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训练大纲

合集下载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普通话课程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文明意识。

通过有序的教学安排和任务设计,学生将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流利的口语表达和具备社交礼仪等能力。

二、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文明意识和社交礼仪•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阶段:基础训练(2周)1.引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口型训练2.学习基本声母和韵母的拼读规则3.练习声调的正确运用4.通过多源材料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第二阶段:口语表达(4周)1.学习日常生活用语和场景对话2.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对话3.学习辩论技巧,培养学生表达观点的能力4.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阶段:语言文明与社交礼仪(3周)1.学习常见礼貌用语和文明用语2.培养学生守时、守规矩的意识3.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价值观4.组织社交场景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交礼仪第四阶段:综合训练(3周)1.进行音标测试和发音纠正2.组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活动3.培养学生复述和总结的能力4.设计小作文任务,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四、教学方法为达到教学目标,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结合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运用录音、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

•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和辩论活动,活跃课堂氛围。

•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与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估1.定期进行听力、口语、写作和综合性测评,评估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进展情况。

2.通过课堂表现、小组活动参与度等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鼓励学生互评、自评,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作出改进。

以上为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的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还需根据学校和教师的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并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普通话训练》课程教学大纲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普通话训练”是属于全院性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和研究普通话基本知识、普通话朗读、普通话命题说话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及训练,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为提高普通话基础理论水平、进一步掌握普通话实际运用能力,顺利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奠定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课内学时为36学时,共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本课程包括普通话概说、普通话声母、普通话韵母、普通话声调、普通话音变、作品朗读、命题说话、普通话水平测试等八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再分若干章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研究掌握。

教学中要讲清楚普通话的基本概念,使学生通过研究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的基础知识,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的关系、普通话的语音结构、普通话的音变规律、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理论及应试中注意的问题,同时进行大量的训练实践,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发音方法,提高普通话水平和普通话应测能力。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一)文字教材的利用本课程以贺虎主编的《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兰州大学出书社出书)为基本教材,另外辅以其他相干内容。

另外还可按照教材和课程教学的需求增加一些综合练习。

(二)计算机课件及其他媒体的使用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辅以部分计算机课件或其他媒体,主要有:1.《普通话有声教程》(CD-ROM光盘)(深圳佳鹏科技等开发,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出版)2.《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VIDEO CD光盘)(西南师大音像出版社制作出版)3.《最新标准普通话训练教程》(VIDEO CD光盘)(福建长龙影视公司出书)4.《普通话水平测试施行大纲》配套光盘(CD-ROM光盘)第五部分作品朗读(商务印书馆出书)待时机和条件成熟之后,考虑编制《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贺虎主编)多媒体课件,采用超文本手段,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息组织在一起,并通过其独有的超级链接方式相互指向,构成一个具有立体感的整体教学系统,讲授学生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需要通过多媒体直观示范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现代息技术手段的直观教学加深对普通话的认识和掌握。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在中国,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也是全国各地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因此,普通话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和教案是至关重要的。

一、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总结的文件。

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普通话实训教学大纲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 系统性原则:将语音、语调、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2. 渐进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普通话。

3. 实用性原则: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所学的普通话。

4. 灵活性原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普通话实训教案普通话实训教案是指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安排。

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工具,用于帮助教师实施教学活动。

一个好的普通话实训教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2. 教学准备: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设备的准备以及教师自身的准备工作。

3.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展示、练习和总结等环节。

4. 教学评价:通过各种评价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普通话实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简明扼要:教案要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文字描述,让学生和教师都能够清晰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活动。

2. 合理安排时间:教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环节的时间掌握得当,不过长也不过短。

3. 多样化教学方法:教案要涵盖多种教学方法,如听力训练、口语练习、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灵活调整:教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4年普通话考试大纲

2024年普通话考试大纲

选择题普通话中,声母“b”与韵母“a”相拼,构成的音节是()。

A. baB. paC. maD. fa下列词语中,韵母相同的是()。

A. 棉花、花朵B. 开心、星星C. 白天、天边D. 温柔、门口下列词语中,声调完全不同的是()。

A. 买卖、改革B. 伟大、玫瑰C. 优良、有名D. 答应、上当普通话中,声母“j、q、x”与韵母“ü”相拼时,韵母“ü”上的两点应该()。

A. 保留B. 去掉C. 加上声调D. 变成“u”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 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水果。

B. 他每天早上都要锻炼身体,因为他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C. 小明的学习成绩好,是因为他的努力不够。

D. 书店里有很多书,有儿童书、小说书、文学书等等。

普通话中,“四声”指的是()。

A.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B. 轻声、重声、平声、仄声C. 高声、低声、中声、轻声D. 前声、后声、中声、低声填空题普通话中,声母有_____个,韵母有_____个。

普通话的声调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花朵”一词中,“花”的声母是_____,“朵”的韵母是_____。

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一般由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普通话中,轻声是指_____的音节。

普通话的音节在书写时,一般用_____字母表示。

简答题简述普通话中声母“zh、ch、sh”与“z、c、s”在发音上的主要区别。

谈谈学习普通话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普通话中哪些音节在书写时需要加上隔音符号。

请描述普通话中声调对于词义变化的影响。

如何通过日常练习提高普通话的发音准确性?。

普通话测试普通话培训大纲

普通话测试普通话培训大纲

普通话培训大纲一、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主要测查应试人的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认定其普通话水平等级,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它不同于社会上的选拔考试,不存在竞争,没有淘汰率,内容、等级都是相对固定且公开。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及各界对普通话等级的要求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共有四项: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10分;2.读多音节词语50个,20分;3.朗读作品400个音节,30分;4.命题说话,40分。

四、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一)读单音节字(10 0个)这项测试测查的是应试人读100个单音节字词时声母、韵母、声调的读音标准程度。

总分10分,每个音节占0.1分。

其评分原则和标准如下: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这里的“语音错误”,是指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只要有一个部分读错了(即把甲读成乙,如“成”读成“层”、“成”读成“陈”、“成”读成“ch苞ng”等。

)就要扣掉这个音节的全部分数0.1分,如果一个音节的声、韵、调错两处或全错,同样扣0.1 分。

2.语音缺陷,是指发音时听起来似是而非,具体表现为声母的发音部位不够准确,但还没有把一类声母读成另一类声母,如发舌面声母j、q、x时,舌尖或舌面与牙齿接触,读得接近z、c、s,但又不是z、c、s;韵母的缺陷多表现为合口呼(u开头的韵母)、撮口呼5开头的韵母)圆唇度不够,,复韵母的动程不够,或者鼻韵母收音不到位等;声调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调形、调势基本正确,但是调值明显偏高或偏低,特别是第三声曲折调。

每出现一次缺陷扣0.05分。

3.本项测试限时3.5分钟,超时扣分。

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在测试中,如果应试人感觉某个音节的读音有误,一般可以回读一遍,并以第二次读音为准进行评判,但不允许再读第三遍、第四遍。

(二)读多音节词语这项测试测查的是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普通话大纲表一表二

普通话大纲表一表二

普通话大纲表一表二
(实用版)
目录
1.普通话大纲表一概述
2.普通话大纲表二概述
3.表一与表二的对比分析
4.表一和表二的应用场景
5.总结
正文
一、普通话大纲表一概述
普通话大纲表一是对普通话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和编排的表格。

它将普通话的各个知识点分门别类,便于学习者查阅和学习。

表一中包含了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语音变调、语音节律等方面的内容,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了权威、规范的普通话学习指南。

二、普通话大纲表二概述
普通话大纲表二是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各项指标进行详细解读的表格。

它包括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各个等级、测试内容、测试要求等方面的信息。

表二为广大备考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考试要求,有助于提高考生的应试水平。

三、表一与表二的对比分析
普通话大纲表一和表二是紧密相连的,表一是表二的基础,表二则是表一的具体应用。

表一为学习者提供了普通话的系统知识,而表二则告诉学习者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应对考试。

从结构上看,表一注重知识点的系统性,而表二注重测试的实用性。

从学习角度看,学习者需要先掌握表一中的知识点,然后通过表二的指导来提高应试能力。

四、表一和表二的应用场景
普通话大纲表一和表二适用于不同场景。

表一适用于普通话学习、教学、研究和自查等场景,可以帮助学习者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普通话知识。

表二则适用于备考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场景,为考生提供了实用的考试指南。

五、总结
普通话大纲表一和表二是学习普通话和备考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重要
参考资料。

普通话大纲

普通话大纲

普通话大纲
普通话大纲是规定普通话语音、语调、发音等方面的标准,用于统一全国范围内的语音教学和日常交流。

以下是普通话大纲的主要内容:
1. 基本字音:规定每个汉字的标准读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等。

2. 语音体系:包括声母、韵母、声调、语音变调等方面的规定,用于指导语音教学。

3. 读音规范:针对某些常见的词语或短语的读音进行规范,例如“正确”、“北京”、“中国”等。

4. 发音技巧:指导学习者如何正确地发音,包括口型、舌位、气息控制等方面的技巧。

5. 语调规范:规定普通话中的四种语调,并指导学习者在不同语境下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调。

6. 口语表达:包括语法、词汇、听力、口语交际等方面的规范,用于指导学习者进行口语交流。

7. 教学方法:指导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普通话教学,包括教学方式、教材选择、听说训练等方面的方法。

8. 考试评价:规定普通话考试的内容、形式、标准等,用于评价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教学效果。

以上是普通话大纲的主要内容。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促进全国范围内的语言交流。

普通话教学大纲

普通话教学大纲

普通话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基础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掌握普通话的语调,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轻声词,掌握常见的绕口令。

二、教学内容:1、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等。

2、语音发声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包括呼吸、发声、咬字等。

3、绕口令练习:通过练习绕口令,提高学生对语音的敏感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4、词语练习:通过练习常见的词语,提高学生对普通话词汇的掌握程度。

5、口语练习:通过模拟情景对话、话题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普通话口语的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发音原理和语调特点。

2、示范演示:通过教师示范演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语调。

3、练习巩固: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普通话的发音和语调。

4、反馈纠正:通过反馈和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使学生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普通话口语的掌握程度。

2、口语测试:通过定期进行口语测试,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作业练习:通过布置适量的作业练习,巩固学生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

一、课程概述本文普通话教程》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普通话应用能力的课程。

本课程将通过系统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能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二、教学目标1、掌握普通话的基本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范;2、具备准确、流利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3、能够在不同场合运用普通话进行有效的交流;4、培养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内容1、普通话语音基础: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基本知识;2、普通话词汇与语法:分析普通话常用词汇、短语和句子的特点及用法;3、普通话口语表达技巧:教授朗诵、演讲、口头作文等口语表达技巧;4、普通话实际应用:模拟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口语练习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1、课程的性质
“普通话基础”是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2、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辽宁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普通话中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的正确发音,以及朗读技巧、口语表达技能等知识,使其具备方言的辨证能力,并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

本大纲只安排了讲授课程各部分的基本内容,教师可根据具体学时情况和客观条件,在内容取舍、讲授顺序、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在大纲范围内灵活制定教学计划。

通过学习普通话语音系统,学生能够科学地对待普通话的语音结构;运用普
通话的语音知识,同方音的语音系统加以比较,进行方音辨正,从而说好普通话。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
内容为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朗读、口语训练。

重点掌握以下几点:
知道:普通话语音和方音各有自己的语音系统。

理解: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各结构要素,方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的主要对应关系。

掌握:普通话语音系统,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变的语音知识,做到正确发音,能使用标准而流利的普通话进行语言交际,朗读或演讲等。

三、与教学计划中前后课程的关系
学生在大一时曾经学过《朗读艺术》,大三学习了《播音主持艺术》,大四要学习《电视作品选讲》,本门课程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在讲课过程中有意识的联系这其他三门课的有关知识,让同学们把多门相关学科融会贯通,为将来毕业工作打基础。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

在《普通话》教学中,我根据教育学中关于教学方法的一般原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灵活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讲授、示范、课堂训练、自学、课
后练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法。

教学过程中坚持边讲、边示范、边练习,并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普通话标准音进行严格训练,以使学生打下良好的语音基础,为辨正方音、学好普通话提供前提条件。

1、关联式教学方式。

本门课程的内容除了主讲主持艺术外,根据同学们在作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比如有关于新闻采访的,有关于电视作品讲解的等等,根据不同的内容有选择的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问题。

2、范例式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通过讲解精选朗读材料,使学生掌握一般的、有普遍意义的朗读艺术。

环节为:多媒体播放精选录音——教师课堂分析其独特性和共同性——学生理解——教师归纳方法——学生掌握方法。

3、实践式教学方法。

本课程必须以语音训练为主,精讲多练,上口为先。

语音训练可采用说话、朗读、演讲等方式,尽量生动活波,不断总结,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的水平。

五、教学媒体设置及要求
1.以文字教材为基本教材;
2.录音课讲授重点内容,作出发言示范;
3.学习指导书分解教学内容,补充训练材料。

六、本门课程为考查课。

平时课堂练习20分,上课出勤率10分,作业20分,期末模拟测试50分。

七、教材编选原则
1、选择面向21世纪教材
2、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充实和改革。

3、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第二部分讲授大纲
一、绪论
【教学目的】
理解普通话的内涵,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语音的概念;熟悉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教学内容】
1.普通话和汉语方言
2.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
3.怎样学习普通话
4.普通话语音知识
5.汉语拼音方案
二、普通话的声母及训练
【教学目的】
本部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普通话21个声母的发音要领,念准每个声母的本音和呼读音,掌握普通话语音中声母和自己家乡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掌握普通话各个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掌握分清平翘舌各个声母及分清边鼻音声母的辨正方法。

充分使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词语,较流利地读出声母训练的绕口令及诗文。

【教学内容】
声母的分类、声母的发音、声母的辨证、普通话的声母训练。

在教学中注意: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入手,读准各声母,排除家乡话声母发音的影响;对各声母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着重加以训练,(如平翘舌、边鼻音、舌面音等);在读准的基础上学会辨别,掌握相应的辨别方法。

1.普通话的声母
普通话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声母辨正。

2.普通话声母训练
声母读音训练;
声母正音训练。

三、普通话的韵母及训练
【教学目的】
本部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分类和发音特点,读准每个韵母,掌握普通话语音中韵母和自己家乡话语音的对应关系,学会普通话有而方言没有的韵母。

掌握普通话韵母的分类及结构,以及它们的发音;掌握分清有关单韵母与复韵母、前鼻音韵母与后鼻音韵母的辨正方法。

充分使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准每个词语,较流利地读出绕口令和诗文,注意咬准韵
【教学内容】
韵母的分类、韵母的发音、韵母的辨证、普通话的韵母训练。

在教学中注意:从结构分类和四呼分类入手读准各韵母,排除家乡话韵母发音的影响;对各韵母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着重加以训练,(如卷舌单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等);在读准的基础上学会辨别。

掌握相应的辨别方法。

1.普通话的韵母
韵母的分类和结构;
韵母的发音;
韵母辨正。

2.普通话韵母训练
韵母读音训练;
韵母正音训练。

四、普通话声调及训练
【教学目的】
本部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普通话四声的实际读法,能结合本地方言听辩调类、改换调值,掌握普通话四声跟自己家乡话的声调的对应关系。

掌握普通话的调值与调类,念准普通话各调类的调值,充分利用教材内的训练资料,做到读
准每个音节的声调,注意声调辨正,较流利地读出诗词、句子,咬准声调。

【教学内容】
声调的性质、调值、调型、调类、古调类与北京话的对应关系、普通话的四声、声调辨证、普通话的声调训练。

在教学中注意:读准各类调值,排除家乡话调型的影响;对各调容易出现的错误和缺陷着重加以训练;读准入声字;从读准四种声调入手学习好普通话腔调。

1.普通话的声调
调值与调类;
普通话的声调;
声调辨正。

2.普通话声调训练
声调读音训练;
声调正音训练。

五、普通话音节
【教学目的】
掌握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及其特点;熟悉并掌握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掌握普通话音节的拼写规则,给汉字注音,读拼音写话。

【教学内容】
1.普通话音节的结构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和形式;
普通话音节结构的特点;
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

2.普通话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音节的拼读;
音节的拼写。

六、普通话的音变
【教学目的】
掌握普通话的各种音变的规则,包括上声、“一”和“不”的变调规则;轻声的读法;儿化韵的发音;“啊”的变读规则等等。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训练资料,做好各种音变练习,做好音变综合朗读训练,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朗读短文,要求声、韵、调、音变均较标准。

【教学内容】
1.普通话的音变
变调;
轻声;
儿化;
“啊”的变读。

2.普通话音变训练
上声的变调训练;
“一”和“不”变调训练;
轻声词朗读训练;
儿化词朗读训练;
语气词“啊”的朗读训练;
音变综合朗读训练。

七、语调和朗读
【教学目的】
掌握语调各基本要素,包括语法停顿、感情停顿、语法重音、逻辑重音等表现的一般规则;掌握并会运用朗读诗文的要领。

充分使用教材中的训练材料,做到能够使用比较标准或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诗、文、故事等。

【教学内容】
1.语调的基本要素
停顿;
重音;
升降。

2.朗读的基本要求
深入理解朗读作品;
注意运用朗读技巧;
作品字音要读正确;
文体不同,要求不同。

3.朗读基本训练
停顿训练;
重音训练;
升降训练;
朗读综合训练。

八、一般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目的】
本部分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般口语交际的技能。

【教学内容】
思维训练与口语表达、语境与口语表达、心理素质与口语表达、态势语训与口语表达、礼貌语言与口语表达、交谈、介绍。

九、普通话的测试及等级评定
列出并说明普通话水平测试方式、测试重点、测试标准。

注:对关于普通话测试的内容为了解,作日后准备参加测试的参考,教学与考试不作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