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浅析

合集下载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探究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探究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探究车延路【摘要】小流域治理是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质、实现安全供水的重要途径。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能使流域内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使沟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态状态,行洪安全,使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扰动控制在生态承载能力之内,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台沟清洁型小流域的成功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全县多条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开展,经过建设,使后续开展的清洁型小流域也达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流域清洁、人居舒适,让清洁型小流域得到广泛推广,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

%Small watershed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ontrol water and soil loss,to protect water quality and to realize the safety of water supply.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lean type small watershed can protect water and soil resources, allocate reasonably and utilize efficiently the resources in the watershed,making the valleys and ditches keep in naturalsituation,discharge flood safely and keep the disturbance of human being for nature within ecological capacity,maintain a good ecological circulation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Taigou clean type small watershed plays a model role successfully,drives the completing clean small watershed construction plurality in the county. After construction,small clean type basin and follow-up constructions also reached the beautifullandscape,natural harmony,human comfort,making clean small watershed widely popularized,and benefit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4-6)【关键词】清洁型;小流域;工程建设;成效;分析【作者】车延路【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水文局,辽宁鞍山 1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是传统小流域治理的提高和完善,是新型小流域治理的发展方向。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实践分析摘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区域水环境,保护当地的生态资源。

本文从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将上海市建设成高品质的生态清洁小流域。

以期优化未来上海地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实施情况,提高治理成效,促进地区健康发展。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推进机制;实践一、引言生态清洁小流域要求科学保护流域内的水土资源,合理规划与分配资源,沟道要符合生态标准,能够承受人类活动给生态系统带来的扰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小流域。

这也是现阶段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水生态以及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分析上海市近些年的水环境治理,主要通过补短板进行生态治理,具体涉及到消除劣V类水体以及消除黑臭水体,通过有关单位的不懈努力,水升态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是还存在一些骨干河道汛期水质不符合要求、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还存在黑臭反复的状况,同时,很多郊区农业综合生产水平较低,实行粗放式管理模式,农作物耕种、农药化肥等的不当运用都在不同程度上污染了水资源。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市政府积极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把水源保护、人居环境建设以及水质改善等整合起来,系统进行治理,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假设的要求。

二、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现状及问题(一)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现状上海市生态清洁小流域总体布局为“151+1574”,即151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包含1574个治理单元。

在对小流域进行划分时,主要将行政区当作前提,借助于湖长制、河长制,在上海中心城区,将区当作划分单元,在上海郊区,则将街镇(乡)当作划分标准,据统计,上海市总计小流域151个,根据水系的自然特性对小流域下的治理单元进行划分,从而开展连片治理。

在中心城区划分治理单元时,多将骨干水系当作标准,总计划分了11个治理单元,郊区多根据村落水系划分治理单元,总计有1563个治理单元,总计有1563个治理单元,上海市总计有1574个治理单元,预计到2025年,上海市将会完成“42+X”个高品质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相关的保护和修复措施。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二、调查范围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以国内不同地区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山地、平原和沿海地区。

采用多种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考察、访谈和文献研究。

三、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和重要性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措施,保护和修复小型水体流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降低污染的影响,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具有以下重要性:1. 生态保护: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缓解水土流失,减少水污染,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水资源管理:通过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3. 气候调节:恢复和保护植被覆盖,改善气候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关键措施1. 湿地修复:通过恢复植被和改善水文条件,提升湿地的水净化和水源涵养能力,构建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2. 水土保持:采取防护林、草地和植物固土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和水源供应。

3. 河道治理:对流域内的河道进行整治,修复和规划,增加河道的贮水能力,提高水的自净能力。

4. 农田管理:推广有机农业、精细农业和水资源智能化管理技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5. 城市绿化: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城市空间的水源涵养和气候调节能力。

五、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山地小流域的修复该山地小流域之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源污染问题。

经过相关部门的修复和管理,通过植被恢复、河道治理和土壤改良等措施,有效地减少了土壤和水的流失,提高了水净化能力,改善了生态环境。

该流域的水质显著改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

2. 案例二:某平原小流域的保护该平原小流域面临着城市扩张和农业发展带来的水资源压力和污染问题。

浅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思路

浅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思路

浅谈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的思路摘要:小流域治理是开展生态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在水土保持、水质保护以及安全供水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人民生活质量逐渐提高的实际要求,更是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需要。

与传统的小流域治理相比较,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治理具有显著的创新性特点,不仅具有较新的理念、思路、目标,而且也具有创新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措施,实现了建设模式的不断创新,同时也使得生态建设的空间不断得到拓展。

关键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策略前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人们一定要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使得水土资源能够长久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长久的可持续维护,进一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合谐、统一及共融。

在实践发展中,一定要把小流域治理与水生态环境、景观建设融合到一起,积极构建起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真正实现生态环境的良好的发展。

1.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重要价值1.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众多的环境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水土流失等,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给人们的饮水安全和正常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经济的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一定要积极探寻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能够与大自然的发展合谐统一。

从我国的实践发展来看,每年的水土流失都非常严重,给人们的饮用水体带来了严重污染。

针对这种情况,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防止水土流失,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注重源头治理,有效控制污染范围,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小流域治理的更高要求。

(二)是水土保持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在我国的生态建设过程中,水土保持工作也在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

浅谈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

浅谈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水资源要求提高。

现阶段,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人员以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为基本要求,提高小流域周围的生态环境,以水土保持为目标,经济发展为动力,建立高效的、清洁的治理模式。

为此,阐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原则,分析了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应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水环境的生态管理,从建设和治理的双重角度出发,从根本上加强小流域水土的治理力度,确保小流域的水土环境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生态清洁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引言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河流湖泊淤积、土地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日趋突出,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水土保持是促进区域发展、抑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维持小流域系统循环的根本途径。

对生态环境治理国内学者较早就开始了探究,并提出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措施和建设性意见,采用指标分析法评价了流域整体项目的生态效益;土地整治工程产生的生态效应,运用模数数学模型开展了初步探讨;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综合分析评价法进行了全面探讨。

因此,领域内诸多学者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现阶段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尚未建立能够客观反映水保效应的模型,对此部分学者虽然有所涉及,但因无法较好的描述评价指标而具有一定局限性。

文章分析研究了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并运用模型系统评价了水土保持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生态清洁小流域的概念传统的小流域治理主要治理含义是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建立起从沟头到沟口,从山顶到沟底的立体水土流失防护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及水土流失的加剧,传统的以水土保持为目标的小流域治理已经难以满足治理需求。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 调研报告

生态清洁小流域调研报告生态清洁小流域调研报告引言:生态清洁小流域是指一种自然环境完整、水质清洁、水量稳定的小型流域。

在这种流域中,水源地和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从而维持了流域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本次调研旨在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特征、保护与管理方式,以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一、生态清洁小流域的特征1. 水源地保护:生态清洁小流域通常是大型水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清洁、水量稳定,对于满足周边地区的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2. 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清洁小流域中的生态系统相对完整,多样性生物种类丰富,植被覆盖率高,并且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3. 自然景观优美: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山川和河流融为一体,流水清澈见底,周边生态环境优美,吸引大量游客。

二、生态清洁小流域的保护与管理1.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实施水源地保护,严格限制污水排放,控制农业化肥农药使用,加大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调度。

2. 植被恢复和保护: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进行植树造林、草地恢复等措施,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提高流域的自然保护能力。

3. 宣传教育与参与: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小流域保护与管理,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4. 严格执法与监管:加强水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对破坏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强化保护管理。

三、案例分析:生态清洁小流域保护与管理的成功经验以纽约州的卡塔拉古斯流域为例,该流域通过限制农业污染、禁止乡村破坏性开发、植树造林等措施,保护并改善了流域环境。

现在的卡塔拉古斯流域水质清澈,水量稳定,生态系统健康。

这主要归功于政府和社区的合作,加强了对流域的保护与管理。

结论:生态清洁小流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的保护与管理措施,我们可以保护水源地、改善水质、维护生态平衡。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共同保护和管理好生态清洁小流域,切实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浅议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浅议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

浅议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摘要]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水土保持发展的要求。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与传统小流域治理相比具有理念新、思路新、目标新和措施新等特点。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能够保护水源,美化环境,增加群众环保意识,促进文明建设,扩大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创新1、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涵义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就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以小流域内污染总控为原则,综合减污,科学布设流域内污水、垃圾、化肥、农药等各类污染源防治措施;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并重,各项防治措施的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治理中以坡面、村庄和沟道为重点,按“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布设防治措施,达到流域内空气新鲜、水源洁净、环境优美效果的新型小流域治理。

2、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饮用水的质量,甚至呼吸的空气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就势在必行。

2.1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大量增加,导致生态恶化,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出现,已威胁到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健康生活。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要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步,把良好的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保护与改善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流失的水土作为载体在输送大量泥沙的同时,也向江河湖库输送了大量有机物质、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

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保护水源、改善水质方面发挥作用。

治理后的小流域应当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山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考

山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考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山西省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沉思近年来,山西省出现了不少严峻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水资源污染和流域生态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浅析
[摘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水土保持发展的要求。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与传统小流域治理相比更具有理念新、思路新、目标新和措施新等特点。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能够保护水源,美化环境,增加群众环保意识,促进文明建设,扩大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水土保持创新
1、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涵义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就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以小流域内污染总控为原则,综合减污,科学布设流域内污水、垃圾、化肥、农药等各类污染源防治措施;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并重,各项防治措施的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在治理中以坡面、村庄和沟道为重点,按“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布设防治措施,达到流域内空气新鲜、水源洁净、环境优美的新型小流域治理。

2、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饮用水的质量、甚至呼吸的空气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就势在必行。

2.1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类设施建设项目大量增加,导致生态恶化,水质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出现,已威胁到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健康生活。

面对这些新的挑战,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保护环境同步,把良好的环境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保护与改善环境,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流失的水土作为载体在输送大量泥沙的同时,也向江河湖泊输送了大量有机物质、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等污染物。

因些,小流域综合治理在防治水土流失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也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保护水源、改善水质方面发挥作用。

治理后小流域应当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因些,从源头上开始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控制面源污染,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对小流域治理新的要求。

2.2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
传统小流域综合治理,主要以夯实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为主,如坡改梯工程、引导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人民群众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
和生活质量日益提高。

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有优美的人居环境,不再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里,人们已经意识到自己居住的环境应该山清水秀。

因此,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改善群众生产条件的同时,也要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让人们生活在景色秀美的小流域中。

2.3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水土保持自身发展的要求
我国开展水土流失防治以来,水土保持从单项措施到小流域综合治理,从单一治理到防治并重,从讲求经济效益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从人工治理到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从单个小流域治理到集中连片、规模治理。

水土保持工作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水土保持适应新时期要求的新发展,是水土保持外延的拓展、内涵的拓深,是水土保持工作领域的又一次拓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落实。

3、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是在传统小流域建设基础上的创新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把小流域治理同新农村建设、保护水源有机结合,是对传统小流域的提高和完善,创新了小流域建设模式,是新型的小流域治理。

在坚持传统小流域建
设成功的基础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在理念、思路、目标、措施等方面均有创新。

3.1理念创新
生态清洁型型小流域贯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等理念。

在这些新的理念指导下,水土保持工作突出了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环境,治理措施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保护水源促进人水和谐,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3.2目标创新
在传统小流域建设减少土壤侵蚀,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等目标的基础上,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特别强调要防治面源污染,改善人居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植被,把小流域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水质良好、环境宜居的美好家园,是更高层次的小流域建设。

3.3措施创新
与传统小流域建设相比,生态清洁型小流域除了常规的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和耕作措施之外,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把农村生活垃圾纳入了治理规划内容。

以净化环境,把生活污水纳入了治理范围;以保护水质,在水系周边建设生物缓冲带和过滤带,以保护水源;调整种植结构,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实施封禁保
护、生态移民,以促进自然修复;绿化美化农村庭院,发展庭院经济,以改善人居环境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是在传统小流域基础上的提高和创新。

4、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目标
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就是在确保流域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净化水源、美化环境、建设富裕的新农村,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扩大水土保持社会影响力。

4.1 保护水源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在实施过程中以水源为中心,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实施污水、垃圾、厕所、环境、河道同步治理。

有效地防止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保护水源,净化水质。

4.2 美化环境
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中,要采取综合措施,通过加强植被建设,建立垃圾点、推广沼气等方式,改变过去水土流失、生活垃圾乱堆、脏水乱流的现象,使村庄整洁干净。

治理后的河道、沟道应绿草茵茵,实现“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的美好人居环境。

4.3 增加群众环境意识
通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实现景观优美、自然和谐、卫生清洁、人居舒适,促进流域内文明和进步,使整个流域内焕然一新。

要使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舒适优美洁净的人居
环境,增强群众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人们保护水源,共同维护生态环境清洁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水土保持、保护环境的氛围。

4.4 增强水土保持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给人们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和清洁的水源,发挥小流域多功能建设目标,使人们亲身感受通过清洁小流域治理带来的舒适环境,从而提升水土保持社会影响力。

总之,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未来水土保持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人们转变对流域治理的传统认识,水土保持目标不仅仅是蓄水保土,水土保持措施也不仅仅局限于工程、生物和农业耕作三大措施。

水土保持其实是多功能、多措施、多目标、多效益的。

而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涵盖了水土保持的所有工作,既保护了水土资源、发展了生产、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保护了水源、保障了饮用水安全,同时优化了人居环境,促进了流域内清洁发展,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优美清洁的生活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