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docx
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为了保障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安全,我公司将对抗震支架进行安装工程,以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固和安全性。
本方案将详细阐述抗震支架安装工程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抗震支架安装工程之前,需要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方案审批、场地勘测、施工人员组织、材料设备准备等。
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要求提供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技术人员,并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整洁、作业人员健康状况良好。
二、工程实施步骤1. 测量定位: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对建筑结构进行测量和定位,确定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 钻孔处理:在确定的安装位置上进行钻孔处理,确保孔位准确、规范,并避免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
3. 安装支架:将预制好的抗震支架安装到预定位置上,采用合适的固定方法和工艺要求进行固定,确保支架连接牢固。
4. 联接检查:对抗震支架进行联接检查,确保支架之间的联接牢固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5. 质量验收:完成抗震支架的安装后,进行质量验收,检查支架位置、数量和固定情况,并填写安装工程验收报告。
三、施工安全与现场管理在进行抗震支架安装工程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整改。
四、工程竣工与验收完成抗震支架安装工程后,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进行竣工报告,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工程验收。
验收组应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和验收标准对抗震支架安装工程进行检查,对合格的工程进行验收确认。
总结:本施工方案着重强调抗震支架安装工程的施工程序和安全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希望通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完成抗震支架安装工程,为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防震支架工程施工方案范本

防震支架工程施工方案范本一、工程概述在建筑物或设备中使用防震支架是为了降低地震或其他外力冲击所造成的伤害,保护建筑物或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本次施工方案旨在规范施工过程,确保防震支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施工单位需要提供工程所需的图纸和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工程的具体要求和施工步骤。
2. 准备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起重设备、电动工具、焊接设备等。
3.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清除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和危险品,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三、施工步骤1. 确定支撑点的位置和数量,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支撑点,并标明支撑点的位置和高度。
2. 安装支架座,根据设计要求将支架座固定在建筑物或设备基础上,确保支架座的水平和垂直度。
3. 安装支柱,根据设计要求将支柱与支架座连接,使用螺栓或焊接等方式进行固定,确保支柱的稳固性和垂直度。
4. 安装支撑横梁,根据设计要求将支撑横梁与支柱连接,使用螺栓或焊接进行固定,确保支撑横梁的稳固性和水平度。
5. 对支架进行检测,使用水平仪、测距仪等工具对支架进行检测,确保支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
6. 进行支架的调整和加固,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架进行调整和加固,确保支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四、安全措施1. 施工单位需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使用起重设备时,需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资质,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性。
4. 施工现场需设置警示标识,提示施工区域的危险性和禁止通行。
5. 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能力。
五、质量控制1. 施工单位需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确保防震支架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3. 完成施工后,对防震支架进行检测和验收,确保支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安装工程抗震支架施工方案

安装工程抗震支架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确定施工单位:施工单位需要具有相关的抗震支架施工资质,并且施工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证书。
(2)调查勘察:在进行抗震支架施工前,需要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地形、地质、环境和建筑结构等情况,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3)设计方案:根据勘察结果和建筑结构的设计图纸,制定详细的抗震支架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等。
2. 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准备(1)采购抗震支架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钢管、钢板、连接件、焊接设备、起重机械等。
(2)检验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结构的要求。
3. 安全措施的准备(1)制定安全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绳、安全带等。
(3)培训施工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施工过程1. 施工流程(1)搭建施工场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施工场地,清理场地并搭建施工临时设施。
(2)测量布置: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抗震支架的测量和布置。
(3)组装焊接:将钢管、钢板和连接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和焊接。
(4)架设抗震支架:使用起重机械将组装好的抗震支架架设到指定位置。
2. 施工技术要求(1)焊接技术:焊接工艺要符合国家标准,焊缝的质量要符合要求,确保抗震支架的稳固和安全。
(2)连接技术:连接件的安装要牢固可靠,连接点处要满焊、无裂纹。
(3)监理和验收:施工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监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并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三、质量控制1. 施工质量检验(1)抗震支架的尺寸和形状要符合设计要求,位置和高度应准确无误。
(2)焊缝的质量要符合要求,无裂纹、气孔等缺陷。
(3)连接件的安装要牢固可靠,不得有松动和变形。
2. 施工质量管理(1)建立施工记录,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监控。
(2)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进行整改和验收。
工程抗震支架施工方案范本

工程抗震支架施工方案范本一、施工前准备1. 确定施工区域:根据设计施工图纸确定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 查阅相关资料:在施工前,必须查阅相关的技术资料和规范,了解抗震支架的安装要求和施工方法。
3. 了解现场情况: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保能够满足抗震支架的安装要求。
4. 确定施工人员:选择具有相关经验和资质的施工人员负责抗震支架的安装工作,并制定施工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安全培训计划。
5. 采购所需材料和设备:根据施工需要,提前采购好所需的抗震支架材料和设备,并进行检查和测试。
6. 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任务和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工期安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7. 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布置,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二、施工步骤1. 基础准备(1)清理施工区域:在进行抗震支架安装前,必须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积土,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2)测量标高和尺寸:根据设计要求,测量施工区域的标高和尺寸,确定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和高度。
(3)基础处理:对于需要进行基础处理的场地,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和处理,确保抗震支架的安装平稳和牢固。
2. 抗震支架安装(1)安装基础支架: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膨胀螺栓或焊接方式将基础支架固定在地面或墙体上。
(2)安装抗震支架立柱:根据设计图纸,将抗震支架立柱按照规范进行垂直安装,并使用水平仪进行调整和校正。
(3)连接立柱和横梁:将立柱与横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固定,使用螺栓或焊接方式进行连接。
(4)安装水平支撑和斜撑:根据设计要求,将水平支撑和斜撑按照规范进行安装,确保抗震支架的稳定和牢固。
(5)安装其他配件: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其他配件,如拉杆、角码等,确保抗震支架的完整和安全。
3. 质量检验和验收(1)进行质量检查:在抗震支架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检查支架的垂直度、水平度和连接是否牢固。
安装抗震支架工程施工方案

安装抗震支架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土质情况、建筑结构等情况。
根据勘察结果确定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2、进行材料选购工作。
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抗震支架材料,保证施工质量。
3、确定施工方案。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程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安装步骤、施工周期等内容。
4、招募合格的施工人员。
确保施工人员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抗震支架的安装工作。
二、施工准备1、搭建施工现场。
搭建安全的施工平台和操作场所,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清理施工现场。
清理杂物,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通畅。
3、准备施工设备和工具。
准备好各类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吊篮、吊装设备、焊接设备、测量工具等。
4、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施工操作1、测量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和勘察结果,确定抗震支架的安装位置,并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
2、安装支架。
根据安装位置和数量,逐步安装抗震支架,确保支架的牢固稳定。
3、焊接连接。
对支架进行焊接连接,确保连接牢固、无缺陷。
4、验收调试。
完成抗震支架的安装后,进行验收调试,确保支架的安装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5、整理清理。
完成施工任务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清理,恢复原状。
四、安全措施1、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定。
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施工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人员安全。
3、遵守作业规范。
施工人员需按照规范和操作要求进行作业,严格执行施工方案。
4、定期检查维护。
定期对抗震支架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支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五、施工收尾1、施工完成后,对工程现场进行清理整理,收拾材料和工具。
2、制作施工记录。
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审核。
3、交付验收。
完成施工任务后,联系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施工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需注意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支架安装施工方案设计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抗震支架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方案针对抗震支架的安装施工进行设计,旨在提高抗震支架的安装质量和效率。
二、施工准备1. 施工材料:抗震支架、连接件、膨胀螺栓、焊接材料等。
2. 施工工具:扳手、电焊机、切割机、水平尺、线锤等。
3. 人员组织:施工队伍由具有相关经验和技能的施工人员组成,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等。
4. 施工现场:施工现场应平整、宽敞,具备排水、照明、通风等条件。
三、施工工艺1. 施工流程:测量定位→下料→焊接→安装连接件→安装抗震支架→验收。
2. 施工步骤:(1)测量定位: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抗震支架的位置和间距,使用水平尺、线锤进行测量定位。
(2)下料:根据抗震支架的设计尺寸,使用切割机进行下料。
(3)焊接:将连接件与支架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
(4)安装连接件:将焊接好的连接件安装在支架上,确保连接牢固。
(5)安装抗震支架:将抗震支架按照设计要求固定在建筑物上,确保支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6)验收:检查抗震支架的安装质量,包括支架的固定、连接件的焊接、支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等。
四、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抗震支架、连接件、膨胀螺栓等材料。
2. 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抗震支架的安装质量和稳定性。
3. 验收标准: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和《建筑设备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
五、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3. 施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尘、防触电等安全措施。
4. 施工结束后,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安全。
六、施工进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抗震支架的安装施工按期完成。
七、总结本抗震支架安装施工方案设计,旨在提高抗震支架的安装质量和效率,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物数量的增加,地震对建筑物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抗震支架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本文档将介绍抗震支架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述本工程是针对某高层建筑进行抗震支架安装的施工工程。
工程地点位于某市中心区,建筑总高度为100米,共有40层,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期为30天。
三、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安全方案。
•设计合理的施工队伍组织结构,包括项目经理、技术员、工人等岗位。
•购买、租赁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工具。
2. 测量定位•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定位工作,确定支架的精确位置。
•使用激光测量仪等专业测量仪器,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施工日志中,备案和追溯。
3. 施工模板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支架安装的施工模板。
•采用规范的加工工艺,确保模板的精度和质量。
•对制作的模板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4. 支架安装•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将制作好的模板安装在相应的位置。
•使用起重机等设备,将支架主体部分抬升到准确的高度并固定。
•在支架底部设置垫砖或垫木,保持支架的水平和稳定。
•对支架进行检测,确保其安装牢固、符合设计要求。
5. 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在支架安装结束后,进行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
•检查支架的安装质量和工程完整性。
•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对检查结果进行整理和记录,并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6. 完工和交接•在质量验收和安全检查合格后,正式完成支架安装工程。
•编制完工报告,清理施工现场。
•与建设单位进行工程的交接,并办理相关手续。
四、安全措施为确保施工工程的安全进行,本工程将采取以下安全措施:1.建立完善的施工工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
2.建立施工现场警示标识,明确施工区域和通行通道。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规操作和违章施工。
城北抗震支架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城北区,总建筑面积约XX万平方米,包含住宅、商业、办公等多种业态。
根据国家相关抗震规范及地方抗震设计要求,为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依据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 《抗震支架技术规程》(JGJ 138-2016)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4. 地方抗震设计规范及地方抗震设计标准5. 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三、施工目标1. 确保抗震支架安装质量,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2.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3. 确保施工进度,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四、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1)成立抗震支架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设立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抗震支架的安装、调试和验收。
(3)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阶段的施工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施工管理(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2)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工艺要求,确保抗震支架安装质量。
(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4)做好施工记录,及时反馈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施工进度。
五、施工工艺1. 材料准备(1)抗震支架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抗震支架产品。
(2)连接件:选用与抗震支架相匹配的连接件。
(3)紧固件: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紧固件。
2. 施工流程(1)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抗震支架的测量放线,确保支架位置准确。
(2)支架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将抗震支架安装于墙体、柱子等部位。
(3)连接件安装:将连接件与支架、墙体等部位连接牢固。
(4)紧固件安装:将紧固件安装于连接件与支架、墙体等部位,确保连接牢固。
(5)支架调试:对安装好的抗震支架进行调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6)验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抗震支架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兰世纪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2)第三章施工部署 (6)第四章施工准备 (7)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11)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14)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第八章成品保护措施 (19)第九章施工协调与配合 (19).第一章编制依据1.1 、设计图纸、相关审查意见及变更1.2 、相关技术规范规程(包括但不限于)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号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 339-2015 3《抗震支架安装及验收规程》CECS 420-2015 4《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25《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 6《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CJ/T 476-2015 7现行国家的其它有关施工规范等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米兰世纪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地址:天津市滨海新区,东至洞庭路、南至希望路、西至铁东路、北至泰达大街建设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委员会设计单位:天津市金厦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查单位:天津市地质工程勘察院监理单位: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米兰世纪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抗震支架工程由小学部教学楼(分号1-1 )、小学部教学楼(分号 1-2 )、行政楼、艺术楼、综合实验楼、中学部教学楼、食堂、风雨操场共7栋单体组成,本工程以二次深化专业图纸为施工依据,共计抗震支架206套。
实际使用数量以现场安装情况做相应调整。
2.2 设计概况本工程抗震支吊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内容:(1)悬吊管道中重力大于 1.8kN 的设备。
(2) DN65以上的生活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等系统;(3)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 0.38m2 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 0.7m 的风管系统;(4)防排烟风道、事故通风风道及相关设备;(5)内径大于等于 60mm的电气配管及重力大于等于 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6)内径大于或等于 25mm的燃气管道;(7)对重力不大于 1.8kN 的设备或吊杆长度不大于 300mm的吊杆悬挂管道可不进行抗震设计。
抗震支吊架的最大间距管道类别抗震支吊架最大间距( m).侧向纵向给水、热水及消防管道燃气、热力管道通风及排烟管道电线套筒及电缆桥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新建工程刚性连接金属管道12.024.0新建工程柔性连接金属管道;非金6.012.0属管道及复合管道新建燃油、燃气、医用气体、真空管、压缩空气管、蒸汽管、高温热水 6.012.0管及其他有害气体管道新建工程普通刚性材质风管9.018.0新建工程普通非金属材质风管 4.59.0新建工程刚性材质电线套管、电缆12.024.0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新建工程非金属材质电线套管、电6.012.0缆梯架、电缆托盘和电缆槽盒2.3 综合支吊架的安装样式(1)风管为防止地震时风管系统效或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1.0.2条、第 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 1.0.4 条等强制性条文,应对通风系统进行抗震加固。
对于矩形截面面积大于等于 0.38m2 和圆形直径大于等于 0.7m 的风管设置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新建工程普通刚性材质风管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 9 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 18 米, 柔性管道上述参数减半;.风管侧向及纵向支撑(2)桥架为防止地震时电力系统失效、短路及起火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1.0.2 条、第 3.7.1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1.0.4 及 7.4.6条为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
对内径大于等于 60mm的电气配管 ; 重力大于等于 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设置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刚性电力线管侧向支撑最大间距为12m,非刚性电力线管侧向支撑最大间距为6m,刚性电力线管纵向支撑最大间距为24m,非刚性电力线管纵向支撑最大间距为 12m。
桥架侧向及纵向支撑.( 3)水管为防止地震时给排水管道系统及消防管道系统失效或跌落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 1.0.2 条、第 3.7.1 条及《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 1.0.4 条等强制性条文,应对机电管线系统进行抗震加固。
对管径大于或等于 DN65的管道设置抗震支吊架。
抗震支吊架的设置原则为:新建工程刚性管道侧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 12 米,纵向抗震支撑最大设计间距 24 米, 柔性管道上述参数减半;最终间距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深化设计阶段确定。
水管侧向及纵向支撑( 4)综合综合管线支撑.第三章施工部署本着规范的施工管理,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完善的组织机构建设和技术保证措施以及完善的人力、物资、后勤供应保证的原则,特作以下布署:3.1 工程目标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将以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及文明施工的承诺作为我们施工管理的总目标。
3.2 质量目标工程质量:按照国家标准一次交验合格,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3.3 工期目标工程进度:严格执行部施工进度节点工期要求,合理安排工期。
3.4 安全目标工程安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事故发生频率控制为0。
3.5 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创建一流的施工现场,成为市级文明施工工地。
3.6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为规范综合支架安装工程的施工管理,强化施工过程管控,提高施工质量,成立了抗震支架安装工程施工管理领导小组。
项目经理技术总工生产经理管电质材计安道气检料量全工工员员员员长长各施工班组.4.1 施工技术准备4.1.1 根据工程特点认真做好图纸自审、会审,并作好记录,充分了解设计意图。
4.1.2 施工前,安排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技术工人进行专项交底、工程内容交底、工艺流程交底,使所有施工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熟悉所综合支架构件的性能、特点、及要求,做到胸中有数。
4.1.3 通过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后,分部位、按区域及时绘制出综合支架组装大样图,并现场进行安装指导教学。
4.1.4 根据图纸做好施工预算及各种设备、构件的型号、规格、数量、进场日期的统计,提交物资部门,经批准后进行物资的采购加工定货,确保各项物资按时到场。
4.2 劳动力准备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目标的实现,达到保障施工进度和劳动力投入需要的目的,劳动力的投入按阶段配备,抗震支架安装施工时必须服从装饰装修工程的工期安排,随着装饰装修工程的进度和工作量的增减及时调整劳动力的配备,确保完成节点工期目标。
4.3 现场临时设施及办公暂设布置(1)现场办公室整齐,上墙表齐全,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2)各项管理制度齐全,档案整理及时完整,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4.4 施工机械准备4.4.1 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并结合各分部分项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机械出场计划,按计划要求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进行保养和调试。
4.4.2 对于小型施工机械设备,则根据工程各施工阶段施工进度实际需要进行经济、合理地配置,有计划组织进场。
4.4.3 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均事先规划适当的位置停放,小型设备则在库房内集中储蓄备用。
表 4.4.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角磨机 4 台M12套筒扳手14 把M12扭力扳手14 把脚手架7 座木锤7 把安全带21 个6 平方电缆线100 米4.5 主要施工材料准备4.5.1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及时做好相关主材和设备的物资材料供应计划。
4.5.2 所有进场材料和设备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检测报告和合格证。
4.5.3 所有进场材料进场后要分类堆放整齐,并做好材料标识及成品保护。
4.5.4 本工程主要进场材料计划表序号规格型号单位备注1重型后扩底锚栓 HMU-PF个M12x80/352配件 MQP-1/1个3配件 MQV-2/2 D-14个4槽钢端盖 MQZ-E41个5配件 MQW-4个槽钢 MQ-41 6m m钝化镀锌6槽钢 MQ-72 6m m槽钢 MQ-21D 6m m7锁扣 MQN个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5.1 原材料质量要求①、成品槽钢为冷轧成型镀锌槽钢截面尺寸为41mm× 41mm、 41mm× 52mm、41mm×72mm等,长度为 3000mm或 6000mm的标准型材,且表面预制刻度,便于以后管道安装、维护和扩展使用。
②、横梁采用冷轧成型的标准型材,槽钢壁厚不小于 2.0mm,侧面具有轴向加劲肋,以加强截面刚度,确保运输、切割及安装时槽钢截面无变形。
③、抗震支吊架系统成品槽钢内缘须有连续齿牙,且齿牙深度应不小于 0.9mm,并且所有配件的安装依靠机械咬合实现,严禁任何以连接扣件的摩擦作用来承担受力的安装方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连接。
④、抗震支吊架系统成品槽钢采用钝化镀锌,镀锌层厚度不小于20μm,应满足 240 小时中性盐雾试验测试要求;连接件采用电镀锌,镀锌层厚度不小于13μ m,应满足 168 小时中性盐雾试验测试要求,并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⑤、抗震支吊架系统应依据CJ/T 476-2015 《建筑机电设备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进行测试,满足抗震连接部件在额定荷载9kN作用下,保持 1min,部件无断裂或永久变形等损坏现象,并提供国家级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含CMA章)。
⑥、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具有安全的抗振、抗冲击、抗滑移性能,槽钢与锁扣式螺母的连接应能够抵抗疲劳荷载作用,并提供相应的抗振动测试报告。
⑦、整套抗震支吊架系统应具备耐火等级测试报告,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耐火时效。
⑧、抗震连接构件与混凝土结构体连接的锚栓,应使用具有机械锁键效应的后扩底锚栓,不得使用膨胀锚栓;锚栓经过热浸镀锌表面防腐处理,镀锌层厚度不小于 45μm,锚栓应通过国际或国内权威机构的抗震认证、耐火和抗冲击测试报告。
⑨、为确保抗震支吊架整体安全性,抗震支吊架所有部件(含槽钢,抗震连接件、螺杆、锚栓等)均应由同一厂家提供,不得分别从不同的供应商处采购。
⑩、抗震支吊架体系应通过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实体建筑抗震测试验证。
5.2 加工及组装工艺:5.2.1加工工序组装前工具准备——依据现场测量的尺寸槽钢或丝杆下料——清点出所需配件——垂直向吊杆组装——装配件件组装(管束、桥架、风管横担)——侧向、纵向支撑组装——所需吊点锚栓与支架连接件组装——组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