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急救常识》教案2

合集下载

急救常识-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急救常识-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急救常识-鲁科五四学制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急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学习常见急救技能,如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3.掌握处理一些常见急症的方法和技巧,如心脏病突发、中暑、溺水等;4.提高学生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程度。

教学重点1.急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常见急症的处理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2.如何处理一些特殊状况的急症。

教学内容及方法第一节:急救概述概述急救的基本概念、原则及技能,讲解突发疾病的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讲解 + 班级讨论第二节:心肺复苏讲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演示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

方法:讲解 + 演示 + 讨论第三节:烫伤与烧伤急救讲解烫伤和烧伤的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生活中避免受烫伤、烧伤。

方法:讲解 + 互动问答第四节:心脏病突发急救讲解心脏病突发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学生应该如何迅速反应和寻找帮助。

方法:讲解 + 角色扮演第五节:中暑急救讲解中暑的预防方法和急救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避免中暑和应对突发情况。

方法:讲解 + 讨论第六节:决定生与死的急救讲解如溺水、窒息等严重急症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提示学生这些急症决定了生命的存亡,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方法:讲解 + 角色扮演教学反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回答一个简单的问答并进行测验,以测试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程度。

课后作业1.背诵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2.思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急症情况,并了解相关处理方法。

结束语生命之重、健康之重,急救之重。

本次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生命和健康的重视程度,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安全、防范意外,懂得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让我们共同守护家庭、珍爱生命。

急救常识教案范文

急救常识教案范文

急救常识教案范文教案:急救常识教案一:急救常识概述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急救,以及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步骤;2.掌握常见的急救技巧,如心肺复苏和止血等;3.培养学生的应急反应和判断能力,以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急救的原则和步骤;2.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3.止血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判断应急状况和迅速采取行动;2.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自制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模拟急救场景的实物和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个紧急情况的场景,例如一个车祸现场或一个人突发心脏骤停的情况。

2.引导学生讨论和描述,了解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怎样做。

第二步:介绍急救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5分钟)1.解释什么是急救,明确它的目的是挽救生命和减轻病情。

第三步:学习心肺复苏(30分钟)1.详细介绍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发现意识丧失、判断呼吸和脉搏状况、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

2.使用模拟器材,展示心肺复苏的正确操作方法。

3.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互相模拟心肺复苏的过程。

第四步:学习止血方法(30分钟)1.介绍止血的常见方法和技巧,包括直接压迫伤口、提升伤肢、用止血带扎紧等。

2.使用模拟器材,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

3.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践,实际操作止血方法。

第五步:情景演练和总结(15分钟)1.设计几个急救场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情景演练,并在模拟急救场景中运用心肺复苏和止血等急救技巧。

2.结束情景演练后,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澄清学生遇到的疑惑和问题。

1.演练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括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心脏病发作等实际案例。

2.鼓励学生进行急救培训和获得急救证书,以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教案二:突发情况下的急救处理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意外突发情况下的急救处理方法;2.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培养正确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二——急救知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二——急救知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安全教育班会教案二——急救知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突发事件频频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意外,都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掌握急救知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能显得非常重要。

本次安全教育班会将全面深入地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帮助同学们掌握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急救知识1.心肺复苏急救法心肺复苏(CPR)是一种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和呼吸系统正常运作的医疗急救技术。

在生命危急时刻,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法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

下面是心肺复苏急救法的步骤:(1)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是否正常;(2)将患者放置在平坦的硬板床上,令其仰卧,膝关节屈曲。

将自己的手掌垫在患者的上腹部。

肋骨的下缘就是指示点,将另一只手放在垫子上面,交叉双手的手指,开始胸外按压,每分钟100次。

(3)按压15次后,在胸骨上方寻找两肋之间的凹陷处,将头后仰、上颚提起,用一只手掌捂住患者的嘴巴。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慢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秒钟。

呼吸两次后回到按压,再按压15次;(4)在医护人员抵达前,继续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恢复呼吸或医护人员接到。

2.骨折急救法骨折是指骨骼或软组织受到外力撕裂、压迫或损伤而断裂的损伤。

骨折发生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减轻疼痛、减轻损伤并加快康复。

下面是骨折急救法的步骤:(1)拨打急救电话,告诉拨打的人员具体情况;(2)如果患者处于危险地带,例如高处或危险道路等,应先将患者从危险地带救出并稳妥安置;(3)用固定物件固定患者的四肢,并尽可能减轻压力和疼痛。

例如,使用毛巾或布条将患者的受伤部位固定、保持部位较低或加上软垫以做支撑;(4)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千万不要让患者自行活动,否则容易加重损伤。

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火灾应急处置火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突发事件。

在火灾发生时,人们应该尽可能冷静并采取正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急救常识学案 (2)

急救常识学案 (2)

急救常识学案一、引言急救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紧急医疗护理的过程,旨在保护生命、预防进一步伤害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掌握急救常识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拯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以帮助您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

二、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通过外部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来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以下是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1. 检查安全: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危险。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并告诉他们您所在的位置和紧急情况。

3. 检查意识和呼吸:轻轻摇晃患者并大声呼叫他们的名字,观察他们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4. 叫人帮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可以让他们帮助您进行急救措施。

5. 开始胸外按压:将双手放在胸骨下方的中央位置,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至少进行100-120次。

6. 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用您的嘴对患者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7. 持续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持续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三、止血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正确的止血方法可以帮助控制出血并减少进一步的伤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止血方法:1. 直接压迫: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用力压迫几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2. 提高受伤部位:如果可能,将受伤的身体部位抬高,以减少血液流向该区域。

3. 使用止血带: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专门的止血带将血液流向受伤部位的动脉进行压迫。

4. 使用止血剂:一些止血剂,如止血粉、止血纱布等,可以帮助凝结血液并促进止血。

四、骨折和扭伤骨折和扭伤是常见的急救情况,正确的处理可以减轻疼痛并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以下是一些处理骨折和扭伤的基本步骤:1. 保持安静:让受伤者保持安静,避免移动受伤的部位,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

2. 冷敷:在受伤部位放置冰袋或冷敷物,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急救小常识》幼儿园大班教案

《急救小常识》幼儿园大班教案

《急救小常识》幼儿园大班教案第一章:认识急救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急救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幼儿遇到紧急情况时知道寻求帮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急救的定义:急救是在紧急情况下,对受伤或生病的人进行立即的医疗处理,以保护其生命和健康。

2. 急救的重要性:急救可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情,促进康复。

三、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急救相关的图片,让幼儿认识急救。

2. 故事讲解:通过讲解急救的小故事,让幼儿了解急救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问答:让幼儿回答急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情景模拟:设置紧急情况,让幼儿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第二章:急救电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拨打急救电话。

2. 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急救电话号码:1202. 拨打急救电话的注意事项:a. 保持冷静,清晰地说明情况。

b. 告知具体地址和联系电话。

c. 简要描述受伤或生病的情况。

三、教学活动: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拨打急救电话的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2. 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急救电话拨打的练习。

四、教学评价:1. 问答:让幼儿回答急救电话号码和拨打注意事项。

2. 情景模拟:设置紧急情况,让幼儿实际操作拨打急救电话。

第三章:止血与包扎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学会简单的止血方法。

2. 培养幼儿在受伤情况下正确包扎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止血方法:a. 直接按压伤口:用手指或手掌直接按压伤口,以阻止血液流出。

b. 使用止血带:在伤口上方紧绕一圈绷带,用夹子固定。

2. 包扎方法:a. 清洁伤口:用清水和消毒液清洁伤口周围。

b. 敷上消毒纱布:将消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

c. 包扎:用绷带围绕伤口,确保敷料固定。

三、教学活动:1.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止血和包扎的方法,并进行示范。

2. 实践操作:让幼儿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止血和包扎的实践操作。

四、教学评价:1. 问答:让幼儿回答止血和包扎的方法。

急救常识教案

急救常识教案

急救常识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基本的急救常识,使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迅速地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急救的基本原则、常见急救技能和应急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掌握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2 熟悉常见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1.3 了解不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

2. 能力目标:2.1 能够正确判断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2.2 能够独立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2.3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三、教学内容1. 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流程:1.1 判断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1.2 保护现场和保护自己的安全;1.3 呼叫急救电话;1.4 开始急救措施;1.5 继续急救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2. 常见急救技能:2.1 心肺复苏:2.1.1 检查意识和呼吸;2.1.2 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2.1.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2.1.4 继续心肺复苏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2.2 止血:2.2.1 使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进行直接压迫止血;2.2.2 抬高出血部位;2.2.3 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2.2.4 继续观察和处理伤口直到止血。

2.3 包扎:2.3.1 清洁伤口;2.3.2 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2.3.3 固定伤口;2.3.4 继续观察和处理伤口直到医护人员到达。

3. 应急处理方法:3.1 烧烫伤:3.1.1 迅速将受伤部位放入冷水中冷却;3.1.2 不要涂抹任何药膏或油脂;3.1.3 用干净的无菌纱布覆盖伤口;3.1.4 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3.2 骨折:3.2.1 不要移动受伤部位;3.2.2 使用固定物(如木板、报纸等)固定受伤部位;3.2.3 用绷带固定固定物;3.2.4 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3.3 中暑:3.3.1 将中暑者移到阴凉、通风处;3.3.2 给中暑者喝足够的水;3.3.3 用湿毛巾或冷水擦拭中暑者的身体;3.3.4 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急救知识与方法教案 (2)

急救知识与方法教案 (2)

急救知识与方法教案
标题:急救知识与方法教案
引言概述:急救知识与方法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本文将介绍急救知识与方法的教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应对各种急救情况。

一、基本急救知识
1.1 掌握急救原则
1.2 了解心肺复苏技巧
1.3 学习止血和包扎方法
二、常见急救情况处理
2.1 心脏骤停
2.2 中暑
2.3 意外伤害处理
三、突发疾病急救
3.1 中风
3.2 过敏反应
3.3 突发心脏病
四、急救工具的使用
4.1 使用AED
4.2 使用急救包
4.3 使用绷带和夹板
五、急救技能培训
5.1 参加急救课程
5.2 学习急救教材
5.3 定期复习急救知识
结语:急救知识与方法的教育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了解急救知识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

急救常识教案

急救常识教案

急救常识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急救常识,提高他们对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急救技能。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摹拟演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判断紧急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急救知识,包括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基本急救技能;2. 学习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能够正确应对突发情况;3. 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和责任感,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4. 掌握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急救设备。

三、教学内容1. 急救基础知识a. 急救的定义和重要性;b. 常见的急救场景和急救对象;c. 急救的基本原则和步骤;d. 急救中的安全措施。

2. 呼吸系统急救a. 窒息的急救措施;b.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c. 呼吸急救器材的使用方法。

3. 循环系统急救a.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理;b. 心脏骤停时的心肺复苏;c.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方法。

4. 外伤急救a. 出血的处理方法;b. 骨折的固定和包扎;c. 创伤性休克的处理。

5. 烧伤和中毒急救a. 烧伤的分类和处理方法;b. 中毒的紧急处理;c. 使用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急救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3. 摹拟演练法:组织学生进行急救技能的摹拟演练,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熟悉急救步骤和技巧。

4.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学习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1.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急救常识的小结,包括基本原则、步骤和常见急救措施等。

2. 实际操作评估:通过学生的摹拟演练和实际操作,观察他们在急救过程中的表现和技能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进行一次急救常识的知识测试,检查学生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一本针对中学生的急救常识教材,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急救常识》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

2、提高学生的急救技巧。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助人于危难之时。

教学重点
常用的急救方法。

教学难点
急救知识与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毛泽东同志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说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古人云:“天有不测风云”。

日常生活中难免发生或遇上各种意外事件,来不及就医,需要立即处理,这就要我们学一点急救知识、方法来自救或互救。

一、急救的基本知识
1、重要的生命体征及观察。

2、体温:正常37 ℃。

37.5 —38℃为低热,38 —39 ℃为中热39 —40℃高热。

平静时,心跳每增加20 次,温度上升1 ℃左右。

3、脉膊:正常人在安静状态60 —100 次/ 分,一般人在70 次/ 分。

(自测脉膊)
4、呼吸:正常人平静状态下16 —20 次/ 分。

5、血压: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 舒= 100 —120 mm Hg / 60 —80 mm H g收> 140 mmH g 舒> 90 mm
H g
6、瞳孔:光照射一侧瞳孔后,双侧瞳孔均能缩小,停照后恢复原状
二、急救中心
电话号码:120:求救注意事项:①在电话中说明病人或伤员人数、病情、伤势,有利医生准备。

另外全国统一报警电话:匪警:110,火警:119,交通事故报警:122。

1、说清病员或伤员的详细地点,附近明显建筑物,联系人电话、姓名。

2、有条件的派人到路口引路,及时清除路碍。

3、求助及时向身边的人员求助,邻居、心理善良的热心人在危难时,都能伸出帮助之手。

三、常用的急救方法
1、外伤止血法
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8% ,50kg 的人血液为4000mL ,失血1/3时会有生命危险。

(1)出血特点: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皮下出血(困跌、撞、挤、挫伤)
(2)止血方法:
a、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的靠近心脏的一端,使血管压在骨骼上,达到止血的目的。

如:桡动脉上臂中段,肱二头肌肉外侧沟处。

(学生动手)
b、加压包扎止血法:先用消毒纱布,垫在伤口,再加棉花、纱布、毛巾等放在伤口处,再紧紧包扎,常用于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止血带止血法:用于四肢大动脉的出血,止血带有:橡胶管、布条、绷带、三角巾,每隔30—60分钟松解2—3分钟。

d、加垫屈肢法:用于前臂、手和小腿、足的出血,将棉垫放在肘窝或腘窝、使肘、膝关节尽量屈曲,并作“8”字型包扎,有时候还需要固定,骨折固定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类固定方法:a、前臂骨折固定法。

b、上臂骨折固定法。

c、锁骨骨折丁字夹板固定法。

2、人工呼吸
人缺氧4—6分钟就会引起死亡,人工呼吸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最有效的急救方法。

①检查病人有无自主呼吸,确认病人呼吸已停止或极微弱时才能施行。

②保啊呼吸:16—20次
3、心脏按摩
让病人仰卧地上,抢救者站在左侧、双手重叠、手掌平放在病人的胸骨下处,用掌跟用力向下挤压,每分钟60~80 次,并随时观察病人的颈动脉,颈动脉有博动时,证明有效。

4、触电的急救方法
首先切断电源[关闭开关或用木棒、竹竿等绝缘体把电线挑开],触电后会出现心悸、头晕、局部皮肤灼痛、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需用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来抢救,同时打“120”,千万不可随便移动病人、有条件的可用湿沙盖四肢。

5、溺水的急救方法
俗语说:“欺山莫欺水”,参加游泳不能大意,万一有人溺水。

a、救人出水面的方法
b、排水法:(单膝,跪地法、单肩法、横背法、儿童倒提法)控水时间不要太长。

严重的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同时送医院。

6、煤气中毒的急救方法
也叫一氧化碳中毒,人体细胞需要的O2是由红细胞中的血蛋白来运输的,O2与血红蛋易结合也易分离;但CO与血红蛋的结合的能力是O2的200倍,并且极不容易分离。

发现煤气中毒,首先开窗,把病人移到通过风的地方,松衣,解带,保暖,晕迷的可针刺人中穴、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迅速送医院。

7、中暑的急救
长时间的高温下作业或运动较剧烈、排汗机能出现障碍,出现面色苍白、潮红、口渴、恶心、烦燥、头痛、头晕、疲乏、气粗、虚汗、高热,严重的出现抽筋、昏迷。

a 、在阴凉通过风处休息,可冷敷帮助降温,喝凉开水或淡盐水,可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

b、如晕倒,掐人中、合谷、送医院。

四、课后思考
有人触电了该怎么进行急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