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二则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七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俄而:不久、一会儿。

B.期行:相约同行。

C.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D.尊君:尊贵的君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5.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是()A.令爱B.家父C.舍弟D.愚兄6.下列有关《世说新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咏雪》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选自《方正》门。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个聪明明理的孩子。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为人守时。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8.默写。

(1)《陈太丘与友期》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2)“”“”,是《咏雪》中对“白雪纷纷何所似”所做的两种回答。

9、综合性学习:七年级某班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之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其中小标题有:相处之道,名人间的友谊故事,友谊的(诗词)警句,请你为此再拟写一个小标题。

(2)活动过程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含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 ) 差可拟.( ) 尊君在不.( )雪骤.( ) 太傅.( ) 韫.( )无奕.女(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去后乃.至( )(5)元方时.年七岁( )(6)元方入门不顾.( )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 ________(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________ 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6.《陈太丘与友期》中对陈太丘的描写很少,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友人和元方,这是否恰当?为什么?7.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等要素。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是下列哪位作者的作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逸事?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时期3. 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世说新语》?A. 王羲之爱鹅B. 王安石变法C. 谢安石东山再起D. 王献之书圣二、填空题4. 《世说新语》共分为________篇,主要记载了魏晋名士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举止。

三、简答题6. 简述《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内容。

7. 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四、论述题8. 论述《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1. A2. C3. B4. 36,逸事,轶闻5. 言语6.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鹅,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前去观赏。

王羲之看鹅看得入迷,于是提出用自己写的《黄庭经》来换取这些鹅。

道士欣然同意,王羲之便以书法换取了鹅,此事成为佳话。

7. 魏晋风度主要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超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8.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貌。

作为一部志怪小说集,它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研究魏晋文化和名士生活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带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带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带答案)1.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因:_______________ 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______________③相委而去委:_______________ ④元方入门不顾顾:______________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甲】【乙】两文都表现古代少年的聪慧机敏,请各找出一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1)①乘,趁,②约定,③舍弃,④回头看(2)①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②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3)【甲】文示例:“未若柳絮因风起”,敏锐捕捉到雪花的轻盈姿态,想象贴切奇特,比喻形象生动,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敏。

【乙】文示例一:“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维护父尊辩驳巧妙,有理有节,可见其聪慧机敏。

示例二:“待君久不至,已去。

”暗示对方过错在先,语言得体而机智。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是②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③野。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④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⑤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⑥自罢之。

魏于是乎始强。

【注】①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

②是:这。

③适:到。

④焉:哪里。

⑤岂:怎么。

⑥身:亲自。

(1)下列选项中的“期”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吾与虞人期猎。

A.陈太丘与友期行B.期日中C.岂可不一会期哉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2)下列选项中的“之”字,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下车引之A.择其善者而从之B.身自罢之C.公将焉之D.曲肱而枕之(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乃往,身自罢之。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从两则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答案】C C(3)①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他走后友人才到。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层练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D项,“不”读音应为“fǒu”。

2.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答案】C【详解】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A.急/急;B.舍弃/舍弃;C.拉,牵拉/引出,使出现;D.和/和;故选C。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骤:急B.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差错C.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D.即.公大兄无奕女即:是【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B.句意: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体;故选B。

4.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

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

C.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就丢下朋友离开了,他离开后朋友才到。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注意重点词的解释:至,;去,离开;舍,舍弃,抛弃;乃至,(友人)才到;句意为: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故选C。

5.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B.公欣然..曰C.待君久不至,已去.D.相委.而去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

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基础训练)(解析版)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撒.(sǎ)盐空中差可拟.(nǐ)B.谢太傅.(fù)寒雪日内集俄.(é)而雪骤.(zhòu)C.柳絮.(xù)无奕.(yì)女太丘舍.(shě)去D.尊君在不.(bù)友人惭.(cán)【答案】D【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与辨析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形似字、易读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只有掌握了汉字的正确读音,才能准确作答。

D项“尊均在不”中“不”读作“fǒu”。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nǐ)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fù)俄.而雪骤.(é)(zhòu)C.柳絮.(xù)无奕.女(yì)太丘舍.去(shě)D.尊君在不.(bù)友人惭.(cán)【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文言文中正确认读字音的能力。

要注意一些特殊字的古今读音的不同。

平时应注意正确认读,并积累一些常见易误读字词。

D项中“不”读音应为“fǒu”,通“否”,表示询问。

其他各项的读音均没有错误。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撒盐∕空中∕差可拟C.陈太丘∕与友期行D.待君∕久不至,已去【答案】C【解析】考查对句子朗读节奏的理解。

C项有误,正确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16万字左右的书。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的行列。

C.贝克汉姆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夺冠后宣布即将退役,停止20年的辉煌职业生涯。

D.第27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注重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和创新实践。

【答案】B【解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用词上的不同,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参考答案:第1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①古代汉语多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是一个词;②古代汉语中省略的现象比较多,承前省略很常见;③古代汉语中许多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第2问:《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有意考考大家,就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太傅听后,高兴得大笑了起来。

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友人预先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好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约定的时间过了友人却没有到,陈太丘便没有等候友人,离开了。

在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玩耍。

迟到的友人问他:“你的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发怒说:“简直不是人啊!和我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我走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正午,到了正午您却没有到,这是不讲信用;当着我的面骂我的父亲,这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来拉元方。

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的人。

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参考答案:第1问: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第2问:[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示例二]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充:
1. 《世说新语》是古代()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末到()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 《世说新语》作者(),()(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 《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

4. 《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不能()
、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3. 相委而去(委:)
4. 元方入门不顾(顾:)
5. 友人惭,下车引之(引:)
6. 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欲:辄:)
7. 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尚:何:可:)
8.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贼:舍:)
9.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
10. 即已纳其自托(纳:托:)宁可以急相弃邪(宁:以:)
11. 遂携拯如初(遂:拯:)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 友人惭,下车引之
5. 元方入门不顾
6.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7. 幸尚宽,何为不可
8. 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四.简答
1. 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弄得友人非常尴尬,2. 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
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一、填充:
1. 《世说新语》是古代(笔记)体小说集,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2.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南宋)(朝代)文学家,彭城人。

3. 《期行》这则故事告述人们做人要(讲诚信)、(讲礼貌)。

4. 《乘船》这则故事告述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二、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
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离开。


3. 相委而去(委:丢下,抛弃。


4. 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5. 友人惭,下车引之(引:牵引,拉。


6. 有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欲:想要。

辄:当即。


7. 幸尚宽,何为不可?(幸:幸而。

尚:还。

何:什么。

可:肯,同意。


8. 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舍:扔掉,抛弃。


9.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所以:……的原因。


10. 即已纳其自托(纳:接纳,接受。

托:请托,请求。

)宁可以急相弃邪(宁:难道。

以:因为。


11. 遂携拯如初(遂:于是,就。

拯:救助。

)三、翻译下列句子
1.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行。


2.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过了正午朋友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离开之后朋友到了。


3.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


4. 友人惭,下车引之(朋友感到惭愧,走下车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


5. 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进门去,连头也没回。


6. 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途中有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


7. 幸尚宽,何为不可(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
8. 即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既然已经接纳他,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四.简答
1. 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当有人要搭船华歆一开始就考虑到自己是逃难的人,若有贼兵追来很不方便,甚至连累别人,所以很为难,说明他考虑事情很有远见。

而王朗遇事不假思索当即答应,说明他做事草率,随便就答应别人。

后贼兵追至,王朗要抛弃搭船人,表明他轻诺寡信。

而华歆不想抛弃搭船人,表明他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讲诚信。

从以上华、王的言行可以看出华优王劣。


2. 有人认为友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 ,弄得友人非常尴尬,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

你是否同意这种做法?
( 1)不同意。

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

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 2)同意。

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错误的机会。

没有谁一生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