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单视

合集下载

单眼视力与双眼视力_陈有庚

单眼视力与双眼视力_陈有庚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个病例:女性,年龄50岁, 当单眼视力的矫正达到她希望的效果时,让其试戴走 动,主诉头晕。检查双眼视力,却发现双眼视力比任何 一只单眼视力都要差。进行隐斜检查,发现有1.5棱镜 度的垂直斜视,给予1.5棱镜度后,患者感觉舒适,清 晰度也提高。
通过单眼视力与双眼视力的比较,可以从中发现验 光矫正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双眼视力的因素有很多, 笔者仅对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供大家参考。
往事如风:矫正后出现单眼视力好于双眼视力,要 检查是否有隐斜,如果有可以通过镜片移位解决,再观 察一下双眼影像大小,可以通过方框对合检查,用worth 视标检查,有无被抑制眼或者复视。需要特别注意的 是,做双眼平衡时,如果双眼无法平衡,也会让非优势 眼更清晰。
但我认为,屈光参差不超过2.50D就可以融像是传 统的观念,因为屈光参差如果两眼的矫正视力是一样, 哪怕相差3.50D双眼都可以平衡。相差3.50D双眼清晰度 平衡了后就一定是不能融像吗?不一定,需要通过色吉 抗检查或者方框打合检查才能知道双眼影像的大小, 只要不超过5%就可以了。不是单单相差0.25D就相差 0.5%,因为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以,有的患者 双眼相差1.00D都有可能融像不好出现复视,有的患者 双眼相差3.50D也可以融像,因此,我认为屈光参差也 可以是“单眼比双眼视力好”众原因的一个。
1.双眼视力完全叠加:双眼功能好于或等于两眼 各自功能的总和;
2.双眼视力部分叠加:双眼功能好于两眼中的任 一眼,但低于两眼总和;
3.双眼视力无叠加:即双眼功能等于两眼的任一 眼;
4.双眼视力减弱:双眼视力低于两眼的任何一 眼,且双眼没有单眼舒适。
对于上面几种类型的视力叠加,笔者对这个问题的 理解和实践进行简要的说明及处理:

双眼视基础 双眼单视圆与Panum区

双眼视基础 双眼单视圆与Panum区

垂直视差是不能产生立体感觉
小结
单视圆上的物体都会落在两眼对应点上,都可形成单一的像。 没落在对应点上,不在单视圆上的物体,不一定形成复视,如果在panum区 内,也可以被感知为单一物像。 视网膜对应点位点对应区域的模糊对应
由于panum区的存在,可形成视差,产生立体视
水平视差能形成立体视,垂直视差不可以形成立体视 水平视差中,交叉视差,物像移近有浮起感觉;而非交叉视差, 物像移远有凹陷感觉。
以中心凹为中心的一个恒椭圆的,是立体视觉的基础。
Panum空间:视界圆内外一定的距离,正前方窄周边宽,呈蝴蝶状
此区域的物体,严格上讲就是落在了两眼非对 应点,物体虽然形成轻微的差异,但并不被感 知为复像,反而被感知为立体的单一影像。
Panum空间之外的物体将落在双眼 Panum区之外,形成复视,产生视 觉干扰,可发生抑制代偿反应
双眼单视圆与panum区
Horoptor & Panum Area
B
结点
a
b
A
注视物点和两眼的结点形成圆
双眼单视圆(Horopter)
结点
b’
a’
圆外手指被 感知为两个 注视点
同侧生理复视
圆内手指被 感知为两个
交叉生理复视
视网膜的对应不是 精确的点对点的对应
是点对区域的模糊对应
视网膜上,可发生融合的 非对应点所结成的微小区 域,称为Panum区
思考题
基于视网膜成分向对侧空间投射的特性, 落在黄斑颞侧视网膜的物像会产生什么样 的视差?落在黄斑鼻侧视网膜的物像,又会产生 什么样的视差?像是感知近移,还是远移呢?
水平视差:视线在水平方向上出现分离
垂直视差:视线在垂直方向上出现分离

双眼视功能检测临床意义

双眼视功能检测临床意义
大脑的皮质中枢发育正常
双眼单视分级
同时知觉 融合 立体视
双眼单视分级 同时视
指双眼对物像有同时接受能力,但不必二 者完全重合。如患者双眼视功能正常,不 仅两眼可同时看见同一物体,而且每眼所 接受的物像都恰好落在视网膜黄斑部,传 入大脑后被感觉成一个物像。
双眼单视分级 融合
融合是指大脑能综合来自两眼的相同物象, 并在知觉水平上形成一个完整印象的能力。 这是在双眼同时知觉基础上,能把落于两 个视网膜对应点上的物象融合成一个完整 印象的功能
遮盖试验(近距): 2Δ外隐斜 主观验光: OD: -0.50-0.25X180 (5.0) OS: -0.75-0.25X180 (5.0) 远距水平隐斜:正位
近距水平隐斜:3Δ外隐斜 近距水平隐斜(加-1.00D镜片):1Δ内隐斜 AC/A:4/1 BI 聚散力(远用):X/5/3 BO 聚散力(远用):7/11/7 垂直隐斜(远用):无垂直偏斜
双眼单视分级 立体视
立体视又称深度觉,是三度空间知觉,指 双眼的视觉信息能准确融合,并具有良好 的层次和深度,属双眼单视的高级功能, 是在同时视和融合的基础上较为独立的一 种双眼视觉功能,在种属发展过程中发育 较晚
双眼视觉功能失调
视觉抑制:当眼位偏斜时,由于同一物像落在二 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而引起复视与混淆,中枢 为了消除复视或混淆就主动将一眼视力抑制
远距水平隐斜:正位
近距水平隐斜:3Δ外隐斜
近距水平隐斜(加-1.00D镜片):2Δ内隐斜
AC/A:5/1
BI 聚散力(远用):X/7/6
BO 聚散力(远用):/17/13
垂直隐斜(远用):无垂直偏斜
BI 聚散力(近用):7/15/9
BO 聚散力(近用):9/114/8

视功能

视功能

正融像性集合=正相对集合-隐斜度, 负融像性集合=负相对集合+隐斜度。 (外隐斜在公式中用负值表示,内隐斜则用 正值) 例如:测注视40cm目标时有6△内隐斜, 测融合力结果为: BO 20/32 BI 12/18
表明: 正相对集合 负相对集合 正向融合力 负向融合力 正融像性集合 负融像性集合
相对集合:在调节固定不变情况下能单独发 生的集合作用称为相对集合。 其意义在于视近时应尽量保持多余的正相对 集合也即内收力才能持久,舒适。
融合力典型值(Morgan)
远距 BI x/5-9/3-5 BO 7-11/15-23/8-12 近距 BI 11-15/19-23/10-16 BO 14/18-28/7-15
正融像性集合(PFC)=正相对集合-隐斜度 负融像性集合(NFC)=负相对集合+隐斜 度 。( 内+ 外-)。
40cm 6eso BI 12/18/15 20/32/16 正相对集合 负相对集合 正向融合力 负向融合力 正融像性集合 负融像性集合
BO
BI破裂点的三棱镜值为负向融合力(负融合 储备力) BO破裂点的三棱镜值为正向融合力(正融 合储备力) BI、BO三棱镜测至出现模糊点时的棱角度 (BI时远距不存在模糊点则为至破裂点值) 此为正负相对集合值(PRC、NRC)。 正负融像性集合(PFC、NFC)即使正、负 相对集合值加减隐斜度值。
测量
将MEM卡粘贴在检影镜上,室内照明为正 常照明。被检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测量在 双眼注视下进行 MEM卡放于被检者习惯性阅读距离,指导 其阅读卡上的视标 在其阅读时快速检影,观察瞳孔中央区的影 动,并通过镜片使之中和
如瞳孔区影动为顺动,说明为调节滞后,加 正球镜至中和 如瞳孔区影动为逆动,说明为调节超前,加 负镜至中和 正常量:+0.50D,+-0.50D

10级正常双眼视、非斜视性双眼异常、双眼单视的测量

10级正常双眼视、非斜视性双眼异常、双眼单视的测量
第三法则:当两眼对称集合时,在各眼视轴 上重叠的物体看起来位于头的中间平面上
Vieth-Muller圆(Vieth-Muller Circle) :通过注视点和两眼入瞳中心的几何 圆,也称作理论单视圆或几何单视圆圆。
双眼视差(视网膜视差、生理视差) binocular disparity :在两眼的物像与视网膜对应
主视觉方向 二级视觉方向
视觉方向取决于主视觉方向与二级视觉方向之间的夹角。 视觉方向的准确性与接受野成反比,取决于视网膜神经 元的大小
眼位中心视觉方向法则是Hering视觉方向第一法 则:
重叠在一起的视网膜像被视觉系统解释成刺激来 自同一方向,而分隔的视网膜像被解释成刺激来自 不同的方向。视觉方向准确性取决于视网膜神经感 受元的大小,外物成像于中心窝区的准确性远高于 周边视网膜。
第一章 正常双眼视
眼科教研室 陈梨萍
双眼视觉:两眼同时看物体。 优点
1、两眼视觉有叠加的作用,降低视感觉阈 值,扩大视野,消除单眼的生理盲点,;
2、形成空间感觉(立体知觉); 3、增加对物体距离和大小判别的准确性。
缺点:
双眼视觉缺陷障碍,将引起单眼视觉所没有的 症状,如复视、弱视、斜视、抑制、异常视网 膜对应、立体视觉丧失、视觉空间弯曲和视疲 劳等等。
Hering第3法则:
当两眼对称集合时,在各眼视轴上重叠 的物体看起来位于头的中间平面上
视网膜对应点corresponding retinal points : 在一眼视网膜上的每一点,都与对侧眼视网膜 上的某一点相对应(生理盲点除外),具有相 同的视觉方向。应具有相同眼位中心、“独
眼”、 头位中心。
使其后所见的目标变样,单眼的后效明显。也可 出现于双眼的情况,即一眼适应于某一刺激物, 然后另一眼观看测试物,而出现类似于单眼的后 效,这称为两眼间的后效转换,但后效的强度不 如单眼。

双眼单视(双眼视)基础

双眼单视(双眼视)基础

双眼单视(双眼视)基础双眼单视(双眼视)基础一.双眼单视(双眼视)定义:双眼同时注视单一视标,同时在双眼黄斑成像,中枢将双眼视标像的传递信号进行重叠处理,形成单一完整的有立体感的影像。

双眼视是一种组织性的视觉功能,是由两个各自分开的眼睛,将所有影像在每一个眼睛上个别聚焦成像,经过共同协调运动行为与大脑视觉系统的整合作用,完成双眼单视的视觉机能。

二.三大机能:正常的双眼视觉建立在感觉机能、运动机能和整合机能之下。

1.感觉机能:感觉机能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外界刺激,包括光感、物体形状、颜色级影像刺激方位。

感觉机能是人眼最原始,最基本的机能,就是单纯看的功能。

2.运动机能:眼球运动机能最主要的作用为,外眼肌运动协同作用能力,除此之外与调节作用,瞳孔反应之间有密切关系。

运动机能的目的是保证双眼始终在目标上形成视轴焦点,保证双眼单视的建立。

眼球的运动根据追踪目标的位置及距离可分为,同向运动和异向运动两种。

当追踪远距离目标时,眼球会向同一个方向转动,以保证主视向(视轴焦点)始终在目标上,这种向同方向转动被称为同向运动。

双眼在观察远目标时,视轴处于相对平行的状态,为了保证在观察近距离目标时,双眼的视轴能够在目标上形成视轴焦点,双眼会同时向内侧转动,我们称之为集合,而当由视近向视远转换时双眼会向外展开,我们称之为散开运动,集合及散开运动被统称为异向运动。

在跟踪近距离移动目标时,会同时出现异向运动和同向运动。

此外调节以及瞳孔反应与眼肌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知道异向运动、调节和瞳孔反应统称为距离反应三联动。

异向运动保证了观察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目标时,双眼视轴始终在目标上形成视轴焦点,建立正常的双眼单视。

调节的作用是保证观察不同距离目标的清晰度。

瞳孔反应的目的则是保证整个屈光系统的总屈光度改变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光学缺陷。

3.整合机能:主要功能是将感觉机能所收集的视觉信号,依其大脑皮质影像融合形成单一视觉知觉区。

这一机能的主角是大脑。

双眼视觉学

双眼视觉学

双眼视觉学1、双眼视觉定义:双眼同时注视外界的一个物体感知为单一物像的过程也叫双眼单视。

2、双眼视野:颞侧90º、鼻侧60º、总共约为150º、双眼视野约为180º、中间120º、颞侧30º为各眼单独所有,呈半月形称为颞侧半月。

3、Worth分级:第一级同时视双眼同时感知物像、第二级为平面融像两眼物像融合为一,但不具深径觉、第三级为立体视觉产生三维空间的深径觉。

(worth认为双眼视觉必须具有第一、二级才能产生第三级的立体视觉。

)4、形成双眼视觉条件:①双眼良好的注视力、②双眼同时视、③双眼黄斑中心凹相同视觉方向、④双眼视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⑤视野双眼需要足够大的重叠、⑥双眼视神经应有视交叉。

5、双眼叠加作用:是指各眼所获取的信息相加而产生超越单眼的双眼视觉功能。

6、双眼叠加作用几种程度:①双眼相辅相成作用、②双眼完全或线性叠加作用、③双眼部分叠加作用、④双眼无叠加作用、⑤双眼抑制作用。

7、两眼视觉掩饰作用对应拥挤现象。

8、复视:是由于同一物体的影像落在双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将外界的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的现象。

(由于视网膜对应关系异常)9、混淆视:是外界的不同物体的影像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的结果。

10、双眼视差:在两眼的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差称为双眼视差,又叫视网膜视差11、双眼视网膜的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差:①水平视差、②垂直视差、③旋转视差。

12、双眼单视圆:是在物理空间中刺激两眼视网膜对应点的所有点的轨迹。

13、Panum区是指一眼视网膜的某一区域中的任一点与对侧眼视网膜的某一特定点同时受刺激时,仍产生双眼单视。

14、注视:表示被注意物体的物像稳固的维持在黄斑中心凹处,并随时间长短将物像保持在此处使物像落在黄斑中心凹。

15、注视反射:当目标出现在视网膜周边部时随即使物像落在黄斑中心凹上。

16、扫功能:矫正黄斑中心凹与注视目标之间位置的错误。

双眼视觉学

双眼视觉学

双眼视觉学1、双眼视觉定义:双眼同时注视外界的一个物体感知为单一物像的过程也叫双眼单视。

2、双眼视野:颞侧90º、鼻侧60º、总共约为150º、双眼视野约为180º、中间120º、颞侧30º为各眼单独所有,呈半月形称为颞侧半月。

3、Worth分级:第一级同时视双眼同时感知物像、第二级为平面融像两眼物像融合为一,但不具深径觉、第三级为立体视觉产生三维空间的深径觉。

(worth认为双眼视觉必须具有第一、二级才能产生第三级的立体视觉。

)4、形成双眼视觉条件:①双眼良好的注视力、②双眼同时视、③双眼黄斑中心凹相同视觉方向、④双眼视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⑤视野双眼需要足够大的重叠、⑥双眼视神经应有视交叉。

5、双眼叠加作用:是指各眼所获取的信息相加而产生超越单眼的双眼视觉功能。

6、双眼叠加作用几种程度:①双眼相辅相成作用、②双眼完全或线性叠加作用、③双眼部分叠加作用、④双眼无叠加作用、⑤双眼抑制作用。

7、两眼视觉掩饰作用对应拥挤现象。

8、复视:是由于同一物体的影像落在双眼视网膜非对应点上,将外界的一个物体看成两个的现象。

(由于视网膜对应关系异常)9、混淆视:是外界的不同物体的影像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的结果。

10、双眼视差:在两眼的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差称为双眼视差,又叫视网膜视差11、双眼视网膜的物像与对应点的相对位置之差:①水平视差、②垂直视差、③旋转视差。

12、双眼单视圆:是在物理空间中刺激两眼视网膜对应点的所有点的轨迹。

13、Panum区是指一眼视网膜的某一区域中的任一点与对侧眼视网膜的某一特定点同时受刺激时,仍产生双眼单视。

14、注视:表示被注意物体的物像稳固的维持在黄斑中心凹处,并随时间长短将物像保持在此处使物像落在黄斑中心凹。

15、注视反射:当目标出现在视网膜周边部时随即使物像落在黄斑中心凹上。

16、扫功能:矫正黄斑中心凹与注视目标之间位置的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眼单视斜视的危害性,不单是“斜眼”损害容貌,更重要的是可破坏双眼单视(即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高级视功能。

高明的斜视医生虽可以将斜眼矫正得很好,但都不能保证术后不会复发,而斜视手术后复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建立或完善斜视造成的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因此,为了防止术后斜视复发,并建立、完善双眼单视高级视功能,每个斜视手术后患儿(如有此功能障碍),都应该尽早开始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利用双眼单视功能来稳定眼位。

同视机虽是传统双眼单视功能训练最好的仪器,但需患儿每天到医院在护士协助下训练,操作复杂,需一幅一幅图片更换效率低,加之训练内容不能个性化定制,售价达数万元而不宜家庭选购,因而影响其疗效及推广。

眼博士双眼单视训练仪(即FOL复合弱视仪)有两大特点1、拥有同视机所有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功能:如进出、搏捉、侧移法训练同时视、脱抑制或纠正异常对应;辐辏、开散法训练融合力,散点图秒角变化训练立体视2、另有三大先进性而优于同视机:(1))转盘式训练图片:可整盘更换图片(每盘14图),并可连续移动图片,移动精确度可达1度以下(确保训练高精度,高效率)。

(2语音提示操作,使操作更简易:小孩可独立完成;(3模块式训练方案:提供一般病例训练模块和严重病例个性化定制模块(可在8小时内定制好寄出);(4)价格仅为同视机的1/10,适合家庭使用。

由此可见,眼博士双眼单视康复训练仪,是目前最选进的双眼单视训练仪。

一、双眼单视基础知识.(一)双眼单视定义:指双眼分别看物体,经大脑融象后形成单一的重叠、融合图象。

(二)双眼单视分级: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

1、同时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物像重叠成一幅重叠图像的能力。

2、融合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缺陷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无缺陷的物像的能力;3、立体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视差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有前后景深感物像的能力。

(二)形成正常双眼单视的三大条件:1、视觉:(1)双眼视力0·5~0。

7以上,相差3排以下。

(2)视网膜对应:黄斑对应(即他觉与自觉斜角之差〈5度),无黄斑抑制;2、眼球运动方向协调一致:即注视方向要一致同步,无斜视或斜视角〈5度3、大脑融象功能正常:融像范围:辐辏:20度以上,分开3度以上;(三)各种斜视引起的双眼单视异常1、交替性斜视引起双眼单视异常:多表现为融合力不足,即融合范围小,无立体视或立体视锐度低(即视差在200秒角以下辨不出),手术矫正后,少数有同时视障碍,需要重)建同时视或扩大融合范围防复发及眼疲劳等。

2、间歇性外斜视:多有融合力不足及双眼集合力不足。

(1)需用双眼单视仪进行融合力及立体视锐度的训练(利用大脑的融像控制力来防止外斜视),(2)需用尖向内的棱镜矫正眼位促进融象。

(3)需调焦灵敏仪加强调节性集合(抵消外斜视)3、恒定性内斜视:大多伴有异常视网膜对应而导致同时视功能障碍(1)尽早在6岁前手术矫正斜视(纠正双眼注视或运动方向不一致),6岁前是重建双眼单视的敏感期。

(2)早用双眼单视仪纠正异常对应,重建同时视等功能,越早开始训练效果越好。

(3)如有弱视要配合使用带立体视标的复合型弱视仪治疗。

4、恒定性外斜视:大多伴有单眼黄斑抑制而导致同时视功能障碍(1)尽早在6岁前手术矫正斜视(纠正双眼注视或运动方向不一致),6岁前是脱抑制重建双眼单视的敏感期。

(2)早用双眼单视仪进行脱抑制训练,重建同时视等功能,越早开始训练效果越好。

(3)如有弱视,需配合使用带立体视标的复合型弱视仪治疗。

(四)弱视引起的双眼单视功能障碍1、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多表现为同时视障碍或融合力低下;2、屈光参差性弱视:多表现为融合视障碍,在配镜,弱视视力达0.7以上后,尽早开始双眼单视训练。

3、斜视性弱视:特别是恒定性斜视,大多伴有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宜在7岁前矫正斜视并尽早用双眼单视仪训练。

4、严重先天性弱视:大多伴有双眼单视功能不全。

在弱视治疗视力达0.7以上后,尽早开始双眼单视训练。

5、其它原因引起的严重弱视:视力达0.7以上后,尽早开始双眼单视功能训练。

二、BS一FOL斜视双眼单视康复仪使用说明(一)结构与原理1、双眼完全独立的光路,可造成双眼分别注视,与内置的转盘式配偶图片系统结合可以造成向内十30度以内的斜视角,向外-10度斜视角及融合范围角度变化,可以完成自觉、他觉斜角检查,以及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康复训练及相关斜角检查;2、转盘式配偶图片:每盘有七对配偶图片,转盘插于仪器中,可任意转动和替换转盘。

可实时个性化定制;3、重建、完善双眼单视功能的刺激方式(类似同视机)(1)三种闪光模式:双闪、单闪,交替闪,闪光可有从弱到强,从长间歇到短的自动变化;(2)六种图标移动模式:同时视进出、捕捉、侧移;融合视辐辏、开散,立体视小秒弧、大秒弧变化;图标变动大小可精确定量。

(3)刺激角度:可设定在2O度内的他觉斜角,自觉斜角或刚要出现双眼单视的阈值水平。

(二)适应症:1、间歇性斜视伴双眼单视功能障碍的青少年及儿童。

2、交替性斜视手术后,伴双眼单视功能障碍的青少年及儿童。

3、恒定性斜视手术后,伴双眼单视功能障碍的青少年儿童。

4、各种弱视视力提高达0.7以上伴双眼单视功能障碍的青少年儿童。

(三)训练前检查1、用同视机或本研究所提供的双眼单视标准检查图片,检查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功能是否异常。

例如(1)同时视图片检查有无异常对应(笼子或筛子有无缺损,或他角与主角斜角之差)5度。

有无黄斑抑制(看不见笼子或狮子)。

有无筛子与笼子分开。

必要时测主角、与他角斜角。

(2)融合图片检查:是否能融象,融象范围辐辏是否能达20度以上,开散达3度以上。

(3)立体视散点图片检查:是否能看出300秒弧以下的图像。

2、严重病例需要查他角和自角斜角,为定制个性化训练图标提供依据。

3、屈光、视力检查如常规,如已配镜,需戴镜下训练。

(四)训练方法1、常规图标训练法不论是那一级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均按随眼博士双眼单视仪附带的BS-fol型复合仪通用操作图后面的列表进行每天的训练(详见操作示意图)。

如果需要每天训练3次以上,可将1-3天的训练项目改在在早、中、晚三次训练。

以此类推。

补充说明:(1)双眼单视功能的建立或完善首先必须提高视网膜黄斑区的敏感性,红光,后像光,栅格光,双闪、交闪或单眼闪光均是有效刺激,可灵活选用。

(2)立体视E标的辨认有助建立、完善融合视及立体视;(3)眼肌协调灵敏运动对各种,特别是斜视手术后的双眼单视功能重建是很重要的,可以显著提高重建率,双眼协调运动还有助调整术后小角度残余斜视,并防止斜视复发。

2、重点图标训练法、、5即根据检查结果,每天3一5次重点训练某项双眼单视功能。

而其它功能每天训练0一2次3、个性化定制阈值图标训练法(1)确定病情:斜视类型(内、外斜等,有无残余斜视等);他角、主角斜角;同视机或标准双眼单视检查模块查出的三级功能结果,双眼矫正视力,年龄等。

(2)上传“病情”到本所,定制阈值训练图标,通常24小时内可定制好寄出。

(3)按重点图片训练法的要求进行每天的训练。

个性化阈值图标训练的优点(1)针对性强,可专门针对黄斑抑制或异常对应进行强化、精细刺激;(2)训练图标移动刺激的精度高,可达到1度以下,使建立、完善双眼单视功能的难度降到最低。

就象爬楼梯一样,精度越高,梯阶越小,越容易爬上去。

个性化阀值图标训练法是目前脱抑制,纠正异常视网膜对应、重新建立同时视,扩大融合范围,提高立体视觉锐度最有效的方法。

因为它是在刚好要形成同时视、融合视及立体视的阈值水平(即门口)训练的。

其原理就象练习举重一样,取刚好能举起但有一定难度的重量(即阈值量)训练,最容易练出成果。

三、常见问题1、双眼单视仪有无瞳距可调?答:不需调瞳距,其内置镜片有棱镜作用,适合瞳距48-65者观看而不影响训练效果。

2、为何个别正常成人看不出双眼单视仪中的1一3号同时视、融合视图盘中的“0”图片的融合像?答:训练图片焦距设计是以6岁左右儿童有较强调节性集合动作为标准设计的,其内置镜片有较强的松调节作用,成人调节力弱,初戴上不会一下子适应,需反复多次看,适应后就可看出“0”图片的融像。

3、双眼单视仪检查的自角和他角斜角与同视机检查结果是否相同?答:基本相同,符合率83%,由于单视仪主要用于双眼单视不功能的康复训练,并不作为诊断依据,其检查出的斜角仅在训练前选择阈值图标时作参考,故与同视机检查的微小差别不会影响训练效果。

因此,可以忽略。

4、如果患儿看不出同时视、融合视中的融合像,或立体图,是否还需训练? 答:严重弱视或斜视儿童,大多有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可能看不到融合或立体图,但可以通过本双眼单视仪相应的图标进行双眼闪光、单眼闪光或交替闪光,并在阈值角度附近移动图标等训练,大多可以逐渐建立并完善双眼单视功能。

5、为何有的小孩或成人初看双眼单视仪有眼胀、头晕感?答:看双眼单视仪需要调动一定的融合力才能看清其中的图标、初看者由于未适应调动融合力,或有双眼单视功能障碍,或不适应观看立体图标等,会感到双眼图像难重合而出现重影,导致头晕等不适。

临床观察表明,此类不适是暂时性的,坚持训练2-3天适应后即可感觉正常。

为了更好的适应,可先训练0号盘,适应后再训练1-3号双眼单视专用盘,或个性化定制盘。

6、斜视双眼单视康复仪的适合年龄?答:4-8岁。

7、斜视双眼单视康复仪会不会引起近视?答:不会:1、内置镜片有棱凸镜作用,可以虚拟看远。

2、可提供周边正离焦,周边清楚立体视,扩大视野防近视。

8。

眼球震颤的患者不适合用这款仪器?答:不适合做,眼球震颤用4-5代弱视仪治疗。

参考:中华斜视网外界物体在两眼视网膜相应部位(对应点)所形成的像,经过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融合为一,使人们感觉到不是两个相互分离的物体,而是一个完整的立体形象,这种功能称为双眼视觉或双眼单视。

1双眼单视的形成两眼有相同视觉方向的视网膜成分称为视网膜对应点,两眼黄斑部是对应点,其他视网膜成分则各依其与黄斑部的距离结成对应关系,一眼黄斑部鼻侧的一点必与另一眼黄斑部颞侧等距离的另一点相对应。

视网膜具有向空间投射的固定方向性,也就是依据视网膜不同部位受到外界物体的刺激,而主观上感觉这个物体的视觉方向在空间一定不变的方位,视网膜黄斑部中心凹的视觉方向代表正前方,在它鼻侧的视网膜成分向颞侧空间投射,颞侧视网膜成分向鼻侧空间投射,上方的向下方投射,下方的向上方投射。

在此基础上两眼视网膜对应成分则有其共同的空间投射方向,因此,一个物体的影象只有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传入大脑时才能被感觉为一个影象,形成双眼单视。

落在非对应点的物象,两眼将投射到空间不同部位而被感觉成为两个影象。

2双眼单视的分级第一级同时视,是指两眼对物像有同时接受能力,即用同视机检查,双眼能同时见到两个不同而又相关画面的图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