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读书心得演讲稿——爱的教育doc

初中教师读书心得演讲稿——爱的教育doc
初中教师读书心得演讲稿——爱的教育doc

初中教师读书心得演讲稿——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一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建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欢迎,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一种《教育学》或《教育概论》。有夏先生的推崇当然是个原因,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当时有许多教师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这部小说给他们塑造了一个可以让他们仿效的模型——当然,实际上体现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想。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

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们为了某一天刑满释放,得到超脱而干沉重的活儿;那么这样的生活必将使人痛苦厌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转眼间,我们离开《爱的教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远离我们这些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我们要全身心的

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

扩展阅读:怎样做一个受人敬仰的优秀教师

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

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有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教育工作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去优化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够时刻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的工作状态就是一种浅层次的存在,他的工作就会缺乏激情,当然也就缺少幸福的工作体验。有的教师会早来晚走,但他的目的在于争取评上个优秀的荣誉,在年终考核时获得更多的加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就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个教师有了高度的责任感,也就有了他特有的个性魅力。让我们做一个责任感的教师,用自己对教师和教育的理解,明确自己的责任,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尽心、尽力、尽责。

二、要甘于平凡。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是普通人。教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长视为

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

三、要有丰厚的学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一个师者,要想真正地启迪学生的心灵,他必须要有丰厚的学养作为基础。环顾我们周围,很多理科教师只是满足于学生知识的传授,把科学简化成试卷;文科教师则成为教学参考和网上资料的传声筒,从来不是以文本的第一阅读者和思考者介入教学。即使是公开课,也是从网上下载教案、课件照字念经,毫无自己的东西。教师不读书、少读书在很多人心目中已是一个惭愧的事实。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只看教学参考,没有自我的思索和判断,那么老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岂不是一个模子,上课的技术再华丽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在这样的模式下成长的下一代,又怎会有自我的认识和发现,所有的学生长大后岂不是也用相同的方式思考问题、看待自我和发现?这样的话,对于教育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吗?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你对于学科的钟爱,你面对书本时陶醉的眼神,你对学科知识的熟稔和游刃有余的驾驭,你被学养举起的自信,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是他们看到科学文化知识对人精神的滋养,

对人境界的提升,从而心向往之,投入到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同时还应该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著作,了解和掌握教育规律,取法乎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四、要有以身作则的原则指教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任务是为人师表。人格示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之一。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学生颜渊称赞自己的老师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表现出对孔子人格学识的由衷敬佩。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养成良好的品德、完善的人格,具备温、良、恭、俭、让的道德风范,具有恭、宽、信、敏、惠的仁人气度,为学生成长做人提供理想的人格示范标准。这是从应该怎么样做的角度说的。如果从不应该怎么样做的角度说,则所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包括不良的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凡是不希望学生养成的,教师就不应该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如庸俗浅薄、不敬师长、不守公德、言行不一、虚伪浮躁、不修边幅、不讲信用、挥霍浪费、贪图安逸、怕苦怕累、爱慕虚荣、轻学厌学等等,乃至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高声喧哗、乱叫绰号、胡吹乱侃、挖苦揭短、玩世不恭等等不拘小节的行为,教师都不应该有。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一】科学家们认为,成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而决定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智商却并非主要因素,在成功者具有的特殊品质中,良好的习惯与健康的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给老师下的定义,于今已不大适宜,却指出了为人师长的基本任务,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即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阅读中能初步理角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当然,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是根本,失去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没有了依托,但是,人文性更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失去了人文性,工具性也就失去了意义。一直以来,我们只注意到在语言技艺的层面上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把语文学习孤立地理解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等,却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中的思想意蕴,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则具体体现于对学生健康

人格的培养。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究竟应培养孩子们哪些健康的人格呢?根据美国社会学家亚历史斯.美克尔斯提出的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及曾欣然教授对社会主义新人本质特征的理解,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关键在于培养“四心”,即:爱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现谨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语文教学中人格培养的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心教育; 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是培养他们的孝心,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余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可见,一个孩子如果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去爱他人呢?《三字经》中说:“养不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缺乏孝心,关键是并未体验到更未理解到父母的艰辛,我们没有唤醒他们沉睡的孝心。 因此,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爱心教育,让他们从孝敬父母开始,感受爱,学会爱,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可以渗透爱心教育的篇目是非常多的:《金色花》《纸船寄母亲》《背影》等文章,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并理解对父母的爱;《阿长与〈山海经〉》《老王》

教师读书心得优秀演讲稿

教师读书心得优秀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这次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在此,我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也给了我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一缕书香伴师者同行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7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风吹不着、日晒不着,轻松惬意的活儿,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教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最少是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是兼任班主任工作就更忙了,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德育处分配的劳动工作等等,要是再赶上有晚课,就更加应接不暇了,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总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

20篇教师读书笔记-经典(有目录)

教师读书笔记20篇

目录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2) 《有效教学方法》读后感 (3) 《我的教学生涯》读后感 (5) 《世上最划算的教育》读后感 (5) 读《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所感 (6) 读班主任教育教学丛书有感 (7) 做一名幸福的老师 (8)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9) 《爱的教育》读书感悟 (10) 读华应龙《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10) 《我的教育理想》读书心得 (11) 读《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11) 读《向孩子学习》有感 (13)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读书心得 (14)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 (15) 读《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15) 《有效教学和谐课堂》读书心得 (17) 读《高效课堂22条》心得 (18) 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有感 (19) 读《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21)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读后感 (22) 读《新基础教育论》有感 (23)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非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赖性特别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五篇范文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五篇范文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1# 《爱的教育》是通过艾得蒙多·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 《爱的教育》以日记体的形式组成。描述可爱单纯的小学生如何在学习和生活的相处中彼此照顾、彼此鼓舞,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对于教育来说,除了知识的传承书中还强调了教育所具有的更大的意义,那就是对受教育者心灵的启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

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2# 爱,一个多么熟悉的字,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纯洁的爱。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时,我才知道爱是无私的,爱是伟大的,只有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才会真正的享受到爱,感受到爱。书中人与人之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让我感动不已!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四年级男孩儿安利柯以日记的方式,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一直写到第二年的7月份,记录了他身边各种感人的小故事,记录了他在生活中一点一滴所积累的爱,他一天感受一点,一天反思一点,每天都在爱的世界里成长。 书中的每一篇都非常感人,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清扫烟筒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总结

初中语文主题阅读教学体会 青州市职工子弟初级中学郭宁 主题阅读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段话科学而又简明地说明了阅读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针对当今的考试制度来说,每一位学过初中语文的人都知道,一份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基、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故言阅读教学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中是一场绝对的重头戏。再说古往今来有无数关于阅读、关于读书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说不尽的好处。就《语文课程标准》也大力阅读的重要作用:——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 ——阅读能够沟通人与人类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陶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养和品位。 ——阅读能够发展人的语言,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其实,阅读也是生命活动,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正如萨特说的那样:“阅读就是自由的梦。”人们正是在自由愉快的阅读中享受着精神的生活。 这样的阅读教学就不能靠灌输和机械训练来实现。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阅读的人文性和功利性定位,决定学生的阅读不能局限于教科书的范围,只有以其为源,漫游书海,开拓学生的阅读面,纵览课内外健康书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如何让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生活的美?如何让学生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喜悦?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深谙走进语文的快乐?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浅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激趣 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同样的,面对农村的孩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承担着积极引导的重要责任。从教几年的我,明白其中道理。立足于课堂,应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重视学生的感情和思考,在积极引导中,化抽象为形象,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为活泼,使学生入“迷”。不知不觉中把徘徊在门外的学生带入艺术殿堂,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心灵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增强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情操美,品味语言美。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让学生不断地发现美、领悟美、欣赏美。以课文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旁征博引使学生进入更广阔的阅读领域,激发他们阅读课外书籍的浓厚兴趣。如在教授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忆读书》一文时,课文中大量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名著。我趁机把其中出现的《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茶花女》等作品的精彩之处略作叙述,吊足学生的胃口,勾起他们迫切阅读这些书籍的欲望。在这样一个从课内到课外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了出来。 二、备有香米打造巧妇——设置图书角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仅仅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却没有考虑到阅读的物质前提,即是有的无矢,阅读也就成了空谈了。面对农村中学文化氛围

教师读书心得优秀演讲稿

教师读书心得优秀演讲稿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读书人",这是一种召唤,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WTT小雅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读书心得优秀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读书心得优秀演讲稿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这次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读书心得。我感到万分的荣幸!在此,我感谢学校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也给了我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我演讲的题目是:一缕书香伴师者同行--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有感。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己还是一个在校就读的大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7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风吹不着、日晒不着,轻松惬意的活儿,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老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教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己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

们,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最少是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是兼任班主任工作就更忙了,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德育处分配的劳动工作等等,要是再赶上有晚课,就更加应接不暇了,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10篇

《有效教学论》读书笔记一 ?不为别的,只为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甚至可以称为一种教学思想)。 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作为一个教学论的概念被提出来虽然是晚近的事情,但我们宁愿在更宽泛意义上使用?有效教学?。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怎样成为成功的教师?怎样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的效率?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如何减轻教师的负担?等等,这些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的焦点。对这些问题的实践和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并逐渐形成关于?有效教学?的体系,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明确的关注,但并不意味人们不看重学校教学的效率。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个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在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现代教学论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有效教学论》读书笔记二 ?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 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可视为?有效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这种初始状态的?有效教学?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学的?规模?,减少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劳动,?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 ?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对具有某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的依赖,否则?大规模?的?班级教学?就很难长久地维持。这正是自从?班级教学?产生以来,人们不懈地寻找?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的缘由。 夸美纽斯以及后来的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这标志着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二个阶段的出现。 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恩里科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校内、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故事。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篇1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所作,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并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里,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书中的主人公恩里科是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他生长在一个充满爱与信任的家庭里,他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一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爱是什么?我想,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充实而无憾。 书中讲到的人间各式各样的情感,每一种都能震撼人心。爱国心,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是真正忠心地热爱着我们亲爱的祖国的?你也许会对我说:你别跟我讲大道理。难道我们就没有

感到这是多么令人战栗的冷漠!《少年爱国者》就为我们上了极其震撼的一课,说的是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从巴塞罗那乘船回家乡意大利热那亚,途中许多虚伪的人为了摆阔施舍了很多钱给他,其中有几个人在挖苦少年国家的人民是:下等的公民、强盗。这个怒不可遏的少年愤怒地把这些钱币掷向了施舍给他钱的人的脑袋上,并且严正地怒吼:我不要那些说我祖国坏化的人的东西。 还有友情。同学之间的友情,是一直以来陪伴我们的成长、生活和学习的守护者。而又有多少人忽视了它的存在!书中的主人公恩里科和他的同伴之间的呐喊,是最最诚挚的友情。在我们的身边也不是没有,但是它又能打动我们中的几个人?驼背的内利,拄拐杖的罗贝蒂,他们要是出现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想我也不能肯定会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大人们的价值观早已渗透到我们的心中,我们时常可以听到家长对孩子说:某某的成绩那么差,你少跟他在一起玩。你看,某某的功课那么好,你要跟她多做朋友啊。这些或多或少地带着功利的色彩,吞噬着我们纯洁的友情,使我们的天真越来越少,心计却越来越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冷漠,对待纯真的冷漠。 当然,书中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和孩子们对父母亲的依恋和热爱。其间有一对子女听到父母亲生意遭受了挫折,便主动向母亲要求放弃今后的礼物,甚至在饮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计划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计划 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业务水平,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教师制定了读书计划,下面是收集整理关于初中语文教师读书计划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语文教师读书计划篇一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作为一名教师,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把读书活动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与反思,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因此我为自己定下了以下的读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读书锻炼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能力,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通过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二、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阅读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通过阅读使自己业务精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念,开阔教师的视野,积累教学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通过阅读学习,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三、主要措施: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勤于做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每天确保一小时的读书时间,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读书活动做到“六个结合”:读书与反思相结合,提倡带着问题读书,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注重实效;读书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一体化”工作相结合,切实化解实践中的难题;个人阅读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广泛交流,相互启发,共同提高;读书与课改相结合,理解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实施新课程;读书与不断解放思想相结合,提高认识,创新工作思路。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演讲稿

教师假期读书心得演讲稿 寒假期间学校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每位教师看一本书,并写下读书体会。对于我来说现 在难得会捧起一本书来看,也许是因为在这个现实的生活环境让人变的越来越浮躁,静下 心来看一本书往往变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假期正好久别的女儿回到了身边,于是想到了 看一本对儿童教学的书,能吸取一些教育经验的同时也能完成了任务。于是在网上搜索, 看到一本叫《卡尔威特的教育》推荐的人比较多,所以找来这本书,以下就是一些读这本 书的体会。 书中讲述的是老卡尔.威特—位乡村牧师,他把出生时别人认为低能的孩子教育为天 才的教育过程。这位乡村牧师与别人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小卡尔出生时是个被认为有 些痴呆的婴儿,但他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 这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进入了哥 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 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了《但丁》一书,并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他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而是全赖于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他的父亲把小卡尔长 到14岁以前的教育写成了这本书,这本书中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学的心 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卡尔威特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这本书在问世了三个世纪后,依然值得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我自己也正尝试按照老卡尔的教育理念去教育我的女儿,虽然现在还没有真正体会到 书中教育的成果,但有些内容确实讲得十分有理。 书中的第九章《什么样的教育才不会损害孩子》让我感触最深,一直以来怎样教育孩 子和教育学生,让我很困惑。我们固然很爱我们的学生和孩子,但也不能因为爱就放纵他们,也不能以严格为借口就过于苛刻的对待他们,这个度很难把握。书中的这个章节写了 老卡尔在如何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尺度的把握。老卡尔的严格完全取决于道理。 他说:“纵容只会使一个很好的孩子变成一块不可雕琢的朽木。”他将儿子在花园舞剑时 不小心将一束花砍倒后如何处理这件事,而他又是如何引导的过程在书中写得详详细细。 老卡尔的做法让每一位读者钦佩。如今,很多父母,老师把对孩子的严格教育理解为专制,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变成暴君,把孩子变成唯命是从的懦夫。他们以为孩子不听话就应该以 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做法的后果不但不能让孩子正确的认识自己,反而使孩子对父母、老师甚至对于所有人产生怨恨,使性格与人格产生扭曲。 边读这本书边对照自己教育学生的过程和方法,感受颇深。夏曦尊说:教育不是没有 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 没有教育。我觉得教育学生,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应给像老卡尔教育孩子那样,怀有一颗感 恩的心给孩子最博大的爱,用智慧和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对爱的教育读后感

教师对爱的教育读后感 导读:教师对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一 《爱的教育》是本日记体小说,记载了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生活。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他们只是普通的孩子,但是他们在用爱感受着生命里的点点滴滴。 整篇小说的主旨就是爱这个字,书里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尽管里面的爱都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但却都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与其他小说不同的是,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 作为一个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家长,这本简单的小说让我明白,我们要用爱,点燃孩子心中的灯,加强对孩子的爱心教育。一味地责骂和批评是没有用的,对于孩子,要用该教育,用心感受孩子们的想法,才能真正点亮孩子的明天。让管教在创意里轻松化,只有真正对孩子们付出关心、爱心与真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真诚回报;也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孩子,了解孩子。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对于学生们而言,一华考|zk168个单纯的老师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好的老师不能仅仅上课,或者做思想教育,而要真正懂得学生们的心理,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理解他们的喜好和行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起的是引导作用,而不是填鸭式灌输。

教师应该的重视学生存在,以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智。我们应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把中国传统美德传授给学生。并且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多鼓励、赞美学生,培养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是学生快乐成长。了解学生的感受,观察学生的反应,聆听学生的心得。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育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会用“爱”来感化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提工服务,在生活中做学生的朋友,而不能训斥学生,不要过分地执着于“立竿见影”,注意学生的人格培养,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爱的教育》虽然只是一本小说,但是其中我们所能感悟到的东西却实在不少,而作为一个老师,我能感悟到的,是怎样把每个孩子,教育成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人。 教师对爱的教育读后感篇二 《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们学校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读了,受学生的影响,我也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作者,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在这本书中,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他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美好的精神,在作者眼中通过一些小故事表现得亲切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这些日记形式的.

高中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教师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教师读书笔记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中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中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还是学生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中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中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中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

时《中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中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中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中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中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中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

音乐教师读书演讲稿

篇一:小学音乐教师演讲稿 有这么一群人 在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有时引人注目,意气风发,更多时候,他们很不起眼,甚至少有人问津。他们的名字,叫做音乐教师。是的,音乐教师,我们骄傲的名字!我们是音乐的使者,我们是艺术的火种,我们是向学生传播美好音乐,为学生打开艺术之门的引路人。曾几何时,我们所任教的是“副科”,是语数外老师争相挪用的“唐僧肉”,是“技能科”。是啊,音乐学科的确有一定的技能性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它的人文性啊。因此,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着力注重对学生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在训练学生音乐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注意把音乐放置在文化脉络中来介绍,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不仅注重宏扬中华民优秀音乐文化,而且把世界各地区、各国家的民族音乐作为重要内容引入课堂,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文化视野。 我深知“如果一个教师停止了学习,他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课堂下的我如饥似渴,广泛涉猎,文学、美术、曲艺、影视,竭尽所能,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体会音乐在文化整体中的位置和特点。 新课标提出音乐教学应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因此,如何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思考如何使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从而获得素质的提高,智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和谐发展。课上,我以大师为友,追寻前辈,立在巨人的肩膀上争取看得更远;课后,我面对现实,寻找差距,深刻反思,立足实际,不断以今日之我丰富昨日之我。精选素材、抓住要素、感悟主题,努力让音乐课堂蕴涵“音乐味”,体现“音乐味”,升华“音乐味”。 我们付出过汗水,流淌过泪水,也收获过鲜花和掌声;为了课堂教学,我们经历过迷惑和彷徨,承受过苦闷和焦虑,也体验过顺达和惬意。面对孩子,请弯下腰吧,体会他们的感受,聆听他们的声音,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才是我们的音乐课堂,一个充满快乐但是又会有收获的“音乐天堂”。篇二:教师读书汇报会演讲稿 教师读书汇报会演讲稿 陈晓凤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因为它充满了精气神,这种东西依附在服饰上,会使服饰带有生气;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中,会把所有的人的心紧紧抓住;这种东西贯穿于《新建议》中,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 “教师要学会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权威,敬畏生命。“敬畏真理”这是毫无疑问的,课堂上,当教师在知识传授时出现错误,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确定的问题,可以和学生一起探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权威”就是对那些有德之人,有广博知识的人,有才华的人,把他们当成是我们队伍中较为优秀的普通一员,既学习他们的长处,也宽容他们的不足。“敬畏生命”这使我联想到“尊重”两个字,每一个学生都值得我们尊重,尊重他们的思想,尊重他们的人格,并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孩”来糊弄。 要精心设计教学,凸现知识的乐趣。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听,不照本宣读,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爱上“语文”,爱上“数学”。 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

教师读书笔记20篇

教师读书笔记20篇 《儿童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我利用假期的时间细细品读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从中受益非浅,或多或少给我一点点启发,它让我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我的小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建构了理论基础。 本书主要介绍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地位不断的强化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儿童是人生起点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命力的时期,也是人类个体心理发生发展、撒播智慧种子的播种季节。本书不仅让读者对儿童发展心理学有了比较直观的基本认识,同时也为下两篇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作了铺垫。例如: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社会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承担“学生”的责任,核心活动由“游戏”变为“学习”。学习环境和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生活上的不习惯,儿童发展年龄阶段任务的不同,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心理上的不适应。一年级学生虽然对学习充满好奇,但持久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学前教育的差异,会给学生带来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差异。学生对师长的依赖性特别强。伙伴间交往以“玩”为主题,在接触群体规范,学生经常会出现“违规”和“告状”现象。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要求明显增强,各方面能力发展较快。学科学习的难度和强度的增大,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作业拖拉,成绩退步。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科偏爱的形成,也促进了其个性和爱好的逐步显现。三年级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增强。 心理健康干预指在确诊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及行为进行矫正的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方法。。如果能细心观察,并提前发现一些普遍性、可能导致学生们心理问题发生的事,我们完全可以对此进行集体的预防性干预。心理健康教育越早越好,别等问题严重了才想办法。例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广播站”,每周三对全校进行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开展了主题教育“我是最棒的”,挖掘学生“分数”以外的能力,使其重拾信心。学校又开展主题教育“调整心态迎接考试”对学生考前心态调整进行干预指导。指导学生正确对待E时代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的心理 健康隐患,开展了集体指导讲座“沉溺网络的危害”,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进行学习交流等,而不是沉溺于网络游戏虚度年华,指导家长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与教养方式。这些不同的主题教育都是根据学生不同时段可能发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意识的集体预防性干预途径,这些特定的集体干预内容,可以在不同时段疏导学生的心理,防范于未然,则能大大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 《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大家参考。 爱的教育教师读书心得一:《爱的教育》是以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恩里科的眼光来看待事物,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校内、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了一个个很小的故事。 这些小故事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 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真情。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 比如,在《我弟弟的女老师》里,我看到了一个爱学生的女老师,同时也看到了一个被学生和家长爱的女老师。 看了这位女教师平日的种种事迹,我深深的佩服她。 同时,在她的身上我也看见了我身边很多这样的“弟弟的女老师”们的身影。

他们在学生生病后主动去家中探望;在学校不辞辛劳的教育不懂事的学生,可能还会因为教育学生被家长误会。等等这些,我们的老师都在身体力行的做着,却少有怨言。如果说教师是伟大的,不如说爱是伟大的。 那什么是爱呢?引用《小王子》中的一句话: “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我想爱就是这样一口水井,在沙漠中行走,而能够拥有它,不仅仅是自己,也是他人的幸运和的勇气。水井,能为我们的前行提供永远的安全和保障,更是成就我们的生命不可或缺的源头。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作为一名老师,我们的爱则爱在平凡中,爱在点滴之处。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爱要全面、公平,要像阳光雨露,浇灌花朵禾苗。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学生们去户外参加野营活动,路过一片果园的时候,走在前面一位调皮的孩子,趁老师没

如果我当老师读书笔记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假如我当老师》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本书没有华丽的封面和插图,但是它的内容足以给我许多宝贵的教育启示和建议。 乍一看到这个书名时,我还以为叶圣陶从未当过老师,于是就想:一个从未做过教师的人又怎能在教学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里面的内容充其量也就是一切冠冕堂皇的大话、套话。但是由于在很多教育杂志上都见到过叶圣陶这个名字,所以还是忍不住拿起书翻看起来。这一看我才知道,叶圣陶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更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 他在本书中从七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对于人类的巨大影响以及作为一位教师应该从哪些具体的方面进行教育。 前面两个方面分别是学校教育应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和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两点虽然是独立的两点,但其实是相通的。因为良好的习惯能够使人一辈子受用。在这里,叶老先生主要强调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好的行为,如果只表演一两回,而不能终身以之,那是扮戏;无论怎样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上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是语言的游戏;都必须化为习惯,才可以一辈子受用。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自己过去的教育漏洞。为什么我花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结果还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令人满意?答案就在这里。我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所传授的知识也只是在口头上进行强调。有时虽然说要检查但总不能坚持下来,以致于学生也产生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不管完成的怎么样老师都不会真正地较真。长此以往,我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出现了断层和没有尖子生的情况。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已经太晚了,再想把他们的不良学习习惯改正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考试就在眼前。所以在这个假期期间,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新学期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本书里我也找到了答案: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物入手。叶老先生举了一个最通俗的教学生关门窗的例子。让学生学会轻轻地关上门窗,而不是砰的一声去惊扰别人。这个小事的教育不仅要反复更要坚持,直到他们随时随地开关门窗时总是轻轻的,这样才能算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生活中原本没有小事,正是因为我们轻视了它,它才成为了所谓的小事。之前每次都有学生作业不交或是在听写时抄袭,而同组的其他同事都说:你何必那么较真,哪个班没有这样的学生,有的学生你就是把他的作业收上来了也都是抄的,有什么意义呢?一次次过去了,我也逐渐接受了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心想反正就那么几个学生也影响不了什么。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交作业或迟交作业,甚至一些成绩好的同学在听写时也开始交头接耳。我越发感到情况不妙,当我再采取措施时,基本上很难再使学生产生飞跃式的进步了。所以,在本学期开学之初,教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成为我工作的重心,事事无小事,只有在小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有可能在大的方面有所突破。 接下来两点分别是教是为了不教和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这两点是以上两点的再续,也是相辅相成的。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从中尝到了甜头,自然而然就会自觉地把这种好习惯继续下去。相反,如果学生一直都未能养成良好的习惯,他的行为只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也许是好的,也许是有危害性的。所以,受教育者就像是一粒种子,他究竟能长成参天大树还是永远没有破土而出的机会只有播种的人才能知道。种子只有被人用科学的方法播种到地里才能生根发芽,不断壮大。如果永远被忽略那他的命运将会是充满遗憾。所以,在教育者的眼里,所有的受教育这都应该是饱满的,充满生机的种子,只有我们用心去播种,他们才有可能还给我们一片荫凉。而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歧视或忽视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