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2012_11_23 (2)

合集下载

M15甲醇汽油技术简介

M15甲醇汽油技术简介

M15甲醇汽油技术简介Brief introduction of M15 methanol gasolinetechnology低比例M15甲醇汽油是北京东方红升应用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过3年多的研究,开发出的车用M15甲醇汽油低比例清洁替代燃料技术,在不耗水、不耗电(无需加热)、零排放的情况下生产调配成车用甲醇燃料。

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先进,技术先进,M15甲醇汽油完全满足各种类型汽车的使用。

在关键应用技术上优势突出,研究成果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

M15甲醇汽油车用燃料技术通过了由全国甲醇汽油行业、汽车行业、环保行业知名专家7人组成的专家鉴定。

2011年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一种甲醇汽油复合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公布号CN201110450716.3。

The low proportion M15 methanol gasolin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substitute for regular fuel is developed by Beijing Dongfang Hongshe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nd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after three years of study. Vehicle methanol fuel is allocated under the condition that without water and electricity (without heating) consumption and zero-emission. The level of process control and technology is progressive, the M15 methanol gasoline can meet the need of all types of cars completely. It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 critic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ccupies a leading position all over the country. M15 methanol gasoline vehicle fueltechnology has passed the expert appraisal composed of seven renowned experts who engage in the methanol gasoline industry,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The research institute applied for a national invention patent calle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a methanol gasoline complex additive "in 2011. The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No. is CN201110450716.3.车用甲醇汽油是在成品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燃料甲醇和功能性添加剂,使用先进工艺调配而成的清洁车用燃料。

DB11-239-2012-车用柴油

DB11-239-2012-车用柴油

ICS 75.160.20E 31备案号:33932-2012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9—2012代替 DB11/ 239-2007车用柴油Diesel fuel for motor vehicles2012-05-07发布2012-05-31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产品分类和标记 (2)4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5 取样 (4)6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4)7 安全 (4)前言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1/ 239-2007《车用柴油》。

DB11/ 239-2007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废止。

本标准与DB11/ 239-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制取的,或加有添加剂的车用柴油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取样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等”修改为“本标准规定了车用柴油的产品分类、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取样、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安全”;——将“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修改为“本标准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使用的、由石油制取的车用柴油,不适用于以生物柴油作为调合组分的车用柴油”;——修改硫含量为“不大于 10(mg/kg)”;——修改运动黏度(20℃)为“2.5~7.5、2.0~7.5、1.3~6.5 (mm2/s)”;——修改密度(20℃)为“800~845、790~840 (kg/m3)”;——将“可用GB/T 11131、GB/T 11140、ASTM D7039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SH/T 0689为准”修改为“可用GB/T 11140、ASTM D7039方法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SH/T 0689为准”;——增加“4.1 车用柴油中所使用的添加剂应无公认的有害作用,并按推荐的适宜用量使用。

车用柴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或污染物。

《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M15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2、经济效益 甲醇的价格由三个因素决定:(1)是汽油的60%左右,这很重 要,比例大利润必然高;(2)以非成品油代替成品油;(3)节能、 环保、高科技新能源产品的优惠政策等。而且可以肯定地说,甲 醇的价格不会因为推广甲醇汽油而大幅上扬。因为早在2003 年 7 月 国家科技部、商务部就将煤制甲醇列入《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 品目录》,为新能源这一支柱产业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据不完全统 计,目前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改建、扩建、新建的甲醇装置至少在 1000 万吨以上,加之我省化工企业副产品甲醇量较大,具有较强的 原料优势,早为推广清洁燃料作好了准备。再者,征收燃油税对甲 醇系统列汽油等新能源的推广是一个好消息。比如M15 甲醇汽油,
求意见稿),并于 2009 年 12 月 17 日将标准草案送省质监局在 省质监局网站上征求相关单位、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拟在 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第三稿),然后再书面 征求省内外相关专家的意见,经梳理汇总后形成标准送审稿 (第四稿),最后报请省质监局组织专家进行标准审定。
四、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我省《M15 车用甲醇汽油》地方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确定 的依据是: (一)参考的相关标准资料及分析情况 1、参考了 GB/T 23799-2009《车用甲醇汽油(M85)》国家 标准的相关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对比分析了标准草案与 DIN EN228-2004《欧四汽油标准》之间的差异。 2、参考了 6 个省外地方标准的相关技术内容; 3、总结了贵州壮丽精醇石化有限公司多年从事车用甲醇汽 油生产实践的经验,并分析了该公司 M15 车用甲醇汽油用户长 期使用的反馈信息,综合研究了贵州东方红升新能源有限公司、 贵州龙和能源有限公司、黔西南康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各 自开展的生产试验结果。参考了贵州龙和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 《关于甲醇汽油安全性分析的报告》。参考了参与这次 M15 车用 甲醇汽油地方标准起草工作的省内四家企业各自提供的标准草 案。

甲醇燃料:五大热点问题待解

甲醇燃料:五大热点问题待解

甲醇燃料:五大热点问题待解李军【期刊名称】《化工管理》【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52-54)【作者】李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经过30多年的研发、技术积累和产业化实践,我国甲醇燃料已形成成套的技术、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等系统,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推广的条件。

但是,为何到目前为止,我国甲醇燃料的推广仍不尽如人意?据了解,该产业发展还有五大问题待解。

“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动荡,国内成品油价格连连下跌,导致我国醇醚燃料产业发展节奏放缓。

但国内甲醇产能严重过剩,险被环保部列为‘双高’产品负面清单,对此业内要有清醒认识。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降连保说,近3年来醇醚燃料已成为甲醇下游的第一消费领域,2012年占到甲醇表观消费量的27.8%,2013年上升到31.8%,2014年预计仍能维持第一消费领域的位置。

目前,各省市采用高起点起步、在线调配、自动化作业程度高的模式,已建成或在建的10万吨以上规模的甲醇汽油调配基地有46座,大多数规模为30万吨,数量之多、建设周期之快远超预期。

据初步摸底,目前国内进入统计口径和“体外循环”的甲醇汽油总消耗量为1100万吨左右。

山西华顿实业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申丽青认为,我国甲醇燃料技术已发展成熟,目前形成了成套的甲醇燃料技术、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等系统,以及较为完备的配套支持体系,证明影响甲醇燃料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得以解决,并基本适应现有的成品油储存、运输、加注系统,具备了全国大规模产业化推广的条件。

据申丽青介绍,目前我国在26个省市都有不同规模的甲醇燃料产业化示范运营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甲醇燃料生产中心30多个,生产能力1000万吨,其中山西14个、陕西9个,已建成覆盖当地全省的甲醇燃料生产销售网络。

湖北、湖南、贵州、江苏、福建、重庆、云南、甘肃、河北等10多个省市在建甲醇燃料项目20多个,投产后甲醇燃料产能将达2000万吨,基本能够满足全国产业化示范运营需求。

M5-M15甲醇汽油地方标准(doc 14页)

M5-M15甲醇汽油地方标准(doc 14页)

M5-M15甲醇汽油地方标准(doc 14页)ICS75.160.20E31DB14M5、M15车用甲醇汽油M5、M15 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4)4 分类和标识 (4)5 要求 (5)6 试验方法 (7)7 检验规则 (8)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9)附录A (规范性附录)M5、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 (11)附录 B (资料性附录)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快速测定法 (15)前言本标准为山西省燃料甲醇和甲醇汽车系列地方标准之一。

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标准规则》的要求,并参照GB17930—2006《车用汽油》的规定,在DB14/T 92—2002《M5、M15车用甲醇汽油》的基础上,对DB14/T 92—2002进行的修订。

本标准代替DB14/T 92—2002《M5、M15车用甲醇汽油》。

本标准与DB14/T 92—2002《M5、M15车用甲醇汽油》相比主要差异为:——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分类和标识(见第4章);——M15车用甲醇汽油牌号由“90、93、95”,修订为“90、93、97”;——M5、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由4.8%~5.0%和14.0%~15.0%,分别修订为5%~7%和13%~15%;——增加了规范性附录“M5、M15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测定方法(气相色谱法)”(见附录A);——增加了资料性附录“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快速测定法”(见附录B);——硫含量由不大于0.08%(质量分数),修订为不大于0.05%(质量分数);——低温抗相分离性能试验条件由48 h修订为4 h;——遇水抗相分离性能试验条件由48 h修订为4 h,加水1.5%,修订为加水0.15%;——将锰、铁含量列入了技术要求表1、表2之内。

山东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2012_11_23

山东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2012_11_23

山东M15车用甲醇汽油标准2012_11_23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M15车用甲醇汽油M15 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报批稿)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发布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DBXX/ 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鸣林、褚宏春、韩梅、王冬、刘得敏、宋淑群、郭宝贵、李杰、王艾青、胡玉斌、王明清、张芳、王洪记、石金田1DBXX/ XXXXX—XXXXM15车用甲醇汽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M15车用甲醇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点燃式内燃机的M15车用甲醇汽油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259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GB/T 38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GB/T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 1792 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4756-1998,eqv ISO 3170:1988) 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 6536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GB/T 8019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11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7930 车用汽油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和交货验收规则SH/T 0174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实验法)(SH/T 0174-1992, eqv ISO5275:1979)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25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 0693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2DBXX/ XXXXX—XXXXSH/T 071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71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713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H/T 0741 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SH/T 0742 汽油中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 0794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车用燃料甲醇标准

车用燃料甲醇标准

车用燃料甲醇标准链接:/tech/12427.html车用燃料甲醇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相继发布了《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两项国家标准。

车用甲醇标准的密集发布,让众多身陷生存危机的甲醇企业大有严冬过后春光无限之感的同时,也对市场前景充满期待。

针对目前市场上甲醇汽油种类繁多、添加剂组分差别较大等现状,国家确定分3个阶段完成车用燃料组分甲醇标准,即第一阶段制订车用燃料甲醇标准,只在某些性能指标上对工业甲醇进行修改,使之适合车用燃料,且无需对甲醇生产设施进行大规模改扩建,不失时机地推动甲醇汽油与甲醇汽油汽车产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制订变性燃料甲醇标准,在车用燃料甲醇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变性剂,其目的是当甲醇使用范围扩大后,提高其安全性。

第三阶段待甲醇汽油添加剂技术比较成熟,市场趋于稳定,生产企业相对集中时,制订车用燃料组分甲醇标准。

全国醇醚燃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降连葆在会上强调,推动车用甲醇燃料由试点走向推广很大程度取决于“6+1”个支撑条件,即科技支撑、法制支撑、资源支撑、市场支撑、系统支撑、管理支撑,以及与这6个刚性支撑条件相匹配的柔性支撑——企业经营者、政府部门、社会公众认可的心理支撑条件。

其中,科技支撑和法制支撑是上述支撑条件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行业社团协调配合,联手推动市场化进程,才能共同推动车用甲醇燃料标准的贯彻和实施,促进我国甲醇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是此次研讨会得出的重要结论。

会议提出,政府部门需尽快出台征求意见达两年之久的《关于我国替代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便与首批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相配套;进一步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尽早得出权威结论;确定国家级的产业化示范基地,组织区域联片试点;认真总结山西、陕西等试点省份出台的一系列规范性政策和鼓励性政策的实施效果,制定普适性强的双向导向政策,搭建起醇醚燃料标准化体系,并建立清洁汽车与替代燃料两大行业的有效互动机制。

M15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论述

M15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论述

甲醇汽油发展现状及可行性概述一、甲醇汽油行业发展历程1、国外甲醇汽油的发展甲醇最早被人类作为车用替代燃料使用,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时,那时使用甲醇,主要因为战时能源紧张,参战国把甲醇掺在汽油中使用。

到了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时,甲醇就成了工业国家首选的替代燃料。

美国对甲醇燃料和甲醇汽车进行开发和应用,重点开发燃烧M85(含甲醇85%)、M100(含甲醇100%)专用甲醇燃料汽车。

1987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及美洲银行,改装500辆福特车,试用M85甲醇燃油,总行程3380万千米,时间长达3年,取得甲醇汽车改装生产的经验。

1995年美国DOE能源研究中心投入12700辆甲醇车试用M85。

后来,由于美国提炼甲醇的主要原料天然气涨价,同时伴随着石油价格的下跌,美国政府结合美国资源情况对甲醇燃料做出了战略放弃,转而扶持乙醇汽油,美国逐渐停止了甲醇汽油的生产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制甲醇发动机,1979年制定了“用于公路交通运输的醇类燃料”的研究规划,将M15甲醇汽油用于汽车,其间组织过由6家汽车厂生产的一千多辆燃醇汽车投入试运行,并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建立M15汽车加油站,形成全国供应甲醇汽油的网络。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还在中国建立了M100甲醇汽车示范车队。

可以说,德国是至今世界上发展甲醇汽车最有成效的国家之一。

2、我国甲醇汽油的发展我国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时开始研究,初期取得了一些进展。

80年代中国科学院在山西省进行了台架测试及道路模拟试验。

90年代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山西省、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联合开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以后又进行过多次试验,反映良好。

目前,山西省进展较快,有多家企业已正式运营甲醇汽油项目。

陕西省2004年7月颁布实施了三个地方标准,2005年7月,将甲醇汽油产业的发展正式提到日程,并在2009年“全国醇醚燃料及醇醚清洁汽车专委会”上公布,陕西省将从2010年10月1日起全省封闭运行推广甲醇汽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M15车用甲醇汽油M15 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兖矿国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兖矿鲁南化工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鸣林、褚宏春、韩梅、王冬、刘得敏、宋淑群、郭宝贵、李杰、王艾青、胡玉斌、王明清、张芳、王洪记、石金田M15车用甲醇汽油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M15车用甲醇汽油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点燃式内燃机的M15车用甲醇汽油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 259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GB/T 380 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GB/T 503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GB/T 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GB/T 1792 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GB/T 4756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 4756-1998,eqv ISO 3170:1988)GB/T 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GB/T 5487 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GB/T 6536 石油产品常压蒸馏特性测定法GB/T 801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GB/T 8018 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GB/T 8019 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GB/T 8020 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GB/T 11132 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GB/T 11140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3690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7930 车用汽油SH 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和交货验收规则SH/T 0174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实验法)(SH/T 0174-1992, eqv ISO 5275:1979)SH/T 0246 轻质石油产品中水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25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SH/T 0663 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T 0689 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SH/T 0693 汽油中芳烃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SH/T 0711 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712 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SH/T 0713 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H/T 0741 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SH/T 0742 汽油中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SH/T 0794 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抗爆指数 antiknock index研究法辛烷值(RON)和马达法辛烷值(MON)之和的二分之一。

3.2 车用汽油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指符合GB17930《车用汽油》要求的产品。

3.3 变性甲醇 denatured methanol变性甲醇应使用符合地标DBXX/XXXXX-XXXX《变性甲醇》要求的产品。

3.4 M15车用甲醇汽油 M15 methanol gasoline for motor vehicles在车用汽油(GB17930)中加入15 %(体积分数)变性甲醇(DBXX/XXXXX-XXXX)后形成的产品,称为M15车用甲醇汽油。

注:M为甲醇英文methanol首位字母大写。

4 分类和标识4.1 产品分类M15车用甲醇汽油(Ⅲ)和M15车用甲醇汽油(Ⅳ)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和97号三个牌号。

4.2 产品标识M15车用甲醇汽油按产品分类应标明下列标识: “M15/90号汽油”、“M15/93号汽油”、“M15/97号汽油”。

5 要求和试验方法5.1 M15车用甲醇汽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剂和污染物。

M15车用甲醇汽油中不得人为加入含氯、含磷、含硅的化合物;不应含有来自塑料、橡胶、轮胎、电路板裂解和煤焦油分离出的组分。

5.2 M15车用甲醇汽油(Ⅲ)和M15车用甲醇汽油(Ⅳ)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分别见表1和表2。

表1 M15车用甲醇汽油(Ⅲ)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表2 M15车用甲醇汽油(Ⅳ)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6 试验方法6.1 低温抗相分离性能取试样各200mL,分别置于2只250mL具塞量筒中,将容器垂直放置于已调至-15 ℃(允许温差±0.5 ℃)的环境中,24 h后取出观察。

取试样各200mL,分别置于2只250mL具塞量筒中,将容器垂直放置于已调至-30 ℃(允许温差±0.5 ℃)的环境中,24 h后取出观察。

6.2 遇水抗相分离性能取试样各200mL,分别置于2只250mL具塞量筒中,分别加入0.30mL蒸馏水振荡约5min。

室温(20℃±0.5 ℃)下垂直放置4 h后观察。

6.3 其他项目试验其他项目试验按表1和表2中所列方法进行。

7 检验规则7.1 组批和取样7.1.1 以同一原料、配方及工艺条件投料配制的产品为一批。

7.1.2 取样按GB/T 4756进行,取4 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取样时应避光。

7.2 出厂检验7.2.1 产品由生产企业质检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合格检验报告后,方可出厂销售。

7.2.2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表1和表2中的所有项目。

7.3 型式检验7.3.1 有下述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时;b)原料、配方或工艺作变动时;c)正常生产时(每年一次);d)产品停产后又恢复生产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7.3.2 如出厂检验结果中有不符合第5章的规定时,按GB/T4756的规定重新抽取双倍样品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如仍有一项不符合第5章的规定时,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根据GB13690和GB12268,M15车用甲醇汽油属于第3类易燃液体、毒性物质,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及交货验收按SH 0164、GB 13690和GB 190进行。

8.2 本产品在贮存、运输过程中的管道、容器、机泵、密封件和材料应适应于甲醇汽油。

8.3 本产品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整个系统应洁净、无水,并防止外界水的进入。

如果发生相分离,分出的水相应专门处理。

9 安全9.1 根据GB13690和GB12268,符合本标准的M15车用甲醇汽油属于易燃液体、毒性物质,其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其危险性警示见GB20581中第8章的警示性说明。

9.2 本标准规定的M15车用甲醇汽油仅用作点燃式内燃机的燃料,不得作其他用途。

10 实施过渡期表1规定的技术要求自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13年12月31日止。

表2规定的技术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快速测定法A.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用甲醇汽油中甲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甲醇含量在4 %~35 %之间的车用甲醇汽油。

A.2引用标准GB/T 6536 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A.3方法概要按GB/T 6536方法,取100 mL样品进行蒸馏,用100 mL具塞量筒收集70 ℃以前的馏出物,记录馏出物的体积,加入20 mL蒸馏水并摇动,将混合物分成油-水两相,静置30 min后记录油层体积,计算得出甲醇含量。

A.4仪器A.4.1 符合GB/T 6536标准要求的蒸馏测定器。

A.4.2 具塞量筒:100 mL,分度值为0.5 mL。

A.5试剂蒸馏水。

A.6试验步骤A.6.1 用100 mL具塞量筒量取试样100 mL(精确至0.5 mL,下同)。

A.6.2 将试样移入蒸馏烧瓶中,按照GB/T 6536进行蒸馏,用具塞量筒接取馏出液,当蒸馏温度上升到70 ℃时,停止加热并取出具塞量筒, 记录馏出物体积V1。

A.6.3 在具塞量筒中加入约20 mL蒸馏水,上下摇动10次(约0.5 min),使其混合均匀。

将混合液静置30 min,待其分成界面清晰的油-水两相,记录上层液体(油层)的体积V2。

A.7计算试样中甲醇含量按下式计算:X = (V1-V2)/100式中:X ——试样中甲醇含量(体积分数),%;V1 ——样品在70℃以前的馏出物体积,mL;V2 ——样品加水相分离后上层液体(油层)的体积,mL。

A.8结果重复检验两次,相对误差应小于0.5 %,结果以算术平均值报出。

注1:危险(警示)--试样为易燃品,应远离热源和明火。

试样蒸气有毒,应特别小心尽量避免吸入。

容器要密封,使用时保持通风。

注2:因试样在摇动过程中会产生挥发性气体,因此在混合均匀后应松动具塞量筒的瓶塞,使气体挥发,以防其弹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