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
西游记之孙悟空的性格解析

西游记之孙悟空的性格解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经典作品,其中的主要角色孙悟空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个形象。
孙悟空的性格独特且多面,他既具有聪明智慧,又有些调皮捣蛋,又能忍辱负重,还有强大的战斗力。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孙悟空的性格进行深入解析。
1. 聪明智慧孙悟空作为石猴出生,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明才智。
他能够学会七十二变,可以变成任何形态,为自己和师傅取经团队解决了许多难题。
他的智慧还表现在能够谙熟策略,善于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经常运用策略来对付妖精,解救师傅唐僧。
他聪明智慧的一面使得他成为取经团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 调皮捣蛋孙悟空的调皮捣蛋的一面也是他性格的显著特征。
他经常玩弄小恶作剧,捉弄其他角色,展现出顽皮的一面。
在西行取经的过程中,他经常与其他妖怪打闹,甚至捉弄自己的师傅唐僧。
他的调皮捣蛋虽然有时让人困扰,但也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使得孙悟空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可爱角色。
3. 忍辱负重尽管孙悟空性格中有些毛病,但他也展现出了忍耐和坚韧的一面。
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艰险和困难,但孙悟空总是不抱怨,勇往直前。
他在火焰山偷取火种的过程中,甘愿接受八百里饥瘦的惩罚,最终成功获取了火种。
他的忍辱负重使得他具备了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成为取经团队中的中流砥柱。
4. 强大的战斗力孙悟空作为石猴,他的战斗力极强。
他能够使用金刚不坏之身和七十二变等妖术,还拥有火眼金睛和逆天的身手。
他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多次与妖精进行战斗,并以强大的实力战胜了各种敌人。
他的战斗力不仅保护了师傅唐僧,也帮助取经团队顺利度过了许多危险。
综上所述,孙悟空是一位聪明、调皮、忍辱、战斗力强大的角色。
他的性格在西游记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笑声和悬疑。
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人物。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一、追求自由的“搅局者”孙悟空是从石头缝中蹦出的神猴,是大自然创造的神物,这就意味着从一出生他就不受任何社会关系的束缚,自由本就存在于他的血液之中。
他的环境是桃花源般的花果山,在这里自由平等的到了最大的发挥。
本性的自由加上生活环境的自由,使他不允许任何东西破换阻挡他自由自在的生活模式。
这也注定了他必定成为那个等级森严的皇权社会的“搅局者”。
所以当“勾魂鬼”来勾魂夺他生命,剥夺他自由生存的权利的时候,他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大闹地府并销毁生死簿,使其肉体得到了自由不灭。
这是他追求自由的第一步同时也拉开了统治者对他追求自由进扼杀的序幕。
统治者是绝对不允许这样一个搅局者动摇其固有的.统治秩序的,因此大规模的围剿开始了。
天兵天将、托塔天王、二郎神、太白金星、如来等对他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孙悟空也不屈不挠的进行了一次有一次的回击。
虽然结局以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而告终,但是在追求自由中展现的斗争精神令人既感动有敬佩。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孙悟空就像我们的梦,做了我们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
二、恪守职责的守护者《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追求自由,神通广大,武艺超群,视皇权为污物,蔑视等级制度他多次见到玉帝不跪,与各路神仙皆以兄弟相称。
即使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对玉帝、如来等统治者仍不是很恭敬。
第三十三回中他为了骗取两个小妖的宝贝,竟然要玉皇大帝把天借给他装半个时辰,还威胁说:“若道半声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在狮陀岭,悟空请如来帮忙对付妖怪万里鹏时,如来说出那妖怪与自己有些亲处,悟空便直言不讳道:“如来,若这般比论,你还是妖精的外甥!”观音菩萨是取经的实际组织者,但孙悟空竟敢嘲笑她“惫懒”,活该“一世无夫”。
对四海龙王、山神土地、天兵天将等神仙他也总是呼来喝去的。
但是唯独对凡夫俗子的唐僧却毕恭毕敬。
究其原因唐僧之于悟空不仅使其师父,更是他的恩人。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

孙悟空人物形象分析孙悟空是我国古典四大名着《西游记》中的“男主角”,起码孙悟空在我的心中是男主角,可以说《西游记》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生活。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愿意看动画片的人。
但小的时候却看过无数遍的《西游记》,不论是电视剧还是动画片都是我百看不厌的,接下来我将我说说我心中孙悟空的形象。
一、直率、大胆、爱憎分明孙悟空是直率并且大胆的,他有勇气并且敢于在“涉世不深”的时候去西海龙宫去要定海神针,他还敢于大闹天宫,直呼玉帝为“皇帝老儿”,并且要和玉帝轮班做皇帝的宝座,高喊“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号。
和佛祖比武。
他还在西天取经的道路上和各路妖魔鬼怪斗智斗勇,这都突出了孙悟空的直率、大胆。
孙悟空还有一个鲜明的性格特点,那就是爱憎分明。
他对妖魔鬼怪是一场憎恶的,而对于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却是极其爱护的。
比如在比丘国,他降服了白鹿精,救出了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孩的性命,在火焰山一劫中他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即解决了自己的困难,有帮助了当地的民众。
其实,他最令我佩服的一点是对师傅的孝顺与忠诚,不论唐僧怎么误解他,怎么不理解他,但他对于唐僧还是十分孝顺,尽心尽力地保护师傅,保护两个师弟。
这是我十分钦佩与喜欢他的原因。
二、乐观、桀骜不逊、斗争性孙悟空是乐观的、向上的。
他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的时候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仍是乐观的去接受,他与路过的动物玩,吃雪喝雨,直至唐僧把他收为徒弟。
在他与妖魔对抗的时候,有时会有收服不了妖魔的时候,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乐观的搬救兵,去抗争。
孙悟空也是桀骜不驯的,他的这一性格表现在他从不愿意对他人低三下四,也从不对人下拜,就像书中十五回他自己说的那样“就是见了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我也只是唱个喏便罢了。
”由此可见他的桀骜不驯。
孙悟空还具有十足的斗争性,他感觉同封建势力、恶势力作斗争,具有强烈的个性解放的特点。
孙悟空最初只是一只从石缝里蹦出来的石猴子,但他就是敢于自称“齐天大圣”,敢于去闹龙宫,闹天宫,闹地府,打妖精,他无所畏惧,勇于向神、佛、天界、地府、人间的一切权威挑战,体现了他身上强烈的斗争性。
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本文概述《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
作为这部伟大作品的核心人物之一,孙悟空以其独特的性格、智慧和力量,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孙悟空的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征、成长历程以及其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对孙悟空形象的细致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典名著的精髓,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提供启示。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从孙悟空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与其他角色的关系以及其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通过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力求揭示孙悟空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丰富内涵和深远影响。
希望读者在阅读本文后,能够对孙悟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西游记》这部伟大的作品产生更深的兴趣和敬意。
二、孙悟空的基本形象《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一位极为独特且饱满的人物形象。
他既有着非凡的神通广大的能力,又有着世俗化的性格和行为,这种复杂的性格设定使得他成为了整部小说的核心人物。
孙悟空的形象被赋予了超人的能力。
他由一块神奇的石头孕育而生,具有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定身法等神奇技能,这些能力赋予了他无边的力量和智慧,使他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困难。
这种能力设定不仅突显了孙悟空的神性,也展现了他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智慧和能力。
然而,孙悟空并非只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仙。
他的性格中充满了世俗化的元素,如他的自尊、骄傲、好斗、机智、狡黠等,都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和立体。
他有时会因为自己的自尊和骄傲而与人发生冲突,有时又会用机智和狡黠解决问题。
这些性格特征使得孙悟空不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神仙,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自己情感和想法的人。
孙悟空的形象还体现了作者对于人性、道德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他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始终坚守自己的道义和原则,如他对于善恶的明确区分、对于师傅唐僧的忠诚保护等。
这些行为都展现了孙悟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信念。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与个性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与个性中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在这部作品中,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之一,展现了独特的形象和个性。
本文将通过对孙悟空的外貌特征、个性特点以及他在故事中的表现进行论述,以更好地理解他在《西游记》中的形象与个性。
一、孙悟空的外貌特征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被描绘成一个体型矮小但异常强壮的猴子。
他留着紧密的黄色头发,背上还有一根银色的猴毛。
孙悟空有一双灵动的眼睛,当他愤怒或战斗时,眼睛会放出闪亮的金光。
他的脸上有一个圆圆的月牙形痣,给人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感觉。
孙悟空还有一个金色的紧身长袍,背上挂着一条能变大变小的金箍棒。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孙悟空醒目而奇特的外貌。
二、孙悟空的个性特点孙悟空的个性特点在《西游记》中被充分展现出来。
他勇敢、聪明、机智、善良又顽皮。
孙悟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战斗力,能够化身为各种形态,驾驭神通广大。
他在遇到魔鬼和邪恶势力时,总能够迅速反应并找到对抗的方法。
孙悟空也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关心同伴,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地保护他们。
另一方面,孙悟空有时也会闹起脾气来,他情绪多变,但很快又会恢复平静,这正是他顽皮个性的体现。
三、孙悟空在《西游记》中的表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是唐僧师徒团队中最勇敢、最坚强的成员之一。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保护着唐僧和其他同伴,克服了无数困难和障碍。
例如,孙悟空利用他的变化能力帮助唐僧与妖怪周旋,还用自己的武艺粉碎了无数魔鬼和邪恶势力。
在他们的旅途中,孙悟空还用他的机智和智谋帮助他们逃脱了许多险境。
同时,孙悟空也表现出他的顽皮一面,有时会利用自己的变化能力制造一些小小的麻烦,为故事增添了喜剧元素。
尽管孙悟空有时表现得顽皮和情绪多变,但他的善良和智慧使他成为唐僧最值得信赖的朋友之一。
他对待同伴充满热情和关怀,时刻保护着他们的安全。
孙悟空的个性鲜明,给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乐趣和紧张感。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分析孙悟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文学人物形象,他被广泛认为是《西游记》中最具有个性和形象特色的角色之一、孙悟空的形象不仅具有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同时也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求真、勇敢无畏的理想。
首先,孙悟空是一个非常勇敢无畏的人物,他具有极强的战斗能力和英勇的精神。
他以一条棍子闯过了千山万水,消灭了无数妖魔鬼怪,逆天而行。
他不怕任何困难和挑战,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无论是与天蓬元帅的战斗,还是与猫头鹰精的较量,他都毫不畏惧地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奋斗到底。
他的勇气和无畏精神,激励着无数读者。
其次,孙悟空是一个机智聪明的人物。
他拥有出众的智慧和战略眼光,善于思考问题和解决困难。
他在与猪八戒和沙悟净的旅行中,经常通过巧妙的策略和智慧的办法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在与白骨精的战斗中,他巧妙地运用变化之术,帮助唐僧成功脱险。
他的聪明才智和灵活变通的能力,使他成为了整个西行取经队伍中的智囊之一孙悟空的形象也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
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猴子”,既具有野性和狂野,又有智慧和聪明。
猴子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赋予了神奇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机智、敏捷和不服输的精神。
孙悟空在故事中展示了这些特质,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断超越自我,成长为一个更加成熟和有责任感的角色。
此外,孙悟空还展示了一种追求自由和真理的理想。
他曾被囚禁在五行山下五百年,最终获得了重获自由的机会。
他通过与师傅唐僧一起西行取经的冒险,逐渐认识到了自己是如何追求自由和真理的。
他拥有自己对道的理解和追求,通过经历各种困难和挑战,最终成就了正果。
他的人物形象揭示了人们对自由和真理的向往和追求,具有深刻的人性内涵和哲学意义。
总的来说,孙悟空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一个非常经典和丰富的人物形象。
他的形象具有勇气和无畏、聪明和机智以及对自由和真理的向往。
他的形象在文学中既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融入了人们对自由和真理的追求。
孙悟空的形象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对自由、真理和勇敢无畏追求的理想。
西游记悟空形象的塑造

西游记悟空形象的塑造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其中,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之一,以其独特魅力和英勇无畏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悟空形象的塑造,分析其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一、悟空的外貌形象孙悟空以其独特的外貌形象深入人心。
他通体金黄毛发,双耳垂肩,狮鼻火眼,面容堂堂。
他手持一根金箍棒,能变出七十二般变化。
这样的外貌形象不仅独具特色,也与悟空的个性特点相契合。
二、悟空的性格特点1. 机智灵活:悟空机智聪明,善于应对各种困境。
他在西天取经的旅途中,经历了众多危险和挑战,凭借着机智灵活的性格,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 勇敢无畏:悟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敌人和困难,总是勇敢无畏,勇往直前。
他对抗各路妖魔鬼怪,不畏艰险,坚决保护师父和师兄弟。
3. 反叛孤傲:悟空在天地之间游走,自由自在,没有受到任何束缚。
他拥有超强的力量和能力,对任何威胁他的存在都保持反抗的心态。
三、悟空形象的象征意义悟空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形象,也承载了一定的象征意义。
1. 自由和反叛:悟空以其自由和反抗的形象,体现了人们对束缚的反抗以及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形象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2. 勇敢和无畏:悟空的勇敢和无畏精神,鼓励人们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不退缩不放弃。
四、悟空形象对故事的影响1. 推动情节发展:悟空作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他的英勇行为和机智智慧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他在取经途中战胜各种妖魔鬼怪,解救了无数生灵,为师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引起读者共鸣:悟空的形象有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读者能够从中看到对勇气和智慧的追求,产生共鸣。
悟空的形象激发了读者内心的正能量,启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总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塑造深刻而全面。
他的外貌形象、性格特点以及象征意义,都对整个故事产生了重要影响。
悟空形象的塑造激发了读者内心的勇气和智慧,成为西游记中最受欢迎和具有影响力的角色之一。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解读及意义分析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解读及意义分析《西游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巨著之一,其中孙悟空作为主要角色之一,塑造了深刻的形象。
本文将对《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进行解读与意义分析。
首先,从外貌上看,孙悟空被描述为一个体态修长、面容英俊的猴子。
他拥有金色毛发和火红眼睛,在描写中常以“齐天大圣”来称呼他。
这种美丽而威武的外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突显出他与其他角色的不同。
其次是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他具备非凡智慧、勇气和战斗力强大。
虽然起初行为顽劣贪玩,但在师父唐僧陷入困境时,他展现出忠诚和责任心,并立志保护它们完成取经任务。
此外,孙悟空还精通变化之术,并拥有七十二般变化能力,在关键时刻可以化身成各种形态应对敌人。
再者是孙悟空所代表的正邪两面性。
在旅途中,尽管他杀伐决断,但他的善良和正义感使得他对待众生充满慈爱与怜悯之心。
孙悟空曾被封为“斗战胜佛”,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后获得了真正的智慧和解脱。
这种双重性让他成为一个丰满而立体的角色。
此外,孙悟空还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和追求自由的形象。
师从菩萨观音,他渴望拥有不死之身并掌握更多神通异能。
然而,在面对天庭势力时,他选择反抗,并宣称要造反天宫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孙悟空所扮演的角色超越了仅仅是一个普通人或者动物形象。
“齐天大圣”代表着无敌、至高无上、勇往直前等意义。
作为《西游记》中最出名也最杰出的角色之一,“齐天大圣”的符号意义在于展示人类内心深处崇高和不可阻挡力量存在可能性。
通过这个形象,《西游记》传达了几个重要主题:信念与坚持、责任与使命以及智慧和勇气。
总的来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解读与意义分析,展示了他作为主要角色对于整个故事发展和内涵的重要性。
通过表现出他外貌特点、性格特点、正邪两面性以及追求自由等方面,孙悟空成为一个独具魅力且深思熟虑的形象。
同时,“齐天大圣”代表了无敌力量和不可阻挡之意,体现了信念坚持、责任使命以及智慧勇气等核心主题。
这些都让《西游记》成为一部兼具文学价值和人生启示的伟大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 西 游 记 中孙 悟 空 的 人 物 形 象
段 奇 ( 广安 职业 技术学 院 四川广 安 6 3 8 0 0 0 )
摘 要: 孙 悟 空, 是 唐僧的大徒 弟 , 也是《 西游记》 的 中心人 物 。 一双火 眼金睛 , 一个 筋斗能 翻十万八 千里 ; 使 用的兵器如 意金箍棒 。 他占 花果 山为王 , 自称齐天大圣 , 搅乱王母娘娘 的蟠桃胜 会 , 偷吃太上老君 的长生不老金丹 , 又 自不量 力地 与如来佛祖斗法 , 被 压在五行山下五 百多年 。 后来经观世音菩 萨点化 , 保护唐僧 西天取 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 取回真经终成正果 。 被封 为“ 斗战胜佛” 。 他身上童真 自然 , 赤诚 、 守 信, 好义及叛逆 等性格特点 非常深入人 心 , 他桀骜不 驯的性格 , 追 求 自由的 强烈愿望 以及他对神 佛保持率 性而为的一贯作风 , 无不体现那 个 时代环境 下人 民 的革命 精神和 民主要求 。 他表现 了一种正 义的 力量 , 反 映 出人 民战胜一 切困难的 坚定信心 。 关键 词 : 斗战胜佛 如意金 箍棒 观世 音菩 萨 性格特点 中图分类 号 : I 2 0 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9 ( b ) -0 0 6 9 —0 2 孙悟 空这 个的 形象 创造 , 寄 寓 了 吴 承 自然 人 的形 象 。 孙悟空是天生石猴 , 长得 尖 恩 的理想 。 他 身 上 的 那 种 不 屈 不 挠 的 斗 争 嘴 猴 腮 、 一 张毛 脸、 螺旋 腿 、 红 屁股 、 长 尾 精神 , 挥舞金箍棒, 扫 出一 切 妖 魔 鬼 怪 的 英 巴 , 走起路来是歪歪扭扭的样子、 但 他 机 智 雄 气概 , 体 现 了 出人 民的 愿 望和 要 求 。 他 表 聪 明 , 灵敏好动 、 攀树爬枝 , 采 食花果等习
闹天宫 。 但 最 后 还 是 被 如 来 佛 压 在 五 行 山 正 契 合 了儿 童 的 天性 ; 第二, 孙 悟 空 又不 是 纵 自己 无 拘 无 束 的 个性 , 要 反 抗 自 然 和 社 下, 以失 败而 告终 。 花 了 五 百 年 的 时 间 反 般 的 自然 界 的 普 通 猴 子 , 他 有 独 特 非 凡 会 的不 合 理 的 清 规 戒 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蔑 视 一 切 的 权 省, 终于觉悟 , 辅 助唐 僧 一 路 除 恶 行 善 , 历 的 本 领 , 还 会 七 十 二般 奇 特 的变 化 。 同时 他 威 。 孙 悟 空 无法 无 天 , 甚至 敢 于 向神 、 佛、 天 经磨难 , 终于修成正 果。 还 具 有 普 通 人 的 七情 六 欲 , 明 白人 情 世 态 , 庭、 地府 、 人间、 水 里等 的所 有 权 威挑 战 , 去
料今朝遭蜇害, 不 能保 你 上 婆 娑 。 西 方 圣 境 无缘 到 , 气魄魂 消 怎 奈 何 ! ” ( 7 7 回) 。 喜 则舞 , 怒 则骂 , 愤 则叹 , 悲则啼 , 悟空将赤子之心,
童子之 真演绎得栩栩如生 1 天 宫 中表 现 得 最 为 精 彩 ; 第二 , 精 于斗 争 , 儿童的性格特 点和心理来 展开想象 的。 所 也就是有勇有谋 , 他 是 人 民理 想 的 化 身 , 敢 以我 们 可 以 看 出 《 西 游记 》 当 中的 很 多想 象 2 大 闹天宫 , 藐 视一切 封建权威 的叛 于 反抗 一 切 追 求 自 由是 他 不 屈 的 行 为 , 善 都 是 动 物 的形 象 动 作 特 征 和 儿 童 的 语 言 心 逆 精 神 于 学 习 不 怕 千 难 万 苦 是 他 永恒 的 精 神 , 与 理 特 征 的有 机 统 一 。 从 孙 悟 空 身 上 就可 以 2. 1 追求 自由 自在 , 不伏 拘束 天地万 物的抗 争 、 与 妖 魔鬼 怪 战 斗 时 期 生 看 出 来 , 作 为 猴 子 的 形 象 和 动 作 留给 我 们 在孙悟 空眼 看来 , 一 切 都 是 生 而 平 等 活 永 远 的 乐章 。 他 为 了追 求 自己的 理 想 , 不 的 印 象 , 是上蹿 下跳 , 一 刻 也 不得 安 宁 , 这 的 , 不 存 在礼 法 和 正 统 , 所 以对 他而 言 , “ 自 惜 远 离 了 自己 的 乐 园 , 拜 仙学 道 , 甚 至 敢 大 是 猴 子 的 本 性 , 而 这 种 好 动 不 定 的 特 征 也 由” 是 有 着 非 比寻 常 的 意 义 , 自由就 是 要 放
现 了一种正义 的力量 , 反 映 出 人 民 战 胜 一 性 ; 他 得 身 上 体 现 了猴 子 的 外 部 特 征 和 生 切 困难 的 坚 定 信 念 。 孙 悟 空 这 个 形 象 的 实 理 特 征 。 这表 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 , 他本 身 质 不 仅 仅 在 于敢 斗 , 更 在 于斗 则 就 胜 , 所 以 是 以 动 物 的 形 象 出 现 的 , 但 是 他 的 言 谈 举 称 为“ 斗战胜佛 ” 。 他 取 得 斗 争 胜 利 的 两 个 止 又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符 合 儿 童 的 情 趣 和 语 法宝是 : 第一 , 武 艺 高 强—— 这 点 在 他 大 闹 言 , 可以这样说 , 孙悟 空 完 全 是 根 据 据 少 年
个妖魔无状 , 怎敢 把 山 神 、 土地唤为奴 仆 ,
替 他 轮 流 当值 ? 苍 天啊 , 既生老孙 , 怎 么 又 生 此辈 ? ” ( 3 3 回) ; 悟 空 悲 则 失 声 泪如 泉 涌 :
“ 师父啊 ! 恨我欺 天困网罗 , 师 来 救 我 脱 沉 疴。 潜心笃志同参佛 , 努力修身共炼魔 。 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