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ppt课件课件PPT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 第2课时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 第2课时

甲 乙11-2 S(米) t(秒)甲 乙 0 图2-3-2第二章 动与静 第三节 快与慢第二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度直线运动 【课内作业】知识点一: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度直线运动1.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数值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速度变化的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3-2-1)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

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__直线运动。

4.某物体以4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了100米,它第10秒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 A .沿平直轨道出站的列车 B.沿平直轨道进站的列车 C.斜向上抛出的皮球D.放在快慢不变运行着的传送带上的纸箱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 = s / t 可知物体的: (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D 、时间与路程成反比 7.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υ=S/t 说明某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下面哪句是正确的:( ) A 、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速度的大小不随路程的长短或时间的多少而变化;D 、以上三种说法中,没有一个是正确的。

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秒钟内通过4米路程。

那么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是:( ) A 、0.5米/秒; B 、1米/秒; C 、1.5米/秒; D 、2米/秒。

知识点三:平均速度9.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 、平均速度能粗略地知道物体运动快慢; C 、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D 、求平均速度,要考虑这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具体变化。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册-3.2 匀速直线运动 课件 最新课件PPT

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上册-3.2 匀速直线运动 课件  最新课件PPT
问题1:在直道上跑和在弯
匀 道上跑的运动员的运动状态
是否一样?若不同,请说出
速 三种可能?
直线

运动路径
曲线
线 运动状态

匀速

运动快慢
变速
1
匀 1、定义:物体沿一条直线 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
速 通过相等的路程,这样的运
直 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特点:运动快慢不变
线
运动路径为直线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是 光在1秒内传播的路程是 3×108 3×108米 米/秒 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3×108 的物 米
理意 光在真空中每秒传播的
义 路程是3×108米(正确)

行人:

1米/秒或4~5千米/时

骑自行车:

5米/秒或18千米/时

汽车:

20米/秒或40~80千米/时

飞机:

200米/秒或800千米/时
此题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法
速 度
4、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
的公路上匀速同向行驶,甲 车在乙车前为36千米,已知 甲车的速度是45千米/时,乙 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 2倍, 则乙追上甲需多少时间?
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
的马路上匀速行驶,若甲、
速 乙两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
度 为2:1,则它们的速度之

磁悬浮:400千米/时
思考与练习
速 度
1、汽车在一条平直的马路 上匀速前进,在15秒行驶了 0.3千米,该物体在10秒内的
速度是__2_0___米/秒,10秒内 通过的路程是 _2_0__0___米; 该物体第5秒的速度是_2__0__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第三节快与慢教学课件(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 快与慢
1
1.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理解速度的概念并能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 3. 会识别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2
4.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5.会用平均速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6.会借助于图像分析问题。
3
物 体 的 运 动 有 快__ 慢__
4
我们都知道兔子比乌龟跑得快,而在
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
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变速直线 运动。 由于运动快慢在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平均速
度来大致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
平均快慢程度。
21
你知道频闪技术吗?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日常生活中我们说某物体的速度是多少指的是什 么?
28
5.速度的测量:
(1)由 v=
s t
,测出s、t,求出v。
(2)用测量仪等直接测量。
二、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称为匀
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
变速直线运动。
29
22
认真思考,你一定行!
一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 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 过的路程是4m,则他前2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前3秒 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已知: s1=2 m+3 m=5 m, t1=2 s, t2=3 s,s2=2 m+3 m+4 m=9 m。
鲍威尔:9.95s
谁运动的快?__博__尔_特___ 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__相__同__路__程__比__较__时__间____
7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 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1.2 快与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1.2 快与慢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课件 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列四个图像反映
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BC
)
-5-
变速直线运动
5.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
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
时间的比值
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6-
6.(2024乐山中考)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
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
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D.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7-
7.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
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0min,问: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
-20-
解:(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v1= =
=10m/s;


-21-
(2)汽车在停车后又通过的路程:

s2=v2t2=72km/h× h=24km=24000m,总路程s=s1+
运动
参照物,小芳是________的;若马路宽度为25m,人行绿
灯亮的时间为20s,等绿灯亮后小芳至少以________m/s的
1.25
平均速度才能安全通过马路。
-16-
16.(2023宜昌中考)李老师参加了2023年宜昌马拉松比赛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新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新版】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走进神奇 第2课时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 课堂讲解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2 课时流业
列车沿直线运动
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知识点 1 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0
10s
特点 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是相等的。
变速直线运动
知1-导
定义 物体运动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计算式 v s t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
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交流与讨论】
知1-导
(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通过的路程s和时
知1-练
知识点 2 平均速度
知2-导
平均速度计算式 v s t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速度 路程 时间
大小和方 向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大小或方 向改变
5 (中考·娄底)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战略重型运输机 “运­20”,它能跻身全球十大运力最强运输机之列, 它对于推进我国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应对抢险 救灾,人道主义援助等紧急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该机的最大速度约为700 km/h, 从我国广州到澳大利亚珀斯的距 离大约为6 160 km,该机从广 州飞到珀斯至少需要的时间是___8_._8___h。
2 (中考·北京)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 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 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 距离是___2_0_.0___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 下落的平均速度是____1__m/s。该水滴下 落过程是__变__速__直__线__(填“匀速直线”或 “变速直线”)运动。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ppt课件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ppt课件

第一节 动与静
试一试
(1)在歌词中“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所描述的现象中。
青山 我们以为竹排在“江中游”是以
竹排 我们说青山“两岸走”是以 (2)一辆汽车在水平河岸上行驶,
为参照物; 参照物
以汽车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静止的
以河岸为参照物,它在河中的倒影是 运动的


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 动与静 内容小结
生活中的运动无处不在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目录
• 动与静 •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快与慢
•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 发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一惊! 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运动的世界
第一节 动与静 在月明星溪的夜 晚,我们在月光下散 步时,常常有月亮跟 着我们走的感觉,你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天文学中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光年(l.y.)
测量单位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试试练练
1、500m=
5×108 µm
2、86nm=
8.6×10-8
m
3、给下列物体标出单位及数据
中学生身高大约15.7
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
dm . mm .
粉笔盒高度大约为8
cm
.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
测量活动
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3、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那一个正确?(
D

没对齐 没紧贴
没放平 没紧贴
没紧贴
正确
测量活动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课件2.3 第二课时 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优质课件】.ppt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课件2.3 第二课时 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优质课件】.ppt

参考答案: (1)速度v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2)能够代表,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和任何一段路程 的速度都是相等的。 (3)由公式s=vt可知,速度不变,时间增大几倍,路程也增大几倍(路程 与时间成正比)。 (4)用公式v= s 来求。
t
【记一记】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1)特定性:必须指出在某段时间内或在某段路程内,否则意义不确定。 (2)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反映平均快慢程度,不能反映运动细节(如加速、 减速或停顿等)。 (3)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全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各段平均 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贵港站列车时刻表
车次 发站 到站 开车时间 到达时间 里程
桂平
9:05
9:30
58 km
D8271 贵港 平南南 9:05
9:47
93 km
梧州南 9:05
10:28 177 km
D8272 贵港 南宁
20:49
21:59 151 km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应思考以下关键:
关键1:贵港距南宁和桂平的距离。
(3)解答计算题的“四个规则”。 ①在计算过程中,不能遗漏应用的基本公式。且不能出现“÷”,需用 “-”或“/”代替。 ②在代入数据时,不能遗漏各物理量的单位。 ③计算结果不能漏单位,且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只能是整数或小数。 ④未知量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不能出现x、y、z等未知数。
【变式训练】(2014·安顺中考)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
A.A与B
B.A与C
C.C与D
D.B与C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分析。如果是s-t图像, 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因速度不变,s与t成正比,所以图像是 过原点的射线,如图C;如果是v-t图像,则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因速度不变,所以图像是平行于横轴的射线,如图B。故选D。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2章 .2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2章 .2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解:因为vA=100 km/h<120 km/h,vB=110 km/h<120 km/h, 该轿车通过监测点A、B的瞬时速度都没有超过限速值,所 以不会被判为超速。
素养核心练
(2)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 超速?
解:图中所示轿车在该路段所用的时间为 t=10:43-10:31= 12 min=0.2 h,所以轿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 v=st =300.2khm= 150 km/h,150 km/h>120 km/h,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 为超速。
1 车在后半段行驶的时间:t2=2v×2s=16500mm/s=40 s,汽车行驶完全
程的时间:t=t1+t2=60 s+40 s=100 s,汽车在甲、乙两地间
运动的平均速度:v=st=1
200 100
sm=12
m/s。
【答案】D
能力提升练
13.【中考·仙桃节选】港珠澳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 大 桥 , 它 由 桥 梁 和 海 底 隧 道 组 成 , 其 中 海 底 隧 道 长 6.7 km。小明乘车通过海底隧道,在进、出隧道口时,他分 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那么该车通过海底 隧道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
基础巩固练
6.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整个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就是几段路程中的速度的平均值 B.平均速度可以很精确地反应物体的运动情况 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 D.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便可知道整个运动 过程的平均速度
基础巩固练
【点拨】勿将“平均速度”错误地理解为“求速度的平均 值”。平均速度等于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运动的快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快与慢
【体验】观察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 活动1:观察一辆在平直的公路上平稳行驶的小汽车。
活动2:让橡皮从高处由静止落下。
(1)在活动1中小汽车速度
变化。
(2)在活动2中橡皮下落经过的路线是
来越
(选填“大”或“小”)。

提示:(1)没有 (2)直 大
线,速度越
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1)20 相等 不变 相等
(2)14.4 m/s 不相等 变化 不相等
3.依据图片中的数据分别画出小汽车、天鹅通过的路程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并找出小汽车、天鹅运动图像的不同。
提示:用数学方法作出图像。用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 间,依次描点作出图像(见参考答案图)。由图像看出小汽车 的s-t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天鹅的s-t图像是一条曲 线。
【思路导引】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速度的计算。由图片可知,汽车行驶的 时间为:t=12:25-9:25=3 h;汽车行驶的路程s=27 582 km-
27v 46s 2 1k2m0 k=m12040kkmm ;/ h汽 1车1.1行m驶/ s的速度为: t 3h
答案:120 11.1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题的方法如下 (1)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找到路程、时间或速度,确定待求物 理量。 (2)选用合适的公式或变形公式。 (3)代入数据算出答案。
2.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小汽车通过600 m的平均速度是
m/s,与每个
200 m内的速度都
(选填“相等”或“不相
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选填“变化”
或“不变”)的,经过任何一段路程的速度都是
的。
(2)天鹅通过650 m的平均速度是
,与每个15 s内的
速度相比,它们都
(选填“相等”或“不相
参考答案:
小汽车的s-t图像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天鹅的s-t图像是一 条曲线。
一、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速度_保__持__不__变__的直线运动。
2.特征:在任何一段v 相 s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_相__等__的。 3.速度计算公式:____t_。
二、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速度_变__化__的直线运动。
【方法归纳】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如下 (1)注意观察图像横、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2)正确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3)结合题意找到答案。
1.下列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钟表指针匀速转动 B.百米赛跑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的运动 C.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某段时间内快慢不变 D.苹果自由下落
考点2 用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典例2】(2012·泉州中考)图甲是某物体 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 v-t图像是( )
【思路导引】解答本题的关键点:(1)根据图甲中s-t图像判断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2)分析各选项中的v-t图像,找到速度 不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对运动图像的认识。图甲是某物 体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知该物体做匀速 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与之 对应的v-t图像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选项B符合题意, A选项表示在某一时刻,速度一直变化,C、D选项速度随时间 变化,与甲图像表示的意思不符。
【解析】选C。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 是指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钟表指针匀速转动时,不 是沿着直线运动,而是做圆周运动,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百 米赛跑的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速度的大小不断发生变 化,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火车在平直轨道上运行,某段时间 内快慢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苹果自由下落时,速度越来越 快,故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是代表我们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的三个标志性物体及 它们运动的有关数据,比较它们速度大小可知( )
A.高速列车的速度最大 C.“嫦娥二号”的速度最大
B.军舰的速度最大 D.三者一样大
【解析】选C。本题考查速度的比较。将三个物体的速度单位 都换算为一致的,“和谐号”的速度为350 km/h,在索马里海 域护航的军舰速度为13 m/s=46.8 km/h,“嫦娥二号”的速 度 11.2 km/s=40 320 km/h,比较三者的速度,“嫦娥二号” 的 速度最大,故选C。
3.(2012·自贡中考)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2.平均速度:粗略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
vs 3.速度计算公式:____t_。
考点1 平均速度的计算及应用
【典例1】(2012·内江中考)如图所示是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
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盘面指示为千米数)的示数。由图可
知,汽车行驶的里程数为
km,平均速度为
m/s。(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等”);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
(选填“变化”或
“不变”)的,全程的平均速度与其中任何一段路程的速度都
可能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提示:由速度公式分别计算出小汽车和天鹅在各时段的速度;
小汽车通过600 m的平均速度v s 600 m 小20汽m车/ s的, 速 t 30 s
度在各时段均为20 m/s,与每个200 m内的速度都相等;天鹅
探究 物体运动快慢的变化 在“体验”的活动1中,小明记下小汽车每隔10 s经过的路 程,并与天鹅的运动情况比较,回答问题:
1.小汽车和天鹅都在做 间(10 s)内经过的路程 同的时间(15 s)内经过的路程
运动。小汽车在相同的时
,做
运动。天鹅在相
,做
运动。
提示:由图中的数据可知,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都 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天鹅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不相 等,做变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直线 相等 匀速直线 不相等 变速直线
通过650 m的平均速度v s 650 m 1天4.4鹅m在/ s三,个时段 t 45 s
的速度分别为:10 m/s 、13.3 m/s、20 m/s,它们都不相
等;说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选择无关,任何
时刻都相等;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选择有关,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中的运动快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