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二)

简易方程(二)
简易方程(二)

课题简易方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2)根据题意列方程,会找等量关系;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应用题的能力;

(4)帮助学生分析已知条件与已知条件之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一、检查作业,处理问题

二、复习方程的解法

二、处理课本,例题分析

解应用题的注意点及基本步骤:

1、弄清“x”只表示一个数,而不是量。因此,在设未知数时要注明单位名称,而方程的解的右边不写单位

名称

2、在分析题意找等量关系时,要把未知量和已知量放在一起考虑,以防止算数解法及其思路的干扰,启发

学生说出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3、掌握分析等量关系的方法。

(1)根据常见的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如:时间、速度、路程;单价、数量、总价等之间的关系。

(2)根据周长、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找等量关系。如: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等。

(3)根据题中的重点叙述句,从整体上确定基本数量关系。

(4)对于较难理解的应用题,利用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4、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2)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案。

5、弄清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区别与联系:

列方程解应用题,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未知数不参加列式,根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方法,再列式计算。

列方程解应用题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都是以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和依据的。

例1、A型号手机的售价是2836元,比B型号手机售价的3倍少776元,B型号手机的售价是多少钱?

分析根据“B型号手机售价的3倍少776元”这句话,我们可以找到等量关系。

B型号手机的价钱?3-776=A型号手机的价钱

B型号手机的价钱?3-776= 2836

解:设B型号手机的售价是x元。

3x-776=2836

3x=2836+776

3x=3612

x=3612÷3

x=1204

答:B型号手机的售价是1204元。

例2、果园里梨树和桃树共有360棵,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3倍,梨树有多少棵?

分析根据“梨树和桃树共有360棵”这句话,我们可以找到等量关系。

梨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360

?

梨树的棵数3

解:设梨树有x棵。

X+3x=360

4x=360

÷

X=3604

X=90

答:梨树有90棵。

说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等量关系的表述不同,所列的方程也就不同。如例1的方程也可以列成:3x=2836+776,例2的方程也可以列成:360-x=3x。

例3、沪宁高速公路全长约270千米,一辆轿车和一辆客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轿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客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80千米∕时100千米∕时

客车轿车

南京上海

270千米

分析:设进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那么客车行的路程可以用80x千米表示,轿车行的路程可以用100x千米表示。

你找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解:设进过x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答:

巩固训练:

(1)甲乙两人先后从A地出发去B地,甲先走210米后乙才出发,甲每分钟行60米,乙每分钟行75米.乙出发几分钟后追上甲?

(2)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已知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88千米,求慢车的速度。

基础练习:

1、写出下列各题中的等量关系。

(1)五(1)班和五(2)班共植树72棵。

(2)故事书是漫画书的2倍。

(3)一月份比二月份少生产500个零件。

(4)飞机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15倍少4千米。

2、列方程解文字题。

(1)一个数与3的和的2倍是16,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3.5倍比这个数的1.2倍多46,这个数是多少?

3、列方程解应用题。

(1)爸爸买一副羽毛球拍和一副乒乓板,共用去155.2元,一副羽毛球拍98元,一副乒乓板多少元?

(2)养禽场养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鸡有1500只,养禽场里鸭有多少只?

(3)徒弟加工的零件个数乘3,再减去28,就和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同样多。师傅加工206个零件,徒弟加工多少个零件?

(4)在“环保活动”中,第一小队回收废旧电池128节,比第二小队回收的3倍多5节,第二小队回收废电池多少节?

提高练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同学们做广播体操,如果每行站30人,正好站16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几行?

(2)一组同学种植树苗65棵,如果每人平均种6棵,还剩下5棵没种。这组同学有多少人?

(3)水果店运来15筐桔子和12筐苹果,一共重600千克。每筐桔子重20千克,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4)用一根长5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7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5)小胖的体重比爸爸轻24千克,且小胖的体重是爸爸的0.6倍。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小胖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一件上衣95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x 元,一条裤子_________元。

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周长为c ,那么它的一条边长是______________。

3、修路队a 天修了2.4千米公路,平均每天修_______________千米。

4、苹果树有x 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3倍,梨树有____________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____________棵,梨树并苹果树多_______________棵。

5、如果用S 表示正方形的面积,a 表示它的边长,那么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

6、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a a a +=2

。 ( )

2、x=3是方程x+5=8的解。 ( )

3、“比x 的2倍少2”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2x-2。 ( )

4、8n+2n 19?=190n 。 ( )

5、因为100-25x 含有未知数x ,所以它是方程。 ( )

6、当c=2时,36c-6c 3÷的结果是68. ( )

三、选择题。

1、下面的式子中,( )是方程。

A 、25x

B 、15-3=12

C 、6x+1=6

D 、4x+7<9

2、当a=4,b=5,c=6时,bc-ac 的值是 ( )

A 、1

B 、10

C 、4

D 、6

3、a 的一半与4.5的和用式子表示是( )

A 、2a+4.5

B 、5.42+÷a

C 、5.42-÷a

D 、5.42+÷a

4、1.6除8减去x 的差,商是2,x=( )

A 、7.2

B 、2.2

C 、4.8

D 、3

5、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3倍,当甲桶油倒出2千克油后,两桶油的重量相等,求乙桶油的重量的重量。如果设乙桶原有油x 千克,那么列方程为( )

A 、3x-x=2

B 、3x-x=22?

C 、223+=-x x

D 、223?=+x x

四、解方程,打*的要写出检验过程。

1552=-x 3.191=÷x

*0.4(x+8)=4 16146=-÷x

2252.14=?+x x x 5278=-

五、列方程解文字题。

1、2.5乘4的积加上x 的3倍等于40,求x 。

2、一个数的4倍比它本身多150,这个数是多少?

六、列方程解应用题。

1、停车场停放着一些客车和货车,其中货车有42辆,如果客车开走10辆后,剩下的客车就比货车多2辆,那么客车原来有多少辆?

2、食堂采购员买了4千克黄瓜,付出15元,找回3元,每千克黄瓜多少钱?

3、一束花有玫瑰和百合花组成,玫瑰花的朵数除以3,再加上24朵就和百合花一样多。百合花有52朵,玫瑰花有几朵?

4、哥哥的书橱里有55本科技书,科技书的本书比故事书的3倍少14本。哥哥有故事书多少本?

5、小胖和小亚去买贺卡,小亚买的张数是小胖的3倍。小胖又买了8张后,现在两人的贺卡张数相等。原来小胖买了多少张贺卡?

6、果园里梨树和桃树共有360棵,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倍,桃树有多少棵?

四年级 奥数 讲义 教案库 第2讲列简易方程解应用题学生版

第二讲 列简易方程解应用 教学目标 1、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2、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来构建方程 知识点拨 一、等式的基本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还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还是等式. 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1、去括号; 2、移项; 3、未知数系数化为1,即求解。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 是用字母来代替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解出未知数的值.这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优点在于可以使未知数直接参加运算.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正确地设立未知数,找出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

板块一、直接设未知数 【巩固】(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一个半圆形区域的周长等于它的面积,这个半圆的半径是.(精确到0.01,π 3.14 ) 【巩固】(第六届“迎春杯”刊赛试题)有一个五位数,在它后面写上一个7,得到一个六位数;在它前面例题3 3 例题2 2 例题精讲 例题1 1 长方形周长是66厘米,长比宽多3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用边长相同的正六边形白色皮块、正五边形黑色皮块总计32块,缝制成一个足球, 如图所示,每个黑色皮块邻接的都是白色皮块;每个白色皮块相间地与3个黑色 皮块及3个白色皮块相邻接.问:这个足球上共有多少块白色皮块? (2003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某八位数形如2abcdefg,它与3的乘积形如 4 abcdefg,则七位数abcdefg应是.

写上一个7,也得到一个六位数.如果第二个六位数是第一个六位数的5倍,那么这个五位数是 . 【巩固】 已知三个连续奇数之和为75,求这三个数。 【巩固】 (20XX 年全国小学数学资优生水平测试)一人看见山上有一群羊,他自言自语到:“我如果有这些 羊,再加上这些羊,然后加上这些羊的一半,又加上这些羊一半的一半,最后再加上我家里的那只,一共有100只羊”.山上的羊群共有______只. 例题6 6 例题5 5 例题4 4 有三个连续的整数,已知最小的数加上中间的数的两倍再加上最大的数的三倍的和是68,求这三个连续整数. 兄弟二人共养鸭550只,当哥哥卖掉自己养鸭总数的一半,弟弟卖出70只时,两人余下的鸭只数相等,求兄弟两人原来各养鸭多少只? (清华附中培训试题)某班原分成两个小组活动,第一组26人,第二组22人,根据学校活动器材的数量,要将一组人数调整为二组人数的一半,应从一组调多少人到二组去?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2教学设计(青岛版) 一、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珍稀动物》——简易方程情景窗2 二、目标设定: 1、明确方程的意义,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姐简单的方程。 3、发展学生的“代数思维”和梳理概括能力 三:重、难点 重点:1、理解等式的性质2、会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会列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动物,这是老师喜欢的动物(课件出示——黔金丝猴的图片),你们认识吗? 生:金丝猴。 师:对,它是金丝猴的一种,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在世界上仅仅分布于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的名字叫“黔金丝猴”。

师:知道为什么叫“黔金丝猴”吗 生:不知道。 师:因为贵州省的简称是“黔”,并且这种金丝猴只在贵州有,所以叫做“黔金丝猴”。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吗?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 师:哪个同学给大家读一下? (学生读相关文字) 师:从这段文字中,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993年有600多只,2004年有860只。 师:经过人类的保护,黔金丝猴的数量有所增加,从1993年的600多只,增加到2004年的860只。看到这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增加了多少只? 师:你会解答吗? 生:860-600=260只 师:你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吗? 生:600+x=860 师:你这是用的什么方法? 生:方程。

师:那你能说说这里的x表示什么吗? 生:表示增加的只数。 师:那600和860各表示什么呢? 生:1993年的只数和2004年的只数。 师:也就是根据“1993年的只数+增加的只数=2004年的只数”列出的方程,是吗? 生:是 师:在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确x表示什么,我们通常要把x表示什么写出来,像老师这样写解:设增加了x只。师:那怎样来求未知数x呢? 师:有困难是吗?因为方程是一个等式,下面,我们就借助天平来研究一下,看看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好吗?大家看屏幕。 (二)、探究感悟,理解归纳,解决问题。 1、操作体验,理解等式的性质。 (课件出示一架空天平) 师:现在天平怎么样了? 生:平衡。 师:也就说明了什么? 生:左右两边是相等的。 师:大家继续看,(课件出示:这是左盘放上一品啤酒)怎样了?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解方程(二) 教学目标: 1、巩固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知识,学会解ax ±b=c与a(x ±b)=c类型的方程。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写法。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在解方程过程中,把一个式子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难点:理解解方程的方法。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习题:解下面方程:4x =8.6 48.34-x =4.5 学生自主解答练习,并说一说是怎么做的。并在订正的过程中,规范书写。 2.引出: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69页例4情境图。 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图意。再让学生根据图列一个方程。 学生列出方程3x +4=40后,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一盒铅笔盒有x 支铅笔,3盒铅笔盒就有3x 支铅笔。)在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时,引导学生说出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4支铅笔看作一部分。 2.让学生试着求出方程的解。 学生在尝试解方程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困惑。 学生可能会疑惑:方程的左边是个二级运算不知识如何解。也有学生可能会想到,把3个未知的铅笔盒看作一部分,先求出这部分有多少支,再求一盒多少支。(如果没有,教师可提示学生这样思考。) 提问:假如知道一盒铅笔盒有几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铅笔,你会怎么算? 学生可能会说:先算出3个铅笔盒一共多少支,再加上外面的4支。 师小结:在这里,我们也是先把3个铅笔盒的支数看成了一个整体,先求这部分有多少支。解方程时,也就是先把谁看成一个整体?(3x ) 让学生尝试继续解答,订正。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过程:3x +4=40 解:3x =40-4 3x =36 (先把3x 看成一个整体) 3x ÷3=36÷3 x =12 让学生同桌之间再说一说解方程的过程。

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及反思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意识是一种探索意识,是创造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五(1)班上课时,我通过天平的演示让学生得出两种等式:一是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比较得出方程的概念,然后通过练习判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接着让学生自学得出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最后出示例1让学生观察比较解方程与求未知数X的解题过程有什么异同?让学生了解解方程的步骤。本节课从课堂效果上来看,不错,因为这个班的数学成绩向来是不错的,课堂习惯比较好,学生的思维清晰,会说。 而在五(6)班上课时,我考虑这堂课的概念多,“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而且学生容易混淆。在教学设计时,我把“方程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对“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的教学想通过学生的自学和新旧知识(求未知数x)的联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重点考虑的是方程意义的教学。方程意义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能指出哪些是方程;更多思考的是学生对方程后继的学习和发展,注重知识的渗透,如:近期的“用字母表示数”“用方程解应用题”、远期的解较复杂方程或方程组时用到的“等式的性质”以及“不等式”“集合”知识等。 这次,我在处理教材时,删繁就简,让学生做“分类游戏”: ①按自己的标准把下列各式分类:

五年级数学上册5 简易方程第5课时 解方程(3) (2)

作品编号:4862354798562348112533 学校:兽古上山市名扬镇装载小学* 教师:葛蝇给* 班级:朱雀捌班* 第5课时解方程(3)

知。(25分 钟) (1)课件出示例4,引 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 意。 (2)引导学生分析图 意,找出等量关系。 (3)根据图意列方程。 (4)这个方程应该怎么 解,组织学生讨论。 (5)明确解法。(老师 边讲解边板书) 3x+4=40 解:3x+4-4=40-4 3x=36 x=12 (6)指导检验。 将x=12代入原方程,看 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 右边。 2.例5。 (1)课件出示教材第 69页例5,解方程2(x-16) =8。 (2)组织学生讨论解 法。 (3)明确解法,学生完 成解题过程。 (4)学生口述检验过 程。 境图,分析题意。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 系:盒子里的铅笔数量+盒子 外的铅笔数量=铅笔总数量。 (3)根据图意列出方程: 3x+4=40。 (4)尝试利用等式的性 质解方程,小组交流:可以先 把3x看成一个整体,在方程 两边同时减去4,得出3x=36, 再解答。 (5)学生认真倾听、思 考。 (6)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检验:将x=12代入原方 程,方程左边=3x+4=3× 12+4=40=方程右边,所以 x=12是这个方程的解。 2.(1)学生观察方程、 思考。 (2)小组内讨论解法。 (3)学生解答后汇报解 题过程。 2(x-16)=8 解:2(x-16)÷2=8÷2 x-16=4 x-16+16=4+16 x=20 2.解下列方程。 4x-25=51 解:4x=76 x=19 (27-2x)÷3=7 解:27-2x=21 27=21+2x 6=2x x=3 3.看图列算式解答。 (1) 3x+24=38.4 x=4.8 (2) 3x+36=108 x=24

五年级上册数学讲义-简易方程单元复习-人教版(含答案)

简易方程单元复习 学生姓名年级学科 授课教师日期时段 核心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及其应用课型一对一/一对N 教学目标1、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公式、数量关系; 2、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掌握方程有关概念,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找出题中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首沟通 1、上讲回顾(错题整理); 2、作业检查及指导讲评; 3、询问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等。 知识导图 课首小测 1.填空。 (1)工地上有a吨水泥,每天用去2吨,用了b天后,还剩下()吨。 (2)小明今年a岁,爸爸今年30岁,爸爸比小明大()岁,十年后爸爸比小明大()岁。(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上的数字是a,个位上的数字是b,这个数是()。 (4)x减去2与4的积,差是5,x是多少? 列方程为() (5)9与0.8的积减去一个数的2倍,差是1.2,设这个数为x,这个数是多少? 列方程为() 2.[单选题] 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 B. C. D.

3.[单选题] 如果,那么()。 A.25 B.7 C.31 D. 49 4.[单选题] 甲数是,比乙数的3倍少b,乙数用式子表示是()。 A. B. C. D. 5.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6.a×b的值一定大于a+b的值。() 7.解方程。 知识梳理

导学一:用字母表示数知识点讲解 1 例 1. 填空。 我爱展示 1. 用字母表示数。 (1)比x的2倍少3的数。

(2)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8千米,t小时行多少千米? (3)李庄m公顷的麦田,共收a千克的小麦,平均每公顷产小麦多少千克?

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解简易方程之方法及难点归纳 重点概念: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详见“知识点汇总”) 要点回顾: “解方程”就是要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对“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进行运算,以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方程的解即是如同“X=6”的形式) “解方程”就好像是要把复杂的绳结解开,因此一般要按照“绳结”形成的过程逆向操作(逆运算)。 过程规范: 先写“解:”,“=”号对齐往下写,同时运算前左右两边要照抄,解的未知数写在左边。注意事项: 以下内容除了标明的外,全都是正确的方程习题示例,且没有跳步,请仔细观看其中每步的解题意图。带“*”号的题目不会考查,但了解它们有助于掌握解复杂方程的一般方法,对简单的方程也就自然游刃有余了。 一、一步方程 只有一步计算的方程,直接逆运算除未知数外的部分。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逆运算含未知数的部分。 二、两步方程 两步方程中,若是只有同级运算,也可以先计算,后当做一步方程求解。注意要“带符号移动”,增添括号时还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就“逆着运算顺序”同时变化,如含有未知数的一边是“先乘后减”,则先逆运算减法(即两边同加),再逆运算乘法(即两边同时除以),依此类推。 难点:当未知数出现在减数和除数时,要先把含有未知数的部分看作一个整体(可以看成是一个新的未知数),就相当于简化成了一步方程。 因此原方程就可以看成是6+y=10,5y=6和10-y=8的形式。 三、三步方程 (一)应用乘法分配律,共同因数是已知数的 具有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即两个有共同因数的乘积(或具有相同除数的除法式子)相加或相减,而共同因数(或除数)是已知数的,既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共同因数而将其简化为两步方程,也可以直接算出已知部分而化简。

简易方程第二课时解方程

第一单元 简易方程教案 第二课时 解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的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对等式第1个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了解等式的性质 20+15= 35 等式两边分别同时加减乘除一个数字等号成立吗? 天平称量物质平衡时x+10=10+10两边同时加上同样的质量5 天平会平衡吗? 根据平衡写出等式x+10-10=10+10-10 如果只在一侧减去10呢?还会平衡吗? 有什么方法能让此天平重新平衡呢? X=10与x+10=10+10 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根据天平实验及分析:得出两个结论,能把这两个结论结合起来说一说吗?现在小组中说一说。 归纳:等式两边同事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这就是等式的性质(板书)

练习 你们是怎样理解“x-25+25”和“x+18-18”的? 二、利用等式的性质我们可以求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例1:解方程100+x =250 解:100+x-100 =250-100 X =150 X=15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可以怎样检验呢?说说你的方法? 如果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如果不想等呢? 学生集体进行检验 验算:方程的左边=100+150=250 方程的右边=250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150是方程的解。) 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在解的过程中,要注意等号对齐。 小结 从刚才写“解”,一直到求出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大家回忆一下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写“解” ,等号对齐,解完要检验) “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三、练习 ?判断题 A.X=3是方程5X=15的解。() B.X=2是方程5X=15的解。() ?考考你的眼力,能否帮他找到错误所在呢? X+1.2=4 X+2.4=4.6

小学数学教案: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二)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例2、例3,完成第109页下面的“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七的第1~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 ±b=c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 新课。 1.教学例2。 投影片出示例2的图,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师:这道题的第一个要求是“看图列方程”。怎样根据图意列出方程呢。 问:我们学过方程的含义,谁能说一说什么是方程呢?(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那么,要列方程就是列出什么样的式子呢?(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观察这幅图,从图中看出每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X 支。)3盒彩色粉笔有多少支?(3X 支。)另外还有多少支?(4支。)一共有多少支彩色粉笔?(40支。)那么,怎样把这幅图里的数量关系用方程(也就是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表示出来呢?(3X +4=40) 谁能再说一说这个方程表示的数量关系?(每盒彩色粉笔有X 支,3盒彩色粉笔加上另外的4支,一共是40支。)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如何解这个方程。 问:如果方程是X +4=40,可以怎么想?根据什么来解?(可以把原方程看作“加数+加数=和”的运算,因此,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 讲解:同样,我们可以先把3X 看作一个加数,(板书:加数3X +加数4=和 40)这样也可以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来解,得出:3X=40-4,再得出3X=36。 教师在黑板板书也解此方程的前两步,下面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小结例2:解答例2,先要根据图里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含有未知数X 的等式;然后解这个方程。解方程时,关键是要先把3X 看作是一个数,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3X 等于多少,再求出X 等于多少就得出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 2.教学例3。 尝试练习:解方程18-2X=5。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解。做完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问题。 问:这个方程你是怎样解的?先怎样做,再怎样做,根据是什么?(先把2X 看作一个数,再根据“减数=被减数-差”得出2X=18-5,2X=13,X=6.5)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把解方程的过程板书黑板上。接着,出示例3:解方程6×3-2X=5。 问:例3的方程与我们刚才解的方程,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

《简易方程》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第五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书P60:例3、及61页的做一做,练习十一的第8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2、能比较熟练地解方程。 3、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解下列方程: x+5.7=10 x-3.4=7.6 1.4x=0.56 x÷4=2.7 学习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新知学习。 1、教学例3. (1)出示题目。(课件) 出示洪泽湖的图片,介绍到: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江苏西部淮河下游,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泊周围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到了警戒水位的高度,就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下面,我们来就来看一则有关大坝水位的新闻。谁来当主持人,为大家播报一下。 “今天上午8时,洪泽湖蒋坝水位达14.14m,超过警戒水位0.64m.” 我们结合这幅图片来了解一下,课件演示警戒水位、今日水位,及其关系。 同学们想想,“警戒水位是多少米?” (2)分析,解题。 根据刚才所了解的信息,这个问题中有哪几个关键的数量呢?警戒水位、今日水位、超出部分。 它们之间有哪些数量关系呢?(板)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① 今日水位—警戒水位=超出部分②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③ 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3)评讲、交流。(侧重如何用方程来解决本题。) 学生展示,可能会是算术方法,也可能列方程。对于算术方法,给予肯定即可。 学生列出的方程可能有: ①x+0.64=14.14②14.14﹣x=0.64 ③14.14﹣0.64=x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讲义

五年级简易方程讲义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学习目标】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学习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一、自主学习(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1、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在书上填出例1中用图形、符号、字母表示的数。 2、思考:这3道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 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面的题。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 (a·b)·c=a·(b·c) 或(ab) c=a(bc)。 4、阅读理解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用S表示,C表示,a表示边长,试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 式,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5、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1、㎡表示()相乘,读作( );省略( )和( )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 )的前面。 2、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元,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 (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 【自我检测】 1、(1)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 ) 7×a( ) 1×a( ) y ×3+9( ) (2)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写作m×2()a×b写作ba()1×a写作1a()。 2、填一填。 (1)小红体重36千克,比小莉重a千克,小红体重()千克。 (2)李佳有10元钱,买钢笔用去x元,还剩()元。 第二课时:简易方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P47-P48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小学五年级数学解简易方程第二课时(新人教五上)

解简易方程第二课时(新人教五上) 五年级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 ●二、新知探究 (一)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1”。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 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一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 。 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 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吗? 第五步,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观察挂图,如果设一个花盆的质量为a,1个花瓶的质量为b,那么这幅图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4b 如果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平衡吗?上面的过程可以怎样表示?板书:a+b-b=4b-b。 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会保持平衡。(课件) (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 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1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

五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教案

4 简易方程 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 积计算公式。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例1(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 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 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 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如:扑克牌,行程A、B两地,C大调……. 二、新授: 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 (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b或c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 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根据学生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a-(b+c) 除法的性质:a÷b÷c=a÷(b×c) 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引导学生看书P45提问: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定律、性质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请一生板演) a×b=b×a (a×b)×c=a×(b×c) 可以写成:a·b=b·a或ab=ba (a·b)·c=a·(b·c)或(ab) c=a(bc) (a+b)×c=a×c+b×c 可以写成:(a+b)·c=a·c+b·c或(a+b)c=ac+bc 其它运算符号能省略吗?数字与数字之间的乘号能省略吗?为什么?(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说说)师强调:只有字母与字母、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才可以省略不写。 3、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3(1):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运算定律还可以表示公式、及数量关系。 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 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问:(1)两个相同字母之间的乘号不但可以省略,还可怎样写?怎样读?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省略后,谁写在前面?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简易方程 目标预设: 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解、解方程的意义和验算的方法,能正确解方程。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再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过程预设: ●一、情境创设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文峰大世界推出学生用品大展销,这里是选取其中的几件。 商品上标价分别为(字母表示的为商品价格不知道的): 上衣65元巧克力y元 钢笔40元皮鞋60元 书x元文具盒20元 如果拿100块钱去买商品,用钱的结果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三种情况,大于、小于、等于) 如果请你自己购物的话,你准备选择什么 把你的购买情况与用钱结果用式子表示出来。纯茨隳苄炊嗌伲?br>选取生列出的算式:65+40=100 65+x<100 y+60 x+y等等 ●二、观察讨论:把上面的式子分类,你认为可以怎么分? 1.小组讨论,介绍如何分。 2.教师指出:像这些用等号连起来的算式我们都叫它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师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方程。(板书课题) 4.提问:这里哪些算式是方程?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用集合圈圈出方程。 知道了什么是方程,你能写出一些方程来吗?试试看,在随练本上写出一个方程。 5.汇报:说说你写的方程是怎样的?

提问:如65+x是方程吗?为什么? 由此看出:具备方程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师:65+x=100、65+58=123都是等式,一个是方程,一个不是方程,方程和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可以用一句话或者图来表示吗? ●三、方程史话 说起方程,老师这儿还有一个故事呢:我们都知道《九章算术》是我国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是十部算经中最重要的一部。《九章算术》共收有246个数学问题,绝大多数内容是与当时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方程术是《九章算术》最高的数学成就,是它在世界上最早提出了方程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了方程的解法,比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希腊丢番图方程要早三百多年。 《九章算术》反映出我国古代数学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取得在全世界领先发展的地位,作为一部世界科学名著,它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入朝鲜、日本。现在,它已被译成日、俄、德、法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听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四、解方程 1.师:大家知道这些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练习求未知数,指名板演。(两题) 师讲解:这是我们学过的求未知数x,当x=?时这个方程两边才相等,所以我们把x =?就叫做是这个方程的解。提问:另一道方程的解是多少? 刚才我们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因此,我们在解方程时写个“解”字。师补充写解。 其实我们以前求未知数x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解方程。 2.选出方程的解,并画上横线。 x+8=30 (x=38 x=22) x=5是方程()的解。15x=3 6x=30 12-x=8 (x=4 x=20) 提问:你是怎样找出方程的解的? 3.检验

《简易方程》教案

《简易方程》教案 第1节等式与方程 教学内容 江苏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 情感态度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以及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模型。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具学具 例1、例2挂图,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仪器。(出示天平)(学生答:天平)提问:你们知道天平有什么用处吗?让学生在班内交流。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挂图。 (1)先观察,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想到什么? (2)交流得出:50+50=100。 说明:像这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左边是50+50,右边是100。(板书部分课题:等式) 追问:“50+50=100”这个等式表示什么意思? (3)让学生写出一些等式,并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天平所显示的平衡情境图,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关于等式的感性经验。

这样,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体会到50克加50克和100克质量相等,从而抽象出等式50+50=100,学生不仅从运算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式子,而更多地从两个量的相等关系来认识这个式子。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出示例2四幅天平图。 (1)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说明: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天平平衡说明左右两边质量相等;天平不平衡说明左右两边质量不相等,天平哪一边下垂,说明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多,反之,那一边物体的质量就少。 (2)小组合作,观察并讨论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不是等式。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3)交流小结:有两个是等式,两个不是等式,两个等式都含有未知数。 (4)揭示方程的意义。 说明: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板书部分课题:方程) 追问:方程有什么特点? 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首先看这式子是不是一个等式,然后看等式里是否含有未知数。 (5)观察并比较例1中的等式50+50=100与例2中的等式x+50=150,2x=200有什么不同。并提问: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结:等式包含方程,方程属于等式,方程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教师板书,画集合图) 等式 方程 设计意图:先充分利用天平图引导学生感受数量的相等和不相等,并据此列出相应的等式和不等式,再通过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方程的特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让学生讨论体会到方程也是等式,并且是一种特殊的等式。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1.“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找一找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说明: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c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宇母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解简易方程 第2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解方程(一)。(教材第67~68页)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难点: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教具学具 实物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什么是方程? 2.上节课我们发现等式有什么性质? 二教学实施 1.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例1。 (1)让学生观察图,列出方程,怎么解这个方程呢? (2)指出: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帮助我们解方程。 (3)多媒体演示第一幅天平图,用木块代替皮球。 让学生观察图思考,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又保持天平平衡? 学生思考后回答:从两边各拿走3个,天平仍然平衡。 多媒体课件演示变化过程及变化后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这个变换过程如何反映到方程上。 板书:x+3-3=9-3 提问:为什么要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而不减去其他数? 学生口述结果,并口头检验。 (4)结合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强调解题步骤和格式: ①等号要对齐。 ②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过程要写出来。 (5)教师小结。 像这样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学生看教材,找答案,同时引出解方程的概念。 (6)教师指出:方程的解是一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2.出示教材第68页例2。

(1)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天平图,引导学生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相等的变换方法。 提问:怎样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天平仍然平衡? (2)学生思考后口答: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学生口述解方程过程。 板书:3x=18 3x÷3=18÷3 x=6 (4)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5)提问: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3.出示教材第68页例3。 (1)师:怎样解这个方程呢? (2)学生思考后口答:等式两边加上相同的式子,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3)学生口述解方程过程。 (4)教师板书: 20-x=9 20-x+x=9+x 9+x=20 9+x-9=20-9 x=11 (5)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6)教师板书:方程左边:20-x=20-11=9=方程右边所以,x=11是方程的解。 4.小结。 你学会解方程了吗? 同桌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4x=10013+x=18.1x-1.2=65x=1.5 1.6x=4.8 x+ 2.5=8 x÷3=2.7 x÷0.6=4 2.用方程表示下列数量关系并解方程。 (1)x的6倍是3.6。 (2)比x少2.8的数是16.8。 (3)15比x多1.8。 3.从下面的实验中,你能推算出西瓜的质量吗? 4.看图列方程。 (1)

五年级数学上册8 总复习第2课时 简易方程 (2)

作品编号:51897654258769315745896 学校:五朱角市鸟砟镇四灵小学* 教师:猴挪黑* 班级:占卜参班* 第2课时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整理知识,进一步认识用字母可以表示数量、单位、运算定律、计算公式、数量关系等。 2.使学生在深刻理解等量关系的基础上,加深对方程意义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熟练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3.培养学生独立整理、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学会自主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4.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理解和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主整理知识中加强交流,充分理解知识间内在的联系。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学会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建构知识网络图,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并能自己独立或合作整理知识。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老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简易方程)

2.自己看看第五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 3.学生汇报,教师指导并归纳。 4.你们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哪些内容最容易出错? 5.学生看书,小组合作进行归纳后汇报。 二、回顾知识,巩固提高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应该注意什么? (2)学生思考后汇报: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 (3)完成教材第113页第3题(1)。 2.复习方程。 (1)什么叫做方程?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2)判断。 4+x>9是方程。() x+5=4×5是方程。() 方程一定是等式。() x=4是方程2x-3=5的解。() (3)完成教材第113页第3题(2)。 3.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13页第3题(3),学生审题后同桌交流等量关系式。 (2)根据等量关系式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说一说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学生回忆交流:A.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B.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C.解方程并检验作答。 (4)解方程。 10.2-5x=2.2 3×1.5+6x=33 9x-5.2×6=4.8 (5)列方程解决问题。 妈妈有200元钱,是小红的4倍多20元,小红有多少元?

简易方程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共15篇)

简易方程试卷讲评教学设计(共15篇) 第1篇:《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乐秋乡虎街哨小学教师李坤艳 (我从教地区的饮用水绝大多数是用扁担担回家的,学生对扁担比较熟悉,我用扁担代替天平来进行方程的有关教学。) 一、结合生活实际情境激趣,找出相等关系。老师:举起扁担,让学生说说扁担担物时的情况。 学生:扁担的两端挂上物体,把扁担往肩上搁稳,既省力又省事。老师:扁担担物走着稳当时,你觉得扁担两端的物体的重量存在什么关系? 学生:相等。 分组写写表示扁担的两头担物的式子,然后组内交流。汇报: 学生1:我想到我周末挑水的情形,我家只有一只小桶,我只好用一只小桶和一只大桶去挑水,我怕水不一样多不好挑,就用小桶装满水往大桶中倒,再装满一小桶,这样就好挑了。我写了“半大桶=1小桶”,因为我记得1小桶水倒进大桶中有半大桶水。 学生2:我想的跟他差不多,只是我想到,我挑水时,不仅仅挑水,而是水和桶一起挑,所以我写了“大桶+半大桶水=小桶+1小桶水”。 学生3:我记得有一个周末,爸爸妈妈补围墙,妈妈挑着的一头是水泥砖,一头是混凝土,我还特意数了数,妈妈挑着5个水泥砖,我写了“5个水泥砖+粪箕=一只小桶+1小桶混凝土”。 二、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 老师:我们今天就用扁担来挑一只粪箕、几本书和一只桶、几碗水,看看等式的一些特性。 要求:三个同学上讲台演示(一人挑着空桶和粪箕,一人往桶中加入一碗水,一人往粪箕中逐本放上书,挑的同学不能让挑子的任意一端掉落地上。)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分析挑子的情况,在挑子平稳的担着时,写出相应的等式。 1、学生操作

2、汇报 3、6本书+粪箕=1只小桶+1碗水 4、老师我们往挑子的两边各放同样多的同种大碗,你们觉得挑子的哪头会落? 三、学生说后,实践看看。 5、怎样拿掉碗,挑子保持平稳? 6、怎样加水、书,挑子保持平稳?减去呢? 7、讨论:从刚才的做、看、说、议中,你发现了什么? 8、交流总结等式的基本性质 四、自我评价 教材中以天平为依托进行方程的相关教学,我们山村学生对天平不够熟悉,用扁担却是孩子们身边几乎每天都存在的事实。第一次尝试这样教学,我觉得效果较老教材中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间关系解方程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接受。对后续学习的奠基极为扎实。 第2篇: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复习: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算式中的数与答案三者之间的关系 2.4+6= 10-0.7= 240÷6= 42×5=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被除数,除数商;被乘数,乘数,积。每组算式中,都可以通过已知的两个数求出第三个数,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2、揭示课题:用符号表示数 二、探究、尝试 1、在□中填上适当的数: 73+□=101 162-□=53 23×□=115 32÷□=8 学生尝试练习,教师边巡视边引导。 2、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思考的? (复习题中告诉我们每组算式中医药知道其中2个数,就可以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地三个数。) 教师给予说得好的同学以表扬。 3、各式中的▲表示什么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