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论文‘
全球化背景下欧洲经济一体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欧洲经济一体化研究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欧洲经济一体化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正在逐渐地扩大到世界各地。
而欧洲的一体化,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欧洲一体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欧洲的政治格局极为复杂,各国之间的关系异常复杂。
为了减少冲突和摩擦,欧洲各国原则上在贸易和经济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合作。
这种合作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欧洲各国面临的国内经济困难和全球经济变化的挑战,促使他们加强一体化,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强,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和成果。
目前,欧洲共有28个成员国,组成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而欧盟的权利和责任,也随之扩大。
欧洲的一体化有着许多优点。
首先,它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因为在欧洲一体化之前,许多国家之间存在很多贸易壁垒和障碍,导致贸易不畅,经济发展得不够快。
但是在一体化之后,这些障碍得以消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和交流十分畅通。
其次,欧洲一体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因为各国合作,共同解决经济问题,使欧洲的整体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最后,欧洲一体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因为欧洲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当然,在欧洲一体化的历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挑战。
首先,欧洲一体化进程过于缓慢。
尽管欧盟成立了近40年,但是欧洲仍然存在很多经济和政治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导致一体化进程陷入困境。
其次,欧洲经济一体化过度依赖德国。
某种程度上,德国已经成为欧洲最有力的经济体之一。
而如果其他国家不能跟上,那么一体化的成果也将是有限的。
最后,近年来,欧洲面临的经济、移民、恐怖主义等问题也使得欧洲一体化进程慢慢陷入了停滞。
为了进一步推进欧洲一体化,欧洲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
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洲一体化小作文

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洲一体化小作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洲一体化小作文:欧洲联盟成立欧洲一体化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EU)成立标志着欧洲国家间一次历史性蜕变,它仅仅一政治经济实体,更一涵盖文化、价值观社制度综合体。
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洲一体化小作文

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洲一体化小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洲一体化】大家好啊,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欧洲联盟和欧洲一体化的事情。
欧洲联盟可是个很有意思的组织哦!它是由好多个欧洲国家组成的。
你想想,如果每个国家都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那多没意思啊。
所以这些国家就决定联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合作,这样就能互帮互助,发挥每个国家的长处了。
欧洲联盟最早是从一个叫做"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小组织开始的。
那会儿,就是1951年,六个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组成了这个共同体。
它们决定把煤炭和钢铁的生产和贸易合起来统一管理。
这样大家就不会为了煤炭和钢铁的问题争吵了。
后来,这六个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于是它们在1957年又签订了两个新的协定,组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从此,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就开始了。
一体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各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都逐步统一起来,让大家的生活方式更加相似。
比如说,在欧盟国家之间可以自由迁徙、自由就业;大家使用同一种货币欧元;还有一些统一的法律法规。
1993年,通过了"马约尔条约",将三个共同体合并,正式成立了"欧洲联盟"。
从此,欧盟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加入的国家也越来越多。
现在已经有27个成员国了!你们说,欧洲一体化到底好不好呢?我觉得好处是很多的。
首先,大家团结在一起,在国际上就会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其次,在欧盟国家之间人员、货物可以自由流动,这对经济发展很有好处。
再者,达成一致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当然了,一体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有差异,要怎样兼顾每个国家的特点呢?再比如管理机构和决策程序比较复杂,有时会耗费较长时间达成一致。
总的来说,虽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欧洲一体化给欧洲各国带来了许多益处,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欣赏和学习的进程。
论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试论欧洲一体化的特点与价值摘要:毫无疑问,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集团组织,其一体化进程具备一般区域集团组织的共性,而西欧世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也造就了其发展进程独特性和规律性。
首先,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第二,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过渡,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领域扩展;第三,欧洲一体化是从精英到大众的过程;第四,它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实行了灵活渐进的原则,排除强制性的一体化;第五,竭力寻求政府间主义与超国家主义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欧盟是当今国际体系中几乎涉及所有领域的一个重要存在。
经济上,它是一个堪与美国匹敌的重要行为体;政治上,它代表着西方世界里与美国不同的声音,是多边主义和规则治理的倡导者。
追根溯源,欧盟的力量源泉来自于战后50多年的欧洲一体化建设。
现代意义上的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二战以后。
当时的欧洲刚刚经过战火的洗礼,百废待兴,局面微妙。
一方面,欧洲的主要战胜国在胜利的喜悦尚未消退之际,就感受到了来自前苏联东欧集团的军事威胁。
另一方面,德国虽然投降,但仍然具备东山再起的实力。
战争虽然结束了,欧洲人却仍然没有安全感。
与此同时,美国和苏联已经逐渐开始在国际政治和经济舞台上争演主角。
欧洲人开始积极地推进欧洲一体化。
欧洲一体化是二战后世界上最为成功的区域集团化实践。
从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到1991年欧盟成立,欧洲完成了经济政治乃至多领域的一体化。
一任济一体化的先导作用纵观欧洲半个世纪的一体化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的领略到欧洲一体化最先是经济的联合,首先通过在经济领域的整合,以减少各成员之间的冲突,实现政治,科学,文化,军事等等其他多个领域的联合。
当经济一体化发展至一定程度需要政治引导或政治调控时,某种程度的政治合作乃至一定程度的政治一体化才会发生。
有关政治一体化的决策及其实践活动是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其需求外溢的结果。
欧洲一体化对成员国的影响

欧洲一体化对成员国的影响欧洲一体化作为一个庞大而举世闻名的项目,对于欧洲各个成员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政治到社会文化领域,一体化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与合作,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挑战和争议。
本文将探讨欧洲一体化对成员国的影响,并从各个角度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经济方面,欧洲一体化极大地推动了贸易和市场的自由化。
欧盟成员国可以通过共同市场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合作。
这使得企业可以更自由地在欧洲内部进行商业活动和投资。
特别是对于小国家来说,加入欧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同时,一体化还鼓励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然而,欧洲一体化对成员国的经济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共同市场的建立使得成员国面对来自其他国家的更激烈竞争。
对于传统产业经济较弱的国家来说,这意味着必须面对来自欧洲其他地区的竞争压力。
此外,欧元区的建立也给欧洲国家的货币政策带来了局限,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如果无法协调一致,可能会导致经济不平衡甚至金融危机。
在政治层面,欧洲一体化推动了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和外交合作。
一个统一的欧盟政策能够提升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谈判力。
此外,成员国通过共同制定政策和法规,实现了一种相对统一的政治体系。
这对于持久和平的维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欧洲一体化也导致了一些政治争议和国家主权的问题。
一些国家担心欧盟会在决策过程中剥夺他们的自主权。
此外,也有人认为欧盟的一体化推动了中央集权,导致了去中心化和民族主义的反弹。
这种担忧常常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中更为明显。
在社会文化方面,欧洲一体化带来了更加紧密的交流与交融。
成员国之间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被极大地推动。
这使得欧洲国家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促进了欧洲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多文化的融合也为欧洲创造了更多的社会和文化机会。
然而,欧洲一体化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
随着人员流动的增加,一些国家面临着来自外国劳动力和移民的挑战和压力,是否能够平衡各国间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欧洲经济一体化 :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展、面临的挑战、政策建议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欧洲经济一体化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济不平衡、政治动荡等。
为了应对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包括加强经济政策协调、推动数字化转型等。
在谈及未来发展时,本文指出应重视国际环境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并强调合作与创新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强调了政策建议的实施关键,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现状与未来方向,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欧洲经济一体化、历史进展、挑战、政策建议、未来发展、国际环境、重要性、实施关键、展望。
1. 引言1.1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欧洲经济一体化是指欧洲各国在经济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和整合的过程。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当时为了避免再次发生战争,欧洲国家开始积极探讨如何促进经济合作和一体化。
1957年,六个国家签署了《罗马条约》,正式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这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开始。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是欧洲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和机遇。
在全球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欧洲国家意识到单打独斗已无法应对国际竞争和挑战。
通过加强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的扩大和经济的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欧洲经济一体化也能促进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和文化交流,增进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为欧洲的和平与繁荣奠定基础。
欧洲经济一体化是欧洲国家共同发展和互利合作的产物,是一个多方共赢、互利共生的经济合作模式,对欧洲的未来发展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展、挑战以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展进行分析,了解其发展过程和现状,同时深入探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
论欧洲一体化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

论欧洲⼀体化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论欧洲⼀体化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影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通过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的总结与反思以及以⼀体化的形式在欧洲加快内外扩张整合,欧盟终于成为⾯貌发⽣重⼤变化的主权国家联合体。
欧洲⼈追求⼀体化的梦想在时间的进程中⼀点点的实现。
⽆论它的未来如何,这都是⼈类历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笔,将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产⽣重要的⽰范作⽤,⽽在近⽇,我们已经看见这种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
近年来,欧盟加快了⼀体化联合步伐,使欧洲⾯貌发⽣更加重⼤的变化。
它将成为⼀个⾯积辽阔、⼈⼝众多和富有发达、以欧盟价值观扩展为全欧价值观的欧洲。
欧盟第五次扩⼤已驶⼊快车道,将有中东欧和地中海地区⼗个国家加⼊欧盟。
伴随着这些国家与欧盟实现⼀体化,⼀个⼈⼝将超过五亿,国内⽣产总值⾼达⼋万亿美元,⾯积遍及欧洲⼤部分地区的“⼤欧洲”已经初步展现在世界⾯前。
欧盟在经历半个世纪的内外整合后,以⼀体化的形式,积厚⽽发,通过⼀整套战略理念和⾏动参与,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和独特的作⽤,客观上有⼒地推动了多极化的发展进程。
对全球化进程中产⽣的问题实⾏全⾯、综合和多⾓度的治理,在多边体系中通过有效的国际性法律⼿段应对⾮安全因素,强调在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合作,与各地区、组织和洲际之间建⽴对话和合作机制;以“民主”、多边思维的⽅式建⽴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格局,多边主义应是国际政治的重要⽬标,承认其他国家的合法利益,承认世界是多元的,多个有影响⼒的国家和不同⽂明共存,反对单边主义主宰世界;扩⼤安全观的内涵和范畴,并将其纳⼊对和平、援助、发展等重⼤问题的综合治理。
欧盟以其成功经验提出治理全球的“欧洲理念”,欲在国际关系中扮演“⼀流⾓⾊”、“稳定器”和“⽅向标”。
“欧洲理念”与美国的单边主义发⽣“⼤碰撞”,在理念、国际法、外交改⾰、经贸等多个⽅⾯发⽣歧见。
⼤量事实证明,欧盟在国际关系中所起的独特和制衡作⽤,表明⼀体化与多极化进程并⾏不悖。
欧洲经济一体化 :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展、挑战与政策建议【摘要】欧洲经济一体化是欧洲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与进展,然后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包括经济不平衡、政治分歧和全球化影响等。
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加强一体化进程和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未来,并提出了政策调整与改进的建议,以期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加顺利和稳定。
【关键词】欧洲经济一体化、历史、进展、挑战、政治分歧、全球化、经济不平衡、政策建议、经济均衡发展、未来展望、政策调整、建议。
1. 引言1.1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意义在于促进欧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与繁荣。
通过建立共同市场、货币联盟等机制,欧洲国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跨国投资和贸易,提高竞争力。
欧洲经济一体化还有利于实现经济均衡发展,减少贫富差距,提升整体生活水平。
通过政治协调与合作,欧洲国家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挑战,增强国际影响力。
欧洲经济一体化不仅有助于推动欧洲经济的整体发展,还有助于促进欧洲国家间的和平与稳定。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讨欧洲国家之间经济合作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揭示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
欧洲经济一体化在促进欧洲国家经济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政治合作以及促进欧洲整体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欧洲国家间的相互关系,为未来合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对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有助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国际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于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正文2.1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与进展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欧洲重建时期。
由于战争的摧毁和贫困,欧洲国家决定加强经济合作来实现经济复苏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洲一体化进程二战后欧洲东亚不同道路背后的原因摘要:二战使欧洲国家普遍削弱,使欧洲各国深刻意识到,欧洲不能再发生内部的纷争了。
在“冷战”格局下,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而美国借扶植西欧又不断加强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故开始实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东亚地区缺乏原材料与强大的军队,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选择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依附的同时,成功的创造出了战后的经济奇迹。
Abstract:After the World War two,the Europe realized that it will benefit the whole regionif they were performed as one,in order to keep them apart from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and the USSR.Meanwhile,thecontries of the east asia made great development in financ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US.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使欧洲各国实力削弱,这段历史使欧洲各国深刻意识到,欧洲不能再发生内乱了。
如何避免欧洲内部的战争,成为了人们战后开始反思的问题。
[1]二战中,欧洲大约有5,000万人参战,2,000万左右的人丧生,3,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不断的战争也直接导致了世界经济和政治领导位置由欧洲转向美国。
于是欧洲各国精英开始反思,如何能够再次避免战争。
鉴于一战、二战均由德国挑起,如何解决战争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德国问题。
人们的答案是用共同体的方式合理解决德国问题。
为了在经济上渗透德国,为了在军事上限值德国,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
一些西欧国家(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附和进来,他们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条约》,这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迈出了意义深远的第一步。
英法比等国家同样需要建立欧洲经济方面的一体化组织来恢复自己的经济贸易。
二战虽然结束了,英法等国却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食物的匮乏,极高的失业率都极大地威胁着这些国家的社会基础。
同时也为了避免战争再次发生,结成一个共同体来应付各种各样的事情明显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故而,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开始,到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再到后来的欧盟,欧洲在一体化的进程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在“冷战”格局下,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而美国借扶植西欧又不断加强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欧洲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合作,实现欧洲的统一。
“冷战”背景和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刚刚散去,冷战的大幕又从砖瓦废墟上缓缓拉开。
美国和苏联——这一对超级大国从共同对抗纳粹的威胁中解除出来后,就再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和平相处。
美国试图保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而苏联同样为了世界霸主地位不愿意美国的势力渗透东欧以及自己其他的势力范围。
美国提出凭借其在二战后的雄厚实力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使之成为抗衡苏联的重要力量和工具,同时也可使美国更方便地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
于是,欧洲国家在美国的敦促下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其作用主要是协调欧洲各国经济政策,以努力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自由贸易。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而欧洲各国考虑到,如果美国经济不断地渗透到欧洲经济体制当中,那么恐怕会有一天欧洲将成为美国的附庸。
在当时的情况下,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无法和美国抗衡。
因此,欧洲各国逐渐意识到,唯有欧洲各国在美国要求欧洲实现经济共同体(这一在华盛顿方面看来是对抗苏联的很好战略)的背景下,借力加快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才能在将来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故而,接着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等等,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并最终走向一体化。
[3]此后欧洲为了在美苏争霸这种地域和和政治夹缝中生存,欧洲一体化更加进一步发展。
[2]随着冷战的进一步发展,美苏争霸不断升级,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双方储备的核弹头足够将世界毁灭几十次。
而欧洲地处美苏争霸的缓冲地带,环境处境自然十分微妙。
为了应对美苏双方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为了不像中阿拉伯国家以及以色列一样沦为美苏争霸的军事政治代言人,自然需求自强以自保。
换而言之,需要成为独立于美苏两方的多极世界中举足轻重的一员,最好的一条路也莫过于成为一个几乎具有国家性质的一员。
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标志着欧盟正式成立。
欧洲一体化源于国际形势的变动,而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在此起着巨大作用。
欧洲自古信仰基督教,各国有着近似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有着密不可分的文化渊源。
在西欧还没有国家概念,只有领主概念的时候,欧洲各地人民可以自由走动,甚至连领主都是基本具有“外国”血统。
15世纪哲学家卢梭说:“欧洲国家必须建立联盟,维护欧洲的和平。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欧洲的联合是历史的要求。
”共同的地域使欧洲国家一直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4]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曾说:“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联邦政府和一个欧洲议会,以消除欧洲国家之间的纷争,维护持久的和平。
”欧洲历来是国际关系的中心,也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源地和主战场。
“二战”使欧洲国家普遍削弱,使欧洲各国深刻意识到,欧洲不能再发生内部的纷争了。
这些思想家的言语在当时却是高屋建瓴,然而却缺乏普通人民群众的响应。
[5]二战后,欧洲人心思定,人们渴望和平,不希望战争再次发生,这时已经具有一体化的社会和群众基础。
各国精英阶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领导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进程。
[6]这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
二战结束后,美国曾一度以欧洲为重心展开与前苏联的对抗。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开始向东亚发生转移。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东亚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美国的战略也开始从欧亚两大战略并重转向对亚太地区的侧重。
老布什政府的国务卿贝克1991年11月11日在东京发表演说,首次提出面对亚太的新局势,应该建立一个繁荣而安定的太平洋共同体(a Pacific Community)的主张,认为美国在亚太的利益是维系市场的开放以及阻止与美国和美国友邦敌对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称霸。
[21]克林顿时期,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出口已经超过美国对外出口的60%,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也大都发生在亚太地区,亚太地区已经与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安全密切相关。
因此,克林顿从一上台开始,就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十分关注,将亚太地区看作最有前途和最有活力的地区。
1993年7月在东京召开的七国首脑会议上,他提出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构想,并于年底主持召开了在西雅图APEC的非正式首脑会议。
当时负责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助理国务卿温斯顿•洛德的看法是:“对于美国来说,无论是本世纪还是下个世纪,世界上没有什么地区比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更重要了。
”因此,美国今后将把与亚太地区的关系放在其对外关系的首位,在其长期安全和经济计划中,美国对亚太的重视将高于欧洲。
”[7]东亚队美国的依赖存在于各个方面。
东亚国家的发展依赖于美国提供的资本,市场和技术。
战后美国为稳定东亚局势出台各种方案为东亚提供资金已被发展。
更为重要的事,美国为他们的出口提供了完全开放和自由的市场。
[8]军事上对美国的依赖更是使得东亚各国需要依附于美国进行自己的发展。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对日文化政策开始对日本知识界产生腐蚀性影响。
由于长期受到美国的“恩惠”,许多日本知识精英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主张的习惯与勇气。
知识分子本应在社会中扮演“文化性抵抗的道德评论家”角色,为政府和民众提供真实、正确的信息。
但是,例如1950年代美日因贸易摩擦而关系紧张、日本社会舆论战如火如荼的时候,尽管日本国民强烈渴望知识分子们发表有关美国的专业性分析,但大多数日本学者却选择了缄口噤声。
“日本的知识分子已经沦为了在精神上依附于美国的弱势群体。
”[9]参考文献[1]张旭鹏.文化认同理论与欧洲一体化[J].北京:欧洲研究.2004.[2]许仟.欧洲文化与欧洲联盟文化政策[M].台北:学业书局,1999.[3]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3.[4]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04~105。
[5] 许通美:《探究世界秩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321~322。
[6] L·瑟罗:《资本主义的未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21。
[7] 周煦:《冷战后美国的东亚政策》,(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44~45。
[8] 杜方利:《东亚经济的崛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250~251。
[9][日]松田武,金琮轩译:《战后美国在日本的软实力》,商务印书馆,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