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力的分解(无答案)-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学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高中物理必修1 3.5力的分解 三段四环公开课 学案

§3.5力的分解
江苏省启东中学倪杨春
【学习目标】
1.知道力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从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并能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会用图解法求分力,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4.会利用力的正交分解求解多力的合力问题。
【活动1】(1)细线下挂一个重物,观察细线是否拉断。
(2)在重物上安装一个挂钩,放在细线上,然后逐渐增大两细线之间的夹角,观察细线的情况。
【活动2】力的分解
1.什么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与力的分解是什么关系?
3.力的分解遵循什么原则?
4.将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如果不加限制,可以分解为多少组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
【活动3】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分力的方向如何确定?
例1:已知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倾角为θ,请根据重力实
际作用效果分解,并求出两个分力。
例2.将下列各种情况中F或G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并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分组探究】在细绳拉重物的实验中,在细绳的夹角增大的过程中,细绳为什么会断?3.力的作用效果分解的一般步骤:
【活动4】力的正交分解
1.什么叫做力的正交分解?
例3: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为19N、40N、30N和15N,方向如右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
2.力的正交分解的一般步骤:
【活动5】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教材66页的“问题与练习”。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
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一样遵循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会从力的作用的实际效果动身进行力的分解,掌握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
会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学习重点: 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会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分解。
学习难点: 力的分解的定解条件的肯定。
主要内容:一、分力几个力,若是它们一路产生的效果跟作用在物体上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分力(那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注意:分力与合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其相同的地方是作用效果相同;不同的地方是不能同时出现,在受力分析或有关力的计算中不能重复考虑。
二、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一样遵守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若是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
2.力的分解的特点是:同一个力,若没有其他限制,可以分解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力(因为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通常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才有实际意义。
3.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方式步骤:(1)按照物体(或结点)所处的状态分析力的作用效果(2)按照力的作用效果,肯定两个实际分力的方向;(3)按照两个分力的方向画出平行四边形;(4)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利用学过的几何知识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也可按照数学知识用计算法。
例如,物体重G,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重力常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1=Gsin θ(表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效果)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2=Gcosθ(表示重力产生的使物体紧压斜面的效果)【例一】在倾角θ=30º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的滑腻圆球,如图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高中物理 3.5力的分解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章相互作用第五节力的分解【学习目标】1.知道力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从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并能用力的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会用图解法求分力,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重点、难点】1.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利用平行四过形进行力的分解;2.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及分力之间的确定。
预习案【自主学习】1.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______________,同样遵守____________定则.2.同一个力,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可以分解为_______________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对一个实际问题,要根据力的________来分解.3.一个力分解为互成角度的两个力时,要有确定的解必须已知两个分力的_______或一个分力的_______。
【学始于疑】探究案【合作探究一】在练习本上做出一条对角线,然后作这条对角线相邻的两条边,看能作出多少个平行四过形?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结论:.【合作探究二】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G1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1.物体所受的重力此时产生的两个效果分别是:效果一:。
效果二: .2.应该将重力沿方向和方向进行分解。
3.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倾角有什么关系?结论: 。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经典通用宝藏文档

§3.5 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概念的混淆,又促进了知识的迁移。
师:如要我们只知道力的大小与方向,不知两分力的方向,那么力下的分解还是独一的吗?可分解为几对分力?先生:不独一,可分解为有数对分力师:对,就好比10等于哪两个数相加,有没有数个答案,那么已知一个合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也是可以分解成有数对的分力,如图示:经过该成绩培养先生的发散思想。
过渡:一个已知力究竟分解到哪两个方向上去,这要根据力的理论效果来确定。
实例分析(一)实例分析:学会按理论作用效果分解力探求一、坐在斜坡上的人遭到的重力,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师:我们可以把它抽象为一个在斜面上的物体,如图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有一个物体,如图所示。
该物体遭到的重力G能产生哪些作用效果?该当怎样分解重力?分力的大小各是多大?(先生考虑讨论得出猜想或假设)先生:向下滑,压斜面的两个作用效果。
(先生活动)利用桌面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利用直尺和钩码进行实验。
)(先生上台汇报实验,用薄木板与重物演示,并得出结论。
)(1)G方向竖直向下,又不能着落;所以在垂直于斜面方向产生紧压斜面的力的作用效果;在沿斜面方向上使物体产生沿斜面向下滑动的效果。
(2)两分力方向确定了,分解是独一的。
(3)θsin1GG=θcos2GG=总结:我们在理论的成绩中,可以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将这个理进行分解,它们产生的效果是相反的,所以可以用这两个力来等效代替这一个力。
[板书]三、分解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师:θ角的变化对两个分力有何影响?先生:θ增大G1增大,G2减小;θ角减小时,G1减小,G2增大。
(联系理论)出示图片:利用力的分解的知识解释,为甚么高大的桥都要建很长的引桥?公园里的滑滑梯很陡?先生:由于长长的引桥可以减小上坡的倾角,即使G1减小,使上坡容易下坡安全。
滑滑梯越陡,倾角越大,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越大,越容易滑上去。
采用提出成绩——先生猜想——理论探求——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从先生熟习和抽象直观的事例动手,经过一系列的迷你小实验,使先生亲身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从而理解如何根据力的理论效果来确实两个分力的方向,掌握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这G2G1Gθθ探求二、观看图片(幻灯片显示塔吊)货物队钢丝绳的拉力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我们把它抽象为如图所示的三角支架,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力F作用效果怎样,如何分解?分力的大小各为多少?(先生活动)用细杆、绳套、钩码组成一套演示力的分解的实验安装,绳套一端系在手指上,一端系在细杆末端,细杆的顶端顶在掌心上。
高中物理3.5力的分解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彼此感化5 力的分化学习方针1.知道力的分化的概念,知道力的分化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通过实验理解、体验什么是力的感化效果.3.掌握按照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的标的目的,强化“等效替代”的物理思想.4.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分力.5.会用力的分化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问题,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自主探究1.叫做力的分化.2.力的分化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3.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同一个力可以分化为的分力.4.把两个共点力中的一个平移,使它们首尾相接,再用一个有向线段与两个力连接成一个三角形,第三边就是,这种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式,叫做.5.既有大小又有标的目的,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只有大小,没有标的目的,求和时按照算术轨则相加的物理量叫做.合作探究一、力的分化活动探究:按照实际感化效果来确定分力标的目的.用斜向上的力F拉物块,观察电子秤的示数变化.说明:(1)观察现象,可以看到测力计示数变小,并且物体要向右运动.(2)电子秤的读数减小,暗示力F的一个分力竖直向上;物块水平滑动,暗示力F的一个分力水平向右.(3)按照感化效果画平行四边形分化力F.思考讨论下列几种情况物体重力的感化效果,并按照效果分化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1)放在水平支持面上的物体,重力的感化效果是;(2)靠在竖直墙上的物体,重力的感化效果是;(3)猜测放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的感化效果是.拓展延伸:高大的桥为什么需要很长的引桥?1.在对力进行分化时,可以按照来确定分力的标的目的.2.分化力的一般步骤:(1);(2);(3);(4).二、矢量相加的轨则1.位移的运算:如图所示,一个人从A走到B,发生的位移是xAB,又从B走到C,发生的位移是xBC.画出人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xAC.2.速度的运算:一发炮弹以速度v沿与水平标的目的成θ角发射,该速度的水平分速度vx=;竖直分速度vy=.3.三角形定则的推演过程:按照平行四边形对边的性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用更简单的力的三角形定则来代替.4.矢量与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的运算轨则分歧,矢量相加遵从;标量求和按照.课堂检测1.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力的感化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感化的效果相同B.合力的大小必然等于两个分力的代数和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分力D.合力大小可能等于某一分力的大小2.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化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1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2,那么()A.F1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标的目的与F1标的目的相同,大小为GcosαC.F2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感化3.已知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大小为10N的力感化于O点,该力与x轴正标的目的之间的夹角为30°,与y轴正标的目的之间的夹角为60°,现将它分化到x轴和y轴标的目的上,则()A.Fx=5N,Fy=5NB.Fx=5N,Fy=5NC.Fx=5N,Fy=5ND.Fx=10N,Fy=10N4.如图所示,两个体重相同的小孩甲、乙静止坐在秋千上,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绳子的拉力大B.乙绳子的拉力大C.甲、乙绳子的拉力一样大D.不确定5.将一个大小为7N的力分化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弗成能是()A.4NB.7NC.11ND.12N6.如图所示,细绳OM与ON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lOM>lON,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的重力过程中(绳OC不会断)()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7.如图所示,将一个已知力F分化为F1和F2,已知F=10N,F1与F的夹角为37°,则F2的最小值是(sin37°=0.6,cos37°=0.8)()A.4NB.6NC.8ND.10N8.用两辆拖拉机拉一辆陷入泥坑的卡车,如图所示,其中一辆拖拉机沿与卡车前进标的目的成45°角、大小为1000N的力F1拉卡车,另一辆拖拉机沿与卡车前进标的目的成30°角、大小为2×103N的力F2拉卡车,卡车开动后自身向前提供的动力为4×103N,三车同时感化,刚好使卡车脱离泥坑,则卡车受到的阻力约为()A.8.2×103NB.6.0×103NC.5.6×103ND.6.7×103N9.一个已知力分化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能获得一组独一的解()A.已知两个分力的标的目的,并且不在同一直线上B.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标的目的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标的目的10.如图,一个大人单独提起一桶水和两个小孩共同提起同一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的拉力可以看作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B.大人的拉力必然等于两个小孩的拉力大小之和C.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小D.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大11.如图所示,用12N的力拉一物体,拉力与水平面间的夹角是30°,则拉力的水平分力是多大?竖直分力是多大?12.城市中的路灯、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如图是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中硬杆OB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钢索和杆的重力都可忽略.如果悬挂钢索AO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104N,θ=30°,则当杆BO处于水平位置,即垂直于竖直墙面时,悬挂的物重不能超过多少牛?参考答案自主探究1.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2.平行四边形定则3.无数对大小、标的目的分歧4.合力三角形定则5.矢量标量合作探究一、力的分化1.力的实际感化效果2.确定所要研究的合力分析合力的实际感化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标的目的按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化二、矢量相加的轨则1.2.vcosθvsinθ3.平行且相等4.平行四边形定则算术轨则课堂检测1.B解析:合力与分力在感化效果上是相同的,它们可以互相替换,选项A正确;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F≤F1+F2,选项C、D正确,选项B错误.2.B解析: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如果用了两分力F1和F2,就不能再用真实力G,否则力就多了.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只分析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选项D错误;某几个真实力的合力或某一真实力的分力,是为了研究问题便当而假想的力,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本题中真实力G的两分力F1和F2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力,应与其他实际力区别开来,选项A、C 将两个并不存在的力“F1和F2”与真实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混为一谈,显然是错误的,只有选项B正确.3.B解析:画出坐标系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已知两分力标的目的,作出平行四边形,由三角形关系得Fx=Fcos30°=5N,Fy=Fsin30°=5N.4.B解析:甲图中绳子的拉力F1=;乙图中将重力分化,如图所示,F2=>F1.5.D解析:合力与两分力构成闭合矢量三角形,因此第三个力F3应满足:3N≤F3≤11N.6.A解析:由于lOM>lON,所以α>β,则作出力分化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由四边形的两个邻边的长短可以知道FON>FOM,所以在G增大的过程中,绳ON先断.7.B解析:F、F1和F2三个力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F2⊥F1时,F2最小,此时F2=Fsin37°=10×0.6N=6N.8.D解析:卡车受到的阻力等于自身提供的动力与F1、F2的合力之和.F1、F2的合力为F=F1cos45°+F2cos30°=1000N+2×103×N=2.7×103N,所以卡车受的阻力F阻=F动+F=4×103N+2.7×103N=6.7×103N.9.AD解析:能以两分力为邻边组成独一的平行四边形的情况下都有独一的解.10.AD解析: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所以大人的拉力可以看作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选项A正确;但大人的拉力大小并纷歧定等于两个小孩的拉力大小之和,选项B错误;如图所示,将重力分化,则F=,可见,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的拉力越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11.解析:斜向上的拉力产生水平标的目的和竖直标的目的的两个效果,把拉力向两个标的目的分化,则可以求出水平标的目的的分力F1=Fcos30°=6N竖直标的目的的分力F2=Fsin30°=6N.答案:6N6N12.解析:竖直绳上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将该力分化为拉钢索AO的力FOA和压硬杆OB的力FOB.由几何关系得G=FOAsinθ=2×104N×sin30°=1×104N所以悬挂的物重不能超过1×104N.答案:1×104N。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学案:3.5力的分解(一)

第三章第5节力的分解(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了解力的分解的一般方法.2.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都是矢量运算法则.3.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4.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5.全力投入,勤于思考,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重点】1.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力的分解中的应用.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对力进行分解.【学习难点】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进行矢量运算【预习自测】1.以下关于分力和合力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B.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大小的代数和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2.已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求两个分力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B.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是唯一的C.若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分解是唯一的D.此合力可以分解成两个与合力等大的分力3.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时候(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要变小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C.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小于这个力的一半D.无论如何分解,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大于这个力的2倍【探究案】题型一:力的分解例1.(阅读教材p64页完成下列问题)1.拖拉机对耙的拉力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2.这两个效果相当于两个力分别分别产生的,也就是说,拖拉机实际拉耙的力F可以用两个力F和2F来1替代。
那么,力F和2F就叫做力F的力。
那么,求一个实际的力的分力就叫做力的。
13.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4.如图一个已知的力可以分解成多少对不同的共点力?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分解一个力的分力呢? (小组讨论)针对训练1.将一个8N的力分解成两个分力,下列各组值不可能的有A. 1N和10NB. 10N和10NC. 10N和5ND. 20N和20N针对训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题型二:力的分解的实例(力的分解原则:按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1.对放在水平面上物体所受斜向上拉力F的分解(1)拉力F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2.对放在斜面上物体的重力G分解(1)重力G产生哪两个作用效果?(2)两分力大小分别是多少?(运用三角形知识求解)3.三角支架悬物拉力的分解(亲自做实验体会)让学生用铅笔支起图中的绳子,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手指受到的是拉力,手掌受到的是压力,由此体会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从而正确画出分力的方向。
人教版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导学案 无答案)

3.5 力的分解编写教师:尉飞研讨:高一物理组编写时间:2019年12月7日【学习目标】1.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强化“等效替代”的思想。
2.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3.初步掌握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重难点)4.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
(重难点)5.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了解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
【学法指导】平行四边形的确定三角函数的相关计算第一部分【课前热身】一、初中数学知识回顾:(三角函数相关知识)1、如图所示,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a,一锐角为θ,求两直角边。
2、已知一直角边a,一锐角为θ,求另一直角边和斜边。
3、在三角函数中,某角增大时(角度值在0到90度范围内变化),此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如何变化?二、课前预习:力的分解1、几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如果它们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跟作用在该物体上的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几个力就叫做那个力的。
2、求一个力的叫做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同样遵守。
3、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如果没有其他限制,同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所以一个已知力要根据力的实际。
(课本第64页图3.5—2)4、力的分解的一般原则(1)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2)将一个力沿着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分解,叫正交分解。
5、把两个矢量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三角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或)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你知道的矢量有哪些?如果不加限制,可以分解成对大小、在或的情况下,只能确定的一对分力。
聚焦学习目标四:【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问题1: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分组讨论)(1)在【聚焦学习目标三】各图明确力的作用效果的基础上,以已知力为对角线,以两个分力的方向为临边,(2)如果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各物体所受到的力,并指出(3)如果夹角θ的不断增大(θ小于900),各图中的分力大小小结: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力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分析力的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
高中物理必修一优秀教案--3.5《力的分解》精品教案

必修一 3.5 力的分解(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的重点,是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具体应用,是研究力的平衡的基础,也是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力的分解、矢量、标量等概念,以及矢量相加的法则。
本节课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二是一个已知力究竟分解到哪两个方向上去,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力的效果来决定。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分力及力的分解的含义。
2、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会用三角形知识求分力。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培养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力的分解四、学情分析下作用,这个力有两个效果:沿两弹簧伸长的方向分别对弹簧Ⅰ和Ⅱ施加拉力F1和F2,且F1和F2分别使它们产生拉伸形变,可见力F可以用两个力F1和F2代替.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如何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把一个力(合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然后依据力的效果画出两个分力的方向,进而作出平行四边形,就可得到两个分力F1和F2.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叫做标量.力、速度是矢量;长度、质量、时间、温度、能量、电流强度等物理量是标量.(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参考导学案)力的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作用效果(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作业:课本P66 1、2、3九、板书设计一、概念:力的分解二、怎样分解一个力1、无数对2、唯一性的条件结论:一个已知力究竟分解到哪两个方向上去,要根据实际情况,由力的效果来决定。
例1、例2、三、矢量相加的法则十、教学反思1、学生对将一个力按照作用效果分解,理解接受较好,困难是怎样确定力的作用效果,老师应该在这个方面下点功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分解,知道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2.理解力的分解原则,会正确分解一个力,并会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分力.
3.知道力的三角形定则,会区别矢量和标量.
4.会用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教学内容】
一、力的分解
1.定义:已知一个力求它的分力的过程.(已知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对角线求邻边)
2.分解原则: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3.将一个已知力分解后分力和这个力的性质相同
【例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3 N的两个分力
B.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5 N和3 N的两个分力
C.2 N的力可以分解成6 N和5 N的两个分力
D.10 N的力可以分解成10 N和10 N的两个分力【例2】按下列两种情况把一个竖直向下的18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
(1)一个分力水平向右,并等于240 N,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2)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另一个分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斜向下(如图所示),
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二、对一个已知力进行有限制条件分解
(1)已知合力F和两个分力的方向,可以唯一地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对力F进行分解,其解是唯一
的.
(2)已知合力F和两个分力的大小无数解.
(3)已知合力F和一个分力的大小与方向,力F的分解是唯一的.
(4)已知一个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的大小,对力F进行分解,
则有三种可能(F1与F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
①F2<F sin θ时无解.
②F 2=F sin θ或F 2≥F 时有一组解.
③F sin θ<F 2<F 时有两组解
【例3】(单选)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 N .则 ( )
A .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 .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 .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 .F 2可取任意方向
三、力的效果分解法
按力的效果分解的基本步骤
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2.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3.利用数学知识解三角形,分析、计算分力的大小.
【例4】 (多选)下图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正确的是( )
【例5】(单选)如图所示,用两根承受的最大拉力相等、长度不等的细绳AO 、BO (AO >BO )悬挂—个中空铁球,当在球内不断注入铁砂时,则 ( )
A.绳AO 先被拉断
B.绳BO 先被拉断
C.绳AO 、BO 同时被拉断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四、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
2.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a)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 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b)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 轴和y 轴上,并求出
各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c)分别求出x 轴、y 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F x =F 1x +F 2x +…,F y =F 1y
+F 2y +….
(d)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 =F x 2+F y 2,设合力的方向与x 轴的夹角为
α,则tan α=F y F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