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10单元译文
《走进文言文》(八年级)1-7单元的翻译

4、《不肖子有三变 》世界上有不成才的人,他们都有三变:第一变如蝗虫,卖他 家庄园的土地得钱后靠它吃喝玩乐。第二变如蠹虫(书的蛀虫),卖自家的古董、书籍 得钱后吃喝玩乐,第三变如老虎,出卖他家中的男女仆人得钱后吃喝玩乐。败家子,历 朝历代都有,都因为他们的祖先没有教他们读诗书学仁义而造成的。古人说过: “留给子孙满箱的黄金,不如教他们儒教经典著作。这是最好的言论。
2.田父遗产 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躬养子女,赈(zhèn, 救济)穷济贫。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 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遂指木 椟,命长儿启之。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 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言讫[qì]而亡。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他) 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八十岁时病 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 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 儿子打开它。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耕田男子教育(他们) 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 话讲完后就死了。儿子们于是永远记住父亲的意愿。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卷中下安,与全要过,加度并强工且看作尽护下可关都能于可地管以缩路正小高常故中工障资作高料;中试对资卷于料连继试接电卷管保破口护坏处进范理行围高整,中核或资对者料定对试值某卷,些弯审异扁核常度与高固校中定对资盒图料位纸试置,.卷编保工写护况复层进杂防行设腐自备跨动与接处装地理置线,高弯尤中曲其资半要料径避试标免卷高错调等误试,高方要中案求资,技料编术试5写交卷、重底保电要。护气设管装设备线置备4高敷动调、中设作试电资技,高气料术并中课3试中且资件、卷包拒料中管试含绝试调路验线动卷试敷方槽作技设案、,术技以管来术及架避系等免统多不启项必动方要方式高案,中;为资对解料整决试套高卷启中突动语然过文停程电机中气。高课因中件此资中,料管电试壁力卷薄高电、中气接资设口料备不试进严卷行等保调问护试题装工,置作合调并理试且利技进用术行管,过线要关敷求运设电行技力高术保中。护资线装料缆置试敷做卷设到技原准术则确指:灵导在活。分。对线对于盒于调处差试,动过当保程不护中同装高电置中压高资回中料路资试交料卷叉试技时卷术,调问应试题采技,用术作金是为属指调隔发试板电人进机员行一,隔变需开压要处器在理组事;在前同发掌一生握线内图槽部纸内故资,障料强时、电,设回需备路要制须进造同行厂时外家切部出断电具习源高题高中电中资源资料,料试线试卷缆卷试敷切验设除报完从告毕而与,采相要用关进高技行中术检资资查料料和试,检卷并测主且处要了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文言文是语文学科一个重要的分支。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八年级文言文原文注释及翻译《五柳先生传》陶渊明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词句注释:1. 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哪里人。
许,处所。
2. 详:知道。
3. 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4.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5.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6. 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
会:体会、领会。
7. 欣然:高兴的样子。
8. 嗜:喜好。
9. 亲旧:亲戚朋友。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 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 或:有时。
12.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zhé),就。
13. 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4. 既:已经。
15. 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zēng)不,竟不。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离开。
16.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堵,墙壁。
萧然,空寂的样子。
17. 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
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
穿,破。
结,缝补。
18. 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
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
瓢(piáo),饮水用具。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6)1.1 修啖酪 (6)1.2 戎识 (6)1.3 诸恪得驴 (7)1.4 道韫咏絮 (8)1.5 冲称象 (9)2第2单元 (11)2.1 黄香温席 (11)2.2 遗贮焦饭 (11)2.3 哑孝子 (12)2.4 人买履 (14)2.5 人锯竿入城 (16)3第3单元 (18)3.1 智勇退笔冢 (18)3.2 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9)3.3 羲之书六角扇 (20)3.4 掩耳盗钟 (21)3.5 红毛毡 (23)4.1 盲子窃案 (25)4.2 佐治遇蛙 (27)4.3 焚猪见真情 (29)4.4 蜜中鼠屎案 (30)4.5 谜语一则 (31)5第5单元 (33)5.1 鳝救婢女 (33)5.2 二鹊救友 (35)5.3 知恩图报 (36)5.4 蝙蝠 (38)5.5 杀驼破瓮 (39)6第6单元 (42)6.1 虎画 (42)6.2 正午牡丹 (43)6.3 元璋画像 (46)6.4 东坡画扇 (47)6.5 铁杵成针 (49)7第7单元 (52)7.1 食粥心安 (52)7.2 鉴真东渡 (53)7.3 少年志存高远 (54)7.5 画龙点睛 (56)8第8单元 (59)8.1 黄仙裳济友 (59)8.2 氏善举 (60)8.3 氏之友 (62)8.4 田真兄弟 (63)8.5 用良不杀蜂 (65)9第9单元 (67)9.1 赛跑定案 (67)9.2 拷打羊皮露真相 (68)9.3 若庚断鹅 (71)9.4 欧阳晔破案 (73)9.5 螳螂杀蛇 (75)10第10单元 (77)10.1 人有卖骏马者 (77)10.2 的卢救主 (81)10.3 马啮盗髻 (83)10.4 行思爱马 (85)10.5 齐人攫金 (87)第1单元1.1修啖酪人饷武一杯酪,武啖少,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走进文言文第八,九,十单元译文

黄衣裳济友泰州太守田雪龛为官清廉,黄仙裳与他交往的时候,一点也不牟取私人利益。
后来田雪龛被免官,没有钱回不了家。
黄仙裳正要回家,口袋中只有二十两银子。
于是先到了田雪龛的住所,分出一半(银子)送给(田雪龛)。
后来黄仙裳对别人说:“那天我如果先回到自己家里,由于我家里急需要钱,就不能把钱分给田雪龛了。
”刘氏善举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
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
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李氏之友黄生,是李氏小时候的朋友。
(分别)十年后,二人在路途中相遇。
李氏把他邀请到家,杀鸡做饭。
晚上10点左右,黄生的肚子就很疼,疼得流下豆子般大小的汗滴。
李氏夫妇非常惊恐,打算找医生(赶快)来看看。
黄生坚持不让他们去(找医生),说是老毛病又犯了,没有关系。
李氏不听从,坚持去请医生。
当时正在下暴雨,漫天乌黑,山道崎岖,路滑难走。
过了大半夜,带着医生回来了。
医生给(黄生)做针灸,一会(病)就好了。
黄生(对李氏)说:“你为我吃苦了!我拿什么报答你?”李氏夫妇说:“你是我朋友,应当很仔细耐心的对待你,你为什么要说(报答的)这些话呢?”第二天天晴了,黄生就告辞离去了。
田真兄弟京城地区,田真与弟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剩下堂前的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
夜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
第二天,田真去截树时,发现树已经枯死,好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十分震惊,就对两个弟弟说:“这树本是一条根,听说要把它截成三段就枯死了,人却不如树木,反而要分家。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

八年级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汇总(全册)上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送友人》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黄鹤楼》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早寒江上有怀》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野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长歌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游山西村》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渡荆门送别》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归园田居》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石壕吏》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春望》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望岳》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大道之行也》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核舟记》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爱莲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陋室铭》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记承天寺夜游》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三峡》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诗文翻译:《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浣溪沙》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鲁山山行》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秋词》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塞翁失马》初二语文上册文言课文翻译:《唐雎不辱使命》下册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翻译:《山坡羊·潼关怀古》八年级下册语文诗词翻译:《水调歌头》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满井游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醉翁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岳阳楼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小石潭记》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东阳马生序》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欢》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相见时难别亦难》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元二使安西》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登幽州台歌》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赠从弟》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己亥杂诗》初二下册语文古诗文翻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行路难》初二语文下册文言诗文翻译:《饮酒》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西湖游记二则》初二下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周处》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使至塞上》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滥竽充数》初二语文文言文课文翻译:《买椟还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画蛇添足》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观潮》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过零丁洋》初二语文古诗文翻译:《赤壁》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马说》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与朱元思书》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桃花源记》相关资料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赵普》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郑燮传》初中语文《强项令》原文及译文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终南山》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秋登万山寄张五》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黄生借书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捕蛇者说》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复习:八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复习修改病句练习题初中语文文言文成语精选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君子于役》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蒹葭》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关雎》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日喻》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养鱼记》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曹刿论战》初中语文《龚遂治渤海郡》译文初中语文古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李将军列传》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初中语文古诗文翻译:《汉江临泛》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少年中国说》初中语文文言课文翻译及赏析:《鱼我所欲也》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翻译(可下载)初二语文文言文要句翻译精选。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

部编版初二上册文言文原文、翻译、注释三峡南北朝: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一作:山献)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及注释译文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注释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zhàng):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这里指漫上。
《扁鹊见蔡桓公》译文

《扁鹊见蔡桓公》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扁鹊见蔡桓公》译文《扁鹊见蔡桓公》译文(精选15篇)《扁鹊见蔡桓公》译文篇1扁鹊见蔡桓公选自《韩非子喻老》文本译文原文文本扁鹊进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中,不医治恐怕要加重。
走进文言文(67)(1——10单元译文

走进文言文(67)(1——10单元译文走进文言文(6、7)(1——10单元译文【第一单元译文】杨修啖酪: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
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叫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王戎识李:王戎小时候很聪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动。
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其他小孩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诸葛恪得驴: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的大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用纸写在驴的脸上,写上: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请求用笔增加两个字。
”于是孙权听从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
”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谢道韫咏絮:晋朝名将谢安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曹冲称象:曹冲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所达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个成年人)。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属下,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当水面也达到记号的时候),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东西的总质量差不多等于大象的质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第二单元译文】黄香温习: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
当时才九岁,但他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走进,文言文,第,单元,译文,【,第十,【第十单元】
庄有恭巧对粤中(1)庄尚书(2)有恭,幼有神童之誉。
家邻镇粤将军署(3),时为
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
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
将军
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4)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
将军曰:“汝曾读
书否?曾属对(5)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有何难)?”将军曰:“能对几
字?”庄曰:“一字能之,一百字亦能之。
”将军以其言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6)所张(7)
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
庄曰:“即此一局棋便可对矣。
”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
喝声将军提防提防!”(节选自《清稗类钞》)【注释】(1)粤中:古地名,今广东番
禺一带。
尚书:官职名称。
(3)署:官府,衙门。
(4)神格:气质。
(5)属对:作对子。
(6)
厅事。
(7)张:挂。
【译文】粤中的庄有恭,曾担任刑部尚书,他年幼时有神童的美
称。
他的家靠近镇粤将军的官府,当时他在玩风筝游戏,(不料风筝)恰巧落在镇粤将军官府
后的住宅内,庄有恭径直进入(官府)索取,守门的因为他年幼而没注意他,(因此)没来得
及阻止他进入。
将军正与客人下棋,看见他气质非凡,立刻问他:“小孩子从什么地方来?”
庄有恭如实回答。
将军问:“你曾读过书吗?曾对过对子吗?”庄有恭说:“对对子,小事
一桩,有什么难的?”将军说:“能够对几字?”庄有恭说:“一字能对,一百字也能对。
”
将军认为他说得有点夸张,于是指着大堂里所挂的一幅画(先出上联),然后叫他对(下联):
“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有恭说:“就这里
(你们下的)一局棋便可作对子。
”说罢便对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
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1.李东阳巧对东阳四岁能作大书①。
景泰②时,
以神童荐(推举(给朝廷))。
内侍③扶过殿阈④,曰:“神童脚短。
”应声曰:“天子门高。
”
既入谒(yè,拜见),命书“龙”、“凤”、“龟”、“麟”十余字。
上喜,抱置膝,赐上林
⑤珍果及内府⑥宝镪⑦。
时其父拜起,侍(侍候)丹墀⑧下。
帝曰:“子坐父立,礼乎?”
应声曰:“嫂溺叔援⑨,权(10)也。
”【注释】①作大书:写大楷。
② 景泰:明
代宗年号。
③ 内侍:太监。
④ 阈(yù):门槛。
⑤ 上林:指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园林名称。
⑥内府:宫内府库。
⑦镪(qiānɡ):钱币。
⑧ 丹墀(chí):红色的台阶。
⑨ 嫂溺叔援:嫂
子掉进河小叔子去拉她。
(10)权:权宜之计;即临时的办法。
【译文】李东阳4岁的
时候就能写大楷。
明代宗时候,把(他)当成神童推荐(给皇上)。
太监扶(他跨)过了皇宫
大殿的门槛,(皇帝见了)说:“神童的脚短。
”(李东阳)紧接着话音回答说:“皇帝的门
槛高。
”进入(皇宫)拜见皇帝后。
(皇帝)命(他)写“龙”、“凤”、“龟”、“麟”十
多个字。
皇帝(见后)高兴,抱起(他)放在自己的膝盖上,赏赐(给他)皇帝园林中的珍
贵果品和宫内的钱币。
那时他的父亲已经参拜起身,在台阶下侍候。
皇帝说:“儿子坐着,
父亲却站着,(这合乎)礼法吗?”(他)紧接着话音回答说:“嫂子掉进河里小叔子去拉她,
(这是)权宜之计。
”2杨亿巧对寇莱公①在中书②,与同事戏作对子:“水
底日为(是)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③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
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注释】①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
国公。
②中书:即中书省;寇准时任宰相。
③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译
文】寇准在中书省,。
和同事做对子嬉戏,他说:“水底日是天上日(水底中的太阳是天空中
的太阳)”,没有人能对上,恰好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请他对对子。
杨亿紧接着话音说:
(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 整个在座的人(都)说是好对子。
3“眼中人是面前人。
县令捕蝗钱勰①为如皋②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③令独(却)绐(dài,欺骗)郡将
④云:“县界无蝗。
”已而(不久)蝗大起。
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大概)
自如皋飞来,乃檄(发公文)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
穆甫得檄,辄(zhé,就)书其纸
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
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注释】①钱勰(xié ):宋朝人,字穆甫。
②如皋(gāo):古地名,今江苏如皋县。
③泰兴:古地名,今江苏泰兴县。
④郡将:郡的长官。
【译文】钱勰担任如皋的县令,当年遇到天旱引发蝗虫灾害,但泰兴的县令却欺骗郡的长官说:“(在他管辖的)县地界内没有蝗虫。
” 不久,蝗虫大批飞起。
郡的长官责问他,县令无话回答,竟说县里本来没有蝗虫,大概是从如皋飞来的。
于是,他发公文给如皋(县令)要求严加捕捉蝗虫,不要让它侵扰邻近的地区。
钱勰收到公文,就在对方公文的末尾回复他说:“蝗虫原本是天灾,就不是县令没有才能。
既然是从我县飞去的,那么就请您县(把它们)押回来。
”4.班门弄斧采石①江头,李太白墓在焉(那里)。
往来诗人,题咏殆(dài,几乎)遍。
有客书一绝云:“采石江边一抔土②,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摆弄)大斧。
”亦确论也。
【注释】①采石:地名,今安徽马鞍山市内。
②一抔(póu)土:一个坟墩头;抔,用手捧(东西)。
【译文】在采石江头.李太白的陵墓在那里。
来来往往的诗人(在那里)写诗吟诗的几乎到处都是。
(其中)有过客写了一首绝句道:”采石江边一个坟墩头,李白诗名照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摆弄大斧.”(这)也是确切的评论啊。
5曹植早慧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①及辞赋②数十万言,善属文。
太祖③尝视其文,谓植曰:“汝(你)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④,下笔成章,顾(只)当面试。
奈何请人?”时邺⑤铜雀台⑥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
植援(提)笔立就(成),可观。
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
③太祖:指曹操。
④论:议论⑤邺(yè):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译文】曹植十多岁(的时候),(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几十万字,善于写文章。
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对曹值说:“你请人(代笔写的)吧?”曹植跪拜回答说:“言论说出来是议论,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您)只要当面考我,(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让他们各自做一篇赋。
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文章值得一看。
曹操对此感到很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