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

合集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也可以用抬高患腿、气 压治疗、向心按摩等。
5、关节活动范围练习 : 其中髋关节持续被动运 动:术后第2天可开始使 用,每日2次,每次0.5-1 小时。 也可用CPM机活动:术后 第1天0-45° 开始,每 天增加5-10°
6、患侧踝部、足趾及健侧的主动活动。
踝关节背屈: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 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秒,重复20 次/组,每日2~3组。
康复目标:康复治疗重点为减轻手术后的疼痛、 肿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染,防止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进行等长肌力及活动度训 练,以免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以静力被动训 练为主。
1、术后第1-2天 卧床:制动。
2、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 以防髋内收内旋。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
一)术前康复治疗:
1、增加患肢及其他肢体肌力的训练。 2、教患者学会深呼吸及咳嗽,预防卧床引起 肺部感染。 3、教患者术后应用的训练方法:床上体位转移 活动。 4、指导患者如何使用必要的辅助器具,如手 杖,能够相对缩短术后康复训练的时间。 5、心理疏导。
二)术后康复治疗:
(1)急性期(1-2周)
6、步态训练
适当减重情况下,辅助器具四点-三点-两 点步态训练过渡。
(3)恢复期(8-12周)
康复目标:康复重点为进一步加强髋周肌肉力 量及关节稳定性,尽量恢复关节功能,日常生 活自理,逐步恢复运动。
1、部分负重行走训练(双腋拐→肘拐→ 手杖)具体训练强度视站立训练情况。
2、股四头肌、腘绳肌渐进性肌力训练
术后第一个月内坐的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导致髋关节水肿,亦可用冷敷及抬 高患肢来改善。
保持膝关节低于或等于髋部,不宜坐过 低的椅子、沙发,不要交叉腿和踝。

全髋置换术健康宣教

全髋置换术健康宣教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一、健康宣教1.功能锻炼主要以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步态训练为主,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术后1~2天,主要以患肢肌肉的静力收缩运动和远端关节的活动为主。

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包括:1)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运动患者仰卧位,最大限度地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活动,每个动作保持10秒后,再放松。

2)股四头肌、腘绳肌训练患者仰卧位,患肢外展30°保持中立位,膝下可垫以软枕,主动下压膝关节,足跟尽量向前,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10秒,然后放松。

3)臀肌收缩运动患者平卧位伸直腿,上肢舒适地放在身体的两侧,收缩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

以上每组动作持续做10~15min/次,2~3次/d。

(2)第二阶段术后3~5天,主要以患肢肌肉力量和髋、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目的是增强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患肢在不负重或部分负重的情况下借助步行器开始行走。

包括:1)直腿抬高运动患者平卧位,患肢伸直向上抬起,要求足跟离开床面20cm以上,在空中能滞留5~10分钟,以患者不感到疲劳为宜。

2)屈髋、屈膝运动患者平卧位,移去膝下软枕,医护人员一手托在患者膝下,一手托住足跟,在不引起患者疼痛的情况下行屈髋、屈膝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活动量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到主动屈髋、屈膝锻炼,但屈髋不能>90°。

3)髋关节伸直练习,患者平卧位,屈曲健侧髋、膝关节,做患肢髋关节主动伸直动作,充分伸展屈髋肌及关节囊前部。

4)髋部外展练习仰卧位,使患肢向外滑向床沿,然后慢慢恢复原位。

以上动作10~20次/组,2组/d为宜。

(3)第三阶段术后6天~3个月,在锻炼髋关节活动度和加强股四头肌力量训练的同时做好下床和步态的训练。

目的是增加患者身体的平衡性和肢体的协调性,防止意外的发生。

1)从卧位到坐位的训练嘱患者双手拉住床上拉手或用力在床上撑起,屈健肢伸患肢,移动身体至健侧床沿,护士在健侧协助,拖住患肢移至床边让小腿自然下垂。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亲爱的患者您好!我是您的主治医师。

您已经在我院成功完成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术后的康复锻炼,只有良好的康复锻炼才能使您彻底恢复髋关节功能,更好的适应正常的生活。

现在我将向您介绍一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计划及注意事项,请您务必牢记并严格执行。

手术当天:应维持患肢的特殊体位(详见卧姿部分图示):仰卧位双膝间垫枕、双膝及足尖向上,以防髋内收内旋。

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应尽早采用半坐位;开始进行大腿、小腿肌肉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第1天:早上拔除血浆引流管和尿管,用助行器指导病人下床行走(详见下床及行走部分图示)。

术后第2~3天:病人应多活动,同时加强踝关节屈伸和大腿肌肉收缩训练(详见功能锻炼部分图示)。

术后第4~14天:病人重点放在肌力锻炼和增加关节活动,出院时髋关节屈曲达70°~90°,外展15°,外旋10°。

出院后继续服用抗凝药物至术后35天(2009骨科大手术后抗凝指南)。

术后第2~3周:除以上训练外,加强屈髋、外展、外旋运动,训练方法一定要正确,防止关节脱位。

术后第4周~3个月:应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包括如何如厕、穿脱鞋、坐车(仅限公交车、面包车)、上下楼梯(上楼梯先行健侧,下楼梯先行患侧),争取6周左右弃拐行走,为病人回归正常生活作好准备。

术后4个月后可开车,但须尽量后仰,性行为应主动避免引起脱位动作。

如果出现发热、髋关节疼痛、或全身其他部位出现感染请及时就诊。

卧姿❖平卧,两下肢分开或放三角垫。

髋、膝关节可微屈位(膝下垫枕头),足尖向上,双下肢外展位。

❖坐起,但不宜超过90°,但不宜超过90度。

❖手术后2周内,以平卧为主,适当允许向健侧侧卧,但双下肢之间应放置高枕,保持两腿分开,患肢外展位。

之后逐步可以向患侧卧位。

图1 卧姿图2坐位图3 健侧卧位两肢体间应夹枕头下床及行走1.由床的患腿侧下床。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术后第一天:1.保持休息和伤口干燥。

避免扩大或张开伤口。

2.推荐做一些深蹲和脚踝活动以避免血液循环不畅或深静脉血栓形成。

3.无需使用助行工具或拐杖。

有需要时,使用助行工具也需要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术后第二天至第五天:1.巩固康复冠军理念,积极参与康复锻炼。

2.进行下肢的活动锻炼,如腿伸直,屈腿和转腿。

3.开始进行短距离的步行练习,并逐步增加路程。

根据个人的情况,可以使用拐杖来辅助行走。

4.床上直腿抬高练习:仰卧于床上,将手从床边向两侧张开,用力压床,保持腿部伸直,并尽量将腿抬高10-15厘米,在此姿势下保持10秒钟后放松,重复10次。

术后第六天至十四天:1.继续进行活动锻炼,包括腿部伸直,屈腿和转腿等。

可将拐杖用作支撑,以增加稳定性。

2.增加步行的距离和时间。

逐步增加步行的强度和速度。

鼓励在平整的地面上行走,避免走在不平坦或滑溜的地面上。

3.进行全髋关节的伸展和运动练习,如抬腿、踝关节伸展。

4.可进行一些强化肌肉的练习,以增加腿部力量。

如坐位练习抬腿,坐起立练习等。

术后第十五天至一个月:1.继续进行之前的锻炼,逐渐增加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爬楼梯锻炼,但要注意安全。

2.尝试下蹲姿势,逐渐增加深度。

如需要,可使用椅子作为支撑。

3.增加每天的步行距离和时间。

可以外出进行户外散步,但避免长时间的站立或坐下。

4.增加肌肉强化练习,如借助传送带或杠铃进行腿部肌肉的锻炼。

术后一个月后:1.继续进行之前的锻炼,持续巩固恢复效果。

2.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如增加深蹲的深度,加大负荷等。

3.尝试些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如上下楼梯、下蹲等,但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关节。

4.定期检查手术区域,确保伤口康复良好。

全髋置换术后功能训练

全髋置换术后功能训练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康复训练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在我国逐渐普及,术后康复训练也引起足够重视,其方法也日渐完善。

进行康复训练可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防止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减少住院间。

一般将康复训练计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肌力训练,主要是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护士帮助患者实施规定的锻炼项目,包括: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

②踝关节主动背屈背伸运动。

③主动臀收缩运动。

④被动髌骨推移运动。

此阶段训练持续3~5天。

第2阶段(关节活动训练),在进行上述训练的同时增加关节活动训练,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运动时由被动向主动过渡,包括:①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抬高在3O度以内。

②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由护士帮助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屈髋小于9O度。

③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

④卧位到半卧位运动.摇高床头小于9O度。

此阶段持续4~5天。

第3阶段负重行走训练).实施康复训练7~1O天后即开始,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锻炼,包括:①侧卧位外展运动,运动时双腿间夹1个枕头,禁止内收,内旋。

②卧位到坐位运动,利用健腿和双手的力量将患腿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

③坐位到站位点地训练,拄拐站立,患肢不负重。

④站位到行走训练,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时即可负重或部分负重练习,非骨水泥假体固定型患者下床应许少量负重,从脚尖点地一部分负重一完全负重。

此阶段持续2周。

第4阶段(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阶段),为开始锻炼4周后,患者进行主动锻炼,包括:①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训练,上下楼梯训练。

②借助辅助设备完成日常的穿裤,穿鞋等动作,直至功能康复。

为提高手术疗效,国外发达国家在术后对THA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使得手术的最终效果,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达到了更高水平。

总结康复训练方法,主要体现在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负重与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4个方面,其中肌力训练是该手术后康复最重要的部分,但每个环节开始训练时间各不相同。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3 . 1 4 . 3 9 9 可 。注意抬 腿 时要慢 慢抬起 后 轻轻 放下 ,锻炼 1—2 ai r n后 再逐渐 延长时 间 , 一 般频率 3次 / mi n , 3—5 ai r n / 次, 6次 , d , 每次活 动时膝部微 痛或不 累 为宜 。
脱位。 3 . 2 。 3 下肢 负重 训 练 术后 负重训 练时 间根 据假体类 体 自身情况 而 不 同 。骨 水泥 型假 体 术 后 3~ 7天 开 始 负重训练 , 非 骨水泥 型假体一 般术后 3周开始部 分负重训 练 , 并 逐 渐增 加 负 重程 度 ,术 后 3个 月能平 步 无 坡行 ; 持 续 行 走 1 公里 无疼痛及 疲惫感 ; 可 完成穿鞋 ,系鞋带 等下蹲 动作 。 6个月达 到完全 负重 。 3 . 2 . 4 关节保护 术后 3 个 月 内患髋 屈 曲小 于 9 0 。 ,禁忌 侧身 睡觉 ,防止 关节 过度 内收 ,外旋 。术后 6个 月患肢 不过 度 内收 ,外 旋 , 不做 久 蹲 ,盘腿 ,患肢 叠架 健 腿 动作 ,避 免剧 烈 运 动和 体
2 . 2 常见并发症 的预 防
2 . 2 . 1 预防髋关节脱位 老 年人髋 关节 周 围组 织松驰 , 术后 如活 动不 当或体位 不 正 确 很 容 易造 成 髋关 节脱 位 , 患者 平 卧 时使 患 肢 处 于外 展 位 ,穿 “ 丁 ”字 鞋 ;翻身 进 一定 要 双 手托 起 患处 ,双 腿 间 垫 软 枕 ,使 患肢 保 持外 展 位避 免 内旋 和 盘腿 ; 术 后搬 运 患 肢 时应 派专人保 护髋关节 ,不得牵 拉肢体 。 2 . 2 . 2 预防感染 术 后患者抵 抗力 下降 、卧床时 间较 多 ,很 容易 出现切 口 感染 , 肺 部感染 和泌 尿系感 染 。应严 密监 测体 温变化 ,保 持 引流 管 通 畅 。注意 观 察引 流 液 的性 质 、量 和颜 色 ,引流 管 般 在术 后 4 8 7 2 h内拔 除 ,换 药时严 格无 菌操 作 ;教会 患 者掌 握 正确 的 排痰 方法 ,鼓 励 患者 有 效 咳嗽 及协 助 翻身 拍背 ,保 持病 室空气 新鲜 ,定 时消 毒 ; 保 持会 阴清 洁干燥 , 每 日饮 水 1 0 0 0 1 5 0 0 m l ,术 后 留置 尿管需做 好尿道 口的 护 理 。尽 早拔 除尿管 。 2 . 2 . 3 预 防下 肢 静 脉 血 栓 手 术 和创 伤本 身 可 引起 血 管 损伤 和 高凝 状 态 ,而 长期 卧 床 和下 肢 活动 减少 则 造成 血 流缓 慢 ,都是 引起 静脉 血栓 的 高危 因素 。要 注意 患 肢保 暖 ,避 免 在患 肢输 液 ; 并 向 患

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

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的功能锻炼指导

5 2一
T ODAY NURS J n , 0 2 No 6 E, u e 2 1 , .
人工全髋置换术 患者 的功能锻炼指导
邱 菊
摘要 总结 了3例人 工全髋 置换 术患者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 。 4 包括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 , 护士、 患者 、 家属 共同参与制订切 实可行 的康
23 _ 大 多 数 患者 3d 伤 口疼 痛缓 解 , 以鼓励 患者 早 期下 地 .83 . 后 可 站立 。 床方法 : 下 患肢 先 移 至 健 侧 床 边 , 侧 腿 先 离 床 脚 着 地 , 健 由 他 人 协 助 患侧 腿 离 床 , 地 , 凭 双 拐站 起 , 床 时 按 相 反顺 序 脚着 再 上 进 行 。 床 活 动 第 1 , 边 凭 双 拐 站立 5 1 i, 不 适 时健 侧 离 天 床 ~ 0 mn 无 和 拐杖 支撑 身体 重量 , 小 步 围 床 行走 ; 床 活 动 第 2 , 凭 双 迈 离 天 可 拐 在病 房 内行 走 ,逐 渐延 长 距 离 ,时间 逐渐 增 加 , 每 次不 超 3 但 O mn 上 、 午各 1 , 走 时患 肢始 终保 持 外 展3 。 右 , 不 负重 , i, 下 次 行 0左 并 护士 或 者 家属 在旁 边 守护 以防 意外 。 2 穴 位按 摩 . 4 足 三 里具 有 调 理脾 胃 、 中益气 、 补 通经 活 络 、 风 疏 化 湿 、 正祛 邪 之 功 能 , 扶 经常 按 摩 足三 里 , 使 胃肠 蠕动 有 力 而 规 可 律 , 能 提 高 多种 消 化 酶 的活 力 , 进 食 欲 , 助 消化 ; 并 增 帮 阴陵 泉 具
2 术前 指 导 21 心 理指 导 .
髋 (9 。 , < 0 )禁止 内收外旋 , 每次 1下 ,~ 次/。 0 34 d ⑥侧 卧位外展 , 翻身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康复训练
人工全髋置换术是一种复杂的髋关节置换手术,由于手术的复杂性,腿部的康复训练
非常重要,应尽快开始进行,以避免髋关节发生功能障碍。

人工全髋置换后的康复训练包
括腿部的弯曲,屈伸,下肢的肌肉锻炼,运动等内容。

首先,强化下肢肌肉是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重点,可以选择坐姿或卧姿进行。

在卧姿下,应该将膝盖弯曲90°和支撑物保持安全位置,然后慢慢地踩压沙袋,滚动圆筒,使用轮椅前后推拉,使腿部肌肉力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其次,髋关节的弯曲和伸展是康复训
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起初,应尝试在关节合理范围内手动伸展,并在医生或护理人员
的指导下伸展,慢慢增强关节灵活性。

此外,当髋关节灵活度恢复后,可以通过拉力气垫,闸距支撑及其他常见运动,进行腿部力量锻炼,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最后,步行是人工全髋置换后的重要康复训练,应在受护人员的指导下逐步增加步行
距离和步行时间,以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效果。

步行中应保证膝盖关节处于弯曲状态,使
膝盖关节收缩,以增加血液循环,减轻不适,防止膝关节延伸和水肿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怎样做功能锻炼?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重要吗?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早期锻炼对增加患者腿和踝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加速创口愈合并能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防止肌肉萎缩,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僵硬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患者没有特殊病史,如股骨颈、股骨干骨折等影响功能锻炼的情况下,一般功能锻炼应在术后第一天开始,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以不疲累为度。

双髋置换术后功能锻炼顺序同单髋置换相同,根据病人情况酌情锻炼,由一侧至双侧或两侧同时进行。

下面以单髋置换术后为例。

患者平躺在床上时,始终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术后初可用防旋架防止患肢旋转。

一.术后(1-3天)肌肉静力收缩运动和踝关节锻炼
1.股四头肌训练:仰卧位,膝下可垫一纸卷或者软的被子之类(以舒服为适宜),主动下压膝关节,保持大腿肌肉收缩状态约10秒,放松,重复操作。

(见图一)
2.踝关节背屈背伸运动:仰卧位主动最大限度屈伸踝关节及抗阻训练。

运动时,避免髋内、外旋。

(见图二)
3.臀收缩运动:仰卧伸腿位,上肢舒适地放于体侧,收缩臀部肌肉,双手用力撑,做抬臀动作并保持8-10秒,重复操作。

(见图三)
二.术后(4-5天)髋、膝关节活动锻炼
1.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抬高在30 °以内 ,保持时间由少逐渐开始逐渐增加,以患者无不适为宜。

(见图四)
2.仰卧位屈髋屈膝运动:护工或家属可一手托膝下,一手托足跟,在不引起异常疼痛的情况下屈髋。

(小于90 °)禁内收内旋。

(见图五)
3.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两腿间夹一软枕或较厚的被子,主动夹腿内收、外展,重复操作。

(见图六)
4.侧卧位外展:翻身时需医护人员或家属协作进行,一手托臀部,一手托膝部,将患肢与身体同时转为侧卧,并在两腿间垫上枕头,禁内收内旋。

(见图七)
三.术后( 6-28天)下地站立、行走锻炼
1.卧位到坐位:双手支撑坐起,屈健腿伸患腿,利用双手和健腿支撑力将患肢移至小腿能自然垂于床边(如果是双髋置换术的患者,则以臀部为中心转动,转动时双下肢应保持外展位),家属或护工从旁辅助。

(见图八)
2.坐位到站地训练:患者移至床边,健腿着地,患腿在前触地不负重,患侧上肢拄拐或助行器,利用健腿和双手的支撑力挺髋站立(护工或家属在旁观察,以免患者站立不稳摔倒)。

(见图九)
3.站地到行走训练:拄拐,健腿先向前迈进,患腿随后,拐杖随后或同时,患腿由不负重到部分负重,以小步伐开始,无不适时逐渐增加患腿的负重和加大步伐,过渡到完全负重。

四.术后( 28天后)
1.患者在扶助器下练习下蹲,扩大关节活动度。

2.上下楼梯训练
上楼:健腿先上患腿后上,拐杖随后或同时;
下楼:拐杖先下,患腿随后,健腿最后,以减少患髋负重屈曲。

3.12周后可进行简单活动,如散步、游泳、骑车等。

注意:术后6周内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坐沙发或矮椅;坐位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可做适髋关节负重较轻的运动,如散步、游泳、骑车等,禁止做跳跃、快跑、举重等大大增加髋关节负荷的运动,避免对新髋因过度压力而加速磨损。

总之,全髋置换术后的患者都应尽早做康复功能锻炼。

越早进行功能锻炼,髋关节功能恢复得就越快,术后的并发症也就越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