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几种常见的构图具体方法分析
《绘画构图学一》

线
•用笔和其他工具划出的相对细长的痕迹;
•物象的边缘和轮廓。
点
点在构图中是最小的可视形相,点的大小 之别是由这个点与其周围的可视形相、画
面空间的比较而产生
26
精选版ppt
点” 的形态使人产生小巧、集中、凝聚、闪动的视觉心理。
”点”可以分为:有方向性的点(比如:水滴形点)和无方向性的 点。 “点”的形状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多角形、水滴形及不规则形 等等。
5
精选版ppt
6
精选版ppt
7
精选版ppt
第三节 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
构图形式起到加强或减弱作品内容和主题思想表达的作 用,是使作品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一、构图性质与内容
从蒙德里安的四棵树的变形可看出,构图性质不同,画 面体现的内容也不同:
8
精选版ppt
图1
如实地描绘了一棵树
图2
12
精选版ppt
4. 特写构图(着重表现近距离内的物象或物象的局部的构图)
这种构图格局内容局限,形象容易刻画细腻入微,细节显明。
13
精选版ppt
(二)选择何种构图格式取决于内容。构图格局的不同,画面表 现的内容与主题就会有极大的差异。
客观写实性格局构图给人以真实的美,它长于表现事物的瞬间或一个特定 的情景。 还有一种主观性的构图方式,它是打破自然界物象的客观存在关系和时间限 制,主观地任意组合物象于画面之中的构图方式。
油画——一般选用各种不同粗细纹理的亚麻布或纸、板等.做底后使 其不吸油,一次性画法或多层次画法所形成的笔触,有丰富的表现力 。会产生硬挺、苦涩、细腻、粗狂等视觉心理.
中国画——使用绢、熟宣纸、生宣纸等,写意画利用生宣纸吸水的 性能,或冲、或泼、或勾、或染……运用笔墨的干湿浓淡、破擦点 染,显示出传统绘画独特的韵味和形式美感。
美术构知识点

美术构知识点美术构是指在绘画或设计作品中,通过构图、布局和组合等手段,使画面或设计元素达到一种平衡、协调、美感和表现力的艺术效果。
良好的构图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突出主题、表达情感,并增强视觉冲击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美术构知识点,帮助艺术家或设计师创建出出色的作品。
1. 平衡平衡是构图中的关键要素。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指画面元素在中心线或中心点两侧对称分布,形成一种稳定的感觉。
不对称平衡则是指画面元素在画面中根据其重量和视觉吸引力进行分布,不需要完全对称,但整体视觉效果仍然平衡。
2. 黄金比例黄金比例是一种用于划分画面的比例关系,也称为黄金分割。
它能够创造出令人愉悦的比例感,使画面更加协调和吸引人。
黄金比例的比值为1:1.618,艺术家可以将画面分割成黄金比例的多个部分,将重要元素放置在黄金分割线的交叉点上。
3. 对比对比是指画面中不同元素之间的明暗、色彩、形状或大小等差异。
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吸引观众的目光。
艺术家可以使用明暗对比、冷暖色对比、大小形状对比等来创造出更具效果的作品。
4. 重点和焦点在画面中设置一个或多个重点或焦点,可以吸引观众的目光,并突出主题或表达情感。
通过大小、形状、颜色对比等手法,艺术家可以使重点或焦点在作品中脱颖而出。
5. 透视和深度透视是指通过线性透视或空间透视等手法,在画面中表现出远近和深度感。
艺术家可以运用消失点、近大远小、交叠和层次等技巧来营造出真实的空间效果,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6. 节奏感节奏感是指画面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节奏性的感觉。
通过重复、变化、旋转、大小等手法,艺术家可以营造出一种有序且动感的节奏感,使观众的目光在画面中流动。
7. 色彩运用色彩是构图中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
艺术家可以运用色彩对比、色彩饱和度、冷暖色调等来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效果。
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总结:美术构知识点是艺术创作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构图的作用PPTPPT优质课件

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 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凝聚的整体感。
马蒂斯《舞蹈》
圆形构图实例
6、垂直线构图
从参天大树、高耸的柱子等笔直形象中,可以 对垂直线形成严肃、庄严、寂静的感觉。能增强威 严感和崇高感。垂直线构图特点:严肃、宁静,垂 直形体在画面中的分量要比同样大小的歪斜形体得 分量重,垂直形体使画面的动感减少。
韦 尔 申
《 吉 祥 蒙 古
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
第二,从大官做到小官。文章开篇同样是简单介绍传主的姓名字号、籍贯、天赋、文学素养、性情、举荐或举功名情况、最初任职情
况、和家庭情况等。文章的中间部分写传主直言纳谏,性格刚正无私,忠心耿直,被小人谗言,皇帝不知情被贬或被疏远,但传主仍
继续保持高洁的品格,为皇帝、为国家、百姓做事,后来皇帝知道了,可能又启用了,但传主也老了,不久去世了,皇帝给他封个谥
挡住主体物底部,缺乏错落有致的形式美,造型美感受到破坏。
画面左右不均匀,缺乏稳定感。
台角处于画面正中间,容易产生心 理压迫感。
左右摆设平均,缺乏节奏感。
同一组静物被分离成两组,画面 过于松散。
构图要领
1、主次分明: 2、对比明快: 3、前后层次: 4、疏密关系:
小结 (1)意义:①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民主与科学旗帜,对
构图方法有哪几种

构图方法有哪几种
构图是指在摄影、绘画、设计等艺术创作中,通过合理组织和安排画面元素,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构图方法是构图的基本手段,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对构图方法的掌握对于艺术创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构图方法。
首先,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法。
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割为两条对角线,然后将画面元素沿着对角线的方向进行布置,从而产生一种动态和平衡的视觉效果。
对角线构图常常用于摄影和绘画作品中,能够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其次,黄金分割构图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
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分割为黄金分割点和黄金分割线,然后将画面元素放置在这些位置上,从而使画面更加和谐和美观。
黄金分割构图常常用于设计和摄影作品中,能够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自然而又富有美感的结构。
此外,对称构图是一种简洁而又有力的构图方法。
对称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割为两个对称的部分,然后在这些部分中放置相似或者对称的画面元素,从而产生一种平衡和稳定的视觉效果。
对称构图常常用于建筑和室内设计作品中,能够使画面显得整洁和有序。
最后,透视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
透视构图是指通过透视原理来安排画面元素,从而产生一种立体和深度的视觉效果。
透视构图常常用于绘画和建筑设计作品中,能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总的来说,构图方法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艺术家在创作时应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要表达的情感,灵活运用各种构图方法,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
希望以上介绍的几种构图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绘画的构成

8.X形构图
9.V形构图
三 构图的原则
• 如果要进行高度的概括,就是变化统一。 • 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其
他规律,大抵都是从属于这个规律。
统一
变化
1、虚实、疏密
2、均衡、 藏露
形不见而意现
3、对比、呼应
1.结构对比:主从、疏密、聚散、虚实、详略、藏露、隐 显、纵横、高低、开合、争让、呼应、动静、阴阳、向背、
绘画的构图
一 构图的概念
• “构图”一词是借用西方的外来专业术语,而在中 国的传统绘画中,构图又被称为“布局”“章法” 或“经营位置”。构图是绘画艺术技巧的一个组 成部分,又是创作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更是将作 品各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一种形式。构图的 形态要服从作品内容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并根据 构图形式美的法则来决定。
等。 呼应 山水画的“呼应”,是指画面中的物象彼此联系,
前后、左右、上下相互关联。也称“顾盼”。
四 构图规律
1.构图既有变 化又有统一 (物体之间要 有紧有松)
2.构图时物体不 能画得太满(太 大)。
构图时物体不 能画得太小。
3.构图时物体 不能画得太偏。
(构图偏右)
(构图偏左)
3.构图时物体 不能画得太偏。
(构图偏上) (构图偏下)
4.构图时三个物体(或三个以上) 不能画在同一条直线上。
五 构图六忌
1 :空
2:闷
3:板
4:聚
5:散
6:偏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研究构图,并不是制定各种 条条框框,而是启发我们的 思想,从有法到无法,从知
法到变法又不为法所困。
通过对《狼牙山五壮士》这幅作品的 赏析,你认为到底什么是构图,它在绘画 作品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美术规律知识点总结

美术规律知识点总结美术规律是指在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中,遵循的一系列客观规律和原则。
它不仅是美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对美学理论的具体体现。
掌握和运用美术规律对于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美术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一、色彩规律色彩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要素,艺术家运用色彩可以表达情感、创造氛围、构图等。
颜色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形成,其本质是光的属性。
在色彩的运用中,有一些基本的规律需要遵循:1.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关系。
在色彩对比中,最常见的是冷暖对比和对比色的运用。
冷色与暖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对比色是指色相对的两种颜色,例如红绿、黄紫等。
对比色的搭配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往往能够吸引人的眼球。
2. 色彩的明度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改变色彩的明度来构图、表现光影效果。
色彩的明度关系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对于绘画的表现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3. 色彩的饱和度色彩的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
在绘画中,通过色彩的饱和度可以表现出色彩的鲜艳或是柔和。
色彩的饱和度是影响画面氛围和色彩的表现力的重要因素。
二、构图规律构图是指画面上物体的分布和布局。
艺术家可以通过构图来塑造画面的形式和空间感,构成画面的整体结构。
构图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是古希腊的一种美学原理,也是构图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按照黄金分割法,画面被分割成相对比例的区域,使画面更具有动态平衡和美感,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2. 对角线构图法对角线构图法是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使画面具有动感和张力,让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对角线构图法常用于人物画和风景画中。
3. 透视法透视法是通过透视原理表现三维空间在二维画面上的方法。
在绘画中,艺术家常常使用线性透视、大气透视等透视方法来表现深度和空间感。
三、形态结构规律形态结构规律是指绘画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构图方法有哪几种

构图方法有哪几种构图是指在摄影、绘画、设计等艺术创作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排和组合元素,来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构图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作品的美感和表现力。
在构图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构图方法,以实现作品的审美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构图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构图方法之一是“黄金分割法”。
黄金分割法是指将画面分割成特定比例的区域,使得画面的重点元素位于这些分割线或交点上,从而使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黄金分割法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安排画面的元素,使得画面具有更强的视觉吸引力和表现力。
其次,还有“对称构图法”。
对称构图法是指通过画面中的对称元素来达到平衡和稳定的效果。
对称构图法常常用于表现庄重、稳重的主题,例如古建筑、雕塑等。
通过对称构图法,艺术家可以使画面更加整齐、端庄,给人以稳定、宁静的感觉。
另外,还有“透视构图法”。
透视构图法是指通过透视关系来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以创造出立体感和空间感。
透视构图法常常用于表现景深和远近关系,使得画面更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
透视构图法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目光。
此外,“对角线构图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构图方法。
对角线构图法是指通过画面中的对角线来安排元素,以达到动态和紧张的效果。
对角线构图法常常用于表现运动、冲突等主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力。
通过对角线构图法,艺术家可以使画面更加富有变化和张力。
最后,还有“前景构图法”。
前景构图法是指通过设置前景元素来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前景构图法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给人以更加真实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通过前景构图法,艺术家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具有吸引力。
总的来说,构图方法是艺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灵活运用各种构图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不同的构图方法可以帮助艺术家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因此,艺术家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构图能力,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美术构图——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3.不同色彩 的面积分布, 应避免等量、 对称和凌乱。 等量则无主 次之分,对 称则平淡无 味,零乱使 人生厌。色 彩的分布要 有大小、主 次、轻重之 分。
五.空间分割
画面通常由主体,陪体,环境(分前景和背景),和空白组 成。画面的布局就是研究如何使各种画面成分占有合理的位 置,同时使之有主有次,相互关联地构成一个整体。
把主体形象安排在画面结构中心,即观众视线最集中的部位。 一般将主体物处理在画面结构的视觉中心位置。视觉中心就是 根据黄金分割律找出的画面上的四个点,如图所示。这四个点 我们称为视觉剌激点。 我们可以把所要表现的“趣味中心”或重点理解的东西安排在 上述任意一点上或临近处,并保持向画面中心集中的方向性。 这样就能产生主体位置合适的美感作用,在拍摄静物时更应考 虑这四个点。 将这四个美感诱发点连接起来,就能产生“九宫布局”(即井 字分割)。当拍摄贯通画面的地平线或垂直主体时,可把它们 安排在井字分割线上或附近的位置上,可以避免画面被割裂的 视觉感受而获得舒适、协调的构图。
1.为了使图象色 彩和谐,应避免 对比生硬和过于 强烈,这时要充 分利用相关色和 调和色。对于单 一色调的图象, 由于主要由不同 纯度和亮度的单 一色彩所构成, 图象反差小,显 得单调、呆板, 此时应注意引进 黑白,以增强反 差,活跃图象。
2.为了表达环境气氛,常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确定整个图象的 基调色彩。基调色彩在图象上往往占有较大的面积,在整体上 先声夺人。作为基调色彩,应适应主题需要,具有概括力和象 征意义。如黄色基调——丰收的秋天;绿基调——春天的生 机。
B.垂直线
从参天大树、高 耸的柱子等笔直 形象中,可以对 垂直线形成严肃、 庄严、寂静的感 觉。能增强威严 感和崇高感。
垂直线构图--特 点:严肃、宁静, 垂直形体在画面 中的分量要比同 样大小的歪斜形 体得分量重,垂 直形体使画面的 动感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画中几种常见的构图具体方法分析
横三角形构图
横构图的作品具有平稳、沉着等特点,特别是正三角形的构图。
具体方法有以下4种。
1.要发挥好三角形构图的优势,做好三角形的三个点的定位,把所见物体灵活地安排在三个点上。
有些同学在横构图的作品中自认为它容易把握,所以总是随随便便安排物体。
其实不然,三点定位尤为重要,因为一旦定不好位置,会出现画面一头重一头轻不稳定的效果。
提醒一点,三点之中最上方的点是主要物体摆放的位置,其他两点分别摆放第一次要物体与第二次要物体,第三次要物体与第四……摆放不能超过这三点给人的视觉效果。
2.大关系的处理。
大关系是指物体与物体,或与衬布之间整体的颜色间相互作用形成各要素和谐的关系。
这种关系也为你未来的色调走向做出了铺垫。
平常我们在创作或教学中,对大关系切不可忽视,因为一旦忽视,有可能一种完美漂亮的颜色关系就没有了。
3.画好主要物体至关重要。
这里有几条建议考生需要关注。
(1)形的漂亮是第一位的,没有形的漂亮,对于主要物体刻画难度就会进一步加深,不管是画陶罐还是花瓶都要一样重视。
(2)大关系出来后,对于受光面的细节与被光面的特点要注意概括,切忌处处平平而画。
(3)注意高光与口子的刻画,这是主要物体的点睛之处,必须画好。
注意高光的形状与口子的厚重感,色泽既要漂亮又要彰显
物体的特点。
4.整体调整。
这一步很重要,要进一步落实前后关系,协调颜色各要素,做到和谐统一,最大限度地使画面颜色既漂亮又耐看,画面效果大气而优美。
竖“C”形和“S”形构图
竖构图的作品具有纵深感强、有活力等特点。
基本的表现形式有“C”形和“S”形。
方法有以下四种。
1.发挥好“C”形与“S”形构图的长处。
因为这两个字母本身就具有延伸的效果,如处理得好很容易增加空间感。
因此,要合理安排好“C”形与“S”形中主要点的位置摆放。
“C”形有三个点,“S”形有四个点,主体物往往在中间点的位置,前面的点往往是第一次要物体的摆放位置,最后面的点帮助你加强画面空间层次的推移。
值得一提的是,竖构图的画面容易表现纵深感,因此,主要物体不宜画得太大,太大会挡住空间的延伸。
这一点与横构图有所区别,因为横向的构图画好物体比画好空间重要,这点在一些高分卷里表现很明显。
2.大关系的确定,也就是大空间关系的定位。
这一步不要求过于塑造,只要把画面的纵深感画出来即可。
笔者以为前实后虚是处理空间最好的表现手段,即加强前面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衬布的对比;减弱后面的物体与物体、物体与衬布的对比。
请注意,这里讲的是一种客观的对比,而不是要求刻意去表现什么,或者说把前面的物体画得过于清楚或详细,这是不科学的。
3.画好主要物体。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色彩要画到位,二是把它画到正确的位置。
提醒一点,色彩塑造形体并不是要求十全十美,笔者以为最多达到
8层即可。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物体越是塑造得详细充分,画面的色彩关系反而越弱。
为了加强竖构图中各物体的次序感,有时确实需要点高光,但一定要注意亮的层次,切忌一路白。
4.整体调整,理清次序感。
检查色调是否和谐统一,继续对画面做少量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