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的相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胖子和瘦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胖子和瘦子(俄)契诃夫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
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
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
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
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
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
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 ”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
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
“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 啊,天主!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 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
这个人,纳法尼亚①,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
“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他们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②,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
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叫厄菲阿尔忒斯③,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
哈哈…… 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 ”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你在哪儿当官? 做到几品官了?”“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我的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
[精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每课一练第二单元综合练习(3份)
![[精编]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每课一练第二单元综合练习(3份)](https://img.taocdn.com/s3/m/31a7778c5acfa1c7ab00ccd9.png)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5分一、基础知识。
(45分)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山冈(gǎng gāng)蘑菇(gū gu ) 几乎(jǐ jī ) 傍晚(bàn bàng)得救(de dé )辽阔(liǎo liáo) 瓜蔓(màn wàn)捕捉( pǔ bǔ) 兴奋(xìng xīng)可疑(yín yí)2.我会填。
(6分)(1)如果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蔗”,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画。
(2)写作文时,不会写“花bàn”的“bàn”,可以用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_,再查_______。
3.我是超级魔法师。
我会照样子变化。
例:照相--照相机洒水-( )、( )-( )例:奶牛--牛奶山上-( )、( )-( )4.乘着________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
啊,终于找到了——哪里需要献出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出现在哪里。
爸爸不作声,他________我的手,从路旁________柳树下,拾起一根____________的枝条,把它________了妹妹。
(6分)5.照样子,写句子。
(6分)(1)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一...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6.连线。
(4分)寻找反常舒适寒冷特别寻觅温暖难受安静特殊付出明白异常寂静糊涂索取7.给句子加上修饰语。
(2分)例:他看着天空。
他看着蓝蓝的天空。
弟弟上学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照样子,补充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预测题(三)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小升初语文预测题(三)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抗日工司台湾郊外B. 年轻港口情影敬意C. 强烈民族统治宽敞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A. 在“差别”、“鬼使神差”这两个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相同。
B. 我国四个直辖市如果按音序排列应为“北京—重庆—天津—上海”。
C. 在“低头折节”这个词语中,“折”的读音是“shé”。
D. 在古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没有整体认读音节。
3.下列成语中下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别出心裁:裁剪。
B. 技高一筹:计数的用具,多用竹子制成。
C. 弄巧成拙:(形)笨。
D. 全神贯注:(精神、力量)集中。
4.下列近义词有误的一组是()A. 立刻——马上B. 骤然——突然C. 鼓励——鼓舞D. 诚实——虚伪5.下面各组词中,完全能搭配的一组是_____。
A. 磨练——意志珍爱——粮食坚持——真理提高——效率B. 改进——方法改善——生活改正——缺点改变——面貌C. 发扬——传统精致——表演发生——冲突发展——生产D. 感情——深厚爱护——老人声音——低沉爱戴——儿童6.读下面的句子,停顿恰当的句子是()。
A.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B. 思援/弓缴/而/射之。
C. 使/弈秋/诲二人弈。
7.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鲁迅________是伟大的文学家,________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A. 虽然……但是……B. 因为……所以……C. 既……又……D. 尽管……还是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告诫我们()A. 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B. 在交往中要学会尊重与宽容,广泛交友。
C. 结交任何朋友都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9.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
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古人的这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像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道的关键在于自我调整。
《火车上的相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相遇邓迎雪①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
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②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
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③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
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④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
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⑤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
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
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⑥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
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⑦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
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⑧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⑨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
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
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⑩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⑪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
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
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⑫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
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爱因斯坦故事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故事阅读答案爱因斯坦故事阅读答案「篇一」爱因斯坦的故事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
突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在做什么。
立刻,他猛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
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
爱因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了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起笔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
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取得伟大成就以后,在世界上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他从来不图虚名,不爱金钱,生活一直很艰苦简朴。
有一年,比利时王后邀请他去访问,为了迎接他,比利时特别组织了一个欢迎委员会,准备到车站隆重热烈地迎接他。
火车到站以后,爱因斯坦避开欢迎的人群,拎着一只小皮箱,徒步向王宫走去。
欢迎的人们一直等到旅客走光,也没迎接到爱因斯坦,只好向王后报告情况。
“什么?你们没接到贵宾?”王后着急地问。
“我们在火车到站之前就等着,直到人走光了也没看见爱因斯坦。
”欢迎委员会的人说。
“你们马上分头去寻找贵宾,一定要把他接到王宫来。
”王后吩咐道。
于是,欢迎委员会的.人马上分散行动,到各处寻找。
最后,在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一位头发灰白蓬乱的老人——爱因斯坦,只得和他一起步行到王宫。
比利时王后奇怪地问他:“您为什么不乘我派去接您的车子呢?”“我觉得这样步行比乘车愉快得多。
”爱因斯坦微笑着回答。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不图虚名:熙熙攘攘: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考()启发()热烈()立即()3、本文写了爱因斯坦哪几件事?简要地写出来。
4、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介绍的爱因斯坦的特点吗?(不能超过25个字)答案:1、不追求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名声。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2、思索启迪(启示)热情立刻3、①爱因斯坦在换墙上的画时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由此想到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2023年】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2023年】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ɡ)妖娆.(ráo)嘶.哑(sī)坟墓.(mù)B.颓.然(tú)呢喃.(lán)摇曳.(yè)枉.然(wǎng)C.谪.守(dí)冠.冕(ɡuān)鲜妍.(yàn)莽莽.(mǎnɡ)D.红晕.(yūn)汀.兰(dīng)分.外(fèn)伛偻..(yǔ lǚ)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蓬蒿旁鹜引颈受戮一泻千里B.慰藉告罄相得益彰莫明其妙C.沧桑笙萧锋芒毕露一反既往D.馈赠陷阱通宵达旦再接再厉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我们诞生在中国》这个专题片拍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的。
..默化D.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格拉丹东雪山,全长6300公里。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共同努力,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B.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D.《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政府各类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A.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阅读(含答案) (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阅读训练一、1.阅读理解。
涂改液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学生文具。
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
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
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游离于空气中。
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织成分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
检测结果表明,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卤代烃和苯系物,并散发出刺鼻气味。
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
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现在使用的涂改液溶剂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1)“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
”这句采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2)说明文用词要准确。
第三段中“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这句话中带点的两个字不能删去,因为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的“合适替代物”指()A.方便涂改文字的文具B.安全无毒的文具C.没有刺鼻气味的溶剂D.有涂改效果并安全无毒的溶剂(4)张阳写作业时爱用涂改液,老师教育了他好多次,他还是改不了。
你能根据本文的信息,告诉他用涂改液的危害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课外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培优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识字与写字(16分)1.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7分)一辆超速xíng shǐ( )的汽车如同疯了般在夜市上横冲直撞,将一堵墙撞了个大kū long( )。
人群一片hùn luàn ( )。
公安部门立即diào qiǎn( )xīn qín( )工作的民警来wéi chí( )zhì xù(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解剖.(pāo)B. 腹.部(fù)C. 蕴.藏(yùn)D. 机械.(xiè)3. 下列每组词语中都含有一个错别字,用“____”标出,并改正在括号里。
(3分)(1)A. 慷概 B. 牺牲 C. 心悦诚服 ( )(2)A. 砚台 B. 错施 C. 大雾弥漫 ( )(3)A. 践行 B. 凌晨 C. 焦燥不安 ( )4. 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 边塞.塞.车要塞.B. 晕.倒光晕.晕.车C. 好.恶爱好.好.学D. 单.人单.独单.于5.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 平明..送客楚山孤(天刚亮) B. 欲将轻骑.逐(骑马)C. 逢老媪方.磨铁杵(正在)D. 只留清气满乾坤..(天地间)第二部分积累与运用(26分)6. 用“维”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2分)(1)法律是我们( )自身利益、保护自己的一张盾牌。
(2)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 )不了多久的。
7.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11分)①( )定自( ) ②惊( )失( )③( )( )有序④小心( )( )⑤( )丝不( ) ⑥相( )并( )哈尔威船长_______地驾驶着“诺曼底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相遇
邓迎雪
①大二的时候,他的生活就像一幅乱七八糟的调色板——逃课、喝酒、玩网游、谈恋爱。
很忙,但都与学业无关。
②颓废、不求上进,他自己并不是没有警醒,只是计划容易,执行好难。
他还是会隔三岔五地玩个通宵。
③暑假,他原打算在学校补补功课,再打份工,可是朋友又邀他参加同学们的假期游。
无奈,他只好再次搁置计划,登上了开往西安的列车。
④正值暑运,车上人满为患,他们只买到两张卧铺票。
大家只好轮换去休息,余下的就在硬座车厢里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
⑤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有那么一刹那,他想起了在家务农的父母。
每次打电话,他们都说一切都好,让他放心。
他于是也就真的放下心来,不再惦记……想到这里,他有些走神,直到有人催促他发牌,他才又沉浸到游戏中。
⑥凌晨三点,他带着浓重的困意去卧铺车厢休息,人太多,走道里挤满了困倦不堪的人们,有好多农民工模样的人头枕在编织袋上。
昏昏沉沉地进入梦乡。
⑦在一节车厢的连接处,小小的空间里,人们横七竖八地或坐或躺。
他忽然像针扎一样,大声叫起来,只见他的父亲蜷在角落里,背倚着包裹,微仰着脸睡着。
⑧世界很大,有时却又很小,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⑨父亲看见他也大吃一惊。
父亲说,他是去郑州的建筑队干活,农活忙完了,正好出去转转。
望着父亲皱巴巴的汗衫,乱蓬蓬的头发,黝黑苍老的脸,他知道父亲故作轻松的话语,是不想让他担心。
⑩父亲问他去哪里,他嗫嚅着说出行程。
父亲却鼓励他,年轻人就该这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嘛。
想到亮红灯的功课,他不敢看父亲的眼睛。
⑪他劝说父亲不要再出去做工,父亲说,劳动惯了,闲不下来。
父亲从不在他面前诉说生活的苦,他也很少想过父亲的付出。
现在,在这个拥挤不堪的列车上,看着年老的他背着行李外出做工,他心里涌起一种难言的酸涩。
⑫那晚,父亲在他的卧铺位上睡得很香。
送父亲下车后,他发现自己的口袋里多了200元钱,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让他觉着沉重、烫手。
⑬他忽然就没有了出游的兴致,那场旅行,他的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满是皱纹的面容。
⑭从风景区回来时,他在父亲打工的城市下了车。
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⑮在郊外的建筑工地,他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父亲。
工地刚施工不久,楼房才建起一层多高。
在机器的轰鸣声里,父亲正踩着用木板搭起的脚手架,叮叮当当地捆扎钢筋。
看见他,父亲急忙从脚手架上下来,心疼地责备他大热天里来工地做什么。
看着父亲湿透的汗衫,被
暑热熏得黑红的脸膛,他直觉着嗓子发堵,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从他脸上滑下,流进嘴里,咸涩的苦。
⑯正说着话,有工友从身边走过。
父亲自豪地介绍:“这是俺上大学的儿子。
”那工友又问在学校学的啥。
“念的是计算机,开学就大三了。
”父亲大声回答,又侧头看看他,一脸欣慰的幸福的笑。
⑰他心里五味杂陈,想想那两门挂科的功课,无地自容。
⑱他在工地呆了两天,才知道,那天父亲在火车上把仅有的钱都留给了他,现在的生活费是拿工钱代扣的。
天气那么热,每天强体力的劳动,简单、粗糙的饭菜就是父亲全部的生活内容,他苦劝父亲回家,他留下来做工。
父亲有些生气:“俺是干庄稼活的,这点累算啥,这哪是你读书人呆的地方,你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比啥都强。
”
⑲这些年,他变得浮躁无比,忘记了自己的来处。
如今,父亲烈日下的汗水,一滴一滴溅在他心里,唤醒了他沉睡的心。
⑳那个暑假是他最难忘的一个假期,他感觉突然长大、成熟了许多。
从此。
他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好自己的路,和从前顽劣的他判若两人。
(21)多年后,当他和父亲聊天,还常常会提到那年夏天。
只是,他没有告诉父亲,如果没有那次火车上的相遇,他不知还要挥霍多久的时光。
63.通读全文,文章为何以“火车上的相遇”为题?
6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他嗫嚅
..着说出行程。
(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
(2)天闷热得像个大蒸笼,暑气滚滚,空气里冒着干渴的味道。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65.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父亲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6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第⑤段“列车在他家乡停靠的时候,看着窗外熟悉的风景,听着浓重的乡音”既是环境描写,也为下文与父亲“火车上的相遇”埋下伏笔。
B.第⑫段“沉重、烫手”表现了“他”意识到这两张皱皱巴巴、浸着汗渍的钞票凝聚着父亲的血汗,也流露出对自己不求上进的自责。
C.父子相遇,似乎是有惊无喜,父亲“惊”是因为担心儿子知道真相,儿子“大声叫”仅仅是因为觉得“他竟会在这里和父亲相遇”。
D.文章最后两段都是强调那个假期的难忘,第⑳段侧重于“他”的成熟,第(21)段侧重于“火车上的相遇”在“他”成长中的作用,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答案】
63.(1)“火车上的相遇”是使“他”由不上进变为成熟的重要转折点,是突出主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也使故事情节发展波澜起伏;(3)以“火车上的相遇”为题设置了悬念,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64.(1)示例:“嗫嚅”的意思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属于“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了“他”当时的“恐慌、愧疚”。
(2)示例:景物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天气的闷热,表现了“他”内
心的烦躁不安,为下文写父亲在恶劣环境中劳作这一情节做铺垫,同时也为“他”能够感受到父亲的不易以及“他”的转变等做铺垫。
65.①宽厚慈爱,如把自己仅有的200元钱留给了孩子;②吃苦耐劳,如农闲之际外出打工;③教子有方,如对孩子的错误并没有过多的指责,而是用一定的方法让孩子自己去领悟;④望子成龙,如像工友炫耀自己的孩子是大学生,将来定有出息。
6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