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北京“大栅栏”由来(全国通用)
拓展素材:北京大栅栏

北京大栅栏“大栅栏儿”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别具一格的古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区。
该街东起前门大街,西抵煤市街,全长近300米,街道狭窄,两侧店铺、商号鳞次栉比,终日人流不断、热闹非凡。
正所谓“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
在大栅栏1.26平方千米的范围内,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筑。
这些古老的建筑和发生在它们中间的“城南旧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宝和文化资源。
大栅栏北京大栅栏的由来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处在老北京城的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这条街的由来,要追溯到明孝宗弘治元年。
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
据清代《钦定令典事例》中记载,雍正七年批准的外城栅栏440座,乾隆18年批准的内城栅栏1919座,皇城内栏196座。
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而且比其他地方的栅栏大一些,因此大栅栏便逐渐成为这条街的名称。
大栅栏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
自明朝永乐18年(1420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
现在,在这条街上,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
国内提起北京前门大栅栏几乎无人不晓,就是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可以说是闻名遐迩。
在历史上,虽有沉浮,但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之所以能经受580多年的历史风雨而不败,自有它独特的地方。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
”“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如今,除了喧嚣一切都已改变,大栅栏在清除了封建糟粕后,出现的是一片商业街的景象,除了旧址老房的北京丝绸商店、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鞋店、六必居酱菜店、荣宝斋文房四宝还徐徐透出百年的光泽之外,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春堂、月盛斋熟肉店都已经门庭更新了。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朱棣为何迁都北京?(全国通用)

【国学】朱棣为何迁都北京?原因之一是南京皇官地基下沉!众所周知,朱元璋是将燕雀湖填没后建造官城的。
到他晚年,地基开始下沉,宮城出现前高后低异象。
据星象术说法,这是亡国或绝后的征兆。
朱棣了解这一点,加上其他重要原因他登基后不久,便在北京开始修建新宮城,并于永乐十九年迁都,将南京降为留都。
【资料袋】拓展一:永乐迁都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平,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平,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造成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
迁都北平,有利于控制全国的政局,同时有利于抗击北方蒙古人的南侵,也有利于经营东北地区。
朱棣用了20年的时间来迁都北京。
拓展二:建造紫禁城用了多久?从1406年,经过11年的准备,1417年,朱棣就开始从全国范围内,征集能工巧匠,开始紫禁城的建设。
这座新皇宫,严格按照封建礼制建造,同时还加上了风水学、阴阳五行学、还有星象学等玄学知识。
之所以叫“紫禁城”正式由星象学而来。
1420年,故宫终于建成,但是9个月之后,被雷击中,发生大火,有一定的损失。
直到1440年,才重新修缮,前后耗时35年。
拓展三:朱棣迁都的其他原因朱棣为何要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完成父亲遗愿中国大一统的王朝大都是由北至南而成,明太祖朱元璋发迹于南方,由南向北打下天下,这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少见的成功案例。
虽然成功打下基业,定都南京,但是朱元璋其实很清楚,南京并非是定都的最佳选择。
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1391年,朱元璋还派出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和洛阳两大古都进行考察。
目的就是准备将国都迁往西安或者洛阳。
不过可惜的是朱标在考察完回到南京以后没多久就生了大病,1392年,刚刚37岁的朱标就病死了。
朱标可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的,在他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本来希望他成为一代名君的,结果却先走了。
老朱很伤心,迁都的事再也没心情去想了。
北京街巷名称的由来

北京街巷名称的由来1. 王府井:由清代皇室御用北漕运粮的王府所在地而得名。
2. 南锣鼓巷:因为古时候放鼓乐、锣声传到远处,因此得名为锣鼓巷,后来加上南字。
3. 雍和宫:源于明代时期,是为了祭祀西藏格鲁派第五世达赖喇嘛而修建的,取名为雍和,意为“和谐”.4. 后海:在清代时期,康熙帝御阅时,恰好到了鼓浪屿,观看了渔民在海上作业,因此用“后”来名之为后海,以示对渔民两袖清风的慷慨赞赏。
5. 什刹海:据传是供奉佛教十二神将的神庙,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其名“什刹海”也是佛家语汇,意为十劫。
另外,湖上有石桥相接三个碧湖,故又称为三景水。
6. 国子监:位于东城区,是当年进行帝王教育的学府。
名称“国子”表示“帝国之子”,“监”则是古代学校的通称,“国子监”作为帝国最高等级的学校,成为当时全国大小官员晋升的必经之路。
7. 烟袋斜街: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这种风格的古老街巷是满族官员居住的地方,他们的生活方式都比较传统。
在那个时候,男人们往往大摆烟斗,在街上走动,因此路名中有烟袋之意。
8. 广渠门:广渠门是北京城的一道城门,广渠意为“宽而深”,可供水渠通行的意思,这里是北京旧时的水文化聚集地,故此门得名。
9. 石景山:古时候北京城壕河外一座山像是石头筑成的一样坚硬,因此得名石景山。
10. 五道营:是清朝时期部署授田的场所,历史悠久。
传言五道营是清代皇帝御赐的营房,然而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证实。
至于“五道”一词,原本是指这里是加农炮的部署地。
11. 观音庙:源于清朝时期,相传当年唐朝玄奘归来后将一个圆相赠予当时的皇帝,皇帝以此为缘,在海淀的此处建了观音庙,12. 牛街:古时候贩运商品和运动员的战车经过这条街,会引起很多牛崴,觉得像是牛货在行走,因此得名为牛街。
13. 北海公园:北海公园是一座完整的帝王园林,可以追溯到辽代,是北京四大园林之一。
佛教活动也很常见,例如每年的法舞会,是一场展示佛教民俗文化的盛大活动。
14. 天桥:前名是南武桥,因此位于天桥北,于是被改为天桥,这里是北京唯一的湖边会堂。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语文拓展:【国学大观园】北上、南下(全国通用)

【国学】北上、南下
国人习惯讲北上、南下,从不会颠倒说北下、南上。
因为古代西安、北京等帝都在北方,北方地位高,南方地位低,久而久之便有了“上下”之分。
皇帝去江南自然说“下江南”。
到了近现代,如北上抗日,百万雄师下江南等,依然如故。
国人地位观念强,即使百姓到农村,也只会说下乡,绝不会说上乡。
恐怕这也是国情。
【资料袋】
拓展:如何辨别方向
1.参考地图和指南针,同时积极观察周围的地形来判断正确位置。
2.一般情况下,大树朝南的方向生长的比较茂盛,北面比较稀疏。
3.先找到勺状的北斗七星,以勺柄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5倍,能在直线上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4.在户外可以看一下楼房阳台,阳台一般朝南,所以那就是南方。
5.可以通过用针或者铁丝摩擦产生磁性,把树叶放到水中,将铁丝或者针放到树叶上,当树叶停止旋转,所指方向就是南面。
北京大栅栏介绍文案

北京大栅栏介绍文案在北京的心脏地带,前门大栅栏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光芒。
这里,历史和现代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
在北京大栅栏,沉浸在古老与现代交融的氛围中。
北京大栅栏,古老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展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繁荣的现代风貌。
前门大栅栏的夜景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当夜幕降临,这里的古建筑被华灯初上,与现代的霓虹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中。
北京大栅栏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古迹,还有各种美食和购物中心,让你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享受现代都市的便利。
大栅栏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缩影,这里不仅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还有充满活力的商业街和美食街,是游客了解北京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绝佳去处。
在北京大栅栏,尽享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不论您是来自何方游客,前门大栅栏都是一个感受北京文化、历史和美食的好去处。
让我们在前门大栅栏的古老与现代之间,找寻属于您的故事。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街区,前门大栅栏拥有丰富的美食文化。
您可以在此品尝各种地道的北京小吃,如炸酱面、北京烤鸭和豆汁儿炸果子,尽享中国传统美食的魅力。
前门大栅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个繁荣的商业中心。
这里汇集了各种各样的老字号商铺、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让您尽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漫步在北京大栅栏,你会被其独特的胡同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所吸引,领略京城的风土人情和独特魅力。
漫步在前门大栅栏的古街小巷,您将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这里的胡同、四合院和传统的商业街,都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
北京大栅栏,古老而繁华的商业街区,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
在大栅栏,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在诉说着北京的历史。
大栅栏,一个北京历史文化的缩影,带您穿越时空,感受古都的魅力。
大栅栏,一段北京历史的缩影,感受古都的魅力与底蕴。
大栅栏,探寻北京的历史文化,感受古都的独特魅力。
漫步北京历史,大栅栏让您感受古都韵味。
走进大栅栏,感受北京的历史文化,让心灵得到升华。
六年级下册语文素材-小升初文学常识专题讲解(有答案)部编版

1.了解小升初文学常识的考点2.认识小升初文学常识的题型3. 熟练掌握小学阶段必备的文学常识1.掌握常考的文学常识2.掌握易混淆文学常识春联的由来每一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这是为何?原来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
《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到宋代,桃符由桃木小升初文学常识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
正如诗云:“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旧年辞别迎新岁,时序车轮总向前。
”★小升初文学常识综述近几年,深圳地区很多学校在小初中的考试里都会考察文学常识。
其原因有二:一是和中考、高考相衔接,中、高考中每年都会考察文学常识。
二是语文课程目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解读上述要求,可以看出对文学常识的复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重视课本出现过的名人、名作。
②通过古诗,了解诗人的相关背景、作品以及合称③熟知必读名著中的情节、人物性格小升初文学常识考查内容可能是课文中出现的内容,也可能是课外积累的常识。
既可以是常见的作者作品;也可以说历史典故。
考察范围比较广泛,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
★历年小升初文学常识题型一览(一)常见的借代词语了解词语的本意,原意;根据相关语境了解词语的拓展意思。
(二)作者作品小升初考试所涉及的作者一般是小学和初一课本出现过人物,如:鲁迅、朱自清、冰心。
北京大栅栏介绍文案

北京大栅栏介绍文案1.北京大栅栏是北京市中心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之一2.北京大栅栏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3.大栅栏历史悠久,建于明朝永乐年间4.大栅栏是一个保留完好的明清时期商业街区5.这里有众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6.大栅栏的建筑风格典雅,是北京市区内难得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7.大栅栏内的店铺琳琅满目,是购物的好去处8.大栅栏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前来参观9.在大栅栏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10.大栅栏周边有着独特的胡同文化11.大栅栏是北京市的旅游胜地之一12.大栅栏内的特色小吃让人垂涎欲滴13.大栅栏附近交通便利,是游客选择的理想目的地14.大栅栏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所在15.大栅栏是北京的一张历史名片16.大栅栏所在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17.大栅栏被誉为北京的文化之窗18.大栅栏的街道宽阔整洁,让游人流连忘返19.大栅栏内的古建筑被精心保护和修缮20.大栅栏周边环境宜人,适合闲逛和休憩21.北京大栅栏是一处保存完整明清风貌的历史景区22.大栅栏位于北京市西城区23.大栅栏又称南大栅24.大栅栏北端紧邻天安门25.大栅栏南端接北京康庄大街26.大栅栏是北京古代商业的集中地27.大栅栏曾是清朝皇家禁卫军/28.大栅栏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29.大栅栏周边还有很多有名的景点30.大栅栏是北京重要的人文景观31.大栅栏有很多有名的传统小吃32.大栅栏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33.大栅栏是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34.大栅栏每年吸引大量游客35.大栅栏有丰富的文化底蕴36.大栅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37.大栅栏曾是明清时期的重要商业区38.大栅栏保存了大量历史建筑39.大栅栏是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0.大栅栏是北京市区保留下来的少数商业街之一41.北京大栅栏是北京著名的古代城墙之一,被誉为北京的历史之根。
42.大栅栏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一片保存了明清时期城墙、城门和街巷格局的历史街区。
43.大栅栏是北京最具有代表性的胡同之一,其石砌街道、青瓦房屋、古朴民居给人以重重叠叠的印象。
北京大栅栏的前世今生

长盛魁的冰灯明⼜亮,⽟兔像卧⼜像跑。
聚庆斋的《聊斋演义》画得好,祥义绸缎店铁门上全是灯,瑞蚨祥要同祥义⽐⾼低,云⾹阁的⼤蜡有三尺。
⼴盛祥门前挂的是旋转不停的⾛马灯。
同仁堂本是下洼⼦门,药王采药济众⽣。
图为如今的⼤栅栏
⼤栅栏有的是钱。
清代时期这⾥相当于今天的华尔街。
曾集中26家银炉,分布于钱市胡同两侧和珠宝市街。
这⾥还有87家钱庄、26家银号、40家⾦店。
图为如今的⼤栅栏
北京最早由中国⼈办的银⾏,如交通银⾏、盐业银⾏、⾦城银⾏就诞⽣在这⾥。
1918年,中国⼈办的11家银⾏中⼤栅栏就占6家。
⼤栅栏有的是戏。
图为如今的⼤栅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北京“大栅栏”由来
北京著名商业街大栅栏,明时称廊房四条。
为防止盗贼,那时很多街巷口安上木栅栏,天黑关团,是谓“宵禁”。
据凊《钦定令典事例》,雍正和乾隆年间又新建很多栅栏。
廊房四条东西口竖起了两座特别高大的棚栏,巷名渐变成“大栅栏”。
在《乾隆京城全图》上也出现了“大栅栏”地名。
【资料袋】
拓展一:大栅栏
大栅栏(Dàshílànr),是北京市前门外一条著名的商业街。
现也泛指大栅栏街及廊房头条、粮食店街、煤市街在内的一个地片。
大栅栏地处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
自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
拓展二:大栅栏的历史起源
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大栅栏处在
古老北京中心地段,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据清代《钦定令典事例》中记载,雍正七年批准的外城栅栏440座,乾隆十八年批准的内城栅栏1919座,皇城内栏196座。
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保留长久,而且又大一些,而逐渐为京城所瞩目,所以,大栅栏就成为这条胡同的名称了。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叫“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
”“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大栅栏的设置在明代就有了,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就下令在北京城内大街曲巷设立栅栏,并派士兵把守,以防盗贼。
到了清代,这里已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因为买卖多,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盗贼,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也都好看,所以才叫“大栅栏”。
明张竹坡《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并未收载“大栅栏”这个地名,在前门外路西只有廊房头条、廊房二条、廊房三条和廊房四条,其中的廊房四条就位于大栅栏的位置,可见在明朝还没有栅栏这个地名。
而所谓的“廊房”指的就是用于临街经营的店面房,由此可见,在明朝虽然没有大栅栏这个地名,但大栅栏所在的位置就已经是一处商贾云集的繁华商业区了。
明弘治元年,为治理京师社会治安,在北京各条街巷门口,设置了木质栅栏,栅栏由所在地点居民出资修建,从此以后直到清朝末年在北京的街道上共修建了一千七百多座栅栏。
其中廊房四条的栅栏由商贾出资,格外的大,因而被称为大栅栏,久而久之大栅栏就取代廊坊四条成为这条街道的正式名称。
光绪二十五年大栅栏发生火灾,木质栅栏被烧毁,从此以后大栅栏只存其名,直到2000年北京市政府又在大栅栏街口修建了铁艺栅栏,真正的栅栏才又回到大栅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