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不锈钢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不锈钢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直线状、点状

2
硬划痕、碰伤
3
软划痕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数目(个) 直径(mm)
N 缺陷名称
D
距离(mm) DS
长度(mm) L
宽度(mm) W
面积 S A 1 1 0 0 0 0 0 0 0 0 0 允收数 B 3 3 1 1 0 1 1 0 2 1 0 C 4 3 2 2 1 2 2 1 3 2 1
检验条件及判定标准 D<0.2, S<0.3, 0.5<D<0.6, 0.3<S<0.5, 0.6<D<1.0, 0.5<S<0.8, D<0.4, 0.4<D<1.0, L<0.5, W<0.3, 0.5<L<1.0, W<0.3, 1.0<L<2.0, W<0.3, L<4, W<0.2, 4<L<8, 0.2<W<0.3, 8<L<10, W<0.3, DS>30 DS>40 DS>40 DS>30 DS>40 DS>30 DS>40 DS>40 DS>30 DS>40 DS>40
佛山市顺德区硕威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标题 不锈钢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1.0目的 规范、掌握不锈钢件的外观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0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使用的不锈钢材质外观的检验 3.0检验仪器:菲林尺、游标卡尺、塞规 4.0 基本定义 4.1 A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面及丝印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及吸引视觉的表面); 4.2 B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侧面(需将视线偏转45°~ 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4.3 C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及底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5.0 不良缺陷定义 5.1、不良缺陷 5.1.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5.1.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5.1.3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5.1.4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5.1.5“R 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5.1.6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5.1.7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5.1.8 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5.1.9 色差:产品表面顏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5.1.10 手印: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

不锈钢管验收标准

不锈钢管验收标准

不锈钢管验收标准不锈钢管验收标准一、概述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管的外观质量、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面的验收要求。

适用于工业、建筑等领域的不锈钢管材验收。

二、外观质量1. 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纹、折叠、分层、气孔等缺陷。

2. 端面应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端面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管长的0.2%。

3. 表面无明显划痕,无毛刺等。

4. 管材内外表面应清洁,无油污、灰尘等杂质。

三、尺寸测量1. 长度:根据供需双方协议,按实际长度验收,允许偏差为±1%。

2. 外径:应在管材同一截面上进行测量,外径允许偏差为±0.5%。

3. 壁厚:应在管材不同截面上进行测量,壁厚允许偏差为±10%。

4. 同批次管材的外径和壁厚应一致。

四、化学成分分析1. 不锈钢管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 采用光谱分析等方法对不锈钢管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五、力学性能测试1. 抗拉强度:不锈钢管的抗拉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2. 屈服点:不锈钢管的屈服点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3. 延伸率:不锈钢管的延伸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4. 硬度:不锈钢管的硬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5. 冲击韧性:不锈钢管的冲击韧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6. 弯曲试验: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弯曲试验,确保不锈钢管材无裂纹等缺陷。

7. 压扁试验: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压扁试验,确保不锈钢管材无裂纹等缺陷。

8. 液压试验: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液压试验,确保不锈钢管材无渗漏等缺陷。

9. 耐腐蚀性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耐腐蚀性能测试,包括耐酸碱、耐盐雾等方面,确保不锈钢管材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10. 其他特殊性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可对不锈钢管材进行其他特殊性能测试,如防火性能、导电性能等。

六、其他要求1. 不锈钢管材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其内容应包括生产厂家、产品规格、质量等级、检验方法等信息。

2. 不锈钢管材应有明显的标志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家、规格型号等信息。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文件名称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次
A
页次
共2页第1页
1.0目的
为了保证满足客户的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本公司自制不锈钢产品
3.0产品分类及代号
3.1产品的分类;
3.1.1产品按材料划分不锈钢和电镀金属;
4.0 缺陷定义
4.1 月牙痕:由于在运输、搬运过程中”造成的;
4.2 划伤、碰伤:由于异物对不锈钢板的接触造成板表面的凹凸陷;
80-130
8
8
2-3
8
正接
1-2.5
7-8
6
1.6-2.4
90-140
8
8
2-3
8
正接
1-2.0
8-9
抛光要求
1、按镜光产品样板比对验收,从材质、抛光质量和产品保护三方面进行检验。
不允许有沙纹和麻纹路、不允许有毛坯面残留、孔要匀称,不得出现拉长变形现象、垂直的两个面,抛光完工后保持两个面构成的直角匀称。
4.7 抛光不良:菱角磨没、表面烧伤、抛光拉纹等现象;
4.8 焊点:是指焊接完成后出现的黑色、黄色的焊点;
4.9 拉丝方向错误:是指不锈钢半成品在拉丝过程中反方向或歪曲拉所造成的乱纹;
4.10 清洁剂清理: 是指不锈钢成品在清理表面杂物时所使用的不锈钢亮洁清洁剂;
4.11 包装:是指成品在包装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编写
审核
核准
发行日期
2011-11-26
文件名称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版次
A
页次
共2页第2页
4.0检验项目、标准要求、检验方法及工具
检验项目

202不锈钢检测标准

202不锈钢检测标准

202不锈钢检测标准202不锈钢是一种具有很强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石油化工、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不锈钢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不锈钢检测标准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GB/T 2072-2008 不锈钢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化学分析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取样、预处理、化学分析等内容。

其中,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谱法、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

2. GB/T 4340.1-2009 不锈钢评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的评定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形状和重量、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等方面。

其中,机械性能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3. GB/T 2975-2018 钢和铁的铬含量的测定方法该标准规定了钢和铁的铬含量的测定方法,是不锈钢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方法常用的有亚硫酸盐滴定法、电位滴定法等。

4. 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材、线材、型材和钒钡及其余量化学分析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棒材、线材、型材和钒钡及其余量化学分析的方法,包括试样的制备、化学分析等。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测定钕、兰姆灼烧法测定钛、电位差滴定法测定钛和铌等。

5. GB/T 2380.1-2020 不锈钢及相关镍基合金金相检验方法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及相关镍基合金的金相检验方法,包括试样制备、腐蚀试验、金相显微镜检验等。

金相显微镜检验是通过显微镜观察材料的金相结构和组织来判断其质量。

不锈钢检测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不仅包括上述标准,还包括行业内的技术标准、企业制定的内部标准,以及先进的不锈钢检测方法和设备。

比如,X射线衍射法、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先进仪器可以用于不锈钢的组织形貌分析和成分分析。

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期刊论文和行业协会的技术资料,以了解不锈钢检测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案例。

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标准

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标准

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标准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具有高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的合金钢。

原材料的检验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以下是不锈钢原材料检验常用的一些标准:1. 化学成分检验:* 包括合金元素的含量,例如铬、镍、钼等。

这通常通过ASTM A959(化学成分要求不锈钢和镍合金)等标准进行检验。

2. 力学性能检验:* 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的检验。

ASTM A370(机械试验方法和定义不锈钢和相关合金)是一个常用的标准。

3. 硬度检验:* 不锈钢的硬度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指标,通常使用Rockwell 硬度测试或布氏硬度测试。

ASTM E18(金属材料硬度测试)是一个相关标准。

4. 冲击测试:* 用于评估不锈钢在低温条件下的韧性。

ASTM A370中包括了冲击试验的标准。

5. 铁素体和奥氏体相比例检验:* 不锈钢中铁素体和奥氏体的比例对于耐腐蚀性能很重要。

ASTM A923(铁素体含量测定)提供了检验的方法。

6. 非破坏性检测:* 包括超声波检测、X射线检测等,用于发现不锈钢中的隐藏缺陷。

ASTM E213(超声波检测标准实施规程)和ASTM E94(X射线和伽马射线检测)是相关标准。

7. 宏观和微观检验:* 对不锈钢的表面和内部结构进行宏观和微观的检验。

ASTM A262(铁素体、奥氏体、双相和其他特殊不锈钢的铬-铁-镍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试验方法)等标准提供了相关指导。

8. 表面质量检验:* 涉及对表面缺陷、氧化物、划痕等进行检查。

ASTM A480/A480M(通用要求和测试方法,不锈钢和相关合金板、薄板和带)是一个通用的表面质量标准。

以上标准主要由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有相应的标准。

在进行不锈钢原材料检验时,应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和标准规范进行选择。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不锈钢是一种耐腐蚀、耐磨损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化工等领域。

在中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即国标,来规范不锈钢产品的质量要求。

这些国标涵盖了不同类型的不锈钢材料和制品,确保了市场上销售的不锈钢产品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一、化学成分要求不同成分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国标根据材料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设定了相应的化学成分标准。

通常,不锈钢中的主要元素包括铬、镍、钛等,其中铬含量越高,具有越好的耐腐蚀性能。

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产品符合相应的性能要求。

二、力学性能要求除了化学成分外,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标规定了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的强度、延伸率、断裂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判断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确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品质。

三、表面质量要求不锈钢产品的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其外观和耐久性。

国标对不锈钢产品的表面平整度、表面无缺陷、表面光洁度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只有表面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才能保证相应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四、标准化包装及标识要求国标还规定了不锈钢产品的包装要求和标识要求。

产品包装应保持完整无损,便于运输和存储。

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生产厂家、产品型号、材质等必要信息,方便用户识别和使用。

这些规定有助于保护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声誉。

五、其他特殊要求除了上述方面,国标还可能对不锈钢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规定。

一些特殊用途的不锈钢制品可能需要满足额外的性能指标,如耐高温、耐腐蚀等。

这些特殊要求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需求,确保不锈钢产品能够发挥最佳的作用。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是保障不锈钢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督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消费者在选购不锈钢产品时,应查看产品合格证书和标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保障自身权益。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不锈钢产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本文将对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进行介绍,以便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等方面。

外观质量是指不锈钢产品表面的光洁度、平整度、无损伤等情况,通常通过目视检查和仪器检测来进行评定。

化学成分是指不锈钢产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包括铬、镍、钼等成分的含量检测,以及其他有害元素的检测。

力学性能是指不锈钢产品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指标的检测。

耐蚀性能是指不锈钢产品在各种腐蚀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通常通过盐雾试验、酸碱腐蚀试验等方法来进行检测。

其次,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有着不同的检验标准。

例如,不锈钢板材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厚度、表面质量、平直度、尺寸偏差等指标,而不锈钢管材的检验标准则主要包括外径、壁厚、长度、弯曲度等指标。

此外,不锈钢焊接材料、不锈钢螺栓螺母等不同类型的不锈钢产品也有着各自的检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检验。

再次,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还包括了相关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要求。

例如,对于化学成分的检测通常采用光谱分析仪、化学分析仪等设备,对于力学性能的检测通常采用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设备,对于耐蚀性能的检测通常采用盐雾试验箱、酸碱腐蚀试验设备等。

这些设备不仅需要具备相应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同时也需要经过定期的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对于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厂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生产制造,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同时,对于使用单位来说,也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检验标准进行产品的验收和使用,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不锈钢产品的检验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相关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确保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

国标不锈钢合格标准
国标不锈钢的合格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成分,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等。

国标对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有严
格的要求,包括对主要元素的含量、杂质元素的限制等。

2. 物理性能,国标对不锈钢的物理性能也有详细的规定,包括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冲击功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关系
到不锈钢的使用性能。

3. 表面质量,不锈钢制品的表面质量对于外观和耐腐蚀性能都
有重要影响,国标对不锈钢的表面质量也有相应的规定,包括表面
光洁度、表面缺陷、氧化膜厚度等。

4. 尺寸偏差,国标还规定了不锈钢制品的尺寸偏差范围,确保
不锈钢制品在使用时能够满足尺寸要求。

5. 标志和包装,国标还对不锈钢制品的标志和包装进行了规定,确保产品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能够被正确识别和保护。

总的来说,国标不锈钢的合格标准是为了保证不锈钢制品的质量稳定、安全可靠,对制造、使用、检验等环节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推动不锈钢工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保障用户的利益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
校对:
审核: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技术要求、检验方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不锈钢材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0878-2007 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1220-2007 不锈钢棒
GB/T 4226-2009 不锈钢冷加工钢棒
GB/T 3280-2007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7-2007 不锈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GB/T 3090-2000 不锈钢小直径无缝钢管
GB/T 14975-2002 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4229-84 不锈钢重量计算方法
GB/T 12770-2002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4241-2006 焊接用不锈钢盘条
YB/T 5091-1993 惰性气体保护用不锈钢钢棒和钢丝
YB/T 5092-205 焊接用不锈钢丝
GB/T 222-1984 钢的化学分析用试样取样法及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 5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GB/T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 11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过硫酸铁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丁二酮肪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乙酸丁酣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高碘酸钠(钾)光度法侧定锰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管式炉内姗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3.术语和定语
3.1不锈钢 stainless steel
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碳含量最大不超过%的钢。

4.技术要求
3.1不锈钢管的技术要求除非在技术部提供的图文技术资料中有特殊要求,否则按下表要求执行。

表1 常用不锈钢圆管外径尺寸和壁厚尺寸允许偏差
表2 常用不锈钢矩形管截面的长、宽尺寸和壁厚尺寸允许偏差
表3 常用不锈钢钢板和钢带截面的长、宽尺寸和壁厚尺寸允许偏差
3.2不锈钢管的长度按供需双方在订单合同或协议规定执行,允差为0-20mm。

3.3不锈钢管的弯曲度≤m
3.4不锈钢圆管的不圆度≤外径允差的75%
3.5不锈钢的化学成份符合国标GB/T 12770-2002
3.6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指标符合国标GB/T12770-2002
3.7不锈钢的交货状态为退火状态。

3.8不锈钢管表面质量在交货状态下,表面光亮一致,焊缝饱满,无损伤。

如果存在缺陷按下表执行
表4 不锈钢管的表面质量要求
4、不锈钢圆管弯曲后的抗裂性。

3.1不锈钢圆管在弯曲后,弯位不允许裂纹。

5.检验方法
5.1 外径尺寸、内径尺寸、外形尺寸用游标卡尺测量;圆弧位用R 规测量;长度尺寸用卷尺测量。

不锈钢管
的壁厚用专用千分尺测量。

5.2 不锈钢圆管的不圆度用游标卡尺对称测量钢管外径三处,以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表示。

不圆度 Y=
%100)
(2min
max min max ⨯+-D D D D
5.3 不锈钢的化学成份检验:
GB/T 223. 5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还原型硅钼酸盐光度法测定酸溶硅含量 GB/T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燃烧后气体容量法测定碳含量 GB/T 223. 11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过硫酸铁氧化容量法测定铬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丁二酮肪重量法测定镍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乙酸丁酣萃取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高碘酸钠(钾)光度法侧定锰量
GB/T 钢铁及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管式炉内姗烧后碘酸钾滴定法测定硫含量 5.4 不锈钢管的表面质量的随机抽样检验按抽样检验规定执行。

5.5 不锈钢管毛坯的表面质量检验,在适应的自然光线下目测,目测距离为45±5 cm 5.6 不锈钢管抛光后的表面质量检验,按不锈钢管的抛光表面质量检验标准执行。

5.7 不锈钢圆管在常温下,做冷弯试验,以检查钢管的抗裂性。

弯曲角度为90,弯曲半径以产品的弯曲半径为标准,焊缝位于弯曲方向的内侧面。

弯曲完工后,观察焊缝是否开裂。

6.检验规则
6.1 本标准采用出厂检验和型试检验,产品经出厂检验合格后才能作为合格品交付。

6.2检验项目
6.2.1出厂检验项目
6.2.2型试检验项目为要求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6.3组批
检验以同一类型、同一厂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生产的为一批。

6.4型试检验条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试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
c)正常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每[检验周期]进行一次;
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
e)出厂检验结构与上次型试检验有较大差异;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进行型试检验的要求;
7.标志、标签、运输、贮存
7.1标志、使用说明
7.1.1产品上应有清晰、耐久的如下标志;
a)制造厂名及商标
b)产品名称及型号
c)制造厂厂址
d)出厂编号
e)执行标准号等
7.2包装
产品出厂时无包装,用户需要可与本公司协商。

7.3运输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动、冲击和潮湿,避免受重压和机械损伤。

7.4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无腐蚀性物质的仓库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