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三章第三节超声与次声练习题含解析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三节超声与次声作业课件新版沪科版

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回的超声波分析得出的指纹信息,
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频率范围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
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因此,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
的污物影响,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
(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振动
次.
答案
3.【答案】 6 不能 200 【解析】 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数值上等于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一个声源2 min 内振动了720次,则其每秒振动6次,频率为6 Hz,小于20 Hz,所以人耳不能听到该声音. 小明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 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200次.
知识点2 超声
4. 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超声波缺乏方向性,且不稳定 B.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差,没有什么用处 C.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粉碎结石 D.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
4.C 超声波的定向性强,且较稳定,故A项错误;超声波的穿透能力比较强,可以用来检 查人体某个部位是否发生病变,故B项错误;利用超声波能获得较集中的能量,可以粉碎 结石,故C项正确;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D项错误.
,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
.
答案
2.【答案】 猫 海豚 【解析】 由题图信息可知,猫的发声频率范围最小,海豚的听觉频率范围最大.
知识点1 人们的听觉频率范围
3. [2022兰考期末]一个声源2 min内振动了720次,频率为
Hz,人耳
(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 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
m.
【志鸿全优设计】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三章《声的世界》第3节《超声与次声》讲解与例题(含解析) 沪科版

《3.3超声与次声》讲解与例题答案:(1)20 Hz (2)20 000 Hz (3)20 000 Hz (4)超声雷达(5)声呐(6)鱼群(7)潜艇(8)超声诊断仪(9)超声金属探伤仪(10)20 Hz (11)破坏力(12)平衡器官1.超声与次声的划分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在10-4Hz至1012Hz之间,根据产生声音时振动的【例1...的是()。
A.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加湿器的工作过程利用了声音的能量特性C.加湿器工作过程中,人听到的声音是超声波D.超声波的传播也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 Hz到20 000 Hz的声音,而超声波是发声物体振动时,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音,所以人是听不到超声波的,故C选项错误。
超声波加湿器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将普通的水打碎,成为直径为几微米的小水珠,变成雾扩散到空中去,这样来增大空气湿度,可见,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来将水打碎,故A、B选项正确。
超声波和我们听到的声音一样也需要通过介质来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答案:C2超声诊断仪(B 超)、超声金属探伤仪等体外碎石机、杀菌消毒等超声是频率高于20000 Hz 的声音,超声的传播需要介质,利用超声时需要有传播的介质。
利用一段真空带也能阻断超声,所以不能利用超声进行太空测距。
【例2-1】下列应用中不是利用回声定位原理的是( )。
A .利用声呐探测鱼群B .蝙蝠在夜间飞行时也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C .利用超声击碎人体内的结石D .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解析:声呐探测鱼群、海洋深度,蝙蝠在夜间飞行都利用了回声定位原理,人体碎石机利用了超声破碎能力强的特点。
答案:C【例2-2】根据如图所示的三幅图,说明超声在生产和生活方面有什么应用。
解析:图a 中利用超声检查金属内部的情况,表明超声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能穿透金属,且能传递信息;图b 中用超声清洗仪器、碗、碟,表明超声具有一定的能量;图c 中用超声给病人做常规检查,表明了超声能传递人体内部的信息。
初二物理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物理超声波和次声波试题答案及解析1.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主要与下列那个因素有关()A.超声波的振动频率B.超声波的振动幅度C.传递超声波的介质D.与以上3个因素都有关【答案】C【解析】影响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速度的因素包括传递声音的介质种类、温度等,与声音本身的特征无关,所以选项C正确。
【考点】超声波与声波关系,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
2.有下列两则信息,如下图所示。
根据这两则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B.狗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和飞行的蝴蝶C.猫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不能发现飞行的蜜蜂D.人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答案】D【解析】比较蝴蝶和昆虫的振动频率与人、猫、狗的听觉范围关系。
人可以听到蜜蜂声音。
狗和猫也只能听到蜜蜂的声音。
【考点】超声与次声3.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具有能量【答案】D【解析】超声波是一种声波,像其它声波一样可以在空气介质中传播,A错;任何一种声波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错;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HZ的高频声波,C错;声波都具有能量,D正确。
【考点】超声波4.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为85Hz~11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若一只蝴蝶每秒拍翅10次,我们(能,不能)听见蝴蝶拍翅的声音.我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答案】不能;次声波.【解析】人耳的听觉范围是频率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解:人的听觉频率的范围是20Hz~20000Hz,蝴蝶每秒拍翅10次,即振动的频率是10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听不见;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故答案为:不能;次声波.【考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超声和次声定义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5.汶川大地震,给人们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灾害。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超声与次声》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超声与次声》课时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工人师傅利用超声波探伤仪进行工件检测D.接收地震、台风产生的次声波,确定其发生的方位和强度2.下列例子可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A.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片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放在正在发声的扬声器附近的烛焰会不断摇晃3.下列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A.超声波清洗精细器件B.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病人做“B超”检查D.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4.关于声音的利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倒车雷达的原理与蝙蝠的“回声定位”相同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声音的强弱等级来反映噪声大小的5.为给广大市民一个安静的环境,交警在医院、学校等场所安装了“违法鸣笛”自动抓拍取证系统。
该系统主要包括声源定位(声学探头)、摄像机监控系统(视频车辆识别)、显示屏、后台联动执法系统。
当机动车违法鸣笛后,可通过声源定位装置接收、自动检测声音类型和空间声场分布,精确定位鸣笛的车辆位置。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禁止鸣笛是为了在传播途中阻断噪声B.声源定位系统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C.声源定位系统利用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形成回声来定位D.汽车喇叭声越大,其传播速度就越大6.2021年12月9日,神舟十三号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太空授课以天地互动的方式,在中国空间站和地面课堂同步进行。
在太空授课期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王亚平老师的声音听起来较尖,指的是声音音调较高B.航天员在空间站里也能正常交流,说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C.同学们通过航天员的讲解获取的很多知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我们不用看大屏幕就能分辨三位航天员的声音,是根据音色进行判断7.疫情期间,小华居家隔离,自学了声现象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打击乐器发声: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B.弦乐器发声:材料一定时,弦越细、越短、越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C.管乐器发声: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D.人们利用超声波监测地震、台风、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8.关天于甲,乙,丙,丁四幅图,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声波清洗眼镜使用的是超声波,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B.乙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C.丙图中,某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人类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D.丁图中,两种波形图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通过次声波探测车后方的障碍物的C.图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改变声音的响度D.图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可以直接面对面进行对话10.大千世界,声音无处不在,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锁”开门,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响度B.住宅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电动牙刷能发出次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D.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改变的是声音的音调二、填空题1.2022年北京时间12月17日17时50分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3.0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同步训练(有答案)

2020-2021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3.3超声与次声同步训练一、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用“B超”检查身体2.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3.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到超声波的是()A.医生利用B超给病人做体检B.大象利用我们人类听不到声音进行交流C.司机通过汽笛的回声判断距离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4.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A.探测深海B.敲瓶底火焰摇动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5.俗语说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1/ 5飞上树高声叫……”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次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主要是因为A.次声波的响度小于0dBB.次声波的响度大于0dBC.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低于20HzD.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6.最近巴西工程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B超发出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低D.频率太高7.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②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③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④为了免受环境噪声对学生的干扰,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可减弱噪声⑤人们可用灵敏声学仪器接收超声波以确定台风的方位和强度⑥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紧按在桌边的钢尺能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A.①②④B.②③⑥C.②⑥D.③⑥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B.将超声波用于倒车雷达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械9.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全册3.3超声和次声精选练习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超声和次声一、夯实基础1.(2020·江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答案】D【解析】利用强超声波对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能量,A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因为墙壁反射的声波和原声重叠时,会增强原声,所以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B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可以探测地下油矿,C选项说法正确,不合题意;地震台风核爆会产生次声波,所以不能利用超声波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
D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2.(2019·南京) 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选填“超声波”、“次声波”或“电磁波”)对建筑物、人的平衡器官功能的破坏性很大,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严重的会造成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由于它的破坏性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HZ,人耳却无法直接听到,所以要尽量远离地震源。
【答案】次声波;20【解析】人耳一般只能听到频率在20Hz—20000Hz的声音,低于20HZ的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地震可以产生能量很大的次声波,一些次声波对人体危害极大,而且由于人无法直接听到,所以一旦受到伤害,后果就很严重。
3.(2020·达州)聪明的海豚会做算术加减法运算,当驯兽师问海豚“2+3等于几”时,海豚就会敲五下麦克风。
实际上是有人在台下吹了5下哨声。
哨音海豚能听到而人听不到,这其中的道理是因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海豚的听觉频率为150Hz-150000Hz,台下人吹的哨声是一种超故人听不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3.3超声与次声(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探究:3.3超声与次声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共42分)1. 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岀的声音,这是因为A. 蝙蝠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C. 蝙蝠不会发声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3.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约是赫兹。
人们把低于赫兹的声音叫次声波,把高于赫兹的声音叫超声波。
大象之间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 大象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B. 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 大象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D. 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耳的听觉范围4. 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次,蜜蜂每秒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A. 能感到蝴蝶飞过B. 能感到蜜蜂飞过C. 都能感到它们飞过D. 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5. 人们有几句顺口溜说得好:“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厩,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某些动物能感觉到地震之前发出的次声波,而人耳却听不见,这主要是因为A. 次声波的响度小于B. 次声波的响度大于C. 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低于D. 次声波的声源振动频率高于6. 医用“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A. 声音响度太小B. 声音响度太大C. 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D. 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7. 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A. 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B. 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 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D. 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8. 下列声音中,人耳能够听到的是A. 医院里做“超”用的声波B. 风暴发出的声波(赫兹)C. 五星红旗在风中的振动声(约赫兹)D. 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声(赫兹)9.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次每秒。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特训 3.3 超声与次声(原卷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的世界》3.3 超声与次声【知识梳理】一、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人的听觉频率是有一定范围的,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20 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
二、超声波及其应用1.定义通常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
2.特点超声的频率高,穿透能力和破碎能力强。
3.应用(1)利用超声方向性好,制成声呐或超声雷达可以测距。
(2)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制成了超声诊断仪(B超)可用来检查或治疗人体疾病、超声金属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
(3)利用超声破碎能力强,对医疗器械和食品进行杀菌消毒,还可以制成超声波清洗器、超声碎石、超声去污。
三、次声波及其危害1.定义通常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2.来源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风暴都能产生次声;核爆炸、导弹发射也能产生次声。
3.危害次声的频率低,但是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对人体危害很大。
使人恶心、眩晕,造成内脏破裂,危及生命。
四、超声与次声应用(1)超声波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声呐,蝙蝠超声仪,倒车雷达);“B超”;超声波探伤;超声波测速。
(2)超声波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超声波除结石、超声波加湿器。
(3)次声波传递信息:检测火山爆发、龙卷风、核爆炸的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4)次声波传递信息:次声武器让心脏、肺等出现强烈共振而受损。
【易错点】声与声音不同。
声音是指人耳能听到的声;声的范围包括超声波、次声波和声音。
【规律总结】超声波和次声波是振动频率高于或低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它们的传播同样需要介质,也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因此,阻挡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可用一层薄薄的真空带即可。
【典例分析】(2022·甘肃金昌·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声波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的原理是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B.倒车雷达的原理就是采用蝙蝠的“回声定位”的方法C.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D.城市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是通过音色来反映噪声大小的【思路小结】解决本题要明确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产生及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七)
超声与次声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2.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3.(2012·东营中考)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
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4.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用声波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B.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
D.预报海啸和台风
5.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
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5分)
6.周日小明一边为奶奶吹奏笛子,一边用超声加湿器清新空气。
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产生的,通过传到奶奶的耳朵里。
加湿器发出的超声波能使水雾化,说明声音能够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
7.2012年11月2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银川市市辖区交界处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
地震前夕,发现听觉灵敏的狗在蹿动,狗感受到了地震产生的(选填“超声”或“次声”)波。
8.医院的B超是超声的应用,它可发出高于Hz的声音,人耳听不
到。
三、简答题(6分)
9.(2012·淮安中考)如图所示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听觉频率的范围信息,试归纳出上述信息的共性特征,并简述其合理性。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0.(6分)(2011·河北中考)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 Hz到20 000 Hz。
低于20 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 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许多奇异特性:空化效应——超声波能在水中产生气泡,气泡爆破时释放出高能量,产生强冲击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断冲击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缝隙中的污垢迅速剥落,从而达到净化物件表面的目的。
传播特性——它的波长短,在均匀介质中能够定向直线传播,根据这一特性可以进行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等。
(1)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是。
(2)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3)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是由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 4 s,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m。
11.(8分)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据英国《每日邮报》《每日快报》《太阳报》报道,英国肯特郡艾什福德市4岁男童贾米·艾斯普兰德(如图)天生双目失明,不过,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专家丹尼尔·基什的教导下,迅速学会了像海豚或蝙蝠一样靠声来辨别前方的物体。
如今,贾米只需靠舌头发出一些“咔嗒”声,然后就能“看见”前方的障碍物。
能够像海豚一样靠声波来“视物”。
现在即使没有母亲带路,他也能自由地在公园中奔跑玩耍,而不会撞上树木或电线杆了。
(1)贾米是通过辨识物体的。
(2)这一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①
,
②。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应用。
超声波是高频率的声波,它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不正确。
2.【解析】选B。
本题考查声音的知识。
敲击瓶底的橡皮膜时,可以看到蜡烛的火焰摇动,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而A、C、D中都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故选B。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声现象的知识。
分贝是声音强度的单位,“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故选C。
4.【解析】选D。
本题考查次声的应用。
一般次声带给人们的危害多,但可用来预报海啸和台风。
A、B、C是利用了超声波。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超声波的知识。
超声波也是一种声音,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B项错误;超声
波是频率大于20 000 Hz的声音,音调很高,人耳听不到,C项错误;我们利用超声波刷牙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故选D。
6.【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综合应用。
笛子是由嘴吹气引起空气振动产生声音的,悠扬的笛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奶奶耳朵里的。
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原理制成加湿器,加湿器发出的超声波能使水雾化。
答案:振动空气能量
7.【解析】本题考查次声的特点。
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它低于人类的听觉下限,我们感知不到。
答案:次声
8.【解析】本题考查超声的应用。
B超发出的是超声,即高于20 000 Hz 的声音,超出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人耳听不到。
答案:20 000
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总结分析能力,可通过比较人与其他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的不同,比较人与其他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的不同来写出结论。
答案:(1)不同动物发声的频率不同;
(2)不同动物的听觉频率不同;
(3)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
(4)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
(5)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
(答案不唯一)
10.【解析】本题考查超声波的有关知识。
人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 Hz,高于20 000 Hz的声波是超声波;超声波具有能量,能够清
洗物件;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也是声音,因此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测定两山之间的距离。
海洋的深度:
s=vt'=vt=×1500m/s×4 s=3 000 m
答案:(1)高于20000Hz (2)能量(3)真空不能传声(4)3 000 11.【解析】本题考查超声波的应用。
(1)海豚或蝙蝠是通过回声定位来辨别前方的物体的,故贾米也是通过回声定位来辨别前方的物体。
(2)利用回声定位可探知海洋的深度、探测鱼群的位置等。
答案:(1)回声定位
(2)①探知海洋的深度②探测鱼群的位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