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自然流产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
复发性流产现代进展论文

复发性流产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485-02【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综述病因复发性流产( rsa)被定义为连续性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
发生率约占育龄妇女的1%-3%[1],rsa包括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及原因明确的rsa,其中ursa 约占复发性流产发生率的5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ursa可能与免疫因素相关,但也存在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影响。
复发性流产的发病因素非常复杂,现简单综述如下:1. 遗传因素:在相关遗传学所致rsa的报导中,染色体异常是主要原因。
包括染色体易位、倒位、非整倍体及多态性。
其中染色体易位占首位[2],其中最常见的是染色体平衡易位。
其他异常包括性染色体嵌合、染色体倒位和环状染色体。
近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遗传因素,如hla的基因多态性、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因素造成的血栓形成等。
吕兴钰[1]认为,ursa是由环境因素诱导的基因异常表达所致。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2. 解剖因素:复发性流产妇女中12-15%存在子宫畸形[3],包括先天性子宫畸形、宫颈功能不全、宫腔粘连、子宫肌瘤或息肉等。
尤其是双角子宫及子宫纵膈,因血液供应不足、宫腔狭小或宫腔内环境不良导致流产。
有研究发现,继发性rsa患者中子宫解剖因素的比例显著高于原发性rsa患者。
3. 内分泌因素:高泌乳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机能异常、黄体功能不足是常见因素。
其中黄体功能不足较为常见,因孕激素不足使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从而影响胚胎发育及蜕膜、胎盘的形成,应补充黄体酮进行治疗。
多项研究表明pcos患者的早期自然流产率明显增高[4],应用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使血胰岛素水平下降,能显著改善pcos患者排卵率、流产率。
甲状腺机能异常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较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5]。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预防余红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根据《自然流产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将出现3次及以上、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
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包括生化妊娠)就应该予以重视。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包括夫妻双方染色体及胚胎染色体异常,如夫妻双方出现染色体易位、缺失、倒位等。
其中,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只有1/18概率能正常妊娠至足月分娩,这种情况建议行三代试管;还有一类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是非整倍体(21-三体、18-三体等),流产发生越早,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越高。
对于2次及以上流产,建议行夫妻双方行胚胎染色体检查,必要时选择试管技术。
解剖因素解剖因素主要指子宫解剖结构异常,如子宫先天性畸形(单角子宫、完全子宫纵膈)、宫腔黏连、子宫肌瘤、宫颈机能不全等。
可通过生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内分泌因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还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足等都会导致反复流产。
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是引起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因素,分为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
自身免疫型包括:(1)组织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抗凝脂抗体、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
(2)组织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抗精子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
同种免疫型主要是补体系统异常、淋巴细胞异常等。
患者要检查相关抗体,并进行病因治疗。
血栓前状态血栓可造成胚胎着床位置血管的阻塞,导致胚胎供血不足凋亡,引起流产。
孕妇全身疾病及环境影响长期处于有毒有害、污染较重的环境,如油漆工、相对封闭的家居大卖场等,夫妻双方应远离污染环境、延长备孕时间、做好备孕前检查。
女方出现复发性流产,男方需要检查吗?答案是肯定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染色体检查,如果是男方异常,同样会发生流产。
另外,还要做精子DNA碎片率检查。
近几年,随着对精子DNA碎片率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其与流产关系密切,且碎片率越高,流产概率越大。
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及治疗进展

女性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及治疗进展修 霞,陶华娟,齐 峰,王 敏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261011)中图分类号:R714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534(2008)01-0125-02关于人类生殖的机制非常复杂,尤其是免疫因素的作用。
临床上有10%到15%的妊娠出现自然流产[1]。
复发性自然流产(RSA)是指孕20周前发生妊娠丢失连续3次或3次以上者。
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发生率为1%到2%[2,3]。
1.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病因孕早期因染色体异常出现自然流产者占所有自然流产的50%至60%[4],包括染色体数量异常,易位和嵌插[5]。
曾有建议用精液质量评估来查找RSA的原因[6]。
子宫发育畸形和宫颈机能不全的孕妇容易并发流产和早产,占R S A病例的15%~27%[5-7]。
激素水平的改变是R S A的病因之一。
低水平的孕酮使子宫内膜成熟不足从而影响卵子的发育和着床。
在不明病因的RSA病例中,免疫因素占80%以上[8]。
抗磷脂抗体与R S A发病关系的发现为预防该病发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估计,在不明原因的RSA病人中,同种免疫因素占40%~60%[9]。
最初的表现就是母体对外源性胚胎产生免疫反应。
当抑制细胞数量降低,而能够攻击胚胎的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增加时,早期流产的几率随之增加[10]。
理论上的治疗方案就是应用性伴侣或供体的淋巴细胞来抑制NK 细胞的活性,使胚胎的发育成为可能[11]。
其他因素,例如年龄和以往流产次数也被怀疑与R S A 发病有关。
但在不明原因的R S A妇女中,免疫因素最为常见[12]。
尽管这种理论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目前发现经过正规治疗的一部分女性仍然发生习惯性流产。
因此推测可能存在其它一些更为复杂的因素,也可能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导致了不良后果。
2.对RS A患者的病因检测(1)基因检查进行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
(2)激素检测通过测定月经前3到5天血清孕酮或/和子宫内膜组织检查。
复发性流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计 高危 因素在 3组 中的构 成 比分 布情 况差异 无 统计 学意 义; 同种 免 疫异 常 的发 生率非 常 高 , 超过 7 0 % 的 患者
C D 5 6 C D 1 6 细胞数 量异常升 高。结论 自然流产 次数 与 高危 因素 多少无 关, 同种免疫异 常与 R S A关 系密切。
【 关键词 】 复发 性流产 ;高危 因素 ;同种免 疫异常
目前 国 内外 多数 学者 认为 复发 性 流产 ( r e c u r r e n t s p o n t a n e o u s a b o r t i o n , R S A) 是 指 与 同一 性伴 侣 连续 遭
娠, 且距 前次 自然流产 至少 3 个 月。而滋养细胞疾 病 、 异位妊 娠及人 工流产不纳入 自然流产范畴。
上者 (Ⅲ 组 ) 。各 组 年 龄 分 别 是 ( 3 0 . 8 6±4 . 2 1 ) 、
自然流产 3次者( Ⅱ组 ) 及 自然流产 4次及 4次以上者 ( Ⅲ组 ) 。所有 患者均按 照“ 生殖免疫 专科 ” 规定的项 目进行
R S A的病 因学检 查 。具体 包括 : 夫妇 双方 染色体 , 女 性血糖 、 内分泌、 甲状腺功 能 , 免 疫相 关指 标 , 血 液 高凝状 态,
究竟是否是该病 的病 因 , 仍有 争议 。 目前 , 关 于导
1 . 2 . 2 . 1 血 标本检 查 所有 患者及其 配偶 均于上 午
1 1 : 3 0前抽取 空腹 肘 静脉 血 , 用于检 测 夫妇 双方 染 色 体, 内分泌 检查 项 目 [ 空 腹血 糖 、 催乳 素 ( P R L ) 、 睾 酮 ( T ) 、 促 甲状腺素 ( T S H) 、 游 离 甲状腺 素 ( F T ) 、 游离 三 碘甲状 腺原氨酸 ( F T ) ] , 自身 免疫检 查项 目[ 抗核 抗 体( A N A) ] 、 不孕不 育全套 [ 抗 卵巢抗 体 ( A O A ) 、 抗 子 宫 内膜抗体 ( A E A) 、 抗 精子抗 体 ( A S A) 、 抗 H C G抗体
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治未病”调护对策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27208投稿邮箱:sjzxyx88@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治未病”调护对策卿洁,张海妮,刘倩(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广西 南宁)摘要:本文分析了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指出焦虑、抑郁、恐惧、悲观和失望为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主要心理状态,并分析产生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主要是自身生育需求、亲人的同情或鄙视、患者自身的承受能力及经济因素等。
重点介绍了在“治未病”理念下的现代心理调护方案和中医防治措施。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心理;治未病;调护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27.133本文引用格式:卿洁,张海妮,刘倩.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治未病”调护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208,217.0 引言复发性流产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的妊娠时间<20周的自然流产[1]。
在妇产科中,复发性流产十分常见,尤其是近年来受到环境因素、饮食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复发性自然流产流产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成为了严重困扰育龄女性及其家庭的疾病类型。
反复妊娠,反复流产不但对女性的健康有很大伤害,同时夫妻双方也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我国的医学模式近年来发生较大转变,医护人员对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有研究显示,孕妇精神压力过大、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会使得先天畸形的发生率升高,直接影响母婴健康安全,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作用。
为此,应当做好孕妇妊娠期间的心理抚慰工作,使孕妇能够学会正确宣泄情绪的方法,学会调节不良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
那么,复发性流产的患者存在哪些心理问题,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复发性流产进行防护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的病因与对策。
方法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原因,包括遗传基因,母体因素和免疫因素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探讨其对策。
结论对复发性自然流产夫妇应进行系列检查,尽可能确定病因学诊断,以免漏诊,同时也有利于早期针对部分病因进行处理,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关键词】复发性自然流产;病因;对策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7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61-02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连续2次的自然流产。
有许多因素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其病因较为复杂,除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殖道解剖异常、感染、环境因素外,40%-60%的原因不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大部分与自身免疫有关[1-2]。
1 年龄年龄因素是影响自然流产发生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率增高,复发性流产的几率也增加。
一项前瞻性研究表明:女性年龄因素是影响复发性流产的独立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升高,20-24岁女性流产发生率为9%,35岁以后流产的发生率大大增高,45岁以上者升高到75%。
2 遗传因素染色体平衡易位是导致复发性流产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相互易位和罗伯逊易位。
染色体倒位对生育的影响近年来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治疗:对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自然流产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仅能进行产前遗传学咨询和诊断。
若夫妇一方是常染色体平衡易位及罗伯逊非同源易位携带者,有分娩正常核型及异常核型携带者婴儿的机会,可以妊娠但应做产前诊断;若为罗伯逊同源易位携带者,应避孕或绝育,以免复发性流产或分娩畸形儿;若一方是异常染色体核型携带者夫妇妊娠出现先兆流产时,应根据夫妻双方核型分析决定是否保胎。
夫妻双方染色体都正常,在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染色体异常。
应引起生殖医学临床的足够重视。
3 子宫因素子宫畸形及宫腔粘连因子官腔狭小、血液供应不足或胚胎着床不固等原因导致流产。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1. 引言1.1 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分析复发性流产是指连续两次或更多次妊娠在16周孕检前胎停育。
其发病率约占总孕次的1%-2%,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心理、生理和经济压力。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研究其病因学显得尤为重要。
复发性流产可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和解剖学因素等。
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基因突变等可能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从而引发流产;免疫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胎盘或胚胎而引发流产;解剖学因素如子宫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等也可能影响胚胎植入和发育而导致流产。
对于复发性流产的病因研究现状,已有许多研究投入其中并取得一定成果,但尚需进一步探究。
对复发性流产病因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其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诊断和治疗策略,有效降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育率和生育质量。
通过对复发性流产病因学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可以为未来的研究方向、诊断和治疗策略的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流产的定义和分类流产是指怀孕在20周之前自然死亡或者被迫终止的情况。
根据流产的原因和症状,流产可以分为不完全流产、完全流产、晚期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等不同类型。
不完全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只有一部分被排出,有时候还会残留在子宫内。
完全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完全被排出子宫,子宫内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物。
晚期流产是指孕期在20周至28周之间发生的流产。
而习惯性流产是指一个女性在怀孕的早期连续三次以上的自然流产。
习惯性流产的定义有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一定调整,比如有些研究认为连续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就可以被称为习惯性流产。
了解流产的定义和分类对于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习惯性流产等问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流产病因学研究时,对流产的定义和分类的清晰了解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分析流产的相关因素,从而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2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复发性流产是指同一对夫妇或同一个女性在连续妊娠中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自发性流产的现象。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复发性流产指的是连续三次及以上怀孕结束于自然流产,临床上十分常见。
目前认为,复发性流产的病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遗传因素:复发性流产的一些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已被确认。
例如,血液凝固因子、血管生成因子和调节血压和代谢的基因都与流产有关联。
此外,染色体畸变、缺陷的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也可能导致流产。
遗传因素往往是不可逆转的,应重视家族史以及基因检测。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紊乱也是导致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一些患者体内存在抗胚胎抗体、自身抗体和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从而导致免疫攻击到胚胎和胎盘,使之出现损伤。
这些免疫因素的异常往往与免疫力低下、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感染等有关。
生殖道因素:生殖道因素是导致流产的一个常见因素,例如卵巢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等。
这些因素往往使得卵巢排卵障碍、子宫环境失配、营养供给不足等,导致胚胎发育异常或在移植后不能存活。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流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化学物质污染、电磁波辐射、药物等均可能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引起流产。
此外,饮食不良、生活压力、睡眠不正常等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孕育。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流产。
例如焦虑、紧张、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使得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月经不调和流产等。
同时,一些患者可能由于对流产的畏惧,从而导致压力过大,心理紧张,影响再次怀孕。
综上所述,复发性流产的病因极为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对于每个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治疗。
早期全面检查,是应对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策略,对于相关病因的诊断和处理必须足够重视。
同时,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流产也十分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复发性自然流产原因分析与相应的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就诊的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8例,占7.4%,解剖因素15例,占13.9%。
免疫因素21例,占14.8%,内分泌lo例占9.3%,感染4例,占3.7%,环境因素3例,占2.8%,不明原因47例,占43.5%。
结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的康复有着举足轻重的重用。
【关健词】复发性自然流产;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33-01
复发性自然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者。
复发性流产的原因不明。
可能的病因包括染色体异常、母体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母体内分泌失调、生殖道感染、自身免疫、原因不明(同种免疫因素)等1。
近年来复发性自然流产有增加趋势,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也成为影响生育妇女身心健康的疾病之—2。
本文对我院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并对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0年6-2012年6月来生殖健康科就诊的108例复发
性自然流产的患者,年龄23~36周岁,平均年龄30.6岁,初孕78例(72.22%),经孕30例(27.78%)。
1.2 病因筛查方法
首先详细询问病史:月经史、孕产史、家族史、工作环境及生活习惯,行阴道检查了解生殖道及盆腔除外器质性病变。
然后进行以下项目检查。
(1)b型超声:了解生殖道是否有解剖异常、子宫肌瘤、内膜息肉、em及卵巢病变。
(2)夫妇染色体核型分析及精液检查,有条件检查流产胚胎的染色体分析。
(3)免疫因素:查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有条件者查封闭抗体。
(4)内分泌:了解有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黄体功能不全(lpd)、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
(5)感染:查支原体、衣原体、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风疹病毒、及弓形虫抗体。
经以上检查未发现异常者为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
2 结果
108例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中染色体异常8例,占7.4%,解剖因素15例,占13.9%。
免疫因素21例,占14.8%,内分泌lo例占9.3%,感染4例占3.7%,环境因素3例,占2.8%,不明原因47例占43.5%。
3 护理对策
做好婚前、孕前、孕早期的保健工作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自然流产的关键。
因此要充分利用医院婚前检查门诊、孕前教育中心、优生优育门诊、早孕门诊,产前检查门诊等开展婚前、孕前、孕期优生优育相关医学科普知识宣教,促使人们提高优生意
识。
(1)心理护理:陌生的医院环境,陌生的医护人员,各项的检查,以及检查的特定措施,都会使患者感觉到精神紧张,而产生焦虑、恐惧的情绪。
患者因为复发性自然流产,常为能否继续妊娠而极度的焦虑和悲伤。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顺利实施的前提。
医护人员应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针对做好心理护理。
解释并协助找出以往流产的原因,总结经验,以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患者的内心体验。
得不到医护人员的理解和照顾,很容易增加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因此,医护人员应主动以亲切、热情、关心、同情姿态去接触病人,主动介绍住院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以及同室病友。
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并讲述相关知识,适时播放轻松音乐,为长期住院病人解除烦闷。
尽量让家属陪伴,解除绝对卧床休息带来的不便,确保护理工作的执行。
(2)病因护理:对夫妇解释孕前进行torch、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查的意义、目的、必要性等。
重视孕期居住环境、卫生及饮食,如养宠物者容易引起弓形虫阳性,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及限部致畸最为显著,出现流产、先天畸形等。
孕早期有类似感冒症状时,有可能被巨细胞病毒感染,是宫内常见感染的病毒,往往不被注意,但后果严重,所以要及时检查治疗。
孕期要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详细询问病人的家族中有无遗传病史。
因为染色体检查费用较贵,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意义,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对于流产后胚胎染色体检查异常者,
要安慰病人。
因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病人来优生门诊做孕前优生咨询和检查,尽量避免再次发生染色体异常的胎儿。
对于夫妇任何一方染色体异常者,指导病人可以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行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pgd)来解决,告知此手术费用及有此技术医院的地址。
或用女方供卵或男方供精来获得建康的一代。
对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给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
综上所述,复发性流产原因复杂,而且各因素间相互影响,患者需要保持心理健康,解除精神压力,孕前做医学检查,积极治疗慢性病和传染病,对病毒感染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于出现复发性流产的女性,不要急于再次怀孕,要到医院做详细检查,查明原因,针对病因治疗,根据治疗情况再考虑是否妊娠。
参考文献:
[1] 林其德,金妍.如何规范习惯性流产的病因筛查及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2):66-68.
[2] druckmann re,druekmann ma.progesterone and the immunology of pregnancy[j].steroid biochem & mol biol,2005,97(5):389—396.
[3] 梁志莲.自然流产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当代医学,2006,5(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