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纯化镇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眼与视觉学案(无答案) 济南版
「精品」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知识点+巩固提高(新版)济南版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知识点】1.(考点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是怎样的?2.(考点2)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四部分组成了眼球的折光系统),最后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物象。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图像信息转化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人就产生了视觉。
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有调节晶状体曲度的作用 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
(白眼珠颜色) 外膜 内膜: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底片)中膜 房水:水样液,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通过。
玻璃体:位于晶状体后的胶状物,透明角膜:无色透明,富含神经末梢 虹膜:棕黑色,中央有瞳孔(调节进入眼内光线的多少)。
(黑眼珠颜色) 内容眼球眼球晶状体:位于虹膜和瞳孔的后方。
像双凸透镜,有弹性,依靠 悬韧带附着在睫状体上,有折光作用。
(镜头) 脉络膜:血管丰富,有营养眼球的作用。
黑色素细胞丰富,有遮光形成暗室的作用注:视觉不是在眼球中产生的,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产生的。
3.(考点3)近视眼是怎样形成的?如何矫正?(1)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度变凸,曲度过大。
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远视眼配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4.如何预防近视眼?(1)读书写字的姿势要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
(2)看书1小时左右要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要坚持做眼保健操。
(4)不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躺卧、乘车、走路时不要看书。
5.(考点4)耳的结构和功能?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6.(考点5)咽鼓管的位置和作用是怎样的?咽鼓管连通鼓室与咽部,可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有利于鼓膜的正常振动。
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教案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5.4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学目标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3.养成良好的用眼、用耳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调查近视形成的原因,并提出预防近视的对策。
3.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1.说出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
2.说出耳的基本结构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3.探究人体皮肤的感觉功能。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探究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情景,展示秀丽的山水风光图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导入新课,眼睛对于 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但是,你知道这双美丽的眼睛内部 是什么样的吗?你又是怎样通过眼睛观察到外界事物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让我们带着 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新课学习师:每个人都有爱美之心,平时我们经常照镜子。
但是,当你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你发现 镜子中的眼睛具有什么特点吗?生:外面有眼睑、睫毛,里面有眼球,还有肌肉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以上同学们所提到的眼睑、睫毛、泪器、眼肌等结构,都是我们从外 部观察到的眼睛的一些附属结构。
而它的内部是一个球体,称为眼球,它是眼睛的最主要部 分。
那么眼球由哪几部分结构构成,每一部分又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师:展示眼球模型。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这个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
同学 们在观察的时候注意结合书中的插图,并按照书中实验的方法一步一步来完成。
生:通过观察拆卸和组装模型了解眼球的结构,并分析、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哪一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各个组的同学纷纷踊跃登场,按照模型的顺序介绍眼睛的结构。
眼球分眼球壁和内容物两 部分。
眼球壁又分外膜、中膜和内膜三层。
外膜包括前面的角膜和后面的巩膜。
中膜包括前 部的虹膜、稍后部的睫状体、后部的脉络膜。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5.4人体对周围世界在感知眼和视觉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的完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作业小结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完成作业时注意保护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作业的完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我会对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二)问题导向
1.设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眼和视觉的相关知识。
4.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问题导向是教学中的重要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链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眼和视觉的相关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
2.分享一个关于眼睛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提问学生:“你们对眼睛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4.总结眼睛的重要性,导入新课——眼和视觉。
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眼睛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眼睛的重要性。然后,我会分享一个关于眼睛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会提问学生:“你们对眼睛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我会总结眼睛的重要性,导入新课——眼和视觉。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教案 (新版)济南版-(新版)济南版初

学生看课本93页调查视力的方法步骤。
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自己的视力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教师寄语
(1—2)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使心灵的窗户永远明亮。
学生情绪激动,纷纷下决心表示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3、学生谈形成近视的切身经历,视力正常的学生谈采取了哪些保护眼睛的措施,看多媒体图片归纳预防近视要做到 “三要”“四不看”。
1、该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动与静的交替中认知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
2、多媒体动画的应用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具体、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气氛达到第三个高潮。
3、让学生谈近视的形成和预防的亲身经历,增强说服力。提高时效性。
1、学生观察视觉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理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就形成视觉。
2、通过比较眼球与照相机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得出(1)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2)眼球的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3)眼球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中的胶卷。
比一比哪组学习最认真。设计该环节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获平台
(2—3)
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谈收获。
学生从我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怎么做等三个方面加以总结。
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该怎么做,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实现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情感的升华。
课下调查
(1—2)
分钟
2、让学生对看,指出所看到的眼球的结构。
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课件 济南版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 概述人体通过眼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并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调查青少年近视情况,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 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视觉卫生;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练习设计
6.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A A.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7.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分别指 的是( ) D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角膜和巩膜; D.巩膜和虹膜。
一.眼球的结构
6 1 7 2 3 4 5 9 10 11 8
眼球的结构图
视觉形成的过程:
物体反射的光线
经晶状体折射
成像于视网膜
视觉形成
视觉中枢
视神经
三. 近视
近视眼的预防
• “三要”
读写姿势要正确, 眼与书的距离要 在33厘米左右。
看书、看电视或使 用电脑1小时后要 休息一下,要远眺 几分钟。
扩展延伸,关注社会
• 请围绕全国“爱眼日”联系实际,设计一 份倡议书或宣传标语或会徽等,向全校同 学发出倡议,帮助大家树立良好的用眼习 惯,要求主题突出,形式不限,课后完成。
⑥
练习设计
⑦ ⑧ ⑨ ⑩
⑤ ④ ③ ② ①
8.右图是人体眼球结构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角膜是图中标号( ⑨ )所示结构。 (2)能感受光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图中标号 ( ④ )所示结构。 (3)当人看完电影刚走出电影院时,其眼球中标号⑧所 示部分的大小变化是( 由大到小 )。 (4)近视眼是指图中标号( ⑥ )所示结构过度变凸,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 视眼需要配戴( 凹透镜 )加以矫正。 (5)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进入眼球后,经( 晶状体 )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 ( 视网膜 )上形成清晰的物象。 感光 (6)物象刺激了④上的( )细胞,这些细胞产生了大量的(神经冲动 ), 经( 视神经 )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 )。 视觉 (7)近视眼患者主要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如( )或 长时间看电视 ( 距离书本距离太近 )会造成图中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前后径过长而引起的。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目和操作电脑。
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我明白了...... 我知道了......
教师寄语
达标练测,巩固新知
基础题:
1、(目标1) 在眼球的结构中,能改变曲度使人可看清远近不同
的物体的是(C) A角膜 B瞳孔 C晶状体 D玻璃体 2、(目标1、2)眼球内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 (D) A角膜 B巩膜 C脉络膜 D视网膜 3、(目标1、3)矫正近视眼佩戴的镜片(B )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眼
脉络膜
球
内膜—视网膜:许多感光细胞。
内 晶状体:能折射光线。
容 物
玻璃体 房水
拓展思维思维
阅读教材P91-92的眼球结构图,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有的外国人眼睛是蓝色的?这是眼球的什么结构决 定的? 虹膜
2.有的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白是什么 结构? 巩膜
3.为什么从黑暗的地方到明亮的地方会感到特别刺眼,过一 会就没有这种感觉了,这与眼睛的那个结构有关? 瞳孔
2.眼球壁从外到内分为三层:外膜由(角膜)和(巩膜)组成, 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 (视网膜)。
3.眼球的内容物包括( 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4.虹膜的中间有一个孔可以透过光线,这个孔是( 瞳孔),
可以调节进入光线的多少。 5.(视网膜 )上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并产生 (神经冲动)。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眼睛
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
—眼睛
学习目标
1、观察并描述眼球的结构及主要组成部分的功 能。(重点)
生物: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下)

第五章第四节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并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
2.解释人的视觉形成的过程。
3.分析近视形成的原因,了解其矫正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认同视觉卫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眼球的结构及视觉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
学习内容及方法:1、感受器是人体内 的结构。
2、感受器官是指带有 感受器,专门感受 。
3、眼是人的 器官。
其主要结构是 ,此外还有 、 、 、 、 等附属结构。
(上述内容的学习注意结合图示中的功能予以分析,加强学生的整体感知)▲5、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 、 、 和 ,并经过 的折射,在 上形成一个 的物像。
上的 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 ,然后通过 传到大脑的 ,从而形成视觉。
6、近视眼的成因是 过度变凸,或者眼球的 过长,远处物体所形成的物像落到 的 方,从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矫正方法是配戴 镜。
4、眼球的结构7、检查视力的方法:被检者位于对数视力表前米处,眼与视力表第行视标同高。
能看清第行()即为正常视力。
学习疑问:视野拓展:1.先天性近视是怎么回事?它与后天性近视有何区别?2. 最新调查显示,学生中视力不良率7岁时为7.92%,18岁时增高至53.28%,可见中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之高。
你认为要预防近视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达标检测:1.视觉形成过程中,视神经的作用是()A. 形成清晰的物像B.传导倒立缩小的物像C. 传导神经冲动D.形成视觉2.瞳孔是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通道。
瞳孔位于什么中央()A.巩膜B.角膜C.虹膜D.视网膜3.我们平时所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珠”分别是指()A.虹膜和角膜B. 虹膜和巩膜C. 脉络膜和角膜D.巩膜和视网膜4.眼球的折光系统包括()①角膜②房水③晶状体④玻璃体⑤瞳孔⑥视网膜A. ①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⑤③④D. ①②③④⑤⑥5.能够使眼球内部成为一个“暗室”的是()A. 脉络膜B. 虹膜C. 角膜D. 视网膜6.在“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中,白纸板和双凸透镜分别相当于眼球的()A.视网膜、角膜B. 视网膜、虹膜C. 视网膜、晶状体D. 视网膜、玻璃体7.守门员在密切注视足球从远处飞向身前过程中,其眼球内晶状体的变化应是()A. B. C. D. 8.读书写字一段时间后远处眺望,可以预防近视,原理是使( )的肌肉得以休息。
七年级下册生物课件-3.5.4《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课件 济南版

物体
晶状体
光线
角膜
玻璃体
瞳孔 视网膜上的 感光细胞
房水
视觉的形成过程
物 体 反 射 的 光 线
玻角 璃膜 体︑ 房 水 ︑ 晶 状 体
通过并折射
视 网 膜 成 像
产生神经 冲动
视 神 经
传导神经 冲动
大 脑 皮 层 视 觉 中 枢
︵ 产 生 视 觉 ︶
探究活动—近视的形成与矫正 1、点燃蜡烛,找到清晰的物像 2、固定白板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再换一凸度更大的透镜,观察物像是否清 晰? 3、固定透镜和蜡烛,缩短白板和透镜的距离,观察有无清晰的物像;从原来 的位置加大白板和透镜的距离,观察有无清晰的物像?
4、熄灭蜡烛
看远处
看近处
探究活动—近视的形成与矫正 5、点燃蜡烛 6、在凸透镜前加一凹透镜,观察是否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拓展——6月6日全国爱眼日 目前我国约有500万盲人,占全世界盲人总数的18% 2015年1月,姚贝娜角膜移植,使2人重见光明.角膜捐赠大爱无边 关爱眼睛,关爱生命
盘点新知 颗粒归仓
表示电视节目中的手语栏目,可帮助聋哑人看懂电 视画面,感知有关的信息。
邰丽华
为什么“十聋九哑”?
每年的3 月 3日是我国的爱耳日
鼻、舌和皮肤
鼻——嗅觉
舌——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
总结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外耳道
鼓膜 耳 中耳 听小骨 内耳 半规管 耳蜗
动
听小骨 扩大振动传至耳蜗
咽鼓管
保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
半规管
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
耳蜗
感受振动刺 激产生神经 冲动
三、听 觉 的 形 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眼与视觉》
一、预习导学:(这是要求你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首先掌握的问题)
1、感觉器官是指
2、眼是人的器官,其主要结构是眼球,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
如等。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晶状体和玻璃
体,并经过等折射,最终落在上,形成一个物像。
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
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3、近视的形成原因是:,近视眼纠正应戴镜。
二、新知探究眼与视觉
识图:眼球的结构示意图:(1)说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2)眼球壁包括三层:(填序号与名称)
外膜包括其中是白眼球;
中膜包括其中是黑眼球;
内膜是,内含大量的能感受
并产生因此属于组织。
(3)眼球的内容物包括[ ] 、 [ ] 、 [ ] 。
他们都是无色透明的,有利于的通过。
晶状体像一面凸透镜,[ ] 的舒缩可以调节的
曲度。
(4)演示实验:模拟眼球成像原理讨论:a、试验中成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b、白纸板和双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什么结构?
c、如果换上凸度较大的透镜而纸板的位置不动,会出现什么结果?纸板向后移动而透镜不变呢?
(5)根据实验研讨视觉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 ] 、[ ] 、[ ] 、[ ] 并经过[ ] 的折射作用,最终在[ ] 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 ] 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
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导大脑的,从而形成视觉。
你能看到远处的一
棵树,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是落在[]上,这个信息通过[],传
到,而形成视觉。
(6)联系上图说明老花眼是:,老花眼纠正应戴镜。
(7)如果把眼睛比喻为一架相机,相当于镜头,相当于胶片,相当于暗箱的壁。
(8)但看不同方位的物体时,主要依靠的牵引使眼球灵活的转动。
(9)守门员注视从远处向他飞来的足球时,图中7发生的变化是。
(10)有一失明患者,经检查眼球的结构完好无损,原因之一可能是图中[ ] 发生了病变。
三、当堂检测
1、从外界获取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 ) A.听觉 B.视觉 C.触觉 D.味觉
2、.对于进入眼球的外界物体的反射光,具有折射作用的最主要结构是( )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3、人们把眼睛比喻为自动相机。
下列具有胶卷功能的结构是( )
A.脉络膜
B.视网膜
C.虹膜
D.角膜
4、.从暗室走到阳光烂灿的地方,瞳孔的变化是(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D.无法确定
5、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A.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6、正常人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都能看清楚,这是因为( )。
A.视网膜可以调节前后移动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C.瞳孔可以扩大和缩小D.视神经可以传导图像信息
7、外界光线到达视网膜,不经过的结构是()A角膜B玻璃体 C脉络膜D晶状体
8、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A眼球B视网膜C视觉中中枢D晶状体
9.夏日晴天中午,小明走进电影院观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刚走进电影院时和寻找到最前排18号座位时,眼球内瞳孔和晶状体的变化分别是()A.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B. 瞳孔放大,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C.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大变小
D. 瞳孔缩小,晶状体曲度由小变大
10.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l小时后,远眺几分钟 D.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11.下列关于眼睛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12.“上边毛,上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这个谜语的谜底是眼睛,其中“黑葡萄”指的是
()A.眼球 B.虹膜 C.角膜 D.巩膜
13.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选60%,居世界首位,并且还以每
年1O%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图5是近视眼成像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近视患者是由于看不清____处的物体,
可以配戴装有透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
结构[①]的名称
是。
(3)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用的结构主要是【】。
(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
该结构上的一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到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5)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依次经过、、、并经过[ ] 的折射作用,最终在[ ] 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 ] 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导大脑的,从而形成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