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三课文化多样性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是我们与⽣俱来的⼀份责任,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治必修3⽂化传承与创新知识点 1、了解⽂化的多样性及其作⽤、学会尊重⽂化的多样性(P31—32) (1)⽂化的多样性及其作⽤:世界⽂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化的内容形式各具特⾊.⽂化多样性是⼈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类⽂明进步的重要动⼒.尊重⽂化多样性既是发展本民族⽂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对待⽂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化,⼜要尊重其他民族⽂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化多样性,共同促进⼈类⽂明繁荣进步.承认世界⽂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化,必须遵循各民族⽂化⼀律平等的原则.在⽂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化的繁荣. 2、如何尊重⽂化多样性?(P32—33) (1)尊重⽂化多样性,⾸先要尊重⾃⼰民族的⽂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化. (2)尊重⽂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化.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丰富了世界⽂化,共同推动了⼈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化,是⼈类⽣存和发展的基础. (3)必须遵循各国⽂化⼀律平等的原则,在⽂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化的繁荣. 3、了解⽂化传播的途径(P34—36) (1)商业贸易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2)⼈⼝迁徙是⽂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3)教育是⽂化传播的⼜⼀重要途径.(4)现代信息技术、⼤众传媒已成为⽂化传播的主要⼿段. 4、了解传统⽂化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特征(P39—42) (1)传统⽂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化.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艺、传统思想等在社会⽣活各⽅⾯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化的继承性. (2)传统⽂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5、认识传统⽂化的作⽤(对社会与⼈的发展)(P42)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产⼒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活的变迁,不断满⾜⼈们⽇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的发展起积极作⽤.反之,如果⼀成不变,传统⽂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的发展的消极作⽤. 6、如何正确地对待传统⽂化 (P43—44) ①⾸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活中的作⽤,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其次,还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44).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它们是同⼀过程的两个⽅⾯.要把握好⽂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化,不断推陈出新,⾰故⿍新. 7、懂得社会实践是⽂化创新的源泉(P48) 社会实践是⽂化创新的源泉.⼈类在改造⾃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特有的⽂化.离开了社会实践,⽂化就会成为⽆源之⽔、⽆本之⽊. 8、领会⽂化创新的重要意义(P49—50) ①⽂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化的繁荣.⽂化创新是⼀个民族的⽂化永葆⽣命⼒和富有凝聚⼒的重要保证.③⽂化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化,发展先进⽂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9、理解⽂化创新的途径(P52—55) (1)⽂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于社会实践,是⽂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化创新的基本途径:①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化创新既是⼀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化的过程,⼜是⼀个“推陈出新、⾰故⿍新”创造新⽂化、发展先进⽂化的过程.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类⽂明发展的重要动⼒,也是⽂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3)坚持⽂化创新的正确⽅向:对于⽂化创新⽽⾔,必须把握好当代⽂化与传统⽂化、民族⽂化与外来⽂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和“民族虚⽆主义”、“历史虚⽆主义”。
【人教版】政治必修3思维导图及微试题:第3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含答案)

【人教版】政治必修3思维导图及微试题: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教新课标)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思维导图】微试题1【.2014浙江29.】从甲骨、金属直到数字化屏幕,每一次汉字载体的变革都带来书写和阅读的巨大变化。
这表明()①读写技术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②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③文字载体的变化对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④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制于生产力发展水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B2.【2014浙江31.】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
类似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
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①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3.【2014福建29.】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
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对此,正确的态度是()A.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答案:C4.【2014重庆】材料二近年来,中俄文化交流日益活跃。
两国多次成功互办文化节、语言年、旅游年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展示了各自的艺术、语言、服装和风俗;两国的教育、科学、音乐、舞蹈、美术相互交融,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结合材料二,谈谈中俄文化交流对发展我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12分)【核心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文化创新和文化建设等知识。
【解题思路】本题为微观知识限制,主要从文化交流的作用分析中俄文化交流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高中必修三政治第三课文化多样性

网络为「世界村」的第一要件。有 了网络,信息传递得越来越快,原本 有所隔阂的世界,变成像似隔壁邻居、 甚至于有面对面之觉
当今世界的总的知识量,几乎是每 五年激增一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网络发达、世界各国信息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是知识爆炸的根本原因。
• (2009·广东19)互联网出现后,人们 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 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
友好使者
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 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 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句话表明
A.知识的传播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B. 任何知识文化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C.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9)随着珠三角经济 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 餐饮用语逐渐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 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引进来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走出去
知识小结
1、文化传播的含义 商业活动
文 化
生活中的
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在
人口迁徙 教育 总之…
交
1、传媒的含义及其发展
流 中
大众传媒:现代 文化传播的手段
2、大众传媒
传 播 文化交流:做传播 1、文化交流的作用
中华文化的使者 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
四川传统文化的形成,得力于多次人 口迁徙而带来的文化融汇。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1)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 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2)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冼星海的音乐之所以深入人心,乃至直到多年之后 还被人们奉为经典之作,是因为音乐家具有真诚的社会 情怀,将音乐创作与时代结合起来。此外,冼星海留学 欧洲的经历,使其在音乐创作方面注重汲取西方音乐的 优秀元素,最终形成了中西完美融合的独特风格。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好题过关)(解析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单选题1.(2023·四川绵阳·三模)2023年2月,在雅典大学成立的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将围绕联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各项工作,以学生和学者的双向流动促进中希两国民心相通,推动两国人民将走得更近、更亲。
这表明()①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②中心的成立拓宽中希文化交流传播的手段③推动人员交往是融洽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④文化交流需要不断学习和认同其他民族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中外文化的交流体现了开放包容、多元互鉴是两国文明的共同品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两国关系,①③正确。
②:文化传播的途径有教育、人口迁徙、商贸、政治经济文化,朋友聚会等,手段是大众传媒,②排除。
④: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认同本民族文化,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四川达州·二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观点。
这是因为()①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精神标识③发展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海纳百川、熔铸百家④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定中华优秀法治思想,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这是因为一定阶级的文化是为一定阶级的经济、政治服务的,且法治观点具有意识形态性,关乎国家的法治道路与安全,所以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故①④正确。
高中政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端午节。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
文化的韵味。
[归纳总结]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地位与作用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 进步的重要动力。 2.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1)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 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2)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原因: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 律。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 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 少的色彩。 [思考] 共性包含个性还是个性包含共性? 提示:个性是丰富多彩的,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寓于 个性之中。
解析:民族节庆活动可以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可以表达民族情感,①②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是展示一 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③错误;节庆 活动能增强民族凝聚力,④错误。
答案:A
2.2018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1 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 13 届常会在毛
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比较项民族节日文化遗产区别别地位位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意义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示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联系都展现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庆祝民族节日保护文化遗产能增强文化自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1

(二)讲授新知
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2. 教师以PPT、板书等形式,详细讲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成因、表现及重要性。
3.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我国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和包容世界文化多样性方面的实践和成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教师提出讨论主题,如:“如何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你认为文化多样性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概念、成因、表现及其重要性。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优秀教学案例1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高中政治课程中,《文化生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案例以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3.1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主题,针对高中二年级学生设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文化相互交融、碰撞,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世界各国文化的独特性,激发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和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在教学过程中,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启发式教学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探索、讨论、实践中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基础。
2. 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多样性的内涵、成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使他们在探讨中深入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之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学政治必修三学问点之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学问点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探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呈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
所以要爱惜文化遗产。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确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
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开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
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看法: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应当相互敬重,在开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 敬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1)敬重文化多样性是开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开展程度上的区分,绝无凹凸优劣之分。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开展的产物和人民才智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开展的精神根基。
)(2)敬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旺盛的势必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
政治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完整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本导入: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文化的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与融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确立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
为什么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A(文化多样性的作用)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关系简述)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C(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D(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同时,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为「世界村」的第一要件。 有了网络,信息传递得越来越快,原 本有所隔阂的世界,变成像似隔壁邻 居、甚至于有面对面之觉
当今世界的总的知识量,几乎是每 五年激增一倍。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网络发达、世界各国信息相互影响、 相互渗透是知识爆炸的根本原因。
• (2009· 广东19)互联网出现后,人们 常常通过博客、BBS等来表达、交流 思想。这表明科技进步 ( ) • • • • A.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B.优化了文化资源的内容 C.促成了新传媒代替就传媒 D.促进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1、文化传播的含义
商业活动 人口迁徙 教育 总之…
清初:历史上著名的 “湖广填四川”的移民高 潮,不仅使得人口高速增 长,更使得这里的地域文 化具有融汇众长的特点。 被称为“川味正宗”的川 戏、川菜、川酒,就是这 种移民文化的结晶。
近代:抗战时期各地精 英纷纷入川以及五十年 代大批东北、华东技术 人员入川,共同建设四 川。四川吸收容纳外来 的先进成果,加以融汇 提高,形成自己的文化 特色,使传统文化得以 集各地精华而不断丰富 发展。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原则: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2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如何传播 2.大众传媒及其作用 3.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和态度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 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 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体 育 运 动
欧洲
中国
朝鲜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艾菲尔铁塔(法国)
克里姆林宫(俄)
比萨斜塔(意)
凯旋门(法国)
白金汉宫(英)
风景迥异的建筑艺术
故宫(中)
泰姬陵(印度)
雅典—巴特农神庙
白宫(美)
从奥运会体育运动项目看文化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 中表达。是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
(2010年高考· 安徽卷9)截至2009年10月, 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 保护是因为 ①文华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1、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界定: 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2、文化世界性和民族性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文化的个性和特征。--民族性
②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意义
--世界性
(2010年高考· 江苏卷20)近年来,中国民 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 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 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3)教育
亲朋聚会
外出旅游
各种经济活动
各种政治活动
各种文化活动
……
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 的途径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的含义及发展 注意:但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 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大众传媒的出现——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2)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 (3)大众传媒的特点——面向大众、超越时空局限、 汇集各地大量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 的强大功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 (4)大众传媒的地位——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想一想
文化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传播?
四大发明 养蚕丝织技术 丝绸 茶叶 瓷器
骏马 医药
葡萄 西乐
佛教 制糖
天文学 数学
金银器制作技术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商业贸易
战国后期:古蜀王朝 被秦国兼并之后,大 批中原移民携带着中 原的文化成果迁入成 都平原——促进了天 府之国局面的形成。
从汉末到唐代: 四方移民不断入 蜀,使得四川成 了当时全国最为 繁盛的地区之一。
(1)从以上两个节日中,你能感受到 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 (2)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节日吗?
民 族 节 日 少 数 民 族
( )
回族:开斋节
傣族:泼水节
苗族:苗年
布依族:查白歌节
西方传统节日
民 族 节 日
圣诞节
复活节
感恩节
万圣节
世界文化遗产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民族节日 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民族情感的集 中表达。是历史文化的长期沉淀。 2、文化遗产 •地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 成就的重要标志 •意义:
四川传统文化的形成,得力于多次人 口迁徙而带来的文化融汇。
2、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商业贸易 (2)人口迁徙
(1)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 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2)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 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冼星海的音乐之所以深入人心,乃至直到多年之后 还被人们奉为经典之作,是因为音乐家具有真诚的社会 情怀,将音乐创作与时代结合起来。此外,冼星海留学 欧洲的经历,使其在音乐创作方面注重汲取西方音乐的 优秀元素,最终形成了中西完美融合的独特风格。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之所以得以发展, 其过程包括三个方面: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文化创新
3.1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自学指导: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主要体现 2.文化多样性的概念 3.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6.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的作用 (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2)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既要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
——引进来
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走出去
知识小结
文 化 在 交 流 中 传 播
生活中的 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