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_图文.

合集下载

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构建

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构建

Apo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构建梁璐;洪瑞云;周敏;张毅;邹海林;钟一鸣;王烈峰【摘要】目的:采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雄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血脂变化及主动脉全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方法:选取饲养于SPF屏障环境内8周龄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雄鼠1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9只)和实验组(9只).实验前对两组雄鼠进行鼠尾基因型鉴定,并随机抽取6只,测得8周龄对照组小鼠血脂.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脂肪15%、胆固醇1.25%、0.5%胆酸盐);对照组予普通饲料,饮水不限.分别在喂养0周、8周时眼眶采血,测血脂.两组小鼠均在饲养8周处死,处死前12 h禁食不禁水,取主动脉全长,油红O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成功建立AS模型后,将小鼠分为AS+生理盐水(NS)组及AS+辛伐他汀(ST)组(各9只),分别在给药4周及8周时眼眶取血,测血清中血脂浓度变化.结果:对小鼠鼠尾基因型鉴定确定ApoE基因敲除雄鼠均为阳性纯合子小鼠,且Neo cassette已被去除.通过对ApoE基因敲除雄鼠实验组及对照组血脂比较,表现为TG、TC和LDL-C显著升高(P<0.05),HDI-C(P<0.05)显著降低;实验组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ApoE基因敲除雄鼠主动脉形成明显的AS斑块,对照组则未见明显AS斑块.AS小鼠给予NS和ST后,检测表明ST给药时间增长,TC、TG、LDL-C均有降低趋势.其中,TC及LDL-C给药ST 8周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主动脉油红O染色显示斑块脂质沉积较NS组有所减少,面积减小,凸向管腔程度也明显降低(即狭窄程度降低).结论:ApoE基因敲除雄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血脂明显异常,且形成明显的AS斑块,AS模型成功构建;AS小鼠给予ST(8周)则血脂浓度明显降低,且主动脉油红染色显示斑块明显少于对照组,表明该模型可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药效检测.【期刊名称】《赣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7)003【总页数】7页(P337-342,364)【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疾病模型;动物【作者】梁璐;洪瑞云;周敏;张毅;邹海林;钟一鸣;王烈峰【作者单位】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赣州 341000;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技术教研室,江西赣州 3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2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组称为动脉硬化的血管病中常见且最重要的一种,AS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动脉和中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LDLR)小鼠模型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LDLR)小鼠模型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LDLR)小鼠模型介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梗死、多种亚型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和主动脉瘤,主要特征是动脉壁上斑块积聚。

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是目前较为认可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及寻找新药物靶点的关键工具,也应用于潜在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药理和毒理研究。

载脂蛋白E(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等基因的表达促进机体脂质、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等转运和代谢,维持血管正常功能,敲除这些基因会引起脂质转运及代谢紊乱从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LDLR是介导胆固醇进入细胞的主要受体,ApoB 100作为 LDL主要的载脂蛋白,在高脂肪饲料喂养的动物中与富含甘油三酯的VLDL浓度呈正相关。

LDLR被敲除或沉默影响胆固醇的转运,破坏细胞内胆固醇平衡,造成胆固醇聚积在动脉壁,诱发AS。

LDLR基因敲除(LDLR -/-)小鼠AS模型具有在人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中观察到主动脉瓣和主动脉根部的病变特征,是目前在AS研究领域中应用最多的基因工程动物模型之一。

LDLR基因突变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至少已发现180种LDLR基因突变型,一些研究通过构建LDLR基因突变小鼠来研究基因突变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新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的构建

新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的构建

[收稿日期]㊀2020-06-28[修回日期]㊀2020-09-15[基金项目]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0134);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SBK2020021780)[作者简介]㊀吴凡,硕士,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E-mail 为wufan9547@㊂通信作者唐朝君,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血管疾病机制研究与转化,E-mail 为zjtang@㊂[文章编号]㊀1007-3949(2021)29-07-0579-06㊃实验研究㊃新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的构建吴凡1,盛玉兰2,梁羽3,唐朝君2,4,5(1.苏州大学医学部剑桥-苏大基因组资源中心,2.苏州大学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3.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4.苏州市血栓与血管生物学重点实验室,5.江苏省血液学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苏州市215123)[关键词]㊀动脉粥样硬化消退;㊀血液扰动流;㊀动物模型;㊀部分颈动脉结扎[摘㊀要]㊀目的㊀动脉粥样硬化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病变,但斑块的消退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存在逆转的可能,因此建立一种高效且操作方便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模型对于阐明斑块消退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㊂方法㊀在ApoE -/-模型鼠中,首先进行三种类型的颈动脉结扎,诱导不同类型的血流形成颈动脉斑块㊂为了建立斑块消退模型,利用活结部分结扎小鼠左颈动脉分支造成扰动流,高脂饮食喂食2周诱导斑块形成后,打开活结,并恢复正常饮食㊂颈动脉血流超声检测追踪由结扎或斑块引起的血流变化;苏丹Ⅳ染色评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区域;免疫荧光染色评估巨噬细胞浸润情况㊂结果㊀颈动脉部分结扎高脂饮食喂养2周后,扰动流模型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最大㊂造模小鼠打开活结2周后,颈动脉血流恢复接近正常值;且可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同时斑块中巨噬细胞含量和血管腔内斑块面积也明显减少㊂结论㊀基于颈动脉结扎手术的新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成功建立,利用该模型将帮助理解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潜在机制㊂[中图分类号]㊀R363;R5[文献标识码]㊀AThe establishment of a novel model of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in ApoE -/-miceWU Fan 1,SHENG Yulan 2,LIANG Yu 3,TANG Chaojun 2,4,5(1.CAM-SU Genomic Resource Center ,2.Cyrus Tang Hematology Center ,3.Sanitatio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nstitute ,4.Suzhou Key Laboratory of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5.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Hematology of Jiangsu Provinc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123,China )[KEY WORDS ]㊀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㊀disturbed blood flow;㊀animal model;㊀partial carotid ligation[ABSTRACT ]㊀㊀Aim ㊀Atheroscleros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but the regression of plaques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of atherosclerotic disease.㊀Thus,the establishment of a model of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in m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 of plaque regression.㊀㊀Methods ㊀In ApoE -/-mice,three types of carotid ligation were performed to induce different types of blood flow.㊀To establish the regression model,partial carotid ligation with a slipknot was firstly used to induce disturbed flow.㊀After feeding on a high-fat diet for 2weeks,the slipknot was removed,and followed by a chow diet for two weeks.㊀The ultrasonic testing was performed to monitor the blood flow in real time caused afterligation or plaque formation;Sudan Ⅳstaining was used to assess atherosclerotic lesions;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ith anti MOMA2was applied to examine monocyte-macrophage infiltration.㊀㊀Results ㊀Three types of ligation induced different types of blood flow.㊀The disturbed flow induced the largest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rea in ApoE -/-mice.㊀After restore of blood flow combined with chow diet,atherosclerotic plaque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and reversed,and the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㊀㊀Conclusion ㊀A novel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model in mice based on carotid ligation surgery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which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㊀㊀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好发于大㊁中等动脉以脂质蓄积和炎症为特征的血管壁慢性病变,其病变过程包括血管炎症㊁内皮损伤㊁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表型转化和迁移增殖㊁泡沫细胞形成㊁细胞死亡㊁脂质和胆固醇蓄积以及血栓形成等[1]㊂临床上通常利用各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抑制斑块进展,但是很少有药物表现出显著诱导斑块消退的作用㊂据报道某些新一代他汀类药物可减少啮齿类动物的颈动脉斑块大小,但在人体中促成斑块减小的有效剂量限制了其临床应用[2-5]㊂尽管到目前为止进展有限,但人们仍在努力寻找可以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新型药物[2,6]㊂先前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至动脉内皮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㊂已知高脂血症和扰动流会促进白细胞向病灶处募集和迁移,从而导致内皮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8]㊂相关遗传模型的建立如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基因敲除小鼠揭示了该过程的机制,这为开发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9-12]㊂但目前已报道的斑块消退动物模型较少,Reis等[9]利用ApoE-/-小鼠主动脉段移植模型来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消退㊂另有报道利用遗传手段构建了用于斑块消退的模型,一种可逆转的高脂血症小鼠品系(LDLR-/-ApoB100/100Mttpfl/flMx1Cre+/+),可通过失活微粒体甘油三酯转移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MTTP)抑制小鼠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13]㊂此外,给ApoE-/-小鼠注射ApoA1[14]或miR-33抗体[15-16],可以迅速降低小鼠血液胆固醇水平㊂总之,这三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模型都是基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的㊂与胆固醇相似,大量研究表明血液扰动流(dis-turbed flow,Db-flow)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具有促斑块形成的作用,而稳定的层流可保护前期内皮免受动脉粥样硬化刺激㊂尽管如此,层流对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贡献仍有待阐明㊂为了确定层流是否可以调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本研究根据Nam 等[17]先前报道的小鼠部分颈动脉结扎(partial carotid ligation,PCL)模型提出了一种手术诱导的小鼠颈动脉斑块消退模型㊂该模型利用ApoE-/-小鼠PCL手术后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斑块形成,通过开结恢复颈动脉血流同时停止HFD而促使斑块消退㊂该斑块消退模型具备操作简易和观察期短的特点,有望成为未来心血管研究的有用工具㊂1㊀材料和方法1.1㊀实验动物野生型C57BL/6J小鼠和ApoE-/-(C57BL/6J 背景)小鼠购自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中心㊂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中,小鼠喂食正常的食物8周成年后进行颈动脉结扎手术,之后改用含0.15%胆固醇和21%脂肪的高脂饮食喂养㊂将所有动物饲养在SPF级动物房条件下,保持恒温24ħ,湿度40%~70%和光照周期为12/12h的昼夜节律,并自由获取食物和水㊂苏州大学动物实验许可证为SYXK(苏)2017-0043,所有实验操作符合苏州大学动物使用指南㊂1.2㊀颈动脉结扎模型构建气体麻醉系统麻醉小鼠,剪开小鼠颈部皮肤暴露颈动脉,利用10-0规格医用结扎线进行颈动脉分支结扎手术㊂颈动脉结扎小鼠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和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STA)两个分支构建缓速流模型(decreased flow,De-flow)(图1A)㊂扰动流模型(disturbed flow, Db-flow)参照Nam等[17]所述,结扎小鼠左颈动脉(left carotid artery,LCA)的颈外动脉㊁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和枕动脉(occipital artery, OA),而保留甲状腺上动脉完整(图1B)㊂通过结扎颈动脉中的所有分支建立全扎模型(blocked flow, Bl-flow)模型(图1C)㊂右颈动脉(right carotid artery,RCA)作为假手术对照㊂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检测是否成功构建模型,结束后将小鼠置于加热垫苏醒㊂1.3㊀En-face染色采用0.1%苏丹Ⅳ(S4261,Sigma-Aldrich)染液对颈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染色㊂颈动脉固定后,70%乙醇中浸泡2min后放入0.1%苏丹Ⅳ中染色30min或过夜,用80%乙醇洗涤1min㊂然后将样品浸于PBS中,沿中线纵向切开,展平后用毛细针固定在黑石蜡盘中,体视显微镜(Olympus SZX16)进行图像采集㊂1.4㊀免疫荧光染色及定量分析组织固定后蔗糖脱水,OCT包埋及冰冻切片㊂使用大鼠抗小鼠MOMA-2(anti-monocyte/macrophage, MOMA-2)抗体(ab33451,Abcam)鉴别单核/巨噬细胞,DAPI(C1002,Beyotime)定位细胞核㊂荧光偶联的山羊抗大鼠二抗(ab150167,Abcam)染色单核/巨噬细胞㊂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拍照,通过FV10-ASW软件进行图像分析㊂根据荧光染色切片结果,血管斑块横截面积占比(%)=1-(血管残余内腔面积/内弹力板管腔面积)㊂1.5㊀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至少有3次以上重复,每组数据均至少有3个样本㊂数据统计以xʃs表示㊂两组数据之间比较用Students t检验进行分析,多组数据分析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用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统计,当P<0.05被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颈动脉结扎方式的改变造成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动力学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2009年Nam等[17]成功利用部分颈动脉结扎(PCL)手术构建了扰动流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但改变结扎方式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还不清楚㊂首先,结扎左颈动脉的两个分支导致血流减少构建缓速流模型(De-flow),超声血流频普显示与假手术组右颈动脉血流无差异,2周后血流减缓但相较于右颈动脉血流流速无明显差异(图1A)㊂结扎左颈动脉的三个分支导致血流紊乱构建扰动流模型(Db-flow),恢复2周后左颈动脉血流频普呈多峰形态,收缩期迅速达高峰,上升陡直,舒张期下降亦快,相比右颈动脉血流明显减缓并且出现逆向流,相较于右颈动脉血流减少67.5%(图1B)㊂全扎模型(Bl-flow)结扎左颈动脉全部分支,血流超声波形呈平直单峰型,峰值低,频带窄,相较于右颈动脉血流减少72.2%(图1C)㊂图1.PCL引起的不同血流类型导致血流速度下降(nȡ4)A为缓速流模型(De-flow)和对应的血流超声图像及统计数据;B为扰动流模型(Db-flow)和对应的血流超声图像及统计数据;C为全扎模型(Bl-flow)和对应的血流超声图像及统计数据㊂Figure1.PCL induced the decline of velocity of blood flow(nȡ4)2.2㊀扰动流模型促进ApoE -/-小鼠颈动脉斑块形成为进一步探究血流变化对高脂饮食喂养小鼠斑块形成的影响,三种血流模型在手术后进行高脂饮食喂养2周,所有小鼠安乐死并分离出颈动脉㊂苏丹Ⅳ染色可见所有小鼠均形成颈动脉粥样斑块;定量结果表明Db-flow 组斑块面积较其他两组更大,Db-flow 组斑块面积较De-flow 组增加65%,与Bl-flow 组相比增加88%(图2)㊂结果表明低速且振荡的扰动流可加重ApoE -/-小鼠高脂饮食诱导的斑块形成㊂图2.Db-flow 诱导ApoE -/-小鼠形成的斑块面积最大(n ȡ3)A 为苏丹Ⅳ染色观察ApoE -/-小鼠颈动脉的腔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B 为三种模型小鼠染色斑块面积占左颈动脉总面积大小的统计图㊂Figure 2.Db-flow induced the largest plaque size in ApoE -/-mice (n ȡ3)2.3㊀基于扰动流模型的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建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设计如图3A 所示,对照组喂食高脂饲料4周,斑块消退组在Db-flow 手术2周后喂食高脂饲料2周,之后释放左颈动脉的活结以恢复颈动脉血流,转为正常饲料喂养㊂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监测部分颈动脉结扎手术前后的血流(红色曲线表示PCL 之后和活结释放之前的血流速度,蓝色曲线表示活结释放后的流速),结果显示解除部分颈动脉结扎(release partial carotid ligation,rPCL)后颈动脉血液流速增加,2周后血流速度恢复至原始流速的66%(图3B)㊂图3.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的构建(n ȡ8)A 为小鼠斑块消退模型的示意图,对照组为小鼠部分颈动脉结扎后高脂饮食喂养4周,消退组为在部分颈动脉结扎手术后高脂饮食喂养2周后解除结扎即rPCL,之后采用正常饮食喂养2周㊂B 为活结释放后,利用高分辨率小动物超声仪记录颈动脉血流速度㊂Figure 3.The construction of a model of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n ȡ8)2.4㊀消退模型小鼠颈动脉斑块形成减少为检测血流恢复是否促成斑块消退,将ApoE -/-小鼠分为三组:PCL 2周组㊁PCL 4周组和rPCL 组㊂苏丹Ⅳ染色结果显示rPCL 组的斑块大小与PCL 后喂食高脂饮食4周组小鼠相比明显减少23%,而与PCL 后喂食高脂饮食2周组小鼠斑块总面积差异无显著性(图4A 和4B)㊂进而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颈动脉管腔内斑块区域的横截面积,结果发现与PCL 2周组和PCL 4周组相比,rPCL 组血管腔内斑块面积分别减少26%和33%(图4C 和图4D)㊂单核/巨噬细胞的积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至关重要㊂进一步通过单核/巨噬细胞抗体MOMA-2对LCA 斑块进行染色以定量巨噬细胞,结果显示,与PCL 2周组和PCL4周组相比,rPCL 组中观察到MOMA-2+单核/巨噬细胞显著下降(图4C 和图4E)㊂斑块巨噬细胞含量和斑块横截面积下降表明血流和饮食的恢复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㊂图4.ApoE -/-小鼠的血流和饮食恢复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A 为PCL 手术结合高脂喂食2周㊁4周和rPCL 组小鼠的颈动脉斑块苏丹Ⅳ染色㊂B 为LCA 中的斑块占LCA 总面积的占比统计图(n ȡ4)㊂C 为左颈动脉腔内斑块MOMA-2染色(红色);L 为管腔㊂D 为3~6个切片样品定量斑块面积相对于管腔面积的占比(n ȡ3)㊂E 为3~6个切片样品定量MOMA-2荧光面积相对于斑块总面积占比(n ȡ3)㊂Figure 4.Restore of blood flow and diet decreased th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ormation3㊀讨㊀论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的必要因素[18]㊂当血浆LDLC 浓度降低,HDL 胆固醇逆向转运功能增强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效果最佳㊂降脂治疗也是目前临床治疗消退斑块努力的方向[19]㊂为探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广泛应用的动物模型包括ApoE 和LDLR 基因敲除小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㊂然而,关于斑块消退的研究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现有的斑块消退动物模型难以得到广泛应用㊂因此,仍然需要更多可以应用于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新方法和模型㊂在我们的研究中,基于ApoE -/-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利用部分颈动脉结扎手术在短期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恢复血流和正常饮食后即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㊂2018年Mueller 等[20]报道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 1,LRP1)敲除能够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㊂因此,利用本研究的斑块消退模型结合降脂或者LRP1阻断抗体结合或能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效果㊂此外,在将来的研究中,如何在同一实验动物个体内实现实时精确定量追踪斑块的消退也是该领域需要重点攻克的难点㊂除了已知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㊁高血压或糖尿病)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以外[21-23],血液扰动流也被认为是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重要因素㊂已知血液扰动流主要存在于血管弯曲和分岔处,血液剪切应力较低且紊乱,抑制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产生,上调内皮炎症因子表达,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㊂相反,稳定的层流起到动脉粥样硬化保护作用[8,24],因此剪切应力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㊂本研究对比不同血流速度变化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与之一致的是,发现只有血流低速且振荡才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层流则发挥保护血管功能的作用㊂鉴于此,PCL模型经过改进后成功构建颈动脉斑块消退小鼠模型㊂与已有研究报道的消退模型相比,该模型技术要求更低,更重要的是该模型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1个月内开始消退,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消退的机制和介入研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㊂基于PCL的动脉粥样硬化消退模型可应用于研究基因敲除或转基因小鼠研究疾病进展与机制㊂通过与最先进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该模型有望增进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血液动力学调节作用的理解,参与相关药物的研发与创新㊂该模型导致斑块消退的机制如何,是否与血管细胞和血液细胞的炎性反应相关,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探讨㊂综上,本研究中紊乱的血液扰动流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㊂因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扰动流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型消退模型㊂该模型具有更低的介入性和较低的技术要求,并且可以短期内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消退,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手段㊂[参考文献][1]赵战芝,姜志胜.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研究几个热点领域的新进展[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7(8):645-654. [2]STEIN Y,STEIN O.Does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achieve slowing of progression or bona fide 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1,21(2):183-188.[3]NOYES A M,THOMPSON P D.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time course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regression[J].Atherosclerosis,2014,234 (1):75-84.[4]PROGRESSION E R,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s.New results based on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J].Herz,2015,40(6): 855-862.[5]KOSKINAS K C,WINDECKER S,RÄBER L.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current evidence and future perspectives[J]. Trends Cardiovasc Med,2016,26(2):150-161.[6]SCHELL W D,MYERS J N.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a review [J].Prog Cardiovasc Dis,1997,39(5):483-496. [7]FISHER E A.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the journey from the liver to the plaque and back[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6,36(2):226-235.[8]LEHOUX S,JONES E A.Shear stress,arterial identity and athero-sclerosis[J].Thromb Haemost,2016,115(3):467-473. [9]REIS E D,LI J,FAYAD Z A,et al.Dramatic remodeling of advance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of the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ouse in anovel transplantation model[J].J Vasc Surg,2001,34(3):541-547.[10]LLODRA J,ANGELI V,LIU J,et al.Emigration of monocyte-derivedcells from atherosclerotic lesions characterizes regressive,but not pro-gressive,plaques[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4,101(32): 11779-11784.[11]TROGAN E,FAYAD Z A,ITSKOVICH V V,et al.Serial studiesof mouse atherosclerosis by in vivo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tect lesion regression after correction of dyslipidemia[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4,24(9):1714-1719. [12]TROGAN E,FEIG J E,DOGAN S,et al.Gene expression chan-ges in foam cells and the role of chemokine receptor CCR7during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in ApoE-deficient mice[J].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6,103(10):3781-3786. [13]WETTERAU J R,AGGERBECK L P,BOUMA M E,et al.Ab-sence of microsomal triglyceride transfer protein in individuals with abetalipoproteinemia[J].Science,1992,258(584):999-1001.[14]HEWING B,PARATHATH S,BARRETT T,et al.Effects of n-ative and myeloperoxidase-modified apolipoprotein A-I on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and atherosclerosis in mi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4,34(4):779-789.[15]RAYNER K J,SHEEDY F J,ESAU C C,et al.Antagonism of miR-33in mice promotes 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and regression of ath-erosclerosis[J].J Clin Invest,2011,121(7):2921-2931. [16]DISTEL E,BARRETT T J,CHUNG K,et al.miR33inhibition over-comes deleterious effects of diabetes mellitus on atherosclerosis plaque regression in mice[J].Circ Res,2014,115(9):759-769. [17]NAM D,NI C W,REZVAN A,et al.Partial carotid ligation is amodel of acutely induced disturbed flow,leading to rapi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atherosclerosis[J].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 2009,297(4):H1535-H1543.[18]JI K T,QIAN L,NAN J L,et al.Ox-LDL induces dysfunction of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via activation of NF-κB[J].Biomed Res Int,2015:175291.[19]杜瑞雪,叶平.调脂治疗消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实验走向临床[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6):498-500. [20]MUELLER P A,ZHU L,TAVORI H,et al.Deletion of macro-phage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related protein1(LRP1) accelerates atherosclerosis regression and increases 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7(CCR7)expression in plaque macrophages[J].Circulation,2018,138(17):1850-1863.[21]GIMBRONE M J,NAGEL T,TOPPER J N.Biomechanical acti-vation:an emerging paradigm in endothelial adhesion biology[J].J Clin Invest,1997,100(11Suppl):S61-S65. [22]TRAUB O,BERK B minar shear stress:mechanisms bywhich endothelial cells transduce an atheroprotective forc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8,18(5):677-685. [23]CAI H,HARRISON D G.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ardiovasculardiseases:the role of oxidant stress[J].Circ Res,2000,87(10): 840-844.[24]马燕山,高洁,谢英花,等.管壁切应力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重要作用:狭窄冠状动脉的有限元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8,26(8):831-835.(此文编辑㊀许雪梅)。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模型建立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模型建立ppt课件

评价:猴的胆固醇代谢、血浆脂蛋白组成及高脂血症与人相
似,是较理想的模型。
1.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兔:
选用 2kg 左右体重,每天胆固醇 0.3g , 4 个月后形成主动 脉粥样硬化斑块;剂量增至0.5g , 3 个月出现斑块;增至 1.0g , 可缩为2个月。在饲料中加人15%蛋黄粉、0.5%胆固醇和5%猪 油, 3 周后,将胆固醇减去再喂 3 周,可使斑块发生率达 100 %, 血清胆固醇可升高至2000mg。


高脂饲料诱发高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症模型
造模机制: 1. 动物饲料中加入过量的胆固醇和脂肪,饲养一定 时间后,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处逐渐形成粥样硬 化斑块,并出现高血脂症。
2. 高胆固醇和高脂饮食,加入少量胆酸盐,可增加
胆固醇的吸收,如再加入甲状腺抑制药--甲基硫 氧嘧啶或丙基硫氧嘧啶可进一步加速病变的形成。
4.表面活化剂法: 给大鼠腹腔注射 Troton WRl339 300mg/kg体重。 评价: 给药9h后可使血清胆固醇升高 3~4倍;20h后 雄性大鼠血清胆固醇仍为正常的3-4倍,而雌性大 鼠却为 6 倍左右。用药后 24h 左右升脂作用达最高 点,48h左右恢复正常。其中以甘油三酯升高最强, 其次是磷脂、游离胆固醇,对胆固醇酯没有影响。
6.鸡: 4~8周的莱克亨鸡,在饲料中加入1%-2%胆固 醇或 15 %蛋黄粉,再加 5 %~ 10 %猪油,经过 6 ~ 10 周,血胆固醇即升至 1000mg ~ 4000mg ,胸主动脉斑 块发生率达100%。 评价:鸡为杂食动物,仅在普通饲料中加入胆固醇, 就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发生较快,在斑 块中有时伴有钙化和形成溃疡。
3.半胱氨酸法: 给兔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硫代内酯每天 20 ~ 25mg/kg( 以 5 %葡萄糖溶液配成 lmg/ml 的浓 度),连续20~25天。 评价: 成年兔及幼兔均可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 病变。冠状动脉管腔变窄、动脉壁内膜肌细胞增 生、纤维状异物质。如同时在饮料中加入 20 %的 胆固醇,则出现显著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西格列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征表现为动脉壁内有脂质沉积和血管壁增厚。

目前,大多数药物治疗的靶点都是调节血脂水平,例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

然而,一些患者依然存在难以控制的高胆固醇水平和血管病变。

ApoE(载脂蛋白E)缺陷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ApoE-/-小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研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动物实验模型。

这种小鼠没有ApoE蛋白,从而导致胆固醇在体内无法正常代谢,因此易患上动脉粥样硬化。

西格列汀是一种治疗2型糖尿病的口服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葡萄糖的途径,降低血糖水平。

同时,西格列汀还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西格列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

二、研究内容1. 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选用ApoE-/-小鼠,通过高脂饮食的喂养来构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2. 药物治疗:选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西格列汀,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

3. 检测指标:采用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相关分子机制变化。

其中包括HE染色和Oil Red O染色法定量测量动脉斑块的大小和数量;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和脂质代谢指标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变化。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探究西格列汀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及其机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同时对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ApoE--(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构建技术原理

ApoE--(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构建技术原理

ApoE--(载脂蛋白E敲除)小鼠构建技术原理
ApoE-/-小鼠在正常饮食下也可产生复杂的血管病变,主要发生在主动脉根、头臂动脉和其他分支,以及颈动脉和肺动脉,并且这些病变与人As病变具有可比性。

普通饲料喂养,小鼠在8-10周龄时开始出现泡沫细胞病变,15周龄时出现中间病变大量平滑肌细胞向外移行,超过20周龄时,在主动脉根部可以形成明显的由平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纤维帽组成的纤维斑块。

而高脂高胆固醇饲养的小鼠会加速As病变的进程,促使小鼠产生更高级的病变,血管内壁胆醇结晶、坏死中心和钙化明显。

ApoE-/-小鼠也存在一些缺陷,人类As病变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蛋白是LDL,而ApoE-/-小鼠血浆胆固醇主要受脂蛋白残粒运载并不是LDL,另外,ApoE蛋白同时还有其它功能,包括影响免疫功能、巨噬细胞生理和脂肪组织生理功能,每项功能都对动脉粥样硬化有影响,使得分析其具体机制变的复杂和困难。

乳酸杆菌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乳酸杆菌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乳酸杆菌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一、内容简述本研究旨在探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对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乳酸杆菌作为一种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本研究假设乳酸杆菌通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修复等多方面途径,发挥对抗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将通过构建乳酸杆菌干预的ApoE小鼠模型,从多个角度分析乳酸杆菌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1. 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影响着各年龄段的人群。

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的健康问题。

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性在于其可导致血管壁变厚、血管腔变窄,进而影响血液流动和氧气供应。

这种狭窄和硬化还可能引发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病理过程,从而导致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在全球范围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

这可能与日益不利的生活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体育锻炼、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动脉粥样硬化的普遍性还体现在其广泛的影响范围。

它不仅影响心脏血管,还可能影响到大脑、肾脏、肢体等器官的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需要全球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通过研究和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保护人们的健康。

2. 乳酸杆菌在食品和人体中的地位乳酸杆菌(Lactic Acid Bacteria, Lactobacillus)作为一种益生菌,在食品和人体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们是公认的安全级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饮料以及人类的肠道中。

卡维地洛调节ApoE-/-小鼠肝脏ACAD10、mTOR抗动脉粥样硬化

卡维地洛调节ApoE-/-小鼠肝脏ACAD10、mTOR抗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出版时间:2023-11-3016:13:56 网络出版地址:https://link.cnki.net/urlid/34.1086.R.20231130.1319.018卡维地洛调节ApoE-/-小鼠肝脏ACAD10、mTOR抗动脉粥样硬化王 鹏,袁 瑶,张海港,刘 雅(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与检验医学系药理学教研室,重庆 400038)收稿日期:2023-07-20,修回日期:2023-09-27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cstc2019jcyj-msxmX0609)作者简介:王 鹏(1989-),男,硕士生,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代谢调控,E mail:18098331947@163.com;刘 雅(1979-),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药物防治,通信作者,E mail:li uya1979@hotmail.comdoi:10.12360/CPB2023080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12-2251-07中国图书分类号:R 332;R322 47;R543 5;R575 5;R972摘要:目的 初步探明卡维地洛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方法 8周龄ApoE-/-小鼠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卡维地洛组(Carvedilol),分别给予5g·L-1羧甲基纤维素溶液和卡维地洛(12 5mg·kg-1)灌胃,每天一次,共计10周。

组织切片观察头臂干、肝脏、胰腺和脂肪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血糖、血脂、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肝脂肪酸β 氧化酶水平;进行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实验;Real TimePCR和West 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ACAD10和mTOR蛋白及mRNA表达。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Carvedilol组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P<0 01)和内-中膜比值(P<0 05)和均明显减少,动脉损伤明显减轻,葡萄糖和胰岛素耐量增强,外周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明显增加(P<0 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内的脂类物质代谢异常时,多余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壁上,并逐渐形成斑块,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 )的重要原因之一。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 apoE )主要存在于乳糜微粒(chylomicron,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sity lipoprotein, LDL )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欧海龙,张礼林,何晓兰,李红梅,雷霆雯*(贵阳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中国贵州贵阳550004摘要:ApoE -基因敲除小鼠(ApoE -/-)经含有21%脂肪和0.15%胆固醇的高脂饲料喂食12周后进行各项血脂胆固醇水平检测,以及整体主动脉油红O 染色与主动脉根部病理切片油红O 染色等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分析。

结果显示经过高脂诱导的ApoE -/-小鼠的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均比未经饮食诱导的ApoE -/-小鼠、经同样饮食处理的野生型小鼠以及未经处理的野生型小鼠均显著升高(P <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野生型(正常饮食组和高脂组)相比升高了近3倍多;高脂诱导ApoE -/-小鼠的主动脉斑块面积占整体主动脉面积的65%,显著高于ApoE -/-小鼠的正常饮食组(21%)(P <0.05),同时主动脉根部的血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变窄。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高脂饲料饮食诱导,成功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可为下游的药物筛选、基因治疗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体内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

关键词:ApoE -/-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血脂;主动脉中图分类号:R39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1502-0141-04Abstract :The ApoE gene knockout mice (ApoE -/- were fed with a high-fat (HFdiet containing 21%fat and 0.15%cholesterol for 12weeks to establish atherosclerosis model. After diet induction, the ApoE -/-mice were sacrificed and plasma total cholesterol (TC,triglyceride (TG,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levels were measured. The whole aortas and se -quential sections of the aortic root were stained with oil red O.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sma levels of TC and TG from HF diet induced ApoE -/-mice were both dramatically higher than normal diet(ND-fedApoE -/-mice as well as wild-type mice fed with normal diet or HF diet (P <0.05.The contents of LDL-cholesterol in plasma were elevated by three-fold compared with wild-type (NDand HFD. Atherosclerotic lesion siz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whole aorta (65%as compared with normal diet ApoE -/-mice (21%.Similar result was obtained from cross-sections of the aortic root analysi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HF diet treatment greatly enhanced atherosclerosis development in ApoE -/-mice. The establishment of atherosclerosis model mice provides a valuable tool for drug screen, gene therapy and even in vivo mechanism analysis in atherosclerosis disease.Key words :ApoE -/-mice; atherosclerosis; cholesterol; lipoprotein; aorta(Life Science Research ,2015,19(2):141~144)收稿日期:2014-08-25;修回日期:2014-10-21基金项目:贵阳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12006)作者简介:欧海龙(1977-),男,福建莆田人,贵阳医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 *通讯作者:雷霆雯(1962-)女,贵州贵阳人,贵阳医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基因工程药物研究,E-mail:**************。

第19卷第2期生命科学研究Vol.19No.22015年4月Life Science ResearchApr. 2015The Establishment of Atherosclerosis Model in ApoE -/-MiceOU Hai-long, ZHANG Li-lin, HE Xiao-lan, LI Hong-mei, LEI Ting-we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4, Guizhou, ChinaDOI:10.16605/ki.1007-7847.2015.02.012生命科学研究2015年等多种血浆脂蛋白中,可介导脂蛋白残粒的摄取,维持血浆胆固醇的平衡、促进泡沫细胞中胆固醇的外流以及具有抗氧化和消炎等作用,该基因缺陷将使体内脂代谢发生紊乱。

ApoE 基因敲除的纯合小鼠(ApoE -/-)可正常存活和繁殖,当给予适当的高脂饮食时,可导致各种高脂蛋白血症[1,2],是动脉硬化研究的常用工具。

本研究以C57BL/6纯系的ApoE -/-小鼠为材料,通过高脂饲料喂养,成功诱导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小鼠模型,该模型可为下游的药物筛选、基因治疗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的体内研究提供理想的试验材料。

1材料与方法1.1试剂和仪器体视显微镜(江南永新,南京),倒置显微镜(TS100F ,Nikon 公司,日本),冰冻切片机(CM1850,Leica 公司,德国);小鼠基础饲料由贵阳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尹红、苏木素购自北京赛弛生物公司;油红O 购自北京鼎国生物公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试验动物C57BL/6纯系背景的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小鼠(ApoE-/-)购自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引种协议[2012]470号。

动物饲养环境条件为室温20~25℃,相对湿度40%~70%。

对6周龄左右的ApoE -/-雄性小鼠(n =8)进行高脂肪饲料喂养(21%脂肪和0.15%胆固醇),喂食12周之后,对体重为25~30g 的小鼠进行解剖并抽取静脉血用于下一步实验。

1.3血脂水平的检测方法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 )、甘油三脂(Triglyceride, TG )水平的测定分别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COD -PAP )及磷酸甘油氧化酶法(GPO-PAP ),最后通过分光光度计在500nm 测得吸收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测定方法均按照南京建成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主动脉整体染色方法小鼠采血后,在麻醉下用PBS 进行灌注,分离获得整体主动脉,清除其余脂肪和结缔组织后,用PBS 清洗干净,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12h 以上,再纵向剖开。

主动脉经70%乙醇中浸泡2min后进行油红O 染色30min (用异丙醇配成0.5%的母液,再以3:2的比例稀释成工作液);70%乙醇漂洗至组织发白,经蒸馏水清洗数次后拍照,并用Image-Pro Plus 6.0. (IPP6.0)软件(Media Cy -bernetics )对斑块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1.5主动脉根部斑块组织化学分析方法取出心脏固定48h 后,从心耳下方切取主动脉根部,再进行蔗糖脱水,OCT (Optimal cuttingtemperature compound )包埋。

快速冷冻之后从主动脉瓣开始以100μm 为间距切取连续5张厚度为8μm 的切片。

切片进行油红O 染色。

染色方法同1.4。

1.6统计方法实验结果的数据均表达为均数±标准差。

各组数据之间显著性检验用多个样本均数比较及两两比较的t 检验分析。

2结果2.1血脂检测ApoE -/-小鼠在高脂饲料饮食诱导12周后,取静脉血进行TC 、TG 、LDL-C 和HDL-C 水平检测。

结果显示经高脂诱导小鼠的TC 和TG 含量比未经诱导的野生型和ApoE -/-小鼠,以及经高脂诱导的野生型小鼠均显著升高(P <0.05)(表1),其中比未经诱导ApoE -/-小鼠的TC 含量提高了50%。

高脂组ApoE -/-小鼠的LDL-C 水平比其他三组对照小鼠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与野生型(正常饮食组和高脂组)相比升高了近3倍多;HDL 在体内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水平与正常饮食的ApoE -/-小鼠相比有显著升高,但与野生型(正常饮食组和高脂组)相比变化相对较小(表1)。

2.2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分析对实验小鼠进行解剖,获取主动脉,通过油红O 染色的方法确定脂质在整体主动脉壁上的积累程度,结果发现经高脂饲料饮食诱导后ApoE -/-小鼠的主动脉弓、腹主动脉、胸主动脉以及髂总动脉分支处均可见明显的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内的脂质被油红O 染成红色,其阳性比例高达65%,比未经诱导处理的同窝出生的小鼠(21%)显著升高(P <0.05)(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