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课程设计1

合集下载

邯郸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邯郸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邯郸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模具在邯郸制造业中的应用;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冲压模具的材料选择、设计要点及制造工艺;3. 帮助学生掌握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提高模具使用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冲压模具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模具的拆装、调试与维护;3.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生产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制造业,增强对模具行业的职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关注模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年级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模具基础知识:- 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工作原理;- 冲压模具在邯郸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

2. 冲压模具设计:- 模具材料的选择与性能要求;-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点;- 利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3. 冲压模具制造工艺:-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 常用加工方法及设备;- 质量控制与检测。

4. 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 常见模具故障类型及原因;- 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 模具维护与保养。

5. 实践教学环节:- 模具拆装与调试;- 模具加工与制造;- 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实践。

教材章节及内容安排:第一章:冲压模具基础知识(1课时)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2课时)第三章:冲压模具制造工艺(2课时)第四章:模具故障分析与维修(2课时)第五章:实践教学环节(4课时)教学进度安排:1. 前四章节共计8课时,每周2课时,共计4周;2. 第五章节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课时,在第5周进行;3. 期末安排1课时进行课程总结与复习。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2)二、冲压工艺性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3)三、主要设计计算 (4)四、模具总体设计 (8)五、主要零部件设计 (8)六、冲压设备的选定 (12)七、设计小结 (13)八、参考文献 (13)一、课程设计任务批量:大批量二、任务内容:(一)工艺设计1、工艺审查与工艺分析2、工艺计算:①毛胚计算②工序件计算或排样图3、工艺方案的确定①工序的确定基准和定位方式的选择(二)模具设计1、总图2、零件图二、冲压工艺性及工艺方案的确定一、工艺性分析1、材料零件的材料为H68普通黄铜,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2、结构该零件属于较典型冲裁件,形状简单对称。

3、精度材料厚度1.5mm,冲裁断面的近似表面粗糙度为6.3um4、结论可以冲裁。

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③:冲孔—落料级进冲压。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方案②只需要一套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易于保证,且生产效率也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①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简单对称,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③也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效率高,但零件的冲压精度不易保证。

通过以上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对该冲压件生产以采用方案②为佳。

三、主要设计计算1.排样方式的确定及计算查表查得:取两工件间的最小搭边:a=1.8mm,侧面搭边值:a1=2.2mm.条料宽度公差Δ=0.5条料宽度:B=(20+2×2.2+0.5)=24.9进距:A=5+1.8=6.8可选1.5mm×900mm×2000mm的板料。

考虑到材料轧制方向,材料横裁,于是每张板料可裁条料数为n1=2000×24.9=80,余8mm单方向每条条料可冲制件数为n2=900×6.8=132,余2.4mm每张板料可冲制个数n 总=n 1×n 2=80×132=10560(件)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100h n ⨯=B A η式中 A —一个冲裁件的面积,mm 2n —一个步距内的冲裁件数量;B —条料宽度,mm;h —进距, mm%1008.69.24214561⨯⨯⨯⨯⨯=)+(η=38.31% 已知条料宽度25.40-0.5mm ,步距6.8mm 。

(完整版)冲压课程设计

(完整版)冲压课程设计

目录前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章概论 (1)1.1 冲压的概念和其加工特点 (1)1.1.1 冲压的概念 (1)1.1.2 冲压技术的加工特点 (1)1.2 冲压技术和模具工业的重要地位 (1)1.3 冲压工序的分类 (2)1.4冲压模具技术的发展前景 (2)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 (4)2.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4)2.2 确定冲裁件的工艺方案 (5)第三章工作零件刃口尺寸的计算 (6)3.1 刃口尺寸的计算 (7)第四章排样方式 (8)4.1 排样 (9)第五章冲裁力和压力中心的计算 (10)5.1 冲裁力计算 (10)5.2 压力中心的计算 (11)第六章工作零件结构尺寸 (12)6.1 卸料块的设计 (12)6.2 弹性元件橡胶的设计 (13)6.3 落料凹模板尺寸 (14)6.4 凸凹模的设计 (15)6.5 冲孔凸模的设计 (16)第七章模架及其它零件的设计 (17)7.1 上下模座 (17)7.2 模柄 (18)第八章总结 (19)参考文献 (21)前言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

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

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件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主要表现如下。

(1)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带凸缘无底筒形件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带凸缘无底筒形件

冲压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学院:姓名:寒冰色手学号:专业:11机制目录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03 1.1 制件介绍---------------------------------------------------03 1.2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032.零件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033冲模结构的确定-----------------------------------------------044.零件冲压工艺计算--------------------------------------------044.1零件毛坯尺寸计算-------------------------------------------044.2 排样------------------------------------------------------064.3 拉深工序的拉深次数和拉深系数的确定------------------------064.4 冲裁力、拉深力的计算--------------------------------------074.5 拉深间隙的计算--------------------------------------------094.6 拉深凸、凹模圆角半径的计算--------------------------------09 4.7 计算模具刃口尺寸------------------------------------------094.8 计算模具--------------------------------------------------105. 选用标准模架----------------------------------------------125.1 模架的类型------------------------------------------------125.2 模架的尺寸------------------------------------------------126. 选用辅助结构零件------------------------------------------136.1 导向零件的选用--------------------------------------------136.2 模柄的选用------------------------------------------------136.3 卸料装置--------------------------------------------------146.4 推件、顶件装置--------------------------------------------146.5 定位装置--------------------------------------------------147 参考文献--------------------------------------------------14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1.1 制件介绍零件名称:心子隔套材料:08钢料厚:1.0mm批量:大批量1.2 产品结构形状分析由图1可知该零件为圆筒件经过翻遍处理,翻边处有过渡圆弧,且半径为R=2.5mm故非常适合用模具拉深或翻边进行处理,故要对毛坯进行计算。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算得X= Y= 图3 压力中心
冲 裁 模 具设 计
(3)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根据冲孔和落料计算公式: 计算出各尺寸,见表1 ……
冲 裁 模 具设 计
5、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1)凸模的设计 冲孔凸模为圆形,均采用带台阶的标准凸模,落料凸模采用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为无台阶直通式凸模,采用固定板定 位,螺钉紧固。 凸模长度计算为: L1=h1+h2+h3+Y 其中 导料板厚h1=8;卸料板厚h2=12;凸模固定板厚 h3=18; 凸模修磨量Y=18则 L1=8+12+18+18=56mm 选用冲床的公称压力,应大于计算出的总压力P0=18.475t; 最大闭合高度应大于冲模闭合高度+5mm;工作台台面尺 寸应能满足模具的正确安装。按上述要求,结合工厂实际, 可选用J23-25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并需在工作台面上配 备垫块,垫块实际尺寸可配制。
冲 裁 模 具设 计
(2)凹模的设计。 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a) 凹模厚度H的确定: H= P取总压力=184750N H==26mm b) 凹模长度L的确定 W1=2.1H=31;工件b=58 L=b+2W1=58+2*31=120mm c) 凹模宽度B的确定 B= 步距+工件宽+2W2 取:步距=32;工件=30;W2=1.5H B2=32+30+2*39 =140mm。
冲 裁 模 具设 计
(3)精度分析 零件图上所有尺寸均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 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经查公差表,个尺寸公差为:
结论:可以冲裁,须重点考虑孔边距过小的 问题
冲裁模设计
2. 工艺方案的确定 (1)基本工序 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工序包括落料、冲 孔两个基本工序。 (2)工序数量及顺序 按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先后顺序组合,可 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1)落料—冲孔 单工序冲裁模 2)落料—冲孔 复合冲裁模 3)冲孔—落料 级进冲裁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doc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导言本文档是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的详细说明书,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冲压模具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冲压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内容,以及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和评估标准。

第一章冲压模具概述1.1 冲压模具的定义1.2 冲压模具的分类1.2.1 单工位模具1.2.2 多工位模具1.2.3 复合模具1.3 冲压模具的基本组成部分1.3.1 上模1.3.2 下模1.3.3 引导装置1.3.4 顶针1.3.5 顶板1.4 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1.5 冲压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二章冲压模具设计流程2.1 产品设计分析2.2 模具设计准备2.2.1 工艺方案选择2.2.2 材料选择2.2.3 设计任务书编写2.3 模具零部件设计2.3.1 上模设计2.3.2 下模设计2.3.3 引导装置设计2.3.4 顶针设计2.3.5 顶板设计2.3.6 其他相关组件设计2.4 模具总体设计2.5 模具制造与加工2.6 模具调试与试产第三章冲压模具材料选择3.1 冲压模具材料性能要求3.2 常用模具材料3.2.1 工具钢3.2.2 合金工具钢3.2.3 超硬合金3.2.4 陶瓷材料3.2.5 复合材料3.3 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第四章冲压模具加工工艺4.1 冲压模具加工流程4.2 模具零部件加工4.2.1 零部件加工设备选择4.2.2 加工工艺规程确定4.2.3 加工工艺文件编制4.3 模具装配与试验4.3.1 模具装配前准备工作4.3.2 模具装配过程4.3.3 模具试验与调试4.4 模具维护与保养4.4.1 模具使用生命周期管理4.4.2 模具保养与维护方法4.4.3 模具故障排除与处理第五章课程设计要求与评估标准5.1 课程设计要求5.2 评估标准5.2.1 设计方案合理性评估5.2.2 模具设计准确性评估5.2.3 模具加工工艺评估5.2.4 模具试验与调试评估5.2.5 学生报告书评估附件1.产品设计分析报告范本2.模具零部件设计图纸范本3.模具装配图范本4.模具加工工艺文件范本5.模具试验与调试记录范本法律名词及注释1.冲压模具:指用于冲压加工的模具,用于将板材等材料加工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大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大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大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理解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冲压模具的设计流程,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关键参数。

3. 学生能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冲压模具的初步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冲压模具的拆装、调试及维护的基本技能。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工程实践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对制造业的热爱。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冲压模具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制图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程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冲压模具概述- 冲压模具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冲压模具在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2. 冲压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冲压模具工作原理及关键参数分析3. 冲压模具设计原则及流程-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冲压模具设计流程及各阶段任务4. 冲压模具设计关键技术- 冲模结构设计及参数选择- 冲模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模具的导向、定位及固定方式5. 冲压模具分析与优化- 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模具分析与优化- 常见冲压模具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6. 冲压模具制造与工艺- 冲压模具的加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模具制造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7. 冲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 模具装配的工艺要求与方法- 模具调试及试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8. 冲压模具的维护与管理- 冲压模具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模具库存管理与使用记录教学大纲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按照以上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授课。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设计步骤 1. 分析产品图纸和技术要求,确定冲压工艺方案。
2. 选择合适的模具类型和结构形式。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01
3. 设计模具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
02
4. 确定模具的闭合高度和压力机参数。
5. 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03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01
设计方法探讨
02
1. 采用CAD/CAE/CAM等先进技术进行模具设计和 制造,提高设计效率和制造精度。
实践教学
通过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方式,让学生 参与实际冲压模具设计过程,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
B
C
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手段,辅助学 生理解复杂的模具结构和设计过程。
互动教学
鼓励学生提问、讨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 互动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D
02 冲压工艺基础
冲压变形原理
01
02
03
2. 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设计原则,降低 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
设计步骤与方法探讨
3. 考虑模具的维修和保养方便性, 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4. 注重模具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设计, 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典型冲压件生产工艺及模具设
04
计实例
拉伸件生产工艺及模具设计
拉伸工艺原理
通过拉伸模具将平板毛坯拉伸成所需 形状的零件。
03
冲压模具工作原理
冲压过程、模具受力分析、冲压件质量影响因素等。
课程目的与要求
掌握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理 论和方法。
了解冲压模具的典型结构和 设计步骤。
能够独立完成简单冲压模具 的设计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系别:材料工程系姓名:李兵学号:121304106椭圆垫圈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前言 (2)设计任务书 (3)一、制件工艺性分析 (4)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 (5)三、工艺和设计计算 (5)四、计算凸凹模的刃口尺寸 (10)五、凹模与凸模的设计与校核 (14)六、模具的其他装置 (18)七、模架的选择 (20)八、压力机相关参数的校核 (21)附:参考文献 (28)结束语 (29)前言模具课程设计是CAD/CAM专业教学计划安排的非常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也是毕业设计的首选内容。

其目的在于巩固《模具结构及设计》所学知识,熟悉有关资料,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模具结构设计,学生在工艺性分析、工艺方案论证、工艺计算、模具零件结构设计、编写说明书和查阅参考文献等方面受到一次综合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

本次设计中,本人的设计任务是根据一个座板的工件设计一副模具。

本人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根据座板的结构设计计算各部分尺寸;2、确定工艺方案;3、由以上数据画出装配图。

设计任务书:零件名称椭圆垫圈序号 5材料08钢板厚 1.0mm 生产批量大批量一、冲压件工艺分析零件名称椭圆垫圈图号 5材料08钢板厚 1.0mm 生产批量大批量1、材料:08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2、冲裁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零件的位置精度46、62.5和尺寸精度Φ8.2、Φ22、Φ40、R8未给公差,圆形尺寸精度等级IT11,非圆形尺寸精度等级IT13,查表确定公差值为46+0.12、11.0011+φ、13.0028+φ、016.038-φ、011.012-R 。

3、工件结构:结构简单,形状对称,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

结论:适合冲裁二、确定冲裁工艺方案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道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1、先冲孔,再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2、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3、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需要2道工序,且多次中心距定位产生累积误差大,导致孔的位置精度不高,需要两副模具生产,且效率低,不适宜采用。

方案二:采用复合模生产,在一副模具当中,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序,精度相比单工序模更高,且效率也高,模具强度好,制造简单,并且冲压时,卸料板在冲裁时压紧板料,零件的平直度较好,工件留在模具上,手动取出零件。

方案三:采用级进模生产,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较高,操作方便,但级进模在送料时很难保证工件位置精度,无法达到零件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但能保证产品快速生产。

综合以上三个方案分析: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设计成级进模可以很好地保证工件的产量。

三、工艺和设计计算1、排样图设计与计算:因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只有两道工序,冲孔与落料,因t=1.0mm,查表,最小搭边值得:a 1=1.0、a=1.2.又因为步距:A=D+a 1=45.24+1=46.24mm 条料宽度:B 0-∆=0(Dmax2a Z++)0-∆=(402 1.20.5+⨯+)0-∆=00.2042.9-∴故B 原整为:00.2043-所以:得出圆整后的侧搭边值为:1.5 ∴导料板间的距离:B 0max 22D a z =++ =402 1.520.5+⨯+⨯ =44mm排样图如下:Θa1=1.0、a=1.5、A=46.24mm经计算:S 总=1668.72mm ,2S 1+S 2=221R π+22R π=105.5668+379.94=485.50682mmS=S 总-(2S 1+S 2)=1668.7-485.5068=1183.19322mm(1)、计算一个步距内的利用率: ∴100%SA Bη=⨯⨯ 1183.193246.2443=⨯59.51%=(2)、计算整个条料的利用率:经查表:整个板料的标准长宽为:900⨯1000 经计算:取整个条料的长度为:900;利用率高。

90019.4646.24L n A ===取n=19 ∴100%n SL Bη=⨯g g 191183.193290043⨯=⨯59.49%= (3)、计算整个板料的利用率: 经计算条料数为:1000100023.2643B ==,所以能取N=23条 经计算整个板料的制件数为:23n=19⨯23=437制件4371183.1932100%100%1000900100090057.45%n S η⨯⨯=⨯=⨯⨯⨯=总 2、冲压力与压力中心的计算:(查表2.6.1;查得0.050.09k K ==卸推,,查得2300/N mm τ=,查表刃口高度6h ≥。

取h=7)∴1641.5h n t-===个∴冲件力:12 1.32 1.325.434 1.530029.76Fdt KN πτ=⨯=⨯⨯⨯⨯=冲2 1.369.08 1.530040.412F klt KN τ==⨯⨯⨯=冲 1229.7640.41270.172F F F KN KN KN =+=+=冲总冲冲 落料力: 1.3 1.3155.1 1.530090.7335F Klt dt KN τπτ===⨯⨯⨯=落 卸料力:()()0.0590.733570.1728.05F K F F KN =⨯+=⨯+=总卸卸落冲推件力:(推废料,推制件)1140.0929.7610.765F nK F KN KN ==⨯⨯=推推冲 2240.0940.41214.55F nK F KN KN ==⨯⨯=推推冲 340.0990.733532.66F nK F KN KN ==⨯⨯=推推落Q n 为卡在凹模内的冲孔废料数目,制件数取n=470.1790.738.0557.96226.91F F F F F KN KN KN KN KN=+++=+++=推总冲落卸推 由80%P P ≤÷公总:得283.6375P KN =公∴从满足冲压工艺力的要求看,查手册8-13表:可选用JC23-35,350KN 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

查表得如下:工作台尺寸前后 380 模柄孔尺寸直径 50 左右 610深度70 垫板尺寸厚度 60 滑块底面尺寸前后 190 直径 150左右 210 工作台孔尺寸前后 200左右 290 直径 260压力中心的确定,其中凸模的压力 中心为它的几何中心: 公称压力 350KN封闭高度调节量60 滑块行程 80滑块中心线至床耳距离205 滑块行程次数50(次/min ) 立柱距离 300最大封闭高度 280 床身最大可倾角 20。

冲裁轮廓周长L/mm各凸模压力中心坐标 XY L 1=d π=155.1 0 0 L 2=82π、=25.748 26.3 -12 L 3=22π=69.0845.9如上图所示: 计算如下:1122334401234L X L X L X L X X L L L L +++=+++155.108.265.52245.98.226.3155.125.74869.0825.748πππ⨯+⨯+⨯+⨯=+++20.08=1122334401234L Y L Y L Y L Y Y L L L L +++=+++155.108.2122208.2(12)155.125.74869.0825.748πππ⨯+⨯+⨯+⨯-=+++0=得:压力机的中心为(20.08,0)四、计算凸凹模的刃口尺寸L 48.2π==25.748 65.512合计:L=275.6760X =20.080Y =0工作需件刃口尺寸的计算:采用分开加工法由图可知,该需件属于无特殊要求的一般冲孔,落料。

外形:00.240φ-,8018.0-,12.046±,03.05.62-由落料同时获得。

内形:0.1028.2φ+-、0.13022φ+,由冲孔同时获得。

查表3-32得:m ax Z =0.140mm ,min Z =0.10mm由公差表查得:0.1028.2mm φ+-为IT11级,取X=0.75; 0.13022mm φ+为IT11级,取X=0.75设凸凹模分别按IT6,IT7级加工制造:冲孔1:()0min T T d d x δ-=+V =()0016.01.075.02.8-⨯+ =0016.0275.8-mm ()min 0AA T d d Z δ+=+=()10.0275.8+Aδ+0=024.00375.8+mm校核:max min T A Z Z δδ+≤- 0.016+0.024<0.14-0.10.04=0.04(满足间隙公差要求) 故:T d =8.2750016.0-mmA d =024.00375.8+ mm (且冲孔1与冲孔3相同)冲孔2:d T =(d m in +X ∆)0Tδ-=()013.075.022Tδ-⨯+=22.09750016.0-mm ()min 0AA T d d Z δ+=+=(22.0975+0.1)024.00+ =22.1975024.00+mm校核:max min A T Z Z δδ+≤- 0.016+0.024≤0.140-0.10.04=0.04(满足间隙公差要求) 落料:外形00.240,φ-未注明公差的取IT11~IT12级,所以取IT12级,由落料获得。

t=1mm 查表,2.3.3。

得:m ax Z =0.140mm ,min Z =0.10mm ,由公差表查得:00.240φ-为IT11级,取X=0.75。

落料a :()max 0aA D D X δ+=-∆()0.02500.025400.750.239.85++=-⨯=()0min T T A D D Z δ-=-()00.01600.01639.850.09039.76--=-=校核:max min0.0250.0160.041,0.1200.0900.0300.0410.030A T Z Z δδ+≤-+=-=>(不满足间隙公差条件)因此;只有缩小,,T A δδ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取:()()0.40.1200.0900.0120.60.1200.0900.018T A d d ≤-=≤-=0.018039.85A D +∴=故:00.01239.76T D -=(落料a 段与对面落料段相同) 落料b :未注明公差的一般取IT12~IT13级,取IT12级,所以:X=0.75,故此外形尺寸为:080.150R -=()max 0AA D D X δ+=-∆ ()0min A T A D D Z δ-=-()0.01500.015080.750.1507.4375++=-⨯=()00.00900.0097.43750.0907.3475--=-=校核:max min0.0150.0090.024,0.1200.0900.0300.0240.03T A Z Z δδ+≤-+=-=< (满足间隙公差条件)故:0.0150.0097.43757.3475A T D D +-==(落料b 段与对面落料段相同)落料c :因为此制件形状对称,经计算边长为:L=9.81mm ,未注明公差的一般取IT12~IT13级,取IT12级,X=0.75又因为此边长是由落料获得为外形尺寸,取下偏差:00.21019.62-∴设凸凹模分别按IT6、IT7级加工制造()max 0AA D D X δ+=-∆ ()0min AT A D D Z δ-=-()00.02119.620.210.7519.46Aδ++=-⨯=()00.01319.460.09019.37Tδ--=-=校核:max min0.0210.0130.034,0.1200.0900.0300.0340.03A T Z Z δδ+≤-+=-=>(不满足间隙公差条件)因此;只有缩小,,A T δδ 提高制作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取:()()max min max min 0.40.40.300.0120.60.60.300.018T A Z Z Z Z δδ≤-=⨯=≤-=⨯=故:0.0180.01219.4619.37A T D D +-==(落料c 与其他3段边长相同)落料d :外形00.562.5- 1.5tmm ∴=,查表3-32,得:max min 0.120,0.090Z mm Z mm ==由公差表查得:00.562.5-为IT13级,取X=0.75()max 0AA D D X δ+∴=-∆ ()0min A T A D D Z δ-=-()00.019062.50.750.562.125Aδ++=-⨯=()00.03062.1250.09062.035Aδ--=-=校核:max min A T Z Z δδ+≤- 0.0190.0300.049+=0.1200.0900.030-=0.0490.030>(不满足间隙公差条件)因此;只有缩小,,T A δδ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可取:()()0.40.1200.0900.0120.60.1200.0900.018T A δδ≤-=≤-=0.018000.01262.12562.035A T D D +-∴==故,孔距尺寸:11460.2460.02588Ld L =+∆=±⨯=±五、凹模与凸模的设计1、凹模的设计:根据查表得: 因数:k=0.15mm凹模厚度: H=kb(≥15mm)=0.15×98= 14.7mm 所以 凹模厚度为25mm凹壁壁厚: C=(1.5~2)H ()mm 4030~≥=1.5×25=35.7mm 圆整取C=36mm凹模的外形尺寸: L=2C+98=2×36+98=170mm B=2C+40=2×36+40=112mm 式中 b-凹模刃口的最大尺寸:k-系数,考虑板料厚度的影响. 取标准凹模尺寸:200⨯125⨯25允许误差5—102.冲孔凹模刃口形状的选择:凹模刃口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直壁式,一种是斜壁式.直壁式强度好,刃磨后尺寸不增大,冲件精度高,但冲裁时磨损大,工件易在型空内聚集,严重时会使凹模胀裂,不如斜壁式刃口锋利,每次刃磨的磨量大.为僻免工件易在型空内聚集,凹模刃口形状选择直壁式.如图:2.凸模的设计:1.凸模材料选用T10A钢制造,热处理进行淬硬,HRC58-62,其许用抗压强度[δ]=1300MPa其结构选用直通凸模(1)、凸模长度的计算:1232025 1.51662.5L h h t h mm =+++=+++=1h-凸模固定板厚度,单位:mm2h-卸料板厚度,单位:mm3h -橡胶厚度,单位:mmt -材料厚度,单位:mm(2)、凸模的强度与刚度的校核<1>、承压能力的校核凸模承压能力按下式校核:[]压δδ≤=min/A F Z式中:δ—截面的压应力,单位Mpamin A —最小面积,单位2mm'Z F —纵向所承受的压力,它包括冲裁力和推件力(或顶件力)单位N[]压δ—的许用抗压强度,单位MPa模具材料的许用抗压强度大小取决于凸模材料及热处理,选用时,一般可参考下列数值,对于T8A ;T10A ;Cr12MoV;GCr15等工具钢,淬火硬度为58~62HRC 时,可取[]MPa 3106.1~0.1⨯=)(压δ 确定T10A 为凸模材料:/2min 90.733570.17268.64228.94551688.7Z F F F KN A mm=+=++==推;/min3228945.51668.71.410Z F A MPa δ===⨯结论:强度足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