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厨具检验标准
不锈钢厨具餐具验货标准

不锈钢厨具餐具验货标准不锈钢厨具不锈钢厨具:包括手柄、主体、颈部三个部分,手柄:不锈钢厨具用手握持部分;主体:不锈钢厨具除手柄部位外统称主体;颈部:不锈钢厨具柄部与头部连接部位(焊接处)称为颈部。
产品分类:不锈钢厨具按使用功能分为:勺类,铲类,夹(子)持类,网筛类。
1.勺类:主要分为:漏勺,汤勺,提勺,饭勺,舌勺,面条勺,计量勺等。
2.铲类:主要分为:平铲,锅铲,漏铲,饼铲,捣压铲等。
3.夹(子)持类:主要分为:抓夹,锯齿夹,取盘夹等。
4.网筛类:主要分为:油隔,米篮,洗米筛等(注:"油隔"也称为"笊篱")。
5.金属材料:厨具的不锈钢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6.厨具的结构应能使其进行彻底清洗,以避免食物受到二次污染。
7.外观要求:产品应基本上为直的对称型,除非设计上要求存在不直度或不对称。
8. 一个批量的产品不应在形式和尺寸上有显著的变化。
9. 产品外观的商标应端正,位置一致,字迹清晰,并符合产品标示要求。
10.产品表面光洁,边部无毛刺。
11. 颈部应光洁,无堆焊,虚焊,气孔,裂缝。
产品主体表面允许有直径为0.5mm以下的疵点,但在20 cm2 内不能超过四点.产品主体表面允许有长20mm 以下的划痕一条,10mm以下的划痕不超过两条。
12.不锈钢厨具检验:需检查不锈钢厨具外观、表面粗糙度、颈部表面、疵点、表面划痕、耐腐蚀性、永久性变形、抗拉力,抗扭力、抗跌落、气密性、塑料手柄抗热变形、塑料手柄耐高温软化、抗环境应力裂纹、颈部疲劳强度、卫生要求。
检验、试验方法:外观检验:产品外观检验应在正常光线下采用手感,目测进行检验,不锈钢主体表面粗糙度检验按GB/T10610(表面粗糙度采用比较检查进行检验)。
①耐腐蚀性试验②牢固性试验③永久性变形试验:把试件平放在水平的平面上,手柄颈部的最高点朝上,按长度每一厘米施加7N的力或不计长度施加150N,受力时间10S,试件的受力点处所允许的永久性变形可用百分表测出。
201不锈钢餐具执行标准

201不锈钢餐具执行标准一、材料成分201不锈钢餐具采用的材料应符合以下规定:碳含量:≤0.15%硅含量:≤0.75%锰含量:≤2.00%磷含量:≤0.03%硫含量:≤0.03%铬含量:16.00-18.00%镍含量:≥3.50%二、物理性能1.密度:7.85g/cm³2.弹性模量:192GPa3.屈服强度:≥210MPa4.抗拉强度:≥520MPa5.伸长率:≥40%6.断面收缩率:≥40%7.硬度(HB):≤280HBW8.磁性:无磁性三、耐腐蚀性201不锈钢餐具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经受住日常使用中的弱酸、弱碱、盐等化学物质的腐蚀,避免生锈和变形。
四、边缘与切割1.餐具的边缘应平滑、无毛刺,以避免使用时划伤手部。
2.切割面应平整,无裂纹、毛刺等缺陷,切割面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外观质量1.餐具的表面应光滑,无明显划痕、凹陷、斑点等缺陷。
2.餐具的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轮廓清晰,线条流畅。
3.餐具的装饰图案应清晰、美观,颜色应与设计要求一致。
六、安全性1.餐具的材质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2.餐具的表面应无锐利的边缘和突起物,避免使用时划伤手部。
3.餐具的固定部位应牢固,不易脱落,以免使用时意外吞咽或受伤。
4.餐具的耐热性能应符合要求,使用时不会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有害物质。
5.餐具的耐寒性能应符合要求,使用时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变形或破裂。
6.餐具的耐冲击性能应符合要求,使用时不会因外力冲击而破裂或变形。
7.餐具的环保性能应符合要求,可回收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8.餐具的卫生性能应符合要求,使用时不产生有害物质,易于清洗和消毒。
9.餐具的安全警示标识应清晰、醒目,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餐具。
10.餐具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安全卫生规定,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不锈钢餐具检测标准

不锈钢餐具检测标准
一、材料成分检测
1.检测不锈钢材质的化学成分,确保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检测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如铅、汞、砷等,确保符合国家相关法规要
求。
二、物理性能检测
1.检测不锈钢餐具的耐腐蚀性能,包括盐水喷雾试验、二氧化硫腐蚀试验等。
2.检测不锈钢餐具的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点等,确保餐具在使用过
程中不会发生断裂或变形。
3.检测不锈钢餐具的耐磨性能,以评估餐具的使用寿命。
4.检测不锈钢餐具的耐高温性能,以评估餐具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抗变形能力
和耐久性。
三、外观检测
1.检查不锈钢餐具的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无划痕、无毛刺等缺陷。
2.检查不锈钢餐具的边缘是否圆润、无锋利边角,以免在使用过程中划伤手
或口腔。
3.检查不锈钢餐具的图案或文字是否清晰、无误,颜色是否均匀一致。
四、特殊检验
1.对特殊形状的不锈钢餐具进行尺寸检测,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2.对不锈钢餐具进行承重检测,以评估餐具的承载能力。
3.对不锈钢餐具进行抗紫外线老化试验,以评估餐具在长时间使用下的性能
稳定性。
不锈钢产品检验标准

试验室
其它未尽事项按各产品各自性能做相关 的必要检测
7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8 OF 8
为 0.002mm 的横杆表。
检验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表 1 常用单位代码对照表
项目 名称
数目/个
直径 /mm
深度 /mm
距离 /mm
长度 /mm
宽度/mm 面积/m2
对应
N
D
H
DS
L
W
S
代码
2 OF 8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关于产品的外观 A、 B、 C 、D 面检验的方法: 注: A 面:在正常的产品操作中可见的表面及 LOGO 面。如:产品的上盖、前端及接口
红辉行商贸有限公司
不锈钢餐具检验标准
制作
樊礼平 版本
修订日期:
目的:制定此标准对不锈钢类产品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以确保该产品
的质量达到客户要求,同时是供应商对本公司品质要求认知的准则
范围:所有不锈钢餐具,钢笔,五金模型等
索引:GB/T 15067.2-1994 ,GB/T18884—2002
AQL: AQL-STD-105E
下。
2 目视距离:300-500mm。
3 目视角度:检测面与人眼方向成 45°~90°。
4 目视时间:5~10S。
2 尺寸检验条件
1 量测工具:精度为 0.01mm 的游标卡尺、精度为 0.1mm 的卷尺或钢板尺、精度
为 0.01mm 的塞尺、精度为 0.01mm 的塞规、色差仪、精度为 0.01mm 的高度规、精度
L<0.5,W<0.3,DS>30
0.5<L<1.0,W<0.3,DS>30
1.0<L<2.0,W<0.3,DS>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不锈钢厨具

ICS 97.040.20Y73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 2174-200×代替QB/T 2174-1995不锈钢厨具Stainless Steel Equipment(征求意见稿)(请将你们发现的有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返回)××××-××-××发布××××-××-××实施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发布前言本标准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8442:1997《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系列标准。
本标准代替QB/T2174-1995《不锈钢厨具》。
本标准与QB/T2174-1995《不锈钢厨具》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删除原标准中产品规格尺寸的规定;——将原标准产品分类中增加夹(子)持类、网筛类;——增加了对材料、卫生要求方面的规定;——参照ISO8442系列标准和不锈钢餐具GB/T15067的规定,增加了产品的永久性变形、气密性、塑料手柄抗热变形性、塑料手柄的耐高温软化性、塑料手柄抗环境应力裂纹等指标要求;修改了原标准中产品焊接处抗剪性能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B/T2174-1995。
不锈钢厨具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不锈钢厨具(以下简称厨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不锈钢为主体制成的勺类、铲类、夹(子)持类、网筛类等厨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不锈钢厨具检验规范标准汇总

《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QB/T2174-95《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以下简称95标准)自1995年修订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我国不锈钢厨具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国内外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年来,我国不锈钢制品包括不锈钢厨具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进步。
随着市场及行业发展的要求,不锈钢厨具95标准已不能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民以食为天,不锈钢厨具作为一种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每日都在使用,它的质量好与劣与每个用户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每个厨房质量及卫生和安全,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厨具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时修订不锈钢厨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上报了该项标准的修订计划,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二OO四年下发了中轻综联[2004]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轻工业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将QB/T2174-95《不锈钢厨具》标准修订项目列入计划,项目编号为Q2004-109T。
2 编制过程依据文件精神,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主持,于2004年11月13日召开修订起草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确定由厦门清宏实业有限公司担任负责起草单位,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
起草小组按修订计划,首先进行了必要的、广泛地调研工作,搜集了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照,与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确定了标准的起草方案。
通过分析对照,起草小组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不锈钢餐具、厨具制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不锈钢厨具的生产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制造国。
但是由于市场增长太快,出口大幅度增长,在充分采用原QB/T2174-95的基础上,许多技术指标已超过QB/T2174-95的要求,并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发现国际ISO8442《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系列标准的指标先进合理,适合目前国内不锈钢厨具现行状况,因此确定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8442系列标准作为起草我国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的依据。
国家不锈钢餐具标准

国家不锈钢餐具标准
国家对不锈钢餐具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多个标准。
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
1. GB 9684-2011《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化学物质的限量》:这是食品安全方面的标准,对不锈钢餐具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化学物质进行了规定和限制。
2. GB/T 12106-2016《不锈钢餐具》:该标准规定了不锈钢餐具的分类、材质、制作I艺以及检测要求等内容,确保不锈钢餐具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3. GB 4806.9-2016《食品接触材料厨房用具部分2:不锈钢制品》:这是对不锈钢厨房用具的标准,包括不锈钢餐具。
4. GB/T 19644-2019《不锈钢厨房用品》:这是对不锈钢厨房用品的标准,涵盖了不锈钢餐具、厨具等。
5. QB/T 2583-2007《不锈钢餐具》:这是对不锈钢餐具的标准,规定了不锈钢餐具的尺寸。
外观、耐腐蚀性等方面的要求。
在制造过程中,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才能保证不锈钢餐具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标准。
制定:审核:批准:。
不锈钢厨具检验标准解读

《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QB/T2174-95《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以下简称95标准)自1995年修订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我国不锈钢厨具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国内外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年来,我国不锈钢制品包括不锈钢厨具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进步。
随着市场及行业发展的要求,不锈钢厨具95标准已不能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民以食为天,不锈钢厨具作为一种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每日都在使用,它的质量好与劣与每个用户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每个厨房质量及卫生和安全,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厨具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时修订不锈钢厨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上报了该项标准的修订计划,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二OO四年下发了中轻综联[2004]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轻工业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将QB/T2174-95《不锈钢厨具》标准修订项目列入计划,项目编号为Q2004-109T。
2 编制过程依据文件精神,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主持,于2004年11月13日召开修订起草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确定由厦门清宏实业有限公司担任负责起草单位,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
起草小组按修订计划,首先进行了必要的、广泛地调研工作,搜集了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照,与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确定了标准的起草方案。
通过分析对照,起草小组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不锈钢餐具、厨具制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不锈钢厨具的生产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制造国。
但是由于市场增长太快,出口大幅度增长,在充分采用原QB/T2174-95的基础上,许多技术指标已超过QB/T2174-95的要求,并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发现国际ISO8442《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系列标准的指标先进合理,适合目前国内不锈钢厨具现行状况,因此确定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8442系列标准作为起草我国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1 任务来源QB/T2174-95《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以下简称95标准)自1995年修订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我国不锈钢厨具市场,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国内外贸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十年来,我国不锈钢制品包括不锈钢厨具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进步。
随着市场及行业发展的要求,不锈钢厨具95标准已不能满足行业和市场的需求。
民以食为天,不锈钢厨具作为一种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每日都在使用,它的质量好与劣与每个用户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每个厨房质量及卫生和安全,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厨具市场,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时修订不锈钢厨具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上报了该项标准的修订计划,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二OO四年下发了中轻综联[2004]143号文件,“关于印发《二OO四年轻工业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将QB/T2174-95《不锈钢厨具》标准修订项目列入计划,项目编号为Q2004-109T。
2 编制过程依据文件精神,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主持,于2004年11月13日召开修订起草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
确定由厦门清宏实业有限公司担任负责起草单位,由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负责牵头组织和协调工作。
起草小组按修订计划,首先进行了必要的、广泛地调研工作,搜集了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照,与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确定了标准的起草方案。
通过分析对照,起草小组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不锈钢餐具、厨具制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我国不锈钢厨具的生产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制造国。
但是由于市场增长太快,出口大幅度增长,在充分采用原QB/T2174-95的基础上,许多技术指标已超过QB/T2174-95的要求,并在搜集资料过程中发现国际ISO8442《接触食物的制品及材料》系列标准的指标先进合理,适合目前国内不锈钢厨具现行状况,因此确定修改采用国际标准ISO8442系列标准作为起草我国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的依据。
标准指标对照见附录一。
2005年3月18日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在厦门召开了第二次会议。
通过反复研究讨论,确定了标准修订的范围、技术要求及相关试验方法等主要内容。
起草小组通过学习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及标准编写一般原则,通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后,起草形成了《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
2005年6月18日,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在厦门召开了第三次会议。
就《不锈钢厨具》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内容进行了首次研究讨论,并基本确定了最终稿件内容。
3 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依据3.1 本标准的修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有关法规、规章,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GB/T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二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中的原则要求进行编写。
3.2 根据全国日用五金标准化中心要求:使修订后的标准要体现先进性、经济性、适用性、并且有前瞻性。
3.3 国际ISO8442:1997系列标准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先进、合理,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向世界水平靠拢;同时也适合我国国情及行业现状,所以确定修改采用ISO8442:1997系列国际标准,同时也尽量引用国家相近的专业标准,使标准更加先进、全面、合理,为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推动我国不锈钢厨具行业进一步发展、走向国际先进行列。
3.4 标准中一律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3.5 本标准的构成部分标准编写的格式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原则调整如下:封面;目次;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4 标准中主要章条、确定原则和依据4.1范围1)根据GB/T1.1-2000的要求,对原标准构成部分作适当调整,使其更加规范化,其目的是为了与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在基本结构上保持一致。
2)扩大标准适用范围。
结合市场上实际情况,不锈钢厨具标准的适用在原标准基础上,增加夹(子)持类、网筛类。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1)对规范性引用文件来说,其被引用的文件与本标准一样同时具有约束力。
根据GB/T1.1-2000规范性引用文件的要求,可对引用文件采用注日期或不注日期,结合本标准实际使用情况,本标准采用不注日期。
另外根据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查新,发现这几年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家标准结构有较大变动,许多国家标准被调整到推荐性标准。
因此修订本标准时也作了相应改变:GB2828改为GB/T2828.1、GB2829改为GB/T2829。
2)增加七个规范性引用标准。
原标准中没有不锈钢厨具的卫生标准及试验方法,因此增加GB9684《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T5009.81《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和GB4803《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卫生管理办法》;增加包装及运输方面的四个标准: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543《瓦楞纸箱》、GB/T6544《包装材料瓦楞纸板》和GB/T6388《运输包装收货标志》。
3)取消原标准中三个规范性引用文件:GB2651《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GB593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NSS)法》、GB5948《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4)因目前粗造度标准已有更新的样块比较标准,因此将将原标准中GB/T 6060.2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磨、车、镗、铣插及刨加工表面》更改为GB/T 10610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廓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标准。
5)规范性引用文件是按GB/T1.1-2000要求进行重新排序。
4.3术语和定义1)根据GB/T1.1-2000的要求,增加开头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取消原标准“提勺”、“舌勺”、“圆孔舌形漏勺”、“平铲”、“漏铲”的术语和定义。
3)根据正文中增加内容需要,增加“勺”、“铲”、“夹(子)”、“网筛”、“颈部”、“气密性”的术语和定义。
4.4产品分类1)对原标准的产品分类进行调整。
由于市场上增加了许多形式的不锈钢厨具,而原标准中又没有这些产品的分类,因此在原标准的“勺类”、“铲类”的基础上增加“夹(子)持类”和“网筛类”两类。
同时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对各类主要产品进行详细图解说明。
2)删除原标准的规格尺寸。
本标准中对产品的尺寸规格不做严格规定,只要产品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即可。
4.5要求:采用ISO8442.1、ISO8442.2及GB/T15067.2进行规定,删去原标准中各项要求。
4.5.1材料1)标准中5.1.1条。
等同采用ISO8442-2中4.1条。
2)标准中5.1.2条。
通过多次查阅ISO8442以及国外各种牌号不锈钢材料和我国GB3280规定的不锈钢材料各牌号化学成分的相关资料,发现国内的钢板与国外钢板牌号相同的产品化学成分却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使不锈钢厨具主体产品在选用钢板时可以在国内和进口板材之间选择,此次标准中金属材料的选用综合了ISO8442、GB/T15067.2和GB3280中不锈钢材料的规定,并对化学成分用统一的表格形式进行了规定。
其中铁素体不锈钢是参照采用GB/T15067.2中对不锈钢材料各化学成分的规定。
马氏体不锈钢(低碳)是修改采用GB/T15067.2中对不锈钢材料各化学成分的规定, 其中对材料中含碳量进行了修改,因国际标准中将含碳量最小值为0.16以上的马氏体均列为低碳马氏体,而在国内GB3280的规定下,国内将3铬以下的马氏体产品均称为低碳马氏体,而0铬、1铬、2铬马氏体的含碳量最大值为不超过0.25,因此综合国内、国际材料的化学成分,最终确定马氏体不锈钢中含碳量最大值为0.25以下的低碳马氏体均可使用。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是综合修改采用ISO8442与GB/T15067.2中的规定,其中碳(C)、磷(P)、铬(Cr)、锰(Mn)四个元素的化学含量是同ISO8442的规定一致,而硫(S)、钼(Mo) 、镍(Ni)的含量则是参照GB/T15067.2中的规定。
不锈钢材料化学成分表3)标准中5.1.3条。
修改采用ISO8442-1中4.3条。
厨具的非金属部分可以采用尼龙、塑料、木质塑料合成片、浸渍木或其它能够达到本标准相关性能要求的合成材料制成。
4.5.2设计。
标准中5.2条,等同采用ISO8442-1及ISO8442-2规定。
4.5.3外观要求1)标准中5.3.1条。
等同采用ISO8442-2中5.2.2条。
2)标准中5.3.2条。
等同采用ISO8442-2中5.2.3条。
3)标准中5.3.3条。
将原标准5.4.5条要求更改为“产品外观的商标应端正,位置一致,字迹清晰,并符合8.1要求”。
4)标准中5.3.4条。
将原标准5.4.1条“不锈钢厨具主体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20μm”修改为“产品表面光洁、边部无毛刺,其主体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0.20μm”。
5)标准中5.3.5条。
将原标准5.4.4条“焊接处应光洁、无堆焊、虚焊、气孔、裂缝”修改为“颈部应光洁、无堆焊、虚焊、气孔、裂缝”。
6)标准中5.3.6条。
修改原标准5.4.2条为“产品主体表面允许有直径为0.5mm以下的疵点,但在20cm2内不能超过四点”。
7)标准中5.3.7条。
保持原标准5.4.3条要求不变。
4.5.4耐腐蚀性标准中5.4耐腐蚀性,修改采用ISO8442-2中7.1条。
因原标准中耐腐蚀性采用中性盐雾试验,此试验方法的结果与评价等级在试验后观测不是很直接,因此在此次标准修改中将产品耐腐蚀性能的要求修改采用ISO8442-2中7.1条,因ISO8442是针对餐具类产品的一个规定,而餐具相对于厨具产品而言,产品的表面积与厨具相差很大,在修订过程中,通过对几种常用的标准餐具的表面积进行了一次测量,基本表面积确定为20 cm2,因此在修订中,对于表面积较大的厨具产品,将其表面的腐蚀点块界定为每20 cm2面积内为一个检测面。
厨具的不锈钢部分表面,在按照附录A所述方法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
a)无横向裂痕,且纵向断痕长度应小于1.5mm;b)在手柄上,每20 cm2面积内,直径大于0.4mm的圆状腐蚀面积点或斑块不应多于三点;在其它处,每20 cm2面积内,直径大于0.4mm的圆腐蚀面积(0.126mm2)不应多于三点;c)在任何部位上,每20 cm2面积内,均不应有直径大于0.75mm的圆状面积(0.442mm2)的缺陷点或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