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指导策略研究

——以白银市A幼儿园中二班为例

摘要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发现教师在教幼儿绘画的时候,常常会给幼儿一些指导,而这些指导有些是可取的,有些却违背了《3-6岁儿童发展指南》里对艺术教学的要求。对此,笔者选择甘肃省白银市A幼儿园中班开展绘画课观察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白银市A幼儿园中班教师在幼儿绘画课上的指导策略,通过分析,来发现中班教师在绘画教学中的一些指导策略弊端,研究者就这些问题,从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合理调整幼儿园师幼比、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在整个过程中,笔者运用了观察法、访谈法以及作品分析法对教师的指导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过于强调范画,这种范画是教师画好的简笔画,孩子多数都是仿照这些简笔画进行绘画,所以导致绘画作品缺乏创作元素,同时这种过于强调范画的指导策略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研究者与教师进行积极沟通,将问题存在与教师一起反映到幼儿园,幼儿园领导开始重视本园教师绘画课的教法培训。同时,研究者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以及导师的专业指导,对于幼儿园绘画教师指导策略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和学习,对于幼儿绘画有了新的理念,这种理念将带到笔者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并且受益终身。

关键词:中班幼儿;绘画;指导策略

Abstract

The author found that teachers during my internship in kindergarten, when teaching young children painting, often give children some guidance, and some of these guidance is desirable, some are violated the 3-6 years old children's development in the guide to claim to the art teaching. To this, the author choose baiyin, gansu province A kindergarten student studied painting class observ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know the baiyin A kindergarten student in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in the children's painting class strategy, through the analysis, to find A student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of drawing some guidance strategy, researchers on these issues, as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the reasonable adjustment of kindergarten teacher younger than, improve the

teachers' evaluation system four aspects are also proposed. In the whole process, the author use the observation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and product analysis method study of teachers' guidance strategy. The study found that teachers too much emphasis on in the process of guiding fan4 Huang, this kind of fan4 Huang is a teacher draw good brief strokes, most children are to simulate these brief strokes painting, paintings due to a lack of creative elements, it is too much emphasis on the guidance of fan4 Huang strategy limits the child's imagination.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to communicate actively, the problem with teachers reflected in the 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 leaders paid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training of teachers of the kindergarten painting class. Researcher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research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guidance, for the kindergarten painting strate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have a more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for childminders painting has a new idea, the idea will be brought to the later work post, and benefit for life.

Keywords: middle shift; Painting; To guide the strategy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由来

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观摩了两堂美术课,主体都是画水果娃娃,经过两堂课的对比观摩,笔者发现第一堂课的教师力求孩子要画得像,而第二个堂课的教师更加注重孩子的感官体验。据笔者观察,第一堂课每个孩子的画几乎是相同的,都是在纸的中间画一个水果娃娃,其余的地方都是用一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填充画面。而另一个班级的孩子画面比较丰富,画出了不同形象的水果娃娃。同一主题,教师的指导方式不同,幼儿的绘画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笔者认为教师的指导方式对幼儿绘画起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在后来去其他幼儿园,发现大多数教师都会要求孩子画的要像,并且善于用范画和几何形状去引导幼儿,用颜色填充、简笔画等方式教幼儿绘画。《指南》里指出,“艺术教育是儿童感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对世界的认识的另一种语言”,我们的教育方式似乎是将幼儿绘画理性化了,很多东西都是用教师的眼睛观察到后传达给幼儿的,并要求幼儿画出来,实质上是教师代替幼儿去观察世界,而幼儿绘画所表达的内容也

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所以,笔者想通过对白银市A幼儿园中二班教师绘画指导的过程进行观察研究,来发现教师在绘画教学中的一些指导弊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科学的幼儿绘画指导策略。

第二节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指南》里指出幼儿园教育要改变教师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轻视幼儿感受力和表现力的艺术教育现状,幼儿园的绘画教育重在绘画兴趣的培养,而各年龄所列的典型表现,正是我们用以观察幼儿是否具有绘画兴趣的一种表现特征,可是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技能”的时候,幼儿的绘画兴趣就已经丧失了。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全面理解《指南》的理念,正确认识儿童美术与儿童美术教育的价值,了解各年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从而去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学习好的教育指导策略,提高专业水平。

二、应用意义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美术教学中对技能技法的过分注重受到幼教专家的广泛批判,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在绘画课上,许多老师都会拿出来一幅画让幼儿去模仿,或者一笔一画的去给幼儿示范,但是在孩子们自由作画的时候就会出现有的孩子说自己不会画的现象,如果根据幼儿的发展能力来看,幼儿确实是画不出来那么有难度的绘画的,所以渐渐的孩子就不敢去画画了,这种退缩心理对于孩子的探索能力形成了严重的阻碍。在幼儿阶段,表现能力比表现技能更重要,这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不当的教育是重技术、重结果,是带有极端功利性目的的,而且是成人强加给儿童的,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所谓以“像”为标准的模式。幼儿艺术能力发展是多方面,而兴趣是重要的起点,目的是让儿童从兴趣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大脑和肢体去想象、体验、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必然自发地产生想象、创造。

第三节研究目的

在目前的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师较少去考虑让幼儿去运用意象,对表现的媒介与意义、表现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规定的过死,不由孩子自己生成意象,将意象转换、结合。而是教师直接提供给孩子结果,比如,在绘画中大多数采用的方法是填充画、临摹画和简笔画,这些画不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相反是限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初探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初探 [摘要]: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个画家和艺术家,而是在于启迪幼儿的思维打开想象力,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天赋和潜能,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表现,使儿童的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教给幼儿绘画方面的简单技能,培养幼儿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且还要通过绘画活动去发展幼儿智力和创造才能。 [关键词]:绘画;幼儿教师;大班幼儿;指导 幼儿绘画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以及从内容美到形式美的美术作品,逐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 一、大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绘画是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是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创造力和丰富幼儿想象力的重要手段。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之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合理的组织幼儿的绘画教学活动也非常的重要。而现在许多教师在组织绘画活动室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教师过于看重创作的结果,而忽略了幼儿在创作过程当中的情感体验绘画对于每个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是他们凭借手中的作画工具表现自己心理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可能他们画画的初因仅仅是因为觉得好玩,所以画起来也是随心所欲,他们享受的和感受到的是这个过程带给他们的愉快情绪。 我们教师教幼儿绘画,并不是要把幼儿都培养成小画家,而是培养他们对绘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案:美丽的大蜗牛 1.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线画出贝壳,并大胆用线条、图案装饰。 2.尝试用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浅两种颜色叠加过渡涂色,丰富画面色彩。 3.学习把主要物体画在中心位置,画得最突出的构图方法。 4.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添画简单的背景。 活动准备 1.课件 2.画纸、蜡笔人手一份 3.黑板,已画好的蜗牛轮廓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主题。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来到了我们课室里,它"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这是什么小动物呢?你们猜一猜是谁?(蜗牛) 二、利用课件,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师:小朋友,蜗牛的样子是怎样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

和经验进行讲述,如贝壳--圆圆的,有美丽的花纹;身体--长长的,软软的等;) 2.教师:蜗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状的?壳上还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线,还有许多小花纹,非常美丽!) 教师:贝壳的颜色怎样?(有棕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教师:蜗牛的身体又怎样呢?(长长的、厚厚的)头上有什么?(一对触角、一双眼睛、还有一个小嘴巴) 三、教师讲解示范。 1、蜗牛长得这么可爱,我们一起把它们画下来吧。你们想怎样画呢?(鼓励幼儿大胆把想法说出来) 2、示范蜗牛的画法: 教师:那我们今天就画一只美丽的大蜗牛吧。 先在画纸的正中间,用螺旋线画出蜗牛的壳,再画上身体、触角、眼睛、嘴巴。

教师:蜗牛小时候很小的,后来它慢慢地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地跟着长大,终于长成了一个大大的壳。(提示幼儿:不要绕得太多,老师觉得绕4圈就最合适,线与线之间不要太密)再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在画纸上占的位置。引导幼儿把一只蜗牛画在纸的中心位置,画得大大的,让人一眼就能发现画纸上有一只大蜗牛。 教师:接着,画蜗牛长长的、厚厚的身体,还有一对触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线条、图案装饰蜗牛的壳 教师:蜗牛喜欢美丽的壳,我们用线条和图案给它装饰一下。可以先用线条把贝壳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选用直线、斜线、波纹线等线条。 教师:除了线条,我们还可以画上美丽的图案,如圆形、心形、云朵形等。 学习两种颜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师:接着,我们给蜗牛穿一件美丽的衣服。用两种鲜艳的颜色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教案: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 活动目标:1.学习照着镜子大胆地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 2.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 3.能选择几种材料装饰自己的画像。 重点难点:能大胆地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 活动准备:1.《幼儿画册》(第3册第7页)、水彩笔,每人一份。 2.在有大镜子的活动室进行,或每人一面小镜子。 活动过程:一、比较自己与别人在外貌上面的不同。 1.提问:我们的名字一样吗?我们长得一样吗? 2.请幼儿找各朋友,看看两个人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自由结伴,自己照镜子与同伴相互比较)二、谈谈自己和同伴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一样: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还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我们除了长得不一样,喜欢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三、在镜子面前画自己。 1.鼓励幼儿使用合适的水彩笔画出自己。鼓励幼儿画出自己脸上细微的部分,如头发、眉毛的粗细、眼睛的大小等,并使用合适的水彩颜料画出自己上衣的颜色。 2.启发幼儿选用皱纹纸、彩纸等装饰画像中自己的头发和脸部。 四、幼儿观察图画,猜猜画面上画的是谁? 教后反思:活动前我们一起对着镜子描述自己的外貌特征,陈怡如说"我的头长得像草莓"欣愉说"我的头像饼干"瑶瑶说"我的眉毛像

月牙"……以前的画画课我都要在黑板上把想要画的形象画出来,让小朋友来模仿,我也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小朋友的想象力,小朋友的想象力真的是非常丰富,拿起画笔画的时候小朋友们一起听着我的指令,先画头、头发、眼睛、眉毛……一大部分小朋友都画得非常好,源源和琪琪有些吃力,我就把他们安排在画的比较好的小朋友身边,这样画得好的小朋友带着画的一般的小朋友,互相模仿者画,进步得也比较快,本节课上的还比较成功,通过这节课使我了解到了孩子间互相的模仿能力、想象力是超乎我们大人所想象的,而且小朋友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时常的带着他们到新环境下上课,他们也会对美术课充满兴趣与好奇。

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教幼儿学会修改图像” 很多时候幼儿在进行美术绘画创作时,经常一画错或一不满意就换一个地方画,或把纸翻过来重画。在美术活动区中总会捡到画了一个圆圈、画了几根线的被孩子废弃的画。是画得不好吗?其实不是,只是幼儿的自信心不够罢了,总认为自己画得不好、画错了,于是总丢画。为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有始有终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主动引导幼儿尝试将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启发幼儿结合创作内容,对已有图象进行大胆想象,并用改变图象、添加特征等方法进行弥补。有很多图案其实从不同角度观察,就会发现有不同的效果,在幼儿尝试修改自己作品的同时,也是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作品添画、修改成各种新的图案,来完善作品。 案例1:美术区域——圆形的变化(小班) 小班幼儿很喜欢拓印活动,经常会把老师提供的各种图形模板,蘸上水粉颜料拓印在纸上,可是拓印好的图形又能做什么呢?这时有的孩子发现,原来小小的圆形就像小鸡的身体,圆圆的、毛茸茸的,也有的发现可以把圆圆的图形画成太阳、小花,于是我给小班幼儿提供了各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和小棉签,请孩子们自己在原来的拓印画上进行修改、添画,画出各种不同的图案,画一副新的图画作品。 案例2:美术区域——废弃画添画(中班) 我将幼儿之前觉得不满意或“失败的”滴墨吹画作品放入了美术区域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从不同方向的观察,感受同一形态在不同方向中可以呈现不一样的形状,展开想象,把已有的半成品图(横看、竖看)变换方向观察,看看它与什么物品更接近,然后进行添画完成作品。这是就有孩子发现,其实这块红色块就像螃蟹的身体,而那个蓝色块就像小池塘,还有的孩子高兴地说:“我看出来了,这圆圆的就像我们的笑脸,我想把我画上去。”这时,孩子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

中班幼儿绘画教案

中班幼儿绘画教案 【篇一:中班美术活动教案】 中班美术:美丽的热带鱼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图形组合出热带鱼的基本形状。 2、能用鲜艳的色彩装饰热带鱼,并注意色彩的搭配。活动准备: 1、视频《美丽的热带鱼》、ppt。 2、三角形纸、半圆形纸、椭圆形纸等大小各一张,热带鱼的范画一幅。 3、水彩笔、油画棒、胶水。 4、展板、照相机、订书机。 活动过程: 1、观看视频《美丽的热带鱼》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视频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课件(ppt) 你看到的热带鱼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仔细的看看一条热带鱼的身 上有哪些颜色?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黑白相间的、颜色深浅的、渐变:颜色越来越深或颜色越来越浅的等) 2、以变魔术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示范将两张三角形纸摆成,添画上眼睛、条纹、变成一条热带鱼。(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个魔术(教师出示2张三角形的纸一大 一小)看,这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老师用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 小三角形到底可以变出什么呢? (2)教师拼贴成热带鱼,请幼儿说说变出了什么?(热带鱼)引导 幼儿说出老师把大三角形变成了什么?(热带鱼的身体)把小三角 形变成了什么?(热带鱼的尾巴) 再添画上热带鱼的眼睛,以及身上的花纹,涂上美丽的色彩。 3、出示范画,分析热带鱼的特点。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 热带鱼是由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组成的,身上有美丽的条纹,有漂 亮的颜色,有的是间隔色,像彩虹;有的是渐变色;有的是黑白相 间的;有的是淡色的底,深色的花纹等。) 4、游戏中探索不同动态热带鱼的画法。

(1)师:热带鱼生活在哪里?你们看,这里的大海洋里只有一条热带鱼。它太孤单了,我们来帮它变一些热带鱼朋友吧。你们想不想 也来做一回魔术师呢?现在就请大家都来动动手,用这里的各种图 形变出美丽的热带鱼来。小朋友可以请一些颜色朋友来帮忙,给热 带鱼打扮一下。 (2)幼儿作画,教师巡视及指导。 ①鼓励幼儿用鲜艳的色块涂色,并注意色彩的搭配。②请幼儿把作 品张贴在展版上(海洋里)。 5、互相欣赏,简单评价。 热带鱼在它们美丽的家里玩耍,真开心呀! 请你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你的热带鱼。你请了哪些颜色朋友来帮忙的? 6、合影结束。 小小魔术师,你们可真厉害,竟然变出了这么多颜色鲜艳的热带鱼,我们一起和这些热带鱼合个影吧! 【篇二:中班美术教案《蜗牛》】 中班线描画教案:《蜗牛》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2、喜欢黑白线描画,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活动准备 1、卡片:划线--蜗牛(每人一张) 2、水彩笔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一、采用看图猜谜的形式引出主题。 头。(打一动物) 2.出示蜗牛图片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 让小朋友划线说说蜗牛长的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回忆在花丛里寻找小蜗牛的情景 1.教师:上次下雨后小朋友找到了许多小蜗牛,想一想你说怎样和 小蜗牛玩的, 小蜗牛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互相交流怎样画小蜗牛。 三、观察线描画:蜗牛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了解线描画形象的图案,以及装饰

浅谈怎么样指导中班幼儿美术活动

浅谈怎么样指导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浅谈怎么样指导中班幼儿美术活动 一、选择新颖适合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一)选择新颖合适的内容 (二)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皮亚杰也曾说过:“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的满足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平衡,他具有一个 可资利用的活动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他的动机并非为了适应现实, 恰恰相反,却让现实同化,这样的活动领域便是游戏,儿童进行的 游戏很多,美术教育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在美术教育中结合故事、猜谜等游戏,使幼儿获得愉悦感、新奇的情感体验,激发幼儿 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意象。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 长是非常重要的。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 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例如;在活动“有花纹的鱼”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 小鱼有的游戏,让幼儿在玩游戏的同时感受鱼在水里游的感觉,最 后学习画鱼。 二、创造适应的美术环境 创设具有可参与性的美术物质环境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的发挥,而主动能动性的发 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条件有关。约束幼儿的头脑,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循规蹈矩、小心翼翼,画画只会死板临摹, 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习惯听从他人,创造性思维埋没了,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 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幼儿可以自由交流和表现。如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可以让幼儿与教师、同伴讨论互相走动看一看,随时与他人交

流有关上课的内容,互相学、互相启发。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 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 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 好的效果。如在幼儿画“太阳”时,教师带幼儿在一天的不同时间 去欣赏太阳的美景,早晨金灿灿的太阳披着朝霞,中午银光闪闪的 太阳、白花花的云朵,傍晚红彤彤的太阳与晚霞,通过审美环境的 体验,引起幼儿对美的事物产生了敏锐的感知,从而画出的太阳不 再是一个模样、一个色彩。研究表明,让幼儿置身于审美环境之中,不但有助于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美创造性的发挥。 三、给幼儿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 幼儿美术创作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的稚嫩而纯真的内在情感。因此,老师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想象和创造的再现与诱导很重要。 首先,不能简单地用“再现、写实、逼真”这样的标准来评价幼儿 美术作品,而应从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及绘画技能表现等方面来 评价。对作品的评价应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宜采用幼儿与幼儿 之间的横向比较,应从其个人的发展水平来评价。美术活动时,看 着他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 边画:“这里应该这样!”“颜色要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 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的声音:“老师,别帮我,我 能行!”在离园活动时,家长总不免要让自己的孩子带他们看看绘 画作业,或者在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时,他们总说:“哪幅是你画的啊?”这时孩子会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这是我的,这里是老师帮 我画的。” 这些小小片段,相信不只是我有过如此的经历吧?也许老师们会理解为孩子已经在我们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这 似乎又提醒老师,“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 坏我的作品呢?”当我们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这 种现象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 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 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看, 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浅谈幼儿绘画指导策略

浅谈幼儿绘画指导策略 发表时间:2015-11-24T11:45:50.7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1期供稿作者:姚淑青 [导读] 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曙光幼儿园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总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的画。 姚淑青山东省寿光市稻田镇曙光幼儿园262700 摘要:绘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绘画,能培养孩子观察、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但很多家长和教师却不能正视孩子的美术教育,不能对孩子的绘画作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评价,形成一种误区。如何做好幼儿绘画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绘画指导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让他们真正地画出一样东西实在是太难了。每当美术课上我让孩子们画画时,他们总是对我说:“老师,画什么呢?我不会画。”他们总是希望我能握着他们的手替他们画,但是这样好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可是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面对瞪着纸笔、一脸彷徨无助的孩子们,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 通过摸索和实践,我觉得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一、“倾听”孩子的画意 首先,作为老师应该撇开“画得像”的错误观念。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一样,他们会以自己熟悉的表现手法,用点、线、圆等各式符号,“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几条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纷乱的线条,代表的是弟弟;圆圆的形状,代表的是好吃的饼干……孩子用这样的“画”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所以,我们看孩子的画时,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画中所表达的东西,并去理解、关心、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在引导涂鸦期的孩子(2-4岁)画出心中意象和对生活经验的感受时,你还可在孩子用点线描画的图样旁边帮助他们添加一些文字说明。 二、用“语言”来引导孩子画画 当孩子告诉你,他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该如何表现时,老师应该用“语言”来引导他做画。例如:孩子想画“大象”,你可以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或给孩子一些有关大象的图片、书籍或碟片,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可以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动物园去参观等等。诸如此类的方法,都能加强孩子对做画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然后,鼓励孩子以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别作头部、身躯、四肢的描绘。“想一想,大象的头和长长的鼻子像什么形状?圆形还是长方形?”“很好!身体又是什么形状呢?”“长方形。” 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去动物园、游泳、爬山、旅游……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孩子做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总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的画。这样的作品,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并且孩子更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四、提供能引起孩子内心共鸣的图画书 教师可以借助图画书引导孩子做画,培养他们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画的形式为主、文字为辅。这样也能扩展孩子的认知经验,并且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能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绘画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而且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是孩子们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其实幼儿绘画过程的实质是其独自创造的过程,不同的幼儿有其不同的思想、情感、认识及表现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关心幼儿画得像不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 为了使孩子们绘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可以在美术创意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个表现自己内心世界的空间,为孩子建构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蝴蝶》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蝴蝶》 中班美术教案《蝴蝶》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对对称画感兴趣,且能保持画面和自己服装的干净,学会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对蝴蝶不规则地涂色,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对蝴蝶进行装饰,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蝴蝶》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对蝴蝶不规则地涂色。 2、对对称画感兴趣,且能保持画面和自己服装的干净。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对蝴蝶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纸,蝴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以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2、说说自己对蝴蝶的认识 师: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可是突然来了一场大雨,一阵大风把蝴蝶翅膀折断了,没有了翅膀该怎么办? 师:你看到过什么样的蝴蝶? 二、出示图片,进一步巩固对称的特点与方法。 1、观察蝴蝶翅膀的特点 师:请你仔细看,蝴蝶的翅膀有什么特点? 2、教师总结:注意蝴蝶翅膀的对称性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选出最喜欢的蝴蝶。 1.幼儿观看做品,说说谁制作的蝴蝶最好看?你最喜欢哪只蝴蝶?为什么?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3.教师总评。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请幼儿讲画好的蝴蝶剪下来贴到花园,在添画触角,注意贴出不同的角度。 2、引导幼儿欣赏花园里的蝴蝶,引导幼儿从花纹\色彩和整体感受方面进行谈话。 3、引导幼儿在蝴蝶找花的音乐中模仿飞的动作。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作画方法(转印),那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画什么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首先创设了情境进行引导,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热情。之后通过让幼儿观察蝴蝶图片,让幼儿发现蝴蝶对称的特征,在幼儿对蝴蝶的对称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进行了示范画,示范操作的时候,我教育幼儿绘画时注意左右对称,并提醒幼儿选择不同的颜色,在个别幼儿示范画时,幼儿感知了对称画的特点,大部分幼儿对于对称的理解都比较好,刚开始时幼儿不会用言语表达,只能说出两边的一样的,通过引导后,幼儿知道了对称这一概念。从幼儿的绘画作品看,幼儿对对称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目标达成率也很高,但少数幼儿还需要重新认识。

幼儿园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指导策 略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非常有利,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 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中班幼儿绘画教育中,教学内容仍以 认知、注重技巧为主,教学方法也常采用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固定 模式。教师的范例束缚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这个传统教学模式又是 幼儿被动的学习过程。这样画出来的作品往往是成人思想的翻版没有 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每个幼儿生来便具有巨 大的创造性潜能,只要得到适时的科学的开发,就能表现出巨大的创 造力,而且创造力开发得越早,其发展潜能越大。教师应树立时代的 紧迫感为发掘幼儿创造力添翼。那么我们要怎样指导好中班幼儿的美 术活动呢? 一、选择新颖适合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 (一)选择新颖合适的内容 中班幼儿学习的动机感性多于理性。他们通常是凭着兴趣去主动 探索和学习的。他们首先关注的是活动本身和过程是否精彩,是否吸 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样会为了活动的成果而坚持努力。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必须考虑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主 动学习的欲望与积极性。幼儿往往对新事物比较感兴趣,这是否意味 着每一次活动都要选择一个全新的内容呢?并非如此,我们提倡“适 度新颖”。这是因为太新和完全陌生的内容,容易使幼儿一无所知而 无法理解,难以入手,从而不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无法有效地调动 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相反,太熟悉的内容,只会让幼儿 重复已有的经验,失去探索与学习的意义。因此,我们应从幼儿已有

初稿让幼儿画出心中的画浅谈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让幼儿画出心中的画——浅谈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姓名与学号王惠涵7 年级与专业13秋学前教育 学习中心厦门学习中心 指导教师吕阳老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 2.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 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王惠涵 2015 年11 月11 日 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王惠涵 2015 年11 月11 日

摘要 艺术世界是奥妙无穷的,每位幼儿心里面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实践中巧妙地将艺术游戏和情境创设融入美术教育活动中,能够在某一程度上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中更好、更有效的运用,打破以往美术教育中以教师为主,功能单一,提供自由开放、宽松的审美环境,陶冶幼儿美的情感,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自信心。本文主要介绍了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美术教育的目的,从四个方面探讨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及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角度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绘画活动;指导策略 I / 15

幼儿园中班美术

中班美术:春天的树林(布拓印画) 杜韶华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感受绿色树林的美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初步学习用布拓印的方法作画,体验不同工具材料绘画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爱好。活动准备: 1、布拓印画《春天的树林》。 2、录音机、配乐散文磁带(音乐选用《爱琴海》)。 3、幼儿绘画纸、废报纸(垫在绘画纸下)、油画棒、水粉颜料(柠檬黄、草绿、翠绿)、拓印用布团、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作品的美,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1、展示作品《春天的树林》,引导幼儿感受作品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①画上有什么?看上去怎样?你觉得画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呢? ②这幅画上的树林用了哪些颜色?什么颜色用得最多? ③这幅画上的树杆是怎么画的?看上去觉得怎么样? ④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 ⑤小结:这是一幅春天树林的画,看上去很宁静、很美。树杆的线条比较直、有力,看上去像人一样很有精神。春天,树木都长出了新叶,嫩嫩的、绿绿的。小草也长出来了,一片嫩绿。整幅画用了很多的绿色,有的绿色较深,看起来像老树叶;有的绿色浅一些,像长出不久的新叶;有的还是柠檬黄色的,像刚长出的嫩芽。树林好像很深,可以一直走进去,给我们一种想象:这美丽的树林深处还会有什么呢?……春天的树林是多么的迷人。 这一环节通过展示作品,引导欣赏。老师以提问启发幼儿思考、议论,让幼儿对这幅画的表现手法有了初步的了解。老师的小结帮助幼儿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更深地理解作品的美。在思考和议论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智能。同时通过欣赏《春天的树林》的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发展自然观察者智能。 ⑥配乐散文欣赏《春天的树林》: 小朋友,刚才我们认真地欣赏了这幅画,现在请闭上眼睛,让自己走进画里,边听边用心去感受一下春天树林的美(播放配乐散文《春天的树林》录音)(附配乐散文)。 通过配乐散文所创设的意境美:舒缓优美的音乐,如诗如画般美丽的树林,为幼儿创设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作品的宁静和谐美。同时还给幼儿提供了想像的空间:树林里还会有什么?激

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园绘画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研讨活动: 1、研讨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是怎样支持幼儿绘画活动的,有哪些目的和方法 (1)我在让大家画之前,都说了哪些话?为什么说这样的话?(2)我在让大家画时,都说了哪些话?为什么说这样的话? (3)大家在绘画过程中,我去到大家的身边问“你画的是什么啊”这样的问题吗?为什么没有说这样的话? (4)大家完成作品后,我都说了什么话?为什么? 2、在日常的绘画教学中,我们还会遇到哪些情况,应该如何指导。(1)如:对确定绘画内容有困难的幼儿,也就是无从下笔的孩子怎么指导,如何帮助孩子确定绘画主题。 无从下笔----个别交流谈话----帮助孩子确定绘画内容 教师可用谈话法激发其经验,构想绘画内容。 (2)对绘画技能有困难的幼儿,可引导幼儿观察一些图片和辅助材料,借鉴一些经验进行绘画。 绘画困难---借鉴辅助材料(图片简笔画连线临摹添画)是画人物出现了困难,还是画背景、环境遇到了问题,人物可以有一些不同姿势的人物,环境借鉴一些图片,还有想画一些小动物,缺乏绘画技能,不知道怎么画。教师为孩子提供什么,可以在另一张纸上给孩子画一个简笔画,让孩子借鉴,或是提供一些书籍让孩子观察后再画,还可以给孩子点上一些虚线,让孩子连接起来等等,目的就是

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和绘画的乐趣。 (3)有的孩子一会儿就说画完了,或是画到一半就不知道画什么了,我们怎么办? 画的快,画到一半---帮助幼儿丰富画面(丰富环境丰富角色丰富细节)对于较快完成作品的幼儿,教师可引导其围绕主题适当丰富画面,使作品体现一定的情节,内容更加饱满。比如孩子只绘画了人物,教师可引导孩子说说这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情,添画环境和背景。孩子也许只画了环境没有人,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说说谁在这里面了,在做什么,鼓励幼儿画出有情节的画面来。画到一半不知道画什么了,老师可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表现什么,然后帮助幼儿拓展一下思路和画面内容,让孩子的思路再延伸下去。还可以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不要只用一、两种颜色。还有一些正确涂色的方法;花和树也可以是很多形状的,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细,有的远,有的近,有的多,有的少。人物和小动物也可以有不同的姿势,不同的动作等等。这些,教师都可以针对不同孩子的水平和能力进行指导,帮助幼儿提高绘画技能。 河东二幼何建茹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设计研究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策略研究 十二圩中心园李海琴文章摘要: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效的提问对有效教学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思维,还能促进师幼对话,使师幼一起发现问题,共同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意义的互动、交流,从而获得新知和发展。但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并不能很好从幼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表面上热闹活跃,而是大多出自教师教学的需要,对幼儿的有意义学习并未促进,甚至成为了一种阻碍。因此,对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的提问进行研究,发现幼儿教师教学提问的实然,并探索如何促使其达到理想的应然状态。 关键词:研究方案教师提问现状研究策略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提问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提问的有效性是决定教学过程顺畅、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效的提问、适时的引导,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及幼儿的创作水平。在多年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自己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对孩子进行提问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有些提问对当前的美术教学活动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只是自己为了组织孩子或者是自己的口头禅,针对自己的发现,我在美术活动中针对提问的问题做了一些努力,力求使自己的提问真正做到有效性。 (二)基于对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提问现状的个人观察和感受 现在的教师在提问时不扣主题,提问面窄,并提经常提一些无实际意义的齐问齐答和暗含答案的封闭式问题的话,幼儿就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套死搬的表现方法,作品表现也只会是千篇一律,这不仅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而且阻碍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如:《春雨》一画中春雨的画法,课前我有意识的让幼儿观察下雨天雨滴的几种形态,在课堂上运用诗歌进行启发提问:“前几天下了春雨,你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共30篇)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甜蜜的祝福(插花) 【活动目标】: 1、了解插花的几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容器学习插花组合。巩固用绕卷的方式制作糖果花。 2、学说祝福的话语,会用祝福表达对自己身边人的关心。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经学过绕卷制作花朵的方法,实地观看过插花表演,并制作插花课件。 2、糖果花范例,插花图例,彩色棉纱纸剪成方块状、长条状、花瓣状若干,彩色包装纸,吸管,花泥,透明胶、双面胶、剪刀等工具。 3、事先请家长配合收集插花容器、糖果,并约定时间观看网上现场实录。 【活动过程】: 1、欣赏范例,了解糖果花的意义。 (1)出示“心愿”的糖果花。师:“老师收到一样别致的礼物,带来和小朋友分享。” (2)观察糖果花,比较它和其他插花的不同之处。师:“这盆花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插花一样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介绍“心愿”糖果花的意义,了解甜蜜的祝福这种形式。师:“张老师的网名就叫‘心愿’,我很喜欢紫色,所以我的朋友就送给我这样一份甜蜜的祝福,祝我心里的每一个愿望都能实现。”“你们喜欢这样甜蜜的祝福吗?” 2、欣赏糖果花课件,了解糖果花的一些名称。 (1)师:“我对糖果花很感兴趣,所以上网找了一些关于糖果花的资料,和小朋友一起来欣赏。”边看糖果花插图,边简单介绍糖果花的名称和含义。 (2)师:“看了这些美丽的糖果花,我忍不住也做了一盆糖果花。”出示“满面挑花”的糖果花。 3、结合课件和图例,介绍插花的几种方式。

(1)师:“老师在做糖果花的时候,发现插花也是一门学问。你们还记得上次花店里的阿姨怎样插花的吗?”观看课件(花店插花演示)。 (2)师:“阿姨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插花的方法呢?”在黑板上出示图例,课件演示和插花图例相关的几组糖果花作品。(S形插花、倒T形插花、三角形插花、直立形插花、弯月形插花) 4、介绍材料和制作要求。 (1)先把糖果连接在吸管上,再自选材料制作花朵,制作花朵的纸张材料分3种难度:方快形——花瓣形——长条形;选择包装纸对花朵进一步美观加工;选择容器,将包装纸包裹花泥放进容器中;根据容器的外形设计插花造型,合理布局。 (2)如果制作遇到困难,可以来观察循环播放的糖果花课件,或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3)材料和工具用完及时放回原处,垃圾入筒。 5、幼儿制作糖果花,学习插花布局。 (1)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尝试自己剪出不同的花瓣形状,制作糖果花;插花时提醒幼儿观察布局,插完后注意在花朵间隙和容器上作进一步的美观加工。 (2)遇到困难,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与同伴合作解决。 6、欣赏作品,送上甜蜜的祝福。 (1)师:“小朋友做的糖果花把我们的活动室变得五彩缤纷了,在这个花的海洋里,我闻到了甜甜的味道,你们闻到了吗?” (2)视频连接总园中(3)班,师:“我想把我做的糖果花送给总园中(3)班的小朋友们,我很想念他们,祝他们永远开心快乐。” (3)师:“你们想把糖果花送给谁呢?你会怎么对他们说什么呢?”展示自己的作品,说出一句祝福的话语。(视频连接家长代表对话) (4)师:“小朋友都想把甜蜜的祝福送给我们身边最亲的人,相信收到祝福的人都会非常幸福的。除了这种的方式,我们还愿意做更多事来关心我们身边的人,对吗?”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春天来了》说课稿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春天来了》说课 稿 中班绘画活动《春天来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天里孩子们脱去了厚重的棉衣,喜欢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春天的景色,喜欢在园子里寻找春天。天气好的日子孩子们更喜欢围坐在一起讨论春天。讨论着春天里能做的事情。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 2.教学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通过谈话,了解春天的季节特征和春天里人们的活动。 1. 学习侧面人的动态画法。

2. 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大胆描述自己的作品。 3. 句子:春天来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确立目标的依据: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新《纲要》反复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要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因此,活动目标中,我将动态人物的画法作为了活动的重点。难点就是侧面人物的画法。 二、说教学策略。 1.教法分析 《刚要》中强调“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本次活动我始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以自己的语言启发幼儿的表述的完整连贯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谈话法:活动一开始,我和幼儿一起谈论春天的景色,为后面的环节展开作了铺垫。 2.提问法:是指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在观察图片时,将自己所发现的,以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一起寻找答案。本次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启发幼儿想象、创造的问题,如“春天里除了美丽的风景外,小朋友在春天都会做什么?”

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石榴班(大班张月华 幼儿绘画活动, 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活动, 幼儿绘画的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本文以幼儿绘画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幼儿绘画的定义和意义, 描述了幼儿绘画能力的发展现状, 并指出教师对幼儿绘画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绘画是指 3— 7岁学龄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反映幼儿对周围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幼儿绘画不仅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 既直观又形象, 是最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说来, 孩子的绘画往往早期就有显露,表现为对颜色的敏感,喜欢涂抹,能分辨线条曲直、方圆以及物体大小。幼儿的视觉感受和辨别能力相对较强,观察事物比较全面细致、准确, 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孩子总是喜欢写字、画画。幼儿是绘画教育的对象,是绘画教育活动的主体,幼儿绘画教育,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任何其他活动不能代替的意义。 1、绘画教育能够促进幼儿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据研究表明:人脑的左半部是抽象思维, 右半部处理总体形象信息。而目前部 分家长和教师重视的文字、数字这些教育内容, 则使幼儿左脑负担过重, 右脑锻炼不足。这种现象有损于幼儿正常的和谐发展。绘画教育就是用有趣、新奇的刺激, 启发和诱导幼儿去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 主要通过想象和形象思维, 促进右脑的发育。 绘画教育还要求幼儿手脑并用, 如在绘画活动过程中, 通过手的操作, 锻炼幼儿的小肌肉群, 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 促进大脑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增强幼儿的动作灵活性和准确性,如画“金鱼”,幼儿先画圆形的头,再画半圆形的身体、最后画上三角形的尾巴, 画的时候必须紧靠在一起, 最后画上嘴和眼睛, 再涂上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舞动彩狮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舞动彩狮 美术活动 一、活动目标 1. 激发绘画兴趣并体验绘画的乐趣。 2. 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3. 掌握狮子头部的画法,运用多种线条为狮子设计发型并着色。 二、重难点分析 重点:为狮子设计发型 难点:用不同的线条色彩画出狮子的鬃毛。 三、活动准备 1.有关狮子的影像资料、狮子头部特征范画、有夸张鬃毛的狮子图片若干。 2.绘画纸、彩纸若干。 四、活动过程 导入 1. 播放狮子的相关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2. 提问:“视频中展示的是什么动物?你在哪里见过它?他长什么样子呢? 3. 狮子爸爸和狮子妈妈有什么不同? 展开 1. 展示狮子头不范画,幼儿观察。

提问:“狮子的头部都长有什么?”。这些器官分别像什么形状呢?。 用儿歌的形式总结:脑袋是个大圆圈,眼睛是个小圆圈;半圆的耳朵长两边,款款的鼻子竖中间,还有直直的胡须翘两边。要问这头狮子有多凶,张大嘴巴吼震天。 2. 师幼共同说儿歌,教师展示范画。 3. 添花狮子头部的鬃毛。 ①提问:“这只狮子的头部少些什么?” ②鼓励幼儿大胆为狮子设计发型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③示范鬃毛的画法;用线条为狮子天花头发。 ④展示多种不同的狮子发型,激发幼儿的独立创造性。 ⑤幼儿作画 指导语;下面请小朋友当美发师,为小狮子设计个漂亮的发型吧!先画出狮子头部的轮廓与五官,然后再给狮子设计发型。发型可以是弯弯的,可以是直直的,也可以是大波浪形的。小朋友们自由选择设计发型,最后在给狮子的头发染上你喜欢的颜色吧! 4.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①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画出狮子的头部。 ②及时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启发幼儿为小狮子设计出不同的发型。 1.交流作品,相互欣赏。

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绘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b13121440.html, 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绘画 作者:屈宝勤 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4期 摘要:幼儿绘画活动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造型活动。从教师的正确儿童观、教育观的树立、绘画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讲评活动的开展等几方面,阐述了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幼儿绘画活动;教师;指导策略 幼儿绘画活动是指幼儿用笔、颜料等工具材料,在纸、墙壁等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艺术活动。绘画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当孩子能用笔在纸下留痕迹之时,就会力图把自己所认为的形象表现出来(如画一个大圆、里面画两个小圆,表示这就是妈妈等),可以说,绘画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线条、形状、颜色等艺术要素不仅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能够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从而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对绘画活动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即使感兴趣,其作品缺乏幼儿应有的童真,成人指导的痕迹明显,还有的作品内容大都雷同,缺乏创意,所有这些,都与老师或家长不正确的指导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而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如何进行正确的指导,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幼儿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组织教育活动,科学地指导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一、指导幼儿绘画要做到因材施教 1.1指导孩子绘画应从幼儿的审美角度去看,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幼儿。幼儿有胆大的、有胆小的、有粗心的、有细心的。对于胆小心细的幼儿,就多鼓励他大胆作画,放开手脚;对胆大粗心的幼儿,就得要求他认真观察,仔细作画。不论哪一位小朋友,只要稍微有点进步,就加以肯定,并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他,使其增强信心。 1.2指导幼儿绘画要考虑个别差异。幼儿在作画时由于水平差异,有的孩子画得较慢,甚至画不出什么,对于这样的幼儿,我采取的方法并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先在纸上给他画一遍,请幼儿用笔重复一遍,在此基础上给幼儿讲解作画时的要领,请他再画一遍,让这些孩子在增强自信的同时,产生对绘画的兴趣。 二、观察、欣赏和讨论相结合 幼儿受年龄、水平的限制,在感知事物时,缺乏像成人那样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能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视觉,往往受兴趣的支配,而这些兴趣又来自他们的童心。所以,选择绘画的对

幼儿园中班绘画教案:鱼

幼儿园中班绘画教案:鱼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几何图和线条画出简单的鱼,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2、继续学用“短线排列”的方法涂色,能大胆地表现“好吃的鱼”。 3、在选择、调换颜色的过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二、活动准备: (一)材料: 玩具小猫、图画纸若干。(每张纸上画上一个煎盘,并用缝纫机在煎盘的四周扎一圈细密的小孔。) 3、油画棒、勾线笔、彩纸条、胶水、剪刀等。 4、实物投影仪、录音机、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出示小猫,告诉幼儿:今天是小猫的生日,朋友们给它送来了很多礼物,是什么呢? 2、屏幕显示各种各样的鱼,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这些鱼的造型。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鱼是什么样子的呢?(用三角形、半圆形、圆形、梯形和线条组合而成的) 3、师继续讲述:小猫收到了这么多的鱼,心想,如果能把这些鱼烧成各种各样的味道,请朋友们一起来吃该有多好啊!可小猫不会烧鱼,怎么办?(启发幼儿动手帮小猫烧鱼) 4、师提问: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鱼可以烧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红烧的、糖醋的、葱油的……) (二)教师以烧鱼的形式,为幼儿做示范: 1、教师介绍煎盘,准备烧鱼。 师:说了那么多,老师都谗了!赶快准备烧鱼了,先拿出烧鱼用的炊具——煎盘。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⑴、先把鱼放入煎盘里。(在煎盘里画上一条鱼) ⑵、然后在鱼的周围浇一层油。(涂上一圈不规则的黄颜色) 3、师生共同讨论:烧鱼的时候可以 放些什么作料?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自己制作作料并贴在鱼的边上或身上,如绿色的葱段、红色的辣椒、黄色的姜片,还可以添画一些作料,如咖啡色的酱油等。 4、最后,教师提醒幼儿按照自己的设想用短线排列的方法给鱼涂上相应的颜色。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背景音乐): 1、要求幼儿尽量把鱼画大些(不超出“煎盘”)。 2、启发幼儿选用一些与咖喱的、红烧的、糖醋的、葱油的及其他作料相似的颜色,把鱼烧得又香又美。 3、对个别运用短线排列法涂色有困难的幼儿,做个别辅导。 4、提醒幼儿最后撕去煎盘周围的纸边。 (四)评价活动: 1、请幼儿将各自的煎盘放在铺好桌布的桌子上,教师抱着玩具小猫和幼儿一起围坐在桌子旁以品尝鱼味的形式评价作品。 师:哇!小朋友烧了那么多好吃的鱼,我们和小猫一起来看一看、尝一尝,比一比谁烧得鱼又香又美。 2、对大胆造型、配色鲜艳以及构图独特的幼儿多做鼓励,也可用大家提建议的方法,帮助个别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