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修订版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5、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 其中髋关节持续被动运 动:术后第2天可开始使 用,每日2次,每次0.5-1 小时。 也可用CPM机活动:术后 第1天0-45° 开始,每 天增加5-10°
6、患侧踝部、足趾及健侧的主动活动。
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 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 次/组,每日2~3组。
康复目标:康复治疗重点为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肿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染,防止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进行等长肌力及活动度训 练,以免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以静力被动训 练为主。
1、术后第1-2天 卧床:制动。
2、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 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
一)术前康复治疗:
1、增加患肢及其他肢体肌力的训练。 2、教患者学会深呼吸及咳嗽,预防卧床引起 肺部感染。 3、教患者术后应用的训练方法:床上体位转移 活动。 4、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手 杖,能够相对缩短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 5、心理疏导。
二)术后康复治疗:
(1)急性期(1-2周)
6、步态训练
适当减重情况下,辅助器具四点-三点-两 点步态训练过渡。
(3)恢复期(8-12周)
康复目标:康复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髋周肌肉力 量及关节稳定性,尽量恢复关节功能,日常生 活自理,逐步恢复运动。
1、部分负重行走训练(双腋拐→肘拐→ 手杖)具体训练强度视站立训练情况。
2、股四头肌、腘绳肌渐进性肌力训练
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 高患肢来改善。
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 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
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它能够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改善关节疼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髋关节骨折术后的
康复训练包括以下几类:
一、运动训练
对于运动训练,应该采取步行、抬腿等安全运动,尽可能增加活动量,让肌肉松弛,
改善肌肉功能,防止关节疼痛发作。
如果病人在运动训练时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
以免发生意外。
二、力量训练
病患术后需要缓慢逐步地进行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如果病
人力量不足以完成运动,应立即停止训练,避免将负担放在关节上。
三、柔韧训练
柔韧训练是减少病患关节活动度不稳定性、提高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强化腰部肌肉。
因此,康复训练中应该包括弹力带、拉力带、哑铃等器械来强化腰部肌肉,以及瑜伽、拉
绳等活动以增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关节的疼痛。
反复训练并不能马上改善髋关节骨折术后的活动功能,但它却是实现目标的基础,从
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快地康复。
因此,应正确安排训练量,避免过度劳累,不
断地完善自身训练技能,以争取最佳的恢复结局。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髋关节炎的非常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然而,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平稳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术后的康复训练原则有:
第一、保护髋关节置换物,防止加速损伤。
训练中要注意运动正确性,采取舒适的交替性运动。
各个动作只要不造成疼痛或者紧张性拘束,都可以参与运动。
第二、改善小腿肌肉功能,减少小腿疼痛感。
术后应该进行下肢活动,促进小腿肌肉协调功能和肌肉力量增强。
奔跑、仰卧起坐等动作可以尽快恢复小腿肌肉的功能。
第三、恢复正常步态,减少跛行和外旋现象。
步态上的特殊问题会影响协调步态的质量,而正确的步态质量又是平稳术后康复的基本要求。
可以采用腿部活动、走路机、跑步机为方式进行术后的正常步态的恢复训练。
第四、用避免长时间静脉通道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膝关节限制,达到术后灵活度的恢复。
练习用缓慢、平稳地负重火锅爬、交替弯曲以及膝关节部位的旋转等方法,达到健康有效地康复,帮助加快恢复术后的运动能力。
上述就是术后康复训练的简要介绍,通过跟随术后康复的训练原则,及时地恢复伤口,合理地恢复身体功能,能有效地改善和提高病情,助力快速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亲爱的患者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师。
您已经在我院成功完成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术后的康复锻炼,只有良好的康复锻炼才能使您彻底恢复髋关节功能,更好的适应正常的生活。
现在我将向您介绍一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计划及注意事项,请您务必牢记并严格执行。
手术当天: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详见卧姿部分图示):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
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开始进行大腿、小腿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1天:早上拔除血浆引流管和尿管,用助行器指导病人下床行走(详见下床及行走部分图示)。
术后第2~3天:病人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屈伸和大腿肌肉收缩训练(详见功能锻炼部分图示)。
术后第4~14天:病人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
出院后继续服用抗凝药物至术后35天(2009骨科大手术后抗凝指南)。
术后第2~3周:除以上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
术后第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包括如何如厕、穿脱鞋、坐车(仅限公交车、面包车)、上下楼梯(上楼梯先行健侧,下楼梯先行患侧),争取6周左右弃拐行走,为病人回归正常生活作好准备。
术后4个月后可开车,但须尽量后仰,性行为应主动避免引起脱位动作。
如果出现发热、髋关节疼痛、或全身其他部位出现感染请及时就诊。
卧姿❖平卧,两下肢分开或放三角垫。
髋、膝关节可微屈位(膝下垫枕头),足尖向上,双下肢外展位。
❖坐起,但不宜超过90°,但不宜超过90度。
❖手术后2周内,以平卧为主,适当允许向健侧侧卧,但双下肢之间应放置高枕,保持两腿分开,患肢外展位。
之后逐步可以向患侧卧位。
图1 卧姿图2坐位图3 健侧卧位两肢体间应夹枕头下床及行走1.由床的患腿侧下床。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然而,手术后康复过程对患者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阶段,良好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恢复并提高手术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帮助大家顺利度过康复期。
术后早期(0-6周)1、术后第一周:1、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2、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腿部肌肉收缩练习。
3、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进行少量步行活动,避免过度活动。
2、术后第二周:1、逐渐增加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肌肉力量。
2、尝试进行坐姿到站立的转换,开始站立训练。
3、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步态训练,逐渐增加行走距离。
3、术后第三周:1、继续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抬腿、侧抬腿等。
2、开始进行上下楼梯的训练,注意安全。
3、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减少辅助器具的使用。
术后中期(7-12周)1、术后第四周:1、主动进行各方向的活动,如弯腰、旋转等,避免剧烈运动。
2、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如洗澡、穿衣等。
2、术后第五周:1、增加肌肉力量训练,如抗阻训练。
2、根据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3、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负重。
术后晚期(13周以后)1、术后第六周:1、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3、继续保持关节活动和肌肉力量训练。
2、术后第七周:1、评估恢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2、在医生建议下,逐渐减少药物使用。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负重。
康复建议:1、术后休息时间和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
2、遵循合理的锻炼计划,逐渐增加运动量,避免过度活动。
3、注意保持身体的水分和营养,合理饮食。
4、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康复过程,避免焦虑和压力。
5、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总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

骨科健康教育资料目录一、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二、骨质疏松须知三、截瘫患者须知晓四、正确的拐杖使用方法五、膝关节置换术健康教育六、上石膏患者自我照顾注意事项七、肩关节术后功能锻炼八、深静脉血栓知识九、什么是磁共振扫描检查十、骨科手术后注意事项十一、脊柱手术照护十二、颅骨牵引简介十三、浅谈泌尿道感染十四、压疮的预防制定日期2014-02-25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康复指南全髋置换手术后绝对禁止动作1、手术后早期禁止“跷二郎腿”,更不要在跷二郎腿的同时施压。
2、禁止坐低矮凳(20cm左右),禁止蹲便3、禁止直腿从高处跳落4、禁止做腿部剧烈运动5、禁止走不平的地面,避免摔倒6、禁止在卧位或者行走时向外旋转您的髋关节7、睡觉或侧卧位时,尽量不要采用患侧(手术侧)卧位手术后72小时内注意事项1、伤口处放置引流管,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24-72小时后拔除2、早期应尽量平卧,手术一侧腿向外打开30°,膝关节前面和足尖保持向上3、双腿内置入三角枕4、避免向手术侧翻身,可以侧卧后,睡觉时最好在两腿之间放置一个枕头。
5、抬高手术一侧腿,主动屈曲伸踝关节6、72小时内疼痛将较剧烈,术后早期疼痛多应手术创伤所致,适当服用镇静止痛药或采用病人自控镇痛泵,减少疼痛刺激,以保证病人较好地休息7、术后一般使用抗生素需根据个人情况而定8、全身静脉麻醉的病人术后常规化雾化吸入,鼓励排痰防止肺部感染9、多饮水,多吃粗粮和多维生素类食物防止便秘10、可以使用冷敷以缓解手术切口疼痛手术后第1-3天康复治疗开始进行功能康复训练。
此期康复训练以恢复肌肉力量和促进下肢血液流动为目的,防止血栓形成。
但暂不活动髋关节1、在手术切口周围进行经皮神经电刺激以缓解疼痛2、患者自主屈伸踝关节训练:手术后立即开始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再向远伸使脚面绷直。
每隔5-10分钟就可以联系数次;手术后立即开始直到您完全康复3、患者自主转动踝关节训练:由内向外转动您的踝关节:每天3-4次,每次重复5遍4、建议在每次康复训练结束后使用冷敷。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

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哎呀,老铁,你可真是够幸运的,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会得这个病,不过好在有一位神奇的医生,他帮我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让我重新站起来啦!不过呢,这手术可不是做完就完事了,咱们还得进行康复训练,才能让自己的身体恢复得更好。
今天我就来给你讲讲我术后的康复训练经历,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咱们得了解一下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把咱原来的髋关节拆掉,然后换上一个人工髋关节。
这样一来,咱的腿就能正常走路了,而且还能做很多以前做不了的运动。
当然了,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咱们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才能让身体适应新的关节。
康复训练的第一阶段,就是叫做功能锻炼。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咱们的身体逐渐适应新的关节,能够正常地走路和做一些简单的运动。
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腿还是有些僵硬,走路也不太稳。
但是慢慢地,我就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腿变得越来越灵活了。
有一天,我居然能连续走了好几个小时,这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下来,就是康复训练的第二阶段,叫做力量训练。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逐渐增强肌肉力量,以便更好地支撑新的关节。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力量训练有点儿吃力,有时候连站都站不稳。
但是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于是我就每天都坚持练习,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力量确实有所提高,而且腿部的肌肉也变得更加紧实了。
就是康复训练的第三阶段,叫做柔韧性训练。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让我们的身体逐渐恢复到最佳的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各种运动。
开始的时候,我觉得柔韧性训练有点儿难度,有时候连瑜伽都做不好。
但是我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柔软。
于是我就每天都坚持练习,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的柔韧性确实有所提高,而且身体也变得更加协调了。
总的来说,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就像那句话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全髋置换术后功能训练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训练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在我国逐渐普及,术后康复训练也引起足够重视,其方法也日渐完善。
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防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减少住院间。
一般将康复训练计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肌力训练,主要是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护士帮助患者实施规定的锻炼项目,包括: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②踝关节主动背屈背伸运动。
③主动臀收缩运动。
④被动髌骨推移运动。
此阶段训练持续3~5天。
第2阶段(关节活动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训练,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运动时由被动向主动过渡,包括: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抬高在3O度以内。
②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由护士帮助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小于9O度。
③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
④卧位到半卧位运动.摇高床头小于9O度。
此阶段持续4~5天。
第3阶段负重行走训练).实施康复训练7~1O天后即开始,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包括:①侧卧位外展运动,运动时双腿间夹1个枕头,禁止内收,内旋。
②卧位到坐位运动,利用健腿和双手的力量将患腿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
③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拄拐站立,患肢不负重。
④站位到行走训练,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时即可负重或部分负重练习,非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应许少量负重,从脚尖点地一部分负重一完全负重。
此阶段持续2周。
第4阶段(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阶段),为开始锻炼4周后,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包括:①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②借助辅助设备完成日常的穿裤,穿鞋等动作,直至功能康复。
为提高手术疗效,国外发达国家在术后对THA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得手术的最终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了更高水平。
总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4个方面,其中肌力训练是该手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但每个环节开始训练时间各不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术后8-14天的康复程序
目的:主动屈髋超过90°,助行器辅助下可 部分负重行走
1.床上练习
作髋关节半屈位的主动或主动抗阻力屈髋练习。 吊带辅助练习:通过床架上的滑轮装置,依靠绳
最好使用单手杖,可减少患侧关节的磨损。
2、避免重体力活动以及参加需要髋关节大 围剧烈活动的运动项目,以减少发生关节 脱位、骨折、假体松动。
3、避免在不平滑不平整路面行走。 4、6个月内避免做内收内旋外旋和屈髋大于90°的
动作。
让学生摆出来、画出来、做出来
一.住院期间康复
(一) 术后1-3天的康复程序
目的:消除水肿,防止深静脉血栓和关节 脱位
1. 术后患者双膝之间夹三角垫捆绑好,使 髋关节外展10-20度,患肢也可穿防外旋的 矫形鞋。
2. 拔除引流管后经X片示假体位置无变化,
可开始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活动(CPM
机)向主动辅助活动,到完全主动活动过渡。
初次活动范围是30-45°,每次45min, 2次/天 每日增加10-15°,一周内达到90° 训练时候患者应保持肌肉放松,可随机器屈伸用力,不可逆向抵抗。
3.鼓励患者踝关节主动。
(二)术后4-7天的康复程序
目的:恢复肌力,增加髋关节活动度 1.髋关节的主动屈伸练习(屈膝使脚跟滑
索和大腿吊带的向上牵引力量,同时作主动辅助 屈髋练习、髋关节外展、内收练习。 患者可以自助髋、膝关节屈伸
2.坐位练习
坐的时间不宜长,避免引起髋关节水肿, 每天4-6次,每次20分钟。
坐下之前做好准备,有靠背和扶手的椅子, 加坐垫。
屈髋不能超过90度,保持膝关节等于或低 于髋关节,要坐较高的椅子.
先用习步架辅助行走,待重心稳定, 先将步行器摆在身体前20厘米处, 先迈出患侧的腿,再将健侧腿跟上。
6、如何上下楼梯
上楼梯时先将健肢迈上台阶,再将患侧肢体迈上台阶 下楼梯时先将双拐移到下一台阶,再将患侧肢体迈下台阶, 最后将健肢迈下台阶
二.出院后的康复
1、使用拐杖至无疼痛及跛形时,方可弃拐,
3.如何下地
将患侧腿移到床下,防止手术髋外旋
将步行器放在手术侧的腿旁,向床边移动身体
健腿顺势移到床下,将身体转正,扶步行器站立
4、如何站立练习
后伸患侧下肢,抬头挺胸,作拉伸髋关节和 屈髋肌群 外展患侧下肢,拉伸髋关节内收外展肌
屈髋练习,抬高患肢,放在矮凳子上,上身用力前倾
5、如何用步行器迈步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