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1--3章试题(A卷)
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1--3章试题(A卷)

2018 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1--3 章试题( A 卷)科室 :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10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二、单选题:(每题 2 分共50分)1、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B)A.0.5mB. 1mC.1.5mD. 2mE. 3m2、病室的湿度过低病人会出现( A)A、口渴咽痛B.烦燥不安C.肌肉紧张D.头晕头痛E.胸闷咳嗽3、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 D )A.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B.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C.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D.减少热量散失E.增加病人舒适感4、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 E )A.人际关系B.工作态度C.病友关系D.医院规则E.病室装饰5、某病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行气管切开术,则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E )A.保持安静 B .合理采光 C .加强通风D.适当绿化 E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6、某破伤风病人,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摘,有关病室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B )A.加用床档B.光线明亮C.室内温度18~22℃D.室内相对湿度50%~ 60%E.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7、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 D )A.新生儿出生后48 小时内诊断为弓形体病B.肺炎病人原有的慢性阑尾炎症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C.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入院 2 天后查出并发结核性脓胸D.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输血治疗四个月后诊断为“丙型肝炎”E.直肠癌病人手术后 5 天见切口缝合针眼处有少许分泌物8、关于内源性医院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又称自身感染,感染源是病人自身B.病原体主要来自病人的周围环境C.引起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D.病人虽然是感染源但却不是易感宿主E.总是见于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9、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是( B )A.燃烧法B.压力蒸汽灭菌法C.干烤法D.煮沸法E.电离辐射灭菌法10、能够杀灭芽胞的化学消毒剂是( A )A.过氧乙酸B.乙醇 C.碘酊D.碘伏 E.氯己定11、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的时机是( C )A.接触病人前B.接触病人后C.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D.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后E.进行无菌操作前12、下列无菌物品的保管方法,错误的是( E )A.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包内B.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C.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E.无菌包内物品打开48 小时后重新灭菌13、关于无菌持物钳的保存和使用,错误的是( D )A.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闭合钳端C.使用时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D.将无菌持物钳取出,拿到远处夹取物品E.不可夹取油纱布和消毒皮肤14、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时,正确的是( C )A.手套内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B.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C.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D.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要修剪指甲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5、属于潜在污染区的区域为( D )A.储物间 B .处置室 C .病房浴室 D .内走廊 E .病室16、需采用保护性隔离的病人是 ( C )A.感冒病人 B .破伤风病人 C .早产儿 D .伤寒病人 E .肺结核病人17、挂在衣钩上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 ( A )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18、护士周某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血压计袖带时,悬吊的灯管与消毒物品之间的合适距离是( B )A.20cmB.50cmC.80cmD.100cmE.120cm19、护土小李使用2%度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 B )A.碳酸氢钠B.亚硝酸钠C.醋酸钠D.氢氧化钠E.过氧乙酸2D.含氯消毒剂喷酒法E.微波消毒法20、李先生, 39 岁,诊断为“甲型肝炎”。
基础护理学试题(1-4章带答案)

护理学1-4章试题一.填空题18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区的部位是。
19接触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飞沫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粉色隔离标志。
20口罩包括三种类型: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
二.单选题1.护士的基本任务不包括(C)A预防疾病B促进健康C抢救生命D恢复健康2.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B)B1m D2m3.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D)A14-16,30%-40% B16-18,40%-50%C16-18,50%-60% D18-22,50%-60%4.对门诊就诊的患者首先应实行(C)A心理安慰B卫生指导C预检分诊D健康教育5.协助患者向平车挪动的顺序为(A)A上身、臀部、下肢B上身、下肢、臀部C下肢、臀部、上身D臀部、下肢、上身6.护送坐轮椅的患者下坡时应做到(A)A患者的头及背应向后靠B轮椅往前倾C拉上手闸D为患者加上安全带7.颅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的卧位是(B)A去枕平卧位B头高足低位C头低足高位D半坐卧位8.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需要采取端坐位,此卧位属于(B)A被动卧位B被迫卧位C主动卧位D稳定性卧位9.为患者进行灌肠时,应协助患者采取的卧位是(A)A侧卧位B俯卧位C去枕仰卧位D 头高足低位10.为患者取半卧位时,需注意床头支架与床的角度应成(C)A10-20 B20-30 C30-50 D 50-7011.甲状腺腺癌手术后,护士为患者取半卧位的目的是(C)A减轻痛苦B减轻呼吸困难C减轻局部出血D减少脑部出血12.颈椎骨折进行颅脑牵引时,应采取的卧位是(D)A端坐位B俯卧位C半坐卧位D 头高足低位13.帮助术后带有引流管的患者翻身侧卧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B)A翻身前夹闭引流管B两人翻身时着力点分别位于肩、腰、臀、膝部C翻身后再更换伤口敷料D翻身后将患者上腿稍伸直,下腿弯曲14.心力衰竭,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采取(B)A半坐卧位B端坐位C头高足低D侧卧位15.对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的患者进行灌肠时采取的卧位为(C)A仰卧位B俯卧位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16.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17.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细菌芽孢的方法是(D)A清洁B消毒C抑菌D灭菌18.不适合使用干热法灭菌的是(D)A玻璃制品B陶瓷类C油剂D橡胶制品19.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米,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3分钟C4分钟C5分钟20.在煮沸消毒血管钳、镊子时,为增强杀菌作用并能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21.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B)A燃烧法B压力蒸汽灭菌法C干烤法D煮沸法22.不适合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陶瓷物品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23.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段是(C)A210-230nm B230-250nm C250-270nmD270-300nm24.适合微波消毒的物品是(D)A弯盘B体温计C血压计D塑料奶瓶25.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灭菌剂是(B)A甲醛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戊二醛26.能够杀灭芽孢的化学消毒剂是(A)A过氧乙酸B乙醇C碘酊D碘伏27.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2h B4h C6hD8h28.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29.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30.内镜消毒时宜选择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 乙醇三.多选题1.端坐位适应范围(ABC)A左心衰竭B心包积液C支气管哮喘D胆管造影E 支气管扩张2.医疗垃圾分为(ABCDE)A感染性废物B病理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药物性废物E化学性废物3.物理消毒灭菌法(ABCD)A热力消毒灭菌法 B辐射消毒法 C电离辐射灭菌法 D微波消毒法 E机械除菌法4.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ABC)A浸泡法 B擦拭法 C喷雾法 D熏蒸法 E灭菌法5.麻醉床的目的(ABCD)A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B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C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D保持病室整洁E供新住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6.一级护理的适用对象(ABCD)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C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D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E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7.截石位适用于(ABC)A,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 B膀胱镜,妇产科检查 C产妇分娩 D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E矫正胎位不正8.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ABCD)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B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C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D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E直接接触患者前后9.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BCD)A操作环境清洁且宽敞 B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要求 C无菌物品管理有序规范 D操作过程中加强无菌观念 E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张开钳端10.确认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有(ABC)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 D母婴传播 E血液传播四.判断题1.平车运送患者时,头部枕于大轮端(√)2.中凹卧位的姿势头胸部抬高约20-30度,下肢抬高30-40度(×)3.飞沫传播的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带外科口罩。
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1--3章试题(A卷)

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1--3章试题(A 卷)姓名:分数:、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10 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无菌技术: 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 区域被污染的技术1、单选题:(每题2分 共50分)1、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B )A.0.5mB. 1mC.1.5mD. 2mE. 3m 病室的湿度过低病人会出现 (A )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D )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 5、 某病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行气管切开术,则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E )A •保持安静B •合理采光C •加强通风D •适当绿化E •调节适宜的温、湿度6、 某破伤风病人,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摘,有关病室环境描述错误的是(B )A •加用床档 B•光线明亮C .室内温度 18〜22 CD .室内相对湿度 50 %〜60 %E .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7、 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 )科室:A 、口渴咽痛B .烦燥不安 C.肌肉紧张D .头晕头痛E .胸闷咳嗽A .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C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减少热量散失E•增加病人舒适感A .人际关系 B.工作态度 .病友关系 D .医院规则 E.病室装饰A .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诊断为弓形体病B .肺炎病人原有的慢性阑尾炎症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C .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入院2天后查出并发结核性脓胸D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输血治疗四个月后诊断为“丙型肝炎”E.直肠癌病人手术后5天见切口缝合针眼处有少许分泌物8、关于内源性医院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A )E .总是见于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 9、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是E .无菌包内物品打开 48小时后重新灭菌E .不可夹取油纱布和消毒皮肤E .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C •引起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D .病人虽然是感染源但却不是易感宿主10、 11、 12、 A .燃烧法B .压力蒸汽灭菌法能够杀灭芽胞的化学消毒剂是( A )A .过氧乙酸B .乙醇 C.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的时机是A .接触病人前B .接触病人后D •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下列无菌物品的保管方法,错误的是A .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包内 碘酊干烤法 D .煮沸法 E .电离辐射灭菌法D .碘伏 E. 氯己定C .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进行无菌操作前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C •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13、 关于无菌持物钳的保存和使用,错误的是A .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闭合钳端C .使用时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将无菌持物钳取出,拿到远处夹取物品14、 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时,正确的是A •手套内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B .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C •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D .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 但要修剪指甲15、 属于潜在污染区的区域为 ( D )A .储物间B .处置室C .病房浴室D . 隔离的病人是 ( C ) 内走廊 E .病室 16 、需采用保护性A .感冒病人B .破伤风病人C .早产儿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 ( A ).伤寒病人 E .肺结核病人 17 、挂在衣钩上已A .衣领B .袖口C .腰部以上.腰部以下 E .胸部以上18、护士周某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血压计袖带时,悬吊的灯管与消毒物品之间的合适距离是A.20cmB.50cmC.80cmD.100cm 19、护土小李使用 2%度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A .碳酸氢钠B.亚硝酸钠C .醋酸钠D .氢氧化钠E.120cmE .过氧乙酸D •含氯消毒剂喷酒法E •微波消毒法20、李先生,39岁,诊断为“甲型肝炎”。
基础护理学试题(1-4章带答案)教学教材

基础护理学试题(1-4章带答案)护理学1-4章试题一.填空题二.单选题1.护士的基本任务不包括(C)A预防疾病B促进健康C抢救生命D恢复健康2.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B)A0.5m B1m C1.5m D2m3.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D)A14-16,30%-40% B16-18,40%-50%C16-18,50%-60% D18-22,50%-60%4.对门诊就诊的患者首先应实行(C)A心理安慰B卫生指导C预检分诊D健康教育5.协助患者向平车挪动的顺序为(A)A上身、臀部、下肢B上身、下肢、臀部C下肢、臀部、上身D臀部、下肢、上身6.护送坐轮椅的患者下坡时应做到(A)A患者的头及背应向后靠B轮椅往前倾C拉上手闸D为患者加上安全带7.颅脑手术后的患者采取的卧位是(B)A去枕平卧位B头高足低位C头低足高位D半坐卧位8.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需要采取端坐位,此卧位属于(B)A被动卧位B被迫卧位C主动卧位D稳定性卧位9.为患者进行灌肠时,应协助患者采取的卧位是(A)A侧卧位B俯卧位C去枕仰卧位D头高足低位10.为患者取半卧位时,需注意床头支架与床的角度应成(C)A10-20 B20-30 C30-50 D50-7011.甲状腺腺癌手术后,护士为患者取半卧位的目的是(C)A减轻痛苦B减轻呼吸困难C减轻局部出血D减少脑部出血12.颈椎骨折进行颅脑牵引时,应采取的卧位是(D)A端坐位B俯卧位C半坐卧位D头高足低位13.帮助术后带有引流管的患者翻身侧卧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B)A翻身前夹闭引流管B两人翻身时着力点分别位于肩、腰、臀、膝部C翻身后再更换伤口敷料D翻身后将患者上腿稍伸直,下腿弯曲14.心力衰竭,呼吸极度困难的患者采取(B)A半坐卧位B端坐位C头高足低D侧卧位15.对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的患者进行灌肠时采取的卧位为(C)A仰卧位B俯卧位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16.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17.能杀灭所有微生物及细菌芽孢的方法是(D)A清洁B消毒C抑菌D灭菌18.不适合使用干热法灭菌的是(D)A玻璃制品B陶瓷类C油剂D橡胶制品19.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米,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3分钟C4分钟C5分钟20.在煮沸消毒血管钳、镊子时,为增强杀菌作用并能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21.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B)A燃烧法B压力蒸汽灭菌法C干烤法D煮沸法22.不适合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陶瓷物品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23.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段是(C)A210-230nm B230-250nm C250-270nm D270-300nm24.适合微波消毒的物品是(D)A弯盘B体温计C血压计D塑料奶瓶25.属于易燃易爆的气体灭菌剂是(B)A甲醛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戊二醛26.能够杀灭芽孢的化学消毒剂是(A)A过氧乙酸B乙醇C碘酊D碘伏27.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2h B4h C6h D8h 28.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29.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30.内镜消毒时宜选择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乙醇三.多选题1.端坐位适应范围(ABC)A左心衰竭B心包积液C支气管哮喘D胆管造影E支气管扩张2.医疗垃圾分为(ABCDE)A感染性废物B病理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药物性废物E化学性废物3.物理消毒灭菌法(ABCD)A热力消毒灭菌法 B辐射消毒法 C电离辐射灭菌法 D微波消毒法 E机械除菌法4.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ABC)A浸泡法 B擦拭法 C喷雾法 D熏蒸法 E灭菌法5.麻醉床的目的(ABCD)A便于接受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患者B使患者安全,舒适,预防并发症C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换D保持病室整洁E供新住院患者或暂时离床患者使用6.一级护理的适用对象(ABCD)A.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B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C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D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E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7.截石位适用于(ABC)A,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 B膀胱镜,妇产科检查 C产妇分娩D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E矫正胎位不正8.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ABCD)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后 B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C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 D处理传染患者污物后 E直接接触患者前后9.无菌技术操作原则(ABCD)A操作环境清洁且宽敞 B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要求 C无菌物品管理有序规范 D操作过程中加强无菌观念 E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张开钳端10.确认的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有(ABC)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飞沫传播 D母婴传播 E血液传播四.判断题1.平车运送患者时,头部枕于大轮端(√)2.中凹卧位的姿势头胸部抬高约20-30度,下肢抬高30-40度(×)3.飞沫传播的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带外科口罩。
《基础护理学》1--3章试题(A卷)

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1--3章试题(A卷)科室: 姓名:分数: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二、单选题:(每题 2分共 50分)1、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 B )A.0.5mB. 1mC.1.5mD. 2mE. 3m2、病室的湿度过低病人会出现( A)A、口渴咽痛 B.烦燥不安 C.肌肉紧张 D.头晕头痛 E.胸闷咳嗽3、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 D )A.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B.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C.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 D.减少热量散失 E.增加病人舒适感4、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 ( E )A.人际关系 B.工作态度 C.病友关系 D.医院规则 E.病室装饰5、某病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行气管切开术,则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E )A.保持安静 B.合理采光 C.加强通风 D.适当绿化 E.调节适宜的温、湿度6、某破伤风病人,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摘,有关病室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B )A.加用床档 B.光线明亮 C.室内温度18~22℃D.室内相对湿度50%~60% E.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7、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A.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诊断为弓形体病B.肺炎病人原有的慢性阑尾炎症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C.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入院2天后查出并发结核性脓胸D.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输血治疗四个月后诊断为“丙型肝炎”E.直肠癌病人手术后5天见切口缝合针眼处有少许分泌物8、关于内源性医院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又称自身感染,感染源是病人自身 B.病原体主要来自病人的周围环境C.引起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 D.病人虽然是感染源但却不是易感宿主E.总是见于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9、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是( B )A.燃烧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干烤法 D.煮沸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10、能够杀灭芽胞的化学消毒剂是( A )A.过氧乙酸 B.乙醇 C. 碘酊 D.碘伏 E.氯己定11、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的时机是( C )A.接触病人前 B.接触病人后 C.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D.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E.进行无菌操作前12、下列无菌物品的保管方法,错误的是( E )A.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包内 B.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C.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E.无菌包内物品打开48小时后重新灭菌13、关于无菌持物钳的保存和使用,错误的是( D )A.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闭合钳端C.使用时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 D.将无菌持物钳取出,拿到远处夹取物品E.不可夹取油纱布和消毒皮肤14、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时,正确的是( C )A.手套内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 B.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C.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D.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要修剪指甲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5、属于潜在污染区的区域为( D )A.储物间 B.处置室 C.病房浴室 D.内走廊 E.病室16、需采用保护性隔离的病人是( C )A.感冒病人 B.破伤风病人 C.早产儿 D.伤寒病人 E.肺结核病人17、挂在衣钩上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 A )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18、护士周某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血压计袖带时,悬吊的灯管与消毒物品之间的合适距离是( B )A.20cmB.50cmC.80cmD.100cmE.120cm19、护土小李使用2%度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 B )A.碳酸氢钠 B.亚硝酸钠 C.醋酸钠 D.氢氧化钠 E.过氧乙酸D.含氯消毒剂喷酒法 E.微波消毒法20、李先生,39岁,诊断为“甲型肝炎”。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各章)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各章)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程序的步骤?A. 评估B. 计划C. 实施D. 判断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诊断的类型?A. 问题诊断B. 风险诊断C. 潜在诊断D. 治疗诊断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措施的类型?A. 健康教育B. 药物治疗C. 心理支持D. 护理评估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患者评估的内容?A. 生理状况B. 心理状况C. 社会状况D. 医疗诊断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计划的内容?A. 护理诊断B. 护理目标C. 护理措施D. 护理评估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实施护理措施时应注意的事项?A. 遵守医嘱B. 尊重患者意愿C. 保持护理记录的准确性D. 无需考虑患者家庭成员的意见答案:D7.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评估的目的?A. 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B. 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C. 评估护理措施的效果D. 确定患者的死亡时间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诊断的目的?A. 确定患者的护理需求B. 指导制定护理计划C. 评估护理效果D. 确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计划的目的?A. 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护理B. 促进患者的康复C. 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D. 确定患者的护理费用答案:D10. 以下哪项不是护理措施的目的?A. 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B. 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C.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D. 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答案:D二、填空题1. 护理程序的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记录2. 护理诊断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问题诊断、风险诊断、潜在诊断、治疗诊断3. 护理措施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最终5篇)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最终5篇)第一篇: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五版基础护理学习题集第二章:环境(P3)一选择题〔一〕 A1题型1下列属于心理环境范畴的是〔B〕A人的循环系统功能情况 B精神紧张程度 C人得教育情况 D大气污染程度 E医院标识的情况2成年人肺泡总面积约为〔C〕A35~50㎡ B45~60㎡ C 55-70㎡D 65~80㎡ E 75~90㎡ 3 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少于〔B〕 A 0.5m B 1m C 1.5m D 2m E 3m 4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D〕A 14~16℃,30%~40%B 16~18℃,40%~50%C 16 ~18℃,50%~60%D 18~22℃,50%~60%E 22~24℃,60%~70% 〔二〕A2题型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E〕A 人际关系B 工作态度C 病友关系D 医院规则 E病室装饰 6 护士的基本任务不包括〔C〕A 预防疾病B 促进健康 C抢救生命 D 恢复健康 E 减轻痛苦 7 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D〕A保持空气的新鲜 B 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C 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密度 D 减少热量散失 E 使患者精神振奋,心情愉快 8 下列关于光线对人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A红外线能被皮肤吸收,使皮肤及深部组织受到温热作用B 适量的日光照射,使人食欲增强,舒适愉快C 紫外线有强大的杀菌作用D 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各种射线都有很强的杀菌作用 E 光线对人的心理无作用 9 属于医疗服务环境的是〔A〕A 医疗护理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B 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场所C 医院的建筑设计、基本设施D 深层次的抽象的有形的E 医院的规则制度下列不属于医院规章制度的是〔C〕A 耐心解释,使得患者理解B 让患者对其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权C 满足患者需求,患者的行为举止可以不受限制、D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E 鼓励患者自我照顾〔三〕A3/A4题型〔11-13题共用题干王女士,68岁,因心肌梗死入院,护士为患者调控医院物理环境。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各章)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各章)一单选题(每题1分)1、一般病区适宜温度为(B)A 18~20℃B 18~22℃C 20~24℃D 22~24℃2、病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C)A 10%~20%B 30%~40%C 50%~60%D 70%~80%3、医护人员言语及行为不慎可造成(B)A医院内感染B医源性损伤C无菌观念不强D责任心不强4、下列不属一级护理的是(A)A高热患者B瘫痪患者C昏迷患者D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者5、特别护理病人,下列哪项护理内容是错的(A)A严格观察病情,设专人24小时护理B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C备齐急救药品与器材D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6、二级护理适用下列哪种病人(C)A绝对卧床的病人B高热病人C大手术后稳定的病人D 病情严重而急诊症状消失的病人7、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B)A保证安全B减轻痛苦C配合治疗D预防并发症8、采用被动卧位的病人是(C)A心力衰竭B昏迷病人C支气管哮喘D胸膜炎病人的病人9、腰穿抽脑脊液后,去枕仰卧头偏一侧的主要目的是(A)A预防脑压B减低减轻脑缺氧C增长脑血液轮回D预防脑缺血10、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C)1A截石位B屈膝仰卧位C膝胸位D头低足高位11、左心衰竭病人取端坐位的主要目的是(C)A使隔肌下降,减轻对心脏压迫B使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C削减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担负C使冠状血管扩大,改善心肌营养12、用约束带约束四肢时,可采用(B)A方结B双套结C滑结连D环结13、使用约束带时,对病人应重点观察(D)A肢体的位置B衬垫是否平整C约束带是否牢固D局部皮肤颜色有无变化14、用轮椅接送病员时,轮椅位置应是(D)A放在床尾,面向床头B放在床头,面向床尾C放在床旁,面向床尾D面向床头,椅背与床尾平齐15、平车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在高处一端的主要目的是(C)A以免血压下降B以免呼吸不畅C以免头部充血不适D 以防坠车)16、下列准绳哪项除外是精确的(D)A.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阔B.操作者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D.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有菌区,以免无菌物品被净化17.无菌区的定义是(A)A.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B.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C.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D.灭菌处理后可疑污染的区域18.下列哪项除外属高效消毒剂(A)A.碘伏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19.下列哪项是低效消毒剂(D)A.过氧乙酸B.酒精C.环氧乙烷D.新洁尔灭220.哪项除外是使用避污纸的目的(B)A、坚持人员的手不被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四季度《基础护理学》
1--3章试题(A卷)
科室: 姓名: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
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二、单选题:(每题 2分共 50分)
1、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医院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 B )
A.0.5m
B. 1m
C.1.5m
D. 2m
E. 3m
2、病室的湿度过低病人会出现( A)
A、口渴咽痛 B.烦燥不安 C.肌肉紧张 D.头晕头痛 E.胸闷咳嗽
3、下列病室通风的目的中不合适的是( D )
A.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 B.调节室内的温度及湿度
C.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的密度 D.减少热量散失 E.增加病人舒适感4、下列不属于医院社会环境调控范畴的是 ( E )
A.人际关系 B.工作态度 C.病友关系 D.医院规则 E.病室装饰5、某病人因呼吸系统疾病行气管切开术,则病室环境应特别注意( E )
A.保持安静 B.合理采光 C.加强通风 D.适当绿化 E.调节适宜的温、湿度6、某破伤风病人,阵发性全身肌肉痉挛、抽摘,有关病室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B )
A.加用床档 B.光线明亮 C.室内温度18~22℃
D.室内相对湿度50%~60% E.护士操作轻、走路轻、说话轻、关门轻
7、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D )
A.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诊断为弓形体病
B.肺炎病人原有的慢性阑尾炎症在住院期间急性发作
C.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入院2天后查出并发结核性脓胸
D.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输血治疗四个月后诊断为“丙型肝炎”
E.直肠癌病人手术后5天见切口缝合针眼处有少许分泌物
8、关于内源性医院感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又称自身感染,感染源是病人自身 B.病原体主要来自病人的周围环境
C.引起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直接或间接接触 D.病人虽然是感染源但却不是易感宿主E.总是见于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
9、临床应用最广、效果最可靠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是( B )
A.燃烧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干烤法 D.煮沸法 E.电离辐射灭菌法10、能够杀灭芽胞的化学消毒剂是( A )
A.过氧乙酸 B.乙醇 C. 碘酊 D.碘伏 E.氯己定
11、应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的时机是( C )
A.接触病人前 B.接触病人后 C.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D.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E.进行无菌操作前
12、下列无菌物品的保管方法,错误的是( E )
A.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包内 B.无菌物品取出后不得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C.无菌包必须注明灭菌日期 D.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
E.无菌包内物品打开48小时后重新灭菌
13、关于无菌持物钳的保存和使用,错误的是( D )
A.每个容器只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B.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闭合钳端
C.使用时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 D.将无菌持物钳取出,拿到远处夹取物品E.不可夹取油纱布和消毒皮肤
14、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时,正确的是( C )
A.手套内面为无菌区,应保持其无菌 B.未戴手套的手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C.已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内面 D.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要修剪指甲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
15、属于潜在污染区的区域为( D )
A.储物间 B.处置室 C.病房浴室 D.内走廊 E.病室
16、需采用保护性隔离的病人是( C )
A.感冒病人 B.破伤风病人 C.早产儿 D.伤寒病人 E.肺结核病人17、挂在衣钩上已穿过的隔离衣,被视为清洁的部位是( A )
A.衣领 B.袖口 C.腰部以上 D.腰部以下 E.胸部以上
18、护士周某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血压计袖带时,悬吊的灯管与消毒物品之间的合适距离是( B )
A.20cm
B.50cm
C.80cm
D.100cm
E.120cm
19、护土小李使用2%度二醛浸泡手术刀片时,为了防锈,在使用前可加入( B )
A.碳酸氢钠 B.亚硝酸钠 C.醋酸钠 D.氢氧化钠 E.过氧乙酸
D.含氯消毒剂喷酒法 E.微波消毒法
20、李先生,39岁,诊断为“甲型肝炎”。
对她所用的票证和纸币进行消毒,合适的方法是(B )
A.压力蒸汽灭菌 B.微波消毒 C.过滤除菌 D.过氧乙酸擦拭 E.液氯喷酒21、吴先生,58岁,诊断为“肝硬化”,曾有乙肝病史20年。
护土王某在给吴先生换药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正确的做法是( E )
A.加戴一副手套 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 C.用胶布粘贴破损处
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 E.立即更换手套
22、周先生,48岁,诊断为“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对于隔离区域的划分,属于污染区的区域为(E )
A.储物间 B.治疗室 C.医务人员值班室 D.内走廊 E.病室23、患儿,8岁。
诊断为“流行性感冒”。
护土小李为患儿吸痰,做法错误的是( D )
A.吸痰前洗手、戴手套 B.吸痰前需穿好防护服 C.吸痰前戴好护目镜
D.吸痰前戴好帽子、外科口罩 E.用后的吸痰管及纱布放入高危品袋中焚烧
李先生,27岁,因气急、咳嗽、咳痰1年半,痰中带血1周,时有胸闷,晚间盗汗,胸片示锁骨下片
状、絮状阴影,边缘模糊。
拟诊为“肺结核”。
24、对病人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 B )
A.接触传播的隔离 B.空气传播的隔离 C.飞沫传播的隔离
D.保护性隔离 E.生物媒介传播的隔离
25、护士为该病人吸痰,穿脱防护服的正确操作是( A )
A.防护服只能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B.穿分体式防护服的顺序是:穿上衣→戴帽子→拉拉链→穿下衣
C.脱连体防护服:先脱帽子再拉开拉链,最后由上向下脱衣服
D.脱分体防护服:先拉开拉链再脱帽子,脱下衣后再脱上衣
E.脱防护服时污染面向外,卷成包裹状,置于医疗垃圾袋内
三、填空题:(每空 0.5分共 20分)
1、护理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
2、病房“六轻”守则,即(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传呼)轻和(打电话)轻。
3、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
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4、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分类,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5、构成感染链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7、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8、卫生手消毒后,监测的细菌菌落数≤(10) CFU/cm2;外科手消毒后,监测的细菌菌落数≤( 5)CFU/cm
9、取用无菌溶液时需核对瓶签上的(药名)、(剂量)、(浓度)和有效期。
10、无菌包内物品一次未用完,则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24)小时;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已开启的瓶内溶液,可保存时间是(24)小时。
11、接触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蓝)色隔离标志,空气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黄)色隔离标志,飞沫传播的隔离病室使用(粉)色隔离标志。
12、护理“三前”服务,即(走在红灯呼叫)之前、(想在病人需要)之前、(做在病人开口)之前。
13、护士应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2)次,(每周)大清扫一次。
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14、抢救创伤性休克期间应每(15~30min)测生命体征一次,病情稳定后可改为(1-2h)一次,同时应用心电监护。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紫外线灯消毒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①保持灯管清洁,定期擦拭;の消毒环境清洁干燥,温湿度合适;③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若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需更换灯管;④加强防护,照射时人应离开房间;⑤定期监测:至少每年标定1次灯管照射强度,应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监测消毒效果。
2、简述无菌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无菌原则。
(1)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2)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3)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4)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5)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6)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