后来,崇尚清净无为而治的君主得以深居内廷而百官忠于职守,原本就是以实心践行实政的缘故。
」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语玄默者,首推汉文,彼其简节疏目,可谓阔矣!而注精于修持,则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后世论及的精细明察的皇帝,当首推汉宣帝(刘询),他当政时,官吏称职,百姓安宁,其治理可说是有成效的了!但他却只专心于稽查检举,那么检察不到的就必然有所遗漏,这正是弄虚作假者增多而且还受赏赐的原由。
后世所说的深沉静默的皇帝,则首推汉文帝(刘恒),他使律令简易,刑典宽减,禁网可谓是疏阔了!而他把精力注重于修身守道,则因修身而默受教化的人,必然处处可见,这就是天下所以平安的原因。
」盖治具虽设而实心不流,则我欲责之臣,臣已窥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窥我之疏而私议之。
即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聪察之利,亦得聪察之害。
实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则意动而速于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驰而慑于威,民且囿吾之天而顺从焉。
凡注厝、规画悬焉不设,而上以神,下以实,上下交儆,无综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
彼汉宣不如汉文者,正谓此耳。
「可是虽然设置了治国的具体措施,但如果皇上的实心没传布开来,那么皇上想让官吏负起责任,官吏已窥见皇上的怠惰而去仿效;皇上想对百姓提出要求,百姓已窥见皇上的粗疏而私下议论。
这样一来,即使纲常法度清楚完备,而居上者只靠法律条文,位下者则以虚假不实应对敷衍,上下互相欺瞒,能得到一些明察之利,但也受到明察之害。
如果皇上的实心能经常传播扩散下去,即使治国的具体措施少些,那么皇上的旨意一旦萌生,就比命令还要迅捷,而官吏信从皇上的意志,恭谨奉守;皇上的命令一旦下达,百姓慑于皇威而聚集皇上的周围,驯顺服从。
对于一切计划、措施业已公布还不完备的情况,因为居上者有精神意旨,位下者皆忠诚落实,上下交相儆戒,没有“聚总考核”的虚名,却得到考察的效果。
那种汉宣帝(刘询)不如汉文帝(刘恒)的说法,正是指这一点。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刚毅本于性生。
草昧之初,即创制设谋,定万世之至计;底定之后,益立纲陈纪,贻百代之宏章。
考盘之高蹈,颍川之治理,必旌奖之,以风有位;浚民之鹰鹤,虐众之枭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
用能复帝王所自立之,称联之理政务尚综核者,欺蒙虚冒,总事空文。
人日以伪,治日以敝,亦何以继帝王之上理,后隆古之休风,而称统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责哉?「我们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他的聪明智慧是上天所赐,他的刚强坚毅是与生俱来。
在草创立国之初,即创立法度,设计谋略,定后世万年之根本大计;天下平定之后,进一步立纲常、陈法纪,为百代留下宏大的典章制度。
对于成德乐道士人的崛起、政绩卓著官吏的治理,一定给予表彰赏赐,以教化百官;对于凶贪榨取、残暴虐待民众的坏人,一定给予惩罚打击,以戒惧庶僚。
因而能建立帝王所自立之朕位。
那些自己不理政务、只崇尚“聚总考核”的君主,欺蒙假冒,总是做一些空头文章,人们变得一天天虚伪,国家的治理一天不如一天,这怎能接续帝王的成功治理、继承远古美好的社会风气?还说什么统辖管理人民万物、敬受天地所赋之责呢?」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于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乃犹进臣等于廷,图循名责实之术,欲以绍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臣草茅贱士,何敢妄言?然亦目击世变矣。
顾身托江湖,有闻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尽者。
今幸处咫尺之地,得以对扬而无忌,敢不披沥以献!「尊敬的皇帝陛下,您孕藏聪慧明智的资质,具备文武圣神的道德,执持天赐的美好征兆,承担国家的鸿大基业。
掌握多种驾驭臣民的手段,百官整顿敬肃;制定数重治理国家的谋略,九州效法听命。
这样一来,皇上已经操纵权柄在手上,舞动福运于国中,本来能够位列五帝、三王之后,更可以超过汉以后各代君主了!您竟然还宣召臣等来朝,谋取名实相符之术,以继承唐尧虞舜时代和乐升平的社会风尚,这是多么深厚美好的情意啊。
臣是一个在野未仕的卑微之人,怎敢妄言?但臣也是目击了世事变换的呀!因为寄身民间,听到的而无法说、说也不能尽说,今天有幸近处皇上咫尺之地,得以面君奏对而毫无顾忌,怎敢不竭诚效忠皇上献言呢?」臣闻: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
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
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
用是所居之位,则曰天位;所司之职,则曰日天职;所治之民,则曰天民;所都之邑,则曰天邑。
故兴理致治,要必求端于天。
今夫天,幽深玄远,穆然不可测也;渺茫轻清,聩然莫可窥也。
而四时五行,各效其官;山岳河海,共宣其职。
人人沾浩荡普济之泽,在在蒙含弘广大之休。
无欠缺以亏其化;无阻滞以塞其功者,盖不贰之真默,酝酿于大虚,不已之精潜,流衍于无极,故实有是化工耳。
「我知道,君主就是上天,上天有养育大地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将责任寄托给君主。
君主有统辖治理国家的权力,实际上是承受了重任的。
故君主所经办的事务,效法于上天。
因此所处之位,就叫天位;所承之职,就叫天职;所治之民,就叫天民;建都之邑,就叫天邑。
所以依法治国总归要求上天来审正。
但上天玄妙深远,静默而不可猜度;轻清辽阔,柔和而不可窥探。
而四时五行(四季和古人所称构成世界的五种元素)各效其责;山岳河海,共显其职。
人人受惠于浩浩荡荡的普济恩泽;处处蒙受着皇恩广大的仁慈福禄,没有因所受恩泽欠缺而损及教化的,也没有因所得福禄阻滞而堵塞事业的。
原来都是因为这忠心不二的真诚,默默地涵育在茫茫太空;聪慧不尽的精明,深深地充满至无穷宇宙。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大自然创造万物的伟力!」然则人君法天之治,宁可专于无为,托以深密静摄哉!是必有六府三事之职司为实政者;人君宪天之心,宁可专于外务,强以法令把持哉?是必有不贰不已之真精为实心者。
「那么君主要按天的法则治理天下,即便专于无为而治,寄托在深刻周密而不动声色的治理,也必须有各部门的官员办理具体政务;君主遵照天的意图,专心于外面的具体事务,强制以法令来维持秩序,也必须有不可动摇不出于私心的精神为实心啊。
」粤稽唐虞之世,君也垂裳而治,贻协和风动之休;民也画象而理,成《击壤》从欲之俗。
君臣相浃,两无猜嫌,明良相信,两无顾忌,万古称无为之治尚矣!「像唐尧、虞舜的时代,君主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天下就得得了治理,享受凡事协调,下属闻风而动的快乐,民众只通过图象交流就能明白事理,形成了如“击壤”歌所唱的风俗,君臣之间非常融洽,相互没有猜疑,君英明,臣忠良,相互没有顾忌,万世称颂的无为之治就实现了!」而询事考言,敷奏明试,三载九载,屡省乃成,法制又详备无遗焉。
盖其浚哲温恭,日以精神流注于堂皇;钦明兢业,日以志虑摄持于方寸。
故不必综核,而庶府修明,无事约束。
底成古今所未有之功,乾坤开而再辟,日月涤而重朗。
盖以实心行实政,因此实政致弘勋。
「而查询、考核官吏的言与行,听其陈奏,公开考查,经三年九载,反复多次考察清楚就可以了。
法制就进一步周详完备而无遗漏了。
君主明智深沉、温和恭敬,一天天地以精力心神灌注于官署;君主敬肃明察、勤恳认真,一天天地以深思熟虑护持于心中。
所以不必对官吏进行“综核”,而官府都能谨慎清亷;不必对百姓进行管束,而能使古今所未有之大业取得成功。
国家得以奠定,再开辟新局;天地改换新颜,而变得更美。
这都是由于以实心行实政,因而以实政获得了巨大的功勋的结果。
」其载在《祖训》有曰,诸臣民所言有理者,即付所司施行,各衙门勿得沮滞,而敬勤屡致意焉。
列圣相承,守其成法,接其意绪,固有加无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