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恋爱观、性观念、婚姻观三者关系
大学生恋爱观的婚恋观念与家庭观念

大学生恋爱观的婚恋观念与家庭观念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一代,他们的恋爱观、婚恋观念以及家庭观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个人成长和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角度探讨他们对于恋爱、婚姻以及家庭的观念和看法。
一、大学生的恋爱观念大学时期是人生中恋爱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相较于传统观念,大学生对于恋爱有着更为开放和自由的看法。
他们认为恋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和经验积累的方式,更多地看重的是彼此的共同语言、兴趣爱好和性格契合。
1. 独立性和自由选择大学生普遍更加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他们希望在恋爱中能够保有自己的独立性,享受恋爱带来的快乐和自由。
相对于过去婚姻中的依赖性和牺牲精神,大学生更追求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关系。
2. 注重情感和体验大学生对于恋爱更加注重情感和体验的积累。
他们认为恋爱是人生必经的阶段,通过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锻炼社交能力和获得情感支持。
情感与经验的累积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的婚姻观念大学生对于婚姻的观念相较于上一代有了较大的变化。
他们更倾向于把婚姻视为两个人共同追求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而不再把婚姻视为一种传统和责任。
1. 个人的自主选择大学生在面对婚姻时更加注重个人的自主选择权。
他们认为婚姻不应受到家庭、社会的强制影响,而是应该基于双方的自愿和爱情基础。
大学生更愿意在婚前充分了解对方,确保双方生活观念、价值观的契合。
2. 幸福感和个人价值对于大学生来说,婚姻的本质是两个人共同追求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
他们更关注婚姻带来的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平衡。
大学生更倾向于一个富有情感、相互支持和有共同目标的婚姻关系,而非单纯的责任和附属关系。
三、大学生的家庭观念家庭观念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也是大学生婚恋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对于家庭的定义和期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1. 自主选择和平等关系大学生更强调自主选择并倾向于平等的家庭关系。
大学生恋爱观与性价值观探索大学生对性与亲密关系的态度与价值观

大学生恋爱观与性价值观探索大学生对性与亲密关系的态度与价值观大学生恋爱观与性价值观的探索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恋爱观和性价值观是这个阶段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对性与亲密关系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不仅受到个人经验和家庭教育的影响,更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大学生对性与亲密关系的态度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一、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大学是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阶段,也是进行感情交往的主要时期。
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个人发展优先:相比于以前的阶段,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成长。
他们更加注重塑造自己独立的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
因此,在恋爱中,他们更加看重对方是否能够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平等与尊重:大学生对性别平等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持有更加积极的态度。
他们倾向于追求平衡的关系,注重在恋爱中互相体谅、支持和尊重对方的选择。
3.婚姻观念的变化:相较于过去,大学生在婚姻观念与态度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他们更加接受婚前性行为和非传统婚姻的形式,追求的不仅仅是传统的“一夫一妻制”,更注重情感的平衡和相互的信任。
二、大学生对性与亲密关系的态度1.性教育与健康观念:近年来,性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大学生对性的认识和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性是私密而美好的,但也需要在安全和负责任的前提下进行。
他们更加倾向于主动了解性健康知识,并寻求相关资源和咨询。
2.情感与性的关系:大学生普遍认为情感和性是相互关联的。
他们认为性在恋爱关系中是表达爱意和加深情感联系的方式,而非仅仅是生理需求的满足。
对于大学生而言,性需要建立在情感上的信任和共识的基础之上,追求的是双方的身心愉悦和满足。
3.性多样性的认可:大学生对性的态度开始变得更加开放和自由。
他们接受多样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并且尊重他人在性别观念和性行为方面的选择。
他们主张提倡共识、自由和平等的性关系,反对性别歧视和压抑。
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

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爱情可能是甘露给人以幸福与快乐。
也可能是苦水,给人以痛苦与烦恼。
而许多大学生也有了自己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大学生恋爱观:1.爱情至上有些同学把爱情放在认识的第一位,把爱和被爱视为人生的极点,认为“没有爱情,活着就没有啥意思”。
整天沉溺于卿卿我我之中,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漠然处之。
在恋爱过程中往往产生很多的消极影响,有的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有的只有“两人”世界,脱离集体,有的影响了正常的同学交往。
一旦失恋以后就悲观厌世,精神萎靡,认为从此生活没有了意义,学习没有了动力。
2、相互攀比,赶潮流而行有些同学谈恋爱不是未来寻觅知音,而纯粹是从众的结果。
看到别人成双成对,自己心里难以平衡,于是随大流也追求异性,从此而产生某种心里的满足感以极大地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此类同学在调查中占了4.8%,他们对待爱情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
3、相互炫耀有些大学生在择偶的时候非常注重对方的外表。
认为外表美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内在美是看不到摸不着的,是没有用处的。
相貌好,有一幅美丽的外表,才能在朋友中炫耀,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才会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彩。
这虚荣心的诱使导致对恋爱观理解的扭曲,互相炫耀、盲目追求外表。
4、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
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
5、主观事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把爱情放在首位,一旦坠入情网就本能自拔了,强烈的感情冲击,各方面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成就事业的热情一天天冷却,爱情逐渐成为生活的惟一追求,这样也许就影响到就业,严重点则直接影响了大好前途。
6、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淡化随着时代发展,当今大学生恋爱观念日益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满意度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满意度当今社会,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满意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婚姻和爱情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大学生们在面对婚姻和爱情时所持有的态度及观念也逐渐多样化。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满意度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恋爱观是指个人对于爱情的看法和态度。
作为大学生群体,他们正处在青春年华,对于爱情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幻想。
大学生们普遍认为,爱情是一种美好而神圣的情感,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
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们更倾向于追求一段真挚而持久的爱情关系,希望能找到一个彼此相爱、相互扶持的伴侣。
然而,现实总是与理想有所差距。
大学生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惑。
例如,他们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压力和社会认同的影响,导致在恋爱关系中出现矛盾和分歧。
此外,大学生们对未来的追求和发展也会对恋爱产生一定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的成长和事业的发展,对于恋爱则持有谨慎的态度。
另一方面,婚姻满意度是指婚姻中夫妻双方对婚姻生活的满意程度。
爱情观对婚姻满意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学生们在选择伴侣和结婚对象时,往往会考虑是否与自己的爱情观相契合。
如果两人的爱情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可能会在婚姻中出现理念不合和沟通困难等问题,从而降低婚姻满意度。
除了爱情观的差异外,大学生们在面临婚姻时也常常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家庭压力等都会对婚姻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双方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婚姻中的矛盾和不满,从而影响婚姻的幸福度。
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满意度呢?首先,大学生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并明确自己对于婚姻的期望和需求。
其次,大学时期是个人成长和锻炼的重要时期,大学生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自己的交际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婚姻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适时的婚恋教育也能够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婚姻和爱情,并提高婚姻的幸福度。
大学生恋爱观与婚姻观念的联系

大学生恋爱观与婚姻观念的联系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经历中充满激情和青春活力的阶段,同时也是逐渐形成自己恋爱观与婚姻观念的重要时期。
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背景、社会影响和个人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与婚姻观念之间的联系,并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大学生恋爱观的变化对婚姻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
在传统观念的冲击下,大学生的恋爱观经历了显著的变化,逐渐由以家庭为单位的婚姻观念转变为以个人满足为核心的恋爱观。
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社会触角不断扩大,接触到更多的异性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婚姻的期望也更加多元化。
因此,大学生更加注重与伴侣在恋爱中的感情交流和互相支持,婚姻观念也逐渐转变为追求婚姻幸福感和平等伴侣关系的理念。
第二,大学生恋爱观的现实困境与婚姻观念之间存在矛盾。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面临各种经济、学业、就业等压力,这些困境往往会对他们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念产生影响。
例如,在追求自由恋爱的同时,大学生普遍面临经济独立能力不足的问题,这导致一些大学生对婚姻持有观望态度。
此外,由于学业繁忙以及社交圈局限等原因,大学生往往面临着难以找到合适伴侣的困扰,这也对婚姻观念造成挑战。
第三,社会背景对大学生恋爱观与婚姻观念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社会背景影响了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念的形成,不同的社会背景会塑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观念。
社会信仰的转变、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观和婚姻观念。
例如,在传统家庭观念较为强烈的地区,大学生往往更加重视传统价值观念和家庭责任感,对婚姻的看法也更加保守。
而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新观念、追求个人幸福感,并更加强调婚姻中的平等与共同发展。
第四,大学生恋爱观与婚姻观念的联系决定了婚姻与家庭的未来发展趋势。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主体群体,其恋爱观和婚姻观念对未来的婚姻与家庭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观念与性道德观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观念与性道德观恋爱是大学生活中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个人的感情、价值观和性道德观念。
大学生们在恋爱中不仅仅是追求爱情,还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恋爱观念和性道德观。
本文将从大学生的恋爱观和性道德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大学生们的恋爱观念与传统观念相比有所转变。
相较于过去,大学生们更加注重自主选择恋爱对象的权利。
他们不再受限于传统的父母安排或社会期望,而是更加注重自我意识和自由选择。
这也意味着大学生们更加重视感情的纯真和真实性,他们不愿意出于面子或其他目的而选择一个并不真心喜欢的人。
因此,他们更加看重恋爱的默契和共同的兴趣爱好,而不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其次,大学生们在恋爱观念中强调平等和尊重。
他们更倾向于建立一个互相尊重和平等的伴侣关系。
在这种观念下,男女双方都享有同等的权力和地位,他们会共同商量、互相支持、相互尊重彼此的选择和决定。
大学生们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他们希望自己在恋爱中能够保持自我,而不会因为恋爱而束缚自己的发展。
另外,大学生们在性道德观念上也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相较于过去,大学生们对性的观念更加开放和包容。
他们认为性是生活中自然而健康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禁忌的话题。
大学生们更加注重性的自由和平等,他们认为性行为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前提下,可以带来身心上的快乐和满足。
他们强调性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性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性的相关知识和安全措施,从而避免性相关问题的发生。
然而,虽然大学生们对恋爱观念和性道德观的认知有所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因为过于追求自由和独立,导致在恋爱中忽略了对伴侣的关心和尊重。
他们可能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另一方面,在性道德观方面,虽然大学生们对性的观念更加开放,但仍然需要注意自身的行为和责任。
他们需要意识到性行为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对方的权益。
综上所述,大学生们的恋爱观念和性道德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爱情和婚姻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有着特殊意义的话题。
在这个年龄段,大学生正处于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未来的人生选择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以及它们对大学生们的心理和行为带来的影响。
在大学生的爱情观中,自由恋爱观念日渐流行。
相比传统观念中的包办婚姻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对爱情的选择权。
他们相信爱情是建立在心灵相通和互相吸引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顺从传统观念或者他人的意愿。
大学生更加强调爱情的个人感受和自由,他们更加倾向于追求真爱,而非经济或政治因素。
此外,大学生的爱情观中注重的不仅仅是情感,还包括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匹配。
他们更加看重与伴侣的心灵契合度和未来发展的共同目标。
大学生认为爱情需要基于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彼此的成长和发展。
他们更加注重和伴侣之间的沟通和互相支持,相信通过共同的目标和努力,爱情才会更加长久和稳定。
然而,大学生的婚姻观并不完全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
大学生依然对婚姻抱有积极的态度,并渴望建立一个稳定和幸福的家庭。
他们相信婚姻是爱情的延续,是两个人彼此扶持和共同成长的重要方式。
大学生更加注重婚姻的责任和承诺,他们希望能够用婚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打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同时,大学生对婚姻的期待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们更加注重伴侣的素质和能力,更加看重经济独立和事业的追求。
大学生希望与品质高、能力强的伴侣结婚,相信这样的婚姻才能带来更多的幸福和稳定。
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彼此支持和共同成长的婚姻关系,通过共同的努力来实现双方的人生价值和家庭的幸福。
大学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大学生的自由恋爱观念使他们更加注重个体的感受和选择权,更加注重情感和互相吸引。
这样的观念使得大学生在恋爱中更加追求真爱,更加注重与伴侣的心灵契合度和未来发展的共同目标。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的关系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的关系在当今社会,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大学生们对于恋爱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态度,这其中包含了他们对于爱情观和婚姻观的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之间的关系。
爱情观是指个人对于爱情的认知和观点,而婚姻观则是对于婚姻制度和婚姻关系的看法。
在大学生恋爱观中,爱情观与婚姻观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对其婚姻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婚姻观反过来也会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影响。
首先,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常常反映出他们对于婚姻的美好憧憬。
在大学阶段,青春活力蓬勃的大学生们往往对于爱情抱有浪漫主义的向往,他们希望能找到一份真挚的爱情,与心爱之人携手走向婚姻的殿堂。
这种爱情观的形成与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期待密不可分。
他们希望在婚姻中找到生活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而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恋爱关系。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爱情观也会影响他们对于婚姻的理解和看法。
如果一个人认为爱情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很可能他会对于婚姻抱有过高的期望,甚至对于婚姻中的问题无法妥善应对。
因此,大学生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理性看待爱情,并将其与婚姻综合考虑。
此外,婚姻观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的爱情观产生影响。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婚姻一直被视为人生的大事,甚至是家庭荣誉和尊严的象征。
因此,许多大学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于婚姻抱有严肃的态度和较高的期望。
这种传统的婚姻观对于大学生们的爱情观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和规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对于婚姻观抱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不再将婚姻视作一种义务或者责任,而是更加注重婚姻的平等、自由和尊重,追求婚姻的幸福和和谐。
这种新式的婚姻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们的爱情观,使得他们更加注重互相沟通、理解和支持,更加重视个体的发展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大学生恋爱观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男生 女生
4.90% 12.90%
17.80% 0
对女 保生 守还 的是 原相 因
• •
•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男权社会。男性三妻四妾是正常的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女性只要稍 微有点出格的举动便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 如果一个男性与一个女性同居后未能结婚,社会舆论对他的影响几乎微乎其微,而如果换作女 性,不仅现在对她的影响很不利, 在男女生同居问题上,对男女生的看法是很不相同的。对男生,往往用的词为“冲动”、“不成 熟”,属于策略上的批评;而对女生,则往往会用到“不自爱”、“不检点”等属于道德上的谴 责。这就使得女生在与男生同居时,所承担的心理压力超过男生。在校园里,我们常常见到这样 的情况:男生有了同居的女友,一般都能坦然面对,不加隐瞒,甚至炫耀。而女生就不同了,一 方面出于对男友的“爱”或被爱的需要勉强顺从,出于社会舆论的压力,则往往欲盖弥彰,躲躲 闪闪。所以女生的观念再开放,最后也还是相对保守的。
3、超2/5的调查者表示性可带来积极影响 ,他们都认为可以增进双方感情。 从“发生性行为之后您认为”来看,男女生的差异较明显。此次调查中,认为 “性行为可以促进双方感情”的男生有42.7%,女生为40.2%;而认为“感到内疚” 或者“认为自己是个随便的人呢,有点不能接受的”的男生只有12%,而女生却有 33.6%。可见,恋爱中的性行为带给女生的消极影响远远大于男生。
大学生心理特点,探究影响大学生行为的主要因素。
• 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让大家了解 如今大学生对三种关系的态度,引导在 校大学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 和他人的恋爱状况,促使大学生树立正 确的恋爱观和人生观。
• 调查对象
国内各高校大学生
• 调查时间
2011年4月~2011年5月
调查步骤
问卷21题,也是第二个令人诧异的数据。 对于婚姻,大部分人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升华,美好的婚姻对人生是一种促进。他们认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
分点论述三:婚姻、责任观
以下两题表现出的问题是男生相对女生还是有较强的责任感。
16、如果在校期间,您和您的男/女朋友发生了性关系,您是报以将来一定要结婚的 想法么? • A、是 63% 50% • B、不是 19.6% 27.7% • C、其他 17.4% 22.3%
您对在高等学校设置安全套自动售货机的看法为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坚决反对 是对大学生 人格的一种 侮辱 6.70% 4.90% 是对校园里 性行为的默 许 23.20% 32.40% 是对校园里 大学生性行 为的补救措 施 47.40% 49.8前性行为方面
还是表现得开放了,没有人持“坚决反对”的意见。相比女性,男性受访者对于 婚前性行为更能接受。
您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怎么看?
只要两厢情愿,可以接受 坚决反对 应禁止,自己也不会尝试 不应禁止,但是自己不会尝试
42.60% 27.80%
别人的事与我无关,只要不是自己 保留意见 应禁止,但自己会尝试 不应禁止,自己也会尝试
各 省 市 电 子 版 问 卷 回 收
分点论述一:物质问题
• 论述这一点时,我们首先从一 个令人惊讶的统计结果着手: 参考问卷 9、“就业时,您可能会有 一个理想的工作,需要放弃恋 人,您会怎么选择( ) A.以工作为主 B.放弃工作,选择爱人”
超过半数的女性会选择以 工作为主,而一向以“事业为 主”著称的男性在这题的百分 比更趋向于爱情。
•
•
•
• •
第一,规划分工。从设计抽样、访问人群、数据录入、 数据分析、成员监督等事项中,明确每个成员的具体 分工和完成时间。 第二,问卷设计。有针对性地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讨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 第三,抽样方法。以邮件方式对各高校发送电子版问 卷,回收150份,外加随机抽取集美大学各学院学生, 完成50份问卷,共计200份。(统计完之后,有男 生108人,女生92人;理工类100人,文书类96人, 艺术类4人。) 第四,调查访问。对参加调查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 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 第五,数据分析。回收200份问卷以后,以男女两性 为主线、以年级为辅线做数据分析。分别用Word、 Excel等工具统计。集数据录入、资料编辑、数据分 类、统计分析、报表制作、图形绘制为一体。
分点论述四:择偶观
• 【择偶、爱人标准:人品最重要】
• 择偶要求 当今大学生恋爱在对象的选择的标准上,呈现各自不一的表现,学生 们各自关注不一。男女前三的因素中,第一名是“人品”,第二名是 “志趣相投”,第三名出线差异。女生居多选择“能力和才艺”,而 男生较注重外表。
• 经过此次的大学生恋爱观调 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 恋爱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他们充满活力,他们朝气蓬 勃,他们爱意满满、暖人心 怀,正如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一 样,繁荣而迅速。然而,我们 也必须承认当今大学生恋爱观 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在此,我 们组做了以下结论: 1、不注重恋爱后果 3、爱情和事业定位不得当。 2、道德观念、贞操观念淡化 4、物质至上。
55.60% 60.90%
36.20%
32.80% 8.20% 6.30%
男生
女生
26、您对最新出现的“毕婚族(毕业就结婚)”怎么看? A、不赞成,毕竟都还不成熟,没有经济基础 B、赞成,恋爱终于修成正果,毕竟老大不小 C、无所谓,反正我不会成为“毕婚族” D、其他
• 结论:关于物质,男女大学生都认为婚姻需要 一定的物质基础。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 人也变得越来越实际,像以前那种只要爱情, 什么都不管的观念已经过时,无论男女,大家 都很清楚的指导物质对于爱情意味着什么。
分点论述三:婚姻、责任观
婚姻观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现在 大学生的对婚姻的看法都在发生着变
化,虽说不上翻天覆地,却也算是日
新月异了。时尚与朴素,流行与传 统,现实与理想等等都在发生着激烈
的碰撞。由婚姻带来的各种态度都备
受各界人士的关注与重视。下面是对 婚姻观点一些数据进行的分析。
分点论述三:婚姻、责任观
学会识别爱情, 注重保护自己
尤其是女性同学更应该注意,不是 所谓付出一切就可以拴着你爱的 他。不要成为爱情的牺牲品。 总之,当代大学生在受到外界因 素、周围环境影响的同时,必须培 养自身道德,法律规范的修养,树 立正确的恋爱观,有助于大学生人 生观、价值观的逐渐成熟、完善。
Thanks!
大学生对恋爱观、性观念、婚 姻观三者关系的问卷调查
校园爱情风景
其实,妳就是我最温暖的港湾……
校园爱情风景
和你一起学习,满满的幸福嘞
角度怎样,躺得舒服么? 亲爱的。
校园爱情风景
只要和你在一起,做啥都浪漫……
校园爱情风景
我就愿意和你 这样放肆……
研究背景和意义
爱情,人类永恒的话题。在现今大学里,大学生恋爱现象 普遍,他们肆无忌惮的亲昵动作随处可见。本专题立足问卷调 查,以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和 性观念为主题,用真实数据分析
道德观念淡化。 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大学生接 受新思想的速度极快,开放的思 想对大学生“性”及婚姻问题产 生了影响,在这种新思想的影响 下,大学生在理智与情感方面处 于矛盾的旋涡,性的观念逐渐开 放起来,而忽视了结果和道德。 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现 了对“性”的好奇、大胆的尝 试,但在尝试之后往往面对的是 尴尬和无尽的悔恨。
37.10%
21.20% 1.85% 0
1.45% 1.40% 男 3.70% 4.10%
26.10%
8.60% 0 女 0
24.10%
0
分点论述二:贞操观
• 一些高校在校 园内设立自动 售物机出售避 孕套的时候, 曾引起轩然大 波。而调查结 果显示,将近 半数的同学认 为应该在校园 里设立这样的 售货机。
分点论述一:物质问题
5、您如果在大学不打算恋爱,原因是什么 43.50%
32.60% 27.80%
男生
女生 27.80%
24.00%
13% 15.20% 16.70% 10.70% 5.60% 14.80% 2.20%
8.70% 7.40%
25、您怎样看待傍大款的女大学生和被富婆包养的男 大学生呢?
分点论述一:物质问题
6、如果您想谈恋爱,并且您有选择的机会,您会选择? A、同班同学 6.5% 5.0% B、同校学生 32.6% 66.7% C、外省院校的同学 9.0%3.7% D、在事业上已经获得了一定成功的未婚青年 39.1%7.4% E、其他: 12.8% 17.2% • 女生对物质要求略低于男 生高,认为这个社会就是 很现实,爱情远没有物质重 要
分点论述二:贞操观
您认为“贞操”
男生 女生
60.90% 61.10% 26.10% 18.50% 0 1.80% 9.30% 9.30% 8.70% 4.30%
1、女生比男生更重视贞操(17 题) 在我们问卷十七题关于贞 操的问题上,除了60%左右的 调查者认为对男女都重要,剩 下的40%的调查者中,有26.% 的女生和18.5%的男生选择了 “对女性很重要,而对男性无 所谓”的选项。
不注重恋爱的后果。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存在着这样的想 法,两个人在一起一天开心就好,“只在乎 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很多青少年 带着这样的心理与异性进行交往,把恋爱当 成“爱的初体验”和“充实大学的生活”, 而不是为了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两个人 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过每一天,所以 “毕业那天一起分手”也成为正常现象。但 双方也表现出极为平静,这就是大学生的一 种新型的恋爱观,在乎爱的过程,轻视爱的 结局,从而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爱情的不负 责任。
物质至上。 功利性、权利性的恋爱是建立在对 方的家庭、社会地位上,或者以自 己的条件优越为背景作为双方感情 的基础,传统上认为女性依赖性 强,大多数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将来 托付给一个即可靠、又安稳的人身 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性、 权利性的爱情不仅仅表现在女性身 上。当代大学生男女功利性、权利 性的色彩都明显越来越多起来,越 来越把自己的将来寄托在对方身 上。当然,这种功利性、权利性的 恋爱观形成也与社会就业压力、主 观个人心理上的成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