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合集下载

颅内14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颅内14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

颅内14例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体会董留建,王树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关键词】颅内;黑色素瘤;诊断;治疗颅内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极其罕见的肿瘤,分为原发性颅内MM 和转移性颅内MM。

恶性程度高,病程短,进展快,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早期明确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改善预后。

现回顾分析1990年7月~2010年7月我院收治的14例病理确诊的颅内MM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影像及诊治进行探讨。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18~78岁,平均44.6岁;幕上7例,幕下4例,颅内多发2例,全脑转移1例。

体表有黑痣者5例,皮肤MM切除史1例,MM肺部转移行胸腔镜肿瘤切除史1例。

4例术前诊断为颅内MM;在误诊10例中:4例误诊为胶质瘤,1例误诊为血管畸形,2例误诊为脑膜瘤,2例误诊为脑出血,1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

1.2 辅助检查本组行CT检查12例,MRI检查14例,MRA检查2例。

6例头颅CT示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6例为等或稍低密度病灶。

增强扫描时,肿瘤呈不同程度的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

7例MRI平扫示短T1短T2信号,4例短T1长T2信号,注射钆喷酸葡胺后出现程度不均匀的强化;3例稍长T1长T2信号,注射增强剂后增强不明显。

2例行MRA检查未见明显血管畸形。

1.3 手术方法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根据肿瘤部位采取相应的手术入路。

8例行显微镜下肿瘤全切术;3例行近全切术;多发肿瘤2例行大病灶切除术;全脑转移1例行取活检术病理确诊后行伽玛刀治疗。

1.4 病理分析本组14例MM细胞呈梭形、多角形或椭圆形,异型性明显,见核深染、核分裂。

胞浆嗜双色,核大有双核,胞浆内黑色素颗粒聚集成块,瘤细胞无一定的排列方式,侵袭正常神经组织。

本组4例诊断困难者进一步行免疫组织化学而确诊。

2 结果本组14例术后诊断:9例为转移性颅内MM,5例为原发性颅内MM。

21例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诊断的体会

21例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诊断的体会
参 考文 献
胃扩张, 胃内有大量的潴留物 , 胃蠕动有亢进及逆蠕动现象; 胆囊时有增
大 , 汁透声 差 , 囊下 方最 外层 低回声 增厚 , 靶 环 ” , 胆 胆 呈“ 征 中央 无回声 区 为 狭窄 的 幽 门管腔 , 见 图如 下。 详
[】 周永 昌, 1 郭万学 超声医学[]第5 北京: M 版 科学技术 出版社 ,0 6 20 :
2 结 果
3 疾病表现 先天 B 陛幽门狭窄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消化道疾病。 . 1 厚 由于此 病 的发病率 受地理 及种 族的影 响较大 , 以此病 的发 病具有 明显 的 所 地区性差异。 在临床上 , 先天陛肥厚l幽门狭窄患儿多为足月儿 , 生 且以男婴 居多, 其临房表现主要为进展性呕吐( 严重时可有喷射状表现, 呕吐物多为 黏液 或乳 汁 、 不含 胆 汁 )出生后 体重 不增 等 。 、 先天 性肥厚 性 幽 门狭 窄患儿
1 . 检 查 前准 备 检 查前 , 有 患儿均 需禁 食2 。 .1 3 所 ~3h 对于 哭 闹不安 的 患 儿 , 查 者需 在患 儿镇 静后 再为 其进 行检查 。 检 13 检查 方 法 探 头需置 于患 儿的上 腹部 正 中处 。 察 的顺序 依 次为 : . 2 观
的症状 多 出现于 出生后 的第2 ~第8 亦有 出生后 几小 时就 出现临 床症状 周,
者。
21 检查结果 在此l例患儿中, O . 1 有l例患儿的超声长轴可见幽门管细长 像 。 幽 门管 长约 2 -2mm, 门直径 1 ~2mm( 径增 大 )幽门壁 增 其 0 8 幽 3 0 直 , 厚、 内径 狭窄 、 层厚 约4 mm; 肌 -6 幽门 长轴切 面呈 “ 榄” , 橄 状 实质 见低 回 声 区 , 宽阔 , 狭窄 ; 切面肌 层增厚 , 膜层 水肿 , 近端 远端 短轴 黏 回声 降低且 不

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诊断体会

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诊断体会

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诊断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方法将本院2002~2012年收治的23例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其致病细胞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态,主要包括棱形细胞、上皮样细胞、透明细胞、小痣样细胞及瘤巨细胞等;致病细胞的排列也多种多样,包括梁状、巢状、束状、腺泡状及编织状或弥散分布等。

对免疫组化染色可知,瘤细胞s100蛋白、hmb45及vimentin阳性率分别为100%、91.30%及95.65%。

结论由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组织结构及病理形态各种各样,因此在诊断与鉴别诊断时主要依靠的是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

【关键词】皮肤恶性;黑素瘤;病理诊断;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皮肤恶性黑素瘤属于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所有的皮肤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三位,人体病死率相较其他皮肤恶性肿瘤要高,这些年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1]。

由于皮肤恶性黑素瘤有着转移早、恶性度大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因此必须加强早期诊断治疗[2]。

此外,有关研究表明[3]该病的发病和外伤、紫外线及色素痣与遗传等因素有关,早期易发生淋巴与血液转移,故而在治疗上困难大且预后差。

为了探究皮肤黑素瘤在临床上的病理特征及诊断,本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2~2012年收治的23例皮肤恶性黑素瘤患者,全部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男14例,女9例;年龄10~79岁,平均为56.4岁;患病部位包括下肢(11例)、外阴(3例)、头面部(3例)、手指(2例)、胸壁(2例)、颈部(2例);皮肤病灶大部分为棕褐色无痛性斑块,部分出现刺痛感;15例有外伤史(如穿刺伤、慢性摩擦刺激等)。

1.2 方法将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标本送与本院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均经过了1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并用石蜡包埋,行常规制片与he染色。

恶性肿瘤治疗经验交流发言稿

恶性肿瘤治疗经验交流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经验。

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治疗恶性肿瘤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课题。

以下是我个人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早期诊断与筛查的重要性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筛查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对早期诊断与筛查的几点建议:1.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使人们了解早期诊断与筛查的重要性。

2.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针对高危人群,如家族有恶性肿瘤病史、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

3. 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如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 建立健全恶性肿瘤筛查体系,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以下是我对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的几点建议:1.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肿瘤的类型、分期、生物学特性等。

2. 分析患者的全身状况,如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心肺功能等。

3. 结合国内外最新治疗指南,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4.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综合治疗策略恶性肿瘤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治疗策略,以下是我对综合治疗策略的几点建议:1. 手术治疗:对于适合手术的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肿瘤后,可降低复发风险。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适用于手术无法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

3. 化学治疗: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恶性肿瘤治疗的热点,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

5.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扩散。

四、多学科协作恶性肿瘤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如外科、内科、放疗科、病理科等。

以下是我对多学科协作的几点建议:1.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定期召开病例讨论会,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恶性黑色素瘤如何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如何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如何治疗
一、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个寻常生计大家所人地生疏的恶疾。

直至前段时间某同事听某同事妈说,她一个朋友得了恶性黑色素瘤,某同事听了然后就感受懵了,因为某同事从来听过这个恶疾,所以某同事上网查了一下,不过没有查到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医治。

所以就想问一下,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医治,大家是否都要采取分期医治?分期医治的具体过程是啥子样的?对于恶性黑色素瘤在日常的口腹居中应当怎么去注意?
二、步骤/方法:
1、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分期治疗,首先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疾病并不是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大家要进行手术切除。

要切除那些受牵连的正常皮肤。

对于那些已经受损的皮肤大家需要确定大家要切除的深度。

2、首先对于恶性黑色素瘤大家需要知道的常识,这就是一个存活率比较低下的疾病,所以大家在早期的时候要进行脑脊液的检查,这样能否确定大家是否有恶性黑色素瘤。

因为这个疾病的早期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3、对于恶性黑色素瘤大家需要知道的三、注意事项。

就是大家要尽可能的避免阳光直晒,还有就是少服用一些雌性激素的药物,这对大家身体的恢复是非常有帮助的。

这样的话,大家的成活率可能会提高一点。

三、注意事项:
对于老人,就是说他们的皮肤已经出现出血,溃烂这样的症状大家除了要采取积极的手术措施之外,因为它无法进行根治,所以大家要做好积极的预后工作。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效案——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效案——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效案——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导语: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瘤”,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

起病隐袭,误诊率高,预后很差。

我治疗的这例鼻腔黑色素瘤收到很好效果,今分享一下病案及治疗思路。

01病案恶性黑色素瘤靳某,男,62岁,主诉:进行性鼻塞、鼻衄6个月。

病史:患者6月前感觉右鼻腔阻塞不通,进行性加重,时流鼻血,经当地医院检查,见息肉样新生物填塞鼻腔,表面见暗灰褐黑色样坏死物覆附,触之成血痂,质脆。

病理检查诊断为鼻腔恶性黑色素瘤,建议手术治疗。

患者不同意手术,遂经人介绍于我处就诊。

诊见:患者面赤声高,右鼻腔黑褐色肿物、呈息肉状,并有臭味,时时流鼻血,血流不止。

纳尚可,大便秘结,5日一行,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舌下瘀阻,脉弦滑数,小涩。

西医诊断:恶性黑色素瘤中医诊断:鼻痔证型:热毒蕴结,血热妄行,痰瘀互结治则: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拟方十灰散、龙胆泻肝汤加减化裁。

处方:白芷10克、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藕节10克、大蓟10克、小蓟10克、侧柏叶10克、地榆10克、茜草10克、棕榈炭10克、三七10克、白及10克、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2克、木通6克、生地15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甘草6克、代赭石15克、钩藤15克、仙鹤草30克、旱莲草15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法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大贝10克、水牛角30克、荆芥炭10克、大黄炭10克、芒硝10克(冲)、7剂。

二诊,患者鼻血减轻,大便已通,但觉胃口欠佳,遂改方如下:处方: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夏15克、大贝15克、炒苍术15克、薏苡仁60克、败酱草15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15克、蛇莓15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炒山楂10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炒鸡内金10克、炒神曲10克、桔梗10克、玄参10克、白芷10克、黄芪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金银花10克、甘草10克、瓜蒌仁10克、防风1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5克、荆芥炭10克、白及10克、棕榈炭10克、三七10克,3剂三诊:服后衄血已止,稍有头晕,遂去止血炭药,加茵陈、天麻,处方如下:柴胡15克、黄芩10克、法夏15克、大贝15克、炒苍术15克、薏苡仁60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30克、蛇莓15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炒鸡内金10克、炒麦芽10克、炒谷芽10克、炒神曲10克、炒山楂10克、桔梗10克、玄参10克、白芷10克、黄芪10克、五味子10克、当归10克、金银花10克、甘草10克、瓜蒌仁10克、防风10克、天花粉15克、芦根10克、三七10克、茵陈15克、天麻10克,7剂。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概述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发生于来源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

最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粘膜,眼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脑膜的脉络膜等处。

约9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皮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很多病人可以治愈。

但本病恶性程度高,对肿瘤的直接刺激可引起肿瘤转移,易于发生血行播散,预后差。

一、发病情况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在我国和日本的发病率较低。

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过去的40-50年间其发病率每10-15年便增加一倍。

除女性肺癌外,没有一种肿瘤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

其死亡率每年呈5%递增。

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和美国西南部地区是恶性黑色素瘤高发地区。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成年人,中位就诊年龄为50—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男性者多发生于躯干和头颈部,女性者多发生于肢体上。

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

日光(紫外线B)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

就宿主而言,原先的病损(如发育不良痣、良性痣)、皮肤表型(蓝眼睛、红色或金色头发)、太阳灼伤引起水泡的病史(尤其在儿童期)、过度暴露于日光下、恶性黑色素瘤家族史及个人恶性黑色素瘤史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殊基因的突变(尤其是CDKN2A/p16)在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特征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病理类型:①浅表播散型,约占70%;②结节型,约占15%,预后最差;③雀斑样型,约占10%,预后最好;④肢端雀斑样型,约占3%一5%。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治愈率密切相关,为了正确估计预后,1969年Clark等提出了镜下肿瘤浸润深度的检测方法,将其分为5度:I度:肿瘤局限于表皮的基底膜内(原位恶性黑色素瘤);Ⅱ度:肿瘤侵及真皮乳头层,但未达真皮乳头与网状层交界;Ⅲ度:肿瘤侵满真皮乳头层并在其内扩展,但未超出真皮网状层;Ⅳ度:肿瘤穿透真皮网状层,但未达皮下组织;V度:肿瘤侵达皮下组织。

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及护理

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及护理

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及护理治疗方面,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手术切除是唇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它可以彻底清除恶性细胞,同时也可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级。

手术切除一般会采用广泛切除的方法,确保切除范围足够宽,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放疗是在手术后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可以杀灭手术中未能去除的癌细胞,并降低复发的风险。

放疗可以通过外部照射来进行,或者通过将放射剂量注射到肿瘤内部进行。

放射治疗的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理分级来确定。

化疗在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中可能也会用到。

化疗的目的是通过使用药物来杀灭癌细胞和预防其扩散。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达卡巴嗪、顺铂和依托泊苷等。

化疗一般会在手术后进行,有时也会在放疗前后进行。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

首先,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唇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适时提供支持和鼓励。

其次,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他们应密切关注切口的愈合情况、伤口感染的风险以及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胃肠道不适等问题。

在此期间,护理人员可以提供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食物,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护理。

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可能导致患者口干、口臭等口腔问题。

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漱口,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并及时处理口腔问题。

最后,护理人员还需要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病情、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宣教资料,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面对疾病。

总之,唇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及护理需要多学科的配合,包括外科、放疗、化疗以及护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包括大块肿瘤切除,4~6周后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足趾或者指端者应做截肢术,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化学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

对较晚期或者估计切除难以达到根治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或者冷冻治疗,争取局部控制后再手术治疗,有彻底根治的期望。

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癌症患者的1%~3%,是指有恶性变化的色素斑痣,但并非所有黑色素瘤一定由斑痣恶变而来,亦可自然发生,在恶性黑色素瘤病人中,约有20%的黑色素瘤无色素出现,故色素多少与恶性程度无关。

创伤、局部长期**和不恰当的治疗对斑痣(交界痣及混合痣)转变为恶性黑色素瘤有显著的关系。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主要依据色素变化及临床表现,色素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对称,边界不规则,色彩多样化,直径大于6mm,临床表现包括痣逐渐增大,血管扩张,四周有炎症反应,表示有恶变可能。

如果出现出血、瘙痒、压痛、应引起注意,出现溃疡和皮损隆起、进展多表示已经晚期。

但有时仍存在一定困难,往往临床上诊断为恶性变的斑痣,切除后病理检查却无恶性变化。

鉴别诊断包括雀斑,这是一种黄褐色斑疹,容易发于面部及其他暴露部位,仅在基底层有色素过度沉着,但无痣细胞,不致转为恶性;另外还有色素斑,多位于腰骶部,仅为色素堆积,可有黄色、蓝灰色或者淡褐色。

目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最好的办法是手术切除,包括大块肿瘤切除,4~6周后区域淋巴结清扫,在足趾或者指端者应做截肢术,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化学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

对较晚期或者估计切除难以达到根治者,可以进行免疫治疗或者冷冻治疗,争取局部控制后再手术治疗,有彻底根治的期望。

可以采用的免疫方法,包括卡介苗、白介素、干扰素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在年轻患者一般表现为瘙痒、皮损的颜色变化和界限扩大,老年患者一般表现为溃疡,通常提示预后不良。

临床观察中,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不能机械化、程序化,仅仅依靠痣的某一种表现既认为有恶变容易导致误诊,因此,对于斑痣恶变问题,要从实际出发,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

恶性黑色素瘤大部分病例经淋巴管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小部分血液循环丰富的肿瘤可由血液转移至肺、肝、骨、脑等器官,躯干中位的病变,淋巴转移可以多个方向,不易觉察,应引起注意。

手术切除应将整个病变做楔形切除,不应该切取部分组织送检,更不能穿刺抽吸病理检查。

经过多例临床观察,认为恶性黑色素瘤绝对不能做激光类手术切除,一方面导致切除不净,局部残留,另一方面反而会**肿瘤生长,发生没有任何临床表现的远处转移,曾经有踝部恶性黑色素瘤未引起注意,激光手术,一年后出现直肠转移症状,失去治疗机会的惨痛教训;由于妊娠会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生长加快,所以对具有斑痣疾患的拟妊娠妇女,加强宣教,让患者充分认识恶性黑色素瘤的严重性,有恶变倾向或者高度怀疑患者妊娠前完整手术切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